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观察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如何最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应用知识和技能。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描述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理论。
根据该理论,儿童经历一系列的认知阶段,从简单的感觉和运动发展到复杂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
3.知觉和注意力:知觉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而注意力是指个体选择性地集中精力和关注力的能力。
了解知觉和注意力的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好的教学材料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智力和智力测试:智力是个体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测试是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来测量个体的智力水平,以评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潜力。
5.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和内在需求。
理解学习动机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
6.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它关注学习者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和协作来解决问题。
7.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学习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记忆是保存和回忆所学内容的能力。
了解学习和记忆的原理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8.教育评估和测量:教育评估和测量是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和发展水平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9.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了解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10.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学习障碍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特殊教育是为这些学生提供特殊支持和教育服务的领域。
了解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持这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之班杜拉—观察学习
教育心理学之班杜拉—观察学习考情分析: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一般考查形式:对观察学习概念的理解和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的理解。
所以要求大家在理解班杜拉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观察学习的概念和进一步呢理解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
一、实验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过程中,将年龄相近的孩子分成3组,共同观看同一个影片,在影片中描述了一个成年男子击打玩偶的影片。
影片过程是当玩偶不听从命令时,成年男子对玩偶拳打脚踢。
但是3组孩子看到的影片结局是不一样的:第一组看到成年男子击打玩偶后获得了奖励,得到棒棒糖;第二组孩子看到成年男子击打玩偶后获得了惩罚,得到了严厉的斥责;第三组孩子作为对照组没有任何的对待。
结束后将三组孩子放到一个放有玩偶的房间中让孩子自由玩耍,观察者观看孩子的攻击行为。
根据此实验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
二、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1、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
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即榜样所获得的结果),自己不必事事亲身经历,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习。
2、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习得效应:指观察者通过通过观察习得新的行为。
例如,儿童在生活中通过观看动画片中一些动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在生活中也会不定时的表现出一样的行为。
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指当观察者看到榜样的的表现受到惩罚时,如斥责和惩戒,这时观察者会暂时克制自己不良行为的表现。
比如同学上课说话获得老师的惩罚,这种情况下想说话的同学会暂时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去抑制是指观察者看到榜样的不良行为没有受到惩罚时,其原本受到抑制的不良行为会重新表现,比如学生上课说话未获得老师惩罚,这时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说话行为。
反应促进效应:指通过对榜样的观察会加强自己原先习得行为的表现。
比如在公交车上看见小朋友让座之后获得了相应的奖励,这时自己也会给别人让座。
刺激指向效应:指通过对榜样人物表现行为的观察,观察者将自己的注意指向某一个特定的刺激。
比如在在班杜拉的实验中,孩子看到成年男子用木棒击打玩偶,这时孩子会模仿这种攻击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简介与应用
观察学习理论简介与应用一.班杜拉简介:阿尔伯特·班杜拉(Ban dura ,A. ) 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家,1925 年出生于加拿大的阿尔伯特省。
早年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入衣阿华大学,并于1952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一年后,开始了在斯坦福大学执教的漫长生涯。
1974 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社会学习理论兴起于本世纪60 年代,班杜拉是这一理论最主要的创始人之一,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1977 年出版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至今关于这一理论的最完整、最系统的论著。
二.观察学习理论简介:社会认知理论包括相互决定论、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本文重点介绍观察学习理论。
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研究班杜拉以儿童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童的社会学习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
下面介绍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两个经典实验。
实验一:第一阶段: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 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 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 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
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 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 为了惩罚这个大孩子的不好的行为, 打了他一顿。
看完录像片后, 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 结果发现, 甲组儿童都会学着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 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
这一阶段的实验说明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 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榜样行为。
第二阶段:班杜拉鼓励两组儿童学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 谁学得象就给谁糖吃。
结果两组儿童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打玩具娃娃。
这说明通过看录像, 两组儿童都已经学会了攻击行为。
第一阶段乙组儿童之所以没有人敢打玩具娃娃, 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会受到惩罚, 从而暂时抑制了攻击行为, 而当条件许可, 他们也象甲组儿童一样把学习到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
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一、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基于观察和示范的原则,指的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中学习并最终模仿他人的行为。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习他人的行为,并最终模仿他人的行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学习过程。
二、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三个过程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包括三个过程:观察、模仿和习得。
1、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人们会仔细观察他人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行为,并将其记忆下来。
2、模仿:在模仿过程中,人们会根据观察到的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以便更好地学习这种行为。
3、习得:在习得过程中,人们会通过不断模仿他人的行为,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习得这种行为。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社会和其他领域。
1、教育: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
2、商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它可以帮助员工通过观察领导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社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也可以用于社会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社会行为准则。
四、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尽管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具有很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缺乏主动性: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缺乏主动性,学习者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而不能主动思考和发现新的知识。
2、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习者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行为影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3、学习效果不稳定: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学习效果不稳定,学习者可能会因观察到的行为不一致而影响学习效果。
五、结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理论,它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使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时,应该注意避免这些局限性。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观察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观察学习理论(三)观察学习理论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
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
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
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
强化理论已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2.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实验: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
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
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发现:成人榜样对儿童有明显影响,儿童可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各类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今天本店铺就来带领大家一起详细学习班杜拉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让我们走进班杜拉,走进神秘的行为主义。
与行为主义的其他人物不同,班杜拉不认为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
他认为,直接经验的学习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的学习则未必成立。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是来自间接经验。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验行为主义的其他人物均是用小动物来进行的实验,而班杜拉则是用小孩子来进行的实验。
在实验中,班杜拉首先将儿童分为三组,然后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
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励也不受惩罚。
然后班杜拉把三组儿童都放到一间房间内,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对象。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被表扬组的儿童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批评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励也不受惩罚组的儿童攻击行为居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二、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班杜拉认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保持过程是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动作再现过程是第三个阶段,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
动机过程是最后一个阶段,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顺序不能错,在考试中出题人经常改变顺序来考察大家。
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一、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籍此谈谈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观察学习理论、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理论、自我效能理论;1、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
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学习又被称为“无偿式学习”,同时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强化”。
在观察学习下有四个相关联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和动机过程。
同样,在社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学习是经由观察和模仿产生的。
相应的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经历了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留阶段、再生阶段、动机阶段.(二)保留阶段班杜拉认为影响观察学习的条件如下:1·榜样是学习者的偶像2·榜样的行为受到了奖励或惩罚3·榜样与学习者在人格特质上有相似之处4·学习者的模仿结果会增强者5·模仿的行为可明确认定者6·模仿的行为是学习者能力所及者观察学习中的模仿绝非是机械般固定的反应,而是受到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能力等内在心理历程的不同,而衍生出四种不同的模仿方式: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抽象模仿。
2、交互决定论班杜拉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
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第四章1、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2、学习的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和人类学习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的学习。
(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
(2)智力技能。
(3)认知策略。
(4)态度。
(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和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
(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
(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和思考的知识。
(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和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
(2)远程学习。
(3)机器学习。
(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和德国的格式塔学派。
(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
(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
(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和邻近律。
观察学习理论的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理论的名词解释观察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解释人类学习过程中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现象。
这个理论首次被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理论框架。
观察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并在其基础上模仿而形成的,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在观察学习理论中,有几个核心概念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是观察。
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包括他人的行为、情绪、语言等,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认知内容。
观察不仅仅是单纯地看,还包括听、嗅、触等感官输入。
通过观察,人们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反思和学习。
其次是模仿。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后,人们有能力模仿这些行为,以此来学习和发展自己。
模仿是观察学习的核心过程,通过观察他人的动作细节和方式,人们能够模仿并逐渐掌握技能、行为和思维模式。
这种模仿不仅限于物理行为,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模仿。
第三个核心概念是增强。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当人们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并获得某种积极反馈时,他们更有可能继续模仿并巩固学到的东西。
这种积极反馈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他人的赞许或奖励,也可以是间接的,例如通过观察他人的成功而激发内在动机。
增强机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个体巩固和加强已学习的内容。
除了这些核心概念,观察学习理论还提出了一些补充概念,如注意力和记忆。
根据该理论,人们在观察学习中需要集中注意力,从而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他人的行为细节和信息。
同时,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个体的兴趣、情绪和认知能力。
此外,观察学习还需要记忆的支持,个体需要将观察到的信息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并在需要时检索出来。
观察学习理论对我们理解人类学习过程和社会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强调了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指出人们不仅通过自身的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观察学习理论还在社会认知和社会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幼儿教育过程中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幼儿教育过程中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幼儿教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其中观察学习理论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观察学习理论以及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什么是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
观察学习理论是一种认知论,它认为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的。
观察学习理论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建模(modeling):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奖惩(reinforcement):行为的结果会影响以后的行为;•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能够自我调节行为和思维。
观察学习理论强调自我调节和建模的重要性,即儿童能够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学习到他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情绪调节。
通过自我调节,他们能够调节自己的行为和表现。
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在幼儿教育中,观察学习理论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教育观察教育是指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以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从而制定更好的教育计划和策略。
在观察学习理论中,建模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因此,观察教育也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和借鉴其他幼儿的优秀行为和方法,从而提供更好的榜样。
与他人的交往和了解幼儿的成长和学习离不开和他人的交往和了解。
幼儿在与家长、老师和同龄人交往中,将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情和语言来学习,从而感知社会信息。
幼儿的反思和自我调节观察学习理论中的自我调节是指学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反思和讨论来帮助幼儿发展自我调节的能力。
学习游戏学习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孩子们通过模仿和观察其他孩子的行为,来学习或通过游戏来练习新的技能和概念。
类比推理在观察学习理论中,类比推理是指通过类比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类比和推理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幼儿教育过程中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
幼儿教育过程中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观察学习理论(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也叫社会学习理论,指的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情感和结果,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以及调整幼儿的行为表现。
一、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幼儿期是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观察学习不仅可以认知、语言和社会能力,还能够帮助幼儿拓展和丰富学习内容。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幼儿可以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如探究问题的方法、创造力、理解语言的能力、认知规则与概念等。
比如,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老师的教学行为,学习到拼音、数字、做手工、唱歌等;通过观察家长的行为,学习到生活技能、多样化的语言、关怀帮助等。
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是以社会化为基础的,幼儿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使其更快掌握技能和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比如,在启发幼儿独自完成绘画作业时,教师可以演示绘画技巧和方法,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提高其绘画能力,同时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来做出评价和引导,帮助幼儿更快理解掌握绘画技巧。
三、调整幼儿的行为表现家庭和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情感和道德方面。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表现来学习新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用观察学习理论能够帮助调整幼儿的行为表现。
比如,家长或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好的行为和态度来引导幼儿,例如当幼儿出现打架、争夺玩具等不好的行为时,家长或老师可以演示帮助别人、分享等好的行为模式,通过观察学习来调整幼儿的行为表现。
总之,观察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以及调整幼儿的行为表现,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育者应当注重观察习惯、引导幼儿观察、培养良好的行为模式,以更好地应用观察学习理论。
[考试]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观察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是建立在他及其合作者所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十分强调榜样示范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每个一过程中都蕴含了丰富的榜样教育信息资源。
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00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
班杜拉认为,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的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哪些信息。
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1)榜样行为的特性,如其显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等。
(2)榜样的特征。
(3)观察者的特点,如其本身的信息加工能力、情绪唤醒水平、知觉定势、人格特征和先前经验等也影响观察学习。
0观察学习的第二个心理过程是保持。
班杜拉认为,示范信息的保持主要依赖于两种符号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在儿童发展早期,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他们的言语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言语编码就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保存形式。
0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动作再现过程,它是把以符号形式编码的示范信息转化成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个体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可以划分成: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和监控,以及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炼。
观察者只有努力将观察到的良好示范行为运用于自己的实际行为中,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才能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否则就只是以记忆表象的形式保留在大脑中,而失去了观察学习的真正意义。
可见,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不仅强调观察认知,还强调行为实践是一种知行统一的理论。
0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强化;替代强化指通过观察别人而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受到强化,其实质上是指直接强化作用于榜样,榜样起到替代作用而对学习者行为构成强化;自我强化指按自己设定的标准行动时,行为者以自我支配的方式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19 2 5一),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习理论》(1977)、《行为修正的原则》(1969)、《心理学的示范;冲突理论》(1971)、《攻击性:一种社会学习的分析》( 1973)。
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
他认为,行为的习得和形成可以通过反应的过程进行,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
因此,他的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
其要点如下:(一)提出替代性学习、自我调节过程等观察学习的核心概念。
班杜拉认为,“所有来自直接经验的学习现象,都能够出现这样一个替代性基础,就是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观察者本身就能表现出这种行为的结果。
”这一概念可以解释个人没有任何直接经验就会对客体产生学习的现象。
替代性学习又称为间接学习或观察学习,这是学习者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而无需予以直接强化的学习。
这种替代性学习模式对学习复杂技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
自我调节过程是指个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所假设的结果来调整他们自己的行为。
这个过程是根据自我控制的过程来解释的,而不是用S一R联结来解释的。
(二)仔细分析了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做出相应行为的过程。
它包括着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①注意过程。
这是形成观察学习的首要条件。
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观察者本身的特点,即唤醒水平、感知能力和已有经验等;二是示范行为的特点,包括行为的显著性、行为的复杂性、情意的诱因性、普遍性和价值等。
②保持过程。
这是指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
示范动作主要以表象和言语的形式保存着,经过重复呈现,可生成示范行为的持久的、可以再现的表象和言语符号体系,这将对以后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③运动再生过程。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观察学习理论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最具有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同时也是教师招聘的宠儿。
本章结合这一部分相关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很多考生不理解何为“没有外显操作”,这指的是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以思维活动为主,无外显行为。
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有:1.直接的观察学习,也成行为的观察学习。
指的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观察学习属于这种类型。
2.抽象性观察学习。
指的是观察者在模仿榜样所示范的某一具体行为表现的过程中,获得有关这一行为的抽象规则或原理,并在相应的情境条件下以某些变化了的形式产生性地表现这一行为。
(即基于习得的规则或原理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新行为)3.创造性观察学习是班杜拉对人类行为的创造性特征所进行的理论说明。
指的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可将各个不同榜样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复制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1.注意过程:指观察者将其心理资源如感觉通道、知觉活动、认知加工等贯注于示范事件的过程。
因而示范事件是影响观察者从而产生观察学习的入口,它决定着个体从大量示范事件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以及从观察对象中获得什么信息,因此,选择性注意在观察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
2.保持过程:是观察者将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转换成表象的或者语义概念的符号表征并储存于记忆之中以备后用的过程。
所以,在观察学习中,注意过程必须铺之以保持过程,观察学习才能发生。
3.产出过程:就是观察者对示范行为的表现过程,即观察者将在注意过程与保持过程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示范行为的内部符号表征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过程。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的行为表现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
班杜拉(A.Bandura)则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学习而言则未必成立。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班杜拉认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见图7-4)。
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征;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信念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所确立的一种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多数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的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而进行的。
学习者在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时,可以不必做出外部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仅仅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来进行学习的;这是在替代强化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学习。
班杜拉依据自己研究的结果,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一)注意过程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的和有力的榜样。
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
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察谁、观察什么。
为了能够依靠观察进行学习,人们需要注意榜样行为的重要特征,加以正确地知觉。
人虽然经常置身于大量的示范的影响之下,但是从中深入观察什么,能够吸取什么,是被注意过程决定的。
观察学习理论
队员:柴旺陈忠生宋楠孙玉洁2011年3月23日班杜拉-观察学习1 观察学习概述1.1观察学习概念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
班杜拉的定义是"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model),观察学习的主体则称为观察者(observer),而榜样通过观察者的观察活动而影响观察者的过程被称为示范过程(modeling)。
1.2班杜拉及观察学习简介班杜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创建的观察学习理论已成为最令人注目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观察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谈如何通过观察而模仿他人进行学习。
班杜拉认为靠直接经验获得的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形成,在榜样的作用下,学习者观察到他人行为, 不必直接进行反应, 通过榜样替代和替代强化,就能学会这种行为, 即替代性学习。
替代性学习是班杜拉观察理论的重要概念, 它不同于直接强化、直接学习的重要之处就在于, 学习者不必事事亲身经历强化学习过程,而只要观察到榜样受强化就会产生强化的体验, 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如在一个攻击性实验中, 班杜拉仅让儿童观察榜样的进攻性行为如摔打玩具, 儿童就会学会攻击性行为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表现出来。
2 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是一个连续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包括四个下位过程, 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作用过程。
2.1 在四个环节中, 首要的是注意过程, 它决定着观察学习的方向及信息的筛选和吸收。
在注意过程中, 班杜拉认为示范榜样的性质极大地影响着注意过程。
榜样的性质包括榜样的复杂性、榜样的可辨别性和榜样的个人特征等。
榜样的复杂性指榜样的可学性有多大, 即太复杂的行为不易被模仿。
榜样的可辨别性指榜样所作行为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能够被突出出来,以使其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也使观察者易于把握。
观察学习的原理
观察学习的原理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观察学习的原理 1观察学习也称为非尝试学习或替代学习。
是指通过观察学习对象的行为、动作及其引起的结果来获取信息,然后通过学习主体的大脑进行加工、辨别、内化,再将所学行为反映到自己的动作、行为、观念中的一种学习方法。
观察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在班杜拉看来,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也就是说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
个体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某种认知表象,并以之指导自己以后的行为,这样就使得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尝试错误。
很明显,观察学习与斯金纳的强化学习和桑代克的试误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观察学习的原理 2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观察学习有其明显的特点。
第一,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班图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在自己尚未表现行为时就已经学到了如何去做,这样就可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他指出如果只能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去学习,个体的生命都会有危险,例如学习游泳,学习驾驶汽车等。
第二,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
因为观察者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习到复杂的行为过程,因此,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
班图拉认为强化在观察学习中并非关键因素,没有强化,观察学习照样可以发生。
第三,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就能学到复杂的反应,这种学习无疑具有认知性。
班图拉认为观察学习基本上是认知过程。
观察者需要利用内部的行为表象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习活动必然包含内部的认知过程。
第四,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
模仿只是指学习者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是指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取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观察学习理论
(三)观察学习理论
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
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的早期探索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
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
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
强化理论已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2.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与发现
实验: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
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
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
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
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
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发现:成人榜样对儿童有明显影响,儿童可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
3.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调节者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动作再现过程是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动机过程则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
(1)注意过程影响因素: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的特征;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班杜拉认为示范信息的保持主要依赖于两种符号系统,即表象系统和言语系统。
(3)动作再现过程即把符号性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个体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可划分为: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和监控,以及在信息反馈基础上的精练。
(4)动机过程它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若要使观察者最终表现出与榜样相匹配的反应,则要反复示范榜样行为,指导他们如何去再现。
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
向于展现这一行为。
这是一种外部强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
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4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1)获得新行为;作为一个教育者,你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要教会学生你期望的行为。
(2)表现出已经学会的行为。
(3)加强或减弱对行为的抑制。
(4)将注意集中在重要的地方。
(5)激发适当的情绪。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