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3
多体系统动力学3-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
y
θ1 θ2 θ3
多 体 系 统 动 力 学
相对角速度和绝对角速度
利用R 方法: 取为基础, 利用R-W方法: B0取为基础,ω0=0
三 相 对 运 动 和 绝 对 运 动
−1 −1 −1 通路矩阵 T = 0 −1 −1 0 0 −1
体的绝对速度: 体的绝对速度: x
多 体 系 统 动 力 学
体坐标系和铰坐标系
描述刚体的位形: 描述刚体的位形:体坐标系
ej ep ei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q Q h P j
三 相 对 运 动 和 绝 对 运 动
铰坐标系 描述铰点相对于体的位形: 描述铰点相对于体的位形: 铰坐标系的相对运动表示了 体间的相对运动。 体间的相对运动。 在简单情况下可以定义体坐 标系和铰坐标系方向相同。 标系和铰坐标系方向相同。 y
B4 p4 B2
p1 p ɺ ω = −T T Pθ = 1 p1 p1
0 p2 p2 p2
ɺ 0 θ1 θɺ1 p1 ɺ ɺ ɺ 0 θ 2 θ1 p1 + θ 2 p2 = ɺ θ p + θ p + θ p ɺ ɺ ɺ 0 θ3 1 1 2 2 3 3 ɺ ɺ ɺ p +θ p ɺ p4 θ 4 θ1 p1 + θ 2 2 4 4
多体系统动力学
2011年9月4日
多 体 系 统 动 力 学
本节内容
利用R-W方法求解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思路: 方法求解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思路: 利用 方法求解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思路
三 相 对 运 动 和 绝 对 运 动
1.写出S矩阵和T矩阵 写出S矩阵和T 2.写出相对运动的表达式 3.写出各刚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4.写出各刚体所受的力 5.利用动力学原理建立方程 x
动力学三个理论
三个基本理论双膜理论假设:(1) 在两个流动相(气体/液体、蒸汽/液体、液体/液体)的相界面两侧,都有一个边界薄膜(气膜、液膜等)。
物质从一个相进入另一个相的传质过程的阻力集中在界面两侧膜内。
(2) 在界面上,物质的交换处于动态平衡。
(3) 在每相的区域内, 被传输的组元的物质流密度(J ), 对液体来说与该组元在液体内和界面处的浓度差 (c l -c i )成正比; 对于气体来说,与该组元在气体界面处及气体体内分压差(p i -p g )成正比。
(4) 对流体1/流体2组成的体系中,两个薄膜中流体是静止不动的,不受流体内流动状态的影响。
各相中的传质被看作是独立进行的,互不影响。
若传质方向是由一个液相进入另一个气相,则各相传质的物质流的密度J 可以表示为:气相: *()g g i i J k p p =-k l =llD δ k g =D RT g gδ溶质渗透理论假设:1)流体2可看作由许多微元组成,相间的传质是由流体中的微元完成的;2)每个微元内某组元的浓度为c b ,由于自然流动或湍流,若某微元被带到界面与另一流体(流体1)相接触,如流体1中某组元的浓度大于流体2相平衡的浓度则该组元从流体1向流体2微元中迁移;3)微元在界面停留的时间很短,以t e 表示。
经t e 时间后,微元又进入流体2内。
此时,微元内的浓度增加到c b +∆c ;4)由于微元在界面处的寿命很短,组元渗透到微元中的深度小于微元的厚度,微观上该传质过程看作非稳态的一维半无限体扩散过程。
如图4-1-5所示。
数学模型:(半无限体扩散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t = 0,x ≥0,c = c b0 < t ≤ t e ,x =0,c =c s ; x =∞,c =c b 对半无限体扩散时,菲克第二定律的解为c c c c xD t--=-b s b er f 12())2(erf )(b s s Dtx c c c c --=流体微元流动的示意图在 x =0处(即界面上), 组元的扩散流密度=⎥⎦⎤⎢⎣⎡-=-===0b s 0)2erf ()()(x x Dt x x c c D x c D J ∂∂∂∂)(ππ1)(b s b s c c tDDtc c D -=⋅- 在寿命t e 时间内的平均扩散流密度所以 ed π2t Dk = (黑碧的溶质渗透理论的传质系数公式)表面更新理论 流体2的各微元与流体1接触时间按0~∞统计分布。
4催化反应动力学-3多底物课件
Alberty形式(4-62)
EA
k1[A0] k-1
E
k4 [Q]
[P] k2
F
k-3
k3[B0]
EB
稳态乒乓BiBiKing-Altman图
四、多底物酶促反应机制的鉴别
1、底物动力学作图鉴别
(1)顺序机制 双倒数方程:
顺序机制的各直线交于 纵轴左侧一点,但此法 不能区别有序顺序机制 和随机顺序机制
A
B
NADH + DHA
[B0]
1/[A0]
2、再分别以截矩对 1/[B0]作图: ~1/[B0]
KmB
其二次作图的竖轴截矩为 1/Vm,斜率为KmB/Vm,横轴 截矩为KmB
以斜率对1/[B0]作图: 亦然!!!
1/Vm
KmB/Vm
1/[B0]
1/[B0]
附2:稳态法推导多底物反应方程例
①序列机制的底物动力学的推导
一、酶促反应分类
底物数目 酶分类
单底物 单向单底物 假单底物 双底物
三底物
异构酶 裂合酶 水解酶 氧化还原酶 基团转移酶 连接酶
催化反应 略
比例(%)
5 12 26 27 24 6
大多数酶催化反应是两个或多个底物参与的反应 (以双底物反应物系统为例讨论),以转移反应为主, 占总酶促反应的50%左右;
初速度方程
所得到的速度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初速度方 程和以前数学推导的结果完全相同。
2.Alberty表达式
许多双底物酶促反应在固原定一个底物浓度而改变另一个 底物浓度时服从米氏方程式; 对许多双底物酶促反应,在总酶浓度固定并远小于两个底 物浓度时,Alberty根据K-A图形法推导出其方程一般形式 为:
厦大物理化学-动力学3
September 23, 2009
1
8.7 基元反应和复合反应
基元反应和反应分子数 对峙反应 平行反应 连续反应 稳态近似法 速控步和平衡假设 可变级数的反应
2
基元反应和反应分子数
基元反应 总包反应 反应机理 反应分子数
质量作用定律
3
目的和要求
本节要求主要了解基元反应、总包反应和反应 机理的基本概念,区别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
A→B→C
− k1 k2
从(1)式得
d[A]
dt d[B]
= k1 [A]
= k1 [A]−k2 [B] = k2 [B]
20
平行反应(Parallel or Side Reaction)
相同反应物同时进行若干个不同的反应称
为平行反应。
这种情况在有机反应中较多,通常将生成期 望产物的一个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为副反应。 总的反应速率等于所有平行反应速率之和。
平行反应的级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前者数学处理较为简单。
21
[B]/[C] = k1/k2
从[A]~ t 测量得到k1+k2, 从产物之比得到k1/k2,k1, k2可容易求得。 23
具有相同级数的平行反应的特点
k1
B C D
d[A] - = (k1+ k2 + k3) [A]n = k表[A]n dt
A
k2 k3
(1)k表 = k1+ k2 + k3 = ∑ki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动力学 Kinetics 3
Chinese Class (Class 1-4, Chemistry 2007)
Dr. Zhimin Fang (方智敏)
复相反应动力学(1~3节)..
3)相界面的表面状态对复相反应的也将产生直接的 作用。如表面各处活化状态、表面的均匀与否、 相界面处的表面现象的发生都是影响复相反应动 力学的因素。 4)相界面对不同类型的复相反应会产生不同程度的 影响,而不同类型的复相反应在相界面的动力学 行为也有较大差异。
二、复相反应的类型
复相反应的类型实际上与相界面的类型密切相关。
1)固体表面上的气相反应 例如:
1 pt SO2 ( g) O 2 ( g ) SO3 ( g ) 2 1 3 Fe N 2( g ) H 2( g ) NH 3( g ) 2 2
此类复相反应实际上是固体作为催化剂的气相反应, 固体物质并不消耗,但物理性状发生了变化。这类 反应在复相反应中占得比重很大。
a. 当r→∞ ,H2远离镍表面,E势=0; b. H2靠近镍表面时,随r减小势能下降; c. 当r=r0时,势能最低,纵坐标代表物理吸附的吸附 热qp,其值很小。H2与镍表面距离:RNi+rNi,范 +RH+RH,范=1.25+0.8+0.35+0.8=3.2Å d. 当r<r0时,分子间排斥作用导致势能上升;
三、表面反应的反应步骤
表面反应一般是气相或液相反应物分子在固 体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过程分为 下述几个步骤: (1)反应物分子向固体表面扩散。 (2)扩散到固体表面的反应物分子被固体所吸附。 (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反应, 生成被固体表面所吸附的产物分子。 (4)被吸附的产物分子脱附至固体表面附近的气相 或液相空间中。 (5)脱附了的产物分子通过扩散而远离固体表面。
3)由于物理吸附于化学吸附在本质上的差异,其宏 观表现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物理吸附的吸附 热与气体吸附质的冷凝热具有相同的数量级;而 化学吸附热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近似,比物理吸 附的吸附热大1~2个数量级。可以理解,物理吸附 往往发生在接近于气体凝聚液化的条件,而化学 吸附则发生于比沸点高得多的温度条件下。 4)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皆为放热反应,因此温度上 高其吸附率均要下降,但其吸附速率却有较大的 不同。物理吸附一般不需要活化能,其吸附平衡 可瞬间达到。化学吸附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化能, 因此吸附速率比物理吸附要慢。
动力学3-角动量
例7 一小球沿竖直的光滑圆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小球在B点时对环心的角动量和角速度.
解:力矩分析 M mgR cos
用角动量定理: M dL dt
O
R
A
dL mgR cos dt
又 L mR 2 mR 2 d dt
B
mg
LdL m 2 gR3 cos d
dL d mvl cos mgl sin dt dt
d g sin dt v cos
gl sin 2 2 v cos
g l cos
而
d v l sin dt
gl v sin cos
由此解得
19
§3.6 质点系的角动量、角动量定理
1、质点系的角动量(对同一动的开普勒第二定律 例:行星相对太阳的矢径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面 积速度)是常量
解:
行星在太阳作用 下沿椭圆轨道运 动。
径矢扫过的面积等 于图中阴影面积
L
v
m
r
r
面积速度
行星受力方向与矢径在一条直线(中心力),故角动量守恒。
有
令 定义为力 力矩的大小 对固定点O的力矩
M
r
o
F
称力臂
质点角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
若力矩作用一段有限时间,则有质点角动量定理的积分形式:
称冲量矩,它反映在一段时间内力矩的时 间积累作用。
——质点角动量定理的积分形式
例1:自由下落质点的角动量(对 A 点,对 O 点) o (1)对 A 点的角动量 任意时刻 t, 有
c ri '
mi
由 ri rc ri ' 得 vi vc vi '
电动力学:第3章 电磁场的守恒定律
A
1 v2
t
则由
A A A ,
/
t
确定的 A,满 足L规范
2.满足Lorentz规范的 ( A,不 )是唯一的.
A A L, L / t
为使 A,满 足Lorentz规范
只需 L满足:
2
1 v2
2 t 2
L
0
即可
(Ⅱ)选取 ( A,满 )足附加条件
A 0
Coulomb 规范
t
B
1
B
μ0
( B)B ε0 E
t
E
f ε0( E)E ε0( E) E
1
1
E
B
μ0 ( B)B μ0 ( B) B ε0 t B ε0 t E
因为 (EE ) ( E)E (E )E, ( E) E (E )E 1 (E 2I ) 2
E
A
/
t
A
/
t
E
上式说明 ( A,和) 描( A述,同) 一电磁场.规范不变性
(Ⅰ)选取 ( A,满 )足附加条件
A 0
t
Lorentz规范
说明:1.总可以选取 ( A,使 )Lorentz规范成立,
假定对于给定的 ( A,,L)orentz规范不成立,
取 满足下式
2
1 v2
2 t 2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积分形式)
对于全空间,有
dUm d
dt dt
V
ue,md
dUe,m dt
即 Um Ue,m const
3.1.3 极化能量密度和磁化能量密度
1
介质中电磁能量密度
ue ,m
(E D B H) 2
第三章_动力学方程的三种基本形式
为计算虚功,可将系统上的力集中到某几个刚体上,如集中到 为计算虚功,可将系统上的力集中到某几个刚体上,如集中到O1O3曲柄上 。
应用力学研究所 李永强 第7页
§3.1 虚功形式的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普遍方程
集中后曲柄上的力为:常力偶矩 对它的摩擦力矩为M 集中后曲柄上的力为:常力偶矩M2,轮O1、O2、O3对它的摩擦力矩为 1、M2、M3
2
12
12
δϕ1
M g2
13
1
1
2
g1
x g2
x g3
3
M2' 右转 轴承O3: ϕ 3 ≡ 0 轴承
& 左转, ϕ1 左转,故M13'右转 右转
M 13 = M 13′ = M 1
& & ϕ3r = ϕ31 左转
(3)加惯性力 ) && 左转, && && && 左转, && ϕ1 = ϕ 左转, ϕ 2 = 2ϕ1 左转, ϕ 3 = 0 曲柄O 简化中心为O 曲柄 1O3:简化中心为 1
r r r Fi + N i + Fgi = 0
r r r r & ∆Pi = ( Fi + N i + Fgi ) ⋅ ∆ri = 0
& 在此瞬时,相应的位形上给第 个质点虚速度 r 在此瞬时,相应的位形上给第i个质点虚速度 ∆ri ,第i个质点的虚功率 个质点的虚功率
对于系统可得: 对于系统可得:
& && & ∆PC = ( −mg sin θ − RgC ) ∆vC + ( -M gC ) ∆ϕC = - ( mgr sin θ + 1.5mr 2ϕ ) ∆ϕ
电动力学 第3章 静电场和稳恒磁场1
导体球上感应电荷为
Q1 d Q1 4 0
R R1
小结:利用分离变量法求电势:1)写出各个区域的 拉氏方程;2)根据对称性写出对应的解; 3)边界 条件
3.4
电像法
静电镜像法是求解静电场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它适 用于点电荷的边值问题,而且边界条件具有较好的 对称性情况。 一、点电荷密度的 函数表示 1、一个点电荷可以用一个 函数来表示,定义如下:
1 2 )
R R1
R3
2
R2
R1 1
1
R
0,2) 2
R R2
1
R R3
1 3) 1 0 R
R R3
2 , 2 0 R
R R2
R R3
1 2 2 2 Q R d R R R d 0 R R 2
1 1 1 W dV D dV dV D dS 2 2 2 W
1 2
1 1 r , , D 2 , S r 2 r r
1 dV 2
注意:w
不代表能量密度。能量密度遍布于 电场内,而不仅仅是电荷分布的区域内,即电场 1 w ED 能量密度为 2
blm m l r , , alm r l 1 P cos cos m l r m l
l
dlm m l clm r l 1 P cos sin m l r m l
l
式中 alm , blm , clm , dlm 为任意常数,在具体问题中 由边界条件定出。
第三章 3.1静电场 静电场特点
动力学3-动力学练习1与答案
动⼒学3-动⼒学练习1与答案动⼒学练习1与答案-05级(化学、⾼分⼦)⼀、选择题1.反应A k1B (I);Ak2D (II),已知反应I 的活化能E1⼤于反应II 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的⽐例?( )(A) 提⾼反应温度(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2 如果某反应的△r H m= 100kJ·mol-1,那么活化能E a将:( )(A) E a≠100kJ·mol-1(B) E a≥100kJ·mol-1(C) E a≤100kJ·mol-1(D) 都可以3. 2A k1产物上述反应对A 为⼆级,下列何者对时间作图可得⼀直线,且直线斜率等于速率常数k?( )(A) 2[A](B) [A]2(C) 1/[A](D) 1/[A]24. 某反应进⾏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初始浓度:( )(A) 成正⽐(B) 成反⽐(C) 平⽅成反⽐(D) ⽆关5. 下表列出反应A + B →C 的初始浓度和初速:初始浓度/mol·dm-3初速/mol·dm-3·s-1c A,0c B,01.0 1.0 0.152.0 1.0 0.303.0 1.0 0.451.02.0 0.151.0 3.0 0.15此反应的速率⽅程为:( )(A) r = k c B(B) r = k c A c B(C) r = k c A(c B)2(D) r = k c A6. 400 K 时,某⽓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10-3(kPa)-1·s-1,如速率常数⽤k C表⽰,则 k C 应为: ( )(A) 3.326 (mol ·dm -3)-1·s -1(B) 3.0×10-4 (mol ·dm -3)-1·s -1(C) 3326 (mol ·dm -3)-1·s -1(D) 3.0×10-7 (mol ·dm -3)-1·s -17. 均相反应 A + B k 1 C + D , A + B k 2 E + F 在反应过程中具有 ?[C]/?[E] = k 1/k 2的关系, ?[C],?[E] 为反应前后的浓差,k 1,k 2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
理论力学 第3篇 动力学
❖ 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二、牛顿定律的适应范围 牛顿定律适用于在惯性参考系下研究速度远小于 光速的宏观物体的运动。
一般认为固接在地球上或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 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为惯性坐标系。
结合运动学知识,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运动量加速 度应为绝对加速度。 以牛顿三定律为基础的力学称为古典力学。
➢跳下不撑伞, mg> 1 v2 ,跳伞员加速下落; ➢mg= 1 v012 ,解得 v01 =50m/s
相当于物体自由下落 700m时达到的速度
➢撑伞后, mg< 1 v2 ,跳伞员减速下落; mg= 2 v022 , 解得 v02 =5.6m/s
相当于物体自由下落 不到2m时达到的速度
课堂练习 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h处水平抛出,运动中受到空气 阻力R作用,R=-kmv,其中k为常数,写出质点运动 微分方程与初始条件。
质点动力学研究质点受力与质点运动之间的关系。 描述质点受力与质点运动关系的微分方程称为质点运 动微分方程。
质点动力学的基础是牛顿三大定律。
动力学基本定律
§10-1 动力学的基本定律
一、牛顿三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不受力作用的质点,将保持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 (力与加速度关系定律) 质点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等于作用于质点上 的力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小球在一般位置的受力如图所示
R
如图建立坐标
mg
由质点运动方程得
m
d2 y dt 2
=
mg-
v
y
即
dv dt
=
g-
mv
于是 解得
∫ ∫ v dv 0 g- m v
空气动力学第三章
C yt C yt C yt
tb
wb
三、力矩系数及压力中心
细长旋成体对头部俯仰力矩
L dS L dYt 2 2 V x dx M zt x dx V xdS 0 0 0 dx dx L
2 V d S x Sdx V S ( L) L V 0
1
V L Sdb
细长体压心与几何参数有关,与气动参数无关 实际应用中 ①头部压心
x
p tb
1
Vtb x p Ltb Ssh
②尾部收缩段压心 ③旋成体
x
xp
p wb
L 0.5 Lwb
p tb yt wb p wb
C x C x
细长体压强分布: 物面上 C p C p1 C p 2 对空间任一点,不能叠加
二、法向力系数
只有横向流产生法向力
Yt P cos Rd dx C p 2 q cos Rd dx
Yt q dx C p 2 cos Rd q dx 4
Cxt1 Cxb 0
dR C p 2 q Rd dx dx
Cxt1 0
X t C p 2 q Rd dx sin
五、升力、阻力
C y C yt cos Cxt sin C yt Cx C yt sin Cxt cos C yt Cxt
0 不对称的锥形激波
§3-3 细长旋成体小迎角气动力特性
一、压强分布- C p公式
P P dP V2 dP P P d ( ) VdV 2
4章 化学动力学(1-3)
k1
Hale Waihona Puke ②2I → I2r2 k c
2 2 I
k2
③ H2 + 2I → 2HI
r3 k c c
r2 ( dcI 2 dt )2 1 2 ( dcI dt
2 3 I H2
k3
1 dcI r1 ( )1 ( )1 dt 2 dt
)2
r3 (
dc H 2 dt
第四章
化 学 动 力 学
§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与概况
一、化学动力学的任务
化学热力学研究(战略问题——可能性): 化学反应自动进行的方向、限度及平衡条件 化学动力学研究(战术问题——可行性) : 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机理和影响速率的因素
H2(g) + 0.5O2(g) ==== H2O(l)
r G m ,1 ( 298 .15 K ) 237 .19 kJ mol 1
dcF dt
2 k 2 cF
若cA,0 ≠ cF,0,则为混 2 级,
r dc A dt k 2c A cF dx A dt dx F k 2 ( c A , 0 x F )( c F , 0 x F ) dt k 2 ( c A , 0 x A )( c F , 0 x A )
两个以上的元反应构成的总(包)反应称为非元反
应或复杂反应。
总(包)反应: H2+ I2 →2HI
①I2 → 2I ②2I → I2 ③ H2 + 2I → 2HI
3. 反应机理(历程) 一个总包化学反应中所包含的元反应按序排 列就构成该总包化学反应的机理(历程)。 4. 反应速率方程 r = f(cA, cB,... …,cN,T) 一般指定温度,则 r = f(cA, cB,... …,cN)—— 反应速率方程
凝固原理-3凝固动力学
如果析出的固相为球形:
∆Gi = Aσ
∆H m ∆T 4 ∆G = πr 3 + 4πr 2σ 3 Tm
△ Gv-单位体积自由能的改变值; ∆H -凝固潜热,∆T-过冷度, T m-熔点,σ-固/液界面张力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H m ∆T 4 ∆G = πr 3 + 4πr 2σ 3 Tm
T< Tm
3.1.1均质形核的能量条件
包括固液两相体积自由能的变化和固液界面表面能的变 化。 1、液固转变的体积自由能差∆GV,为驱动力。 2、形成固液界面所需的能量∆Gi ,为阻力。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形核功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4 ∆H m ∆T ∆G = πr 3 + 4πr 2σ 3 Tm
∆G = ∆GV + ∆Gi
2013/11/29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3.1 自发形核(均质形核)
凝固原理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在均匀的单一的母相中形成新相结晶核心的过程。从本质 上来讲,均质形核是在没有夹杂和外表面影响下,一个相( 新相 )通过另一个相(原有相)的原子聚集而形成新相核心的 过程。
李元东
0931-2976795 liyd_sim@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均质形核所需的临界过 冷度约为0.2Tm(Tm 是 金属熔点)。在该过冷度 下,晶核的临界半径约 为10-7cm,晶核约含有 200~300个原子。
∆T I 在过冷度为 0.2Tm ~ 0.4 Tm的范围内急剧增 加 0.2Tm
I
第三章 凝固动力学
3.2 非自发形核
3.2.1 形核功 及形核速率
由于温度起伏使晶坯尺寸超 过临界半径 r*后,总的能量 降低,晶核可连续长大.
气体动力学基础chapter3
x
(3.2)
2.欧拉(Euler)法 .欧拉( 法 该方法着眼点是流场中的空间点或着眼于控制体。即研究运 动流体所占空间中某固定空间点流体的速度、压强和密度等物理 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找出任意相邻空间点之间这些物理量的变 化关系,即分析由空间某一点转到另一点时流动参数的变化。从 而得出整个流体的运动情况。可见,欧拉法不需要注意各个流体 质点的运动过程,而是研究运动流体所占空间各点的流体参数的 变化。研究一切描述流体运动的物理参数在空间的分布,即研究 各流动参数的场。如速度场、压强场、密度场等向量场和标量场。
Vx 2 f1(a, b, c, t) ax = = t t 2 Vx 2 f2 (a, b, c, t) ay = = t t 2 Vz 2 f3 (a, b, c, t) az = = t t 2
z f3 (a, b, c, t) Vz = = t t
(3.3)
在欧拉法中用流体质点的空间坐标 ( x, y, z)与时间变量 t 来 表达流体的运动规律, x, y, z, t ) 叫欧拉变数,欧拉变数不是各自独 ( 立的,因为流体质点在场中的空间位置与时间 t有关,不同的时 间 t ,流体质点有不同的空间坐标 x, y, z 。因此对于任一个流体 质点的位置变量 x 、 y、 z 是时间 t 的函数,即
y
y=x
y = Cx
M(1,1)
x
3.脉线 脉线
所谓脉线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将相继通过某一空间固定点 的不同流体质点,在某一瞬时(即观察的瞬时)连成的曲线。 如果该空间固定点是释放染色的源,则在某一瞬时观察到一条 染色线,故脉线也称为染色线。染色线也是同一时刻不同流体 质点的连线。经过烟头和烟囱冒出的烟都是形成脉线的例子。
空气动力学基础--3-环量与涡资料只是分享
上式即为二维问题中的格林公式。
表明:沿平面上一封闭围线 l 做速度的线积分,所
得的环量等于曲线所围面积上每个微团角速度的2倍 乘以微团面积之和,即等于通过面积S的涡通量。
§ 2.5.2 环量与涡量的关系
§ 2.5.1 环量与涡的概念
涡量概念 是指流场中任何一点微团角速度之二倍, 如平面问题中的2ωz , 称为涡量,涡量是个纯运 动学的概念。
在三维流里,流体微团可以有三个方向的角速度 ωx ,ωy ,ωz ,三者合为一个合角速度是:
xi y jzk x 2y 2z2 涡量可 ro V 写 t2 为 V :
如果围线内没有涡通量,那末沿围线的环量必是 零。如果把围线放大一些,尽管面积放大了,但 只要包进去的面积里没有涡通量,那么环量值并 不会改变。沿任何围线只要速度环量等于零,就 说明围线内无涡通量。
推广到三维空间中的封闭曲线L上,计算的速度环 量仍等于二倍角速度乘围线所包的面积,但这面 积应取其在与涡线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值。沿
§ 2.5.2 环量与涡量的关系
d
V
ds
ABCDA
u
u x
dx 2
dx
v
v x
dx
v y
dy 2
dy
u
u y
dy
u x
dx 2
dx v
v y
dy 2
dy
v x
u y
dxdy
2 zdxdy
§ 2.5.2 环量与涡量的关系
绕整个封闭曲线的速度环量为(上图中微元矩形 块的重合部分做线积分时因正负号相反而相消)
地下水动力学-第3章-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总结
3.2 地下水向承压水井和潜水井的稳定运动
内容:
3.2.1 承压水井的Dupuit公式; 3.2.2 潜水井的Dupuit公式; 3.2.3 Dupuit的公式应用; 3.2.4 Dupuit公式的讨论。
3.2.1 承压水井的Dupuit公式
圆岛模型: 一 半 径 为������的 圆 形 岛 状 含 水 层 均质、等厚、各向同性,产 状水平;岛中心有一口抽水量 为������的抽水井,在������ 处为定水 头 ������0 . 水流特征: 水流为水平径向流,等水 头面为以井为共轴的圆柱 面,并和过水断面一致; 通过各过水断面的流量 处处相等,并等于井的流 量������。
3.1.2 井附近的水位降深
本章模型假设条件:
1) 含 水 层 均 质 、 各 向 同 性 , 产 状 水 平 , 厚 度 不变 , 分 布 面 积 很
大,可视为无限延伸;
2) 抽水前的地下水面是水平的,并视为稳定的; 3) 含水层中的水流服从Darcy定律,并在水头下降的瞬间水就释放
出来,并忽略弱透水层的弹性释水量。
弹性或重力释水补给,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都不相等,井壁处 流量最大并等于抽水量,水位随时间而变化,初期变化大,后 期变化减小。
3.1.2 井附近的水位降深
井半径问题: 一般抽水井有三种类型:未下 过滤器、下过滤器和下过滤器 并在过滤器外填砾。
a) 未 下 过 滤 器 的 井 : 井 的 半 径就 是 钻 孔 的 半 径 , 井 壁 和井中的水位降深一致。 b) 下 过 滤 器 的 井 : 井 的 直 径 为过滤器的直径,井内水 位比井壁水位低。
水位降深: 初始水头������0 (������, ������, 0)减去抽水 ������ 时间后的水头������ (������, ������, ������),简称 降深, ������ = ������0 (������, ������, 0) − ������ (������, ������, ������). 降落漏斗: 抽水时,井中心降深最大,离井越远降深越小,形成的漏斗状 水头下降区. 影响半径: 从抽水井到实际观测不到水位降深处的径向距离.
第三章 第三讲 动力学的三类典型问题
第三讲
研考向·热点探究
动力学的三类典型问题
课后练·知能提升
随堂练· 知能提升
[学习目标] 1.掌握解决动力学图象问题的方法. 2.掌握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 3.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三章
第三讲
研考向·热点探究
动力学的三类典型问题
课后练·知能提升
随堂练· 知能提升
热点一 1.“两大类型”
2.(多选)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
度 a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以竖直向上为 a 的正方向, 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
A.t=2 s 时最大 C.t=8.5 s 时最大
B.t=2 s 时最小 D.t=8.5 s 时最小
解析
答 案
第三章
第三讲
研考向·热点探究
动力学的三类典型问题
题型3 [示例3]
第三讲
研考向·热点探究
动力学的三类典型问题
课后练·知能提升
随堂练· 知能提升
其他图象问题 (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
水平力 F 拉物体,在 F 从 0 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 止后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 a 随外力 F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 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g 取 10 m/s2)( )
答案:D
第三章
考向 2 [示例2]
第三讲
研考向·热点探究
动力学的三类典型问题
课后练·知能提升
随堂练· 知能提升
已知vt或at图象分析受力情况 (2018· 贵阳花溪清华中学模拟 )
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 m1、m2,从同一 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 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 f 仅与球的速 率 v 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 f=kv(k 为正的常量).两球 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 t0 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 各自的稳定值 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碰撞与冲击动力学-3-2
图中设坐标原点在两杆碰撞面处。
图 3-3-1
图3-3-2
波系图中特征线OA和OB旳方程分别为 X (C0 )1t 和 X (C0 )2 t 。
根据波阵面上旳动量守恒条件,有:
在 t 2L2 时到达两杆相接触旳界面,根据两杆旳波阻抗关 C02
系旳不同,应力波今后传播旳情况会不同,下面分别讨论。
(1)当 (0C0 )2 (0C0 )1 时
两杆波阻抗相等时(但两杆旳波速可能不同),波阻抗
统一用 0C0 表达,两杆旳波速分别用C01和C02表达。从B2杆
左端面对右传播旳稀疏波(卸载波)在撞击面处将无反射旳
C01 C02 时,应力脉冲长度
当 C01 C02 时,相应旳X-t图旳特征线也要作相应修正。
讨论:若 (0C0 )1 ∞,相当于有限长杆→刚体,波形图
和 v 图如下。
图3-3-13
B1杆相当于刚体,弹性杆撞击静止旳半无限长刚体,碰
撞界面处有 v3 0 ,应力值近似解为 3 (0C0 )2 v2 。4区旳
3
AA002(1 0C0)(1 v2
v1)
图3-3-8
3-3-2 有限长杆对半无限长杆旳碰撞 对于有限长杆来说,应力波传播到杆端会发生反射,反
射后旳波经过碰撞界面时发生反射和透射旳情况与两杆旳波 阻抗之间旳关系息息有关。本节仅讨论有限长杆对半无限长 杆旳碰撞,即只考虑两杆之一有杆端边界旳反射问题。
根据题意可初步画出相应旳波系图和 v 图如下。
图3-3-14
由图中能够看出,B2杆中由自由界面对右传播旳卸载波使 杆中应力逐渐变为0,但质点速度仍为正值,由B2杆传入B1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注意到:v mv
0,
r F M0 F
d M 0 mv M 0 F dt
质点(相对于定点O)动量矩定理: 质点对某定点O的动量矩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它所受 外力对同一点O的力矩。 投影式:
质点系对于质心(平移)的动量矩
LC r mi v i r mi v C v ir
' i ' i
mi ri' v C ri' mi v ir
16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由质心坐标公式,有
mr
LC
N A 2 N 不 可 能
x
所以,NA=0,aC≠0
A
NA
G
B
NB
maC P cos 45 0 G cos 45 0 0 N B P cos 45 0 G cos 45 0
解 得 : N B 140 . 01 N , a C 0 . 141 m / s 2
方向: 按右手法则
A mv
M 0 m v
x
质点动量mv在oxy平面内的投 影(mv)xy对于点O的矩,称对于z 轴的动量矩。
o
Q r A' y Q' (mv)xy 2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Mz(mv) = 2OQ'A'
质点对点O的动量矩与对轴之矩的关系:
23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解:选圆柱A为研究对象 1P 2 r A Tr 2g 选圆柱B为研究对象
1P 2 r B T 'r 2g P a C P T ' g
运动学关系:
aC r A r B
由、式得: 代入、式得:
22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例3 均质圆柱体A和B的重量均为P,半径均 为r,一绳缠在绕固定轴O转动的圆柱A上,绳 的另一端绕在圆柱B上,绳重不计且不可伸长, 不计轴O处摩擦。 求: 圆柱B下落时质心的加速度。 若在圆柱体A上作用一逆时 针转向的转矩M,试问在什么条 件下圆柱B的质心将上升。
'
又 mivi mvC
x
o
y
15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质点系对定点O的动量矩定理
d LO d rC m v C LC ri Fi e dt dt dLC e M C Fi dt ———质点系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M
解2:利用运动微分方程求解 T 1G 2 R M T ' R 2 g a P a T P P g 又 a at R 求解得a .
20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例2 均质圆柱质量m=10kg、半径r=0.5m,置 于光滑斜面上,今受一力P=100N作用,试求 圆柱体的角加速度及斜面约束反力。
解1:取系统研究。 动量矩:
外力矩:
ω
1G 2 P Lz R v R 2 g g
G O N v
M
M
e z
M PR
P
19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又有ω=v/R,由动量矩定理 dL z M ze dt 得:
α
G
N T′
dv 2 M PR a g G 2 P R dt
由上可知:
1)若作用于刚体的主动力对转轴的矩的代数和不 等于零,则刚体的转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2)若作用于刚体的主动力对转轴的矩的代数和等 于零,则刚体的作匀速转动;若作用于刚体的主动力 对转轴的矩的代数和为常量,则刚体的作匀变速转动。 3)当主动力对转轴的矩一定时,刚体的转动惯 量越大,转动状态变化越小,转动惯量越小,转动状 态变化越大。
' i i
mr 0
' C
ri' m i v i
ri' m i v ir
即,以质点的相对速度或以其绝对速度计算质点系对 于质心的动量矩,其结果是相等的
17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随质心平动和绕质心转动 应用质心运动定理和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 得 e
质点、质点系动量矩定理的守恒形式
质点动量矩定理的守恒形式
M O F 0 M z F 0
M O mv 恒 矢 量 M z mv 恒 量
9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
Lz J z
A B
2g A B , 5r
4 aC g 5
24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惯性的度量
11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定义式 量纲 单位
Jz m i ri 2
i
d im J M L 2
kg m2
计算 简单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计算(表11-1)
例:均质细长杆对z轴的转动惯量 z o x dx L 12 x
刚体的动量矩
平动:按质心计算 转动:
Z
Lz m z mi v i mi vi ri
i i 2
mivi
ri mi ω
mi ri ri mi ri
i i
引入:
Jz
m i ri 2 转动惯量
i
L z J z
4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C d d1
J z J zc m d 2
*证明见教材
实验法测定复杂物体的转动惯量 怎样求?
J z1 ? z m d 12 J
14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质点系相对质心(平移坐标)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
z'
o ' i i i i i
Lo
又 ri rC r i
转动惯量:
J z m
2 z
即刚体的转动惯量等于该刚体的质量与回转半径平方的乘积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平行轴定理
刚体对某轴z的转动惯量,等于它 对过质心C并与Z轴平行的轴Zc的 转动惯量,加上刚体质量m与两轴 距离d的平方的乘积。
z
zc z1
动量矩定理
质点(相对定点)动量矩定理 动量矩
求导,得
M 0 m v r m v
d d dr d M 0 m v r m v m v r m v dt dt dt dt d dr 又 m v F, v O 为 定 点 dt dt d d M 0 m v r m v v m v r F dt dt
d M 0 m i v i M 0 Fi i M 0 F i e dt i i i i M 0 Fi 0 i d d d dt M 0 mi v i dt M 0 mi v i dt L0 i i d L0 M 0 F i e 质点系动量矩定理 dt i
理论力学
朱成九 主讲
土建学院力学教研室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第十一章 动量矩定理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
质点的动量矩(角动量):质点的动量对于点O 之矩称为质点对点O的动量矩。
M 0 m v r m v
z φ
| rsinφ=2OQA 大小:Mo(mv)|=mv·
7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投影式——质点系(相对于定轴)的动量矩定理
e e e M o M x i M y j M ze k
Lo Lx i Ly j Lz k
求导:
dL y d Lo dL x dL z i j k dt dt dt dt
d J C J C M C F e dt
刚体的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maC F
d rC e m 2 F dt 2 d J C 2 M C F e dt
18
2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例题
例1 卷扬机鼓轮重G,半径为R,悬挂重物P, 今受一力矩M,试求重物的加速度。鼓轮视 为均质圆柱,绳重、摩擦不计。
d m x mv m x F dt d m y mv m y F dt d mz mv mz F dt
6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