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形图的判读 中图版地理七上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节 地形图的判读
山脊:等高线弯曲, 由山顶向山脚凸出来
缓坡
陡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
陡崖
陡崖是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图例)
A
A
B
D CD
E
缓G坡
陡F 坡
A BA E D
G
F
DC
闭合
低 高 重叠
降低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 表示地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 为什么?
X
X
甲
乙
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应 该是盆地;乙图虚线表示山谷。
山谷:两山之间低洼的地方,常汇集流水
等高线由低往高凹进去
鞍部:山上两山峰之间 相对较低的地方
K
两侧高,两侧低, 呈马鞍形
低
高K 高
低
K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
陡坡
陡崖
等高线重合
小结:
等高线闭合,
中间高,四周低
(图例 )
鞍部两个山顶之 间的过渡部分
山谷: 等高线
弯曲,由山脚向 山顶凹进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 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山 峰、山脊、山谷、陡崖、 盆地、缓坡和陡坡,判读 坡的陡缓。
海平面—— 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
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 距离,称为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新概念:
等高线 ---在地形图上,将 陆地海拔高度相等 的各点连接成线, 叫等高线。
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 条等高线的高差
将图中数值相同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 连接起来,再次体验等高线的绘制。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堂 检测
1.阅读等高线地形图,
你能说出字母对应的地形吗?
AB C
E D
2、地理填充图册P10四题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一、在地图上确定地面高度
阅读教科书21页“做一做”并讨论 :
你认为王欣、王琳、 董浩,谁的结论是 对的?
1.海拔和相对高度
A
1 000米相对高度 B 海拔
500米
1 500米
平均海平面
图中有A、B两点,若以平均海平面作为基准点量算出来
的高度,就是海拔。
A处海拔为 1 500 米,B处海拔为 500 米。 而A比B高出的距离叫相对高度,为 1 000 米。
思考
怎么表示在平面地图上呢?
等高线—— 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曲线
把它压瘪!
同线等高,线间等距
思考: 1.图中同一条线上和相邻两条线间在海拔高度上
有什么特点? 2.观察图中等高线,有的地方向外凸,有的地方
向里凹,有的地方线密,有的地方线疏。为什么呢?
山顶 鞍 部
山顶 鞍 部
列表对比
地形 部位
等高 线形
态
山顶
山脊
300 500
山谷
300 100
鞍部
陡崖
பைடு நூலகம்
特点
封闭环状 曲线,数 值由外向 内增加
等高线向 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 高处凸出
两山顶间 平缓的部 位
多条等高 线重合处 标有锯齿 线
教你一招:巧记地形部位特征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1.3 地形图的判读 教案
力,是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时阅读地形图的重要的手段。
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山体有何特征?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在地图上确定地面高度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通读课本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2.如何计算相对高度?多媒体展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点拨:相对高度=两地点海拔之差练习:请你确定图1-20中A点的海拔,A点对于B点和C点相对高度。
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教材,结合示意图思考:明确:海拔是某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强调:相对高度=一个地点的海拔-另一个地点的海拔。
利用练习巩固对海拔和相对高度的理解:A点的海拔是600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400米;A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
利用练习巩固对含义的理解。
1.等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点击链接可以看到实物景观。
低。
结合景观图,引导学生说明山体不导问:这些山体不同地形部位,如何用等高线表示的呢?学法指导:阅读等高线地形图一般步骤:1。
读出每条等高线的海拔方法。
练习:1.请判断下面等高线形态代表的地形部位。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二在地图上识别地形对照图1—22,读图1-23,结合教材,分析并回答: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2.分层设色地形图有什么作用?3.在图1-23中找出图例,说出北京市东南部与西北部的海拔有什么差异,在图中什么方法表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分钟。
点拨:引导学生总结。
学生根据自学问题,阅读教材,读图1-23,结合教材,并对照图1—22,进行思考、分析、讨论。
明确:1.分层设色地形图含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按照不同高度着以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2.表示高度的方法:用颜色的深浅表示海拔的高低,更具形象化。
3.北京市地势特征:东南部颜色为绿色,表示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西北部颜色为淡黄色为500米以上,地势高。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上1.3《等高线地形图》优质课件 (共30张PPT)
A.1500米 B.3000米 C.4500米 D.6000米
方向数字小 脊相反)
的地方弯曲) 凸高为谷 凸低为脊
两个山顶之 间比较平缓 的地方是鞍 部
多条等高线 重叠的地方 为陡崖
【例一】快速选一选
1.等高线地图中的“高度”指 A( )
A.海拔
B.相对高度
C.两地之间的高度差 D.相对高差
死2.海世湖界面最为高_峰4珠00穆米朗,两玛地峰之海间拔的8相84对4.高43度米是,陆( 地B表面) 最低点
广阔平坦。
高原: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缓。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内部较平坦,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山地:
海拔一般 在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崎 岖不平、呈条 带状分布。
连连看
130米
130米
130米
13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20米
110米
100米
100米
欢迎走进地理乐园
“探索无限 快乐无边”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 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 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凤山中学 徐金明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地形图(八年级复习课)
海拔
A B 100米
300米
200米
海平面
相海对拔高: 度地:面地上面某上地某点地高点出高出
海平另面一的地垂点直的距垂离直距离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 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 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
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 4000多米是它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上册 地理 教案 1.3地形图的判读 (1)
2.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学生刚开始接触中学地理学习,且第一章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阶段的难点,所以需要在方法和习惯上进行引导。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从教学手段上、课程的引入和学生活动环节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采用启发式讲授,与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学生利用PAD学习相辅相成。
多媒体教学和学生利用PAD学习相辅相成。
PAD班教学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教材、课件、学案、检测试卷、微课等多种素材,只通过一个学生端PAD 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简化了学习工具,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加强了师生互动,拓展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间(课上和课下)和空间(在校和在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技术准备】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PAD班教学。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关注度得到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课前预习【推送微课发送任务】,微课长10′微课内容: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山地不同部位名称。
观看微课视频,完成预习任务。
1.学习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
2.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3.观看模型,认识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基本概念前置,对等高线地形图、山体不同部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网上发送作业,学生pad接收并完成。
15′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提高兴趣】:“山地真人CS对抗”【回顾预习所学,回答问题】为了逼真演绎两军对垒的军事化作战场景,通常会运用选用沙盘或者模型介绍活动地点的地理环境,有种地图也可以帮着我们了解地面的地形和地势高低起伏变化,它叫什么地图?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完整)中图版地理七级上册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用等高线表示8.
读珠出穆每 朗条玛等峰高的线海的拔海为拔88(艾44米.丁)。湖为吐鲁番盆地的“盆底儿”,湖面
等如深果线 等— 高线—值海自洋中中心深低向度于外相围同黄递的海增各,点海表的平示连该线面地。1区5中4间.3低1,米四周,高是。我国陆地海拔
珠峰高程含义:
在地图上确定地面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地面上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以米为单位。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中国的最高与最低点相差多少?
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方法是: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以米为单位。
它表示该区域中某一海拔高度的各个地点的集合。
AB EF CD
AB
F E
CD
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的曲线。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图, 称等高线地形图。
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方法是: 1.读出每条等高线的海拔(米)。 2.观察等高线的分布状况,判别地形特点和地形类型。例如,等高 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峻;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和缓。当等高线呈 闭合状态时有两种情况:如果等高线值自中心向外围递减,表示该地区 中间高,四周低;如果等高线值自中心向外围递增,表示该地区中间低, 四周高。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 山脊。
1.3.1 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 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重新测量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公布了珠穆朗玛峰新 高程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1.3.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较 平坦的地形。
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比较: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高度 500米 500米 以上 以上
地面起伏 较平坦 崎岖 程度
200〜500 不定 200米以下 米
崎岖
中间低、 较平坦 四周高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
1.3.2 地形图的判读
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 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中以哪种符号和注记表
示北京是中国首都。 2.说出图中以哪些符号表示北京
市界、运河、河流和水库。 3.说出北京市东南部与西北部的
陡崖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表示高度变化很大。
随堂练习
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什么?
E
D
B
A
C
答案:
A 是陡崖
E B
D
B 是鞍部 C 是山谷
A
C
D 是山脊
E 是山顶
随堂巩固
1.以下论述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你改正过来。 (1)地图上用海拔注记山脉的高度。 (2)地图上注记高度的单位是厘米。 (3)“陆高海深”表上的“0”表示海平面。 (4)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相对高度是相同的。 (5)所有海拔高度都比相对高度高。 2.在下图中适当位置填写代表不同地形的字母。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E——盆地
海拔有什么差异,在图中是用什么 方法表示的。
主要的地形类型
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五种:
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地形部位。
二、目标: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式。
三、教学进程与方式:通过读图、画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育;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等进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二、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用具: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六、教学进程:(一)温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讲课:教师拿出模型,与同窗一路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忙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一、教师自评:《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硕,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我以自制模型为载体,以海拔的熟悉——等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作为教学主线,较好地演示了等高线的大体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式等知识,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较好地强调了重点,冲破了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
可是在帮忙学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比较着急,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较少,这对部份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讲有些困惑;还有若是语言的表达能更简短精准、风趣幽默,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还要继续尽力。
二、学生反馈:教师语言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用的模型直观、形象、生动,让咱们似乎身临其境,而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也是依照模型绘制的,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同行点评:一、备课充分,教材处置适当,教学目标清楚、科学性强,教学重、难点突出。
二、运用自制模型并结合小黑板,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地形图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 朱丽珍
活动1 画界线 知联系 说差异 画出图中的颜色界线
活动2:观实景 认地形 说特点 将景观图与所反映的地形名称连线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 平原
活动3:等高线图上识地形 将地形图拖放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活动4:对比地形图认地形说方法
对比两种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找出基本地形
活动5:分类圈画认地形 在中国地形图上分类圈画出不同地形类型
活动6:观察对比说特征
圈出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对比地形特 征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等高线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山脊
山峰
鞍部 陡崖
山谷
山峰
山 脊
山 谷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 凸低为脊 )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为山谷 ( 凸高为谷 )
鞍部
陡崖
五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两个山峰 之间的低 地。
陡崖
等高线闭合, 等高线的 数值由中间 弯曲部分 向四周逐渐 向低处凸 降低。 出。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等。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1、地面高度
单位:米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的 弯曲部分 向高处凸 出。
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
地形的识别
E
30 A C 0 25 0 20 15 0 100 0 5 0
D
250 B
G
F
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低
D C
300 A 250 200 150 10 050 25 0
B高
山脊
山顶
陡崖
山谷
300 A 250 200 150 10 050
丘
陵
海拔在200~ 500米之间、起伏 不大,坡度较缓。
盆
地
四周高、中间低。
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高原 海 拔 地 面 起 伏
山地
丘陵
200~500 米
盆地
不一定
平原
低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内部平坦, 边缘较陡
起伏大,坡 度陡(山高 谷深)
起伏小,坡 度和缓
中间低四 周高
平坦
地形剖面图
2、等高线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欣赏梯田,感知等高线】
【欣赏梯田,感知等高线】
想一想,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等高线的绘制
秋高气爽,阳光 明 媚,如果你是 班长, 本周末你 策划组织 同学们 去爬山秋游, 你 会 选 择 哪个 一 坡 ? 为什么?
坡陡——等高线分布( 密集 ) 坡缓——等高线分布( 稀疏 )
你所发现的是:
地形图上的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海拔在500米以 上,顶面比较宽 阔、平缓的高地, 边缘较为陡峭。
高 原
平
原
海拔在 200米以下, 平坦开阔,起 伏很小。
山
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坡度陡峻、沟谷幽深, 多呈脉状分布
练一练
1500米 乙地的海拔为_______; 500米 甲地的海拔为______; 0米 丙地的海拔为______; 甲乙两地的相对海拔为______; 1000米 乙丁两地谁的海拔高?一样 _____
比一比
珠穆朗玛峰高 8844.43米
海拔
某大楼高56米
√
相对高度
√
想一想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海拔 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 卓玛却说珠 峰高4000多米,这是为什么?
表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一步:找出剖面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 第二步:沿每一个交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
E C
25 0
DBLeabharlann F低山谷E C
300 A 250 200 150 10 050
D
25 0
G
B
F
鞍部
瞧一瞧,生活处处有地理
山顶
山脊
山谷
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 和等深线的地形 图上,把不同高 度和深度的范围, 着上不同的颜色, 从而能可以一目 了然地看到地表 的高低形态和海 底的起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