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利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待数学问题的严谨态度,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计算器、课件。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 讲解“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的原理。

-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这两种方法求积的近似数。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深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巩固: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进步。

在以上的教案中,教学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实例,例如购物时找零、测量房间面积等,来说明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

这样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新授在新授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的原理,并通过具体的数学例子来演示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准确计算积的近似数。

3. 学生能够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待数学问题严谨、细致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2. 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3. 积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四舍五入法计算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判断和计算积的近似数。

2. 如何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引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1. 详细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实践操作1. 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实际操作,计算积的近似数。

2. 强调积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2. 积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3. 积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寻找一些实际问题,计算积的近似数。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小文章。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感受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数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积的近似数的重要性,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共同进步。

实践操作分组合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

分组时应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数学能力,力求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讨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对积进行近似计算,这包括对乘法结果进行四舍五入,以简化计算并提高效率。

我们将讨论何时使用积的近似数,以及如何确定所需的精确度。

此外,学生将练习使用不同的近似方法,并比较它们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对乘法结果进行近似计算。

3. 学生能够根据情境需求,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4. 学生能够解释近似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1. 理解近似计算的概念,特别是在乘法中的应用。

2. 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 评估近似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和适用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示例题目、计算器和相关教具。

2. 学生需携带计算器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入概念-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找零)引入近似数的概念。

- 讲解:解释积的近似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二阶段:四舍五入法- 演示:使用示例题目展示四舍五入法的步骤。

-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指导,进行四舍五入法的练习。

第三阶段:应用与比较-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积的近似计算。

- 讨论:小组讨论近似方法的适用性和精确度。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近似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反思: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遇到的挑战。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关键概念:四舍五入法、精确度- 示例题目和步骤- 练习题及答案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册中关于积的近似数的题目。

- 选择一个生活实例,说明如何使用积的近似数。

课后反思- 教师评估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掌握程度。

- 分析学生在应用近似方法时遇到的常见错误。

- 计划如何巩固和扩展学生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在“积的近似数”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是因为教学难点往往决定了学生能否有效掌握课程内容,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教材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整数的乘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整数的乘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在求积的近似数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题目:① 123×45 ② 78×56(2)学生独立计算,并汇报计算过程。

2. 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出示例1:学校食堂一星期大约用大米105千克,每千克大米大约6元,买一星期的大米大约要花多少钱?(1)学生尝试解答,并汇报解答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是如何处理数据的?为什么这样做?(3)总结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将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等,然后进行计算。

2. 出示例2:一个长方形的会议室,长是12米,宽是8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尝试解答,并汇报解答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是如何处理数据的?为什么这样做?(3)总结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将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等,然后进行计算。

3. 出示例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2米、8米、4米,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米?(1)学生尝试解答,并汇报解答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过程中,你是如何处理数据的?为什么这样做?(3)总结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将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等,然后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第1题。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第四课时积的近似数是这一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为后续的估算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时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求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所以学生可能对此概念感到陌生。

此外,学生可能对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2.培养学生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积的近似数的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购物时找零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积的近似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如“小华去超市买苹果,每千克3元,他买了2.5千克的苹果,他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步骤和原理,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积的近似数的计算题,如“求3.2乘以2.4的近似值”,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找零、测量长度等,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积的近似数》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46页至第47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计算当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精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课件、黑板、粉笔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的生活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5元,他一共买了3本,请问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2. 讲解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我会在黑板上展示如何通过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25×3=75,我们可以将75近似为80,这样就可以快速得出小明一共花费了80元。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例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求积的近似数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2. 作业答案:例如:(1)23×47≈1000;(2)56×38≈2400;(3)72×89≈6400。

1.4《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1.4《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1.4《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物品是通过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2. 学生回答:“通过乘法计算出来的。

”3. 教师总结:“是的,通过乘法计算出来的。

那么,我们如何求出乘法的近似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求出这个乘法的近似数吗?”2.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4.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教师强调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

七、板书设计1.4《积的近似数》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1. 观察乘积的位数。

2. 找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3. 根据小数位数进行四舍五入。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使学生掌握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巩固环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积的近似数》这一章节。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这种方法求积的近似数。

本节课的重点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是理解求积的近似数的原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教材、多媒体教具、计算器、练习纸等教学资源。

一、情境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求积的近似数的需求。

二、新课讲解:介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求一些数的近似数。

四、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积的近似数》教学结束,我希望通过我的教授,学生们能够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境引入的实际问题设计: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求积的近似数的需求。

这个实际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讲解:在讲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时,我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进行了讲解。

我展示了如何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然后解释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他们思考和发现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三、随堂练习的设计:在随堂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求一些数的近似数。

这些练习题的设计既考虑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又兼顾了题目的多样性和挑战性。

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解答,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巩固练习的综合性: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介绍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求出给定问题的积的近似数。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2. 板书内容: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求出给定问题的积的近似数。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拓展题:研究积的近似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讲解、案例分析、动手操作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后作业设计既有基础题,又有提高题和拓展题,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还需加强,以便让每位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数的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1. 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部分。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积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0.8×40.32×40.8×12.57.8×0.013.2×0.20.08×0.089.3×0.014.8-0.482、把下面各数精确到百分位。

0.256≈12.889≈40.00001≈二、新授1.教学教材第10页例题6.(1)出示例题6: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生尝试练习。

抽生板演:0.049×45≈2.2(亿个)0.049×452451962.205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结果2.2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2.2是怎么来的?(根据四舍五入法: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从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6)小结:当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练习完成第10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1、2、3题。

拓展练习:王敏家的小汽车平均每千米耗油0.07升,她家距单位约15千米,王敏每月(按21天算)上、下班(每天按往返一次算)要消耗多少升汽油?如果汽油价格每升3.92元算,王敏家每月这一项要支出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1.3 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2014秋)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的生活情境和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用于展示和解释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如购物时估算总价,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并结合例子进行解释。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如估算购物总价、计算物品数量等。

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上好课】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上好课】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04课时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上好课】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能够准确、迅速地求出积的近似数,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积的近似数的规律。

(2) 学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提高计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求法。

2. 应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求法。

2. 教学难点:准确、迅速地求出积的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求出乘法的结果,有时候需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有时候则需要得到一个近似值。

那么,如何求出积的近似数呢?2. 探究新知(1) 出示例题:计算23 × 47 的积的近似数。

(2)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 讲解四舍五入法:将乘积保留到某一位,然后根据这一位的数值进行四舍五入。

(4) 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计算积的近似数。

3. 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积的近似数的求法。

(2)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注意事项。

4. 实际应用(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拓展(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用到积的近似数?(3) 拓展:介绍科学记数法及其与积的近似数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收集生活中需要用到积的近似数的例子,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2. 板书内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求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积的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积的近似值。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求积的近似数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保留小数位数及进行四舍五入。

3. 教学准备:计算器、练习本、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需要求积的近似数的场景,如购物找零、测量物体长度等,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求积的近似数,那么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2. 探索新知-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 讲解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进行乘法计算,然后根据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进行四舍五入。

- 通过示例演示求积的近似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计算步骤。

3. 深化理解- 提问:为什么需要求积的近似数?近似数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测量物体长度等,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实用价值。

4. 实践应用-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总价、测量物体长度等。

- 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拓展-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 提问:除了乘法,还有哪些运算需要求近似数?它们的方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巩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思考并回答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求近似数?它们的方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五、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积的近似数2. 板书内容:-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计算步骤- 保留小数位数及四舍五入- 生活中的应用六、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对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是否掌握?2. 练习题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 课后作业布置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计算步骤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版 (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版 (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版 (4)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或“去尾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和估算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求100以内数的乘积的近似数。

2. 求1000以内数的乘积的近似数。

三、教学重点1. 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或“去尾法”的原理。

2. 灵活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求积的近似数的思考。

如:小明家的客厅长6米,宽4米,他想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客厅,请问大约需要多少块地砖?2. 探究新知:a.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b. 引导学生发现“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或“去尾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c.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巩固练习:a.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b. 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估算一下,一部电影播放需要多少时间。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求积的近似数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练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求积的近似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堂小结分享:听取学生在课堂小结中的发言,了解他们的学习收获。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容易掌握。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教案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第四课时,仅供参考。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求积的近似数方法的关键步骤。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积的近似数。

这个部分主要出现在人教新课标的教材中。

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教学内容。

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找到一个数的近似积。

具体来说,我们会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找到一个因数的近似值,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

然后,我要给大家分析一下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重点则是学生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在教具和学具准备方面,我需要准备一些计算器,以及一些练习题。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笔。

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下四舍五入的方法。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大家看到如何找到一个因数的近似值,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

讲解完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能够独立完成。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会将四舍五入的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

我会给大家设计一些作业,让大家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能够独立完成。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看看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否掌握了四舍五入的方法,以及他们在作业中的表现如何。

然后,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一些拓展延伸,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积的近似数部分。

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教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我们学习了积的近似数。

这个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四舍五入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在讲解四舍五入的方法时,我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向大家展示了如何找到一个因数的近似值,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

这个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四舍五入的规则,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应该四舍还是五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四舍五入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可能对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数的求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数的求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设备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例如:小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商店搞促销活动,打8折出售,小华想知道促销后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和教学素材,呈现积的近似数的求法。

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批改答案,及时反馈和讲解错误的题目。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每组选一个主题,进行展示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积的近似数》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积的近似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意义。

2. 准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实例。

2. 学生准备计算器,用于计算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测量物体长度等,引导学生发现积的近似数的存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积的近似数的例子。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强调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区别。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四舍五入法的练习。

三、实例演示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并互相交流计算结果。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问。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与积的近似数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学生在课后进行作业的复习和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了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舍五入法的运用四舍五入法是求积的近似数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四舍五入法的步骤和规则是学习积的近似数的关键。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积的近似数》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

教学重点:1. 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意义。

2. 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乘法,但有时候并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而是需要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引入积的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积的近似数。

2. 讲解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

3.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答。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意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近似数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将要舍去的数字进行判断,如果大于或等于5,则进位;如果小于5,则舍去。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4课时_积的近似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04课时主要讲述了积的近似数。

这一课时是学生在掌握了乘法运算和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学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运算基础,对于估算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积的近似数时,可能会对四舍五入法掌握不牢固,对近似数的实际意义理解不透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及其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够灵活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积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理解,以及如何将积的近似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时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积的近似数的意义;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并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自主尝试求积的近似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实例分析:教师给出具体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近似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求积的近似数,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 难点:- 理解并掌握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积的近似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近似数的计算和应用。

- 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问题,引起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学习积的近似数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四舍五入法”:- 介绍“四舍五入法”的概念和计算步骤。

-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 讲解“进一法”:- 介绍“进一法”的概念和计算步骤。

-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利用“进一法”求积的近似数。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四舍五入法”和“进一法”求积的近似数。

- 学生通过讨论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汇报与讨论:- 每组汇报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 全班一起讨论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两种方法及其应用。

- 强调在实际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2. 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近似数计算中的收获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进一步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3×3= 42+56=48×0.3=0.54×3=5×0.8=
48÷2= 7810=7×4.2=600×0.03=4×5.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袋核桃的重量是一袋红枣的2倍。

这袋核桃重0.8千克,这袋核桃重多
少千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
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小结】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按要求保留小数。

(1)保留一位小数:
0.5964≈ 1.025≈ 1.9937≈
(2)保留两位小数:
12.038≈12.3045≈
2. 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3. 课本第10页做一做。

【提高练习】
4.课本第13页第2题。

5.课本第13页第3题。

6.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 0.
2 8 6 3.2 7
× 0.3 2 × 1.5
2 0 5 7 2 1 6
3 5
3 0 8 5 8 0 3 2 7
3.2 9 1 5 2
4.9 0 5
【拓展练习】
7. 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

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全课总结
求积的近似数,先按法则算出积,保留位数多一位,四舍五入得出近似数。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课本第13页第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