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广价值
在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价值

在青少年中推广太极拳运动的价值太极拳运动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体育的瑰宝,被誉为21世纪的人类健康工程。
其特点轻柔、连贯、圆活协调、衔接紧密、且练习不受场地、人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太极拳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会在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长期以来,其在中老年群体中已有很深的根基,而在青少年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太极拳对青少年生理、心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等多方面有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价值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太极拳运动对青少年的生理价值1.练习太极拳时,眼神要随着手的动作前平视,行功时首先要意动,眼神向行动方向,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做到意到眼到、“形神合一”,可以使眼神经得到锻炼,有助于视力的改善,对青少年长时间学习工作感到眼部疲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太极拳要求精神合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意、气、力;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通过一系列细微复杂独特的行动方法,要求大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境界,是对整个神经系统的挑战和锻炼。
对青少年因长施加劳作而致的神经系统机能衰退和病变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太极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撑裆快胯、伸筋拔骨、缠绕拧翻、所有招式动作无不在划弧走圆中完成。
功深艺高者多具有肺活量大、膀胱胀缩大、筋长骨坚、肌肤松软、呼吸深细匀长、关节正逆旋转角度大的特征。
所以太极拳对人体的关节韧带以及内脏器官的健康有益无害,对青少年学生时期偏重脑力活动的情况形成有效的良性互补,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韧带柔韧性,提高内脏器官技能,改善消化系统,提高肌肤通透性,确保内分泌协调等多方面功能。
4.太极拳动作缓慢,多为双腿交换屈膝支撑状态,双手动作连续不绝,腰背为轴辗转,可以壮骨,提高骨密质。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标题: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引言概述: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身体锻炼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爱慕。
然而,太极拳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从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未来发展的策略。
一、太极拳的传统与现代融合1.1 传统太极拳的价值传统太极拳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注重内在修养和身心统一,对提升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修养有着重要作用。
1.2 现代太极拳的发展趋势现代太极拳注重运动性和健身效果,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和健身爱好者。
1.3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未来太极拳的发展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和运动技术,使太极拳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和审美观念。
二、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2.1 太极拳的文化传承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承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太极拳。
2.2 太极拳的普及途径太极拳的普及途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会组织、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接触和参预太极拳的学习和实践。
2.3 太极拳的国际化推广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应该积极推广到国际舞台,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太极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太极拳的比赛与竞技3.1 太极拳比赛的发展太极拳比赛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需要建立规范的比赛制度和评分标准,提高比赛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3.2 太极拳竞技水平的提升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运动,需要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太极拳运动员。
3.3 太极拳竞技与传统的结合太极拳比赛应该在保持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注重竞技性和欣赏性,使比赛更加吸引人、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四、太极拳的科学研究与创新4.1 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方式,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索太极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原理。
太极拳在高校大学生中普及的价值分析

行 相 应 的 设 置 ,而 体 育 课 程 设 置 是 否 具 有 合 理 性 和 有 效 性 直 接 影 响 着 培 养 的 人 才 能 否 被 社 会 接 受 和 认 可 。 高校 担 负 着 培 养 现 代 化 人 才 的使 命 ,对 此 国 家 相 关
人体微循环保持健康的状态 。 对大学 生来 说 ,太极拳 的健身价值 并未完全体 现出来 。这主要是他们 自身
用。
体育 的重要组成部 分。太极 拳运动不仅
具 有 高 深 的技 击 攻 防艺 术 ,又 拥 有 宝 贵 的健 身 、 疗 康 复 作 用 , 能 满 足 人 们 日 医 还 常 生 活 的娱 乐 需 求 ,是 一 种 不 可 多得 的 体育运动。 2 世 纪 以来 ,我 国高 校 在 研 究 高 等 1
革 指 明 了 正 确 的方 向 ,成 为 了高 校 努 力
生年纪轻 , 体格 比较健壮 , 身体各个 机能 都运作正常 , 认为 自己不 需要健身 , 忽视
经 常 锻 炼 和 健 身 对 A 己的 功 效 ;从 现 实
层 面 来 说 ,大 多 数 大 学 生 普 遍 认 为 太极
静脉压力 。由于深长均匀的 自然呼吸, 也
( ) 强 了 人 对 环境 的适 应 能 力 。太 2增
感神经兴奋性 相对减低 ,两者处于失调
状 态 。 于大 学 生 来 说 , 种 情 况极 易 出 对 这 现 由于 学 习 、 活 和 感 情 的压 力 , 致 生 导
养生理论 以及 传统的兵法学 内容 ,是 一
个 充 满 哲 理 的拳 种 。 太 极 拳 具 有 的价 值 趋 向使 其 越 来越 受到 人 们 的青 睐 。 随着太极 拳 的广泛传 播和 发展 , 太 极 拳 运 动 的健 身性 、休 闲 性 和 科 学 性 也 越来越 明显, 已成 为我 国全 民健 身 、 众 大
太极拳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时代价值探讨

太极拳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时代价值探讨
太极拳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武术,始于明代末期,发扬光大于清代中期。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身体锻炼方式,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太极拳不仅具有身体健康效益,更有非凡的时代价值,以下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太极拳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
太极拳源于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文化内涵。
在太极拳的训练中,拳师需要注重身体内外结合,调动身体各个部位,达到心身和谐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作“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因此,太极拳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
二、太极拳具有抗衡现代社会压力的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
这种压力不仅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而太极拳在训练中注重呼吸和身体的放松,能够有效地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调整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三、太极拳具有促进社交交流的价值
在太极拳的训练中,需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配合练习。
这种配合练习需要相互理解和配合,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太极拳的训练能够帮助人们培养相互理解和配合的意识,提升社交能力。
浅谈太极拳的价值

的 中国 传统 健身 项 目 全球8 0 多个 国 家和地 区建 立 了太极 拳组 织 。太 极 拳发 展 的很好 受到 很多 国 家的 欢迎 和喜 爱 很 大 的 原 困是 困为 太极 拳具 有非 常重 要的 价值 。 1 、太 极拳 的技 击实 战价 值 太 极 拳作 为武 术项 目 当然有 其技 击 实战 的价 值 太 极拳 最 早 的价值 就 是技 击 实战 价值 。清 代 王宗 岳 《 太极 拳 论》 讲 的
・
科教前 沿 ・
浅谈 太极 拳的价值
首都体育学院 【 摘 郑绘美 要 】太极拳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它是我 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我国武术的一朵奇葩 太极
拳发展很快 ,作为 我国的传统体育运动项 目,早 己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与学习 ,一些 国家纷纷开 始学习太极拳,尤其是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之 后迎 来了学习太极 拳的高潮 太极拳能引起国际的关注与学习,可见其价值非同一般 本文就对 太极拳的 6点价值,即技击实战、健身养生、文化传承 、美学 、表演 、交际价值进行简要阐述 【 关键词 】太极拳 瑰宝 价值 7 0年 1 1月 1 6日 中共 中央副 王席 邓小 平在 接见 日本 友 人时欣 然挥 毫 写下 “ 太 极 拳好 ” 。邓 小平 的题 词给 予太 极拳 充 分 的 肯定 也 号 召和 鼓励 各 界人 民参 与太 极 拳 给太 极 拳带 来 了新 的生 机 。人们 开 始 习练 太极 拳并 研讨 太 极拳 起源 和 发展 还 开 始创 编各 种太 极 拳套 路 同 时举 办各 种 太极 拳 比赛 太 极 拳普遍 开展 起来 。 这些都 体 现了太 极 拳的文 化 传承价 值 。 4 、太 极 拳的美 学 价值 太 极 拳是 一 门源 远流 长 、内 容深 邃 的科学 。 太极 拳讲 究 呼 吸 自然 动作 均 匀 上下 相 随 行随 心 动 练习 者要 抛 出杂 念 融入 动作 中 浑 然与 动作 台 一 体现 自 然轻 松之 美 。太极 拳 动 静 结 合 刚柔 相济 虚 实分 明 练习 者 的姿 态极 美 。太极 拳 道 法 自然 要求 做到 恬 淡虚 无 物 我两 忘 追 求 “ 天地 人台 一 ”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大纲一、概述1.太极2.拳与太极拳3.太极拳的来源4.太极拳的社会价值二、太极拳的起源和流派1.太极拳的起源2.太极拳的流派三、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1.太极拳的推广2.太极拳的普及四、太极拳的现状1.民间老龄化严重2.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3.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知识点汇总概念:C01:太极原理和观点:K01:太极拳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拳”。
太极拳来源于易、道、医、武四个方面。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世界第一的有氧健康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K02:现传各式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的流派还有杨式、吴式、武式、和式、孙式等。
K03:在太极拳成为武术竞赛项目的同时,太极拳广泛地进入全民健身活动,而且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采用为健身锻炼项目。
K04:太极拳的现状:民间老龄化严重;比赛化、体操化、舞蹈化;动作缺少对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
正文一、概述1.太极(1)太极出处“太极”一词最早出自于《易传·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2)太极含义“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
意为宇宙万物的起源。
(3)太极图太极(白上黑下顺时针方向)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
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乾坤两部。
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4)文化价值“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
是华夏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影响了儒家、道家等中华文化各个流派。
2.拳与太极拳(1)拳“拳”者,技击之术也。
拳就是一种用于技击的技术,不能用于技击,就不能称之为拳。
拳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
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一项举世闻名的技艺,也被誉为是养生、强身、修身、疗伤的技术。
太极拳自诞生以来,不仅在武术领域中备受推崇,而且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太极拳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起源于中国,被认为是中国武术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据记载,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他在明代末年创立了太极拳,并将其为后人理论和实践充分发扬光大。
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其技法以防御和攻击相结合,并强调不使用外力,以柔克刚。
太极拳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身体的平衡和调和,达到身体健康和福祉。
太极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太极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其技艺所传达的思想以及技法,与中国文化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
其次,在中国文化史上,太极拳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体育、美学、哲学含义和历史价值,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太极拳所追求的平衡和和谐的理念与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相吻合,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太极拳已经被广泛解释和使用,从而不断丰富和充实了中国文化内涵。
太极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太极拳的文化影响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国际政治和文化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国内,太极拳一直被广大百姓喜爱,几乎在每个街头巷尾,都可以看到有人在练功。
太极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使它成为中国纪录片中重要的素材,如著名的电视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华夏之夜》等影片都涉及了太极拳的文化价值。
而在国际范围内,太极拳也因其文化价值及其身体健康和养生的功效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太极拳在国际间的认知和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和了解。
太极拳的国际认可也使得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多国际关注,太极拳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太极拳的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太极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和养生方式。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浅谈太极拳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浅谈太极拳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
一、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武术形式,近年来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以下是太极拳发展现状的几个方面:1. 太极拳在健身领域的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太极拳作为一种兼具健身和养生功能的运动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爱慕。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太极拳的锻炼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太极拳在健身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
2. 太极拳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近年来,太极拳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太极拳学习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爱好者。
太极拳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也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3. 太极拳在竞技赛事中的表现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形式,也在竞技赛事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国内外的太极拳比赛逐渐增多,参赛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太极拳竞技赛事的举办,不仅提高了太极拳的知名度,也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然而,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功为主的武术形式,在竞技赛事中面临着与其他外功为主的武术项目的竞争,因此在竞技赛事中太极拳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太极拳的未来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太极拳的发展,以下是几点未来的发展策略建议:1. 加强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太极拳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运动方式,其内涵和技术要点非常丰富。
加强对太极拳的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太极拳的内功和技术特点,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和实践效果。
此外,科学研究还可以为太极拳在医疗康复、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 推广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通过举办太极拳文化节、展览和演出等活动,可以进一步推广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增强社会对太极拳的认知和了解。
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有哪些

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有哪些目前,我国太极拳的发展路径及推广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并不单纯地受到国家体育政策或自身文化价值功能的制约,而是涉及到当地经济发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希望你们喜欢。
太极拳的推广模式及发展策略一、太极拳发展的“合作式”推广模式1、向企事业单位推广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强健,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皆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素质。
而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则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
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全民健身,是因为“强国必先强种,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全民健身运动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必将“育万民之力,兴千秋之业,造百代之强,立永世之功”。
百家争鸣的太极拳文化具有丰富的健身养生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及经济价值等,契合着广大公司企业文化生存的价值需求。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地发展,大中小型公司企业逐步增加。
该群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
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其相互竞争日趋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始终存在。
而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服务社会为主要宗旨,并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服务机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事业单位所包含的各行各业的分支机构单位极为广泛,同时也为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太极拳在企事业单位的推广,必须抓住两者的所需所求。
然后依据太极拳价值为企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价值,达到“互利共赢、同步发展”的目的。
这就是“合作”的经营之道。
在Geurts和Grundemann(1999)对欧洲几个国家的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57%)的员工感觉工作对他们的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四分之一以上(28%)的员工感到工作让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处于危险境地。
企事业单位所产生的这些不良因素主要源于工作的压力,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工作量不减的情况下,给职工缓解压力。
与此同时,就为太极拳的推广发展创造了新的突破口,为与公司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村太极拳推广活动总结

村太极拳推广活动总结
《村太极拳推广活动总结》
近日,某村举办了一场“健康乡村,太极拳大行动”的推广活动,旨在向村民普及太极拳的健身
价值,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太极拳的练习中来。
经过几天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
首先,活动在村民中引起了轰动,许多村民踊跃报名参加。
一些老年人,甚至年轻人也踊跃参与了活动。
他们纷纷表示,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健康、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的运动,对身体和心理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这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太极拳在农村的推广潜力。
其次,活动注重宣传和教学。
我们邀请了一位资深的太极拳教练,为参与的村民进行现场教学。
教练耐心细致地为村民们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并指导大家进行实际练习。
通过现场教学,村民们对太极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活动的最后,我们举办了一场太极拳表演,由活动中学习的村民们进行展示,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前来观看。
表演结束后,我们还组织了一些村民进行太极拳的自由练习,使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太极拳的魅力。
通过这次活动,村民们增强了对太极拳的认识和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同时,活动也为村里的太极拳俱乐部招收了更多的会员,为太极拳在村里的推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为乡村的健康、快乐生活添砖加瓦。
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及发展战略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太 极 拳 的 历 史 与 文 化 内 涵
03 太 极 拳 的 国 际 化 传 播 现 状
04
太极拳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 施
05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挑战与 机遇
06
太极拳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 融合
太极拳与东方其他武术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太极拳与日本空手 道的交流:太极拳 对日本空手道的影 响,如太极拳的呼 吸、动作、技巧等
太极拳与韩国跆拳 道的交流:太极拳 对韩国跆拳道的影 响,如太极拳的呼 吸、动作、技巧等
太极拳与印度瑜伽 的交流:太极拳对 印度瑜伽的影响, 如太极拳的呼吸、 动作、技巧等
太极拳与泰国泰拳 的交流:太极拳对 泰国泰拳的影响, 如太极拳的呼吸、 动作、技巧等
旅游产业: 太极拳可以 作为旅游项 目的一部分, 吸引更多游 客到中国旅
游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前景展望
挑战: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推广方式单一
机遇:全球健康意识提升、文化交流需求增加、科技手段助力
前景:太极拳有望成为全球流行的健身方式,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战略: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创新推广方式,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传播 效果
03
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现状
章节副标题
太极拳在国际上的传播历程
19世纪末, 太极拳传入 日本,成为 日本武术的
重要流派
20世纪初, 太极拳传入 欧美,成为 西方人认识 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途
径
20世纪中叶, 太极拳传入 东南亚,成 为当地民众 喜爱的健身
运动
21世纪初, 太极拳传入 非洲,成为 非洲人民了 解中国传统 文化的窗口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普及太极拳的价值和意义

知识文库 第15期159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普及太极拳的价值和意义李克鹏太极拳中包含了我国的传统儒、道哲学辩证理念,其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基础,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并能够在优美的造型之中体会诗意。
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一定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在高校中开展太极拳的教育教学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1太极拳的价值1.1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健身术太极拳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历朝历代各种流派的拳法,在其拳法中融合了导引术与吐纳术,并包含了古典哲学与我国的传统中医理论,最终形成了一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传统拳术,其具有柔和、缓慢、轻灵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保健思想强调动与静,早在汉代末年医学家华佗的“五禽戏”中贯穿了“人身经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也”的理论,强调了“动”的重要性,而其在《内经丹术》中则强调了静的重要性,动与静是我国古代养生的精髓。
而太极拳在其拳理中提出了“凝神内敛”、“守中气”、“绝含杂念、含目光、凝耳韵”的理论,明确地提出了动与静的结合,“动中有静”主要以意识诱导大脑皮层,使人进入“清醒的抑制状态”,达到静中有动、“虽动犹静”的效果。
太极拳这一传统特色健身,融合了我国的深厚文化底蕴,是独一无二、独具特色的健身术。
在练太极拳时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讲究“用意”,这些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
1.2太极拳具有攻防有序的拳法,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太极拳具有独特的技击技巧,其技击理论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别具一格,其在技击中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打力,主张从客观出发进行技击,是一套攻防有序的拳法。
太极拳的这些技击理论在练习实践过程中能够对练习者的反应能力、速度、力量等进行有效的锻炼,增强人体的身体素质,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太极拳大师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太极拳的一些心得与感悟。
首先,请允许我以太极拳大师的身份,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敬意。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方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有幸见证了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讲述太极拳的故事,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太极拳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道家哲学,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太极拳的创始人,据传是明朝末年的陈王廷。
他集各家武术之所长,结合道家思想,创立了太极拳。
太极拳以“柔中带刚、刚柔并济”为特点,强调内外兼修、形神合一。
二、太极拳的养生价值太极拳被誉为“武术中的体操”,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可以缓解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以下是太极拳养生价值的几个方面:1. 调节呼吸:太极拳强调呼吸的均匀、深长,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2. 活动筋骨:太极拳的动作幅度较大,可以活动全身筋骨,预防关节僵硬。
3. 调节神经系统:太极拳的动作要求身心合一,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提高睡眠质量。
4. 改善心态:太极拳讲究心静如水,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太极拳的修身养性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以下是从修身养性的角度,对太极拳的几个方面的阐述:1. 培养道德品质:太极拳强调“以武修身,以德服人”,要求习武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2. 提高自我修养:太极拳要求习武者静心、内省,有助于提高自我修养。
3. 增强人际交往: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需要与教练、同伴互动,有助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四、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以下是我对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1. 加强太极拳教育:从学校教育入手,将太极拳纳入体育课程,提高全民太极拳素养。
简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推广的课程教学

简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推广的课程教学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推广和传播。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和
推广价值:一是太极拳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包括哲学、医学、音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太极拳强调身、心、意的统一,具有养生健身的
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三是太极拳强调柔和、缓慢、舒展的动作,无年
龄限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学习和练习;四是太极拳注重内功修炼,能够培养人们的
自律性、耐心性和毅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抗压能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的推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开设太极拳培训
班或课程,举办太极拳交流活动或比赛,组织太极拳推广团队等。
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
平台等媒介进行太极拳的宣传和推广,包括发布太极拳的教学视频和教程,开设太极拳的
网络课程等。
在推广过程中还可以将太极拳与其他文化元素结合起来,如与当地传统舞蹈、音乐、绘画等进行融合,通过多元文化交流来增强太极拳在当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广太极拳的课程教学,需要注重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基础训练、实践应用和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采用多种推广方式和媒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
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推广效果,从而更好地传播和推广太极拳的价值和魅力。
简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推广的课程教学

简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推广的课程教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其中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喜爱。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极拳的推广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简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推广的课程教学。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太极拳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可以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之一,通过它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传统武术和哲学思想,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友谊。
太极拳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人民的身心健康。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通过一套缓慢连贯的动作和深呼吸来调节呼吸和释放身体的压力,有利于减压养生,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推广太极拳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体育运动方式,也可以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太极拳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广太极拳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安排,以更好地向外国学生传授太极拳的技法和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课程内容应当包含太极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功。
基本理论包括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历程、太极拳的核心思想,例如“以柔克刚”、“动静结合”等,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独特魅力所在;基本功则包括太极拳的基本动作、站桩功、推手等,通过这些基本功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太极拳的技法和精髓。
太极拳的课程内容还应该包含太极拳套路的学习和练习。
太极拳套路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太极拳的核心和精华。
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太极拳的套路,逐渐掌握太极拳的精髓和技艺,从而领会太极拳的内涵和魅力。
太极拳的课程教学还应该包含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例如“和谐”、“平衡”、“自然”等。
对杨式26式的表演点评

对杨式26式的表演点评【最新版】目录1.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概述2.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招式特点3.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表演点评4.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价值和推广正文一、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概述杨式 26 式太极拳是一套以中国传统太极拳为基础,结合杨家拳法特点编创的拳法。
杨式太极拳具有柔和、缓慢、轻松的特点,注重内在修养和身体协调性的锻炼。
二、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招式特点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招式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柔和:杨式太极拳的动作柔和,不僵不滞,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2.缓慢:杨式太极拳的招式速度较慢,有利于练习者对动作细节的把握和内功的修炼。
3.轻松:杨式太极拳的动作轻松自然,不费力,能够使练习者在锻炼中保持心情愉悦。
4.协调:杨式太极拳强调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达到全身均衡锻炼的效果。
三、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表演点评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表演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展示,表演者通过柔和、缓慢、轻松的动作,将太极拳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表演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动作准确:表演者要确保每一个动作都符合太极拳的要求,做到招式准确无误。
2.呼吸自然: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紧密相连,表演者要保持呼吸自然,与动作协调一致。
3.精神饱满: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要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将太极拳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
4.表现力强:表演者要注重表现力,通过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展示太极拳的美感和韵味。
四、杨式 26 式太极拳的价值和推广杨式 26 式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锻炼价值。
推广太极拳,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推广太极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宣传太极拳的文化价值和锻炼价值,提高太极拳的知名度。
2.开展活动:组织太极拳比赛、表演、讲座等活动,让人们了解太极拳,喜欢太极拳。
3.培训人才:加强对太极拳教练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为推广太极拳提供人才保障。
太极拳讲话稿

太极拳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分享太极拳的魅力和价值。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一种独特的身心修炼方式。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健身效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武术,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的张三丰。
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通过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来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攻击。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流畅,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内外的协调。
通过不断练习太极拳,我们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度、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身体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修炼方式。
太极拳注重身心合一,通过放松身体、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使人达到身心放松、内心平静的状态。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太极拳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培养耐心和毅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太极拳的健身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群,特别是核心肌群和腿部肌肉。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姿势和身体的稳定性。
同时,太极拳的练习也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耐力。
太极拳的练习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除了身体上的好处,太极拳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心理健康。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
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清晰和集中。
太极拳的练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的重要性。
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一种宝贵的身心修炼方式。
社区太极推广方案

社区太极推广方案太极拳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高效的运动方式,它可以缓解人们的身体疲劳和消除人们的身体紧张感,同时让大家体验到身体和内心的力量与平静。
近年来,太极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了非常流行的健康锻炼方式之一。
然而,由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间繁忙,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太极课程,因此需要有一个方便的方式,使其能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发挥太极的健康效果。
社区太极普及必要性通过把太极带到社区中普及,我们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太极,了解到太极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工作压力、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越发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和身体的健康问题。
而太极作为一种高效的身体锻炼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压力、释放身体疲劳,同时还具有保健保健益寿的效果,具有较高的社会需求性。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社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城市建设单元,社区太极的普及将对改善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社区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社区太极推广的方式组建太极协会为了促进太极在社区中的普及,可以组建太极协会,该协会可以定期举办太极比赛,太极表演及太极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太极的价值和意义。
与体育馆、公园合作太极作为一项有很高知名度的体育运动,所以与体育馆、公园等机构合作,在这类机构内或周围定期设置太极锻炼的场地,主流程展示太极的技法和方法,吸引市民及游客参观,增加大家对太极的认可度和兴趣。
并且可以在太极活动现场直接面对广大市民宣传发布太极科普、市场普及活动等,让大家都能够了解太极的价值。
太极培训课程在社区不同的位置,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不同等级的太极培训课程,分不同等级的学员,帮助大家提升太极的专业性及技巧,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太极的实用技术。
同时还可以定期邀请太极大师,直接指导社区居民以及在校学生的太极学习,让大家收获更多太极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社区太极的发展前景与现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大众为了追求健康生活,将选择这种健身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推广价值研究摘要:太极拳集多家拳种的优点于一体,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被誉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的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
我国文化发展催生出太极拳的大众文化传播范式、传统文化输出范式和文化产业主导范式。
建议把太极拳推广作为一种国家文化和体育战略的具体实施内容,在资源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文化品牌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140-02太极拳是我国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条件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在融汇了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传统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美学等多种思想成就,它折射着民族智慧与性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太极拳是一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适合各个年龄阶段人的一个运动项目,它采择诸家拳法之精华,结合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以古代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使太极拳成了一项集养身、健身、防身于一体全民喜爱的武术运动。
坚持习练太极拳,能很好地调节身体各部位的机能,调节自身的阴阳失调。
使气血畅通而起到医疗保健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颈肩椎炎,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能增强心肺功能,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等疾病,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研究太极拳的品牌意义和推广范式,有助于中华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有益于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逐步实现,以及文化强国的整体建设和最终形成。
一、太极拳起源太极拳,最早曾经被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也有人称它为“哲拳”。
“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古今拳家,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长拳者,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也”,这里长拳实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动作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而称长拳,又根据其动作用力柔和,连绵不断而称绵拳,还因为太极拳所包含的八法(八种劲力方法)、五步(五种步、身、眼法的变化),暗合五行八卦十三之数,叫十三势,更由于太极拳所蕴含的丰富哲理,被称为哲拳。
太极一词,源出于《易经·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就是太极,太极之理即阴阳的对立、统一、互化,太极拳以此解释拳术的刚柔、虚实、动静、开合、攻守的变化,故名太极拳。
据记载,从清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开始,用太极、阴阳哲理解释拳意,从此,普遍采用太极拳的称谓。
关于太极拳起源问题,近年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观点:一类认为太极拳是陈王庭所创,发源于陈家沟;一类认为在此之前早有太极拳,大约在南朝韩拱月、程灵洗开始,经唐朝时许宣平、李道子,宋时程秘、元时张三丰、明清为王宗岳,蒋发,清中叶陈长兴发展起来。
目前,我们还很难断定究竟是何人何时创造的太极拳,但是可以肯定,太极拳绝非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萌生、发展、壮大、成型的过程,是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形成的,这也说明了太极拳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尽管太极拳的起源和创始人难以定论,但是从太极拳定名以来,陈长兴以后的太极拳演变线索是较清晰和公认的,构成了现代意义的太极拳主体。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太极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基本形成期,主要指从明末清初的陈王庭至陈长兴(1771—1853年),经过五传,完成了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演变,这个时期,基本完成了陈式太极拳包括赵堡太极拳自身的改造,形成了现代意义上传统太极拳的雏形,由此将逐渐演变出不同的太极拳流派。
第二阶段:流派定型期,这个时期时间跨度较大,其间确定了现今流传的孙式、杨式、吴式、武式等拳派的形成与定型,以及陈式太极拳的最终定型,从而最终形成并定型为目前流传较广的陈、杨、武、吴、孙式五大流派以及赵堡等太极拳。
第三阶段:普及推广期,这个时期,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段时期,各式太极拳已无大的演变,处于普及和推广时期。
各式太极拳在拳套编排上没有大的变动,国家新编各式太极拳,也多以传统太极拳为蓝本,只是24式、48式、42式太极拳在套路结构上,个别动作练法上有些变动,而传统太极拳从套路结构到动作形态以及风格特点并未有大的改动。
第四阶段:多元化发展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方面,许多先前不为人们所知的一些太极拳,或通过光盘,或办班授徒开始崭露头角,有关太极拳的书和盘大量出版,出现了专职的太极拳指导员,反映了人们对太极拳的需要,预示着太极拳市场的广大,在太极拳普及推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如今太极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每年都举办各种太极拳类活动,包括太极拳培训班、太极拳比赛、太极拳论文报告会等活动。
武术申奥,太极拳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为国内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武魂》、《武当》等武术专业杂志多年来为宣传、普及、发展太极拳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多年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太极拳名人备出。
无论是太极拳历史传奇人物陈王廷、陈鑫、杨露婵,还是现代太极拳传人陈小旺、陈正雷等大师都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普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和贡献。
也正是由于这些名人大师们的明星效应,使越来越多的追星族投入到太极拳运动中来。
在日本,太极拳的发展尤其突出,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太极拳联盟。
仅美国和英国就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售,许多国家也有非常庞大的太极拳协会。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大约有一亿左右。
太极拳已经不属于中国人,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三、我国文化底蕴文化发展战略是人们在对以往文化发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的稳定的、长远的、全局性的设计和谋划。
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文化处于主体消失的边缘或处于暂时性消失状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强大,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在逐步恢复,同时伴随着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
但同中国gdp 世界第二的地位相比,文化影响力仍不足。
毋庸置疑,语言习惯、文化习性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造成了障碍,限制了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有一种文化现象例外,那就是身为中华国粹的太极拳。
整体来讲,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精神文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科学发展的文化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
这些理论的相继提出,绝不是后者对前者的否定,而是历史地继承,在不同历史时期指导和推动着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坚定步伐。
四、太极拳的文化底蕴及品牌推广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其内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
从文化蕴含来看,太极拳理论凝结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
太极拳产生于明清时期,太极拳的思想理论完整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成果,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哲理,故被称为哲拳;从传播基础和传播效果来看,太极拳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基础和独特的传播效果;从传播形式来看,太极拳在世界的推广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影响;从传播内容来看,太极拳能够充分地表达与传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在国家文化传播中把太极拳作为推广项目更易于形成品牌。
“大众文化”的概念首见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
“大众文化是指在当代大众社会中,以文化工业为赢利目的批量生产的,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文化商品”。
大众文化传播是一个或多个组织,通过现代媒介向未组织起来的大量群体与个人传播信息的过程。
大众文化传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传播者和受众构成这个系统的核心变量。
在传播系统中,受众不仅是与文化互动的行为体,其自身也构成一个传播系统。
太极拳同时具有文化属性和体育属性,是国家文化输出的优秀产品。
太极理论不是强调阴阳对立,而是推崇“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和“舍己从人”,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强调各个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容忍与交融。
世界各国的武搏类项目都是强调战胜对手的技击技术,而太极推手的练习真正做到了在不伤害对手的前提下进行技击技术的交流,从而达到技术和思想的共同提升。
因此,从太极拳自身的文化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来看,它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选择,符合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未来的太极拳推广应继续加强传统文化输出范式。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太极拳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等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
目前在国内外已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太极拳传承、传播体系,如太极拳研究会、太极拳馆校和文化发展公司等多种产业组织和实体,太极拳已经具备作为文化产业输出产品的条件,当务之急是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渠道的建立。
太极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博大精深既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应当依据现代科学成果,研究开发出一套既能反映和代表太极拳核心特征又适应社会需求的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将其产品化,这是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在坚持抓经济效益的同时以社会效益为重,建立以政府主导为核心、以社团推动为纽带、以企业运作为重点、以大众参与为基础的市场推广模式。
必须指出的是,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但这些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化软实力本身,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的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化,推动文化的物化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太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如此,绝不能仅仅用太极文化产业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太极拳的发展,这样不利于太极拳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应积极主动推动太极文化的物化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化,才能真正逐步实现太极拳推广以及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
文化部门与体育部门应达成共识并携手合作,把太极拳推广作为一种国家文化和体育战略的具体实施项目,并在资源上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使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通过有效传播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1]张培.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33.[2]郭华帅.“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17-21.[3]高山北.美国人为何迷上太极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