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易激综合征

【概述】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属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范畴。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辩证标准

1. 病名诊断:以腹痛、腹部不适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腹痛”范畴,可命名为“腹痛”;以大便粪质清稀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泄泻”的范畴,可命名为“泄泻”;以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便秘”范畴,可命名为“便秘”。

2. 证候诊断:

1)脾虚湿阻证

主症: 1.大便时溏时泻; 2.腹痛隐隐。

次症: 1.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2.神疲纳呆,四肢倦怠;

3.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

4.脉虚弱。

2)肝郁脾虚证

主症:1.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发作常和情绪有关;2.急躁易怒,善叹息。

次症:1.两胁胀满;2.纳少泛恶;3.脉弦细;4.舌淡胖,也有齿

痕。

3)脾肾阳虚证

主症:1.晨起腹痛即泻;2.腹部冷痛,得温痛减;3.形寒肢冷。次症:1.腰膝酸软;2.不思饮食;3.舌淡胖,苔白滑;4.脉沉细。

4)脾胃湿热证

主症:1.腹痛泻泄;2泄下急迫或不爽;3肛门灼热。

次症:1.胸闷不舒,烦渴引饮;2口干口苦;3舌红,苔黄腻;

4.脉滑数。

5)肝郁气滞证

主症:1.大便干结;2.腹痛腹胀;3.每于情志不畅时便秘加重。次症:1.胸闷不舒,喜善太息;2.嗳气频作,心情不畅;3.脉弦。

6)肠道燥热证

主症:1.大便硬结难下;2舌红,苔黄燥少津。

次症:1.少腹疼痛,按之胀痛;2.口干口臭;3.脉数。

上述证候确定:主症必备,加次症两项以上即可诊断。二.西医诊断标准

以肠易激综合征(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1.排便后症状改善;2.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3.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

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鉴别诊断】

腹痛为主者应与引起腹痛的疾病鉴别。腹泻为主者应与引起腹泻的疾病鉴别,其中要注意与常见的乳糖不耐受症鉴别。以便秘为主者应与引起便秘的疾病鉴别,其中功能性便秘及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便秘常见,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脾虚湿阻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消滞。

主方: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桔梗、山药、砂仁、薏苡仁、莲肉。

2)肝郁脾虚证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味。

药物:党参、白术、炒白芍、防风、陈皮、郁金、佛手、茯苓。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主方:附子理中汤(《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和四神丸(《内科摘要》)加减。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山药、五味子、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

4)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苦参、秦皮、炒莱菔子、生薏苡仁。

5)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行气导滞。

主方:六磨汤(《证治准绳》)加减。

药物:木香、乌药、沉香、枳实、槟榔、大黄、龙胆草、郁金。

6)肠道燥热证

治法:泻热通便,润肠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伤寒论》)加减。

药物:火麻仁、杏仁、白芍、大黄、厚朴、枳实。

二.随症加减

腹痛明显者,可加醋元胡、炒白芍;纳食减少者,可加鸡内金、神曲;腹胀明显者加槟榔片、枳实、大腹皮;滑脱不禁加诃子、补骨脂;忧郁寡欢加合欢花、玫瑰花。

【疗效标准】

1.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2.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3.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4.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转归与随访】

肠易激综合征呈良性过程,症状可反复或间隙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但一般不会严重影响全身情况,预后良好;由于肠易激综合征受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较多,建议随访时间可在治疗症状消失4周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