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da8d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d.png)
教案名称: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秘密、寻找”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对宇宙的想象。
2. 生字词学习: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会用词语造句。
3. 朗读训练: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朗读水平。
4. 想象力培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宇宙的另一边的美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秘密、寻找”等词语造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另一边。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检查朗读情况。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会用词语造句。
4.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作者对宇宙的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宇宙的另一边的美景。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宇宙的想象,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2. 内容:课文生字词、课文大意、想象力培养3. 板书设计:总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宇宙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宇宙的另一边》,学生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象力得到了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关注宇宙的奥秘。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9135f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f.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宇宙的另一边》,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思考、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宇宙的另一边》2. 课文内容:课文通过描述宇宙的另一边,引发学生对宇宙的思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宇宙、星系等,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宇宙星系图片、教学课件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宇宙星系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宇宙星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3. 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另一边可能是什么样子,讨论宇宙的奥秘,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观察探索:通过观察宇宙星系图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5. 创作表达:让学生用彩笔和笔记本,将自己对宇宙的另一边的想象画出来,并进行口头表达,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归纳:通过板书设计,总结课文内容,归纳宇宙的奥秘,强调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宇宙的另一边2. 宇宙的奥秘3. 科学探索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宇宙的另一边的短文,要求用词准确,表达流畅。
2. 制作一个宇宙星系模型,要求色彩鲜艳,造型美观。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他们在阅读理解、思考讨论、观察探索和创作表达等环节中,展现了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af51d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2.png)
统编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打开想象的空间。
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故事”,在进行习作指导时,重在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进入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在想象合理性方面不要作过高要求。
教学中,除了识字写字外,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故事,入情入境地感受想象的神奇。
【单元主题】多彩童年【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接触过想象类的文章,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乐于想象,但是要将想象转化为习作,还是有些难度的。
【单元学习目标】基于单元整体解读和学情分析,梳理本单元编排内容,结合课标对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目标要求,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提炼如下: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4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大胆和神奇的想象。
3.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
4.能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文本分析】《宇宙的另一边》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对宇宙另一边的世界做了充分而大胆的想象,充满童真童趣,引领学生进入梦幻而富有哲理的童话世界。
阅读这篇童话,我们要抓住故事中想象与现实的对比,读懂作者的感受和思考,从读中想象,从想象中去领悟、去延伸,受到情感、语感和思维的启发,体会想象的神奇魅力。
教学时,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学生运用表格等方式梳理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的不同,提炼主要信息;另一方面从这些信息中找到“宇宙的另一边”的世界的规律,从而进行思维拓展和口头表达的综合训练。
【教学目标】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8980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宇宙的探索欲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 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宇宙的另一边,培养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4. 讨论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 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语言描述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宇宙的另一边2. 学习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4.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培养想象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复习课文,熟读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 拓展作业:查阅关于宇宙的资料,了解更多宇宙知识。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词,积累了好词好句。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通过查阅资料,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2ea05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b.png)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文本解读】《宇宙的另一边》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歌的一本儿童绘本节选内容,是一篇充满童趣、想象奇特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想象的触角伸向了宇宙的另一边,那里的一切都是这一边的倒影。
在那边有一个一样的“我”,但是那边的“我”的生活与现在完全相反,不仅如此,那边的自然界中的现象和事物也与这边完全相反,那边的石头有生命,可能像花朵一样开放,也可能像人一样行走。
正是这样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想象,读者跟随着“我”大胆的想象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睹想象所带来的神奇魅力。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我”想象的世界,感受“我”想象的神奇,从而创造出神奇的想象,是教师设计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仔细研读教材会发现,想要把上述问题想清楚,教师需要从整体上解读单元学习内容,仔细研读与这篇课文相关联的其他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学习活动。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而精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表达方法的学习,在两个语文要素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篇课文的课后题,以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的相关内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以定位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另一方面是模仿课文想象的思路——反着想、找特点,进行大胆想象。
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中,关键词“感受”和“想象”都是既模糊又抽象的词语,在设计学习活动时,教师需要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把它们量化成可操作性的学习活动。
针对“感受”,我们可以结合课后题,为学生提供“可感受”的途径,如圈画文中自己觉得想象力奇妙的语句,在此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感受”想象的奇特;再如融入适当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从而“感受”课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关于“想象”,在这篇课文中也有规律可寻,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这个主线展开想象的,在这条主线的牵引下,作者想象了宇宙另一边“我”的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在摸索出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模仿课文思路,大胆想象的学习目标就有法可依了。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7e63b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b.png)
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第1课时)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12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12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10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教师:观察本单元的单元主题页,说说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和习作要求。
学生明确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和习作要求。
阅读要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一、生字新词1.出示自读要求,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
流淌 秘密 一栋房子 气喘吁吁 思绪 一篇习作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①开火车认读。
②指名认读。
③教师点拨:“淌、栋”是后鼻音;“吁”和“绪”声调不同。
(2)识记生字。
①换偏旁识记:躺—淌,冻—栋,都—绪。
②动作演示辅助识记:通过演一演“气喘吁吁”的样子加深印象。
③组词识记:秘密、秘书、秘诀、秘方。
(3)指导书写。
①“秘”左窄右宽,“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撇要穿插到禾字旁下。
②在“密”中,“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写舒展,能盖住下面的“山”。
③乘:注意笔顺,前三笔是撇、横、竖,最后的撇、捺要写舒展。
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
二、合作探究探究:整体感知。
1.理解“秘密”。
教师:“秘密”是什么意思?你有秘密吗?能不能和大家分享?学生:秘密是指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事情,所以不能告诉别人。
教师:课文中“我”在看星空时,星光告诉了“我”一个什么秘密?学生: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教师:从第2自然段的哪些地方能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学生: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8《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de28a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19.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课文《宇宙的另一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宙的奥秘。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读写。
3. 能用完整的句子复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宇宙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 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宇宙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 增强环保意识,关爱地球家园。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宇宙的另一边》,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2. 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3. 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宇宙的想象和看法。
4. 观看相关视频,拓展对宇宙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2. 掌握生字词,正确地读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难点1. 对宇宙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PPT、相关视频、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宇宙图片,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2. 新课内容学习:阅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宇宙的想象和看法。
4. 观看视频:观看宇宙相关视频,拓展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课题:宇宙的另一边2. 课文主旨:探索宇宙的奥秘3. 生字词:展示生字词卡片,标注重点词语。
作业设计1. 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写一篇关于宇宙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想象和看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确保他们能正确地读写。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总结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092c2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e.png)
- 利用学校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借阅更多与宇宙相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 进行小实验或制作模型,如制作星系模型或进行简单的天文观测,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听讲态度、积极回答问题等方面将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将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宇宙的另一边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宇宙的另一边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宇宙的另一边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理解文章《宇宙的另一边》中描绘的宇宙景象,以及作者通过这些景象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具体的教学重点包括:
- 理解文章中对宇宙另一边的描述,如“宇宙的另一边,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边落下”等,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宇宙的另一边的特点和景象。
- 理解作者通过描绘宇宙的另一边所表达的对宇宙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宇宙的另一边》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素养、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和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通过学习宇宙的另一边,学生能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宇宙的广阔和神秘。同时,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宇宙的壮丽,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语言素养: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能够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和描绘宇宙的方式。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ebb8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c.png)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秘密”等10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
2.能借助表格梳理文本内容,在对比中发现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并在朗读和交流中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3.能借助“相同内容”“不同状态”的想象支架,联系课文内容,从“我的生活”“自然现象”“事物”等不同角度展开想象,体验大胆想象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梳理语文要素,围绕主题谈话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完成习作“奇妙的想象”。
为了更好地完成习作,我们要先学习几篇课文,走进想象的世界。
(出示宇宙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浩瀚无垠的宇宙,这就是充满未知的宇宙。
宇宙的另一边,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呢?(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回应)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梳理字词1.创设情境,通读全文(播放动画)瞧,有个爱想象的小男孩正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展开了奇思妙想。
出示任务一: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梳理字词请一位同学领读,他把那个词读对了,大家就把那个词跟读一遍;如果他出错了,大家就来纠正,好吗?流淌秘密思绪一栋房子一篇习作气喘吁吁你是怎样理解“秘密”这个词的呢?(生答)三、聚焦段落,示范圈画1出示任务二:宇宙的另一边,藏着哪些秘密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找宇宙的这一边是怎样的,另一边又是怎样的。
3.出示课文,示范圈画读完第三自然段,你发现了哪些秘密?教师出示课文图片,学生交流,相机在PPT中圈画关键词,随后呈现表格。
宇宙的这一边宇宙的另一边拿出作业放回作业上楼下楼看着另一边的星空看着这一边的星空小结:运用以前我们学过的方法--------- 边读,一边圈画关键字词,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梳理信息。
4.师生合作,回味串读小男孩把这段话变成了一首小诗,一起读一读。
宇宙的这一边,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小作者这样想一一(生读)宇宙的这一边,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小作者这样想一一(生读)宇宙的这一边,当我趴在窗台看星空的时候,小作者这样想一一(生读)四、运用方法,梳理全文1出示任务三:接下来,请大家运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继续阅读,看一看文中还藏着哪些秘密。
统编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9ec3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c.png)
统编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宇宙的另一边》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 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 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 感受想象的神奇”, 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 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在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神奇有趣的想象故事, 这些故事中的想象大胆、奇特, 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宇宙的另一边》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 课文中的“我”先是晚上趴在窗台上, 望着星空展开了奇妙的想象;然后又在课堂上想象宇宙另一边的神奇课堂;最后是老师把“我”从“宇宙的另一边”拉了回来。
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体验, 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感染力, 极受儿童喜欢。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 不但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想象的大胆奇特, 还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根据课文内容继续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秘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 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 想象力富于模仿性, 而且乐于将自己的想象与他人分享。
在三年级上册, 他们已经尝试着自己编童话, 写童话, 但学生的想象容易受童话或神话影视剧的影响, 缺乏创造性、逻辑性, 创编童话的内容大同小异, 或完全脱离现实。
这个学期将引导他们基于现实大胆想象, 发挥想象写故事, 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时数】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自主识字与重点指导相结合学习生字词, 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 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会写“秘密”等词语。
2.初读课文, 读通读顺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感受作者大胆而神奇的想象。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36474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f.png)
3.实验报告: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如观测结果记录不准确、回答不完整、实验操作不规范等,给出改进建议。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包括天文望远镜、星图、星空观测指南等,帮助学生进行星空观测,了解宇宙的奥秘。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分组讨论区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实验操作台可以让学生进行星空观测,亲身体验宇宙的美丽和神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宇宙的另一边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宇宙的另一边的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宇宙的另一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5.教学软件:准备相关的教学软件,如天文软件、宇宙模拟软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宇宙的结构和运行规律。
6.教学资源库:建立教学资源库,收集和整理与宇宙相关的阅读材料、视频、图片等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7.教学指导手册:准备教学指导手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8.学生作业和评价:准备学生作业和评价表格,包括阅读理解题目、写作练习、实验报告等,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教学流程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5c8721f90f76c660371a5e.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讲授新课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字卡,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2)出示生字生词,指导识记。
①看一看,连一连。
②交流识记方法:形声字:栋吁梯铃形近字:淌——躺篇——遍绪——猪密——蜜③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正音流淌秘密楼栋楼梯尴尬铃声乘法思绪篇章穿越穿梭汩汩拜访气喘吁吁④词语解释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浩瀚:广大、繁多。
拜访:看望并谈话。
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汩汩:水流的声音。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1. 听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之间的停顿。
2. 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读字卡,识记生字。
3. 认读词语4..理解词语1. 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2. 自由朗读课文。
3. 思考与交【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混淆的生字,掌握识记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设计意图:语。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73c55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b.png)
16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_ 课时:_______ 课型:_______ 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作者陈诗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想象着“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本文用词生动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第一课时着重识字,理清课文的结构,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内容。
二、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初步感受想象的魅力。
2.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密、栋”等12个字,积累“星空、流淌”等10个词语。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随文识字,正确书写。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阅读指导,能说出“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新课导入】1.图文激趣:教师:出示两张关于“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解说,让学生看图说说了解和想到的。
2.课题揭示:(1)揭示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介绍童话故事的含义和特点。
(2)揭示命题方式,让学生填空,进一步了解。
(3)教师:宇宙的另一边是怎样的?3.走近作者:陈诗哥。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朗读欣赏:通过多种形式听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生字认读: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语(二类):“流淌、秘密”等6个,让学生去掉拼音读一读,巩固读音。
3.词语学习:出示本课需要理解的词语,让学生在课文中标示画出,朗读相关语句并积累。
4.词语理解:让学生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词语。
第三板块【书写指导掌握生字】1.生字展示:出示“淌、秘”等生字及组词,要求学生观察笔画、认读、组词说句。
2.重点指导:(1)出示重点字:宇、宙、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2)认读重点字;(3)明确重点字的笔画、部首、结构、音序;(4)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进行书写指导;(5)出示重点字书写动画,教师示范写重点字:宇、宙:部首为点、点、横撇/横钩。
淌:“尚”上部竖长,点、撇上开下合,下部左短右长。
16 宇宙的另一边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
![16 宇宙的另一边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https://img.taocdn.com/s3/m/172f165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c.png)
16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秘密”等词语。
2、引导学生关注2-7自然段中的想象,感受想象的奇妙,发现写法上的特点,并链接其生活经验进行小练笔,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文字,能用自己的话说2-7自然段描述的“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神奇。
教学难点:运用文中表达想象的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经验,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一)学习字词,关注“秘密”1.同学们,请看画面上这个小男孩,他正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
你觉得宇宙另一边会有什么呢?2.据生回答,板书:奇妙3.课文中作者也对宇宙另一边展开了想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4.这些词语你认识吗?请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PPT出示:5.指名学生带读。
6.“秘密”两个字读音相同,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7.师补充:这样个字读音相同,但意思不一样。
第一个“秘”是禾木旁,其实最开始是示字旁,表示对神灵的请示,第二个“密”下边为连绵起伏的山峰,代表“多”。
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可千万不能写反了。
8.播放“秘密”一词书写小视频(希沃白板中“汉字”功能)给生示范。
请生在学习单上书写一遍。
(同屏展示)(二)梳理想象,发现“对应”1.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秘密。
请大家看到课文2-7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找找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PPT出示学习提示:自由朗读2--7自然段,找到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2.说一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希沃白板中标记功能)。
引导生发现规律:相反的,一样的。
相机出示: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3.作者想象的宇宙的另一边和宇宙的这一边是一一对应的。
板书:对应着想。
4.你能试着和老师一起对应着说一说吗?我们来看这张表格。
老师说“宇宙的这一边”,你们对应着说“宇宙的那一边”。
(使用希沃白板“蒙层”功能)宇宙的这一边宇宙的另一边有座城市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街道有条一样的街道有栋房子有栋一样的房子有个孩子有个一样的孩子师说:在宇宙的这一边“有座城市”,生对: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座一样的城市”。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6a6e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7.png)
《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课文1-5节,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3.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打开想象1.出示任务一:打开想象(板书“想”)出示词语:超市、春天、宇宙(板书),说说从这些词语你能想到些什么。
2.板书课题,补全课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秘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任务二:读好课文指明读读文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尤其要注意生字的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试着理解。
(3)边读边想:你觉得“宇宙的另一边”怎么样?(生自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宇宙流淌楼梯浩瀚(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
(3)观察字形,说出结构特点。
(4)齐读。
出示短语一栋楼房一篇习作(1)读准字音。
(2)说出结构特点。
(3)到文中找结构相同短语出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雨贵如油春风又绿江南岸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指名读。
(2)说说这些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3)读好还有诗句的段落。
3.通过读书,你觉得“宇宙的另一边”怎么样?板书:有趣、神奇三、品读课文,感受想象(一)学习1-2段1.指名读课文。
找出在“宇宙的另一边”藏有许多秘密。
2.用下列句式说秘密。
出示在宇宙这一边,;在宇宙的另一边,。
在宇宙这一边,;在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二)学习3-5段1.出示任务二:发现秘密默读课文3-5自然段。
边读边想,“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动笔画出来。
2.用下列的句式来说秘密。
点答,说说你最感兴趣的秘密是什么。
在宇宙这一边,;在宇宙的另一边,是不是?3.小结:宇宙的这一边有什么,宇宙的另一边也有什么,只不过它们是相反的。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 第1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 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1c4c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宇宙的另一边》,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宇宙的另一边》。
2. 宇宙的相关知识。
3. 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宙的奥秘。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宇宙的认识和想象。
4. 课堂讲解:讲解宇宙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等科学方法。
6.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宇宙的奥秘和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与宇宙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宇宙的另一边2. 教学目标: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宙的奥秘。
4.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课堂讨论-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活动-总结-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阅读与宇宙相关的书籍,撰写读书笔记。
2. 小组作业: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撰写活动报告。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2023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6《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822f64b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d.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认识并会写“秘、密、帘”等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宇宙另一边的景象,体会作者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3. 学生能够学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对宇宙的想象和感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想象宇宙另一边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想象宇宙另一边的景象,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宇宙的另一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宇宙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3.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 想象宇宙另一边的景象:学生发挥想象,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宇宙另一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课题:《宇宙的另一边》2. 生字词:秘、密、帘等11个生字。
3. 课文内容:宇宙的另一边的景象,作者的情感。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宇宙另一边的图画。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否得到激发?2. 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3. 学生是否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对宇宙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最新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教案(1)
![最新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8d40b09102de2bd970588c3.png)
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教案(1)三年级下册《宇宙的另一边》教案【教学设想】会认本课“淌、秘”等6个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通过朗读,了解宇宙的另一边有些什么秘密。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宇宙的另一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飞到宇宙的另一边,看看那里有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出示文中的生词。
流淌秘密一栋楼梯电铃乘法思绪一篇飞越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翘舌音:“乘”;3.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宇宙的另一边都有哪些秘密呢?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①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②宇宙的另一边有个和宇宙这边一样的“我”,正在做着和宇宙这边的“我”相反的事情。
③宇宙那一边雪是夏天下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
④宇宙的另一边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像花儿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
⑤当现在的我正在上语文课时,宇宙另一边的“我”正在上数学课,加法和乘法的算法是很特别的。
四、指导识字、写字。
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独体字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16课《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淌(tǎng)秘(mì)栋(dòng)吁(xū)绪(xù)篇(piān)2、理解词语: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倒影:倒立的影子。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3、出示会写生字: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4、指导写字: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三、整体感知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发了“我”无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终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边神奇的数学课堂。
认读生字
学生理解词意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边的世界迷住了。
2.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展开了大
胆的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有加法,有乘法,有与地球不一样的生活。
四、课堂练习
辨字组词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
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