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行程问题》说课稿
四年级
闫慧颖
【说教材】
《行程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六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上一版的四上教材中,行程问题仅仅是渗透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和笔算的教学中,比较淡化。而现行教材,行程问题则是被安排在三位数乘两位数整个单元教学的末尾,单独成节,可见它的重要性得到了回归。本节课中,许多问题取材于实际生活,能使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还是竞赛热点,更是初中数学的经典题型,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载体,学好本节至关重要。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速度的内涵,会正确表示速度。
2、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数形结合、模型化的数学思想。
4、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怀。
要想达成预期目标,教学中必须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意义和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说学情】
年龄特征方面:四年级学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知识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简单乘除法运算能力。在经历本单元例1的学习后,学生能独立解答“在一定时间内行多少米”的问题。
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信息、采用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
生活经验方面: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学生们对“速度”、“时间”、“路程”有初步感知,大部分学生能够感觉到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这些特征、知识、能力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立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及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说教法、学法】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能力还有限,如果不注重引导和呵护,一些小困难就会干扰学生,让学生感到不安、失去学习兴趣。如果引导得当,就会把这种不安转化成探索的激情和求知的欲望,所以本节课,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启发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情景出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引导探究法的落实,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究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与合
作学习,数形结合法和探究学习法。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从学生身边常见的情境入手:情境1:小明家去北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最快,认识路程和时间,知道路程相同时,用时越短的越快。情境2:体育课老师组织10分钟跑步练习,根据三名同学所跑的路程判断谁是最快的,得出:时间相同时,跑的路程越远的越快。那当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快慢呢?学生通过生活常识知道,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先来学习行程问题中的速度。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 认识速度
请同学们感受生活中的速度,为学生呈现不同的速度,开阔其视野,共同感受人类的科技的进步,如:“新视野”号是人类史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飞行器,它的速度高达约每小时5.8 万千米(约每秒16千米)。引导学生得出速度是每小时(或者每分钟等)所行的路程。
教师提示:这里的“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都表示单位时间。
2.会正确表示速度。
教学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如千米/时,米/分,意在让学生掌握这种简单明了的速度表示方法,会正确表示速度。
随后完成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不解答快速说出各题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进一步巩固路程、速度和时间,提高学生快速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
3. 探究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1)教学教材第53页例5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提取已知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已知汽车行驶速度是每小时70千米,已经行驶时间4小时,要求路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求一定时间内行多少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一说、议一议,全班交流。
(2)尝试完成例5第二小题
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答,并交流解答的思路
教师引发讨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建立“速度×时间=路程”的模型。
4. 变式练习
通过变式练习,引导学生解决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的题型,归纳出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以及引导学生解决“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的题型,归纳出关系式:时间=路程÷速度。
通过这两个变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变式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和拓展提高
1. PPT出示教材第55页第9题,此题包含数量关系的顺向应用和逆向思考,在练习基础上,提高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
2. 尝试运用数形结合法解决经典问题:火车过桥问题
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火车过桥时行驶的路程包括车长、桥长两部分。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速度×过桥时间=桥长+车长。
通过这两道题,学生学会运用线段图来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准确条理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