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

合集下载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2张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2张PPT)

汉武帝的思想烦恼
最近比较烦,学派 太多,思想太杂;士人
与民休息
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无为而治
朕寝食难安哪!
严刑峻法 以法治国
施行仁政 以德治国
朕很是烦恼
思想不统一,不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三、尊崇儒术
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 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 发展。
二、推动经济发展: (二)商业
1.结合教材59页第二段内容,思考汉武帝是如何应对经 济问题的?其结果如何?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经济问题
汉武帝的政策
私人铸币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富人控制盐铁经营权
盐铁官营
富豪唯利是图
国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结果: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大大加强,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 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刘刚、李冬君《文化的江山:走向世界历史的国度》
一个小小的长沙异姓王的 丞相之家,其财富积累有 不胜数之叹。你会对文景 时代有什么其他印象?
辛追夫人复原图
印象一:治世下财富积累多 印象二:治世下存在着隐患
一、削弱地方势力:(一)原因
根据以下材料,思考汉武帝时期地方有怎样的问题?
材料: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
四、北击匈奴
思考:与秦朝疆域图对比,汉朝疆域图有何重大变化?原因是什么?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疆域) 《中国历史地图集》
小结
问题 政治问题 经济问题 思想问题 军事问题
措施
影响
推恩令、刺史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4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4张PPT)
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 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材料三:(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 以武断于乡曲” 。
——《史记·平准书》
地方豪强地主发展起来,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1.背景: 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的发展 2.提出: 主父偃 3.措施: ①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
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②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4.效果: ①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5.刺史制度:
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
(106)。 酎金夺爵
诸侯势力膨胀
七国之乱
汉景帝:晁错建议削藩,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吴王刘濞为首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
汉景帝派周亚夫三个月时间平定七国之乱。但是 诸侯王国的势力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他们依然威 胁着大一统王朝。
材料一: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 皇帝才可以享用的,已经发现的汉 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侯王大多使 用金缕玉衣,说明他们无视朝 廷,“拟同天子”的史实。
自主学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文化)
1.背景: 西汉初,奉行“无为而治”政策,诸子百家学说 流行;诸侯王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政策
2.提出者: 董仲舒
3.措施: 儒家学说立为太正学统思想(忠君守礼);重用儒生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诗》《书》《礼》《易》《春秋》为教材(儒经) 4.影响: 儒学居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推崇,影响深远
西汉建立
恢复发展 社会生产
休 养
重视农业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共26张PPT)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共26张PPT)

想一想
西汉的诸侯国 势力强大,威胁 中央政权,他 该怎么办 呢····· ·
政治:下诏允许诸侯王除 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 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 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 封号诸侯—国—土 推恩令封(土主分一父次偃)
主父偃 yˇan
封土再分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 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大一统的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的几个方面: 政治;思想文化;经济
汉武帝的烦恼
分封诸侯 尾大不掉
匈奴南 犯骚扰 边疆
诸子百家 说三道四
王国
边 疆 思
政治措施:
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 着严重的考验:
政治上:
诸侯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豪 强地主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两股势力 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 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 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西汉王朝出 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从此西汉进 入了鼎盛时期。
1.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
是( D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2.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
“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主要目的是( A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次异己
C.放权于侯国
D.平定叛乱
8.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听取了下列
哪位人物的建议( D )
A孔子
B李斯
C韩非
D董仲舒
9.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D )
A.大学
B.儒学
C.郡国学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5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5张PPT)

大一统:地域、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 大统一:地域上的统一。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背景
..... .....
西
汉 休养生息

立汉 汉 汉 高文景 祖帝帝
文景之治
汉武帝--刘彻 (前156-前87年)
公元前 202年
公元前 140年
公元前 87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背景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时间4分钟。
要史论结合,从材料中概括观点。5人上 探究一:汉武帝即位后,他将面临的危机有台哪展些示?,结1人合讲下解列,材3料人,板概书括,答1案人。计分。
③刺史制度
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② 兴办太学
①中央收回铸币权,铸造 五铢钱 ②盐铁官营、专卖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 价
北击匈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经济大一统
材料: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汉书·食货志》
(译文:百姓的赋税没有增加,而国库里的钱越来越多)
问题:根据材料思考汉武帝采取经济措施后,有何作用?
刘彻即位时郡国数量图
刘彻晚年郡国数量图
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名为推恩德 实为削你国
“化整为零,个个击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政治大一统
刺史制度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视,大大加强了中央对
地方的刺控史制制。度示意图
皇帝
刺史职责:监督地方
全国划分为 “十三”州部
刺 刺 刺 刺 刺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刺 史 史 史 史 史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史
不佐(帮助)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盐,积聚大量财富,
----《史记·平准书》
社会矛盾尖锐。(控 制国家经济命脉)
军事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4张PPT).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4张PPT).ppt

思想篇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诸侯势大
合作探究:同是统一思想,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
汉武帝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不 方式 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

粗暴破坏。
点 结果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独尊儒术,以儒学 为正统,推行儒学 教育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秦—坑儒谷
强硬手段 暴力阻止
私商暴利
相 目的 同 点 实质
政治篇 1.“推恩令”的实施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酎(zhòu)金夺爵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 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 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 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 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 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利诱 + 转移矛盾
平稳过渡
•匈奴袭扰
军事
政治篇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1.“推恩令”的实施
阅读材料,思考汉武帝即位之初地方有什么弊病?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诸侯王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政治篇 1.“推恩令”的实施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汉景帝采用晁(cháo)错的 《削藩策》,先后下诏削楚、赵等 诸侯国封地。吴王、赵王等王联合 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 名发动叛乱。在梁国的坚守和周亚 夫率领汉军的攻击下,叛乱平定,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豪族膨胀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③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
思想混乱④ 儒士 进入 各级政权机构。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 (共18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  (共18张PPT)

5.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谢谢!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并行制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 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 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 征租赋,自铸钱币,自 集军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父,朕今日听闻梁王出行都与 朕无异了,还自造弓箭数十万, 库存的珠宝玉器多于京师,长此 下去,必影响国体,朕欲除此祸 诸侯国实力强大,威胁中央; 患,不知主父可有高见?
怎样才能了解官员和王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 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下瞒上呢?不安起 来。
•5 刺史制度 • 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 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 道家 的政策,指责中央。
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儒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
诸 侯 国
嫡 长 子 长 子 次 子
子儿 子儿 子儿 子儿 子儿 子儿 子儿
中 央 统 辖
一 “推恩令”的实施 4 结果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 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烦恼二:当时京城的有些百官和皇族时不时的 干些违法犯纪的事情,封国势力的削弱使郡国 的实力逐渐增强,这些都使汉武帝
汉武帝又是如何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39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39张PPT)

1.背 景
武帝继位时……老子之学主无为,不利干政。墨家创兼爱,尚平 等,不便于专制。而儒学的贵秩序,重名分,最适于中央集权的专 制统治……由于道家思想并不禁止别派思想的流星雨传播,各种社 会思想与意识都能够较为自由的发展,这对于想要建立一个集权统 一的帝国的汉武帝来说是不利的。
——改若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政策的来龙去脉》
——葛剑雄
作歹
《葛剑雄说中国史:不变与万变》
五环志行课堂——“讲”
一、政治大一统
5.察举征辟,选拔人才
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
武帝时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
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推—举《标中准国:古有代才史能》、有朱道绍德侯 齐涛 王育济主编
五环志行课堂——“讲”
一、政治大一统
4.巡视监察,分设刺史
汉武帝将全国除首都周围的
七个郡级行政区外,分为十三个
州部……每一个部派一位刺史去
巡察境内的地方官吏和强众豪族,
称之为“十三刺史部”。首都附
近的七个郡级单位由朝廷直接管
目的: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 理,称为“司隶校尉部”。
官吏、豪强及子弟,严禁他们为非
刘胜(?-前113年) , 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
帝西刘汉彻初兄,期受中封央中山和王封。国力量对比教材P61课后活动
五环志行课堂——“议”
一、政治大一统
1.背 景
(豪强地主)“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财骄溢,或至兼并豪
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问题2:豪强地主发展,与官府分庭抗礼
五环志行课堂——“讲”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

通属于过王“国推管恩理”,这而种归相诸王中对侯 国央和直缓接的统方辖式的,郡诸侯王国原管来理的侯侯侯。王国国国国被分割成许侯侯诸王多国国侯国小侯侯侯侯侯国国国国国,侯国不再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酎金夺爵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 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 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 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削爵、夺地、除国
四、北击匈奴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秦末汉初,(
mòdú 冒顿
)单于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
和 亲
转变


国力疲弱






国力强盛

思考: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底气是什么?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军事:北击匈奴
结果:西汉控制了阴山以 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 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尊崇儒术。 统一思想(文化道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守礼思想。
补充:天人感应
新儒学的特点是外儒内法。 即以儒家的等级观念和仁政为外在表现,以法家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根本。
具体措施: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②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 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记·平准书》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实施“推恩令”
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 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3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33张PPT)

刺史六条问事 一、强占

田宅,以强凌弱; 二、不奉诏书,

侵犯百姓; 三、不恤百姓,肆意 杀人; 四、任人不当,徇私弃贤;

五、仗势欺人,为非作歹; 六、 阿附豪强,背令枉法。

——改编自《刺史六条》
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 控制。
思想
背景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 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 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如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 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一些学派用自己的观 点议论天子,宣扬和汉武帝不一样的治国策略。
政治
背景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 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 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 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 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 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 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 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 混乱。
相关史事
高祖封王

西周
秦朝
西汉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制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
史记·富豪榜

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 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

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 多于京师。


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汉景帝削藩,导致七国之 乱,虽平定,但王国问题
未根治。

汉武帝:“诸侯或连城
数十,地方千里,缓则
金缕玉衣
骄,易为淫乱;急则阻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刘 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 戊之墓。曾参与“七国 师”。
之乱”谋反,以死谢罪。

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8张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8张PPT)

主父偃
“按照规定,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诸侯王的王位, 其他儿子却分不到一寸土地。愿陛下颁布一道诏令, 让诸侯把王位传给嫡长子,再把其余土地分封给其他 儿子建立侯国,这既体现了陛下的恩德,诸侯子弟会 感激您;又分了他的国,诸侯国可以化大为小。”
名为推恩德,实为削其国。
“推恩令”P58,规定诸侯王 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 外,可将封地再分封给其子弟作 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相关史事
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
生产,尤其重视兴修水利。
他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
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
有一年,汉武帝征调数万
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
现场,命令随从官员自将
军以下都要背负薪柴参加
堵口,终于成功堵住决口,
止住水患。
白渠
材料研读
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 记·货殖列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汉代讲经图
同学们,朕可不止在政治、思想、 文化上下功夫,朕在经济、军事上一样 是功绩卓越,你们当中可有人知道朕在 经济、军事都做过些什么吗?
三、盐铁专卖
1、背景: 豪强、富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材料:吴王刘濞大量采铜铸钱,富同天子,并以此作为对抗中央的资本, 甚至宣称他的金钱在全国到处都有,诸王日夜享受不尽,有应当赏赐的, 只要告诉,就送。私铸钱币越来越多,形制杂乱,各个郡县之间所用的钱 都不一样,有轻有重,导致交易市场上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 拼命铸钱,致使通货极度膨胀,钱币的购买能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的货 币。
【互动与探究】
根据P57-58,概括西汉初年,在政治上 面临哪些问题?汉武帝是怎么解决的?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优秀课件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PT优秀课件
• (2)两人所采取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2)秦始皇采用了比较强硬的手段,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 3、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 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 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 想都予以排斥。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将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同时开发南疆,开拓疆土
。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民族和中原汉族的经济文
化的交流,也促使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之间 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山呢?
法家
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 又加入法、道二家的某 些混杂的思想主张。
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太学礼堂
汉代讲学图
教材:
《诗》、《书》、《易》 、《礼》、《春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 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 强,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 思想,统治长达2000多年!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
刘邦共封了七 个异姓王和九个同 姓王他们在王国内 可以:
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 自铸钱币, 自集军队。
诸侯王拥兵自重在封国内 各自为政,不听天子的号令 ,时刻有谋反的企图,你作 为皇帝你将怎么办?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7张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共27张PPT)

任务学习 二、加强经济管控
措施3: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措施4: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措施5: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措施6: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 最长的货币,从汉武帝直到唐高 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五铢钱
桑 弘 羊 齐铁官印
任务学习 二、加强经济管控
新课导入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即位,他就是汉武 帝。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经过70多年 的发展,在没有水旱灾害的年份,百姓家给人足, 国家府库钱财充足。京师积累的铜钱很多,因年 久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这些为汉武帝巩固 大一统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汉武帝采取了哪些 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又有哪些巩固和发展?
——《史记》 材料2: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 通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 国这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汉书》
任务学习 一、削弱敌方势力
措施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史记•孝文本纪》
任务学习 一、削弱敌方势力 【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67第一段,找出西汉初期的政治问题。
王国问题: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强大。 豪强势力: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或依附王公贵族。
无为不再适合社会需要 要走向有为
任务学习 一、削弱敌方势力
政治上:
措施1:实施“推恩令”。
推恩令:将封地再次分封给 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皇帝制定 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