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92a65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5.png)
会计理论知识概述一、什么是会计理论会计理论是指一系列系统而科学的原则、规则、概念和假设,用于解释和指导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
它是会计学科中的基础理论,为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二、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会计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 早期会计理论早期会计理论主要集中在记录和处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和技巧上。
最早的记录系统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商业文书。
这一阶段的会计理论主要是经验总结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2. 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给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会计师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
这导致了现代会计理论的形成,其中包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和会计伦理等方面的研究。
3. 理论体系的建立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会计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理论、资产负债表理论、损益表理论、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等多个方面。
这些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会计实践和会计信息的报告提供了指导。
三、会计理论的基本原则会计理论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会计实践。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会计理论基本原则:1. 会计实体会计实体原则指出企业应该被独立地看作一个会计实体,与企业所有人之间应有清晰的界限。
这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独立于企业所有人的个人财务状况。
2. 全面性原则会计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应该记录和报告所有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关的信息。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全面、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以提供对外部用户有用的信息。
3. 会计周期性原则会计周期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将其经济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和报告。
常见的会计周期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
这样做可以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
4. 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指出企业的经济活动应当以货币单位进行记录和报告。
2024年会计学专业导论会计学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会计学专业导论会计学总结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23128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9.png)
2024年会计学专业导论会计学总结范文会计学专业导论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对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科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学期的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中,我对会计学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学到了许多有关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同时也了解了会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首先,我在本学期的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中学到了许多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会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财务信息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方面的信息。
在课程中,我通过学习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会计报表等内容,对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准则和会计估计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也了解了会计报表对于企业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作用。
其次,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还了解了会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会计学作为一个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课程中,老师通过讲解实际案例,让我们了解了会计学在财务报告、预算管理、税务筹划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些案例,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会计学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认识到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于从事会计职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也通过课程作业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了一定的会计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会计学是一个需要对数字进行分析的学科,而会计分析能力是培养会计学生必备的能力。
在课程作业中,我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提高了对财务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同时,在小组讨论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的小组任务,提高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逐渐掌握了一些会计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为将来从事会计职业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还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发展目标。
会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会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308663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4.png)
会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加经营〔管理〕、旨在提升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古义是集会议事。
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进行月计、岁会。
亦即,每月零星盘算为"计',一年总盘算为"会',两者合在一起即成"会计'。
概念解释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目标会计目标也称作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也称为财务报告的目标。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会计基础的概念是什么会计基础(Basic Accountancy)是指会计事项的记帐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确实认的标准.对会计基础的不同选择,决定单位取得收入和发生支出在会计期间的配比,并直接影响到单位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
会计基础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特别是为了确定收入和费用所归属的会计期间、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金额,为运用合适于有关交易和项目的重大概念而提供的方法。
会计基础是一种计量标准,它不可能脱离会计体系整体而发挥作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只有在有效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框架下才有实际意义。
会计学是专门研究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论会计应用理论的概念及其内容体系
![论会计应用理论的概念及其内容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4cbc163a45177232f60a2ee.png)
、r 年来 , 国会计 界一直致力 于建立 我
另一种 观点认 为 ,会 计 应用理 论是 论 , 是基础 理论 的具体化 。基础理论是会
既有 中 国特色 又 与 国际惯 例协 调 “ 依据会 计 目标 理论 和会 计基 础理 论而 计理论 中最一般 、 最本质的理论概括 。应
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 会计 应用理论作 形成的 , 于指 导会 计实务的一系列具体 用理论 由基础理论延伸而来 , 内容更 为 用 其 为会 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却没有 方法和技术的实用性理论 … ‘ 会计应用理 具体 , 更为广博。例如 , 在基础 理论 中, 说 引起会计界应有 的重视 。 如何 界定会计应 论 ,是研究会计工作量的规定性 的问题 , 明会计对象是资金运 动。 但这一表述过于 用理论 ?它 与会 计基 础理论 的关 系是什 解决会 计工作 的运行 规则 的制定 与完 善 笼统 、 象 , 抽 因而 在应用 理论 中将其划 分 么?会计应用理论包括哪些主要 内容?这 的问题 , 对会计 实务有着直接 的影 响和指 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 益 、 收入 、 费用 、 利
维普资讯
会计 改革
l 'I'。 § ; ll |l|t 囊 l l ! 秀 _ l i ; j l 0_- _ l z %' _ _ 骛 jl j
论会 计 应用理 论昀概 忌 及其 内窨 体系
文/ 罗 勇 陈 杰
一
应 该属 于会计 应 用理 论 的范 畴 。 同时 , 实践 。 基础理论 的 目的和作用在于帮助人
种 观点认为 , 会计 应用理论 “ 以 会 计应 用理论 也不 仅仅 是研 究 “ 是 会计 工 们正确认识会计 , 体现 的是会计 活动的一
会计基础理论框架概述
![会计基础理论框架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52ee1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d.png)
会计基础理论框架概述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为企业及其他组织提供了财务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的工具。
会计的基础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基石,本文将对会计基础理论框架进行概述,并重点介绍会计的对象、目标和基本假设,以及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会计的对象和目标会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即涉及资源的流入和流出的各种交易和事项。
其目标是为了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度量、报告和解释,以提供决策者有关资源配置和经济绩效评价的信息。
会计通过记录和报告组织的经济活动,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1.企业实体假设:假设企业是独立于其所有人的实体,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的个人资产和负债应该分开计算。
2.会计期间假设: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通常为一年)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会计报表和财务信息。
3.货币计量假设: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货币来度量和表达,所有的经济交易都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4.会计主体假设:假设会计信息是由合格的会计人员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来准确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信息应该是可靠和可验证的。
三、会计的基本概念1.资产:指企业掌握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
2.负债:指企业所欠债务或有待支付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
3.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的所有权,包括股东权益、利润留存等。
4.收入: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或潜在经济利益的增加。
5.费用:指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成本和支出。
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
四、会计的基本原则1.货币计量原则:所有会计要素必须以货币单位计量和报告。
2.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应当基于权益的变更和经济资源的转移,而不是基于现金收支的实际发生情况。
3.核算主体一致性原则:企业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保持相同的核算主体和会计政策,以便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信息,并保持信息的连贯性和可比性。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07019fff61fb7360b4c65c4.png)
1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引言】(第一部分)一群人坐在桌前闲谈起来。
话题是有关会计的。
政府官员肯定地说:“会计是什么?是政府征税的依据。
”企业家辩解到:“我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
”会计学家一本正经地说:“准确地说,会计是采用货币计量方式连续地、全面地、系统地记录企业经济活动,为股东、债权者和政府提供……。
”统计人员不耐烦地打断,”会计不就是一种统计方法吗!”股东插话到:“会计能反映我的投资动态情况。
”银行家补充道:“会计也能反映我的客户的偿债能力。
”最后,经济学家清了清噪子总结到:“你们要知道,会计已成为当今工业化社会的一种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那么,会计到底是什么呢?【重要概念】(第二部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概念(第三部分)正文1.1会计的概述1.1.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会计的实践行为伴随着经济组织的出现而产生,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会计形成为一门成熟的理论,其历史却很短,只有数百年的时间。
大教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本节将简要回顾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以使读者能较深刻地理解现代会计的本质。
建议阅读书目和文献(第四部分)1、吴水澎,《会计学原理》(厦门大学会计系列教材),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2、朱小平,肖镜元,《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本章小结】(第五部分)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尤其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制度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促使迅猛会计发展。
本章共分为四节,第一节首先对会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了解会计的本质和职能;第二节对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进行系统论述;第三节讨论了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结构;最后,第四节介绍本书的编排结构说明。
【本章思考题】(第六部分)1.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主要的特征?2.现代会计应包括哪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3.如何理解会计理论结构?论述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概念的具体内容?4.会计长与财务长工作职责的区别?描述一家上市公司会计组织结构。
第一章会计理论概述重点
![第一章会计理论概述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0f0bf0e009581b6bd9eb66.png)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三、会计基本理论 (一)会计基本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会计基本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关 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基本 理论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需做一下三点说明: 1、会计目标是会计规范中责任要求的进一步归纳、 概括、综合和抽象。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2、企业的会计目标最初是由投资者、债权人、 政府机构和企业管理部门等以他们各自需求的形 式提出来的。确定会计目标时,必然要充分考虑 现代会计的本质特征,以现代会计的本质特征为 标准进行筛选。 3、目标确定后,就要考虑实现它的技术方法 问题。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二)公认会计规范 • 公认会计规范是得到重大权威支持,既有权威 性又有公认性的会计规范。目前,公认会计规范一 般仅限于财务会计领域。 • 世界范围内,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主要有 会计法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我国会计规范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的规范。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二、会计规范 (一)会计规范的含义和种类 • 会计规范就是会计实践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则、 规则、典范、范例或管理。 • 按其功能的不同,会计规范的内容也可以分为 两大部分:目的性规范和我方法程序性规范。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 目的性规范——提出责任要求,明确会计人员 在开展某一特定会计实务时所担负的责任。 • 方法程序性规范——提出技术要求,规定会计 人员在开展该项会计实务时所能采用或可供选用 的方法程序。 • 会计规范多种多样,财务会计有财务会计的规 范,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也有各自的会计规范。
第一章 会计理论概述
第一节 会计理论的含义和功能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第三节 会计理论的发展
做会计需要哪些理论知识点
![做会计需要哪些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c286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9.png)
做会计需要哪些理论知识点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重要的职业,它不仅需要具备实际操作技能,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对于想要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做会计所需的理论知识点。
1.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理解和应用其他会计知识的前提。
这包括了会计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会计的核心概念等。
了解会计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理论。
2.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工作的法规和规定。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等。
学习和掌握会计准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进行会计记录和报告,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基本操作,它用来记录和描述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化。
了解和熟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账务处理的方法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会计分录的正确编制和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对于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4.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要素,能够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全面和准确的把握,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5. 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财务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合理规划和控制,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和经营目标。
了解和掌握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做好会计工作至关重要。
6. 税务法规和税务管理税务法规和税务管理是会计工作必须要关注的方面之一。
了解和掌握税务法规和税务管理的知识,能够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和纳税义务的履行。
同时,税务管理的合理运用,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税务优惠和减免的机会,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和成本。
企业会计学
![企业会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c65ec04028915f804dc2fa.png)
企业集团 会 法人主体
计
主
体 分公司或 内部机构
(二)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按照既定 的经营方针和目标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 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 明确了会计核算时间范围,解决了财产计价和 收益确认等问题。如,有些费用需要在多个会 计年度摊销,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有可 能。
附:利得和损失 (1)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2)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 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三、采用7月至次年6月制的有:瑞典、澳大利亚、 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菲律宾、埃及、冈比亚、加纳、 肯尼亚、毛里求斯、苏丹、坦桑尼亚等。 四、采用10月至次年9月制的有:美国、海地、缅 甸、泰国、斯里兰卡等。 五、其他类型的有: 阿富汗、伊朗:3月21日至次年3月20日; 尼泊尔:7月16日至次年7月15日; 土耳其:3月至次年2月; 埃塞俄比亚:7月8日至次年7月7日; 阿根廷:11月至次的10月; 卢森堡:5月至次年4月; 沙特阿拉伯:10月15日至次年10月14日。
三、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企业一切事项的确认,特别是对于收入和费用 的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责任及义务的真 正发生为基础。凡是企业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 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属 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 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 收付实现制的对称概念。
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概念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dbe4ac1c14791711cd791705.png)
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会计概念框架由五方面组成。
⑵会计基本假设。
是作为财务会计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假设来源于会计环境并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它还是可知的和稳定的。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会计主体假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2.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4.货币计价假设——会计核算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同时假定币值不变。
⑶会计对象是关于会计客体的抽象范畴.它来自于客观环境,反映于会计系统之内。
在理论上,它确定了会计系统的运行对象;在实践上,它为会计系统建立账户、复式记账、会计报告等提供依据,所以它具有联系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特性。
但是会计对象是抽象的,无法在实务上给予具体的反映,必须对其具体化从而形成会计要素。
⑷会计目标。
它来源于会计环境,其次,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的连接纽带。
再次,会计目标是具体的。
虽然不同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的会计目标,但这种目标是人们主观需要的反映,它能为人们所认识。
最后,会计目标能推导出其它要素理论。
会计目标决定会计对象,有不同目标就有不同的会计对象,而不同的会计对象又决定了不同的会计要素。
同时会计目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稳定的。
会计目标主要应确定:(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3)财务会计可提供什么信息。
⑸块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归纳起来,应包括合法性、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明晰性、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处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之间,是两者之间的“桥梁”。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2f9d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d.png)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录一、会计基本概念 (2)1.1 会计的定义与特征 (3)1.2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4)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5)二、会计核算方法 (6)2.1 会计确认与计量 (8)2.2 会计记录与报告 (9)2.3 会计循环与会计报表 (10)三、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11)3.1 会计主体假设 (13)3.2 持续经营假设 (14)3.3 会计分期假设 (15)3.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6)四、会计要素计量 (18)4.1 历史成本法 (19)4.2 重置成本法 (20)4.3 可变现净值法 (21)4.4 现值法 (22)4.5 公允价值法 (23)五、会计科目与账户 (24)5.1 会计科目设置 (25)5.2 账户结构与分类 (26)5.3 会计分录与记账方法 (28)六、会计凭证与账簿 (29)6.1 会计凭证种类与作用 (30)6.2 会计账簿种类与作用 (32)6.3 会计档案管理与保管 (34)七、财务报告与分析 (35)7.1 财务报告概述 (36)7.2 财务比率分析 (37)7.3 综合分析法 (38)八、会计管理与发展 (39)8.1 会计管理制度 (40)8.2 会计电算化 (42)8.3 会计职业道德与监管 (43)一、会计基本概念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具有进行会计核算的必要条件。
所有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围绕这一主体进行记录和分析。
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s):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要素。
这些要素构成了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会计等式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石,反映了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资产和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会计准则理论_会计准则基本概念_会计基本理论_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些看法
![会计准则理论_会计准则基本概念_会计基本理论_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些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ea80b8dd3383c4bb4cd29a.png)
-3-①详见吴水澎:《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第1章第3节,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初步的启示,我们曾经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内容和体系进行过一些研究,也发表过一些著述,其基本的观点有①:会计理论是在会计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所得出的对会计的理性认识,它反转过来又指导会计的实践。
会计理论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会计应用理论(又包含会计准则理论和会计行为理论),等等。
这些会计理论内容互相联系,共同组成了会计理论体系。
它们在体系中的层次是:———会计科学的本质不单是知识总和,它还应当包括认识过程和研究方法。
因为方法的功能比起研究所得出结论,从空间上来说更加广阔,在时间上更加久远,是一种更为本质的理论。
因而应列为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
———会计基本理论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如会计的社会环境、本质(定义)、职能、对象、基本程序与方法、与相邻学科关系、发展史,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本学科基本的问题,构成了会计学科的框架,是属于原理性和基础性的。
从它的作用机制来说,其功能比较长远,对会计实践的作用也比较间接。
基本理论在体系中属第二层次。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必须运用基础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的成果(辩证理性认识)进行价值理性认识的探索,开辟应用的途径,这样就可以把基础理论转化为应用技术,这种价值理性认识,我们称之为会计应用理论。
会计应用理论又包括会计准则理论和会计行为理论两大部分。
对会计准则实践的理性认识便形成会计准则理论,它反转过来又指导会计准则的实践。
会计准则理论应回答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至少应当包括:什么是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功能如何、会计准则由谁及如何制订、会计准则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等等。
可见,会计准则理论是会计应用理论的重心,我国以往的会计理论内容和体系没有这个部分,从而是不完整也是不科学的。
会计理论重点
![会计理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c04465af1ffc4fff47ac02.png)
会计理论概述1.2 会计理论的含义综合起来,会计理论,是指描叙、指导或规定一系列会计实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计量确认、财务报告目标等)和方法程序组成的理论体系。
它被用来指导会计人员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
2.1 会计理论体系的层次划分会计理论体系内部存在层次性的问题,会计理论层次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理论说明对象和说明方式的差别。
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一般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会计规范和会计基本理论。
会计规范——采用直接、具体和规范的方式,侧重说明个别会计实务的理论会计基本理论——采用间接、抽象和指导性的方式,侧重说明会计实务整体的理论2.3 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基本理论的含义和内容会计基本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会计目标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70年代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经济实体的管理层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其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该观点是建立在“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认识基础上。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完成和认定受托责任,而提供会计信息是为了判明受托人是否完成了受托责任、是否值得继续信任;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所具有的职能而非目标。
该观点与代理理论相呼应。
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
专题一现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规范会计研究的方法概念:规范会计理论是试图从会计实务的规则来概括会计的理论概念,并试图用这些理论概念引导出“良好的”会计实务。
(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本质(实质):研究方法:归纳法(inductive approach)演绎法(deductive approach)伦理法(ethical approach)社会学法(sociological approach )经济学法(economic approach)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概念: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以确凿的证据证实或检验某些会计现象的存在及其经济后果,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并寻找这些会计现象发生的原因。
初级会计学之会计的基本概念
![初级会计学之会计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43ae0c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9.png)
初级会计学之会计的基本概念导言会计是现代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门学科,会计学旨在研究和提供有关财务信息的方法和原则,以支持决策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初级会计学中的会计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以及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指通过收集、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过程。
它涉及跟踪和记录一个实体的交易和经济活动,以提供有关其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
会计还包括制定和遵循一套规则和原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会计的目的会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决策者所需的财务信息。
决策者可以包括内部管理人员、股东、投资者、供应商、债权人等。
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会计有助于决策者评估实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以便做出明智的商业决策。
3.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会计中存在一些基本原则和假设,用于指导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基本原则和假设:(1) 会计主体原则会计主体原则要求将实体的财务信息与其他实体的财务信息区分开来。
这意味着个人或企业应该将自己的财务信息与所有者的个人财务信息分开处理,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2) 账户的稳定性原则账户的稳定性原则认为,一个实体的财务信息必须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致和稳定。
这意味着账户中的所有收入、支出和资产都必须按照一致的规则和原则进行分类和记录,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比性。
(3) 费用原则费用原则要求将费用与相应的收入匹配。
例如,如果一个实体在某个会计期间发生了一笔费用,该费用应该与相应的收入一起记录,以便准确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4) 会计的货币计量性假设会计的货币计量性假设认为,只有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才能纳入会计记录。
换句话说,会计忽略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事项,比如员工忠诚度或客户满意度。
这是因为货币是衡量和比较经济事项的普遍接受的媒介。
(5) 时间周期假设时间周期假设假定企业活动可以划分为适当的会计周期。
略论会计数理逻辑体系
![略论会计数理逻辑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56f92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4.png)
略论会计数理逻辑体系会计数理逻辑体系是指会计学科中的逻辑框架和理论基础体系。
会计数理逻辑体系是会计科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包含了会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是会计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基石。
会计数理逻辑体系的建立对于会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会计数理逻辑体系进行略论,以期能够对读者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会计数理逻辑体系的基本特征会计数理逻辑体系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统一性:会计数理逻辑体系是一种内部统一的体系,其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会计数理逻辑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等基本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逻辑体系。
2. 系统性:会计数理逻辑体系是一种系统性的逻辑体系,其要素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 科学性:会计数理逻辑体系的构建是经由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逐步形成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会计数理逻辑体系能够准确反映会计活动的实质和规律,为会计学科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会计数理逻辑体系的基本要素会计数理逻辑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会计的方法与技术等。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会计数理逻辑体系的核心内容。
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了会计信息、会计要素、会计对象和会计主体等。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活动中产生的反映经济业务的数据和信息,是会计活动的核心内容;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经济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经济实体,如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等;会计主体是指从事会计活动的各种组织和个人,如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内部会计部门、政府监管部门等。
2. 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的基本原理是指会计活动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
会计基础与实务
![会计基础与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0d1bb71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2.png)
会计基础与实务
会计基础与实务
Ⅰ.会计基础理论
1.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是一种系统的多功能的信息记录分析统计处理和报表报告的会计活动,用于反映经济主体及其交易的财务状况及财务变动的情况,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 会计的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础,是构成会计体系的核心活动,它既是一门工具性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运用会计技术处理会计事务的过程和方法。
3.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载体,以表格、图表、文字及其组合方式,将会计信息进行汇总和表达,以进行宏观分析。
它是会计核算及会计报告工作的重要结果,也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4. 其他基础理论
除了上述的会计基础内容之外,还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理论知识。
Ⅱ.会计实务
1.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是会计实务的基础,即会计信息必须可靠、全面且实时,是指企业把所有经济活动都应记录在会计账簿上。
2.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在实施各种会计政策、核算方法和会计要素时,应维持数量、质量、时间的一致性、合乎逻辑的关系,使会计信息的可比形式的确定。
3. 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是指会计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按照会计主体实施会计原则,信息采集、核算和记账,组织账簿形成体系,对账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会计
信息的活动。
其中涉及到有记账凭证及其处理、会计应用软件、凭证复合和凭证审核等活动。
4. 其他
会计实务还包括财务账簿改制技术、审计技术、会计报告产生技术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建立和应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几个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资金运动作为会计对象; (3)以提供决策使用者相关决策信息为会计目标; (4)具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专门技术和方法; (5)具有反映和控制两种基本职能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计量
企
(记录数据)
2、基本内容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3、目的
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
(三)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1.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2.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三、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
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方式,运用复式记账原理 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某一会计主体(例如企业)的经济 活动(交易和事项)进行记录、计量、分类整理,定期 编制反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进 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现代管理科学和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会 计学科的领域得到新发展,传统的会计逐步发展成为财 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BACK
会计期间假设:
会计期间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
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
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以公历年度作
为会计年度。
BACK
货币计量假设:
BACK
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会计 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 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正常运动期间 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 的基础。
业
经
济
活 计量
处理
输出
动 (记录数据) (存储和整理) (编制和报送)
会计系统
图1-1 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可归纳为两种基本职能:反映(核算)职 能与控制(监督)职能。
除以上职能外,会计还具有控制经济过 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 经济决策等职能。
房客270与服务生20 不可相加,因为主体不同,不能 归为一类。
只有老板实收的250元与服务生私吞的20元可以相加。
【例题1】确立会计核算空间范围所依据的 会计基本假设是(A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意义: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 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全部会计质量 质量要求原则建立的基础。
1. 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 会计。
2. 会计学及其组成内容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是以传 统会计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 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 汇总,编制成会计报表,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 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 务状况及现金流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是 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突破原有会计领域而发展 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会计学科。
第一节 会计的概述
一、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 会计发展历程总结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第一阶段会计萌芽阶段(原始社会—1494年)
(1)出现结绳记事等早期会计行为。 (2)中国、印度、巴比伦、希腊和埃及等国运用有
各国特点的早期会计核算方法。
2、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1494年—1900年)
(1)会计理论起源于意大利复式簿记方法。卢卡. 帕乔利撰写了《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第一部 会计专著。标志着会计理论的产生。 (1494年 )
通过对会计历史发展过程的回顾,得到以下结论:
(1)会计活动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而是社 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3)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会计
实践活动有漫长的历史渊源;而会计理论(会计 学)却仅有数百年的历史,两者不可混淆。
第二节 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
(2)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与工业生产的 迅速发展。 --形成了成熟的财务会计
3、第三阶段 现代会计阶段(1900年—至今)
(1)出现了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管 理会计的产生标志着现代会计的诞生。
(2)会计学家开始建立现代会计理论。 (3)由具有更大政治代表性的会计团体(例如国际
会计师联合会等组织)健全和发展会计理论和实 践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会计发展特点(四点)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
1、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
和方法,提供会计信息。
2、基本内容
经济 业务
记账
算账
报账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1、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的法规 和计划等,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 到预定的目标。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
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 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有三个旅客住店,为了节省,住同一个房间,说好 共同负担房费。每个人交了100元。服务生把钱交到 柜上时,老板动了恻隐之心,说,退他们50元吧。服 务生拿着5张10元往回走,路上想:“3个人分50元, 不好分。”于是擅作主张,把2张10元装进自己口袋, 退给客人每人10元。所以每个客户实际付了90元,总 共是270元,服务生私吞了20元。加起来是290元。 但是开始的时候明明是300元,那么有10元跑到哪里 去了呢?
两者的特征和比较:
四、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会计目标
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制定经济决策。会计的具 体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 需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 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2、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面对着变化不定的 社会经济环境,所作出的一些合理推论。 会计假设有四个主体部分: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期间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