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对阆中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阆中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 土 地 ” 工 程 , 以 工 代 赈 等 涉 农 项 金
上的专 业村 5 8个 ,实现 了中药材产业
由点 状 向 线 状 、块 状 聚 集 。
目,认 真搞好 中药材基地 田网、路 网 、
基 本 成效
20 0 9年 ,阆 中市 中药材 基 地面积
达到 1 l万 亩 ,其 中 : 川 明 参 4万 亩 、
水 网、电 网等 基础设 施 建设 ,为 中药
阆中市 2 1 中药材产业发展种植面积表 00年( 单位 :亩 来自 \ 名 品 其 中
葛根 2万 亩 、生姜 4万 亩 ,山 药 、半 夏 、板 蓝根 等其 它 药材 1万 亩 , 中药
材 总产 量 达 到 1 吨 ,综 合 产 值 达 到 7万 川 明 参 葛根 生 姜 木 本 中 其 它 中 小计 川 明参 葛根 标 草本 药 药材 药 材 标 准化 化 种 核 心 良繁 准 材
产 业基 地 强 县 培 育县 。 优 化 区域 布 局 川 明参 产 业 带 突 出 核 心 示 范

材 产业 奠定 了 良好 的发展 基础 。仅 今 年 一季 度 ,阆 中市就 整合 各类 涉农 项
阆中市制 订中药材产业 发展规划 , 着力 建设 集 中连 片 的中药 材种 植基 地
辐射 带动效应 。
强化基础配套
强 村富 民工程 和专 业示 范 村镇 建设 ” 。 中药材 产业作 为 阆 中打造 “ 个 第一 三 市 ”发展 目标 中的产 业之 一 ,中药材 产 业链 条断延 伸 ,使农 民真正 享受 到 农产 品附加值提 高带 来的实 惠。
坚持 “ 公路 随 着产 业修 ,水 利 随 着 产业建 ,项 目随着产业 走”的思路 , 充 分 整 合 农业 综 合 开 发 、土地 整 理 ,

中药材种植调研报告

中药材种植调研报告

中药材种植调研报告根据我对中药材种植情况的调研,以下是相关报告的概述。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药材种植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以及对中药材行业的影响。

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中药材种植现状1. 种植区域:中药材主要种植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

2. 种植规模:中药材种植规模庞大,涉及的产业链较长。

各地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特点,选择适宜的中药材进行种植。

3. 种植方式:传统中药材种植多采用自然生长方式,但也有一部分中药材通过人工栽培的方式进行种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4. 品种种类:中药材品种繁多,包括生草药和炮制药材等,如当归、黄芪、枸杞等。

三、中药材种植问题1. 土地资源压力:中药材种植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但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导致中药材种植面积减少。

2. 品种质量不稳定:由于气候、水质等环境因素的不稳定,中药材的品质和药效存在一定的波动,这给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3. 缺乏标准化种植管理:中药材种植中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和操作存在一定的混乱。

四、中药材的发展趋势1. 生态种植:中药材种植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有机种植等方式,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2. 标准化管理:中药材种植需要建立全面的标准化种植管理体系,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稳定性。

3. 科技创新:中药材种植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遗传改良、生物技术等,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持续发展:中药材种植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发展有潜力的中药材品种,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药材种植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管理、推动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林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因其生物多样性而著称于世,享有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

林区地处亚热带和温暖带的过渡地带,山体高大,地形复杂,各种地貌类型均有分布,由于土壤种类繁多,气候温暖,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野生地道中药材如头顶一棵珠、石斛金钗、江边一碗水、天麻、文王等,因疗效独特,开发潜力极大。

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上世纪五十年代始建立了药材场,所产当归等药材俏销市场。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建立中药材商品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柴胡、桔梗,冬花、天麻、党参,高山黄连、当归、党参种植的生产格局。

年又以专业村建设为抓手,发展种植专业户,中药材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中药材资源情况是一座天然药库,据《中药材名录》记载,林区有中药材资源2023种,其中动物药213种,植物药1800种,矿物及其他10种。

药用植物种类占全省52%,占全国的33%。

丰富的资源为中药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区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到年中药材总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木本药材4万亩,草本药材1万亩,年新发展中药材(草本)0.5万亩,其中由我区中药材公司与武烟集团合作,新建柴胡种植50亩。

年中药材产量371吨,产值达1526万元。

年中药材产量721吨,年中药材产量903吨,产量比年增25%。

聚能药业引进三号柴胡在新华、长坊、宋洛、松柏种植成功,为我区中药材出口打下了基础,全区建香菊基地500亩,进生了野转家生试验品种达5个如开口箭、苍术、麦冬等。

中药材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我区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3家--聚能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中药饮片为主)、绿源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银花基地60亩)、林区中药材公司。

四川中药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中药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中药市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四川中药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通过搜集数据、实地走访和采访相关人士,我们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旨在为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四川中药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2019年,四川中药市场总规模达到了XX亿元,较上年增长XX%。

2. 市场结构四川中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材批发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连锁药店等。

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其次是中药材批发商。

3. 市场分布四川中药市场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乐山等几个中心城市。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最为发达的中药产业链和市场体系。

此外,农村地区也有一些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直销渠道。

三、市场发展动态1. 市场需求驱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的广泛认可,四川中药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对中医药保健品的需求更是日益旺盛,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 技术创新在四川中药市场,一些企业开始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提高中药饮片的提取工艺和生产工艺,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

同时,中药饮片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也更加时尚和吸引消费者。

3. 市场竞争四川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突出。

在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中,不少通过品牌推广、产品质量保证和多样化经营等方式来保持竞争优势。

四、市场挑战和机遇1. 挑战由于四川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保持竞争力。

同时,中药市场还面临着人才短缺、农药残留等问题,需要加大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

2. 机遇四川中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可以通过优质产品、创新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出口潜力也在逐渐释放。

四川作为中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有着更多的机遇可以发掘。

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汇报中药材产业是全市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我市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及认真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着力品种培育、技术推广、研发创新、种植加工等领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一、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XX市中药种质资源丰富,共X种,道地药材品种X个,国家地标认证或登记保护品种X个,全市X个区县种植中药材(重点区县X个),龙头企业X家,药农X万人。

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X万亩,产量X万吨,种植业产值X.X亿元,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道地品种知名度明显提升。

推广金银花、青蒿等道地药材良种面积超X万亩,种植面积上X万亩的道地药材X个、上X万亩的道地药材X个。

金银花不仅产量高,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高达X.X%;举办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康养大会,提升了道地药材知名度。

二是基地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

建成X余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及宜机化药材基地,制定近X项中药材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结合道地药材区域优势,积极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投入,重点对木香、金银花、独活进行全产业链打造。

全市初步形成部分道地药材原产地初加工和标准化储藏库,提高了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是科技支撑产业效果初显。

组建市级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X个研究室和X个试验站,团队专家和技术骨干X 人,对全市中药材产业提供全程、全面、全链条技术服务,每年培训技术人员、药农X人次以上。

四是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据统计,全市贫困地区种植中药材X.X万亩,带动贫困人口X.X万人,助推X个区县、X余个乡镇脱贫致富。

全市X个深度贫困乡镇,均将中药材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X个贫困村依托金银花产业脱贫。

二、主要做法与体会(一)抓规划引导。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振兴中药材产业,将中药材纳入全市十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之一。

统筹做好总体规划。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

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

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向科学发展转轨的大趋势下,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牧业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在今后的“三农”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科学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定位农业的发展方向、科学改进农业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我州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药材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

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的拳头产品。

但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由于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作为××州特色和优势的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县地处XX西北部,东经XX,北纬XX′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X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XXX和XXX国道。

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

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X的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XX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XX%。

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 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XX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

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XXX、板兰根;XX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XX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XXX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

阆中市市场调查报告

阆中市市场调查报告

阆中市资源丰富、基础较好,素有“丝绸城” 、 “醋城”之誉 。全市已形成粮油、食品、丝绸、棉纺、药材等产、供、销、贸、工 、农一体化5个链条,拥有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 头企业,保宁制药、滕王阁药业公司正迅速壮大,积极筹备上市。现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已初步形成轻工纺织、食品加工、能源水 电、医药化工等四大支柱产业,有保宁醋、张飞牛肉、银河地毯等12 个国家和省部名优产品。保宁醋是“中国名牌”产品,曾获巴拿马国 际博览会金奖;阆中丝绸曾与四川丝绸出口三分天下;银河地毯有“ 东方软浮雕”的美称,远销日本、欧美等地。阆中已逐渐成为辐射周 边的商贸服务中心。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5.6% 房屋租赁价格上涨6.9%
工业:
201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2.4亿元,比09 年增长15.8%;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0.9亿元,增长15.0%。工业生产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52.1亿元,利润19596万元,利税总额61969万元, 分别增长23.6%、29.6%和13.4%。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规 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6.39%。 民 营 经 济 实 现 增 加 值 567604 万 元 , 增 长 15.1% , 占 GDP 的 58.4% 。实现税收 14038 万元,增长 28.2% ,占全部税收的 31.1% 。 2010 年末,个体工商户发展到 1.6 万户,从业人员 8.5 万人,注册资 金14.0亿元,分别比09年增长9.4%、2.0%和1.4%;私营企业发展到 1401户,增长17.2%,从业人员5.1万人,同比持平,注册资金18.3 亿元,增长25.6%。
地段
楼层
厅室
面积 (㎡)

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调研报告
尊敬的领导:
经过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调研和思考,我整理了以下几点报告,供参考。

一、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1. 人才储备不足:我县中医药领域缺乏高级人才,特别是研究、开发、创新方面的人才稀缺。

2. 技术创新不足:目前,我县中医药产业在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发方面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产业链不完善:由于中医药行业涉及药材种植、加工、研发、销售等多个环节,产业链相关企业比较分散,缺乏协同合作,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机遇存在
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政策,为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

2. 市场需求增加: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养生保健等领域,为我县中医药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 传统文化价值重视:当前,中医药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同,这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发展策略建议
1.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引进、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中医药科研创新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2. 加强合作合力:整合中医药产业链,通过建立联盟、组建产
业集群等方式加强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

3. 支持科技创新:加大中医药科研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动中医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4.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加大中医药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中医药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份额。

以上是我对于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调研报告,同时也希望能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谢谢。

此致
敬礼。

阆中现代产业体系

阆中现代产业体系

一、工业强市,产业壮筋骨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阆中市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化工、建材等。

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这些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

例如,张飞牛肉、保宁醋等知名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还远销海外。

2.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阆中市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

其中,双驰智能鞋业项目是典型的例子。

该项目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预计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年创税1000万元,解决就业800人。

3.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阆中市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以双驰智能鞋业项目为例,其上游产业涉及原材料供应、下游产业涉及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1.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体系阆中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例如,油橄榄种植产业园的建成,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还带动了橄榄油加工业的发展。

2. 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阆中市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如,柑橘种植项目引入了台州地区的先进技术,使得柑橘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3. 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阆中市将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如“阆中古城农业公园”,实现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活力1.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阆中市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搭建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 引进高端人才,推动产业升级阆中市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3.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阆中市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

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1. 完善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阆中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中药材产业情况汇报

中药材产业情况汇报

中药材产业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农业领域的一大亮点。

中药材产业以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以下将从产业规模、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中药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不断提高。

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数百万公顷,年产值超过千亿元。

其中,人参、黄芪、当归等名贵中药材的种植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理念的传播,中药材及中药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

同时,中药材的出口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出口额逐年递增。

另外,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

近年来,中药材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中药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也得到了加强,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

最后,政策支持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培训等,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中药材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药材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中药材产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药材调研报告

中药材调研报告

中药材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通过对中药材的调研,分析了中药材的特点、药材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部分具有市场潜力的中药材种类。

调研结果显示,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资源、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也存在质量不稳定和供应链不透明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建议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并加强供应链的信息透明。

【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医疗价值。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材在药物研发、保健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药材的市场情况、品质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推动中药材的发展提供参考。

【中药材的特点】中药材具有以下特点:1)植物资源丰富:中药材来自于大量的植物资源,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2)多种药效: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3)文化意义深远:中药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药材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中药材市场存在以下问题:1)质量不稳定:由于中药材的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一些消费者对其疗效产生疑虑;2)供应链不透明:中药材的供应链较为复杂,信息不对称使得购买者无法真实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品质;3)市场需求潜力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材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具有市场潜力的中药材种类】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以下中药材种类具有市场潜力:1)川芎:具有活血化瘀、镇痛等功效,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广泛应用;2)熟地黄:对肾虚有益,可用于滋补品、保健品等领域;3)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市场。

【建议及展望】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质量管理:建立严格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有效性;2)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培育高品质中药材种植技术人才,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3)加强供应链信息透明:建立中药材供应链追溯体系,提供消费者可靠的产品信息。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方案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方案

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方案一、调研目的本调研旨在全面了解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规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内容1.中药材种植情况:调查全国中药材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及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瓶颈。

2.中药材加工情况:调查中药材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及产值,了解加工环节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市场瓶颈。

3.中药材流通情况:调查中药材流通环节中的销售渠道、物流体系及价格形成机制,了解流通环节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4.中药材市场需求情况:分析国内外中药材市场的需求特点、消费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了解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5.中药材质量安全情况:调查中药材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了解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三、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实地调查法:对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中药材企业、从业人员等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

4.专家访谈法: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等进行访谈,获取对产业发展的见解和建议。

四、调研程序1.准备阶段:设计调研方案、准备相关资料和工具。

2.实施阶段:按照调研方案进行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3.分析阶段: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形成调研报告初稿。

4.修改和完善阶段:对调研报告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正式报告。

五、调研成果1.调研报告:根据调研结果,撰写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全面阐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机遇与前景,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产业发展策略。

2.数据资料库:整理和分析调研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库,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3.专题研究论文: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重要问题,组织专家学者撰写专题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创新方向。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近年来,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我市中药材产业实现了由盲目迅速扩张向有序平稳高质量发展转变。

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X万亩左右,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现将全市中药材产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做好政策引导,加强道地药材基地建设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先后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我市高质量发展道地药材的总原则,并提出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等。

同时,按照《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要求,积极组织中药材生产重点县加强道地药材及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了龙胆草、人参、石柱参等生产基地,通过加强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市道地药材发展。

目前全市有人参生产基地约X万亩、龙胆草生产基地约X.X万亩。

(二)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依据资源禀赋,我市不断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培育两大道地药材产区。

其中,道地药材产区规模占全市X%以上,已初具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在战略定位上,重点发展道地药材的种植及部分初加工、少量精深加工,拥有多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为一体的药材生产企业。

兼顾种植与药材的精深加工,已被评定为人参产业集群。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增强产业技术支撑多年来,我市通过联合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布局科研攻关、加强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全市重点推广了一批道地药材绿色生产技术及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攻克了一批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建设了一批产地环境在线监测点等。

同时,加强线上、线下媒体宣传,做好先进技术的宣传推广,全面提升我市中药材产品质量,确保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

(四)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三产融合近年来,我市加快了对“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应用研究,努力拓展道地药材应用领域,延长产业链条。

同时,加快以中药材文化和中医药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建设,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

公司从野山参基地入手,充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文化资源,开展了研学科普、休闲度假、中医保健、中医康复、健康养老等森林康养项目,已打造出拥有完整的吃、住、行、游、娱、购体系的森林公园。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安排,5月下旬,县政协组织农村经济委员会委员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视察。

实地察看了xx市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繁育基地、灵芝种植基地和神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县种植业管理局召开了协商座谈会。

6月上旬和8月下旬,视察组部分成员赴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杭州市xx市和省内亳州市谯城区考察学习,现将视察和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据统计,我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x万亩,年产量x万吨,年产值x亿元。

中药材种植呈现品种繁杂,种植点多、面广,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经营分散等特点,种植分布较多的乡镇有昭潭、泥溪、青山、洋湖等地。

目前,发展中药材1000亩以上生产合作社、企业x个,中药材加工企业或合作社x个,从业人数约x万人,种植户x多户。

发展中药材产业在我县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

1、自然条件适宜。

我县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类型多样、森林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中药材种植。

所种植的白花蛇舌草、汉防己、前胡等产品品质明显高于在其他地区种植的同类药材。

2、中药材资源丰富。

除人工种植的瓜蒌、黄精、苦参等30余种中药材之外,我县还具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其中药用植物就有163科771种。

3、市场前景广阔。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广大消费者养生保健的需求,其产生的综合价值远高于传统农业种植收益。

发展中药材产业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问题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步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就目前来看,中药材种植较为盲目,中药材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处于散、小、乱的初级阶段。

主要体现在:1、缺乏统一高效的推进机制。

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管理涉及农委、林业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等八九个相关单位,各单位只是根据各自职责为种植户或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指导。

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

____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____年, 中药材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下面就____年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进行总结, 总结分为四个部分: 发展目标达成情况、政府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动态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发展目标达成情况____年, 中药材产业在持续发展的努力下,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 比上一年增加了XX万亩, 实现了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的发展目标。

2.中药材产量增加:中药材产量达到XX万吨, 比上一年增加了XX万吨, 实现了中药材产量增加的目标。

3.中药材质量提高:中药材质量监管力度加强,通过强化种植管理、提高采收和加工技术等方面,中药材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4.中药材产业链完善: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的衔接更加紧密,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合作更加夯实,推动了中药材产业链的完善。

二、政府政策支持____年, 中药材产业得到了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政策的积极影响使中药材产业得以高速发展:1.财政扶持政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 包括补贴种植户、加大对中药材企业投资力度等。

2.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政府加大了中药材产业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完善力度,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保障。

3.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进一步优化了中药材产业的营商环境,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中药材产业更好地发展。

三、行业发展动态____年, 中药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以下是几个行业发展动态:1.中药饮片市场扩大: 中药饮片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 中药材加工企业迎来了更多的订单和销售机会。

2.科技创新带动发展:中药材产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实现了现代化生产技术的转型升级,提高了中药材的质量和特性。

3.外贸出口增长:中药材的外贸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国际市场对中国中药材产品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____年, 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以下是几个主要挑战及对策:1.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中药材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

督查中药材种植情况汇报

督查中药材种植情况汇报

督查中药材种植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指示,我对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就此向您汇报如下:一、总体情况。

经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我发现我国中药材种植情况总体良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中药材种植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二、种植区域。

中药材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如云南、四川、广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对于中药材的生长非常有利。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中药材种植,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主要中药材种植情况。

1. 人参,人参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经过调查发现,人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在提高,人参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2. 当归,当归主要产地在四川、陕西等地,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当归的质量得到了农民和种植企业的高度重视。

3. 何首乌,何首乌主要产地在云南、贵州等地,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何首乌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四、存在问题。

虽然中药材种植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一些地方存在种植面积过大,导致产能过剩,影响了中药材的价格。

其次是一些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使用了大量化肥和农药,导致中药材的品质下降。

最后是一些中药材的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对中药材的长远发展造成了威胁。

五、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中药材种植的规划管理,避免产能过剩和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2. 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指导,推广绿色种植理念,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3. 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进行中药材种植,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中药材种植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中药材的种植情况,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领导能够对相关政策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让中药材产业蒸蒸日上。

乡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年崛起”战略和“精一强二优三”及“一主四辅”的发展思路的实施,我镇中药材产业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进一步针对中药材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地道优势品牌,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新突破,我镇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粗浅意见:一、***镇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一)品种及规模状况。

2010年,全镇规范性规模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厚朴、云木香、牛膝、白术等,主要集中在高山腰地带。

目前集中连片达3000亩以上的有两个,其中大圆包已发展为草本药材7000亩、木本药材8000亩的全省最大中药材连片种植基地,种植大户不断涌现,仅崇兴村134户人中种植面积达100亩以上的就有16户,50亩以上的有80户,人均种植面积达28亩。

(二)经济效益明显。

从2008年至2011年的农民增收构成情况看,全镇直接依靠种植中药材收入占到30%—40%,而崇兴村更是达到80%—90%。

仅2010、2011两年,中药材销售额在20万元以上的大户就有7家,10万元以上的20余家,崇兴、新江、青江的药农从中药材种植中尝到了甜头。

此外还有依靠中药材带动的养蜂、林下养殖、务工收入,以及五龙、穆坪等地的药贩子走货产生的流通环节上的利润。

(三)发展模式日趋完善。

一是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已形成一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药农担心和困扰的市场问题,同时提升了药材附加值。

二是形成了“夹金山牌”生态农业产品的品牌,并就牛膝、云木香、厚朴等几个种植面较大的品种申请了国家认证,品牌效应后劲足。

三是组建了中药材协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探索出“支部+协会”的模式,县上对合作社和支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技术和信息的支持。

四是与***农业大学、***中医药饮片公司建立了校地农企合作关系,随着科创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入驻,“公司+农户”的模式已经形成。

五是大胆创新,探索出厚朴林下养殖绿壳蛋鸡、种植重蒌,药材上空养蜂的“药上养蜂、林下种养”立体产业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单产产值得到大幅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阆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1、中药材资源丰富。

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自然地理气候独特,中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据统计:全市中药材品种资源达110多个,野生药材半夏、淫羊藿、车前草、鱼腥草、过路黄、夏枯草、蒲公英等资源储量较大。

常年种植品种30多个,其中:川明参、生姜、芍药、丹参、瓜蒌、黄精、山药、石菖蒲、板蓝根、桔梗、白芷、前胡、佛手、枳壳、金银花、木瓜、杜仲、黄柏、银杏等实现规模化种植。

2、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

打造了以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以国道“347”线的千佛老观传统产区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带。

常年种植中药材面积10万亩以上。

主要品种:川明参、生姜、白芍、金银花,丹参、瓜蒌、黄精、佛手、枳壳等。

3、中药材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全市共培育了15个基地乡镇、中药材专业合作社44个(其中省级以上中药材专业合作社6个、南充市级合作社6个)、中药材家庭农场106个、培育规模以上种植大户354个。

规模以上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有康美药业公司(阆中基地)、四川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阆中煜群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顺翔银杏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川阆峰川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阆中市道地药材专业合作社等。

4、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2009年、2017年“阆中川明参”“千佛竹根姜”分别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09年,顺利跻身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中药材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201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成功评定为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基地强县;201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中药材),201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新一轮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中药材);2020年被纳入全省“10+3”中药材产业基地重点县。

全市经工商局注册的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品牌达34个,主要有“木兰郡”、“贵人可”、“绿阆”等著名商标;“雪洞”生姜、“千祥”生姜被评为西博会“最受消费者欢迎农产品”。

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中药材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产品优质率达85%以上。

5、中药材市场销售情况。

阆中市川明参主要以干品销入成都、重庆、广州等市场;生姜主要作为调味品以鲜品形式销往成都、重庆等地;白芍、丹参、佛手、半夏等大宗药材品种加工成干品销往省内外药材市场和药企,部分进入当地药房和诊所。

6、中药材种植效益情况。

中药材的亩产值为3000——11000元,比传统种植粮食高5—10倍,如川明参、生姜在价格好时亩产值可达1万元以上,丹参、白芍、黄精等其它品种亩产值都在5000元以上,前胡、白芷等品种亩产值都在3000元以上,种植模式多样(既可净作,又可与果树、蔬菜、粮食套作),既不与粮争地,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产业基地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中药材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中药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抓中药材产业不够坚持,发展产业的定力不够。

多年来,发展产业不够坚持、因上面项目定、因生产企业定、因农户种植习惯定的现象。

发展产业往往一阵风,看似火热,乡乡有基地,村村有示范,发展产业多,实则无产业。

干产业信心不足。

过分注重眼前利益,见利就干,没好处就收,诚信较差,目光短浅,凭习惯和经验干。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要产品价格一波动,产业就不抓了,抓了多年的产业,我市特色产业中药材产业没有做大做强,没有真正成为带动力强和叫得响的特色产业。

2、龙头企业带动不强,产业链条不完整。

虽然我市有康美药业、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但有些企业存在未完全正常生产经营、科技和管理水平不高、加工能力不足、效益差、专合社生产加工的川明参产品大多为初级产品,产品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够。

对中药材和其它农产品基地带动力弱等问题。

3、技术创新能力弱,制约市场拓展。

川明参食品准入身份多年未解决。

由于目前川明参既未进入国家《药典》,又未进入食品类检测目录,致使龙头企业虽经多年努力,仍然难以对川明参进行精深加工,成为川明参全面进入市场的“门槛”。

目前我市龙头企业、专合社生产加工的川明参产品大多为初级产品,产品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将“阆中川明参”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中药材种性退化严重。

农户在育苗都是自留自育,种性退化严重,种苗质量参差不齐,未进行种苗提纯复壮,无性状稳定、抗性好的优良品种。

川明参无硫加工技术不配套、不完善。

部分农户在收挖川明参鲜品后采取硫磺熏蒸进行加工、储藏,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工企业的无硫加工技术不很成熟、加工设备落后,加工成本较高。

4、园区建设档次不高,融合发展不够。

五东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早,建设档次不高。

多业态融合才处于起步阶段,线上销售占比不高。

农旅融合层次较低,文化内涵挖掘不高。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及建议中药材涉及一、二、三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行业跨度大的特点,是目前我市比较优势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可行的实现路径。

建议市政府要抓住中省市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我市重要产业来抓,促进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要加强组织协调,破除发展瓶颈。

市上成立阆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商经局、卫健局、市督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基地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工作推进。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由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基地乡镇要把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

2、要加强基地建设,精准推动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要围绕主导产业,结合当地特点和市场需求,究竟发展什么品种,做好规划,上下齐心,培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片一产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以五马东兴中药材园区为核心,以国道“347”线千佛、老观、二龙片区和江天旅游线为重点,通过粮药套作等形式逐步扩大川明参、生姜、丹参、白芍、瓜蒌、佛手、金银花和其它道地药材的种植面积。

3、要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全产业链、价值链谋求效益提升。

一是建设千佛竹根姜现代农业园区:通过采取姜—稻轮作模式、繁育脱毒姜种、配套基础设施等措施建立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立千佛生姜加工厂房和生姜清洗包装线、扩大生姜交易市场等。

二是通过扩大园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推行种养结合和绿色发展等措施,尽快把五东中药材园区建设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让农民充分享全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利益;第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提高农业全产业链的价值;第三,积极开发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农业的内涵、外延和发展领域,加快挖掘农业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休闲价值。

利用依山傍水的山地优势,在嘉陵江流经的重点区域和构溪河湿地公园的两边建立4—5处花药两用的中药材基地和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巩固提升现有的沙溪白芍产业园、五马中药材园区,下一步可以在妙高构溪河湿地、博树逍遥谷等乡镇建立示范园),集中打造观光农业、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分批次召开各种农业旅游节,重点打造乡村特色旅游、丰富我市古城旅游的业态,塑造乡村振兴“阆中样板”,并可促进阆苍南一体化发展;二是在古城核心区设立阆中特色中药材系列产品体验销售馆,制定相关奖励政策鼓励本地餐饮企业使用销售阆中特色中药材、开发特色系列产品,比如:川明参炖鸡、川明参泥、川明参糕点等。

4、要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中药材产业量质提升。

一是依托成都大学、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科院的创新团队克服解决川明参食品准入身份的认定技术瓶颈短板问题、开展川明参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推动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开展川明参重茬、姜瘟防治等技术瓶颈的攻关,彻底破解影响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是加大中药材生产技术培训,采取科技人员分片进行技术指导。

三是加强新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大力开展川明参采收机、生姜起垄机等新型农机的研发、生产,并争取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目录。

5、要突出市场主体,做强品牌做大市场。

对现有医药企业加快企业资产优化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盘活资产,鼓励企业加工扩能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市上要制定奖励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带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激励措施;积极开展中药材招商引资,热忱欢迎有实力的医药企业到阆中建基地、建工厂等。

注重市场营销。

通过统一包装、加大宣传等措施提升“阆中川明参”“千佛竹根姜”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尤其是要在成都、重庆及相关区域城市加大地标产品宣传,扩大“阆中川明参”“千佛竹根姜”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影响力。

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

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现有的各项政策,出台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对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以奖代补,切实为产业发展提有效服务,领导主抓、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统筹协调中药材产业发展。

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促进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