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答案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文库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2d6c649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7.png)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文库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的全名是()A.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D. 马克思·韦伯答案:C2.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哪部著作?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哥达纲领批判》D. 《哲学的贫困》答案:B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下列哪部著作中系统阐述的?A. 《政治经济学批判》B. 《资本论》C. 《经济学哲学手稿》D. 《德意志意识形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包括()A. 经济基础B. 政治制度C. 法律体系D. 生产关系答案:A D5.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A B C三、简答题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四、论述题7. 论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条件以及生产方式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
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观念,它们都是由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决定的。
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特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
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结构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深刻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8.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劳动力剥削问题。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异,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2139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f.png)
马克思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什么本质?A. 公平交换B. 阶级对立C. 经济危机D. 社会和谐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个人与集体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指:A. 无产阶级在经济上的领导权B. 无产阶级在政治上的领导权C. 无产阶级在文化上的领导权D. 无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上的领导权答案:B4.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个人英雄B. 社会意识C. 社会存在D. 社会制度答案:C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什么性质?A. 自由劳动B. 强制劳动C. 异化劳动D. 创造性劳动答案:C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产品过剩B. 消费不足C. 生产过剩D. 资本积累答案:D7.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稳定的保障C. 社会和谐的体现D. 社会进步的标志答案:A8.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失C. 社会完全平等D. 所有制完全公有答案:B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供求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人劳动时间D. 资本投入量答案:B10.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哪种现象?A. 个人主义B. 物质主义C. 消费主义D. 商品化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0ff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b.png)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全名是:A.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D. 弗里德里希·卡尔·马克思2. 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不包括:A. 历史唯物主义B. 剩余价值理论C. 辩证唯物主义D. 相对论3.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C. 劳动与资本的矛盾D. 城乡矛盾5.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主要指的是:A. 人与自然的异化B. 人与社会的异化C. 人与自己的异化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是与_________共同起草的。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是_________的。
9.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_________。
10.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认为,最终社会形态是_________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现象?1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如何分析的?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15.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有哪些主要观点?答案:1. D2. D3. A4. C5. D6.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 异化9. 阶级斗争10. 无阶级1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工人只能获得其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而剩余的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29b4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3.png)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哪种社会经济形态?A. 自然经济B. 封建经济C. 资本主义经济D. 社会主义经济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制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城乡之间的矛盾D. 阶级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A.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B. 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 劳动是一切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D. 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的剩余劳动C. 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D. 工人的超额劳动三、判断题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剩。
()四、简答题7. 简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8.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六、案例分析题10. 结合马克思的理论,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
答案:一、1. C 2. A二、3. A B C 4. A B三、5. √ 6. ×四、7.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8.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五、9.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导致的,这种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市场萎缩,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是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六、10. 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会加剧贫富差距,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政策调整来缓解这些问题。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e41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6.png)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哪种社会经济形态?A. 自由资本主义B. 封建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阶级矛盾B. 人与自然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什么?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资本家的投资C. 工人的劳动D. 资本的自我增值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马克思如何定义阶级?答案:马克思定义阶级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对生产资料的控制程度来区分的。
阶级是社会经济结构中具有共同经济利益的社会集团。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自我矛盾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将导致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最终的崩溃。
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案例分析题1. 以某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断。
答案: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周期性现象,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金融危机通常表现为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等,其本质是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和风险管理的失败,导致信用体系崩溃,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结束语:通过上述题库及答案,考生可以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马克思的理论不仅对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理解当代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马克思考研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考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4aa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1.png)
马克思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 劳动力B. 资本C. 土地D. 机器答案:A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C. 工人与工人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答案:A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A. 供求关系B. 生产资料的价格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个别劳动时间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A. 资本积累B.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C. 资本周转D. 资本循环5.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口号是:A.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 消灭私有制C.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D. 建立无阶级社会答案:C6.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A. 按劳分配B. 按需分配C. 按能力分配D. 按资分配答案:B7.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力量C. 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D. 社会历史发展的辅助力量答案:A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积累C.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D. 资本周转答案:C9.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是:B. 异化的C. 快乐的D. 有尊严的答案:B10.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贫困化趋势是:A. 绝对的B. 相对的C. 暂时的D. 永久的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决定因素,为剩余价值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答案
![马克思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55050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f.png)
1【单选题】(2分)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中就很好地表达为人类而工作的志向,他高中毕业论文的题目是()A.《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B.《神圣家族》C.《哲学的贫困》D.《论犹太人问题》正确答案是:A2【单选题】(2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A.青年黑格尔派B.社会民主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国际工人协会正确答案是:C3【单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的标志是,1848年2月发表的()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资本论》D.《反杜林论》正确答案是:B4【单选题】(2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存在B.精神C.实物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正确答案是:C5【单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正确答案是:D6【单选题】(2分)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正确答案是:B7【单选题】(2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正确答案是:A8【单选题】(2分)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
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正确答案是:C9【单选题】(2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正确答案是:A10【单选题】(2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确答案是:D11【单选题】(2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正确答案是:C12【单选题】(2分)“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0cc54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2.png)
马克思主义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经验主义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个人自由D. 实现社会公平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承答案:A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是通过?A. 个人奋斗B. 社会革命C. 教育改革D. 宗教信仰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A. 个体劳动B. 集体劳动C. 雇佣劳动D. 自由劳动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市场失灵B. 资本积累C. 资源枯竭D. 技术落后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C. 维护封建制度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体现了?A. 唯心史观B. 唯物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传统答案:A, B2.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A.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答案:A, C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经济B. 按劳分配C. 阶级斗争的消失D. 国家消亡答案:A, B4.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共产主义D. 争取个人利益答案:A, B, C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按劳分配D. 按需分配答案:A,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9f17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b.png)
马克思主义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B. 卡尔·马克思C. 列宁D. 亚当·斯密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项?A. 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B. 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C. 政治经济学、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D. 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答案:A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以下哪部著作中系统阐述的?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政治经济学批判》D. 《哲学的贫困》答案:B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文化传承D. 宗教信仰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精神C. 能量D. 信息答案:A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A. 价值B. 货币C. 剩余价值D. 利润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A. 革命性B. 科学性C. 实践性D. 宗教性答案:D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将达到:A. 封建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答案:D9.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是: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思想斗争D. 武装斗争答案:B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阶级之间的矛盾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C. 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D. 资本主义的运作机制答案:A, B, C12.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的矛盾E. 工人与工人的矛盾答案:A, B13.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E. 个人主义答案:A, B, C, D14.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解放生产力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A, B, C, D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是:A. 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B. 改造世界又深化了对世界的认识C. 两者相互独立D. 两者相互促进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861e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3.png)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的出生地是:A. 德国柏林B. 法国巴黎C. 英国伦敦D. 荷兰阿姆斯特丹答案:A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的生产过程B. 商品的交换过程C. 商品的消费过程D. 商品的分配过程答案:B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人与自然的矛盾C. 人与社会的矛盾D. 人与自我的矛盾答案:A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A. 供求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别劳动时间D. 商品的稀缺性答案:B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如何获取利润B. 工人如何提高工资C. 政府如何调节经济D. 消费者如何节约开支答案:A6.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阶级平等C. 建立无阶级社会D. 建立世界政府答案:C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剥削形式是:A. 土地剥削B. 资本剥削C. 知识剥削D. 权力剥削答案:B8.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A. 1840年B. 1848年C. 1850年D. 1860年答案:B9.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的生产过程B. 资本的流通过程C. 资本的分配过程D. 资本的消费过程答案:A10.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会导致:A. 社会的和谐发展B. 社会的长期稳定C. 社会的周期性危机D. 社会的持续繁荣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包括: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国家与革命》D. 《哲学的贫困》答案:ABD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A. 个别劳动时间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商品的稀缺性D. 供求关系答案:B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C. 国家与个人的矛盾D. 城市与农村的矛盾答案:AB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来源于:A. 工人的超额劳动B. 工人的剩余劳动C. 资本家的管理劳动D. 资本家的投资答案:B5.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途径包括:A. 暴力革命B. 议会斗争C. 经济斗争D. 文化斗争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
![马克思考试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9a7d262e53a580217fcfe9b.png)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答案: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Z屮,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屮,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互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的作用:1、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自身的因素;3、同一性规定着食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血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丿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从而使I日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陌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屮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不同条件下两者的地位会有所变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答案:矛圧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伍存在于一切事物屮,I口的矛旧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事物始终在矛盾屮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有时具体的、特殊的。
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1、不同事物的矛丹各有其特点;2、同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陌的不同方曲齐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相互关系:普遍性:是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是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陌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Z屮,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大学生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马克思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eea9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5.png)
大学生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4.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A.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D.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 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2. 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我们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
材料:(此处假设有一段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材料描述)2.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材料:(此处假设有一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材料描述)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根据以下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案例:(此处假设有一个关于社会问题的案例描述)2. 根据以下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实践意义。
案例:(此处假设有一个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案例描述)六、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7f84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4.png)
马克思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的全名是()A.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D. 马克思·韦伯答案:C2.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哪部著作?()A. 《共产党宣言》B. 《政治经济学批判》C. 《资本论》D. 《哲学的贫困》答案:C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阶级斗争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的以下哪些著作是与恩格斯共同完成的?()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资本论》C. 《共产党宣言》D.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答案:A C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 经济基础B. 阶级斗争C. 政治制度D. 生产方式答案:A D三、简答题6. 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答案: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它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的工资,而这个超出部分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形成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四、论述题7.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尤为激烈。
在现代社会,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为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社会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但阶级差异和不平等依然存在,马克思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五、案例分析题8.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如何体现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案例:在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中,工人们发现自己的工作被机器取代,他们感到自己的劳动失去了意义,与自己的创造物产生了疏离感。
马克思主义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bc2a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8.png)
马克思主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A. 唯心主义B. 辩证法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唯物主义2. 以下哪个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A. 辩证法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辩证法3.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古希腊哲学B. 中国哲学C. 资产阶级哲学D. 德国古典哲学4.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 实证研究法B. 逻辑研究法C. 经验研究法D.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5. 以下哪一项不是评价一个政权的标准?A. 是否按照人民的利益来管理国家事务B. 是否具有充分的人民参与和监督机制C. 是否有正确有效的指导思想D. 是否具有合理的逐利机制答案:1. B2. B3. D4. D5. D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错误)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一。
(正确/错误)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是超结构的一部分,是基础设施的反映。
(正确/错误)4.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正确/错误)5.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实践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正确/错误)答案: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正确5. 正确三、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原理。
2. 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消灭剥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具有明显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特点。
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原则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原则包括思想上的一致性、组织上的纪律性、行动上的集中性以及党员和干部的先进性等原则。
四、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简要论述其对当代社会的指导作用。
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1c5c4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d.png)
自考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 资本家的投资B. 工人的剩余劳动C. 商品的交换D. 资本家的管理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进步D. 文化传承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二重性指的是()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 价值和交换价值C. 使用价值和价值D. 劳动和资本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力的过剩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 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D. 全面发展生产力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和策略,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论述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不仅生产出商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对自己劳动的控制,从而感到自己与劳动产品、与生产过程、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这种异化表现为四个方面: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与生产过程相异化,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变得异化。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
在不同的经济结构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94b71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4.png)
马克思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参考答案:C2、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态度应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参考答案:D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D.科学性参考答案:A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D.它是惟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4、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C.它始终根植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5、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这是因为他们A.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B.摆脱了哲学的指导C.具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D.自觉不自觉地在科学研究中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原则参考答案:D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C.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D.共产主义社会参考答案:A7、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学说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继承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创立的学说参考答案:B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阶级走上政治舞台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9、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明D.伟大发现参考答案:D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参考答案:B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考答案:A12、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A.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C.最崇高的社会实践B.最伟大最崇高的实践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参考答案:D参考答案:A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参考答案:D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15、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它的革命性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它的科学性D.它的能动性参考答案:B16、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1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十月革命的胜利参考答案:DB.共产党的出现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参考答案:A18、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参考答案:C19、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参考答案:AB.只发展不坚持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参考答案:C20、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A.只坚持不发展C.既坚持又发展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9160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6.png)
马克思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在哪一年首次出版的?A. 1867年B. 1871年C. 1875年D. 1883年答案:A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A. 1847年B. 1848年C. 1849年D. 1850年答案:B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C.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矛盾D. 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答案:A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A. 供求关系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生产成本D. 个人劳动时间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什么?A. 剩余价值规律B. 价值规律C. 竞争规律D. 垄断规律答案:A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什么?A. 工人的劳动B. 资本家的投资C. 机器的使用D. 原材料的购买答案:A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地位是什么?A. 资本家B. 无产阶级C. 中产阶级D. 资产阶级答案:B8.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是什么?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 工人阶级的觉醒C. 科学技术的发展D. 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答案:B9.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最终会导致什么?A. 社会稳定B. 社会动荡C. 社会和谐D. 社会崩溃答案:D10.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批判哪个政党的纲领?A. 德国社会民主党B. 英国工党C. 法国社会党D. 美国民主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以下哪些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概念?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力答案:ABCD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形式包括以下哪些?A. 绝对剩余价值B. 相对剩余价值C. 垄断利润D. 地租答案:AB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消灭私有制C. 实现共产主义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案:ABC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值?A. 个别劳动时间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生产资料的价值D. 商品的供求关系答案:BC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20bf1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a.png)
马克思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是指:A. 工资与商品价值的差额B. 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C. 资本家从工人那里无偿占有的劳动产品的价值D. 工人创造的价值与他们工资的差额答案:C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答案:D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C. 劳动强度D. 劳动技能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关于“商品二重性”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指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二重性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是工人生产自身生活资料所需的时间,而剩余劳动时间是工人为资本家无偿劳动的时间。
资本家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量,从而实现对工人的剥削。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它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四、案例分析题1. 某工厂的资本家为了增加利润,决定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但并未提高工资。
请结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分析这一行为。
答案: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实际上是在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考试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范围和重点题目的答案1、理工科为主的院校的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类课程是否有必要,你怎么看?答:有必要;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不仅仅是一般的传授知识,更是一门以培养大学生价值取向为主导的课程,具有价值导向作用,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具有人文教育作用,从而促使每个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片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郑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产生的?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在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
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到了19世纪3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有了重大转折。
一是1825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充分暴露,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二是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又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
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只有这些客观条件还不够,还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会变成现实。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世界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4、哲学是照亮人生一把火炬(圣火),为什么?答:哲学是人类的思想结晶,是宝贵的产物,它开启人类认识的境界,润泽人类的无知的灵魂,将人类带出认知的误区,揭穿、烧毁世间丑陋、邪恶的一切,喻为圣火就是这个意思。
5、辨析: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是否科学?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不科学;理由:1,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不是零散的世界观,哲学总是有一定体系的。
同时,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即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与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哲学为科学的发展供方法论指导,科学的成果反过来又作为哲学的基础丰富了哲学的内涵,科学与哲学是辩证统一的。
因此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就把哲学凌驾于科学之上,割裂了哲学和科学的统一性。
3,哲学的有其深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哲学的一个派别):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
②哲学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教人们“怎么样”做才能取得成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
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
④.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
⑤.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动将变得盲目,对未来将失去预见性,心灵也将失去寄托。
6、“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这两段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试简要分析。
答:上述两段话说明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7、世界的本质杜林说是存在,你认为是否科学?请用所学理论阐释?答:不科学,只能说世界统一于存在,因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具有物质性,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哲学概念,他与意识相对。
指的是客观存在。
也就是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人主观想象的。
物理学上说实物和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意思是实物和场都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场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有质量。
8、哲学并不能直接解决实际工作的具体问题,做各项具体工作的人学哲学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认为这样的认识吗?答:不是,P34~35,9、关于意识的理论你理解了哪些内容?答:P30/P31/P5610、请你试分析“削足适履”违背什么哲学道理?答: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
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所以是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哲理,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对本本主义。
削足适履犯了资本主义错误。
11、说说哲学中物质存在方式是什么?学习物质存在方式理论的意义是什么?答:P32~33 意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在于它建构了一套解释世界本原的理论,让我们多了一条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且能够自圆其说。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
总的来说,物质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其现代意义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使物质充盈,而后才谈文化、思想、精神。
因此,我们现在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这个道理,体制性的东西不能超过物质基础太多,相反还必须适应物质基础。
现实指导意义: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领域物质这个概念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物质第一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着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时空是不可分割的。
在时空中运动着的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
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
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具体说就是在方法论上我们能够以此为工具把握事物的本质,在世界观上我们树立一个物质性的科学的世界观。
12、“假如今天是我生命最后一天,我希望能够记住一点:不要失去不可失而复得的东西,也许许多东西我们暂时可以失去,名誉、地位等,但青春、生命、时间千万不要失去了在珍惜”。
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说的这些话中包含的哲学原理?(完整叙述)答: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