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血液内科护理常规
血液内科
血液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护理
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毛细血管脆性或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 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或出血倾向。 休息与活动:若出血仅限于黏膜,无需太多限制;若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减少活动, 增加卧 床休息时间;若血小板计数<20×109/L,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各种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粗糙的食物。保 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用力,以免腹压骤增而诱发内脏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便秘者可给予缓 泻剂或开塞露。
心理护理:加强沟通,耐心解释与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减少不良刺激。 (二)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具有持续时间长,热型不一、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特点。 疑为传染病者,应先行隔离,以防交叉感染。 休息: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减少机体消耗,必要时可吸氧。经常通风换气,穿透气棉质 衣物,有寒战时给予保暖。 饮食: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软食,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水分,每天至 少 2000ml 以上,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病情观察:监测体温并记录;观察感染灶的症状、体征及变化,协助检验标本的采集及送检, 注 意抗生素的疗效及用药反应。 治疗:先给予物理降温,高热病人可先给予物理降温,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温水或酒精拭浴, 必 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观察用药后反应,以免发生虚脱。 加强沟通,耐心解释与疏导,稳定病人情绪,减少不良刺激。 (三)骨、关节疼痛 主要与肿瘤细胞的过度增生或局部浸润,导致骨髓腔压力增高、局部瘤块形成及压迫、骨质疏 松或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等有关。具体见疾病。 (四)贫血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首先,中医内科护理的常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精神状态和疼痛程度等方面的观察。

2.疾病宣教: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护理原则等,帮助患者了解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的饮食调理原则,护士需要调整患者的饮食,选择适宜的食物和饮料,帮助患者维持营养平衡并促进康复。

4.康复锻炼: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

中医内科康复锻炼多采用气功、太极拳等中医保健方式,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

5.中药治疗:护士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协助进行中药治疗。

包括制药、调剂、煎药、饮药等工作,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同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此外,中医内科护理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方法:1.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可以改善体内气血循环,调节经脉,达到疏风散寒、通络活血的效果。

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按摩时,需要熟悉人体经络和反射区域的位置,采用适当的手法和力度,对患者进行按摩治疗。

2.吸痧刮痧:中医吸痧和刮痧可以通过活血散瘀、驱风祛湿、理气通络的作用,促进疾病康复。

护士需要熟悉吸痧和刮痧的技巧和方法,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和部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3.中草药熏蒸:中医内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草药熏蒸。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中草药,进行蒸炖或熏蒸治疗。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在熏蒸过程中的安全,并负责草药的调制和管理。

总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工作包括病情观察、疾病宣教、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中药治疗等。

在中医内科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熟悉常见内科疾病的诊疗和护理原则,同时掌握中医特有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急症护理常‎规第一节高热护理1.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流质‎饮食。

3.高热病人应‎给予足够的‎水分;每日摄入量‎应在300‎0ml左右‎。

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4.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头部冰袋,39.5℃以上者给予‎酒精或温水‎擦浴,也可应用退‎热药物或针‎刺降温(取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5.体温骤降时‎应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做记录,同时报告医‎师。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给予口‎腔护理3-4次,口唇干燥时‎涂润滑剂。

7.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大量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及内衣;注意病人勿‎直接吹风,以防感冒。

8.过高热出现‎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档,以防坠床。

9.诊断未明确‎者,配合医师及‎时留取大小‎便,以做常规化‎验及培养。

第二节休克护理1.设专人护理‎,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2.给予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注意保暖。

3.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代血浆﹑低分子右旋输血准备,并准备生理‎盐水﹑4.抽血检查血‎型,按医嘱做好‎输液﹑‎糖酐﹑5%葡萄糖﹑抗生素﹑肝素等。

5.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粗套管‎针,以利纠正缺‎水及失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根据血压情‎况按医嘱应‎用升压药物‎;血容量补足‎后维持血压‎时,应注意升压‎药物的浓度和输液‎滴数,以防水肿。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特护记‎录。

7.对心愿性休‎克的病人,注意心率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0滴。

8.对过敏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9.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病人应‎迅速洗胃,减少毒物吸‎收,按医嘱及时‎应用解毒药‎物。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是临床护理的核心,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宗旨是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健康。

在内科护理中,护士需要掌握病人的病史、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

下面我们将主要介绍内科护理中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

首先,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以确定自身健康状况。

包括体温、血压、呼吸、心率、和指尖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

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并制定应对策略。

此外,还要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危害程度,为下一步护理提供重要参考。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腹痛、心慌、呼吸急促等。

内科护理还包括护理记录、生活支持和评估。

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记录,以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的过程,便于主治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的沟通和协作。

生活支持指的是护士提供帮助,帮助患者坚持治疗,以达到最佳状态。

评估则是护士经常进行的活动,旨在检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确定护理措施是否有效。

此外,护士也要提供康复护理,以确保病人安全、舒适,有效地康复。

康复护理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采取助行、物理康复、营养康复、药物治疗等,使患者尽早痊愈。

最后,护士还需要对病人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评估,定期访问病人家庭,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确保病人的家庭环境和生活
可以有效地支持他们康复。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各项护理工作,护士能够帮助病人更好地恢复健康,更好地照顾好他们的健康。

作为临床护理的一部分,内科护理需要护士拥有全面的护理知识和经验,以提供病人最佳的护理,实现病人的治愈、缓解和康复。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2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37.3℃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

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

9、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第二节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一、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尿便颜色等,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科学、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为患者
实施医疗护理的过程。

一、观察患者身体状况,监测患者体征,积极控制患者症状,发现患
者的恶化趋势,及时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合理做好患者的巡视,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异
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三、加强患者的营养护理,注意患者的进食量,及时补充进食,积极
推进恢复营养状态,维持患者正常进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四、严格按照行政管理要求,实施临床护理。

护士需要根据常规程序,完成医疗护理记录,及时完成患者的记录,并及时反映护理状况,便于医
生正确诊断。

五、严格记录护理药物使用,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审查患者使用药物,严格记录护理记录,确保药物使用安全。

六、注意实施安全护理,预防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安全。

使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预防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并给予护理。

七、积极宣传护理知识,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使患者重视护理,
并尊重护士的工作,更有效地实施护理。

内科门诊护理常规

内科门诊护理常规

内科门诊护理常规内科门诊是医院中最常见的科室之一,负责对各种内部器官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内科门诊中,护士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要负责患者的照顾和护理,还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

1.接待与登记:当患者到达内科门诊时,护士会先接待患者,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并核对患者的病历号等信息。

然后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登记患者的信息,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就诊。

2.测量生命体征:护士需要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通过测量这些生命体征,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判断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并及时向医生反映。

3.评估病情: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病史、既往疾病等情况。

在评估病情的过程中,护士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生理症状,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4.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在内科门诊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

例如,护士需要为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尿液分析、心电图检查等,并及时准确地将结果反映给医生,以便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给予药物治疗和教育:按照医生的嘱托,护士需要为患者配发药物,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

此外,护士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自我管理、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7.行政事务管理:护士还需要参与内科门诊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包括病案管理、病房巡视、护理质量评估等。

护士需要确保内科门诊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总之,内科门诊护理的常规工作涉及到从患者接待与登记到病情评估、协助医生检查和治疗、药物治疗和教育等多个方面。

护士在内科门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细心和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呼吸内科是专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室,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这些疾病需要特定的护理常规来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支气管炎的护理常规:1. 居住环境的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暴露在有害气体和尘埃中,尽量减少与疾病相关的刺激因素。

2. 药物治疗和护理: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期服用抗生素、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

4. 停止吸烟:支气管炎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是戒烟。

吸烟会进一步损害呼吸系统,加重病情。

二、哮喘的护理常规:1. 定期服用药物:哮喘病人需要按时服用药物,包括控制炎症的药物和缓解症状的药物。

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吸入器,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

2. 诱导补救性肺活量:在哮喘发作前或治疗期间,教育患者进行诱导补救性肺活量训练。

通过诱导补救性肺活量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动作,增强患者的呼吸机能。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避免诱发因素:哮喘患者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

此外,刺激性气味、冷空气、压力等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

4. 心理护理:哮喘病人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

三、肺炎的护理常规:1. 药物治疗和隔离: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抗生素,及时治疗肺炎。

患者应住在单间病房,保持室内通风,随时做好飞沫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症状、并发症。

3. 辅助通气: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辅助通气治疗。

内科一般中医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中医护理常规

第一部分科室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一、中风因素体痰热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

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脑血管意外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

2.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腹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

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挡保护。

(3)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4)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

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5)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

(2)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给药护理(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3)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

(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2)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取鼻饲,以保持营养。

5.情志护理(1)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

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2)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

6.临证(症)护理(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舒适: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保持清洁卫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病人的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和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用药膳、病后饮食、调理饮食等不同的饮食方案,促进病人的康复。

3.病人的休息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病人的休息时间和作息规律,保证病人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4.病人的活动护理:根据病情的不同,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5.病人的情绪护理: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病人足够的安慰和支持,积极引导病人的情绪,增强病人的信心,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6.观察与记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病人的症状变化。

记录病人的诊治情况,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7.病人的口腔护理:定期给予病人口腔清洁护理,如刷牙、漱口等,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8.定期给予病人体位转换:根据病人的情况,定期帮助病人转换体位,防止病人发生褥疮和其他并发症。

9.病人的皮肤护理:定期给予病人身体清洁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和损伤。

10.给予病人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咐,正确给予病人药物,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防止用药错误。

总之,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是为了提供全面的护理,维护病人的健康和康复。

通过合理的饮食、休息、活动、情绪的护理,以及环境的舒适和药物的管理,促进病人的康复和恢复。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病人的安全。

内科常见的33个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内科常见的33个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内科常见的33个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护理诊断】与患者昏迷,无法自主咳嗽排痰有关。

【护理措施】1、设专人护理。

2、对有人工气道者,及时湿化气道吸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鼓励清醒病人正确咳嗽排痰并刺激其咳嗽排痰。

4、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50﹪-70﹪,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

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及病人是否有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烦躁不安等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发生。

6、正确留取痰标本,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和气味,并记录。

7、非禁食的病人每日水摄入量在2000以上。

8、听诊双侧呼吸音及痰鸣音,观察每班咳痰情况,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9、保持静脉通道畅,并备齐抢救物品和药品。

二、中枢性高热【护理诊断】与丘脑下部、脑干等损害或病变,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失常。

【护理措施】1、监测病人体温,每4小时一次。

2、高热者,物理降温,包括醇浴、冰敷、冰毯等,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

3、体温下降时出汗较多,要勤换床单、衣裤,保持皮肤清洁。

4、高热时要嘱病人多饮水,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5、遵医嘱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

6、注意观察病人口腔粘膜及全身情况,及时给予病人预防口腔炎、感冒和褥疮的知识指导。

加强基础护理。

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护理诊断】与被动卧位有关。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皮肤状况,及时翻身拍背,给予骨隆突处按摩,用软枕垫足踝部、臀部等,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

2、穿棉质衣服,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身2次以上,勤换衣裤。

3、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潮湿及有污渍时及时更换。

4、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5、适当使用压束带,以免抓破皮肤。

6、加强饮食护理,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气体交换受损【护理诊断】与痰过多过粘稠,咳嗽无力,惧怕疼痛有关。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1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喘息时应卧床休息,老年、幼儿、体弱的病员应延长休息时间。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并发症。

3、饮食护理: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和热量。

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 以上。

适当增加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

4、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5、咳嗽、咳痰的护理:(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和指导病人每2—4小时定时进行有效咳嗽。

(2)胸部叩击:叩击同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

叩击时间15—20min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

叩击时应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况,检查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3)体位引流:按病灶部位,取适当体位,使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以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

引流多在早餐前1h、晚餐前及睡前进行,每次10—15min,引流期间防止头晕或意外危险,观察咳嗽和痰液引流情况,注意神志、呼吸及有无紫绀。

(4)吸入疗法:包括湿化疗法和雾化吸入疗法。

在湿化疗法时,应密切观察病情,经常协助病人翻身、排背、必要时吸痰,以防止呼吸道急性阻塞。

6、根据医嘱正确收集痰标本。

7、药物治疗护理:观察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8、心理护理:急性发作期,应关心体贴病人,了解情绪变化原因,给予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知识,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9、健康指导: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及有效排痰,劝其戒烟,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耐寒力,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冬季晨起外出注意保暖或使用口罩,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员接触。

2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护理常规1、按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抬高床头,取半卧位或坐位。

3、病室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4、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

内科常规护理

内科常规护理

内科护理常规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常规二、肺结核护理常规三、肺栓塞护理常规四、肺炎患者的护理常规五、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常规六、高热护理常规七、高血压护理常规八、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常规九、昏迷护理常规十、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常规十一、惊厥护理常规十二、咯血护理常规十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十四、慢性肝炎护理常规十五、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十六、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常规十七、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常规十八、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十九、糖尿病护理常规二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二十一、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常规二十二、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常规二十三、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常规二十四、心力衰竭护理常规二十五、心律失常护理常规二十六、胸腔积液护理常规二十七、休克护理常规二十八、压疮护理常规二十九、有机磷中毒护理常规三十、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常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5-30min完全恢复。

最长不超过24h,但可反复发作。

好发于50-70岁,男多于女。

常见症状为单瘫、偏轻瘫,身体感觉障碍,失语、一过性黑蒙、呃逆、呕吐、眩晕、跌倒发作合并意识障碍,尿便失禁、吞咽困难等。

(一)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对于伴有腹泻、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者遵医嘱给予补液。

2.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了解发病原因,高血压者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激动。

3.发作时及时蹲下,防止跌倒。

平时以卧床休息为主。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指导患者戒烟、戒酒。

6.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出现症状时及时就诊。

7.药物的护理,用抗凝药物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全身出血点及青紫斑,个别患者有消化道出血。

发现这些现象,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二)主要护理问题1.有受伤的危险——与短暂性脑缺血不定时发作有关2.潜在并发症:脑卒中3.有出血的危险——与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有关二、肺结核护理常规【概念】指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内科病症一般常规护理标准

内科病症一般常规护理标准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恶心、呕吐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呕吐的时间、性质、呕吐物的改善和量,以往有无同样发作史,与进食、饮酒、药物或毒物、精神因素等的关系。

2、观察有无腹痛、腹泻与便秘、头痛、眩晕等伴随症状。

3、评估腹部体征,如胃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包块、肠鸣音、振水音等。

4、对于频繁、剧烈呕吐者,评估血压、尿量、皮肤弹性及有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症状。

【护理措施】1、患者呕吐时,给予身体支持和心理安抚。

对于意识清醒者,扶住患者的前额或给予身体支撑,防止因头晕、乏力、虚弱等发生跌倒;对于意识障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2、观察呕吐物颜色、性状和量,必要时采集标本送检。

3、患者呕吐后,及时帮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和舒适。

更换因呕吐污染的衣、被,整理周围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4、频繁呕吐者,防止呕吐物污染衣、被。

5、针对呕吐的不同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

妊娠呕吐者,鼓励孕妇少食多餐。

呕吐较轻者,可进食清淡食物,鼓励口服补液;呕吐剧烈者,宜禁食,并卧床休息。

避免食用刺激性大的食物,如咖啡、浓茶、过冷、过热、油炸、辛辣等食物。

腹泻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对于急性腹泻者,注意流行病学调查评估,鉴别是否为病毒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伤寒或副伤寒、霍乱或副霍乱等。

对于慢性腹泻者,询问既往史、诊断及治疗经过。

2、询问腹泻是否与摄入可能致敏食物、长期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大手术后及其他疾病有关。

3、评估每天排便次数、量及性状。

4、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有无发热、脱水、营养不良、贫血、皮疹、黄疸、关节肿胀、手足搐搦等。

【护理措施】1、确诊为传染病者,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办法进行报告及隔离。

2、鼓励口服补充营养和水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

严重腹泻者应暂时禁食。

3、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或毛巾擦净肛门周围。

腹泻次数过多者,可涂蓖麻油保护肛门周围皮肤。

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5、及时、准确采集大便标本。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咳嗽的性质、音色、持续时间、发作程度及频率。

观察痰的改善和量。

2、询问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评估有无长期大量吸烟和有害粉尘、有害气体入史。

3、评估咳嗽、咳痰是否与体位、气候变化有关。

4、观察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发绀、体重减轻等情况。

【护理措施】1、咳嗽剧烈且频繁者,宜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休息。

2、无心、肝及肾功能障碍患者,鼓励其每日饮水量>1500ml,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

3、对于咳嗽、咳痰无力者,遵医嘱采用胸部物理治疗。

4、及时采集痰标本送检。

呼吸困难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仔细观察呼吸困难发作的情况,有无伴随症状,如咳嗽、咯血、胸痛、心悸、发热、喘鸣、下肢水肿等。

2、评估呼吸的频率、深度及节律,观察面色、等变化。

3、对重度呼吸困难者,评估有无焦虑和恐惧。

【护理措施】1、患者宜解松衣、被,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卧位休息。

2、遵医嘱给予吸氧。

3、给予清淡、不易发酵(不产气)、易消化的饮食。

4、对外源性哮喘患者,去除过敏原如花粉、植物等。

5、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伴痰多者,应给予吸痰。

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急救准备。

水肿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水肿发生的时间、最初出现的部位,发展速度及性质。

2、评估有无伴随症状和体征,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大等。

3、评估水肿与药物、饮食、月经、活动、体位等的关系。

4、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腹围等。

5、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

【护理措施】1、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同时避免摄入产气食物。

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鼓励摄入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2、限制钠盐及水分的摄入。

轻度水肿者,钠盐摄入量一般限制为<5g/d;重度水肿者,限制为<1g/d。

水肿消失后,宜维持低盐饮食,即<2g/d。

心源性水肿者,应限制水分的摄入,一般患者摄入量为1.5~2.0L/d,夏季可增加至2~3L/d。

3、轻度水肿患者应适当限制活动,重度水肿者应卧床休息。

4、注意更换体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必要时用气垫床,并给经适当按摩,避免皮肤破溃。

5、保持患者应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松软,宜穿质地软、吸汗性强的衣服。

6、保持皮肤、粘膜的清洁,特别是口腔、眼俭、会阴等部位的清洁。

7、水肿与药物有关者,遵医嘱停用药物;水肿并有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压疮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长期卧床、肥胖、营养不良、水肿、大小便失禁、活动受限、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2、观察患者局部有无红、肿、热、解痛,特别是压疮易发部位,如骶尾部、股骨大转子、髋部、肩胛部、肘部、内外踝部、足跟部、耳廓、枕部,或是否已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情况。

3、评估患者压疮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如更换体位、使用气垫床等。

4、根据压疮的分期,科学评估压疮的病变程度。

【护理措施】1、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高抗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对进食困难者,采取胃肠外营养、沉静脉营养措施。

2、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1)对于长期卧床、大手术后、年老等不便翻身的患者应睡气垫床,以缓解局部压力。

(2)定时变换体位,每2小时1次翻身,避免骨隆突处长时间受压。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温水擦浴和局部按摩。

3、避免皮肤受潮湿、摩擦等不良刺激(1)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无屑。

(2)翻身时,动作应轻巧,避免推、拉、拖等动作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

(3)及时擦干汗液、尿液,更换潮湿衣服。

4、根据压疮分期给予护理(1)Ⅰ期,以缓解局部压力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为主,切勿按摩。

(2)Ⅱ期,用生理盐水清创后,保持创面无菌、湿润,避免受压。

(3)Ⅲ期,以清除坏死组织,促进组织生长为主。

(4)Ⅳ期,护理的关键是清除坏死组织,保持瘘管内渗出物引流通畅。

疼痛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疼痛的部位,发作的特点、性质与强度,有无牵涉痛等。

2、了解诱发疼痛或加重疼痛的因素。

3、观察疼痛时有无伴随症状,如发热、寒战、呕吐、吞咽困难、、咳嗽、皮疹、血尿、视力障碍、呼吸困难等。

4、监测生命体征。

5、询问疼痛史或疾病史,如脑部疾病、腹部化脓性感染、手术、心脏病史等。

6、检查疼痛部位有无红、肿、热,有无外伤,有无颈、锁骨上、腋窝淋巴结肿大。

评估腹痛者腹部有无包场、压痛、反跳痛;有无机体活动受限、关节功能障碍等。

7、评估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睡眠障碍等。

【护理措施】1、保护病室安静,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减轻疼痛。

2、积极做好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分期注意力、自我放松,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疼痛。

3、给予任何有创性检查或治疗之前,应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向患者说明检查或治疗目的、损伤过程及配合要求等,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4、遵医嘱给予缓解疼痛药物,并及时评估疼痛缓解的程度。

第八节颅内高压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神志及尿量。

2、仔细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注意呕吐物的性状。

3、观察是否有脑疝的形成,如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脉搏缓慢、意识模糊、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等。

【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宜抬高头15°~30°。

头偏向一侧。

2、吸氧。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拍背、避免头部屈曲。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4、遵医嘱应用脱水、利尿剂,控制液体总摄入量。

应用脱水剂时,静脉输注速度应按要求执行,并防止液体外渗或外漏。

5、保持大便通畅。

6、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

高热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注意发热的特点及伴随症状,观察皮肤有无皮疹、出血点、麻疹、瘀斑、黄染等。

2、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3、评估患者皮肤的温度、温度及弹性。

【护理措施】1、疑似传染病时,先行一般隔离,确认后按传染病隔离要求隔离。

2、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对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谵妄、惊厥者,加床栏,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鼓励患者多饮水,出汗多时注意补充含盐饮料。

4、对体温在39℃以上者,可施行物理降温,在头部、腋下与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袋,或采用32~36℃的温水擦浴(血液病患者除外),或采用冷盐水灌肠。

如患者出现颤抖,应停止降温。

5、经物理降温无效者,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但对原因不明的高热,慎用药物降温。

对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注意药物剂量。

6、高热期间,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4小时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

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7、保持衣着及被盖适中。

大量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体温骤降时,应给予保暖,避免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8、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9、及时采集各种标本。

休克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重、神志等变化。

2、评估患者精神状态、皮肤的色泽、温度、温度、是否有出血点、瘀斑,口唇、甲床有无发绀,四肢是否厥冷,了解微循环灌流情况。

3、评估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如有无口渴、恶心、呕吐、皮肤弹性改变、呼吸气味和节律改变等。

4、对于创伤性休克者,评估伤口出血;感染性休克者,重点观察体温;心源性休克者,观察心率和心律变化。

【护理措施】1、患者取中凹位,头部和下肢适当抬高30°与平卧位交替,以减轻头部缺血缺氧,改善呼吸,促进末梢循环。

对躁动患者使用床栏或约束带,防止坠床。

2、保暖,防止寒冷加重微循环衰竭。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应超过50℃,防止烫伤。

3、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义齿者,取出义齿;抽搐频繁者,使用牙垫,防止咬伤舌头;及时吸痰、拍背,预防吸入性肺炎。

4、保持静脉输液通路通畅,必要时建立两条通路。

5、用升血压药期间,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防止液体外漏。

第十四节第十三节第九节第七节第六节第五节第四节第三节第一节口腔合并症的护理常规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查看口腔黏膜有无炎症、溃疡、出血;牙龈的颜色,有无红肿、溃疡;口腔有无异味及疼痛等。

询问患者进食、口腔卫生习惯和方法。

3了解患者对口腔炎与化疗关系的认识。

【护理措施】化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化疗药物可能发生口腔炎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症状,包括口腔黏膜疼痛、出血、进食困难等,需做好心理护理。

根据化疗患者口腔改变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漱口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