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

第一节: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

(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等

3.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

4.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二节

1.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一个正球体。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是假想的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0° ~30°30° ~60°60° ~90°

3.经度和纬度:

经线(经度)纬线(纬度0)形状特征半圆圆

位置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互平行

长短等长赤道最长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最大度数值180°90°

0°的确定本初子午线(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赤道度数的变化规律向西向东各180°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

分布规律无数条,除0°和180°外,

其余的都有2条

无数条,除0°外,其余度

数的纬线有2条

从两极看的形状辐射状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划分半球的界线20°W、160 °E 赤道(0°纬线)

3. 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

西半球包括:160°E——180°E和20°W——180°W

4.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5.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6.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

①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②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③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7、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描述的内容越简略。

第三节

1、根据岩石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

2、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往往有明显的

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3、沉积岩是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有明显的层状结构

和化石。有些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有明显的沙砾或砾石。

4、变质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

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变质岩常有片状

结构。

5、常见岩石分类:

属于岩浆岩的是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属于沉积岩的是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

属于变质岩的是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来)。

6、岩石的应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如大理石、花岗岩;

良好的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

7、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各种矿物资产,如铁矿、铜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等。

第四节

1、地壳变动是地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是地球内部巨大能量作用的结果。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也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2、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不是所有的火山都有火山锥,如冰岛很多正在喷发的火山没有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

3、火山喷发物由气态(水蒸气、有毒的二氧化硫)、液态(熔岩流)、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组成。

4、按活动情况可分为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5、地震、火山主要集中分布:

(1)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2)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6.(1)地震是由于地壳里的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和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地震包括震源、震中、震中距。

(2)地震发生前,一些动物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如马不进圈、猪不吃食、鸡飞狗叫等)和惊人的自然现象(如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

(3)防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7.中国古代在研究地震方面曾经作出过突出的贡献,如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又叫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第五节泥石流

1、泥石流(外力作用):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地震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第六节

1、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

2、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观点,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3、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它们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山脉分割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