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复习学案21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人教B版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人教B版

立体几何专题第一讲线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是高考的一大重难点,常在解答题19题(1)小题中出现,分值6分。

考纲要求: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高三理科,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做了初步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证明方法,并且在一轮复习中也对知识做了系统的复习,本节课立足于高三二轮复习展开,以方法的归纳和解题思路的梳理为主。

三、目标分析1、进一步理解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定理的本质2、掌握常用的辅助线作法和证明方法3、能够利用所学方法进行线面平行的证明四、重难点分析1、重点:常用证明方法的归纳2、难点:对判定定理本质的理解和常用辅助线的作法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学习目标分析1、介绍考纲要求:(1)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回顾近6年高考全国卷对本节内容的考察情况:2017年新课标卷Ⅱ 19(1)2016年新课标卷Ⅲ 19(1)2014年新课标卷Ⅱ 18(1)2013年新课标卷Ⅱ 18(1)3、学习目标:(1)理解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定理的本质(2)掌握常用的辅助线作法和证明方法(3)能够利用所学方法进行线面平行的证明(师生活动:本环节由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进行介绍,学生听讲。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对考纲要求、高考轨迹、学习目标的展示,使学生了解高考的方向,明确学习目标。

】(二)知识梳理问题1:线面平面的判定定理是什么?问题2:你认为证明线面平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3:线面平行的常用证明方法有哪些?(师生活动:本环节为预习作业的检查,教师提出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对以上3个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数学教案:空间里的平行关系

数学教案:空间里的平行关系

数学教案:空间里的平行关系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知道空间中任意两个平面/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的定义。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平面/直线之间是否平行。

•能够运用平行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2 能力目标•具备分析问题、运用公式求解问题的能力。

•能够进行判断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平面/直线之间的平行关系的定义。

•平行关系的性质。

2.2 教学难点•平面/直线之间是否平行的判断。

•如何应用平行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3.1 概念讲解3.1.1 平行向量定义:若两个非零向量共线,则称它们为平行向量。

性质:•平行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但模可以不同。

•平行向量的模相等,则方向相同或相反。

3.1.2 平面/直线的平行关系定义:若两个平面/直线没有交点,则称它们为平行的。

性质:•平行的平面/直线不存在交点。

•相交的平面/直线一般不平行。

•平行的平面/直线的法向量平行。

3.2 解决实际问题3.2.1 存在平面/直线的平行关系情境:已知空间中A、B两点和三个平面P1、P2、P3,求证:若P1∥P2,P1∥P3,则P2∥P3。

解法:•若P1与P2平行,则它们的法向量也平行,即n1∥n2。

•若P1与P3平行,则它们的法向量也平行,即n1∥n3。

•因为n1∥n2且n1∥n3,所以n2∥n3,即P2与P3平行。

3.2.2 应用平行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AB∥CD,BD∥A1C1,连接A1D1,求证A1D1∥BC。

解法:•连接AC,AD,A1B,B1C,通过画图,我们可以发现三角形ACD与A1B1C1全等。

•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BC平面上,BD与A1C1平行,因此BD与BC的垂线平行。

•因此,A1D1∥BC。

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在黑板上进行讲述和演示,让学生对平行关系的概念和性质有更清晰的认识。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B版必修2--《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教学设计1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B版必修2--《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教学设计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研究分析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生活实例,直观感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再通过图形演示等实际操作,进一步确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从而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通过动手操作,会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达定理,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定理内容要点。

3.能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简单的线面平行问题。

从中体会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的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能力。

【评价任务】1.达成目标1:完成思考1、思考2、活动1、活动2、活动3;2.达成目标2:完成思考3、练习;3.达成目标3:完成例1、变式1、变式2、思考题;【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中,平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它不仅应用较多,而且是学习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基础。

2.本主题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线面平行判断定理的归纳→线面平行判断定理的理解→线面平行判断定理的应用。

3.本主题的重点是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本质的理解(线线平行判定线面平行);难点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归纳,寻找平行线,用数学符号表达推理论证过程。

你可以通过完成思考3、例1和变式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需要准备的知识:复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一、复习回顾,引出课题思考1:在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思考2:是否有更方便、更易于操作的判定线面平行的方法?二、直观感知,归纳定理ba活动1:“直观感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1)观察开门与关门: ①门扇竖直的两边是什么位置关系?②当门扇绕着一边转动时,此时门扇转动的一边与门框所在的平面是什么位置关系?(2)请同学们将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翻动书的封面,观察: ①封面边缘所在直线a 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②桌面内有与a 平行的直线吗?评价任务:通过对开关门扇、翻书活动的直观感知,能比较准确地回答有关问题。

活动2:“操作确认”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条件探究:如果平面α外的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直线b 平行.(1)两直线是否共面? α(2)直线a 与平面α是否有公共点?活动3:归纳、理解定理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感知,归纳总结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3:判定定理中包含了几个条件?定理中的关键是什么?蕴含了什么数学思想? 包含条件: 定理关键: 数学思想: 评价任务: 默写定理: 图形表示定理: 符号表示定理:三、运用定理,尝试练习练习.如图,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找出满足下面条件的平面。

高三数学高考考前复习教案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高三数学高考考前复习教案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第六节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一、复习目标:1、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现“线线”“线面”平行的转化;3、掌握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灵活运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现“线面”“面面”平行的转化;5、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二、重难点:1.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现“线线”“线面”平行的转化。

2.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灵活运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现“线面”“面面”平行的转化。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析归纳。

四、教学过程(一)、谈新课标与考纲要求及高考命题考查情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标与考纲要求:1、掌握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现“线线”“线面”平行的转化;3、掌握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灵活运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实现“线面”“面面”平行的转化;5、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高考命题考查情况及预测:立体几何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分析,考查的重点及难点稳定,高考始终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作为考查重点。

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偏难为主,在新课标教材中将立体几何要求进行了降低,重点在对图形及几何体的认识上,实现平面到空间的转化,示知识深化和拓展的重点,因而在这部分知识点上命题,将是重中之重。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定理之后进行的,它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面面平行间互相转化”等数学思想.学好本节知识可帮助学生形成严谨、务实、求真的探索精神,为立体几何的学习和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定理的本质,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真正掌握将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识图能力,使他们在读图的同时也能结合所学的定理进行综合应用,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掌握定理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已经学过的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定理等知识,也做了一定量的练习,这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对学过的知识未进行梳理、生搬硬套,从而找不到正确的解题突破口。

教学重点:掌握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将空间问题平面化。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通过质疑、小组交流等环节完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总结,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得到提高和发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

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4

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4

五、定理运用 形成技能
例2、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
分别是 E, F上的点,
① 若E、F分别为PA、BD的中点,求证:EF // 面PBC
P
P
E
E
N
D
C
D
C
F
A
B
F
M
A
B
五、定理运用 形成技能
例2、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
分别是 E, F上的点,
① 若E、F分别为PA、BD的中点,求证:EF // 面PBC
D1
S
C1
A1
P •
N
B1 R
Q
M
D
C
A
B
六、收获感悟 总结提高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二、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三、运用判定定理时的几个要点 四、运用定理的关键:找平行线 五、立体几何的基本思想:化归
七、分层作业 共同进步
谢 谢!
a // c
又由P a, P c a c P
故假设不成立,所以a //
矛盾!
五、定理运用 形成技能
例1、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AB,AD的中点.判 断并证明EF与平面BCD的位置关系.
变式1、把上题中“△ABD”改为“梯形BDHG”,E、F 分别是BG、DH的中点,判断并证明 EF与平面BCD 的位置关系.
一、复习回顾
在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一、复习回顾
在空间中,直线与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直线在
平面内 α a
a
直线与平面 直线与 的位置关系 平面相交
a A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数学教案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数学教案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数学教案第一章:平行关系的引入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关系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和描述平面内的平行线。

教学内容:1. 引入平行关系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说明平行线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关系。

教学活动:1. 利用直尺和铅笔,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并尝试调整它们的位置,使它们成为平行线。

2.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性。

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画作,评估学生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描述,评估学生对平行线之间距离和角度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平行线的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 能够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

2. 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应用实例,并互相纠正错误。

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三章:平行线的判定教学目标:1. 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能够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1. 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

2. 应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应用实例,并互相纠正错误。

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平行线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平行线的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平行线的应用方法。

2. 能够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学习平行线的应用方法,包括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空间几何中的平行关系

空间几何中的平行关系

空间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间几何的概念无处不在。

从建筑的设计到家具的摆放,从道路的规划到艺术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对空间几何的理解和运用。

而在空间几何中,平行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价值,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空间几何中的平行关系。

简单来说,平行关系是指两条直线或两个平面在空间中永远不会相交。

例如,在一个平坦的操场上,两条跑道的边缘线就是平行的;再比如,教室的天花板和地面就是两个平行的平面。

在空间几何中,直线与直线的平行关系是基础。

如果两条直线在空间中不相交,且它们的方向相同,那么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这种平行关系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

比如说,如果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必然也与另一条相交。

而且,如果两条平行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平行直线也互相垂直。

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则是在直线平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它们就是平行的。

这就好比两个摞在一起的完全相同的纸张,它们的表面就是平行的平面。

平面平行也有其独特的性质。

例如,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就平行。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同样不容忽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我们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想象一下,一根铅笔放在桌面上方,铅笔所在的直线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就是平行的关系。

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有多种方法,比如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平行。

平行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领域,建筑师们需要精确地运用平行关系来设计房屋的结构和布局。

比如,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很多柱子之间的连线需要保持平行;房屋的地板和天花板也需要平行,以给人一种整齐、舒适的感觉。

在交通规划中,道路的设计也离不开平行关系。

高速公路上的车道分隔线、铁路的铁轨,都需要保持平行,以确保车辆和列车能够安全、平稳地行驶。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平行线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让学生学会如何画平行线,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 画平行线的方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通过旋转、平移等操作,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及其性质,画平行线的方法。

难点:如何判断和画出空间中的平行线。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关系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学习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学习画平行线的方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通过旋转、平移等操作,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3. 巩固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对平行线概念、性质的理解。

(2)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5.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图形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2.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画平行线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教学案)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教学案)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复习目标】1、能通过动手实践、简图或利用长方体等恰当的平台来判断关于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命题的真假性;2、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根据目标分析论证思路,并熟练运用线线、线面、面面间平行关系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严谨证明目标,规范书写;【重点】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应用【难点】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应用【知识回顾】:1.直线a 和平面α的位置关系有: 、 、 ,其中 与 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2.直线与平面平行(1)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判定定理: , , ⇒ ;③性质定理: , , ⇒ .3.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4.平面与平面平行:(1)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判定定理: , , , , ⇒ ;(2)性质定理: , , ⇒ .【基础自测】1.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一条直线如果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②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无公共点;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l 和平面α平行,那么过平面α内一点和直线l 平行的直线在α内.3. 设α,β为不重合两平面,m ,n 是不重合两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n ,n α⊂,则α//m ;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βα//;③若βα//,m α⊂,n β⊂,则n m //;④若αβ⊥,m αβ= ,n α⊂,n m ⊥,则β⊥n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填序号).4.如图所示,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是棱CC 1、C 1D 1、D 1D 、D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满足条件______时,有MN ∥平面B 1BDD 1.【例题分析】例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若ABCD 是平行边形,求证:MN //平面PAD .(Ⅱ)在PB 上确定一个点Q ,使平面MNQ ∥平面P AD .例2. 已知E 、F 、G 、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FG.求证:EH ∥BD.【变式】如图,在四棱锥E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AC 与BD 交于点O ,EC ⊥底面ABCD ,F 为BE 上一点,G 为EO 中点, DE //平面ACF ,求证:F 为BE 的中点.例3.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F ,G ,H 分别是AB ,AC ,A 1B 1,A 1C 1的中点,求证:(1)B ,C ,H ,G 四点共面;(2)平面EF A 1∥平面BCHG .P N CB A MD H G FE D B AC。

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线线平行学案

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线线平行学案

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线线平行学案
学习目标:1.平行公理
2.等角定理
3.空间四边形
重点:平行公理与等角定理的应用 难点:平行公理与等角定理的应用
一、自主学习、要点解读 一、平行公理
内容: . 基本性质4: . 性质解读:
1.平行线的传递性;
2.无论在平面内,还是在空间中都适用。

例1 如图,在正方体ABCD 1111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B C 、11C D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BEFD 是梯形;
(2)求截面BEFD 将正方体所分割的两部分体积比。

二、等角定理
内容: .
定理解读:
1.对定理中的条件“方向相同”是指从角的顶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的方向分别相同。

2.若将其改为“方向相反”,则这两个角也相等;若将其改为“一边方向相同,而另一边方向相反”,则这两个角互补。

3.等角定理在平面或空间中都适用。

4.等角定理的作用是证明空间两个角相等。

例2 如图,已知1E 、E 分别是正方体ABCD 1111A B C D 的棱11A D 、AD 的中点
求证:BEC ∠与111B E C ∠相等?.
三、空间四边形
顺次连结不共面的四点所构成的图形叫做空间四边形。

概念解读:
1.连结不相邻的顶点的线段叫做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

2.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异面直线。

例 3 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AD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复习带有详细答案)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复习带有详细答案)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设α,β,γ是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β,β⊥γ,则α⊥γB、若α//β,m⊄β,m//α,则m//βC、若α⊥β,m⊥α,则m//βD、若m//α,n//β,α⊥β,则m⊥n 【答案】B【解析】解:利用平面的线面的位置关系,可知,两个平行平面,如果不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其中一个平面,必定平行与另一个平面。

选项A还可能平行。

选项C,线可能在面内。

选项D中,线线的位置关系不定。

2.若直线a与平面α相交与一点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α内的所有直线与a异面B.α内不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C.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a平行D.α内的直线与a都相交【答案】B【解析】略3.已知直线l、m 、n 与平面α、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l,n∥l,则m∥n;②若m⊥α,m∥β,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m⊥β,α⊥β,则m∥α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答案】B【解析】略4.若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lαB、lαC、lα⊄D、lα与不相交【答案】D【解析】略5.下列命题中lα①若直线l上有无数点不在平面α内,则//②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③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④若直线l 平行于α内无数条直线,则//l α⑤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3 【答案】B 【解析】略6.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 【答案】D 【解析】略7.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在下列条件下,可判定α∥β的是( )A .α、β都平行于直线a 、bB .α内有三个不共线点A 、B 、C 到β的距离相等 C .a 、b 是α内两条直线,且a ∥β,b ∥βD .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 ∥α,b ∥α,a ∥β,b ∥β 【答案】A 【解析】略8.已知直线平面,则“平面平面”是“”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略9.空间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是( )A.两条直线B.一点和一条直线C.一个三角形D.三个点m ⊂α//αβ//m β【解析】略10.已知直线a//平面α,则a 与平面α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 A .相交 B. 异面 C. 平行 D. 异面或平行 【答案】C 【解析】略11.已知a 、b 为直线,γβα、、为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b a b a //////,则,αα ②βαγβγα//,则,⊥⊥ ③βαβα//////,则,a a ④αα////a b b a ,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A 【解析】略12.已知,αβ为互不重合的平面,,m n 为互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m n n m αα⊂若则;②,,,,m n m n m n ααββ⊂⊂若则 ; ③,,,m n m n αβαβ⊂⊂若则;④,,,,m n m n n αβαβαβ⊥=⊂⊥⊥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 ▲ __ __. 【答案】④ 【解析】略13.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βα,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n m n m //,//,则αα⊂ ②βαβα⊥⊥⊥⊥则,,,n m n m ③若,//,n m n αβ=则m ∥,α且m ∥β④若βαβα//,,则⊥⊥m m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答案】②④14.设,l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若,//,,l m αβαβ⊥⊥则l m ⊥;②若//,,,l m m l αβ⊥⊥则//αβ; ③若//,//,//,l m αβαβ则//l m ;④若,,,,m l l m αβαββ⊥=⊂⊥则l α⊥.【答案】②④ 【解析】略15..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有如下命题:①;②与是异面直线;③与成角;④与成角。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基础+复习+习题+练习)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基础+复习+习题+练习)

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为等腰梯形,∥,且,在棱上是否存在一 点,使平面∥平面?若存在,求点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走向高考:
(北京)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中, ,平面,且 ,点是的中点. 略; 求证:∥平面;略.
(山东文)如图,在直四棱柱中, B C D A
已知,. 求证:;设是上一点,试确定 的位置,使平面,并说明理由.
(北京文)如图,在中,,,分别为,的中点,点为线段上的一点,将 沿折起到的位置,使,如图.求证: ∥平面;略.略.
(安徽) 如图,为多面体,平面与平面垂直,点在线段上,,,,都是 正三角形;
证明直线∥;求棱锥的体积.
(届高三福建师大附中期中文)如图,在直角梯形中,,,.将 沿折起,使 平面平面,得到几何体,如图所示.(Ⅰ)若为的中点,试在线段上找一 点,使 ∥平面,并加以证明;(Ⅱ)略;(Ⅲ)略. A B C D 图2 B A C D 图1
(届高三福建师大附中期中文)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已知正方形和 直角梯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求证:平面;略;略;略.
典例分析:
考点一 线线平行
问题1.(山东) 如图所示,在三棱锥中,平面,,分别是的中点,,
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求证:∥;略.
考点二 线面平行
问题2.( 新课标Ⅱ) 如图,直棱柱
中, 分别是
的中点, .证明: 平面 ;略.
问题3.(海南高考改编) 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中,,,,
点在上,且,在棱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平面?证明你的结论.
与此

么过该直线的任意一个平
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 面与已知平面的
与此平面平行.
与该直线
符号语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学案.doc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学案.doc

B. 3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学习目标1、 理解、记忆空间中的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2、 能够利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预学自测(1) 线线平行:设直线4、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Q 、b ,则 /] ///2 <=> Q 〃片 <=> Q =人片(2) 线面平行:%1 由线而平行的判定定理,只要证明已 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某一向量平行 即可;%1 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

的法 向量为〃,贝•〃 = ();%1 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只要证已知宜线 的方向向量能够用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表 示即可.(3) 而而平行:%1 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即两个 平面的法向量千启•,%1 证明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方向 向量分别和另一个平而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的 方向向量平行.随堂检测2. 已知4 B, C 三点不共线,点。

是平面 ABC 外一点,则在下列各条件中,能得到点 A/与N, B, C 一定共面的条件为()A 一 1 一 1 1 f 1 一 A ・ OM=^OA + ^OB+^OCB ・ dsf=^aA-jOB+occ. dsf=a4+oB+oc D. ONf=^OA-OB-OC3. 设点 C(2白+1,。

+1, 2)在点 P(2, 0, 0), A(l f —3, 2), B(8, -1, 4)确定的平面上, 则 Q =.4. 已知点4 B, C 的坐标分别为(0, 1, 0), (-1, 0, 1), (2, 1, 1),点户的坐标为3,0,z),若五j 上而,再上衣,则点户 的坐标为. 5. 若4(0, 2, —), 5(1, -1, -), C(-2,8 81, =)是平面。

内的三点,设平面。

的法向 量Q = (X , y r z),贝ljx :y :z=.6. 如下图,在长方体ABCD-A^B^D,中, 刀8=4,,0=3, N4=2, P, Q, R, S 分别 是44】,DiG,4B,CC ]的中点,证明:PQ//RS.题型一、线线平行1. 已知向量。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学案: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学案: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

§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学案(1)一、学习目标:掌握基本性质4及等角定理,并会用基本性质4证明线线平行二.自主学习:1.平行直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行公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基本性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公理4的符号表述为:公理4反映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公理4主要用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它是证明两直线平行的重要依据.4. 等角定理:探究一:如何证明等角定理?第一步:写出已知求证第二步:证明5. 空间四边形的有关概念:(1)顺次连结不共面的四点A、B、C、D所构成的图形,叫做___________;(2)四个点中的各个点叫做空间四边形的________;(3)所连结的相邻顶点间的线段叫做空间四边形的____;(4________。

三.概念辨析:1.如图,已知1,E E是正方体1AC的棱11,AD A D求证:111C E B CEB∠∠=2.空间两直线平行是指它们()A.无交点B.共面且无交点C.和同一条直线垂直D.以上都不对3.在空间,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 )A .相等B .互补C .相等或互补D .既不相等也不互补四.典例分析例1.已知: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例2.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求证:11//EF A C五.课堂检测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B.空间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可以在一个平面内C.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可以相交D.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不相交2.课本第41页练习B 第2题3,若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以它的四条边的中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A.空间四边形B.菱形C.正方形D.梯形六.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方法?。

新人教B版必修二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word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二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word学案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必修2》部分课案课题空间中的平行关系;课型(新课);第一课时;主备者(李再军)审核者(李再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4及等角定理的内容。

能力与方法:能认识和理解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会证明空间等角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你能力,积极思考,激情参与,享用学习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线、线平行及平行线的传递性。

难点:如何由平行公理以及其他基本性质推出空间线线,线面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并掌握这些定理应用。

(一)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的有关问题,迅速完成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知识梳理,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2,基本性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等角定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案例1: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例2:如图所示.已知E 、E 1分别为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AD 、A 1D 1的中点,求证:∠C 1E 1B 1=∠CEB.(三)测试案:1.有两个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三角形,如果它们的边两两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 )A. 相似B. 全等C. 只有一个角对应相等D. 面积相等2.空间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顺次连接这个空间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 梯形B. 矩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3. M 、N 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CD 的中点,连结MN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2AC BD MN +=B.2AC BD MN +>C . 2AC BD MN +< D. 以上都不对4. 已知直线a ∥c,b ∥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c 三条直线共面B. a ∥bC. a,b 可以相交D. a,b 是异面直线5.在四面体ABCD 中,若E 、F 分别是△ABC 和△ACD 的重心,则( )A. EF ∥BDB. EF ∥ACC. EF 和BD 是异面直线D. EF 和CD 相交6. 如图,在长方体木块ABCD-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B 1O 和C 1O 的中点,长方体的各棱中与EF 平行的有________条.7. 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 1D 1与△C 1BD 的关系是________.B CC 1 A A (6题图) A C A 1 (7题。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学案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学案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学案
题型一、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1.(中位线)如图,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为矩形,E 为PD 中点,求证:PB ∥面AEC .
例2.(平行四边形)如图,在三棱柱'''C B A ABC -中,
N M ,分别为'',B A BC 的中点,求证:''C AA MN 面∥
例 3.(线面平行的性质)四边形EFG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一个截面,若截面为平行四边形,
求证:EFGH AB 面∥.练习:EFGH CD 面∥
例4.(对应线段成比例)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
AE 、BD 上各有一点P 、Q ,且AP=DQ.求证:PQ ∥平面BCE.
题型二、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1. 如图,三棱柱'''C B A ABC ,D 是BC 上一点,且
,''D AC B A 面∥'D 是''C B 中点,求证:面D AC BD A '''面∥.
总结:证明线线平行的一些方法: 1、 三角形的中位线(或梯形的中位线); 2、 平行四边形;
3、平行的传递性: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6、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7、向量法。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人教B版

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1.2.2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人教B版

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二)直线和平面平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选自人教B版数学必修②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内容在立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

本节课是在前面已学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结合有关的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本节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作用重大。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任教的学生在年级属中等程度,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学习立几所具备的语言表达及空间感与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

三、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理解数学的概念,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通过直观感知——观察——操作确认的认识方法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画法并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述判定定理。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判定定理的引入与理解,难点:判定定理的应用及立几空间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流程设计:七、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准备、新课引入提问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若其中一条直线不动,另一条直线延展成平面,能得到直线和平面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提问2: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 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完成下表:(多媒体幻我们把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位置关系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用符号表示为a⊄α指出直线与平面平行是本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复习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并归纳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题,并为探寻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作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学案21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一、知识梳理:
(一).线线平行:
1.平行公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行关系传递性(基本性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直线与平面平行(线面平行)
1.定义:如果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
3.性质定理:
(三)面面平行:
1.定义:如果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
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质定理:
二、典型例题
【例1】已知四边形ABCD是空间四边形,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求证:直线BD//平面EFGH
D
班级: 姓名:
【练习】: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E 为PC 中点,E 为PC 中点,求证:PA//平面EDB
【例2】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1AC 中,E,F 分别是11,AA CC 的中点。

求证:平面BDF//平面11B D E .
F
1
三、巩固练习:
1.已知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 ( ) A .α∥β B .α与β相交 C .α与β重合 D .α∥β或α与β相交 2.设,a b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b b a αα⊂⇒ B.//,////a b b a αα⇒ C.//a a αα⊄⇒ D.//a a αα=∅⇒
3.在空间中,下列命题,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②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③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④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是边AB,BC 上的点,且AE CF
EB FB
=,则AC 与平面DEF 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在平面内
D.不确定 5.下列四个说法 ①a //α,b ⊂α,则a // b ②a ∩α=P ,b ⊂α,则a 与b 不平行 ③a ⊄α,则a //α ④a //α,b //α,则a // b 其中错误的说法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设,m n 表示直线,,,αβγ表示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m n m n αγβγαβ==⇒
②,,,//,////m n A m n m n ααββαβ=⊂⊂⇒ ③//,//,//,////m n m n ααββαβ⇒ ④//,////αγβγ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
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PA =AD =a .求证:MN ∥平面PAD ;
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梯形,E 是棱PD 的中点,且AB//CD,2AB=CD,用定理“若//,,a αβα⊂则//αα”证明:AE//面P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