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新闻联播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和功能
新闻联播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和功能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每天晚上播放的一档主要新闻节目。
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新闻联播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多种功能。
一、传递政府政策和决策新闻联播作为国家电视媒体的旗舰节目,承载着传递政府政策和决策的重要任务。
在新闻联播中,以重要新闻报道和政要讲话为主要内容,向公众传达各级政府的重要决策,政策的宣传解读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等内容。
通过新闻联播,政府可以及时准确地向广大民众传递政策信息,增加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推动政策的落地和执行。
二、反映经济发展态势新闻联播作为反映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的窗口,通过报道相关经济数据和重要企业的发展情况,向公众传递经济信息。
例如,新闻联播会报道国内外的经济数据、市场动态、重大投资项目等内容,引导公众关注经济形势、市场走向,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新闻联播也会报道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企业和个人,展示他们的成功经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
三、促进消费和投资新闻联播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平台之一,通过报道各类商品、服务的信息,引导公众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例如,在新闻联播中会有一些商业广告或者以新闻形式呈现的市场推广报道,宣传和介绍最新、最热的商品和服务。
这锁链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宣传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也给公众提供了购物和投资的参考依据。
四、引导社会观念和价值观新闻联播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具备引导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功能。
在新闻节目中,对正能量的传播、社会进步的宣传以及道德价值的倡导等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报道一些正能量的活动和故事,新闻联播可以引导公众关注社会民生问题,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总之,新闻联播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之一,新闻联播通过传递政府政策和决策、反映经济发展态势、促进消费和投资、引导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生活中的新闻联播 见证历史与时代
社会生活中的新闻联播见证历史与时代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重点新闻节目,每天晚上准时播出,是许多人获取国内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大众传媒的代表,新闻联播见证了中国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见证历史与时代的。
一、新闻联播的角色与意义新闻联播是中国最重要的电视新闻节目之一,每天定时报道国内外重要新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作为大众传媒,新闻联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与意义。
1.信息传递与分享新闻联播通过报道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向观众传递各种信息。
它不仅提供了新闻事件的基本事实,还包括了事件的背景、影响等详细信息。
观众可以通过新闻联播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动态,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发展。
2.社会舆论引导作为主流媒体,《新闻联播》拥有广大观众群体,对于社会舆论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联播通过选择报道的新闻事件、呈现的视角和评论的方式,可以影响观众的观点和态度。
它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国家形象宣传新闻联播还扮演着宣传国家形象的角色。
通过报道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信息,新闻联播可以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一个国家的发展成果、国家形象和国家的整体实力。
这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闻联播见证历史的瞬间新闻联播作为重要的新闻报道节目,见证了许多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的瞬间。
以下是一些新闻联播见证的历史瞬间。
1.改革开放政策的宣布1978年12月18日,《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布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
这个决定的宣布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闻。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开启了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政策,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闻联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作用
新闻联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作用新闻联播是中国国家电视台每晚播放的主要新闻节目,为广大观众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
本文将探讨新闻联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作用,并分析其在宣传国家政策、塑造社会形象、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新闻联播通过报道国家政策,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作为舆论阵地,新闻联播在传递国家政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新闻联播引导观众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发展方向,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例如,在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新闻联播大力宣传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措施,使广大观众深入了解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和支持相关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新闻联播通过报道重大事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闻是第一专业”,新闻联播将新闻价值观、新闻判断力、新闻导向等传统新闻价值观注入观众思维中,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步伐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比如报道一国内外的重大投资或购买行为,可以引导观众对相关行业的关注和投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资金流向。
同时,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新闻联播还能提醒观众注意相关经济风险,帮助观众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维护个人和社会的经济利益。
此外,新闻联播在宣传国家品牌形象,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新闻联播作为一档优质的宣传平台,通过报道和专题片等形式,向观众展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成果,增强了观众对国家品牌的认知和认同感。
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在新闻联播中得到广泛报道,通过扩大国内外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最后,新闻联播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社会监督的角色,对社会经济进行监督和评价。
通过报道相关事件的背景、原因,以及解决方案等,新闻联播帮助观众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监督政府履职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公平。
例如,在报道环境保护问题时,新闻联播通过报道一些企业的违规行为和环境污染问题,引导观众对有关企业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督,促使企业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
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新闻联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新闻节目之一,扮演着巨大的角色,并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它以权威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为特点,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认知。
本文将探讨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其对我们的影响。
一、信息传递的角色和功能新闻联播作为重要的媒体平台,主要负责向社会传递各类新闻信息。
通过新闻联播,人们可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政策措施、社会问题等。
新闻联播通过报道世界各地的事务,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从而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世界动态。
此外,新闻联播还可以传递科普知识、文化推广和科技进展等信息,以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
二、宣传教育的角色和功能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还具备宣传教育的重要角色和功能。
它通过报道典型案例和事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法规,引导公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
新闻联播可以宣传国家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进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进一步营造正能量的社会氛围,引领国民的思想和行为。
三、舆论引导的角色和功能作为国家权威的新闻传媒平台,新闻联播在舆论引导方面具备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它通过选题和报道角度的选择,引导舆论的走向和共识。
新闻联播通过对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对社会公众形成一定的舆论引导,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同时,通过媒体的权威性和客观性,新闻联播也有助于消除不实信息、谣言和假新闻的影响。
四、服务监督的角色和功能新闻联播在服务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持续关注社会问题和民众关切的话题,倡导社会监督和批评,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新闻联播通过暴光腐败问题、整顿社会秩序、推动改善生活等报道,促进政府及相关行政机构的监管行为,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通过舆论的监督,新闻联播有助于维护公众的利益,并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功能。
它作为权威的新闻媒体平台,具备信息传递、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和服务监督等多重功能。
新闻联播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特点:中央的发言机构,歌颂为主,较为古板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谐社会《新闻联播》名牌栏目,关注度忠诚度高,优质的节目品质是收视率的最佳保障。
观众主要以中高年龄段群体为主,收视率高,覆盖率广,播放的节目内容最具权威。
知识面广泛,影响力大,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栏目。
《晚间新闻》CCTV旗舰频道四大新闻版块、开办最早的新闻栏目之一!中央电视台具有标志性影响力的晚间新闻类栏目!权威新闻速递、聚焦高端力量,最具权威的新闻,网罗一天全球热点!唯一与《新闻联播》齐名的央视新闻类品牌栏目!坐拥CCTV-1晚间22点,汇聚社会领袖群体!《晚间新闻》栏目收视稳定,分钟收视起伏低于10%!《新闻联播》作为央视新闻的核心节目,积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有效宣传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形成了特有的话语结构和象征功能,成为"联播体"的典范。
但由于其"新闻"话语叙事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在社会转型加剧、媒介内容膨胀、受众需求变化等情况下,其强大的效果不断被弱化。
因此需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传播观念,改变过于僵化的业务模式,回归新闻传播规律主导的途径,以期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政治优先:话语宏观结构的第一考量电视新闻的编排原本只关乎技术和时间序列,但背后往往赋予政治权力等象征意蕴。
话语的总体意义不仅有自己的组织原则,还依靠某种总体的句法来限定话题或主题在实际文本中插入或排列的可能形式,凝聚成宏观的新闻图式或超结构。
②换句话说,把关人通过位列、取舍、详略等策略,从命题族群中推导出宏观命题,传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由于推进国家重大工作的需要、覆盖有效范围和受众的关注点等原因,《新闻联播》在主题内容上先国内后国际、重国内轻国外的特征尤为明显,形成以“我”为主的格局。
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栏目名称并入《新闻联播》,占据了半壁江山,最多时曾达十七八分钟,后来时间被控制在10分钟左右。
③改革开放初期,该栏目采用国内外新闻并重的结构,因为当时人们非常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而能利用的媒介非常有限,央视的新闻联播是最佳渠道之一。
解析新闻联播的经典结构 层次分明 内容丰富
解析新闻联播的经典结构层次分明内容丰富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间报道国内外时事的主要新闻节目,以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和丰富的新闻内容而闻名。
本文将对新闻联播的经典结构进行解析,从层次分明和内容丰富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新闻联播的经典结构特点新闻联播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层次分明和内容丰富两个方面。
首先,新闻联播在报道新闻时采取了层次分明的结构,通过分段和分层次的方式将不同的新闻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个节目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其次,新闻联播节目内容丰富多样,囊括了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要闻,以及人文、科技、环保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全面呈现了当天的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
二、层次分明的结构新闻联播通过层次分明的结构展现了每个新闻信息的重要性和联系。
通常情况下,一个新闻联播节目包含多个板块,如头条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等。
每个板块都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和编排,并在各个板块内部进行层次划分。
比如,在国际新闻板块中,可以分为东亚新闻、欧洲新闻、非洲新闻等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下面又会有具体的新闻报道。
这种层次分明的结构使得新闻联播能够清晰地展现各类新闻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三、内容丰富的报道新闻联播凭借着丰富的内容报道成为了观众获取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
每天晚间的新闻联播涵盖了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新闻。
在国内新闻方面,新闻联播报道了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党政军事会议的召开、重要政策的发布等。
而在国际新闻方面,新闻联播则报道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事件、各国领导人的活动以及国际组织的工作等。
此外,新闻联播还会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科技进展、环保倡议等内容,使得观众能够全面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和科技进展。
四、新闻联播的意义和影响新闻联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新闻节目之一,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新闻联播通过丰富的内容报道,为观众提供了及时、全面的国内外新闻信息,帮助观众了解国内外形势,增强对时事的关注和理解。
新闻节目的特点
新闻节目的特点
1.时效性:新闻节目的核心特点是时效性,即最新发生的事件或信
息。
新闻节目需要迅速、准确地报道事件,以满足观众对于时效性的需求。
2.真实性:新闻节目的另一特点是真实性,即所报道的事件必须是
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任何虚构、夸大或歪曲。
新闻节目的目的是向观众传递真实的信息,以满足观众对于了解真相的需求。
3.客观性:新闻节目需要保持客观性,即报道事件时不能带有个人
情感或偏见,而是要客观地呈现事件的原貌。
新闻节目需要通过客观的报道,让观众自己来评判事件的是非曲直。
4.多样性:新闻节目报道的内容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等各个领域。
新闻节目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报道内容,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5.生动性:新闻节目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来呈现事件,使观众
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事件的全貌。
生动的报道方式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6.深入性:新闻节目需要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挖掘事件
的内在原因和意义。
深入的报道方式可以满足观众对于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的需求,提高节目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新闻联播的语言艺术与传播效果分析
新闻联播的语言艺术与传播效果分析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播出的主要新闻节目。
作为国家重要的官方媒体之一,新闻联播旨在向观众传递国内外各类新闻资讯和政府信息,同时也是政府进行舆论引导和宣传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对新闻联播的语言艺术与传播效果进行分析。
一、新闻联播的语言艺术新闻联播作为一档重要的新闻节目,其语言的表达要求既要准确客观,又要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递信息。
以下是新闻联播的语言艺术的几个方面分析。
1.准确性和客观性新闻联播的语言要求准确,并尽可能客观地传达事实。
它使用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避免重复和啰嗦,突出要点,使观众能够迅速理解信息。
新闻联播通常在报道时使用第三人称和中性词汇,以保持客观性。
2.语言的感染力新闻联播的语言需要具备一定的感染力,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在报道时,新闻联播常常会选择一些有情感共鸣的话语,并通过声音语调的变化和肢体语言的表达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此外,新闻联播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夸张等,来使语言更具艺术性和打动力。
3.语言的正式性与权威性新闻联播作为一种官方媒体,其语言应具备一定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新闻联播通常采用规范的标准普通话,语调平稳,发音准确,以确保信息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此外,新闻联播的语言表达也会遵循一定的新闻称谓、新闻语法和新闻用词规范。
二、新闻联播的传播效果新闻联播是中国最主要的新闻节目之一,其传播效果对于官方宣传和舆论引导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新闻联播传播效果的几个方面分析。
1.传播政府政策和意图新闻联播是政府宣传和传播政策的重要平台,通过新闻联播,政府可以将重要决策和政策信息传达给广大观众。
新闻联播通常将政府领导讲话、会议决策、重要公告等短时间内的要点进行概括和报道,以向观众传递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决策方向。
2.形象塑造和舆论引导新闻联播在报道中也扮演着塑造政府形象和引导舆论的角色。
通过选取报道内容和站位,新闻联播可以将政府或官方机构的积极形象传递给观众,并通过报道方式的选择和评论的引导来影响观众的态度和看法。
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
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功能新闻联播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之一,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多种功能。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新闻联播都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作用。
首先,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信息传播者。
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栏目,新闻联播向观众传递各类信息和新闻动态。
通过丰富的内容内容,观众能够了解国内外的最新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
新闻联播报道的各种信息,不仅帮助观众了解国家决策和政策,推动着社会进步,还为公众提供了知识和信息,满足了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其次,新闻联播还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
通过报道社会热点事件以及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新闻,新闻联播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新闻联播的播出既是对观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也是改变观众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宣传文明社会建设、环保和社会公益活动方面,新闻联播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此外,新闻联播还具备了舆论引导者的功能。
作为国家级媒体的重要栏目之一,新闻联播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报道和评论,新闻联播能够塑造舆论,引导公众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比如,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联播能够传递政府的声音和态度,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同时,新闻联播也可以通过对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报道和评论来引导公众的关注和思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另外,新闻联播还在社会中起到了文化守望者的作用。
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新闻联播也推动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文化类新闻的报道和节目的制作,新闻联播帮助观众了解和认识国内外的文化盛况,丰富了社会的文化生活。
同时,新闻联播也通过展示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总的来说,新闻联播在社会生活中担当着多重角色,并具有丰富的功能。
作为信息传播者、教育者、舆论引导者和文化守望者,新闻联播通过传递各类信息、引导观众思想、塑造舆论、传承传统文化等手段,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新闻联播 观察社会生活的万花筒
新闻联播观察社会生活的万花筒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凭借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是许多人获取国内外资讯的首选。
通过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重要新闻,新闻联播不仅仅是一档新闻节目,更是一个观察社会生活的万花筒。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分析新闻联播的特点和影响,进一步探讨它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反思。
新闻联播作为央视的旗舰节目,每天晚上七点钟准时播出,内容涵盖国际、国内、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新闻。
它以权威、客观和全面的报道风格著称,观众可以通过它了解到国内外各个方面的重要新闻动态。
不仅如此,新闻联播还提供了许多独家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深入探讨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
新闻联播的特点之一是其权威性。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核心节目,新闻联播的报道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观众们相信,他们从中获取到的信息是真实、准确、无偏见的。
这也是新闻联播能够在广大观众中保持良好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特点是其客观性。
新闻联播的报道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呈现,努力避免主观色彩的加入。
通过严格的采编流程和专业的报道方式,新闻联播力求将事实陈述得面面俱到,给观众最原汁原味的新闻。
观众们因此相信,他们获得的信息没有经过片面评论和个人立场的影响。
新闻联播的第三个特点是其全面性。
每天的新闻联播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播报,还会涵盖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
例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都会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他们了解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
这种全面性的报道风格能够满足观众对多种信息的需求,也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观察社会生活的万花筒,新闻联播成为了许多人认识世界、了解国家发展的主要途径。
它通过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让观众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和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同时,新闻联播还会深入探讨社会问题,通过专题节目和深度报道,引导观众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新闻联播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其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
新闻联播对国内外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客观性
新闻联播对国内外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客观性新闻联播是我国央视台每天都会播出的重要新闻栏目,它承担着向观众传达国内外重要新闻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个权威的媒体机构,新闻联播在报道国内外新闻时,必须兼顾权威性和客观性。
本文将就新闻联播对国内外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客观性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新闻联播的权威性新闻联播作为央视台的重要栏目,具备着强大的专业团队和权威的信息渠道。
首先,新闻联播的报道依托于央视台的新闻中心,这个机构拥有庞大的记者队伍和网络。
他们在报道新闻时,往往会赴现场进行实地采访,确保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准确。
其次,央视台与各部委、机构等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迅速获取相关权威机构的新闻稿件和内部消息。
这一点使得新闻联播的报道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此外,新闻联播还注重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深入解读和分析。
在报道国内外新闻时,新闻联播经常邀请专家学者,通过访谈和解读的方式全面解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这种专业深入的解读提升了新闻联播的权威性,使得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形成对事件的客观判断。
第二部分:新闻联播的客观性新闻联播在报道国内外新闻时,注重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
首先,新闻联播会采用多方信息源进行核实,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它会引用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和言论,以充分展示事件的多维度,避免单一观点的主观性。
其次,新闻联播在报道敏感事件时,会力求呈现多方声音,包括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国家观点的报道,充分展示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另外,新闻联播在报道国内外新闻时,注重平衡报道。
它会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国际影响力来决定报道的篇幅和位置,通过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报道顺序,避免对某个国家或事件过度报道或忽视。
这种平衡报道的做法,有助于使观众对国内外新闻有更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总结:新闻联播作为我国主要的新闻栏目,它对于国内外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与客观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强大的专业团队和权威信息渠道,新闻联播的报道具备了较高的权威性。
探究新闻联播的结构特点
探究新闻联播的结构特点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每日播出的一档主打新闻的节目。
作为我国主要的新闻报道平台之一,新闻联播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究新闻联播的结构特点,包括新闻顺序、内容分类和信息呈现方式等方面。
一、新闻顺序新闻联播节目的新闻顺序通常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安排。
首先是播放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如国内外重要会议、外事访问和主持召开的活动。
接下来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这些事件对于国家和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这些新闻事件进行详细报道之后,新闻联播会播放一些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如民生问题、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等。
最后,新闻联播还会播放一些体育、文化和娱乐新闻,为观众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二、内容分类新闻联播的内容涵盖了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这些内容被细分为不同的篇章,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信息。
例如,新闻联播会将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作为开头的重要部分来报道。
在这一篇章中,会详细介绍国际国内的重要会议、签署的重要文件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变动。
接下来,新闻联播会以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篇章。
此外,还有社会热点问题、科技创新、文化艺术以及体育竞技等篇章。
这些不同的篇章使观众能够获取到不同领域的信息,丰富了报道内容。
三、信息呈现方式新闻联播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信息,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丰富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闻联播采用了多种信息呈现方式。
首先,通过主持人的播报,将新闻内容以语言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这样观众能够听到具体的细节内容。
其次,通过画面和图片的呈现,用图像的方式给观众直观地展示新闻事件的现场以及相关人物和物品。
此外,新闻联播还会采用数据、报表、图表等形式来展示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总结:综上所述,新闻联播作为我国主要的新闻报道平台之一,在结构上有其独特的特点。
它按照一定的顺序播放新闻,包括国家领导人活动、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以及体育、文化和娱乐新闻等。
分析新闻联播对社会经济的报道特点
分析新闻联播对社会经济的报道特点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一档重要新闻节目,每天晚上7点整正式播出,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广泛涵盖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作为中国国内最权威、最直观的新闻媒体,新闻联播对社会经济的报道特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新闻联播的报道特点之一是多样性和全面性。
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会通过一系列的新闻片段,对国内外重要经济事件进行报道。
不仅报道了国内经济领域的政策调整、产业发展、市场变化等方面的动态,还关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摩擦等重要事件。
通过这种全面性的报道,新闻联播将给观众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全方位的经济信息。
其次,新闻联播的报道特点之二是权威性和准确性。
由于其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新闻联播的报道内容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和筛选,确保信息的价值、准确性和可信度。
节目主播在播报时,使用严谨的措辞和专业的表达方式,客观、真实地传递经济信息。
观众对于新闻联播的报道常常会给予高度的信任和认可。
第三,新闻联播的报道特点之三是立场性。
作为官方的重要新闻媒体,新闻联播在报道社会经济事件时往往会体现出一定的立场和倾向。
它传递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表达出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新闻联播也会关注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改革创新、新兴产业、扶贫攻坚等,以宣传和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最后,新闻联播的报道特点之四是时效性和实时性。
作为一档每日播报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对于社会经济事件的报道具有及时、迅速的特点。
任何重大经济事件的发生、政策变动的发布,都能在新闻联播中第一时间得到报道。
这种实时的传递方式不仅能够满足观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的动向。
综上所述,新闻联播对社会经济的报道特点体现在多样性和全面性、权威性和准确性、立场性以及时效性和实时性上。
作为观众,我们需要保持辨别与思考的能力,在倾听和接收新闻联播报道的同时,加以分析和思考,形成独立的观点和判断,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动态。
新闻联播详细分析报告
新闻联播详细分析报告近年来,新闻媒体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新闻联播》作为国家重要新闻节目,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新闻联播的品质、内容、呈现形式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该节目进行客观评估。
首先,我们可以从新闻联播的品质入手进行分析。
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节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新闻联播作为我国官方最权威的新闻发布平台,必须具备客观、公正、真实的特点。
而在这方面,新闻联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节目在报道中存在较强的宣传性质,无论是对于国家政策还是社会热点,往往仅呈现出官方立场,忽略了其他观点的存在。
其次,新闻联播在报道中存在一些过分渲染、夸大事实的情况,为了吸引观众和提升收视率,有时会将某些普通事件过度放大,给人造成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感觉。
这对于一个节目而言是不合适的。
其次,我们来看新闻联播的内容。
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衡量一档新闻节目质量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这方面,新闻联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节目的内容过于单一,大部分报道都以政治和国际关系为主题,忽略了大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关切。
其次,新闻联播在报道中过多地强调媒体自身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媒体业绩的渲染,使观众感到略显炫耀。
最后,新闻联播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过于简略,没有能够深入挖掘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也没有对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跟踪报道,这导致观众对事件的了解程度有限,使其只能获得一知半解的信息。
此外,在呈现形式上,新闻联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节目的演播时间较长,每天超过一个小时,导致节目的信息密度较低,信息传递效率有待提高。
其次,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演播风格较为单一,缺乏个性和吸引力,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此外,该节目过分强调文字的阐述,对于一些重要事件的图像和视频报道不足,造成了信息呈现的单一性,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新闻联播作为国家重要新闻节目,在品质、内容和呈现形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期望其能够加强品质建设,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丰富内容,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改进呈现形式,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吸引力。
七上新闻联播知识点总结
七上新闻联播知识点总结一、新闻的概念和特点1. 新闻的概念新闻是指及时报道当时事件所发生情况的信息,它通常是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所撰写或报道,旨在向读者传达真实、客观、及时的信息。
新闻可以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事件。
2. 新闻的特点(1)真实性:新闻必须是真实的,报道的事件和事实要准确无误。
(2)及时性:新闻要求及时报道,不同新闻由于其重要性和性质不同,要求不同的及时性。
(3)客观性:新闻要求客观报道,不应该带有个人主观看法。
(4)公共性:新闻面向大众,是公众有权了解的信息,所以新闻报道应该有公共意义。
二、新闻联播的节目结构和形式1. 节目结构新闻联播一般分为新闻、时事、要闻、社会、经济、科教、文娱、体育、国际、本台等几个部分。
其中,要闻和时事是最重要的两个板块,一般放在新闻联播的前半部分。
2. 节目形式新闻联播的节目形式通常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
文字新闻通过新闻主播朗读的形式呈现;图片新闻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呈现;视频新闻通过视频报道的形式呈现。
在新闻的整个过程中,还会有解说员对新闻事件进行介绍和评论。
三、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1. 客观真实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不得歪曲、捏造事实。
2. 杜绝恶俗新闻报道应该杜绝低俗、恶俗的内容,不宜刺激公众的道德底线。
3. 尊重事实新闻报道应该尊重事实,不得歪曲、断章取义。
4. 尊重个人隐私新闻报道不应该侵犯他人的隐私,应该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5. 遵守法律新闻报道要遵守新闻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
四、新闻的采访技巧1. 采访前的准备(1)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确定采访的目的和角度。
(2)准备好采访的工具,如笔记本、录音笔、摄像机等。
2. 采访过程(1)礼貌与尊重,与被采访对象的交流中要保持礼貌,对被采访对象的人身尊严要尊重。
(2)耐心和细心,对于被采访对象的回答要细心听取,并耐心追问。
3. 采访后的整理和编辑(1)整理采访资料,准确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回答内容。
探究新闻联播的结构特点
探究新闻联播的结构特点新闻联播,这档每天准时与我们见面的节目,就像一位熟悉的老朋友,默默地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个傍晚时光。
咱先来说说新闻联播的开头。
每次那熟悉的片头曲一响起来,我心里就知道,精彩的新闻要开始啦!开头总是那么简洁明了,主播们用清晰、稳重的声音告诉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
就像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累得不行,往沙发上一瘫,打开电视正好赶上新闻联播开始。
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从疲惫中拉了出来,让我打起精神准备接收新的信息。
新闻联播的结构里,国内新闻那可是重头戏。
从政治大事到民生小事,那是面面俱到。
比如说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那讲解得是清清楚楚,让咱老百姓明白这政策到底能给生活带来啥变化。
有一回啊,讲的是关于农村医疗改革的事儿,画面里展示了农村新的医疗设施,还有农民们那满意的笑容。
这新闻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也让我为咱国家的进步感到骄傲。
国际新闻部分也是很有看头。
让我们能了解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大事小情。
有时候看到一些国家的自然灾害,心里也跟着揪起来;看到别的国家取得的科技进步,也会忍不住感叹世界变化真快。
记得有一次看到关于非洲某个国家的教育援助新闻,画面里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真的让人难忘。
新闻联播里还有各种专题报道,像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等。
这些专题报道就像是一场深度的探索之旅,带着我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比如说有个关于高铁技术创新的专题,详细介绍了新的高铁技术是怎么研发出来的,背后的科研人员付出了多少努力。
这让我对咱国家的科技实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而且新闻联播在报道的时候,特别注重用事实说话。
每个新闻都有详实的画面和数据支持,不是空口白话。
比如说报道某个地区的脱贫成果,就会展示以前的破旧房屋和现在的新楼房对比,还会列出收入增长的数据,让人一看就明明白白。
另外,新闻联播的结尾通常会有一些轻松愉快的内容,比如各地的美景、有趣的民俗活动啥的。
这就像是一顿丰盛晚餐后的小甜点,让人心情愉悦。
新闻联播的报道风格与新闻价值观
新闻联播的报道风格与新闻价值观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重要新闻节目,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重视。
作为一档重要的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具有独特的报道风格和深厚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新闻联播的报道风格和新闻价值观,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新闻节目。
首先,新闻联播的报道风格特点之一是庄重严谨。
无论是节目的开场白还是新闻报道的内容,都体现出一种庄重严谨的氛围。
主持人语言简练、干练,不添油加醋,客观公正地传递新闻信息。
同时,新闻报道的内容严格遵守事实,不夸大,不歪曲,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这种庄重严谨的报道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信任。
其次,新闻联播的报道风格还注重权威性和可靠性。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旗舰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报道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新闻联播加强了记者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报道中的主持人和记者都来自中央电视台的精英团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素养。
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了体现,使得新闻联播在报道事件时能够给予观众更准确、权威和可靠的信息。
此外,新闻联播的报道风格也强调正面宣传和正面价值导向。
在报道中,新闻联播更多地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它在报道中积极宣传正能量,关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积极方面,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这种正面宣传和正面价值导向,在培养社会良好氛围、传递正能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报道风格,新闻联播还展现了积极的新闻价值观。
首先,它注重反映国家重大政策、改革发展等重要议题。
新闻联播在报道中紧密跟踪国家的发展动态,及时播报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和政策,使广大观众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
其次,新闻联播注重传递人民的心声和关切。
它通过深入调查和采访民生问题,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传递人民的心声和关切。
这种关注民生、关心人民的价值观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新闻联播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重要新闻节目,具有独特的报道风格和深厚的新闻价值观。
类似新闻联播总结
类似新闻联播总结引言新闻联播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主要新闻节目,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它以简练的形式,概括了一天之内国内外重要新闻事件的发展和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新闻联播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总结。
新闻联播的特点1.简洁明了:新闻联播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因此需要抓住要点,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
每个新闻事件只会简要介绍关键细节,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让观众了解多个事件的目的。
2.内容多样化:新闻联播每日都会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新闻。
无论是国内重要会议的报道,还是国际大事的概述,都能在新闻联播中找到。
3.整体宣传:作为官方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有着宣传党和国家的责任。
因此,它经常会报道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和讲话,以给观众传达党和国家的主张和政策。
4.严肃庄重:新闻联播在形式和语调上都比较庄重,因为它是一个权威的新闻节目,需要保持应有的严肃性。
新闻主播的语言表达也非常正式,文字简练而精准,给人一种严肃而可信的感觉。
5.节奏紧凑:由于每天要报道很多新闻事件,新闻联播的节奏非常紧凑。
新闻报道之间基本没有间隔,每个报道都是相对短暂的,以保持整体节目的紧凑感。
新闻联播的意义1.信息传递:新闻联播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快速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的途径。
对于繁忙的人们来说,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到最重要的新闻事件,是非常有价值的。
2.宣传党和国家:新闻联播作为官方媒体,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的责任。
通过宣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新闻联播能够宣传国家的政策和主张,增强观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
3.塑造舆论:新闻联播在报道中会选择性地突出某些事件,从而引导了观众的关注和思考方向。
这样的报道方式会对观众的舆论形成一定的引导作用。
4.文化传承:新闻联播还会涉及一些国内外的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从而让观众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结论新闻联播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重要节目,具有简洁明了、内容多样化、整体宣传、严肃庄重和节奏紧凑等特点。
新闻联播总结
新闻联播总结每天晚上七点整,当电视机播放出熟悉的音乐,铺天盖地的新闻正准备铺展在观众面前。
新闻联播是我国最重要的新闻节目之一,也是国内外新闻动态的重要窗口。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我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新闻联播的特点和影响。
新闻联播作为“新闻之夜”最重要的一环,每天播出的内容既丰富又有限。
它提供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包括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
它既向观众直观地反映了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又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
然而,由于每条新闻时长有限,新闻联播只能突出重点,对其他细节往往只是提及一二。
这种快速浏览形式给观众带来了很大方便,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信息。
然而,新闻联播在信息传递、语言表达和报道方式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新闻联播的内容选择常常受到政治局势、外交关系和国内舆论的影响。
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新闻的中立性和客观性。
此外,新闻的报道方式往往过于正式和枯燥,导致观众缺乏兴趣。
许多观众在当新闻播报时则切换频道或者选择休息。
新闻联播因此也被诟病为“老套”和“官方媒体”。
不过,新闻联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
首先,它是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新闻联播,广大观众可以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世界大事和时政动态。
这对人们做出判断、批判,以及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新闻联播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播报的国内外新闻和相关报道可以加深人们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此外,新闻联播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扇了解国家发展和世界形势的窗口,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时事、增长见识。
新闻联播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好是坏,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
通过新闻联播,人们可以了解到世界发展的趋势和风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新闻联播,我们应该在多个渠道获取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新闻,提高我们的媒体素养。
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获取到更加客观、全面的新闻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中央的发言机构,歌颂为主,较为古板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谐社会《新闻联播》名牌栏目,关注度忠诚度高,优质的节目品质是收视率的最佳保障。
观众主要以中高年龄段群体为主,收视率高,覆盖率广,播放的节目内容最具权威。
知识面广泛,影响力大,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栏目。
《晚间新闻》CCTV旗舰频道四大新闻版块、开办最早的新闻栏目之一!中央电视台具有标志性影响力的晚间新闻类栏目!权威新闻速递、聚焦高端力量,最具权威的新闻,网罗一天全球热点!唯一与《新闻联播》齐名的央视新闻类品牌栏目!坐拥CCTV-1晚间22点,汇聚社会领袖群体!《晚间新闻》栏目收视稳定,分钟收视起伏低于10%!《新闻联播》作为央视新闻的核心节目,积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有效宣传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形成了特有的话语结构和象征功能,成为"联播体"的典范。
但由于其"新闻"话语叙事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在社会转型加剧、媒介内容膨胀、受众需求变化等情况下,其强大的效果不断被弱化。
因此需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传播观念,改变过于僵化的业务模式,回归新闻传播规律主导的途径,以期可持续发展。
一、国家政治优先:话语宏观结构的第一考量电视新闻的编排原本只关乎技术和时间序列,但背后往往赋予政治权力等象征意蕴。
话语的总体意义不仅有自己的组织原则,还依靠某种总体的句法来限定话题或主题在实际文本中插入或排列的可能形式,凝聚成宏观的新闻图式或超结构。
②换句话说,把关人通过位列、取舍、详略等策略,从命题族群中推导出宏观命题,传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由于推进国家重大工作的需要、覆盖有效范围和受众的关注点等原因,《新闻联播》在主题内容上先国内后国际、重国内轻国外的特征尤为明显,形成以“我”为主的格局。
1980年5月1日,《国际新闻》保留栏目名称并入《新闻联播》,占据了半壁江山,最多时曾达十七八分钟,后来时间被控制在10分钟左右。
③改革开放初期,该栏目采用国内外新闻并重的结构,因为当时人们非常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而能利用的媒介非常有限,央视的新闻联播是最佳渠道之一。
但其后情况有变,本研究显示平均每天国际新闻只有112秒,国内和国际新闻条数之比是157∶34,时间之比是9,960∶804,换算后,国际新闻占总条数的16.2%,占总时间的7.4%。
这基本上吻合周小普的研究结果,其两次统计中,国际新闻占总条数的比例分别为17.4%和23%,占总时间的比例为7.4%和11.9%。
任何一个媒体文本都存在于由其他媒体文本构成的语境当中,尤其是那些与之形成对照的特定文本,文本的互文性能借助他类文本来呈现。
国内时政会议成为《新闻联播》的重要消息,其主角常常是政治局常委成员,编排顺序吻合其政治地位排序。
从文本上讲,新闻标题提及具体人名既有写作的考量,更是在“授予地位”。
用伯顿的话来讲,这就是“利用话语”,通过符码的特别使用,从而把某些有关话语主题的特定意义置于优势地位。
④就该栏目而言,国内新闻标题中出现的具体人物姓名主要有两类:国家级领导人和模范典型人物(包括集体形象)。
如果一条新闻中出现多个人名按一条计算:前者41条,占国内总条数26%,时长4,087秒,占国内播出总时段41%;后者10条,时长1,122秒,占国内总条数的7%,占国内播出总时段11%。
2003年胡锦涛曾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改进新闻报道的问题,认为除了具有全局性的重大会议外,会议报道不应把中央领导同志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惟一标准,不应完全依照职务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
在这个背景下,《新闻联播》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某一特定主题的宣传任务和社会动员有时会压倒政治人物的出场,处于突出地位。
2008年6月8日该栏目中没有一条国家级领导人的政治新闻,第一条为“粮农换新仓国家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第二条为“爱心涌动端午节”,然后是短评和地震新闻等;7月18日第一条新闻为“信访局长潘作良:百姓的事情比天大”,第二条为“本台短评: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第三条为“全国共有4,324万多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第四条为“珠三角”困中谋变(之一)——产业转移促升级”,然后才是李克强、贺国强等人的新闻。
二、我们和他者:二元对立的文本模式我们和他者相互依存、相互区别,人类学上的理想状态是通过由己观人再由人观己,最终达到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但此处的我们和他者在文本的竞争中处于永远对立的状态。
新闻话语通过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来表达,就是突出它所赞成的东西,同时贬低或干脆省略它所不赞成的东西,新闻再现中的“他者化”策略就是其体现。
⑤《新闻联播》国内新闻缺乏批评性和揭露性的舆论监督报道,无疑削弱了现代社会中传媒所应担当的责任属性。
这种弘扬主旋律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通过再现“我们”的形象,漠视“他者”,支持了当前表达话语的合法性。
当然也不尽然:1979年9月12日,播出《王府井百货大楼停车场见闻》,含蓄地批评某些高级干部的用车特权;1988年8月30日,播发“振兴开封座谈会开成了催眠会”,大胆运用正面中、近景表现人物睡态。
就“二元对立”模式中“他者化”的策略而言,在本研究样本中,由于汶川大地震事件,为我们审视灾难新闻报道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本样本中,除了国家领导人现场视察、工作会议等常规性新闻外,还开设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英雄谱”、“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等专栏。
显然,这些报道宣扬了党、政府和人民战胜灾难的决心、工作安排和行动,以及有关人员的奉献和献身精神,但显然缺乏对灾难人为原因的理性反思。
如果从多元的视角来审视,作为“我们”视角的党政干部、解放军战士、消防官兵等应该再现,但部分灾民的情绪以及民间力量的现场救援等,作为“他者”也应该以其本来面目呈现。
我们看到,即使有些“他者”元素呈现,也合并于体制化的叙述框架,如2008年6月8日的新闻“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指出近20万团员青年在地震灾区参加志愿服务,数千支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抢险救人、医疗护理等领域的重要力量;“心理治疗抚慰心灵创伤”新闻指出各地的心理治疗专家和志愿者们为地震中心灵受到创伤的青少年送去了贴心的抚慰。
《新闻联播》对时政新闻情有独钟,这无可厚非,但由于种种原因,时政类会议新闻成了模式化产品,对有价值的材料挖掘很少,几乎成了行政公报和工作简报。
有些会议的演讲和讨论内容很少使用现场同期声,多为播音员的宣读,同时配上领导人的远景、中景、近景等画面。
对于芸芸众生而言,社会新闻根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因而可能最吸引眼球,近年也有少量趣而不俗、益而无害的社会新闻播出。
如2007年6月10日,《新闻联播》和《新闻30分》同步推出一个叫《百姓纪事》栏目,开篇报道《徐少勤和他门前的一条路》。
2007年12月21日播放了“电影《集结号》公映备受观众欢迎”,时长1分零9秒,这可算社会新闻的变种。
三、言语行为技术的制度化:纯正与完美新闻的核心价值为真实、客观、公正,但不同媒体的文本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也是受众市场分化的结果。
“风格是文本的语境特征,这种特征包含对表达程式的各种可能变化的限制和约束。
”⑥电视新闻文本的构成要素有镜头语言、解说词和同期声等,通过对视觉形象语言和听觉符号语言的运用,《新闻联播》作为“联播体”样式的典范,在画面剪辑的严肃性、会议叙述的公文性、播音言语的纯正性、肢体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由此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封闭、空泛和程式化,又使文本的张力和对观众的吸引力有所流失。
《新闻联播》播音员普通话水平要求最高,播报新闻以大方、端庄、严肃为主,极少间杂对新闻事件理解上的煽情,无不反衬出其言语行为的社会放大效果。
赵忠祥将这种播音风格概括为:字正腔圆、庄严以及严谨。
⑦在播报的内容与发声上,语言使用极为规范,播音员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不得出现口误以及错误读音,信息的传递沿着一条严格控制的路径,以便最大限度地排除任何含混性或可能性的阅读多义性。
就播音员的非语言传播和语言传播要素而言,其着装、行为、表情、发声等都形成了一定的惯例,并在省、市、县级同类节目中产生了模范意义。
现场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新闻联播》国内新闻占最多的时政类中,国家级领导人的同期声反而最少。
同期声的现场保真度高,人物的个性表现充分,说服力非常好,也是受众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
2007年10月22日上午,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胡锦涛总书记讲到“听说大家一大早9点多就等候在这了”时,又说“非常对不起大家……”但《新闻联播》该新闻没有此段声音,广大网友尤为不满。
2007年1月15日,在一则胡锦涛在安徽视察长达12分12秒的新闻里,播出了胡锦涛3分零23秒的同期声,大家反应良好。
也许,寻找最有新闻价值的同期声很不容易,但电视媒体以播报方式来代替同期声,等于舍弃了自身的优势,在内容可选择性增多后其效果仍然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想象、仪式和国家动员:文本再现的意义获取人类学家本尼迪科特·安德森认为,国家是一种想象出来的政治共同体,即使是最小国家的成员也难以相互认识,但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在国家建构为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媒介起了重要的作用。
⑧媒体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
⑨从名称上看,栖身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自己象征地位的获取和维护取得了极大的话语合法性。
由于技术的便利和视听的媒介特质,与党报、党刊、党的电台相比,电视台的受众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因此,《新闻联播》获得了优势的地位,甚至当天的节目可以播报次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社论。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官方网站介绍,中央电视台为副部级事业单位,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⑩正因为如此,该栏目作为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兼央视大台风范的象征,“新闻”话语叙述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通过传递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象征,塑造了社会再生产的主体,汤普森称之为“国家组织的和意识形态保证的社会复制总理论”。
(11)如在奥运会的比赛中如果获得了金牌,不管几枚,《新闻联播》仍然完整播出各次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以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新闻联播》的象征地位还依赖于体制上保证的仪式和习俗机制,地理覆盖成为基础,时间因素成为线索,形成了上达官员、下至百姓都在观看的景观。
1981年4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电视新闻工作座谈会做出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集体“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向中央电视台供稿,必须转播《新闻联播》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