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地质认知实习报告
岳麓山地形地质情况及植被类型分布调查实习报告
岳麓山地形地质情况及植被类型分布调查实习报告第一篇:岳麓山地形地质情况及植被类型分布调查实习报告岳麓山地形地质情况及植被类型分布调查实习报告一、引言湖南师范大学选修课程《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基础训练》第二次野外实习地点为长沙市岳麓山,时间是2012年6月2日。
本次实习围绕岳麓山质地貌和植物生态为中心进行考察,实习目的为进一步增强学生野外调查的实践能力,提高对岳麓山的地形地质情况、植被类型分布和演替趋势的认识。
在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同时,增加课外知识,提高野外实践能力和技能。
二、岳麓山的地形地质与环境岳麓山位于东经112°44′~112°48′,北纬28°20′~180°27′,南北长约4千米,东西宽约1.5~2千米,主山体面积约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300.8米,母岩为石英沙岩、页岩、砂岩,主要土类为红壤、山地黄红壤,表土多为腐殖质土。
岳麓山具有亚热带夏热潮湿季风型气候的特色,季风更替显著,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四季分明,雨季明显。
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
其山脉属南岳衡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古时称为灵麓峰。
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故名岳麓。
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
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坐落在山中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古麓山寺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山顶有云麓道宫;地处青枫峡有爱晚亭,建于清乾隆57年,为风景绝佳之地,也是毛泽东同志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三、岳麓山的植被类型及分布趋势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二环线以内,是长沙市的“绿肺”。
岳麓山在1975年正式被辟为公园,2002年与周边其它景点整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几篇关于岳麓山实践报告
几篇关于岳麓山实践报告篇一:《土地资源学》之岳麓山考察报告一、前言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应当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观察、发现区域现存的问题,还要学会如何去收集、查阅、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并尝试去分析所看到的现象其原因、尝试去全面理性地思考可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此次认识实习中,我们小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文献,并且尝试去开阔思维、去理性分析,认识了本专业的学习方向。
获益匪浅。
二、实习时间20XX年4月14日三、实习地点岳麓山,梅溪湖四、实习目的1、了解岳麓山的植被、土壤、地形、水文、动物等情况,考察梅溪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2、进一步认识理解《土地资源学》这门课程,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我们自己去实地调查,找出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并妥善解决,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对该学科的专业素养。
五、实习地概况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
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区西面。
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
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
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山中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
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
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
六、实习内容及过程由于此次考察是为了了解岳麓山的植被、土壤、地形、水文、动物等情况,并对“为什么古代岳麓山以南地区发展好于以北地区,而现代发展又正好相反”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植被:调查结果表明,岳麓山现有植物群落类型13个,现分述于下。
岳麓山地质认知实习报告精讲
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地层3—8第三章构造9第一节断层9—12第二节节理12—13第三节褶皱13—18 第四章岩浆岩19—20 第五章湘江河谷地貌与沉积特征及地下水20—25 第六章边坡25第七章结束语26第一章前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
固体地球包括最外层的地壳、中间的地幔及地核三个主要的层圈。
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地质学在理论上和解决实际问题上都担负着重大的使命。
所以地质学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与国家的建设及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质学要用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寻找粳稻、更经济适用的矿物资源。
而地下水是生活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西北,地表相当缺乏,在这些地区,可以说,找到了地下水,就无异于找到了粮食。
上述所有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能源与地下水资源都需要用地质学的理论和实践去查明。
野外现场教学和实习是地质类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校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出野外实践。
学生通过在野外多认识一些地质现象,要求学生学会初步掌握罗盘的使用,提高对地质野外的分析观察能力。
第二章地层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含沉积物)。
岩状岩石泛称为岩层。
地层形成时事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较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较下部位,较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较上部位。
1、地层的分布: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下部紫红色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中部厚层状、块状灰白色变质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上部浅灰色、紫红色、灰黄色砂质板岩、粘土质板岩、凝灰质板岩。
厚1366-2425米。
2、时代年鉴表:3、泥盆统系砂岩、粉砂岩、泥灰岩①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下部灰白色石英砂岩、砂砾岩、砾岩,上部紫红色泥页岩、粉砂岩厚61-204米。
②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下段灰色、灰黄色—厚层状泥灰岩,风化后为黄土色泥岩,延时致密坚硬,节理裂隙发育。
③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灰白色、灰绿色薄质砂质页岩、下部夹泥灰岩,上部夹石英砂岩过度为厚层状、块状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清风峡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清风峡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加深对工程地质概念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岳麓山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岳麓山的地形地质情况,掌握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实习主要集中在岳麓山的清风峡地区,该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构造活跃,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观察在清风峡地区,我们详细观察了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的正断层。
该断层产状为SW265°,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成分为泥灰岩,具有明显的构造现象。
通过观察断层两侧的岩性变化,我们了解了断层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2. 构造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了节理和褶皱等构造现象。
节理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它们对岩体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影响。
褶皱构造主要表现为背斜和向斜,反映了岳麓山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挤压作用。
3. 岩浆岩认识在实习区域,我们发现了一处岩浆岩侵入体。
该侵入体为花岗岩,具有明显的侵入特征,如岩脉、岩墙等。
通过观察岩浆岩的形态、产状和岩相学特征,我们对其成因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地貌与沉积特征分析岳麓山清风峡地区地貌复杂,有峡谷、峰林、喀斯特地貌等。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了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了解了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沉积岩的岩性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对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掌握了观察、分析地质现象的方法。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丰富自己的地质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而努力。
五、实习总结本次岳麓山地质实习让我对地质构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锻炼了实地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岳麓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岳麓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自然地理的学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岳麓山自然地理实习活动。
此次实习旨在加深我们对自然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岳麓山的地形地质特征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属于南岳衡山山脉的延伸。
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岳麓山的地形地质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岳麓山的地形起伏较大,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山体主要由古老的沉积岩组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岳麓山的断层、节理、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并对山体的岩浆岩、沉积岩等岩石类型进行了识别。
2. 岳麓山的植被分布岳麓山植被丰富,种类繁多。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岳麓山的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岳麓山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类型逐渐变化。
在山脚和山腰,主要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而在山顶,则主要是针叶林。
此外,岳麓山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如银杏、水杉等。
3. 岳麓山的水文地质特征岳麓山的水文地质条件也具有特殊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岳麓山的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岳麓山地区地下水丰富,泉水众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岳麓山的“岳麓泉”。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岳麓山的地质灾害现象,如滑坡、泥石流等。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对岳麓山的自然地理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地形地质、植被分布、水文地质等自然地理现象,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实习还培养了我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岳麓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能力,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岳麓山自然地理实习活动。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形地质特征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属于南岳衡山山脉的延伸。
实习期间,我们对岳麓山的地形地质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岳麓山地形起伏较大,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山体主要由古老的沉积岩组成。
岳麓山爱晚亭地质实习报告
岳麓山爱晚亭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岳麓山爱晚亭地区的地质情况,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实习要求我们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分析该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并撰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爱晚亭景区,实习时间为2021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实习内容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
实习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测量、记录和数据分析等。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1.地层岳麓山爱晚亭地区的主要地层为泥盆系,其中以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为主。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该地层主要以灰白色薄质中厚岩为主,成分为泥灰岩,具有泥质结构。
2.构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存在一条正断层,产状为SW265°33',属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
该断层表现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的断裂,断层面较为平直,断层两侧岩性变化明显。
3.岩浆岩岳麓山爱晚亭地区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花岗岩侵入地层中,形成岩脉。
岩浆岩的岩相学特征明显,晶体粒度较大,颜色以白色为主,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岳麓山爱晚亭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测量和记录地质现象,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地层岩性的变化规律、构造活动的特点等,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方向。
六、建议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岳麓山爱晚亭地区的地质情况,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实习中增加一些内容,如地层对比、构造演化、岩浆岩成因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岳麓山爱晚亭地区的地质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心得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心得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地质实习机会。
在岳麓山的实习期间,我收获了许多关于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我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岳麓山,我们实地考察了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现象,亲眼见到了各种地质遗迹,从而对地质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与课堂学习相比,实地考察使我对地质学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使我明白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
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正断层、节理、褶皱等地质构造,并通过地表露头推测出地下的地质结构。
这使我认识到,地质学是一门需要细致观察和认真分析的学科。
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揭示地层的秘密,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习期间,我还对岳麓山的地质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岳麓山的地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丰富的地质遗迹。
这使我认识到,地质作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层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变迁。
通过研究地层,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为探讨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此外,实习还使我认识到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在岳麓山,我们看到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以及地质环境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这使我意识到,人类活动必须遵循地质规律,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要感谢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共同分析地质现象,共同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是地质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团队协作,我们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共同为地质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在岳麓山的地质实习,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这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地质学素养,也培养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岳麓山实习报告(共3篇)
岳麓山实习报告(共3篇)岳麓山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岳麓山岳麓山在长沙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
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
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
这里还葬有黄兴、蔡锷等著名人物。
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市花)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四季风景宜人。
岳麓书院在山之东麓,始建于宋开宝九年(976年),朱熹、张主讲期间是全盛时期,有学生千人,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
清光绪二__年(1903年)改为高等学府,后又变成高等师范学校。
1925年改为湖南大学。
书院现存古建筑尚有御书楼、文昌楼、半学斋、十彝器堂、濂溪祠、湘水校经堂、自卑亭等,让人缅怀书院辉煌历史。
岳麓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
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
位于清风峡口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孕育了博大精深,广袤无垠的湖湘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烈、伟人。
岳麓山也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好课堂,这里长眠了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为舍生取义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还长眠了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_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
那一座座为他们树立的丰碑墓志,永远昭示和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构成了岳麓山的一幅幅悲壮肃穆的人文景观。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头景区。
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主学会景点等。
规划开放的景区有:天马山、桃花岭、石佳岭及土城头景点等,总面积达36平方公里。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方案大全、职场资料、个人写作、教学资料、经典美文、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lauses, documents, plans, workplace materials, personal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3篇关于地质相关的实习报告大家都有写过吗?一起来看看。
岳麓山地质认知实习报告精讲
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地层3—8第三章构造9第一节断层9—12第二节节理12—13第三节褶皱13—18 第四章岩浆岩19—20 第五章湘江河谷地貌与沉积特征及地下水20—25 第六章边坡25第七章结束语26第一章前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
固体地球包括最外层的地壳、中间的地幔及地核三个主要的层圈。
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地质学在理论上和解决实际问题上都担负着重大的使命。
所以地质学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与国家的建设及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质学要用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寻找粳稻、更经济适用的矿物资源。
而地下水是生活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西北,地表相当缺乏,在这些地区,可以说,找到了地下水,就无异于找到了粮食。
上述所有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能源与地下水资源都需要用地质学的理论和实践去查明。
野外现场教学和实习是地质类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校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出野外实践。
学生通过在野外多认识一些地质现象,要求学生学会初步掌握罗盘的使用,提高对地质野外的分析观察能力。
第二章地层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含沉积物)。
岩状岩石泛称为岩层。
地层形成时事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较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较下部位,较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较上部位。
1、地层的分布: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下部紫红色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中部厚层状、块状灰白色变质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上部浅灰色、紫红色、灰黄色砂质板岩、粘土质板岩、凝灰质板岩。
厚1366-2425米。
2、时代年鉴表:3、泥盆统系砂岩、粉砂岩、泥灰岩①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下部灰白色石英砂岩、砂砾岩、砾岩,上部紫红色泥页岩、粉砂岩厚61-204米。
②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下段灰色、灰黄色—厚层状泥灰岩,风化后为黄土色泥岩,延时致密坚硬,节理裂隙发育。
③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灰白色、灰绿色薄质砂质页岩、下部夹泥灰岩,上部夹石英砂岩过度为厚层状、块状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
岳麓山地质实习报告
岳麓山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的认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岳麓山地质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岳麓山的地质结构、地层分布、构造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分布等,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提高自己的地质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6月7日。
实习期间,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岳麓山的地质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观测。
三、实习内容与成果1. 地形地质情况岳麓山地处湘中丘陵区,是一座古老的岩溶山岳。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岳麓山的地形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发现岳麓山的地貌主要以丘陵、峡谷和岩溶地貌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根据地层观察,岳麓山主要分布有古生界和新生界的地层。
其中,古生界地层主要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和泥盆系,新生界地层主要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
在这些地层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典型的地质现象,如断层、节理和褶皱等。
2. 植被类型分布岳麓山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实习期间,我们对岳麓山的植被进行了调查和观测。
发现岳麓山的植被主要分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三种类型。
其中,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山体的中上部,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山体的中下部,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山体的谷地和坡脚处。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岳麓山的地质结构和地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地质学的理论知识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增强了自己保护地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总之,本次岳麓山地质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岳麓山实践报告
岳麓山实践报告岳麓山实践报告天然屏壁。
可谓天工造物,人间奇景,长沙之大观。
岳麓山海拨300.8米,连峦叠峰数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长沙市区西面。
主峰云麓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畔石。
凭栏远眺,湘江如带,桔洲浮碧江心,双桥飞架东西,古城新廓尽在紫气青烟之中。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
白鹤泉、禹王碑、舍利塔、飞来石、自来钟、穿石坡等皆分布在山林岳壑之间;山中现有植物174科559属977种,其中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均系千年古树,老干虬枝,苍劲挺拔,高耸入云。
枫梓、松栗,虬枝曲干,蓊郁青葱;山涧泉流终年不涸,颇有清幽之感。
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满挂枝头,麓山更加艳丽。
(一)气候环境状况对旅游而言,天气不仅以自身的千变万化形成多姿多彩的奇观景象,还赋予了自然山水以生机,增添大自然的神韵。
和煦明媚的阳光,晴朗的天空,宜人的气候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旅游资源的背景,是旅游区开发的必要条件。
岳麓山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9—17.5℃,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
年平均降水量为1360—1400毫米,4—7月为雨季,是我国暖温区域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其气候状况较好,适于旅游。
同时长沙空气质量也年趋好转,呈现一片光明的景象,下图是长沙近几年酸雨pH值和频率图:从图1可知,1996到201X年长沙市降水pH值均在4.8以下,平均降水pH值为4.21,PH值最低为1996年(3.43),最高为201X年(4.80)。
1996至201X年长沙市降水酸雨频率均在48.7%以上,平均酸雨率频率83.1%。
而从1996—201X年,长沙市pH值逐年上升,平均酸雨频率也逐年下降,酸雨程度呈好趋势。
(二)水文植被状况水体是风景的血脉,是天然景观的基本构景条件,同时也能塑造环境,改善气候,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项目。
岳麓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岳麓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为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研讨相结合,提高我们对工程地质的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于xx年xx月进行了为期xx天的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的地点为我国著名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岳麓山的多个地质遗迹,了解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掌握了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和记录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岳麓山地区的隧道、桥梁等工程设施,了解了工程地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实习第一阶段:认识沉积岩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参观了岳麓山的沉积岩地貌。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环境和识别特征。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岩层的颜色、粒度、层理结构等特征来判断沉积岩的类型。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化石,了解了化石在地质年代划分和地层对比中的重要性。
2. 实习第二阶段:认识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们参观了岳麓山的岩浆岩和变质岩地貌。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岩浆岩的形成条件、岩浆侵入和喷发的特点,以及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变质作用。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来判断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类型。
3. 实习第三阶段:工程地质应用在实习的第三阶段,我们参观了岳麓山地区的隧道、桥梁等工程设施。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工程地质在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以及如何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工程地质在地质灾害防治、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作用。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提高了对工程地质的感性认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
其次,我们培养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最后,我们了解了工程地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岳麓山的实习报告
岳麓山实习报告一、前言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地质、生态、文化等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岳麓山的地质特征、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我于2023年6月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岳麓山实习活动。
在为期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对岳麓山的地形、地质、植被、动物、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地质认知实习在地质认知实习中,我们参观了岳麓山的多个地质景点,如爱晚亭、清风峡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了岳麓山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
岳麓山的地层主要包括泥盆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地层,其中以泥盆纪地层最为典型。
在构造方面,岳麓山地区主要发育有断层和褶皱,如爱晚亭附近的正断层和清风峡的背斜构造。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岳麓山地区的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2. 生态环境实习在生态环境实习中,我们深入岳麓山森林,观察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和动物。
岳麓山植被丰富,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多种类型。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如松树、枫树、杜鹃等。
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了多种动物,如蝴蝶、鸟、松鼠等,了解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文化传承实习在文化传承实习中,我们参观了岳麓山上的多个文化景点,如爱晚亭、岳麓书院等。
岳麓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岳麓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以及各个文化景点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三、实习感悟通过这次岳麓山实习,我对岳麓山的地质、生态、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地质方面,我认识到了岳麓山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了解了地质变迁对岳麓山地形的影响。
在生态方面,我认识到了岳麓山植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在文化方面,我了解了岳麓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让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增强了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心得
一、引言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我深知野外实习对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至关重要。
2012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师范大学选修课程《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基础训练》的第二次野外实习,实习地点为长沙市岳麓山。
这次实习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实践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调查、采集、分析和处理地质数据的技能。
具体要求如下:1. 学习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学基础知识;2. 了解岳麓山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3. 学会使用地质锤、罗盘、测量仪器等野外调查工具;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地质知识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岳麓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基础知识。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岳麓山的地层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等,其中泥盆系地层最为丰富。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断层、节理、褶皱等构造现象,以及岩浆岩的生成、分布和特征。
2. 野外调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组进行了野外调查。
我们使用了地质锤、罗盘、测量仪器等工具,对岳麓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多种构造现象,也采集到了不同地层、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采集到岩石样品后,我们对样品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通过观察岩石的宏观特征、岩性、成分等,我们确定了样品的地层、岩性。
同时,我们还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绘制了地质剖面图,进一步了解了岳麓山的地质构造特征。
四、实习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野外实习让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野外调查,每个成员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
地质实习报告岳麓山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通过观察岳麓山的地质地貌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演化过程,从而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长沙市岳麓山,实习时间为2021年9月15日。
岳麓山地处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湘江河谷地貌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地貌特征。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观察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包括泥盆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
通过观察地层的岩石类型、层理结构和化石分布,我们了解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特征和地质事件。
2. 构造观察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断层和褶皱等构造现象。
断层是地壳中断裂带,我们观察到了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的正断层,产状为SW26533,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具有泥灰岩成分和构造现象。
褶皱是地壳中岩层的弯曲和折叠,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级别的褶皱结构,如背斜和向斜。
3. 岩浆岩观察在岳麓山,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是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我们观察到了花岗岩和闪长岩等侵入岩体。
喷出岩是地表岩浆喷发形成的,我们观察到了玄武岩和安山岩等喷出岩。
四、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岳麓山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
岳麓山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揭示了其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
地层的分布和化石的存在揭示了岳麓山地区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环境。
构造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岳麓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作用。
岩浆岩的分布和特征揭示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掌握了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岳麓山地质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岳麓山地质实训报告
岳麓山地质实训报告
岳麓山地处洞庭湖平原和南岳山脉的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为了深入了解岳麓山的地质特征和资源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地质实训。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我们发现岳麓山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等岩石组成,同时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训过程和所得到的结论。
关键词:岳麓山、地质实训、矿产资源
一、实训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了解岳麓山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方法
我们选择了岳麓山南麓的凤凰寨地区作为实训地点,先进行了现场勘查,再进行了采样分析。
勘查时我们使用了矿物头盔、锤子、放大镜等工具,对岩石进行了观察和分类;采样时我们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采集了矿石样品和土壤样品。
三、实训成果
通过实地考察和样品分析,我们获得了以下结论:
1.岳麓山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石英岩等岩石组成,其中花岗岩占据绝对优势。
2.岳麓山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石和石英、滑石等非金属矿物。
3.岳麓山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泉水和井水中,水质清洌,
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四、实训体会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岳麓山的地质特征和资源分布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认识到,在学习地质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地质学知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实际工作。
岳麓山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岳麓山实习报告心得体会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岳麓山的实习已经结束了。
回顾这段时间,我感慨万分,收获颇丰。
在这片充满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还体验到了实践的乐趣和挑战。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岳麓山的诸多景点,如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等。
这些景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岳麓书院,作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它见证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在岳麓书院,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岳麓山的地质结构。
岳麓山位于南岳衡山72峰之一,是一座具有丰富地质遗迹的山峰。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地质现象,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和化石。
通过实地考察,我明白了地质演变的过程,对地球的科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了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工作。
我们分成不同小组,分别负责景区内的资源保护、旅游发展、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景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辛勤付出。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举行了一个实习总结会议。
会议上,每个人都分享了自己的实习心得体会。
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实习让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他们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更加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回顾这段实习经历,我深感荣幸。
在岳麓山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老师。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走向社会的信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最后,我要感谢岳麓山实习的机会,感谢每一位在实习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学。
这段实习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不断前行。
岳麓山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为了加深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于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在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岳麓山地质野外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岳麓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特征以及植被分布等,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位于长沙市岳麓山,实习时间为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层岩性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岳麓山的地层岩性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和岩石标本采集,我们了解到岳麓山主要由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组成,其中以泥盆系棋梓桥组(D2q)和石炭系黄龙组(C2h)分布最为广泛。
棋梓桥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成分以泥灰岩为主,具有明显的构造现象;黄龙组岩性为灰色、深灰色薄层状泥岩,富含植物化石。
2. 地质构造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岳麓山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了多条断层和节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正断层,产状为SW26533,断层面倾向SW,倾角为33度。
断层两侧地层错断明显,断层带宽约1-2米,断层带内岩性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具有明显的构造现象。
3. 地貌特征考察岳麓山地貌类型丰富,包括山地、丘陵、河谷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这些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其中,湘江河谷地貌和沉积特征尤为显著。
湘江河谷呈东西走向,河谷两侧地层为泥盆系和石炭系,河谷底部沉积物主要为砾石和砂砾。
4. 植被分布考察岳麓山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植被分布进行了调查。
岳麓山植被可分为三个层次: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乔木层以马尾松、杉木、柳杉等为主;灌木层以杜鹃、茶树等为主;草本层以苔草、蕨类植物等为主。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加深了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了野外实际操作技能;2. 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3. 对岳麓山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特征和植被分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岳麓山湘江实习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岳麓山地质地貌及湘江河谷的沉积特征,我们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学生于2021年10月组织了一次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我们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调查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及心得体会。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实习地点:长沙市岳麓山、湘江河谷实习时间:2021年10月15日至17日三、实习内容1. 岳麓山地质地貌考察在岳麓山,我们首先了解了该地区的地层、构造、断层、节理、褶皱和岩浆岩等地质现象。
通过对棋梓桥组(D2q)的正断层观察,我们发现该断层产状为SW26533,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成分为泥灰岩,具有明显的构造现象。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节理和褶皱的形成过程,以及岩浆岩的成因和特征。
2. 湘江河谷地貌与沉积特征考察在湘江河谷,我们观察了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了解了河流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
通过对河谷沉积物的分析,我们掌握了沉积物的来源、分布及成因。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湘江河谷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河岸植被的分布和生态功能。
四、实习心得1. 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岳麓山和湘江河谷的地质地貌知识,还提高了野外调查、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地质罗盘、望远镜等工具进行实地测量和观察,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深化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地质现象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通过观察断层、节理、褶皱等构造现象,我们明白了地壳运动的规律和地质作用的力量。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们更加珍惜团队合作,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五、总结本次岳麓山湘江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不仅掌握了地质地貌和沉积特征的知识,还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前言3第二章地层3—8第三章构造9第一节断层9—12第二节节理12—13第三节褶皱13—18第四章岩浆岩19—20第五章湘江河谷地貌与沉积特征及地下水20—25第六章边坡25第七章结束语26第一章前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球包括固体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气。
固体地球包括最外层的地壳、中间的地幔及地核三个主要的层圈。
目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上层,即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地质学在理论上和解决实际问题上都担负着重大的使命。
所以地质学更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与国家的建设及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地质学要用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寻找粳稻、更经济适用的矿物资源。
而地下水是生活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西北,地表相当缺乏,在这些地区,可以说,找到了地下水,就无异于找到了粮食。
上述所有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能源与地下水资源都需要用地质学的理论和实践去查明。
野外现场教学和实习是地质类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校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出野外实践。
学生通过在野外多认识一些地质现象,要求学生学会初步掌握罗盘的使用,提高对地质野外的分析观察能力。
第二章地层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石(含沉积物)。
岩状岩石泛称为岩层。
地层形成时事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较老的地层先形成,位于较下部位,较新的地层后形成,覆于较上部位。
1、地层的分布: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下部紫红色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中部厚层状、块状灰白色变质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上部浅灰色、紫红色、灰黄色砂质板岩、粘土质板岩、凝灰质板岩。
厚1366-2425米。
2、时代年鉴表:界系统组段新生界(kz)第四季(Q)第三季(E)中更新统(Q2b)白沙井组(Q a b2)上段Q a b22下段Q a b12上古生界(P z2)泥盆系(D)上泥盆统(D3)中泥盆统(D2)锡矿山组(D3x)佘田桥组(D3s)元古界(Pt)板溪群(Ptbn)五强溪组(Ptbnw)中段Ptbnw2下段Ptbnw13、泥盆统系砂岩、粉砂岩、泥灰岩1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下部灰白色石英砂岩、砂砾岩、砾岩,上部紫红色泥页岩、粉砂岩厚61-204米。
2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下段灰色、灰黄色—厚层状泥灰岩,风化后为黄土色泥岩,延时致密坚硬,节理裂隙发育。
3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灰白色、灰绿色薄质砂质页岩、下部夹泥灰岩,上部夹石英砂岩过度为厚层状、块状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
厚度238.5米。
厚层状、块状石英砂岩,岩石致密坚硬,节理裂隙有发育。
4上泥盆统锡矿山组灰白色薄质中层细粒石英砂岩夹灰绿色云母砂质页岩、页状粉砂岩及黄色页岩。
厚度31.7米。
跳马涧3、第四系残积洪积层褐黄色粉质粘土,不均匀地含有碎石、块石,含量约为20-40%,最大含量>50%。
碎石、块石成分随母岩岩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砂岩、粉砂岩、泥质砂岩、硅质岩、变质岩等,粒径一般为2—25cm。
粉质粘土为硬塑——坚硬状态,主要分布在山坡及坡脚的低洼处、冲沟沟口、新河三角洲等地,厚约0—15.5米左右。
4、第四季冲洪积层粉质粘土红色,局部为粘土,部分地段过度为粉土或间夹砂、砂砾,颗粒随深度的增加由细向粗变化。
具网纹斑状结构。
随深度的增加颜色变浅,通常,上部为棕红色夹网状或蠕虫状的灰白色斑状,下部转为黄褐色与灰白色花斑状结构。
上部坚硬,向下渐变为硬塑,可塑状态。
层厚约3—12米不等。
该层多为河漫滩相冲击物。
在粉质粘土层地步的局部地段埋藏中密度的细砂或粉砂,0.3—6.3米左右、该层在微承压地下水作用下,当基础施工或振动时,易产生液化;另在该层底部埋藏有第四系中更新统冲击加沼泽沉积层,为灰黑色,含腐植物的淤泥质粉砂质粘土,呈软塑状态,厚达1.9—3.5米,它的存在对高层建筑深基础的地基定性不利,为上、中、下更新统上部河漫滩相冲击物。
5、第四系冲洪积圆粒或砾石该层以硅质岩砾石为主,砾石直径0.5—5.8cm,圆或次圆状。
含中粗砂30—40%,或粘土39—40%,为中秘或密实状态,极不地段发育不全,过度为中粗砂或粉质粘土含砾石层,分布于大的冲沟部位,新河三角洲及浏阳河,湘江阶地。
厚0.8—8米不等。
该层属河床向冲击物。
构成全新统底部或上、中、下更新统的底部。
6、地层划分与对比按其沉积顺序先后对某地层进行分层并定出地层时代,叫做地层划分。
将已划分的地层与相邻地区的地层进行比较,叫做地层对比,其目的是确定地层的生成顺序时代:分析地层形成环境。
1构造学方法地层的整合、不整合接触关系式地壳运动的反映,因此将不整合的上下两套地层划分开来。
2岩石学方法利用岩性和岩相的不同来划分对比地层。
例桃花岭地区山脊上分布的灰白色厚层状含砾石英岩与相邻的桃花岭西北坡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明显不同,前者层面波痕,大型斜层理发育,属滨海相,后者为浅海相沉积,两者之间虽无不整合面,但可根据岩性和岩相不同划分开来。
地质1002班野外实习队在8月29日在校本部的后山部队、丁文江墓观察到整合接触关系。
后山部队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薄质中厚层的白色泥灰岩,其主要成分为粘土,结构为泥质结构,层理构造。
产状为NW265°∠33°。
丁文江墓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薄质中厚层杂色含砾砂岩。
产状为SE135°∠47°第三章构造因为实习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湘江以西是以湖南大学为中心,其核心部为石炭系,东翼缺失的不对称的古生代地层构成向斜构造;湘江以东是白垩纪为基地的第四系河流冲击物构成的接地。
断裂构造亦有发育,但规模不大。
地貌特征及构造的关系:单面山,及山体—侧山坡面为单斜岩层的层面,但坡脚大于45°,山体之另一侧山坡坡面较陡。
古人塘、父子洼儿沟一带的低山,属这一类;猪背山,山体一侧的山坡坡面较陡,所形成之山脊很像猪背,桃花岭既为猪背山;断层谷,风车口至腊八寺地貌上为一谷地,结合风车口及腊八寺口的地质现象(地层走向上的中断、牵引现象等),腊八寺沟为一横向平移断层,该谷地为断层谷。
构造中产状的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
走向:层面与假象水平面交线的方向,它标志着岩层的延伸方向。
倾向:层面与走向垂直并指向下方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它的水平投影所致的方向即为倾向。
它代表层面倾斜的方向,恒与走向垂直。
倾角:层面与假象水平面的最大交角。
沿倾向方向测量,称为真倾角。
沿其他它方向测量的交角均较真倾角为小,称为视倾角。
视倾角所包含的岩层倾斜方向称为视倾向。
在确定了空间位置即地层产状之后,就要细致的观察地层的构造。
实习区域内地质构造较简单。
下面分成三个小节来详细介绍在实习区域观察到的主要构造。
第一节断层在野外,往往由于风化作用强烈,土壤及残积厚层,基岩出露情况不好,断层面难以清晰完整的看到。
如果根据地形、地物等证据能较准确的判定断层确实存在,只要找到该断层的三个较为确切的断层点,就可利用三点一面的原理来确定断层面的位置,并较为准确的估计断层产状,从而判定断层性质。
父子洼儿沟断层产状性质就是这样确定的。
1、在桃花岭风车口两侧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组中段Ptbnw2平移断层,产状是SE148°∠54°,SE152°∠47°,主要成分是含砾石英砂石(颗粒较大),变余的沙砾结构,具有节理发育,呈柳叶状页形排列,颜色是紫红色砂岩。
2、我们地质实习队8月30日位于距洪世庵水库SE110°200米处有板溪群五强溪组中段Ptbnw2和中泥盆统D2的断层。
板溪群五强溪组中段Ptbnw2的断层产状为°167∠36°,主要是含砾石英砂岩,成分为石英,长石,变余结构。
中泥盆统D2的断层产状为°135∠40°,成分为紫红色薄质中厚层石英砂岩,沙粒结构,层理构造,有节理发育。
存在差异风化现象,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原因是产状不一致。
3、我们地质实习队8月29日在校本部后山部队观察到存在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的正断层,产状为SW265°∠33°,为灰白色薄质中厚岩,成分为泥灰岩,具有构造现象,泥质结构层理构造。
4、我们地质实习队8月30日在绿娥岭东侧腊八寺沟头有元古界五强溪组下段Ptbnw1的桃花岭大背斜,产状为SW342°∠73°,为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石英长石,变余砂砾结构,层理构造。
挤压破碎带的证据:地层倒转与倒转褶皱的广泛发育;系列逆断层的发育;倒转褶曲面与一系列逆断层的倾向一致;长度、宽度均有一定规模的碎裂岩带、角砾岩带的存在。
第二节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
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
通常,受风化作用后易于识别,在石灰岩地区,节理和水溶作用形成喀斯特。
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节理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
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
原生节理:成岩过程中形成的节理,如沉积岩中因缩水而造成的泥裂或火成岩冷却收缩而成的柱状节理;岩浆入侵过程中由于流动作用及冷凝收缩产生的各种原生节理等。
次生节理:岩石成岩后形成的节理,包括非构造节理(风化节理)和构造节理。
非构造节理,由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如风化作用、山崩或地滑等引起的节理,常局限于地表浅处。
构造节理,由构造变形而成。
在桃花岭风车口处观察到元古界板溪群中段Ptbnw2,棋盘状柳叶状节理。
产状为SE148°∠54°,SE152°∠47°。
含砾石英砂岩(颗粒较大),变余的沙砾结构。
具有节理发育,刘烨页形状排列。
紫红色砂岩,差异风行,因为抗风化不一样,有角度产状不一致所以是角度不整合。
第三节褶皱褶皱是岩层的弯曲。
单个弯曲称为褶曲。
岩层褶皱后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均已发生改变,但其联系性未收到破坏。
褶皱的存在是构造运动的直观反映。
褶曲的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依其形成环境和条件而定。
1、褶曲的几何要素翼岩层的两坡翼曲岩层的两坡核岩层的中心轴面曲两翼近似对称面(假想面),它也可以是曲面,其产状随着褶曲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枢纽面与层面的交线。
枢纽的延长方向称为枢纽向,枢纽的倾斜称为枢纽倾伏。
枢纽向与枢纽倾伏的状况随褶曲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弧尖垂直于枢纽的切面上轴面与层面的交点,是层面弯曲最大的部位,同一层面上弧尖的连线就是枢纽。
轴线(轴迹)面与水平面或地面的交线。
褶曲的长、宽、高石决定褶曲大小的三要素,以同一褶曲层为测量基准。
长,即枢纽的长度;宽式相邻两背斜(或向斜)弧尖的距离,在横剖面(垂直于枢纽的切面)上测量;高是相邻背斜弧尖与向斜弧尖间的距离,在横剖面上顺着轴面形迹测量。
2、褶曲的类型褶曲的基本类型是背斜和向斜。
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称为背斜,向下凹曲者称为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