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 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难点)
3.认识作者对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释义
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古今异义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古义:谦词,私下,代“我”。今义:偷,偷
偷地。)
难壬.人(古义:奸佞、不行正道。今义:天干的第九位。)
于反复
..不宜卤莽(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
(3)一词多义
2作者名片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宋抚州临川人,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上,
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现实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宋说》等。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 3300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表达了作者坚持改革的决心。
题目中的“答……书”就是“给……回信”的意思。“司马谏议”是指司马光,他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人手。
(二)深层理解
【交流点拨】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交流点拨】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交流点拨】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么?
【交流点拨】(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他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原因:“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三)走进人物
一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展现了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的胆略,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展现了王安石的政治家胆略?
【交流点拨】对“怨谤”的驳斥,采用不屑一驳的从容之态,告知对方,早料如此,不值一提,更无须驳斥了。接着以犀利的文笔插入一句对士大夫现状的介绍,再转一笔强调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顾众人反对,不论政敌多少都要辅助皇上实施改革,这也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对“我”“汹汹然”,以反问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地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显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四)走进写法
这篇文章的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文中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
学习本文可以让我们领略王安石政论散文的一般特点。他的此类文章往往针对时弊,根据深刻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走进主题
再读课文,探究文题。
【交流点拨】文中主要辩明了司马光信中所言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件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了不满。本文既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司马光的指责,表明了自己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后交流发言。
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交流点拨】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要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教学重点)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重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四、疏通课文
1、弄清字词障碍:
搽(chá)玄(xuán)虚省(xǐng)悟自欺欺人
脊(jǐ)梁渺(miǎo)茫诓(kuāng)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
2、朗读全文。
3、思考问题: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