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七年级动点问题(已整理)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给力)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例1如图,在数轴上A点暗示数a,B 点暗示数b,AB暗示A 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知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消失一点C,且AC=2BC,求C点暗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活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活动,在碰着挡板后(疏忽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本来的速度向相反的偏向活动,设活动的时光为t(秒),①分离暗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暗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阅历的时光.例2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 2,点A 沿数轴匀速平移经由原点到达点B.(1)假如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光是3秒,求该点的活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由点K到达点C,所用时光是9秒,且KC=KA,分离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例3动点A从原点动身向数轴负偏向活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动身向数轴正偏向活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活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 A.B两点从原点动身活动3秒时的地位;(2)若A.B两点从(1)中的地位同时向数轴负偏向活动,几秒后原点恰利益在两个动点正中央;(3)在(2)中A.B两点持续同时向数轴负偏向活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地位动身向A活动,当碰到A后,立刻返回向B点活动,碰到B点后立刻返回向A点活动,如斯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刻停滞活动.若点C一向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活动,那么点C从开端到停滞活动,活动的旅程是若干单位长度.例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离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消失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消失,要求出x的值;若不消失,解释来由;(3)点A.点B分离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活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活动.当碰到A时,点P立刻以同样的速度向右活动,其实不断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应时,点P所经由的总旅程是若干?例5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必定的速度在上活动,且A点的活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动身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活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动身,向数轴正偏向活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动身,向数轴负偏向活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动身生发火同偏向的活动,且在活动进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逗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地位?例6在数轴上,点A暗示的数是-30,点B暗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暗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动身,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活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动身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活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暗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持续向本来活动的偏向活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地位?(4)假如电子青蛙m从B点处动身向右活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活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暗示的数例7.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离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离从 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⑴问若干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离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前提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克不及,请解释来由.例8.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离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⑴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⑵数轴上是否消失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消失,要求出x的值.若不消失,请解释来由?⑶当点P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活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活动,点B一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活动,问它们同时动身,几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例9.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1,B点对应的数是1,一只小虫甲从点B动身沿着数轴的正偏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爬行至C点,再立刻返回到A点,共用了4秒钟.(1)求点C 对应的数;(2)若小虫甲返回到A点后再作如下活动:第1次向右爬行2个单位,第2次向左爬行4个单位,第3次向右爬行6个单位,第4次向左爬行8个单位,…依次纪律趴下去,求它第10次爬行所停在点所对应的数;(3)若小虫甲返回到A后持续沿着数轴的负偏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爬行,这时另一小虫乙从点C动身沿着数轴的负偏向以每秒7个单位的速度爬行,设甲小虫对应的点为E点,乙小虫对应的点为F点,设点 A.E.F.B所对应的数分离是xA.xE.xF.xB,当活动时光t不超出1秒时,则下列结论:①|xA-xE|+|xE-xF|-|xF-xB|不变;②|xA-xE|-|xE-xF|+|xF-xB|不变;个中只有一个结论准确,请你选择出准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定值.例10.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 1/2AC,点C对应的数是200.(1)若BC=300,求点A对应的数;(2)如图2,在(1)的前提下,动点P.Q分离从A.C两点同时动身向左活动,同时动点R从A点动身向右活动,点P.Q.R的速度分离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2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R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若干秒时正好知足MR=4RN(不斟酌点R与点Q相遇之后的情况);(3)如图3,在(1)的前提下,若点E.D对应的数分离为-800.0,动点P.Q分离从E.D两点同时动身向左活动,点P.Q 的速度分离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Q的中点,点Q在从是点D活动到点A的进程中, 3/2QC-AM的值是否产生变更?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解释来由.例11思虑下列问题并在横线上填上答案.思虑下列问题并在横线上填上答案.(1)数轴上暗示-3的点与暗示4的点相距________个单位.(2)数轴上暗示2的点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最后到达的点暗示的数是______.(3)数轴上若点A暗示的数是2,点B与点A的距离为3,则点B暗示的数是_____.(4)若|a-3|=2,|b+2|=1,且数a.b在数轴上暗示的数分离是点A.点B,则A.B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______,最小距离是_________.(5)数轴上点A暗示8,点B暗示-8,点C在点A与点B之间,A点以每秒0.5个单位的速度向左活动,点B以每秒1.5个单位的速度向右活动,点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先向右活动碰着点A后立刻返回向左活动,碰着点B后又立刻返回向右活动,碰着点A后又立刻返回向左活动…,三个点同时开端活动,经由_________ 秒三个点聚于一点,这一点暗示的数是________,点C在全部活动进程中,移动了_______个单位.例12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离为-1.3,数轴上一动点P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活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活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活动,问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例13.如图,在射线OM上有三点 A.B.C,知足OA=20cm,AB=60cm,BC=10cm(如图所示),点P从点O动身,沿OM偏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活动,点Q从点C动身在线段CO上向点O匀速活动(点Q活动到点O时停滞活动),两点同时动身.(1)当PA=2PB时,点Q活动到的地位正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点Q的活动速度.(2)若点Q活动速度为3cm/s,经由多长时光P.Q两点相距70cm.(3)当点P活动到线段AB上时,分离取OP和AB的中点E.F,求 OB-AP/EF的值.例14.甲.乙物体分离从相距70米的两处同时相向活动.甲第1分钟走2米,今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每分钟走5米.(1)甲.乙开端活动后几分钟相遇?(2)假如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刻折返,甲持续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持续每分钟走5米,那么开端活动几分钟后第二相遇?例15.如图,线段AB=20cm.(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活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厘米/秒活动,几秒钟后,P.Q两点相遇?如图,已知数轴上 A.B两点所暗示的数分离为-2和8.(1)求线段AB的长;(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活动时;MN的长度是否产生转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转变,请解释来由.例16已知:如图1,M是定长线段AB上必定点,C.D两点分离从M.B动身以1c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活动,活动偏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0cm,当点 C.D活动了2s,求AC+MD的值.(2)若点 C.D活动时,总有MD=3AC,直接填空:AM=________AB.(3)在(2)的前提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 MNAB的值.例17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离从P.B动身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活动(C在线段AP 上,D在线段BP上)(1)若C.D活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解释P点在线段AB上的地位:(2)在(1)的前提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的值.(3)在(1)的前提下,若C.D 活动5秒后,正好有 CD=12AB,此时C点停滞活动,D点持续活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离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 MNAB的值不变,可以解释,只有一个结论是准确的,请你找出准确的结论并求值.例18.已知线段AB=m,CD=n,线段CD在直线AB上活动(A在B左侧,C在D左侧),若|m-2n|=-(6-n)2.(1)求线段AB.CD的长;(2)M.N分离为线段AC.BD的中点,若BC=4,求MN;(3)当CD活动到某一时刻时,D点与B点重合,P是线段AB 延伸线上随意率性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 PA-PBPC是定值;② PA+PBPC是定值,请选择准确的一个并加以证实.例19.如图,已知数轴上 A.B两点所暗示的数分离为-2和8.(1)求线段AB的长;(2)若P 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活动时,线段MN的长度是否产生转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若转变,请解释来由.(3)如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地位如图所示:且d=|a+b|-|-2-b|-|a-2c|-5,试求7(d+2c)2+2(d+2c)-5(d+2c)2-3(d+2c)的值.例20.在长方形ABCD中,AB=CD=10cm.BC=AD=8cm,动点P从A点动身,沿A⇒B⇒C⇒D路线活动到D停滞;动点Q从D动身,沿D⇒C⇒B⇒A路线活动到A停滞;若P.Q同时动身,点P 速度为1cm∕s,点Q速度为2cm∕s,6s后P.Q同时转变速度,点P速度变成2cm∕s,点Q速度变成1cm∕s.(1)问P点动身几秒后,P.Q两点相遇?(2)当Q点动身几秒时,点P 点Q在活动路线上相距的旅程为25cm?例21.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 D.E分离是线段AC.CB的中点.(1)若线段AB=10cm,求线段AC和线段DE 的长度;(2)若线段AB=a,求线段DE的长度.(3)若甲.乙两点分离从点A.D同时动身,沿AB偏向向右活动,若甲.乙两点同时到达B点,请你写出一组相符前提的甲.乙两点活动的速度.。
(完整版)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练习1。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 ,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解:(1)由题意得点B表示的数为-6;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如图)则AC=5,BC=3,∵AC-BC=AB∴5-3=”14”解得:=7,∴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3)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AP+BP=(AP+BP)=AB="7"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BP=(AP-BP)=AB="7"∴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2。
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______,PC=______.(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A,当点Q开始运动后,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解:(1)PA=t,PC=36—t;(2)当16≤t≤24时PQ=t-3(t—16)=-2t+48,当24<t≤28时PQ=3(t-16)—t=2t—48,当28<t≤30时PQ=72—3(t—16)-t=120-4t,当30<t≤36时PQ=t—[72—3(t-16)]=4t-120.3。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例1: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例2: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在(2)的条件下,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
例3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例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例5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例6: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例7、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 - 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完整版)七年级上期末动点问题专题(附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上期末动点问题专题(附答案)1.已知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满足|2b-6|+(a+1)^2=0,定义AB的长度为|a-b|。
1) 求线段AB的长度。
解:由定义可得,AB的长度为|a-b|。
2) 设点P在数轴上的坐标为x,且满足PA-PB=2,求x的值。
解:由题意得,PA-PB=|a-x|-|b-x|=2,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当a>b时,有a-x-b+x=2,即a-b=2,解得x=a-1.当a<b时,有b-x-a+x=2,即b-a=2,解得x=b-1.综上所述,x的取值为a-1或b-1.3) 设M、N分别为PA、PB的中点,当P移动时,指出当下列结论分别成立时,x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①PM÷PN的值不变,②|PM-PN|的值不变。
解:由题意得,M、N的坐标分别为[(a+x)/2,0]和[(b+x)/2,0],则① PM÷PN的值不变时,有|a-x|/|b-x|=|a-x0|/|b-x0|,其中x0是PM÷PN的值不变时的一个定值,化简得(a-x0)(b-x)=(b-x0)(a-x),即ax0-bx0=ax-bx0,解得x=(ax0-bx0+bx0)/2=a/2+b/2-x0/2.② |PM-PN|的值不变时,有[(a-x)/2-(b-x)/2]^2=K,其中K 是|PM-PN|的值不变时的一个定值,化简得(x-a+b)^2=4K,解得x=(a+b±2√K)/2.综上所述,当①成立时,x的取值为a/2+b/2-x0/2;当②成立时,x的取值为(a+b±2√K)/2.2.如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 PA=|x-(-1)|=|x+1|,PB=|x-3|。
2) 若PA+PB=5,则有|x+1|+|x-3|=5,分成四种情况讨论:当x≤-1时,有-(x+1)-(x-3)=5,解得x=-2.当-1<x<3时,有-(x+1)+(x-3)=5,无解。
七年级数学动点题50道
七年级数学动点题50道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20道)1.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 3,点B表示的数为1,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左运动,同时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 1时,求PQ的长度。
(2)求经过多少秒后,PQ = 5。
解析:(1)当t = 1时,点P表示的数为公式,点Q表示的数为公式。
所以公式。
(2)运动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公式,点Q表示的数为公式。
则公式。
当公式时,即公式。
则公式或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公式(舍去,因为时间不能为负)。
当公式时,公式,公式。
2. 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 2,点B对应的数为4,点C对应的数为x,若点C在点A、B之间,且公式,求x的值。
解析:因为点C在点A、B之间,公式,公式。
又因为公式,所以公式。
去括号得公式。
移项得公式。
合并同类项得公式。
解得公式。
3. 数轴上有A、B两点,A表示的数为 1,B表示的数为3,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点P到点B的距离为2?(2)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当公式时,求t的值。
解析:(1)点P表示的数为公式。
当点P到点B的距离为2时,公式。
则公式或公式。
解得公式或公式。
(2)点Q表示的数为公式,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
即公式。
则公式或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公式。
4. 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5,点B表示的数为 3,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求t秒后,点M表示的数和点N表示的数。
(2)当t为何值时,点M与点N相距4个单位长度?解析:(1)t秒后,点M表示的数为公式,点N表示的数为公式。
(2)当点M与点N相距4个单位长度时,公式。
则公式或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公式。
当公式时,公式,公式。
(完整版)初一动点问题答案
.线段与角的动点问题1. 如图,射线OM 上有三点A、B、C,满足OA=20cm,AB=60cm,BC=10cm(如图所示),点P 从点O 出发,沿OM 方向以1cm/秒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 C 出发在线段CO 上向点O 匀速运动(点Q 运动到点O 时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1)当P 运动到线段AB 上且PA=2PB 时,点Q 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OC 的三等分点,求点Q 的运动速度;(2)若点Q 运动速度为3cm/秒,经过多长时间P、Q 两点相距70cm?【解答】解:(1)P 在线段AB 上,由PA=2PB 及AB=60,可求得PA=40,OP=60,故点P 运动时间为60 秒.若CQ=OC 时,CQ=30,点Q 的运动速度为30÷60=(cm/s);若OQ=OC,CQ =60,点Q 的运动速度为60÷60=1(cm/s).(2)设运动时间为t 秒,则t+3t=90±70,解得t=5 或40,∵点Q 运动到O 点时停止运动,∴点Q 最多运动30 秒,当点Q 运动30 秒到点O 时PQ=OP=30cm,之后点P 继续运动40 秒,则PQ=OP=70cm,此时t=70 秒,故经过 5 秒或70 秒两点相距70cm.2. 如图,直线l 上依次有三个点O,A,B,OA=40cm,OB=160cm.(1)若点P 从点O 出发,沿OA 方向以4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 B 出发,沿BO 方向匀速运动,两点同时出发①若点Q 运动速度为1cm/ s,则经过t 秒后P,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0﹣5t| cm(用含t 的式子表示)②若点Q 运动到恰好是线段AB 的中点位置时,点P 恰好满足PA=2PB,求点Q 的运动速度.(2)若两点P,Q 分别在线段OA,AB 上,分别取OQ 和BP 的中点M ,N,求的值.【解答】解:(1)① 依题意得,PQ=|160﹣5t|;故答案是:|160﹣5t|;②如图1 所示:4t﹣40=2(160﹣4t),解得t=30,则点Q 的运动速度为:=2(cm/s);如图 2 所示:4t﹣40=2(4t﹣160),解得t=7,则点Q 的运动速度为:=(cm/ s);综上所述,点Q 的运动速度为2cm/s 或cm/ s;(2)如图3,两点P,Q 分别在线段OA,AB 上,分别取OQ 和BP 的中点M ,N,求的值.OP=xBQ=y,则MN =(160﹣x)﹣(160﹣y)+x=(x+y),所以,==2.3.如图,射线OM 上有三点A、B、C,满足OA=60cm,AB=60cm,BC=10cm(如图所示),点P 从点O 出发,沿OM 方向以1cm/秒的速度匀速运动.(1)当点P 运动到AB 的中点时,所用的时间为90 秒.(2)若另有一动点Q 同时从点 C 出发在线段CO 上向点O 匀速运动,速度为3cm/秒,求经过多长时间P、Q 两点相距30cm?【解答】解:(1)当点P 运动到AB 的中点时,点P 运动的路径为60cm+30cm=90cm,所以点P 运动的时间==90(秒);故答案为90;(2)当点P 和点Q 在相遇前,t+30+3 t=60+60+10 ,解得t=25(秒),当点P 和点Q 在相遇后,t+3t﹣30=60+60+10 ,解得t=40(秒),答:经过25 秒或40 秒时,P、Q 两点相距30cm.4. 如图,在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是﹣3,点B 在点A 的右侧,且到点 A 的距离是18;点 C在点 A 与点 B 之间,且到点 B 的距离是到点 A 距离的 2 倍.(1)点 B 表示的数是15 ;点 C 表示的数是 3 ;(2)若点P 从点 A 出发,沿数轴以每秒 4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沿数轴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在运动过程中,当t 为何值时,点P 与点Q 之间的距离为6?(3)在(2)的条件下,若点P 与点 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PC,点Q 与点 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QB,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C+QB=4?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点 B 表示的数是﹣3+18=15;点 C 表示的数是﹣3+18×=3.故答案为:15,3;(2)点P 与点Q 相遇前,4t+2t=18﹣6,解得t=2;点P 与点Q 相遇后,4t+2t=18+6,解得t=4;(3)假设存在,当点P 在点C 左侧时,PC=6﹣4t,QB=2t,∵PC +QB=4,∴ 6﹣4t+2t=4,解得t=1.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1;当点P 在点C 右侧时,PC=4t﹣6,QB=2t,∵PC +QB=4,∴4t﹣6+2t=4,解得t=.此时点P 表示的数是.综上所述,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C +QB=4,此时点P 表示的数为 1 或.5. 将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平面内,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1)如图① ,若∠ AOB=155°,求∠ AOD、∠ BOC、∠ DOC 的度数.(2)如图①,你发现∠AOD 与∠BOC 的大小有何关系?∠AOB 与∠DOC 有何关系?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3)如图② ,当△ AOC 与△ BOD 没有重合部分时,(2)中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OD =∠BOC =155°﹣90°=65°,∠DOC =∠BOD ﹣∠BOC=90°﹣65°=25°;(2)∠AOD =∠BOC,∠AOB +∠DOC =180°;(3)∠AOB+∠COD +∠AOC+∠BOD=360°,∵∠AOC=∠BOD =90°,∴∠AOB+∠DOC =180°.6. 以直线AB 上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 =60°,将直角△DOE 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1)如图1,若直角△DOE 的边OD 放在射线OB 上,则∠COE =30°;(2)如图2,将直角△DOE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OE 平分∠AOC,说明OD 所在射线是∠BOC 的平分线;(3)如图3,将直角△DOE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COD =∠AOE.求∠BOD 的度数.【解答】解:(1)∵∠ BOE=∠COE +∠COB =90°,又∵∠ COB=60°,∴∠COE =30°,故答案为:30°;(2)∵ OE 平分∠ AOC,∴∠C OE =∠AOE=COA ,∵∠EOD=90°,∴∠AOE+∠DOB =90°,∠ COE+∠COD =90°,∴∠COD =∠DOB ,∴OD 所在射线是∠BOC 的平分线;(3)设∠ COD =x°,则∠ AOE=5x°,∵∠DOE =90°,∠ BOC=60°,∴6x=30 或5x+90﹣x=120∴x=5或7.5,即∠ COD =5°或7.5°∴∠ BOD=65°或52.5°.7. 如图1,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使∠BOC =13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1)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O 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 在∠BOC 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此时直线ON 是否平分∠AOC?请直接写出结论:直线ON 平分(平分或不平分)∠AOC.(2)将图1 中的三角板绕点O 以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 秒时,直线ON 恰好平分锐角∠AOC,则t 的值为13 或49 .(直接写出结果)(3)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O 顺时针旋转,请探究:当ON 始终在∠ AOC 的内部时(如图3),∠AOM 与∠ NOC 的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差值;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解答】解:(1)平分,理由:延长NO 到 D ,∵∠MON =90°∴∠ MOD =90°∴∠MOB +∠NOB=90°,∠MOC +∠COD =90°,∵∠MOB =∠MOC ,∴∠NOB =∠COD ,∵∠NOB =∠AOD ,∴∠COD =∠AOD ,∴直线NO 平分∠ AOC;(2)分两种情况:① 如图2,∵∠ BOC =130°∴∠AOC=50°,当直线ON 恰好平分锐角∠AOC 时,∠AOD=∠COD =25°,∴∠BON=25°,∠BOM=6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65°,由题意得,5t=65°解得t=13(s);② 如图3,当NO 平分∠ AOC 时,∠ NOA =25°,∴∠AOM=6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65 °=245°,由题意得,5t=245°,解得t=49(s),综上所述,t=13s 或49s 时,直线ON 恰好平分锐角∠AOC ;(3)∠AOM ﹣∠NOC =40°,理由:∵∠ AOM=90°﹣∠AON∠NOC =50°﹣∠AON ,∴∠AOM﹣∠NOC=(90°﹣∠ AON )﹣(50°﹣∠ AON)=40°.9. 已知∠ AOC =40°,∠ BOD =30°,∠ AOC 和∠ BOD 均可绕点O 进行旋转,点M,O,N 在同一条直线上,OP 是∠ COD 的平分线.(1)如图1,当点 A 与点M 重合,点 B 与点N 重合,且射线OC 和射线OD 在直线MN 的同侧时,求∠ BOP 的余角的度数;(2)在(1)的基础上,若∠ BOD 从ON 处开始绕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转速为5°/s,同时∠ AOC 从OM 处开始绕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转速为3°/s,如图 2 所示,当旋转6s 时,求∠ DOP 的度数.【解答】解:(1)∵∠ AOC=40°,∠ BOD =30°,∴∠COD =180°﹣40°﹣30°=110°,∵OP 是∠ COD 的平分线,∴∠DOP =∠COD =55°,∴∠BOP=85°,∴∠ BOP 的余角的度数为5°;(2)∠DOP 的度数为49°,旋转6s 时,∠MOA =3×6°=18°,∠NOB =5×6°=30°,∴∠COM =22°,∠ DON =60°,∴∠COD =180°﹣∠COM ﹣∠DON =98°,∵OP 是∠ COD 的平分线,∴∠DOP =∠COD =49°.10. 如图1,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将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1)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O 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 在∠BOC 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直线ON 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2)若∠BOC=120°.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每秒6°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 秒时,直线ON 恰好平分锐角∠AOC,则t 的值为10 或40 (直接写出结果);(3)在(2)的条件下,将图 1 中的三角板绕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 在∠AOC 的内部,请探究:∠AOM 与∠NO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直线ON 平分∠ AOC .理由如下:设ON 的反向延长线为OD ,∵OM 平分∠ BOC,∴∠ MOC =∠MOB ,又∵ OM⊥ON,∴∠MOD =∠ MON=90°,∴∠ COD =∠ BON,又∵∠ AOD=∠BON,∴∠COD =∠AOD ,∴OD 平分∠ AOC,即直线ON 平分∠ AOC.(2)∵∠BOC =120°∴∠AOC=60°,∴∠BON=∠COD =30°,即旋转60°时ON 平分∠ AOC,由题意得,6t=60°或240°,∴t=10 或40;(3)∵∠MON =90°,∠ AOC=60°,∴∠ AOM =90°﹣∠ AON、∠NOC =60°﹣∠AON,∴∠ AOM ﹣∠NOC =(90°﹣∠ AON )﹣(60°﹣∠AON )=30°.即∠ AOM =∠NOC+30°.11. 如图1,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使∠AOC:∠BOC=2:1,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N 在射线OA 上,另一边OM 在直线AB 的下方.(1)将图1 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 2 的位置,使得OM 落在射线OA 上,此时ON 旋转的角度为90 °;(2)继续将图 2 中的三角板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 3 的位置,使得OM 在∠BOC 的内部,则∠BON﹣∠COM =30 °;(3)在上述直角三角板从图 1 旋转到图 3 的位置的过程中,若三角板绕点O 按每秒钟15°的速度旋转,当OM 恰为∠BOC 的平分线时,此时,三角板绕点O 的运动时间为(24n+16)秒,简要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2,依题意知,旋转角是∠MON ,且∠MON =90°.故填:90;(2)如图3,∠ AOC:∠ BOC=2:1,∴∠AOC=120°,∠BOC =60°,∵∠BON=90°﹣∠ BOM,∠COM =60°﹣∠ BOM,∴∠ BON﹣∠COM =90°﹣∠BOM ﹣60°+∠BOM =30°,故填:30;(3)16 秒.理由如下:如图4.∵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 AOC:∠ BOC=2:1,∴∠AOC=120°,∠BOC =60°.∵OM 恰为∠ BOC 的平分线,∴∠COM ′=30°.∴∠AOM+∠AOC+∠COM ′=240°.∵三角板绕点O 按每秒钟15°的速度旋转,∴三角板绕点O 的运动最短时间为=16(秒).∴三角板绕点O 的运动时间为(24n+16 )(n 是整数)秒.故填:(24n+16 ).第9页。
(完整版)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练习1。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 ,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解:(1)由题意得点B表示的数为-6;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如图)则AC=5,BC=3,∵AC-BC=AB∴5-3=”14”解得:=7,∴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3)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AP+BP=(AP+BP)=AB="7"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BP=(AP-BP)=AB="7"∴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2。
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______,PC=______.(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A,当点Q开始运动后,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解:(1)PA=t,PC=36—t;(2)当16≤t≤24时PQ=t-3(t—16)=-2t+48,当24<t≤28时PQ=3(t-16)—t=2t—48,当28<t≤30时PQ=72—3(t—16)-t=120-4t,当30<t≤36时PQ=t—[72—3(t-16)]=4t-120.3。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给力)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例1 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与B点之间得距离,且a、b满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得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得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得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得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得大小,可瞧作一点)以原来得速度向相反得方向运动,设运动得时间为t(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得距离(用t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得距离相等时经历得时间.例2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得数就是-1 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得数就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就是3秒,求该点得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就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与点C所对应得数。
例3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得速度比就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得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得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得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得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得路程就是多少单位长度.例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得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得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得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得数;(2)数轴上就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得距离之与为6?若存在,请求出x得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得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得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得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 所经过得总路程就是多少?例5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得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得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得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得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得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得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得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得位置?例6在数轴上,点A表示得数就是-30,点B表示得数就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得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得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得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得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得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 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得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得数例7、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得速度为4个单位/秒。
七年级动点问题(已整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动中求静.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1、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2 或1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 和点C所对应的数。
2、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①3、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4、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②5、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 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6、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完整)七年级动点问题(已整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动中求静.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1、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2 或1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 和点C所对应的数。
2、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①3、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4、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②5、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 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6、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完整版)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给力)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例1 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例2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 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
例3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 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例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 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例5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例6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 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例7、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7年级动点题10道
7年级动点题10道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1.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 -2,点B表示的数为4,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 当t = 1时,求点P和点Q所表示的数。
- 求经过多少秒,点P与点Q相遇?- 求经过多少秒,点P与点Q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解析:- 点P从 - 2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当t = 1时,点P表示的数为-2 + 2×1=0;点Q从4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t = 1时,点Q表示的数为4-1×1 = 3。
- 设经过t秒点P与点Q相遇。
点P向右运动的路程为2t,点Q向左运动的路程为t,相遇时2t + t=4 - (-2),即3t = 6,解得t = 2秒。
- 分两种情况:- 相遇前相距2个单位长度:2t+t+2 = 4-(-2),3t+2 = 6,3t = 4,解得t=(4)/(3)秒。
- 相遇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2t + t-2=4 - (-2),3t-2 = 6,3t = 8,解得t=(8)/(3)秒。
2. 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 -1,点B对应的数为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 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解析:- 因为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所以x=(-1 + 3)/(2)=1。
- 存在。
当点P在点A左侧时,-1 - x+3 - x = 5,-2x+2 = 5,-2x = 3,解得x =-(3)/(2);当点P在点B右侧时,x - (-1)+x - 3 = 5,2x - 2 = 5,2x = 7,解得x=(7)/(2)。
(完整版)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练习1。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 ,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解:(1)由题意得点B表示的数为-6;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如图)则AC=5,BC=3,∵AC-BC=AB∴5-3=”14”解得:=7,∴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3)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AP+BP=(AP+BP)=AB="7"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BP=(AP-BP)=AB="7"∴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2。
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______,PC=______.(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A,当点Q开始运动后,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解:(1)PA=t,PC=36—t;(2)当16≤t≤24时PQ=t-3(t—16)=-2t+48,当24<t≤28时PQ=3(t-16)—t=2t—48,当28<t≤30时PQ=72—3(t—16)-t=120-4t,当30<t≤36时PQ=t—[72—3(t-16)]=4t-120.3。
七年级动点问题20道含答案
七年级动点问题20道含答案一、七年级动点问题20道1. 函数$y=3cos\frac{3\pi x}{4}$的图像称作:(A.余弦曲线)2. 斜率等于负一,斜截式为$y=7x-5$的直线称作:(B.负斜率直线)3. 求函数$f(x)=x^3-7x+2$在$x=2$处取得最大值:(D.8)4. 直线$y=mx+b$中,m 为:(A.斜率)5. 闭合曲线$\frac{x^2}{4}+\frac{y^2}{9}=1$在$x$=4处的坐标是:(C. $(4,\frac{3}{2})$)6. 函数$f(x)=2x^{2}-3$的最小值是:(B. -3)7. 函数$f(x)=\frac{x^2}{2}+1$的图像是:(A.抛物线)8. 函数$f(x)=2x+5$的大致图象是:(B.直线)9. 三维坐标中,z 轴表示的为:(C.高度)10. 绘制抛物线需要:(A.二个点)11. 点$A(-1,2)$绕原点旋转$90^{\circ}$后,其新坐标是:(B. $(2,-1)$)12. 子弹以15米/秒的速度射出,它从出射点到返回出射点所需要的时间为:(B.2秒)13. 平面内的向量$\overrightarrow{a}$和$\overrightarrow{b}$的夹角为30°,且$|\overrightarrow{a}|=3$,$|\overrightarrow{b}|=4$,则$\overrightarrow{a}\cdot\overrightarrow{b}$ 为:(D.6)14. 直线$y=2/3x-3$的斜率为:(B. 2/3)15.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为$60^{\circ}$,则这个三角形是:(D.等腰三角形)16. 半径为4的圆的面积为:(B.50.27公分平方)17. 在正方形ABCD中,点P到边AB的距离是4,A点到点P的垂直平分线的距离为:(D. 2)18. 圆$x^{2}+y^{2}+8x+2y-13=0$的圆心坐标是:(C. (-4, -1))19. $f(x)=-2x^2+4$的最小值是:(A. 0)20. 角A,B,C构成的夹角是60度,AB=5,BC=7,AC=:(B. 8)二、七年级动点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练习一下关于七年级动点的知识吧!首先,对于函数问题,函数$y=3cos\frac{3\pi x}{4}$的图像应当称作余弦曲线。
(完整)七年级物理动点问题(北师大版)
(完整)七年级物理动点问题(北师大版)介绍本文档为七年级物理动点问题的完整解答,基于北师大版教材。
以下是对每个问题的简要回答。
问题一问题: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它在1 s 内所走的路程为2 m,求这个物体的速度。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已知它在1 s 内所走的路程为2 m,求这个物体的速度。
解答: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公式计算。
速度等于物体所走的路程除以所花费的时间。
根据题意,物体在1秒内走了2米,因此它的速度为2 m/s。
物体的速度可以通过速度公式计算。
速度等于物体所走的路程除以所花费的时间。
根据题意,物体在1秒内走了2米,因此它的速度为2 m/s。
问题二问题:一辆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求它行驶1分钟后所走的路程是多少?一辆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求它行驶1分钟后所走的路程是多少?解答:首先,我们需要将速度转换为小时。
因为1小时等于60分钟,所以每分钟的速度为60千米/60分钟=1千米/分钟。
根据题意,车子的速度为1千米/分钟。
根据速度公式,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所以1分钟后车子走的路程为1千米。
首先,我们需要将速度转换为小时。
因为1小时等于60分钟,所以每分钟的速度为60千米/60分钟=1千米/分钟。
根据题意,车子的速度为1千米/分钟。
根据速度公式,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所以1分钟后车子走的路程为1千米。
问题三问题:一个运动员在10 s内以5 m/s的速度往返跑动,求他往返的总路程是多少?一个运动员在10 s内以5 m/s的速度往返跑动,求他往返的总路程是多少?解答:运动员的总路程可以通过将每一段的路程加起来来计算。
首先,我们计算运动员往的路程。
根据速度公式,往的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5 m/s乘以10 s等于50 m。
然后,我们计算运动员返的路程,同样是50 m。
最后,我们将往和返的路程相加,运动员往返的总路程为100 m。
运动员的总路程可以通过将每一段的路程加起来来计算。
首先,我们计算运动员往的路程。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给力)【范本模板】
七年级动点问题大全例1 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a+2|+(b+3a)2=0(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3)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例2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 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和点C所对应的数。
例3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 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例4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 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例5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 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例6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 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例7、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
初一动点问题专题导语:初一是学生们开始步入青春期的阶段,身心发育开始迅速,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一阶段,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和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将围绕初一生的动点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给教育者和家长们一些启发和建议。
一、初一生的身体变化1.1青春期的到来初一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前期,男生和女生在生理上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1.2肢体发育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身体开始迅速发育,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显著的增长,这对他们的骨骼和肌肉都会产生影响。
1.3性特征的发育女生开始发育乳房,月经初潮会出现;男生则会有生殖器的发育,声音变粗等。
二、初一生的心理变化2.1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立青春期是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一生开始在同伴圈中展现自己,因此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建设尤为重要。
2.2情绪波动由于荷尔蒙的分泌增加,初一生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2.3社交关系的变化初一生的社交圈子开始变得多样化,他们需要学会处理和沟通。
三、初一生的学习压力和方法3.1学习压力的增加初一生升入了初中阶段,学习压力和难度都会明显增加,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
3.2学习方法的培养初一生应该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和规律的生活作息。
3.3学业前途的规划初一生开始步入青春期,面临生涯规划等更为宏大的问题,他们需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学业方向。
四、初一生的行为和价值观4.1适应社会规范初一生在社会规范等方面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逐步的适应。
4.2守法意识的培养初一生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动意愿,需要开始培养自己守法的意识。
4.3独立的生活能力初一生应该开始自立更生,学会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务。
五、初一生的性教育5.1性知识的启蒙初一生开始步入青春期,需要逐渐了解一些关于性的基础知识。
5.2性价值观的建立初一生应该开始建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健康的性观念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1、如图,有一数轴原点为O,点A所对应的数是-12 或12,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原点到达点B.
(1)如果OA=OB,那么点B所对应的数是什么?
(2)从点A到达点B所用时间是3秒,求该点的运动速度.
(3)从点A沿数轴匀速平移经过点K到达点C,所用时间是9秒,且KC=KA,分别求点K 和点C所对应的数。
2、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是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
(3)在(2)中A、B两点继续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 从开始到停止运动,运动的路程是多少单位长度.
①
3、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4、数轴上两个质点A、B所对应的数为-8、4,A、B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运动,且A
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
(1)点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B点的运动速度;
(2)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钟时两者相距6个单位长度;
(3)A、B两点以(1)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B:CA=1:2,若干秒钟后,C停留在-10处,求此时B点的位置?
②
5、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0,点B表示的数是170.
(1)求A、B中点所表示的数.
(2)一只电子青蛙m,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青蛙n,从A点出发以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C点处相遇,求C点所表示的数.(3)两只电子青蛙在C点处相遇后,继续向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当电子青蛙m处在A点处时,问电子青蛙n处在什么位置?
(4)如果电子青蛙m从B点处出发向右运动的同时,电子青蛙n也向右运动,假设它们在D 点处相遇,求D点所表示的数
6、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
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③
7、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⑴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⑵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当点P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B一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P点到点A、点B 的距离相等?
8、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数轴上一动点P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 的距离相等.
④
9、甲、乙物体分别从相距70米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1分钟走2米,以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每分钟走5米.
(1)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相遇?
(2)如果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折返,甲继续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米,乙继续每分钟走5米,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相遇?
10、如图,线段AB=20cm .
(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厘米/秒运动,几秒钟后,P、Q两点相遇?
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1)求线段AB的长;
(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⑤
11、已知:如图1,M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m/s、3cm/s
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0cm,当点C、D运动了2s,求AC+MD的值.
(2)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直接填空:
AM=________ AB.
(3)在(2)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MNAB的值.
12、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1)求线段AB 的长;
(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3)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且d=|a+b|-|-2-b|-|a-2c|-5,试求7(d+2c)2+2(d+2c)-5(d+2c)2-3(d+2c)的值.
⑥
13、在长方形ABCD中,AB=CD=10cm、BC=AD=8cm,动点P从A点出发,沿A⇒B⇒C⇒D 路线运动到D停止;动点Q从D出发,沿D⇒C⇒B⇒A路线运动到A停止;若P、Q同时出发,点P速度为1cm∕s,点Q速度为2cm∕s,6s后P、Q同时改变速度,点P速度变为2cm∕s,点Q速度变为1cm∕s.
(1)问P点出发几秒后,P、Q两点相遇?
(2)当Q点出发几秒时,点P点Q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
14、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E分别是线段AC、CB的中点.
(1)若线段AB=10cm,求线段AC和线段DE的长度;
(2)若线段AB=a,求线段DE的长度.
(3)若甲、乙两点分别从点A、D同时出发,沿AB方向向右运动,若甲、乙两点同时到达B点,请你写出一组符合条件的甲、乙两点运动的速度.
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