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美管理会计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中美管理会计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美管理会计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分别从中美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制度、理念和技术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在将深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中美管理会计的差异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两国管理会计体系的不同之处,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制定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中美管理会计,差异比较,管理会计制度,管理会计理念,管理会计技术,原因分析,应对策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计划、控制、决策和评价,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管理会计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管理会计的制度、理念和技术上,还反映了两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文化、法律和经济体系的差异。
中美两国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美两国的管理会计制度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管理会计通常被视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主要关注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核算,而在美国,管理会计更强调对经营活动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中美两国的管理会计理念也存在差异。
中国企业更注重企业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而美国企业更注重短期绩效和利润最大化。
中美两国在管理会计技术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企业在管理会计技术应用方面相对滞后,而美国企业在管理会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更加领先。
通过对中美管理会计差异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国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差异和共同点,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制定更合适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中美管理会计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差异,从而揭示各自管理体系的优势和不足,为双方国家的企业管理者提供启示和借鉴。
对管理会计差异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在管理领域的发展状况,为管理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和促进作用。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关于《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摘要:文章从中美会计制度产生的环境基础入手,对两国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会计会计制度制度差异比较“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作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在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本市场完善程度相适应的,与国际会计惯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相协调的会计准则理论和方法体系过程中,为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文拟就中美会计制度进行一些对比,以供参考。
一、中美会计制度不同的环境基础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
由于受经济发达程度、政治体制、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世界各国的会计制度都存在很大差异。
一般虽然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来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但无论是美国的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都只涉及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并没有会计记录的相关规范,也就是不涉及会计科目设置及相关会计事项分录的内容,而在我国,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只能通过统一企业会计制度,把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统一和规范,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同时,就中美两国看,从会计属性、会计目标设置、会计核算的侧重点、会计核算的灵活性、政府对会计的干预程度、企业的预算编制、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等方面均有所不同,这些都最终反映了两国的会计准则也有所不同。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会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并为许多国家所效仿,除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外,主要还是因为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在形式上具有独立性,在内容上具有兼容性,在程序上具有完整性。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把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软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金融风险与会计信息、会计师和审计师的地位等问题上,在会计研究方法上以实证会计研究为重点。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研究(修改完美版)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方面要与国际惯例相统一的问题。
我国的公司要参与国际竞争,到国际市场上融资,都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国际协调。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要进行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比较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行会计准则国际化。
考虑到西方会计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作为一个经济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所颁布的会计准则很大程度反映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最高水平,并对其他国家,乃至国际会计团体制定会计准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协调比较研究国际化目录摘要 (I)绪论 (1)1中美会计准则共同点与差异点分析 (2)1.1会计准则制定机制 (2)1.2基本会计准则 (2)1.3具体会计准则 (3)2中美会计准则差异的原因分析 (4)2.1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的经济因素分析 (4)2.2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的政治因素分析 (5)2.3中美会计准则差异的教育科技因素分析 (5)3 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7)3.1 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7)3.2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7)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绪论会计准则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分共契约”和“私人契约”的“复合体”,原因为二:其一,政府(也是会计信息使用之一)具有一种比较暴力优势,“自然”获得了与管理当局缔结私人契约的地位;而政府正是在小股东(零散的债权人)与管理当局之间的私人契约衰败和缺位时才作为“替补”的,首先要做的是与现在的股东、债权人和各位潜在的投资者缔结契约。
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的会计准则首先是一份“通用目的”的契约,是部分地根据“公共选择”原理而产生的,会计准则则呈现出一种“公共契约”的特征。
但是,公共选择毕竟是“少数服从多数”,肯定存在着一种“强权博弈”,肯定有人对结果不满意,但在政府的比较暴力优势面前只能够退却转而寻求缔结私人契约。
这可从一个侧面为政府享有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的制定权提供佐证。
中美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范本

中美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中美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论文范本(一)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当前对会计模式的定义有:一是,会计模式是按一定的会计特征对会计系统内诸要素所进行的综合与描述。
二是,会计模式是对客观存在的会计工作采用抽象方法进行的模拟,是指为实现一定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
三是,会计模式是指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
会计模式的分类,就是根据会计模式的某个特征或标志对各个国家会计模式进行的集合“归类。
其中缪勒把会计模式分成以下四类:宏观经济模式;微观经济模式;独立学科模式;统一会计模式。
缪勒的分类标准是会计发展的理论依据,现实中每一国家的会计学科都程度不同的受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微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也都有自身的会计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则有以下几种分类:英联邦;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美国;共产主义国家。
这种分类的不足首先是分类标准有很强的主观性,其次是内部缺乏逻辑一致性,再次是它列示的每一模式的会计特征与分类标准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美国企业的会计概念、程序与方法,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独立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会计实务,强调确保企业收益决定的现实性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公正性与连续性。
中国的会计模式属于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国家将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模式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在不断迈出步伐,对美国的会计模式也已有所借鉴和融合,但仍呈现出以下明显特征:首先,在会计管理体制上,强调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认为民间职业团体也有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统一管理会计工作;其次,在制定会计规范时总力求使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偏向统一,并力求会计规范的完备化和法制化,强调会计规范的指令性和强制性。
中美会计管理制度的比较(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管理制度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障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会计管理制度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本文将从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审计制度、内部控制等方面对中美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二、会计准则1. 中国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自2006年起开始实施,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解释三个层次。
我国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要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 美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体系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为主,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强调原则导向,注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3. 比较分析(1)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不同。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政府部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为民间组织。
(2)会计准则制定原则不同。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以历史成本为主,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以公允价值为主。
(3)会计准则具体内容不同。
在收入确认、固定资产折旧、金融工具计量等方面,中美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
三、会计信息披露1. 中国会计信息披露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披露相关信息。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季度报告等。
2. 美国会计信息披露美国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企业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披露相关信息。
美国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包括年度报告、季度报告、临时报告等。
3. 比较分析(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同。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企业披露财务报表和附注,美国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企业披露财务报表、附注和补充信息。
(2)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不同。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两国在会计准则、会计监管机构、审计制度、会计职业资格认证和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差异。
中美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有助于了解两国的会计体系运行情况,为公司和投资者在跨国合作和投资中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发现,中美会计制度在准则、监管机构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建议各国在加强合作的也应该加强对会计制度的比较研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国际会计标准的一致性,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关键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会计准则比较、会计监管机构对比、审计制度对比、会计职业资格认证对比、会计信息披露对比、结论总结、启示和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在会计制度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和共通之处,这些差异和共通之处影响着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国际交流。
深入比较中美会计制度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会计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中国,会计制度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而美国则主要依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进行规范。
这两套会计准则在核心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和报告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会计理念和制度体系。
中美两国在会计监管机构、审计制度、会计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企业在两国间的运作和发展。
通过对中美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国会计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跨境投资提供参考依据。
也可以为两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2000字】1.2 研究目的【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两国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会计准则、监管机构、审计制度、会计职业资格认证和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异同。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美两国会计制度的优劣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和完善会计制度提供参考,促进中美两国在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PRCGAAPVSUSGAAP)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PRCGAAPVSUSGAAP)一、中美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别rule based vs principle based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
目前的US GAAP共168号(新旧放在一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采购谨慎性原则、减少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
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
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comprehensive income)概念。
(Tips:如何理解comprehensive income?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
comprehensive income 就是用来反映未来利润的。
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配合“未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可以这样总结,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是从损益满计观向资本保全管转变,反映自从萨班斯法案以来国际财务界重视资产计价的趋势(典型地,如捐赠收入,债务重组收益进利润表,不再进资本公积。
目前资本公积科目得到了净化,只含“股本溢价”和“其它”两个明细);二是资产计价将存在两种模式:成本模式(cost value)和公允价值模式(fair value);三是反映未来信息的新趋势(典型地,comprehensive income)。
二、美国会计准则总体介绍(一)制定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织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ICPA);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Board,FASB);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over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GASB)。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会计制度,探讨了两国会计制度在历史沿革、基本框架、准则制定机构、信息披露要求、审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异同。
通过分析中美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揭示了两国会计制度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展望了中美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美会计制度的差异,促进中美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与讨论,为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引言、历史沿革、基本框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信息披露要求、审计监管机构、企业财务报告、影响分析、优势、不足、发展趋势、重要性、必要性。
1. 引言1.1 介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的背景中美会计制度是世界上两个最为重要的会计体系,分别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会计制度体系。
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两国在会计制度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制度环境,以及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运作方式的差异。
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受到社会主义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视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会计管理。
而美国会计制度则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强调市场的自由竞争和信息披露透明度。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背景导致了中国和美国在会计准则、信息披露、审计监管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通过对中美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在会计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会计制度的统一和发展。
深入研究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的背景和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分析中美会计制度对比的重要性中美会计制度对比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两国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会计制度的历史发展、核心框架、制定机构和程序、信息披露要求、审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清晰地看出两国在财务管理和监管方面的优劣势,并且有助于我们吸取对方的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会计制度。
美国 GAAP 与中 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美国 GAAP 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企业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的重要标准,对于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和中国会计准则是当今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套会计准则体系。
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促进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制定机构和法律依据的比较美国 GAAP 主要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其制定过程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督和认可。
美国 GAAP的制定依据主要是美国的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积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先进经验。
二、会计准则体系结构的比较美国 GAAP 是一个较为分散的体系,由多个不同的准则和解释组成,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公告(FAS)、会计研究公报(ARB)、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等。
这些准则和解释在不同的时期发布,相互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不一致之处。
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则相对较为集中和统一,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层次。
基本准则是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和框架,具体准则对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应用指南则为具体准则的实施提供了操作指引。
三、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比较在资产的确认方面,美国 GAAP 和中国会计准则都强调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预期能够流入企业,但在一些具体资产的确认标准上存在差异。
例如,对于研发支出的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美国 GAAP 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将部分研发支出资本化,而中国会计准则通常将研发支出在发生时直接费用化,除非符合特定条件。
在负债的确认方面,两者都遵循负债的定义,即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中美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由于课时较少, 导致无法完整传授学科的知识点。而《 商 业会计》 财务会计》《 与《 、经济法》 税法》 与《 等课程, 在内 容上有许多雷 同, 但课时均在 6 个以上。比如《 0 预算会 计》 ,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根本就没有安排该课程, 导
有很大差异。国内外专家学者对 中美会计教学模式做了 许 多研究 :a se 研究表 明, R m dn 繁重 的作业 , 不适当的教 学方式和评价程序可能会诱导学生肤浅地学习会计 , 相 反, 有效和高质量的教学、 对教学负责以及对学生 良好的
部分地将课本知识讲给学生听。 4 . 从知识结构框架看 , 课体系中除了传统的毛泽东 思想概论 、 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 西方经济
学的教育形式。
1 . 从课程设置看 , 我国高校整体会计课程设置包括: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和选修课 。 在课时设置上, 通
( 郑州 大学 西 亚斯 国际学 院 , 河南 郑州 400 ) 50 2
【 要 l 通过对 中美高校会计教 学模 式进行认真 比较发现 ,两者之 间的差异主要表现 在 出发点不 同导致课程设置 摘 侧 重点差异 , 重点不 同导致课程设 置的体 系差异 , 侧 专业课 程 内容的差异 , 学模 式的差异 , 程考核方式的差异等 方面。 教 课 我 国高校应借鉴 美国高校 的先进教 学经验 , 围绕培 养学生的素质 能力设置课程 , 优化课程设 置 , 用现代化的教 学方法和 采
第 21 年 第 5 02 期 ( 第 37 ) 总 9期
商 业 经 济
S NG I GJ HA YE JN I
No5, 01 . 2 2 T tl .9 oa 3 7 No
【 章编 号】 10 — 032 1)5 08— 3 文 09 64(020 — 06 0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的会计制度。
在我们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简要说明了研究方法。
在我们对美国和中国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概述,比较了两国的会计准则、审计制度和财务报告。
在我们对中美会计制度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启示与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美会计制度的异同,为国际会计标准的统一和中国会计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美国会计制度、中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比较、审计制度比较、财务报告比较、总结、启示与建议、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中美会计制度是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的会计制度。
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对于了解两国在会计领域的异同,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有助于加深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了解。
中国是一个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会计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
与之相比,美国是一个发达经济体,其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其会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比较中美会计制度,可以探讨两国在会计准则、审计制度和财务报告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从而为进一步加强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两国在会计领域的异同,为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和加强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也为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美会计制度对比分析】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会计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对比分析中美会计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中美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两国在会计领域的差异和共同点。
这有助于加深对中美会计体系的理解,为进一步合作和交流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摘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会计模式也多种多样,为此本文对中美会计模式做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会计模式比较研究目标管理体制准则会计模式可简括地表述为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它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而并不排除属于同一模式的各国(和各地区)会计实务中仍存在某些非基本性的差异。
不同的会计模式则是就其基本特征的差异而相互区别的。
本文仅就中国、美国会计模式的差异进行比较。
一、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其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中美在会计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1.中国会计的目标:总体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具体目标是向所有者提供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应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它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
根据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现阶段会计目标的特点主要是解决政府与企业、大股东与中小股东、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矛盾,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有机结合,不但要提供经理人对资源管理的努力程度,还要为中小股东提供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且还要为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评价企业有用的信息。
2.美国会计的目标:为证券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二、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概念等会计基础理论之上具体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应当依据的概念和规则。
会计原则对于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美在会计原则上,美国的更具典型性,中国的更为细致具体。
1.中国会计原则: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2. 美国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是其最重要的原则三、会计组织与管理体制会计组织与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包括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的确定和管理职权的划分,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中美虽然在机构设置上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保障经济秩序的有效进行。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摘要】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是一个重要话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比较与评价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比较了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差异和相似性,探讨了影响因素和实践应用。
在分析了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们的互补性。
最后提出了关于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比较与评价,可以更好地理解中美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和共同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比较与评价、差异、相似性、影响因素、实践应用、未来发展趋势、优势和劣势、互补性、启示和建议。
1. 引言1.1 介绍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是指在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核心理念和思想。
中美两国在财务会计本质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相似性,这种差异和相似性体现在财务报表的编制标准、会计处理方法、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
在中国,财务会计侧重于保障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注重及时和准确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
而在美国,财务会计更加市场导向,着重于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支持投资决策。
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在经济发展阶段、法律体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中美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角色不同,也会影响到两国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制定和实践。
通过对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国财务会计体系的特点和优劣,为未来的财务会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阐述比较与评价的重要性在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比较与评价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比较与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财务会计体系,从而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比较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的差异和相似性,我们可以发现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会计水平。
对中美财务会计本质观进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两国在财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对比一、背景介绍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体系的重要工具,不同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会计准则。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以中美具体会计准则对比为主题,重点探讨中美两国在资产计量、收入确认、费用计提等方面的差异。
二、资产计量在资产计量方面,中美会计准则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强调成本法,即以购买成本作为资产计量基础。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公允价值,即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可观察到的价值进行计量。
这意味着在同一资产的计量上,中美两国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三、收入确认在收入确认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存在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收入在交易发生时确认,即使现金尚未收到。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实质经济交易,要求在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后再确认收入。
这意味着在同一交易的确认时点上,中美两国会有不同的要求。
四、费用计提在费用计提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计提,即费用应当与相关的收入或资产发生时一起确认。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财务可比性,要求费用按照经济实质进行计提。
这意味着在费用计提的时点和方法上,中美两国存在一定的差异。
五、会计报表在会计报表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编制会计报表。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求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
这意味着中美两国的会计报表可能在格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六、审计要求在审计要求方面,中美会计准则也有一些差异。
中国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年度审计,审核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而美国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内部控制的审计,要求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
这意味着中美两国的审计要求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七、发展趋势中美两国的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两国的会计准则也在逐渐趋同。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之间进行了多次合作和交流,以促进会计准则的协调和发展。
中美会计模式比较

前言会计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方便计算和记录而产生的一种计量模式,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客观环境因素对会计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
环境是会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会计的发展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会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国家的、民族的特色。
要分析中美会计模式直之间存在的差异,首先必须了解中美会计所承载的环境,分析两国间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之后再来分析会计模式(实务)间的差异。
一、背景文化环境下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首先,美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它是一个较为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尊重的是人的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社会结构松散,是一种呈“横向联系型”状态。
人与人之间强调平等,社会地位权力差距较小,人们在交往交流中都表现出一种均衡,民众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弱,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和有差异的因素,敢于创新,是一个典型的“阳刚”的社会,人们注重成就、英雄感、决断能力和物质上的成功。
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美国会计模式就会呈现出以下特征:在会计管理模式上,更加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于法律和政策,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非常有限;会计准则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强调制定会计准则的主体以民间职业团体为主,会计准则注重灵活性、可选择性;在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上,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也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倾向于透明、公开,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决策相关性;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强调真实反映和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会计处理偏向乐观,并不断创新,保守程度较低。
然而,我国从古至今不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一向推崇国家、民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社会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民众对上下等级、长幼排序更是注重,社会的权距较大,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容易接纳,人们对不确定、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烈,习惯于按规范行事,讲究中庸之道,不易接受新生事物,冒险精神较差,思想观念偏向于传统、保守,也不象美国社会那样偏重“阳刚”,中国的文化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追求精神胜利和精神享受。
中美会计理论比较研究

中美会计理论比较研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之中,财务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则是经济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然而,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密切依存于社会经济环境,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对中美两国财务会计进行比较研究,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这将有助于我国会计的深化改革和会计的国际化、协调化。
一、财务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结果,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提出四项目标:(1)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所做出的决策,包括辨认决定性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与方向;(2)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3)记录与报告资源的经营责任;(4)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并控制这种职能。
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第4号公告中表述了总目标为提供有关经济资源和义务以及他们变动方面的可靠信息,以有助于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评价;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1辑》中表述的会计目标为:(1)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以便帮助他们估量净现金流入的来源、数额、时间和或然性;股利或利息、到期证券或借款的清偿;(2)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财,这些资财的权利以及引起资财及资财权利变动的各种交易、事项和情况的影响;(3)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关于企业如何获得并在花费现金的信息;举债和偿还债款的信息;资本交易的信息;可能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或偿债能力的信息;(4)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管理当局在使用业主委托给它的企业资源时怎样履行它对业主的“管家”责任的信息。
以上分析得知,美国早期的会计目标多是以描述会计是什么的目标或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目标为主的“描述性目标”或“规范性目标”,形成了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而发展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对会计目标的表述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范性的,形成了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性观。
中美管理会计差异比较及原因的分析

中美管理会计差异比较及原因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才被我国会计学者提到日程上来。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确为中国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就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中西方在管理会计研究方面存在差异。
现在有必要对中美管理会计的差异作全面分析,以找出对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有益的建议。
一、中美管理会计差异比较(一)中美管理会计研究方向差异西方管理会计研究西方学者注重管理会计技术及方法的研究,而较少涉及管理会计理论的探讨。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在1958年对管理会计所下的定义来看,管理会计是通过各种专门方法和技术,来帮助管理当局作出科学决策的各项具体工作。
即只讲究技术和方法,而不对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而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注重理论研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只有拥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实践才是可以长足发展的实践。
中国学者为管理会计的定义为:管理会计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
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会计进行了一系列归纳与总结,并且认为在该结构框架基础上建立的理论是可以用来指导管理会计实践的。
(二)中美管理会计认知程度差异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侧重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是因为西方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管理会计理论的框架是难以确立的,并且指导实务的管理会计准则也同样难以制定。
管理会计的目标则是考虑内部效应,它是为内部相关利益人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
由于管理会计目目标的内部性,导致管理会计无法依循财务会计制定会计原则的思路设计具体会计准则。
而中国的管理会计开始时间较晚,且还是从西方引进的管理技术,从对管理会计的认知方面存在不足,缺少了管理会计给发展的指导,自然的发展还是存在问题。
(三)中美管理会计发展定位差异西方管理会计研究者注重成本效益原则,认为只有能被实践接受的研究成果者有价值的研究。
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常规 办事 , 究 中庸 之道 , 们一 般不 容易 接受 新鲜 讲 人 事物 , 于 冒险与 开 发 比较 抵 抗 , 想传 统 与 保 守 , 对 思 人们 把追 求精 神胜 利和 精神 享受 往往 放在 比较低 等
的地 位 。
相 应 的会 计 制 度 。例 如 事 业单 位 会 计 制度 , 业 单 企
位 会计 制度 , 殊 行业会 计 制度 等 。 特
四 、 国 与美 国会 计模 式 内容 比较 我
( ) 化根 源上 不 同 一 文
基于 这样 的社 会背 景 ,美 国会计 模式 与我 国模
式 的区别 主要 体现 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1 在 管理 体制 上 , 国是政府 主 导 , 美 国是行 . 我 而
度 审计 和公 布财 务报 告 的要求 实 际上 只存 在于 联邦
一
向地 方机 构 提 供 的财 务报 告 , 不对 外 公 布 的 。年 层 面 , 是 具 体 的 核 算 方 面 , 受 到 集 体 主 义 文 化 是 还 都
级 。州会 计委 员会 是 隶属于 各 州政府 的行政 管理
机构 , 资金 来源 于 州总预 算 拨款 , 员一般 由各 州 其 成 政府 委任 。 国政 治上 的地 方 自治 , 美 决定 了 《 注册 会 注 册会 计 师职 业最 直接 的一个机 构 。
会计 模式及 设计都具有 明显 的不 同。 中国的会计模式 小 的差 距 。
是 以马克 思主义为基础 , 而西方 是 以市场 经济 理论 为
( ) 计环 境 不 同导 致会 计模 式 管理 与执 行政 二 会
基础 。按照经 济决定政 治 的观 点 , 会计模 式作 为上层 策 不 同 美 国是一 个 讲 究个 人 自由与个 人 主义 国家 , 因 建筑 显然在表现 上是各 有特点 的。 在我 国由于会计模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研究

DOI 10.13356/ki.jdnu.2095-0063.2019.06.020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研究吴 宇,詹 丽(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 要:从会计准则制定依据和监督机制角度出发,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并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㊂同时,针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特别是制定过程的监督与信息反馈这两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建议举措㊂最后立足于我国宏观发展环境,结合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借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优点,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向透明化与应用便捷化转变㊂关键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监督机制作者简介:吴宇(1993-),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会计与审计研究;詹丽(1980-),女,湖北蕲春人,博士,教授,从事项目风险管理㊁旅游风险管理研究㊂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8)06-0113-07 收稿日期:2018-04-080 引 言会计准则是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㊁计量以及财务报告行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而制定的㊂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在不违背会计法与其他法律㊁行政法规的前提下,颁布并施行了‘会计行业准则 基本准则“㊂我国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间政治㊁经济以及文化因素各有不同㊂第一部分介绍中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㊂第二部分从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背景㊁制定依据㊁运行机制㊁监督机构这四方面入手,对我国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分析㊂第三部分总结归纳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特点,列举出中美双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优缺点㊂第四部分则对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立足于我国宏观环境,深入思考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㊂1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1.1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国财政部会计司和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会计准则制定流程是经财政部会计司批准后报经国务院审理进而实施,而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负责向财政部提供专业意见㊂整个流程主要由财政部会计司和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㊂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的主要职能㊂[1]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属于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咨询机构,其成员接受财政部指派,处理准则制定的辅助工作,除此之外,委员会根据财政部拟定准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㊂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为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仅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其主要职责包括:(1)对会计准则的总体方案㊁立项等提供咨询建议;(2)提供选择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3)对会计基础理论提供咨询311第39卷 第6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Vol.39 No.6 2019年11月 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vember,2019意见;(4)对会计准则的使用情况提供建议㊂[2]从整个会计准则制定的流程来看,中国财政部会计司扮演着拟定准则的主要角色,辅之以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补充意见,最后交由财政部批准才得以下发文件并付诸执行㊂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如图1-1所示㊂图1-1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1.2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鼓励会计信息使用者广泛参与准则制定,以便于其客观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㊂会计准则委员会根据建议以及委员会技术人员的调查研究,确定尚待解决的财务会计准则使用和财务报告编制问题,即会计准则立项,再由委员会投票表决是否应将该问题添加到委员会的解决议程上㊂通常情况下,如果董事会在一个复杂或有争议的问题上没有达成明确共识就会通过委员会网站向公众发表评论邀请函,内容包括讨论稿和初步意见,董事会依据争议问题编写拟议变更意见稿㊂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委员会技术人员会测试采用拟议变更意见稿之后的效果㊂以上过程结束之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拟议变更事项通过圆桌会议进行再审议,经董事会投票决定是否发布会计准则更新或修订公告㊂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如图1-2所示㊂图1-2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2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2.1 会计准则制定背景比较2.1.1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背景伴随着我国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即便是可以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也需要更严格的会计准则制度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行㊂2003年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第一次换届,同年财政部出台委员会工作大纲,强调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尤其是企业在会计领域中存在的技术难点㊂根据国际惯例,海外上市公司应按照公司所属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再根据上市地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调整,最后提交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㊂我国财政部为维护本土企业利益不受损失,启动了既适应我国国情又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企业会计准则建设㊂最终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411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6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6,2019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㊁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㊂2.1.2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遭遇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被迫进行全面深化会计改革㊂危机出现之前,美国各行业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并不一致且财务报告编制要求极其复杂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于1930年尝试补充完善财务报告编制条例,1934年美国证券法案正式批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监督会计㊁审计的执行过程中享有特许权㊂之后的40年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始终依靠原会计准则委员会(APB)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专业机构,建立并不断发展美国会计准则㊂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市场参与者越来越意识到会计准则应该摆脱证券交易委员会独立发展㊂1972年美国成立会计准则制定的非盈利性独立监督机构 财务会计基金会(FAF)㊂[3]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取代原会计准则委员会(APB),但会计准则制定的监督环节依然由财务会计基金会负责㊂2.2 会计准则制定依据比较2.2.1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依据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㊁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国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㊁行政法规,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制度㊂简而言之,我国政府部门直接按照会计法律制定我国会计准则㊂2.2.2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FAF)编纂的程序规则对美国会计准则制度建立㊁制定机构的内部运行㊁准则制定过程的监督设定了一套完整程序,目的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信任并提供真实㊁可靠的会计信息㊂程序规则包含各执行部门的操作流程与法律依据,包括将对公众公开法定诉讼程序的内容或者为使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公开透明而做出的调整内容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程序规则具体划分为:(1)受FASB 约束的经营组织;(2)FASB的职能以及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应符合的相关原则;(3)FASB的工作流程,主席的职责,顾问组的职责,技术人员的组成,应急小组的组成以及符合法定诉讼程序的公共论坛;(4)利益相关者可以就会计准则制定形式的演变㊁内容的更新㊁对会计概念的不同看法向FASB提交意见;(5)FASB召开会议拟定的协议内容以及投票要求;(6)政府文告的公示规则和应向公众告知的信息㊂2.3 会计准则运行机制比较2.3.1 我国会计准则运行机制我国会计咨询委员会相比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ASAC)增加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㊁修订及对其发展战略提供咨询意见的职能㊂2016年3月2日,中国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工作大纲“指出由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的咨询委员会是企业会计准则研究㊁制定与修订的咨询机构㊂[4]咨询委员会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建立㊁会计准则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㊂除此之外,咨询委员会有义务针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参考建议并预测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㊂2.3.2 美国会计准则运行机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主席在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享有最高权力,委员会主席由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FAF)委任并被要求主持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议㊂因此委员会主席负责编制会计准则委员会年度财务预算并向会计基金会提交审核,建立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511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6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6,2019 (FASAC),确定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的操作程序㊂[5]同时委员会主席也有义务为会计准则委员会准备短期和长期的项目计划并提交给咨询委员会和会计基金会㊂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与委员会其他成员在其整个工作环节中都保持同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之间的交流,经过相互咨询后再计划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议程㊂为保证计划顺利实施,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紧急工作小组(EITF)㊂与咨询委员会的任务不同,如果会计准则委员会中有过半成员同意,当紧急事件发生时紧急工作小组成员可以修订会计准则㊂2.4 监督机制的比较2.4.1 我国会计准则监督机制相比于美国会计准则复杂的制定过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清晰㊂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受制定机构直接监督以便于我国会计准则发挥更有效的作用㊂如果企业㊁个人和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在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或在一些特殊复杂的财务活动中不能正确理解会计准则,使用者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失㊂虽然我国财政部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列示了会计司综合处㊁制度一处㊁制度二处等七处职能机构,但是其中仅有制度一处㊁制度二处负责的业务中提到了对会计制定㊁解释和实施跟踪等职能㊂即便我国1998年成立了对会计准则提供咨询并反馈有关信息的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也并未形成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参与并向委员会提供改进意见的监督机制㊂2.4.2 美国会计准则监督机制美国会计准则制度依靠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财务会计基金会(FAF)对整个制定过程实施监督㊂成立于1972年的财务会计基金会,是一个非政治性的独立民间组织㊂当时会计基金会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美国财务会计标准,提高财务报告中发现的信息价值㊂而如今,会计基金会主要从事监督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工作㊂会计基金会对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情况如下:(1)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客观地作出决策,尽可能确保信息的中立性;(2)要慎重权衡利益相关者意见,会计准则的建立必须有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基于搜集公众建议并认真审议研究的基础;(3)制定过程中应合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利益;(4)以清晰和准确的语言表达会计准则内容㊁目标和原则;(5)向公众提供清晰及时的信息,努力让公众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了解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发展变化;(6)复查委员会对以往会计准则的解释,修订并及时补充准则说明;(7)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在合理期限内制定适用于新标准的过渡条款㊂[6]3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特点3.1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特点我国会计准则的建立全部由政府机构完成,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准则建立过程中参与越少,越不利于使用者对准则的应用,企业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的自主权也会受到限制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会计制度的形成仍处于起步阶段,忽视了政府机构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交流㊂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对外贸易范围日益扩大,我国更需要保证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公开透明㊂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的成立,目的就是拓展制定机构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交流咨询的范围㊂3.2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特点首先,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民间独立机构,除非紧急情况,政府不得干预市场经济㊂例如遭遇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除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经济调控外,民间团体也逐渐意识到会计制度必须更加规范,更加公开透明㊂因此美国才成立了来自社会不同领域财务报告使用者所组成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即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㊂611其次,虽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但是全部制定流程均受另外独立的民间组织财务会计基金会监督㊂财务会计基金会董事会受托人就是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董事会受会计信息使用者委托设定一套完整严密的操作程序控制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运行情况㊂受托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有资格通过合法的方式,按照委员会规定的格式要求提交有利于完善会计准则制度的意见草案㊂最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义务召开听证会来吸纳社会民众提出的建议㊂例如会计准则委员会董事会在面临极富争议的问题而内部成员又没有达成明确共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会计准则委员会官方网站向公众发放评论邀请函,通过这种方式搜集有利于美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意见㊂3.3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优缺点比较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1)政府可以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稳定国内经济,这样不仅能够维护本土企业的切身利益还避免了本国以及周边国家受金融危机冲击的风险㊂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我国经济之所以未在金融风暴中遭受严重冲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宏观调控更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㊂(2)资金充足,资金来源稳定㊂由于财政部主导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准则建设过程中需要的资金由政府财政资金补足,提高了准则制定效率㊂(3)制定机构具有权威性㊂财政部可以凭借其权威性在必要时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㊂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尚有提升空间㊂政府机构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拥有直接控制权,为保障会计准则制定的公平公正,民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意见同样不容忽视㊂不完善的信息反馈流程可能会导致信息滞后,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导致会计准则的制定缺乏实践依据㊂因此,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要对这些方面给予关注与完善㊂表1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优缺点中国美国优点可利用宏观调控应对金融危机运行资金来源充足制定机构具有权威性制定机构独立于政府之外制定过程受财务会计基金会监督有完整的意见反馈制度缺点制定过程缺少严格的监督机制民间组织不能直接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信息使用者意见反馈途径不完整制定过程更依赖民间机构,权威性不高应对金融危机能力欠缺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现象 如表1所示,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1)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间组织㊂会计准则委员会董事会的7名成员均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并且都是具有相关专业方面从业经历的非政府官员㊂另外董事会至少由60名专业人员协助,这些专业人员具有会计研究方面的知识和经验㊂董事会成员和专业技术分析人员各司其职,分析人员负责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参与圆桌会议,向董事会提供意见草案㊂董事会成员负责准则的最终确定或修订㊂(2)有专门独立的机构监督会计准则制订过程,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负责监督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并制定一套严密的运行程序约束委员会的行为㊂因为基金会资金的全部来源是美国社会的投资赞助,所以,无论是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基金会都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提议㊂(3)意见反馈机制体现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通过举行听证会获取民间会计信息使用者意见,经过委员会内部圆桌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为正式准则㊂缺点是会计准则制定过程所需资金很难得到政府机构的支持,只能依靠民间资助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承受巨大的资金运转压力和风险,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比如金融危机,不能及时得到政府的经济资助而繁琐的意见反馈流程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的时间,711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第6期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No.6,2019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㊂4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思考4.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双边贸易的形成,不只是带动了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更是刺激了新行业的产生㊂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产生较大影响的前提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之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重新认定中美关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范围㊂2015年10月21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米歇尔㊃普拉达,在北京一次重要研讨会上提出中国正在不断靠近全球统一的会计标准,中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也正在向国际准则靠拢㊂新准则的实施不但加快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的步伐,还保障了财务报告的质量㊂[7]鉴于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我国会计准则带来的影响,我国应当进行相应的准则更新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环境,协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完成阶段性目标㊂4.2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开始,美国会计业界在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始终没有达成一致㊂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共同建立了专项危机处理咨询小组(FCAG)㊂咨询小组成立目的在于委员会能够根据金融风险向大众发出预警以及确定需要紧急处理的重大会计问题㊂[8]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于会计准则制定较晚,导致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地位并不是很高㊂所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在于选择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维护我国利益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1)成立专门的会计准则监督机构,机构不仅要承担起监督会计准则制定流程的工作,还要主动向社会不同背景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征求意见,提炼其中确实可行的建议并考察企业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情况;(2)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上争取更多的发言权,并依靠政府机构强制快速有效地征集我国利益相关者的建议;(3)对经济实体中会计准则的应用状况进行实时考察,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反馈来判断我国会计准则是否需要修订与补充,以此逐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㊂结 语中美不同的国情导致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国情和民生息息相关,而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差异,容易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准则的理解与使用上出现分歧㊂只要存在合理适宜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就能充分满足国家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㊂另外,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更多国家愈发认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理念㊂为此,我国应该采取能有效适应国际会计准则变化趋势的措施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㊂只要中美双方都能够利用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就能解决各自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双方的协同发展㊂[参考文献][1]财政部.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二处职能[EB/OL].(2015-05-20)[2018-12-05]./ zhengwuxinxi/kjsGYWM/zhOngyaozhineng/200805/t20080522_33478.html.[2]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大纲“的通知[EB/OL].(2008-05-22)[2019-06-811 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08]./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0805/t20080522_33554.html.[3]FASB.FAF,FASB,and GASB Timeline[EB/OL].(2013-09-12)[2019-09-04].https:/// facts/index.shtml.[4]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工作大纲“的通知[EB/OL].(2016-03-02)[2019-09-04]./zhengwuxinxi/gongzuotongzhi/201603/t20160310_1899890.html.[5]FAF.Rules of Procedure[EB/OL].(2013-12-11)[2019-06-29].https:///jsp/FASB/Page/ SectionPage&cid=1351027215692.[6]FASB.Guiding Principles[EB/OL].(2006-11-16)[2019-01-11].https:///jsp/FASB Document_C/DocumentPage&cid=1218220140741.[7]米歇尔㊃普拉达.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共促全球会计准则制定[EB/OL].(2015-11-18)[2019-05-21]. /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511/t20151120_1574639.html.[8]王磊磊.美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与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5):113-116.[责任编辑:李照月] A Comparis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 Formulation Models in China and the U.S.Wu Yu1,Zhan Li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Hubei443002,China)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model and American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At the same time,in view of the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which includes China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model,especially in the formulation process of supervision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providing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At the end of the paper,based on China's macro-development environment,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on the premise of national conditions,we can learn from the American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model to optimize our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model and promote the transparency and convenient application of our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process.Keywords:accounting standards;formulation model;supervisory mechanism9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一、会计目标
中美在会计目标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中国会计的目标:
总体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美国会计的目标:
提供企业外部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二、会计原则
中美在会计原则上,美国的更具典型性,中国的更为细致具体。
1.中国会计原则(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4项假设、8项信息质量特征、6要素、5个会计计量、4大报表)具体会计准则
2.美国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是其最重要的原则
三、准则制定机构与实施
1.中国
制定: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实施:
(1)以会计规范的形式出现;(2)以法令的形式得以强制实施。
2.美国
制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实施:
主要通过政府部门的实质性支持和行业权威组织支持而实现。
如SEC的支持——规定其权威性;AICPA的支持——规定其作为出具无保留审计报告的依据。
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中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主要差别是:美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具可操作性;更具体系性;有更强的逻辑结构。
1.中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2.美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原则。
五、会计规范体系
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中美会计规范体系差异较大,美国的更为庞杂,适用范围更广;中国的相对不够完善,还需补充。
1.中国
1) 基本会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4项假设、8项信息质量特征、6要素、5个会计计量、4大报表)
2) 41个具体会计准则
3) 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4)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2.美国
美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是“公认会计准则(GAAP)”是指适用于各个不同行业的企业的,
六、会计要素
1.中国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2.美国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和权益
动态要素: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七、会计环境
1.中国
1.政治因素: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2.经济因素: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企业组织形式以国有企业为主(现为转制时期);资本市场不发达
3.法律因素:对会计影响较大的法规有会计法、税法、公司法和证券法等
4.文化因素:会计文化趋于统一性。
2.美国
1.政治因素:高度发达的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2.经济因素: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资本市场高度发达。
3.法律因素:对会计影响最深远的法律规范有1933年的《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
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权限经历了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