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和耐药性研究
MLVA技术在沙门菌分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
13 8 中毒 , 中死亡 2 5 人 其 人 。 j
对 菌株 进行 分 离 和 分 型 是 用 于疾 病 常规 监 测 、 流 行病 学研 究 、 发 调 查 和 溯 源 追 踪 的 一种 重 要 的 暴
多 位点 的可 变 串联重 复 ( VNTR) 析是 近 年发展 起 分 来 的 以 P R技术 为基 础 的分 子分 型方 法 , C 由于其 操
传 学 无 关 的 菌 株 对 位 点 重 复 数 的 多 态 性 进 行
评 价 。
作 简单 、 速 、 重 复 性 好 、 辨 率 高 并且 不 同 的实 快 可 分
株 的遗 传多 样性 。 细 菌全 基 因组序 列测 序 已经大 大推 进 了识别 用 于 菌株 分 型 的 VNT 的方 式 , 而 为重 复 DN 的 R 从 A 评 价 和对流 行病 学调 查 的应用 开辟 了道 路 。通过 应
用 能够 快速 扫描 全基 因组 的 软件 , VNT 位点 能 够 R 迅 速 的被定 位 , C P R引物 可 以根据 侧 翼 序列 进 行 设 计 。 目前 用 于 筛 选 VNT 位 点 的 常 用 软 件 包 括 R
TRF( tp: / a d m.b .e u tf tf t ) o ht / tn e u d / r/ r.h m1 D ]和 TRD( tp: / n s t l ts u p u . r [ I h t / miiael e . — s d f )H 。对 于 这 i
菌 感 染 是 全球 范 围 内最 常见 的食 源性 疾 病 之 一l 。 】 ]
陈春 霞( 综述 ) 阚 飙 ( , 审校 )
非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D O I : 1 0 . 1 6 7 l 8 / j . 1 0 0 9 — 7 7 0 8 . 2 0 1 7 . 0 1 . 0 2 1
Re s e a r c h upda t e s o n qu i n o l o ne a n d c e ph a l o s po r i n r e s i s t a nc e i n no n- t y pho i da l Sa l mo ne l l a
尽管 已经限制了环丙沙 星的使用 ,但仍有沙 门菌 耐 药 菌 株 的 出 现 。法 国 巴斯 德 研 究所 人 员 对 多 国 疫情 监测 数据 进行 分析 后确 定 ,在 2 0 0 0 -2 0 0 8 年,
一
伤寒 沙门菌感染 引起腹泻 的持续时间 ,反使恢复 期 时问延长 H ] 。 中 国是 抗 菌 药 物 使 用 大 国 ,并 且
1 1 4
中 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 0 1 7 年 1 月2 ( ) 日第 1 7 卷第 1 期C h i n J I n f e c t C h e m o t h e r , J a n u a r y . 2 0 1 7 , V o 1 . s i s t a n t d e t e r mi n i n g r e g i o n , QR D R) 的 基 因 突
主 要 作 用 机 制 源 于 喹诺 酮 耐 药 决 定 区 ( q u i n o l o n e
通信作者 : 孙超 ,E — ma i l :5 0 2 1 5 6 9 5 5 @q q . c o n。 r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 志 2 0 1 7 年 1 月2 0 日第 1 7 卷第 1 期C h i n J I n f e c t C h e m o t h e r , J a n u a r y . 2 0 1 7 , V o 1 . 1 7 , N o . 1
沙门菌多重耐药基因岛1(SGI1)研究进展
沙门菌多重耐药基因岛1(SGI1)研究进展王芳【摘要】多重耐药基因岛是指细菌染色体上一段具有典型特征的基因簇,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决定细菌的多重耐药性.目前已发现在沙门菌属和其它菌属的细菌中携带沙门菌多重耐药基因岛1(Salmonella multi-drug resistant genomic island 1,SGI1).由于SGI1上的耐药基因具有可移动性,使其在细菌多重耐药获得与传播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0(035)006【总页数】7页(P414-420)【关键词】SGI1;多重耐药;移动原件【作者】王芳【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细菌的耐药性是由耐药基因决定的,耐药基因可以由染色体上一些特殊的位点编码,也可以由细菌的质粒携带。
近年来在医学细菌学领域对细菌多重耐药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耐药基因岛(resistance genomic island)或耐药岛(resistance island)”[1]。
耐药基因岛是指编码细菌耐药基因簇的相对分子量比较大的染色体DNA片段(>10kb),其特点是岛两侧一般具有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不稳定,岛内含有潜在的可移动元件(如整合子),编码细菌多种耐药的基因位于岛上。
研究表明,耐药基因岛的G+C含量与宿主菌染色体G+C含量有明显差异,说明它是细菌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2]。
发现及研究多重耐药基因岛为我们了解细菌多重耐药性获得和传播的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已经发现在沙门菌属中的许多菌株存在一个较大的耐药基因岛—SGI1,该多重耐药基因岛上携带有blaPSE-1、floR、aadA、sul、tet等耐药基因,分别编码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性[1]。
在沙门菌以外的其他细菌中也发现存在该耐药基因岛,提示SGI1在细菌多重耐药基因传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对SGI1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沙门菌属分子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沙 门菌属 流行病 学研 究 中应 用 较少 , 如 果 结合 其 但 他分 型方法 , 核糖 体 分 型结 果 对 于 沙 门菌 研 究仍 然 有较高 的参 考价 值 , 田克诚 等用 1 S核 糖 体分 型 6
对 贵 州 省 9个 地 区 2 6个 县 、 1 5 — 1 9 市 9 9 9 9年 2 9 0
共 分为 2 个 核糖 体 型 , 出贵 州 省 不 同地 区 、 同 6 得 不
些生化 特性来 对 沙 门 菌进 行 分 型 鉴定 , 括 早 期 包
的血 清学分 型 , 菌体 分 型 等 。分 子 分 型方 法 是 将 噬 分子 生物学 技术 与 流行 病 学 理 论 相结 合 的产 物 , 属
耐药 性与 质粒相 关 , 因此 目前 质粒 图谱分 析 主 要 用 于 质粒 与 细 菌耐 药性 关 系 的研 究 , 兰。 等 的质粒 罗
图谱 研究 显示被 测 的 1 5株 高度 多 重 耐药 鲍 曼 限 制 性 切 割 位 点 P R(n rhs m, L ) 低 C I— fe u n eti in St P R,RSP R) 多 位 点 rq e tR sr t i C I — C , co e
于 分 子 流 行 病 学 的 范 畴 , 质 粒 指 纹 图 谱 分 析 有
( ls dP oi ay i, P , 制 性 酶 切 片 段 Pami rf eAn ls P A) 限 l s
时间 的伤寒 沙 门菌 分离 菌株在 核糖 体杂交 图谱上 的 多态性 和多重 耐药 是引起 贵州 伤寒 发病率 居高不 下
方 法 目前 已很少应 用 。 1 1 核糖 体 分 型 ( io y ig 是 对 包 含 r NA . R b tpn ) R 基 因的基 因组 D NA 的 限 制 性 片 段 多 态 性 进 行 分
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耐药性及PFGE分子分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耐药性及PFGE分子分型研究的
开题报告
在全球范围内,食源性疾病一直是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常见于海鲜中,主要引起副溶血弧菌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近年来,副溶血弧菌的耐药性不断加强,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一个新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的研究,探究其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采集和分离:采用食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培养和分离技术,从海鲜中采集副溶血弧菌菌株。
2. 副溶血弧菌菌株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经过鉴定后,对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3. PFGE分子分型:采用PFGE技术对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型,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4. 与临床分离菌株比较:将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与在临床上分离的菌株进行比较,研究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菌株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通过本研究,可以探究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耐药性和分型特征,寻找其传播途径,为进一步制定副溶血弧菌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市21株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和分子分型研究
脂及药 敏纸片( 国 O o 英 xi 司) 微量生化管 ( d公 、 北京友康 基业生
物公 司) V T K G I 、 IE N 鉴定板 ( 国 bo r u 公 司 ) 沙 门茵诊 法 i ix M6 e 、 断血 清 ( 兰州 生 物制 品研 究所 和 泰 国 S A公 司) Sa e od & 、ekm G l 琼脂糖 ( 国 C mbe i Si c okad公 司) 蛋 白酶 K( 美 a rxBo c n eR cln e 、 德 国 Me k公 司) 限制性 内切酶 X aI( 国 N wE g n ia s r c 、 b 美 e nl dBo b a l
数和片段大小 。电泳 图像 经过统 一 的分子 量标准进 行校 准 , 将 条带数 和位置相 同的菌株 归为 同一 P G F E型别。
rs ,F E) 国际上公认 的食源性传染病暴发 流行确认 的重要 ei P G 是 s
手段 , 能够分析散在分布的菌株之 间的内在联 系, 已被应 用于 现 多种病原体 的监 测分 析 中。本研 究对 2 株 鼠伤寒 沙 门菌进 行 1 药敏监测 , 并进行分子特征研究和分析 , 以期 深入了解 鼠伤寒沙 门菌 的多重 耐药性及 分子 特性 , 为指导 临床合 理选择 使用 药物 和肠道传染 病的防控 提供科 学依据 。
一
、
材料与方法
伤寒沙 门菌菌株进行分子分型 。沙 门菌标准株 H 8 2作为分 子 91
量标记 。内切酶 X a 4 ,7℃酶 切 3h b 0U)3 I( 。电泳条 件 : 电压
1 株 来 源 : 2 0 2 1 北 京 市 肠 道 门诊 监 测 系 统 中 .菌 自 0 9~ 0 0年
不同来源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0年10月第15卷第10期Journal o f Pathogen Biology Oct. 2020,Vol. 15,No. 10• 1131 •D O I:10. 13350/j. cjpb. 201003 •论著•不同来源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性研究*徐红红、王艳2,张小荣3,曹永忠3,吴艳涛3,巢国祥(1.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1 ;2.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摘要】______目的对272株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M L S T和药敏试验,分析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不同来源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M L ST分型,用M EG A5进行溯源分析,对15种常见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272株沙门菌分为19种血清型、26种S T型和4个同源复合体(CC11、CC64、CC19、CC68),ST11(肠炎沙门菌)、ST17(印第安纳沙门菌)、ST40(德尔卑沙门菌)、S T19(鼠伤寒沙门菌)和ST34C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克隆。
肠炎、鼠伤寒和德尔卑沙门菌是人和动物中常见血清型,印第安纳沙门菌在鸡中的携带率为33.64%。
每个同源复合体都有其独特的地区分布。
人源与动物源沙门菌耐药情况相关。
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肠炎、印第安纳、德尔卑、鼠伤寒和汤卜逊沙门菌,并对氨苄西林表现出较高的耐药。
印第安纳沙门菌对9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
结论沙门菌血清型和S T型有高度的相关性。
人源和动物源沙门菌的耐药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耐 药表型在血清型上存在差异,由鸡携带的印第安纳沙门菌是一种泛耐药克隆。
沙门菌: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多重耐药【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378. 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234(2020)10-1131-06\^Journal o f Pathogen Biology.2020 O ct;15(10):1131 —1136» 1143.]M olecular epidem iology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phenotypes o f Salm onellae from different sourcesXU Hong-hong1,WANG Y a r r,ZHANG Xiao-rong、,CAO Yong-zhong%WU Yan-tao3,CHAOG u o-xian g1(1. College o f Medicin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China225001;2. Yangzhou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3. College o f Veterinary Medicine,Yangzhou Ufiiversity)【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salmonellosis, the preval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272 Salmonella isolat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ith serotypes were analyzed and subjected to, MLST and resistance testings. Methods The serotypes and MLST types of Salmonell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identified, MEGA5 was used for traceability analysis, and their resistance to 15 antibiotics was determined.Results The 272 isolates of Salmonella included 19 serotypes,26 ST types,and 4 homologous complexes (CC.11,CC64, CC19, and CC68). ST11 (S. enteritidis)ST17 (S. indiana) ^ST40 (S. d e r b y)ST19 (S. typhimurium') and ST34 (S. typhimurium) were the predominant clones. S. enteritidis, S. ty p hi m urium,and S. derby were the predominant serotypes in humans and animals. S. indiana was carried by 33. 64% of chickens. Each clonal complex had its own uniqu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and animal-derived isolates. The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ainly included S. enteritidis ^S. indiana , S. derby,S. typhimurium.and S. thornpson, which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ampicillin. S. indiana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9 or more antibiotics. Conclusion There wa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rotype and ST type. There was a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and animal-derived isolates. Obvious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profiles were evident between the serotypes. Carried by chickens, S. indiaria isolates were highly drug -resistant, producing a highly resistant clone.【Key words】Salmonella;serotype;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ulti-drug resistance沙门菌(Salmonella)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人畜共患致病微生物,不仅引起家禽的各种疾病,还能通过污 染的肉类、禽蛋类、蔬菜等食物经粪口途径传播给人类:1。
门头沟区腹泻病例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主动监测、溯源和分子分型研究
科技文苑食源性疾病作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危害程度和导致的损失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食品中侵染的致病生物因子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病原和诱因。
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往往是由细菌性微生物引起,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osa)、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和志贺氏菌(Shigella spp)是主要的3类食源性致病菌[1]。
副溶血弧菌(Vi. parahemolyticus)作为一种嗜盐性弧菌,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食源性水产品致病菌[2],也是近20年来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最常见的病原菌[3]。
同时,沙门氏菌病也是世界范围主要的的食源性疾病之一,主要是摄入沙门氏菌污染的肉、蛋、奶等动物源性食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患者多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或痉孪、呕吐、头痛和恶心等典型症状[4]。
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频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凸显了食源性疾病来源的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的主动监测以及分子分型和溯源防控的重要性。
食源性致病菌分子溯源通过对病人中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比对分析,开展分布调查和追踪溯源,能够早期发现和识别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对于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传染源追踪、传播途径调查和识别等暴发调查以及防控措施制定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门头沟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哨点医院诊断病例为监测对象,采集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病人的大便样本,进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的监测和分子分型溯源,对于全面了解门头沟区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时识别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制定合理的控制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1.1.1 监测点设置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京煤集团总医院作为食源性疾病来源的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的主动监测点,诊断医生根据病例定义筛选病人进行监测样本的采集,北京市门头沟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负责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的检测、鉴定,分子分型由北京市疾控中心完成。
两种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板用于沙门菌药敏检测结果比较
两种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板用于沙门菌药敏检测结果比较张晓嫒;崔霞;王迪;陆峥;陈倩【摘要】目的比较和评价2种品牌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板用于沙门菌药敏检测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选择6株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 同一检测人员使用两种药敏板测试13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重复2次,观察两种药敏板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在2种药敏板的可重复性评价中,2种药敏板分别有17.95%和5.12%的实验孔存在差异,均只相差一个梯度值;2种药敏板MIC出现差异的实验孔在定性判断上无差异.在实验结果一致性评价中,2种药敏板中16.67%的实验孔存在差异,有差异结果的实验孔均只相差一个梯度值;在定性判断方面,未出现“敏感”和“耐药”的差异.结论 2种MIC药敏板用于沙门菌药敏检测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好,其实验结果可以进行综合分析,但是需要考虑MIC一个梯度的实验误差.【期刊名称】《首都公共卫生》【年(卷),期】2018(012)001【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微量肉汤稀释法;沙门菌;药敏检测【作者】张晓嫒;崔霞;王迪;陆峥;陈倩【作者单位】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1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2+2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引起肠胃炎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1]。
沙门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散发甚至暴发流行,也能引起院内交叉感染[1]。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要点
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节(5~10 月)高发。
1.2 发病原因:经口食入非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
1.3 致病食品:主要为沙门氏菌污染的的畜肉类、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
1.4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 临床表现2.1 潜伏期:一般为 6 h~48 h。
偶尔长达 4 d。
2.2 主要症状及体征2.2.1 胃肠炎型:最常见。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
症状可因病情轻重而反应不同。
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多见于老人、婴儿和体弱者。
病程一般为 3 d~7 d。
2.2.2 败血症型:多见于儿童、慢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
症状严重,有高热、寒战、厌食和贫血等。
败血症因沙门氏菌侵入血循环引起,可导致多种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心内膜炎等。
3 实验室检验3.1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
3.2 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
3.3 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沙门氏菌。
3.4 必要时可测定沙门氏菌分离株与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 4 倍)。
3.5 沙门氏菌检验按照 GB 4789.4 进行。
4 诊断4.1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由可疑食物中检出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可确诊。
4.2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几个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中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即使无可疑食品或未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也可确诊。
4.3 符合本标准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沙门氏菌,而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或肛拭子未检出沙门氏菌,则不可确诊。
附录 2-1-2 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菌病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特点1.1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生在 3 月~9 月。
伤寒沙门菌株耐药性与vipR基因RFLP和PFGE分型研究
伤寒沙门菌株耐药性与vipR基因RFLP和PFGE分型研究发表时间:2010-12-10T14:04:08.193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第3期供稿作者:肖群[导读]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引起各国食品安全和医药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肖群(解放军九四医院检验科330002)【摘要】目的:监测伤寒沙门菌株对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分析多重PCR基因扩增产物图谱与青霉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血清型青霉素耐药菌株的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 图型,初步了解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上的特点。
方法:(1) 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结果发现23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其中耐4~5 种抗生素的9株(40%),耐6~9种抗生素的8株(35.13%),耐10 种抗生素的6 株(26.10 %) ;可分为16个PFGE型,其中5个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
结论: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严重,PFGE 分型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型能力较好。
【关键词】伤寒沙门菌;抗药性;微生物;聚合酶链反应;电泳;凝胶;脉冲场【中图分类号】R378.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043-02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引起各国食品安全和医药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
,且由于目前抗生素的滥用等情况,故常被误诊为感冒、胃肠炎等疾病,误诊率较高。
因此病原菌准确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1材料和方法1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试验1.1伤寒沙门氏菌株的采集、分离和鉴定:1.1.1标本来源:我院2007年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培养出的57例伤寒沙门菌 1.1.2镜检与培养: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见革兰阴性杆菌,同时接种在血平板和中国兰琼脂平板上,36℃,24h培养后观察,血平板上菌落直径约2mm-3mm圆形,光滑,湿润,不溶血;在中国兰琼脂平板上菌落无色,光滑,稍隆起,较透明,直径约1mm-3mm种培养基上均为纯培养,革兰染色为阴性杆菌。
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耐药性消除研究进展
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耐药性消除研究进展李兰波① 张秀峰② 李艳② 苏华峰③ 江东① 郭中坤① 黄琦位①【期刊名称】山东畜牧兽医【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3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菌属不同菌株引起不同动物沙门氏菌病的总称[1],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动物沙门氏菌可通过食物感染人类,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细菌之一。
目前,已发现的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共有2500多种[2,3],抗生素在控制和预防沙门氏菌病方面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沙门氏菌病的耐药性日趋严重。
因此,本文对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研究现状及其耐药性的解决途径进行了综述。
1 沙门氏菌的耐药性研究现状1.1 鸡沙门氏菌耐药性研究(1)根据病原体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将鸡沙门菌病分为3种,即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均具有相当复杂的传播循环,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沙门菌病已成为养鸡场的常见多发病之一。
鸡副伤寒不仅可造成雏鸡的严重死亡,而且还明显影响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4]。
王娟等[5]对从山东、河南和安徽共5个养禽场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非常高,并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沙门氏菌对磺胺类药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
张正庆等[6]对临床分离的32株禽源沙门氏杆菌分析发现,全部菌株都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耐8种药物以上的达到了64.4%对四环素的耐药达到100%。
(2)潘志明等[7]对我国部分地区1962~1999年间分离得到的346株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在近40天时间里,沙门氏杆菌菌株的多重耐药率明显增加,90年代仅七重耐药以上菌株83.7%,而贵阳市沙门氏杆菌的七重耐药以上菌株占83.9%。
魏秀丽等[8]对鸡源、猪源、人源、食品源的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并对敏感菌株进行耐药性诱导,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和体外诱导的68株沙门氏菌的MIC,结果表明:临床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达61.8%,而且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现象非常严重。
临床分离非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及对头孢曲松耐药机制
临床分离非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及对头孢曲松耐药机制师伟;夏琳林;刘晓霞;韩双羽;杨杰;赵展;王玉宝【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ceftriaxone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clinically isolated nontyphoidalSalmonella(NTS),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TS infec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Methods 108 NTS isolates were isolated from stool specimens of outpatients with acute diarrhea in the Second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from May to October of 2014,NTS were performe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non-ceftriaxone-susceptible isolates were typed by serological,multilocus sequence (MLST),and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methods,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 (ESBL)detection and AmpC genes were detection.Results Among 108 NTS isolates,mono-drug resistance rate to 11 antimicrobial agents was 49.07% (n= 53),multidrug resistance ratewas17.59% . Susceptibility rates to nalidixicacid,levofloxacin,ciprofloxacin,ceftriaxone,and ertapenem were61.11% ,66.67% ,68.52% ,97.22% ,and 100.00% respectively. Three non-ceftriaxone-susceptible NTS isolates were detected,2 were ST11 Salmonellaenterica serotype (Sa8709,Sa8771),1 was ST34 Salmonellatyphimurium serotype(Sa8763). Cluster analysis of PFGE revealed that Sa8709 was highly similar to Sa8771 strains(91 .70% ), but the similarity to Sa8763 was low(55.80% );Sa8709 strain carried CTX-Mgene,Sa8771 strain carried CTX-M and TEM genes,Sa8763 strain carried OXA gene. Conclusion Clinically isolated NTS in this area are low resistant to fluoroquinolones,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 carrying ESBLs have emerged.%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非伤寒沙门菌(NTS)耐药情况及对头孢曲松的耐药机制,为防治NTS感染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的108株NTS,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对头孢曲松不敏感的NTS进行血清学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基因检测.结果 108株NTS对11种抗菌药物的单药耐药率为49.07%(53株),多重耐药率为17.59%.对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和厄他培南的敏感率依次为61.11%、66.67%、68.52%、97.22%和100.00%.共检出3株NTS对头孢曲松不敏感,其中2株为ST11型肠炎血清型(Sa8709、Sa8771),1株为ST34型鼠伤寒血清型(Sa8763).PFGE聚类分析显示,Sa8709和Sa8771菌株相似度较高(91.70%),但与Sa8763菌株相似度较低,为55.80%;Sa8709菌株携带CTX-M基因,Sa8771菌株携带CTX-M和TEM基因,Sa8763菌株携带OXA基因.结论该地区临床分离NTS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不高,出现了携带ESBLs基因的多重耐药菌株.【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年(卷),期】2016(015)004【总页数】5页(P217-221)【关键词】非伤寒沙门菌;多位点序列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超广谱β-内酰胺酶;氟喹诺酮;抗药性,微生物;耐药性【作者】师伟;夏琳林;刘晓霞;韩双羽;杨杰;赵展;王玉宝【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所,天津 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1.3+2;R378.2全球非伤寒沙门菌(nontyphoidal Salmonella,NTS)感染呈现普遍上升趋势,美国每年约有100万例患者感染NTS[1],我国每年因NTS感染所致急性腹泻患者约823.5万例[2]。
临床血流感染沙门菌的分型及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
临床血流感染沙门菌的分型及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周俊英;田宏攀【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感染沙门菌血清分型、基因同源性及耐药质粒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5~2017年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10株沙门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按国家标准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Cluster 3.0软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株沙门菌分为3种血清群,A群1株,B群3株,D群6株,D 群是优势血清群,约占60.0%;10株沙门菌中2,3,4,5和8号菌株含有质粒,不含质粒的是1,6,7,9和10号菌株;10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0.0%,左氧氟沙星中介率80.0%,对三、四代头孢及碳青霉烯类100.0%敏感,对复方磺胺类敏感率为80.0%;4号和10号菌株、8号和9号菌株的同源性超过80.0%,1号和2号,5号和6号菌株的同源性大于70.0%.结论沙门菌存在耐药质粒,质粒的多少表明耐药程度的高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对头孢他啶敏感率高,因此治疗血流感染时可选用三、四代头孢或亚胺培南,采用降阶梯治疗.【期刊名称】《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34)001【总页数】3页(P83-84,88)【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分型;基因分型;耐药性;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同源性分析【作者】周俊英;田宏攀【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7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沙门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沙门菌感染主要通过被沙门菌污染的肉类、蛋类、乳制品等而引起发病,沙门菌经口传播,早期进入血流,感染后多表现为败血症。
北京地区食源性沙门菌消毒剂抗性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北京地区食源性沙门菌消毒剂抗性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布及相关性分析马征;翟卫帅;邹之宇;吴聪明;沈建忠;汪洋;刘德俊【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24(60)5【摘要】为了解北京地区消毒剂抗性基因分布、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集北京市6个行政区共计39家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猪肉和鸡肉样品,分离培养沙门菌并进行鉴定,随后结合Seqsero2、Staramr和Diamond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沙门菌的消毒剂抗性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筛选与分析。
结果显示,从28家超市和11家农贸市场的148份猪源和147份鸡源样品中共分离得到79株(26.78%)沙门菌。
所有分离菌株共预测得到17种血清型,其中71株鉴定得到16种序列型(ST),大部分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与ST型一一对应,其中优势菌株为肠炎沙门菌ST11(n=24)。
共检出32个消毒剂抗性基因,其中非共同携带的抗性基因有5个,包括外膜孔道蛋白基因opmD/npmC(携带率72.15%)、有机汞调控蛋白基因merR2(携带率37.97%)、季铵盐类消毒剂抗性基因qacEΔ1(携带率21.52%)和qacF(携带率12.66%)、外排泵基因oqxAB(携带率1.27%)。
共检测出50个耐药基因,覆盖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等共10类抗菌药物,其中氨基糖苷类占比最高(36.00%)。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消毒剂抗性基因个数与耐药基因种类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3,P=6.3×10^(-5)),提示沙门菌在携带消毒剂抗性基因的同时,可能也携带更多种类的耐药基因。
本试验为指导食品消毒剂的合理使用、保障北京地区食品安全和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总页数】9页(P12-20)【作者】马征;翟卫帅;邹之宇;吴聪明;沈建忠;汪洋;刘德俊【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相关文献】1.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研究2.铜绿假单胞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检测及对消毒剂的抗性研究3.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检测4.南昌市食源性沙门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突变分析5.北京地区肉类中沙门氏菌全基因组分型及耐药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伤寒沙门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的研究进展
非伤寒沙门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晶;孙自镛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2005(026)006
【摘要】对腹泻患者的大便培养分离出的非伤寒沙门菌对耐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非伤寒沙门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①细菌细胞中的靶位基因-Ⅱ型拓扑异构酶即DNA促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ParC和ParE)的突变,导致其构型发生改变和功能丧失而使细胞的DNA降解及菌体死亡;②非靶位基因突变导致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和膜上主动外排泵的激活,使细菌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导致耐药.
【总页数】4页(P271-274)
【作者】陈晶;孙自镛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9
【相关文献】
1.非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J], 修宁宁;孙超;庄云菁
2.志贺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及研究进展 [J], 梁帆
3.大肠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J], 龚大春;齐海涛
4.结核分枝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J], 张玉娇;李晓静;米凯霞
5.志贺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刘红英;杨霞;彭志锋;吴青;薛双;王川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染病学第四节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传染病学第四节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nontyphoidalsalmonellosis)是指伤寒、副伤寒以外的各种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表现复杂,可分为胃肠炎型、类伤寒型、败血症型、局部化脓感染型,亦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
[病原学]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沙门菌族。
菌型繁多,迄今世界已发现XXXX个以上的血清型。
沙门氏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无荚膜,具有鞭毛,能运动。
在普通培养基中易生长繁殖。
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乳类及肉类食物中能生存数月。
加热60℃30分钟可灭活,5%石炭酸或1:500升汞于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沙门氏菌有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
根据菌体抗原结构分为A、B、C、D、E……等34个组,再根据鞭毛抗原的不同鉴别组内的各菌种或血清型。
在沙门氏菌中,有些仅对人类有致病性,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甲和丙)等;有些是动物和人类的共同致病菌,如副伤寒乙沙门氏菌、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有些仅对动物有致病性如鸡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等。
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氏菌主要属于A、B、C、D、E5组,其中除伤寒和副伤寒沙门氏菌外,以B组的鼠伤寒沙门氏菌、C组的猪霍乱沙门氏菌、D组的肠炎沙门氏菌及E组的鸭沙门氏菌等10多个型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沙门氏菌主要以动物为其储存宿主,家禽如鸡、鸭、鹅,家畜如猪、牛、羊、马等;野生动物如鼠类、兽类均可带菌。
感染动物的肉、血、内脏可含有大量沙门氏菌。
也存在于蛋类(鸡蛋、鸭蛋等)和其它食物(腌肉、腊肉、火腿、香肠等)中。
因此,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畜及鼠类。
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亦可作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1.食物传播为引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沙门氏菌在食物内可以大量繁殖,因此进食被病菌污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类、内脏、蛋类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门氏菌污染,故食用未消毒的牛、羊奶亦可感染。
非伤寒沙门氏菌病现况
非伤寒沙门氏菌病现况
唐典俊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78(000)002
【摘要】近世纪来由于环境卫生改善,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逐渐减少,但非伤寒沙门氏菌病(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相应增加。
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作了沙门氏菌感染的调查。
据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27个国家30个实验室分离沙门氏菌属的报告,并结合有关流行病学的资料,当伤寒、付伤寒在许多地方减少时,其他沙门氏菌属血清型却更加流行,这与许多动物作为其储存宿主有关。
发病率的上升说明单纯环境卫生改善仍不能控制非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
一些国家对此病已实行卫生监督,其重要性已引起重视。
【总页数】5页(P119-122)
【作者】唐典俊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玉溪市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与治疗现况调查 [J], 左顺武;周艳华;倪兆林;姚颖波;杨汝松;张红强;王树坤
2.非伤寒沙门氏菌病80例临床观察 [J], 党胡琼
3.分组护理法在暴发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中的运用体会 [J], 陈群;王瑛
4.鸡伤寒沙门氏菌病的病因与防控 [J], 洪伟新
5.禽副伤寒菌苗控制肉鸽鼠伤寒沙门氏菌病流行的研究 [J], 贺天笙;张洪让;邱成云;李锋;王中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机制及药敏性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机制及药敏性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李少博;贺稚非;李洪军;任灿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16(042)009
【摘要】沙门氏菌作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这更加深了沙门氏菌对人类的危害.文章概述了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分析了目前较为有效的药敏性检测方法,期望对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的控制、评价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以及研究抗性基因在种属之间的转移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6页(P257-262)
【作者】李少博;贺稚非;李洪军;任灿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
庆,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食源性沙门氏菌磁性纳米粒子RT-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J], 张弛;李敏;支援;包建强;楮庆华;孟瑾;杨捷琳;顾鸣;韩奕奕;沈鹤柏;赵渝;郭鲁申
2.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与奇异变形杆菌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张海霞;孙桂珍;王慧;孙振红
3.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韦志萍;解艳秋
4.食源性沙门氏菌Real-time PCR技术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J], 李莉莉;单宏;张瑞英;黄翠
5.基于MMR缺陷的高频突变食源性沙门氏菌环丙沙星耐药机制 [J], 王银;杨保伟;盛焕精;李怡澜;施春雷;史贤明;肖英平;杨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 l e c u l a r s u b t y p i n g a n d a n i t b i o i t c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n o n t y p h o i d a l S a l mo n e l l a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f o o d i n B e i j i n g
n e t wo r k i n B e i j i n g r f o m 2 0 0 4 t o 2 0 1 0,a n d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P FG E a n d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 Re s u l t s T h e
i s o l a t e s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6 2 PFGE pa t t e r n,a n d e a c h c o nt a i ns 1 — 1 1 s t r a i n s . The r e s u l t o f a n t i mi c r o b i a l s u s c e pt i b i l i t y t e s t s ho we d t h a t 5 5 s t r a i n s we r e r e s i s t a n t t o a t l e a s t o n e a n t i b i o t i c, i n c l u d i n g 1 5 mu hi dr ug r e s i s t a n t s t r a i n s . Th e r e s i s t a n c e r a t e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D i a g n o s t i c a n d T r a c e a b i l i t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r f F o o d P o i s o n i n g ,B e i j i n g 1 0 0 0 1 3 ,C h i n a )
3 0 %、 氯霉素 1 5 %、 庆大霉素 1 0 %、 甲氧 苄 啶/ 磺 胺 甲 恶唑 1 0 %、 环 丙沙 星 9 %、 头孢 西丁 1 %、 头孢噻 肟 0 % 。 结 论
沙 门茵 P F G E带 型 和 耐 药谱 均 与 血 清 型 存 在 很 高 的 一 致 性 。 提 示 北 京 市 食 源 性 非 伤 寒 沙 门 茵 的 耐 药情 况 比较
严重 , 开 展 对 该 茵 分 子 分 型 与 耐 药特 征 分析 的联 合 监测 意 义 重 大 。
关键 词 : 食品 ; 非伤寒沙 门茵 ; 分子分型 ; 耐 药; 食 源性 致病 茵;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中图分 类号 : R 1 5 5 ; R 3 7 8 . 2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8 4 5 6 ( 2 0 1 5 ) 0 3 ・ 0 2 3 2 - 0 6
Z H A N G X i a o — a i , WA N G D i ,C H E N Q i a n (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N u t r i t i o n a n d F o o d H y g i e n e ,B e i j i n g C e n t e r or f D i s e a s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B e i j i n g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营养与食 品卫生所 食物 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 室, 北京 1 0 0 0 1 3 )
摘 要 : 目的 了解北京 市食 源性 非伤寒沙 门茵的分子特征及耐 药情 况。方 法 对 2 0 0 4 -2 0 1 0年北京 市食 源性
致 病 菌监 测 网收 集的 1 0 0株 沙 门 茵进 行 脉 冲场 凝 胶 电 泳 ( P F G E) 分 型 和 抗 生素 敏 感 性 检 测 。 结 果 1 0 0株 非 伤 寒
一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2 一
中国 食 品 卫 生 杂 志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F O O D H Y G I E N E
2 0 1 5年 第 2 7卷 第 3期
论 著
北京 市食 源 性非 伤寒 沙 门菌 的分 子分 型 和耐 药性 研究
张 晓嫒 , 王迪 , 陈 倩
沙 门 茵通 过 P F G E分 型分 为 6 2个 不 同 的 带型 , 每 个 带 型 包 含 1一l 1株 茵 。抗 生 素 敏 感 性 结 果 显 示 , 1 0 0株 茵 中有 5 5株 茵表 现 为对 至 少 1种抗 生 素 耐 药 , 其 中 多重 耐 药 菌 株 1 5株 。 菌株 对 各 抗 生素 的耐 药率 为 萘 啶 酸 4 0 %、 四环 素
Abs t r ac t :Ob j e c t i v 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mo l e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a n t i b i o t i c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n o n t y p h o i d a l S a l mo n e l l a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f o o d i n Be i j i n g . M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1 0 0 s t r a i n s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f o o d b o r n e p a t h o g e n i c b a c t e r i a mo n i t o r i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