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现代旅游业,根据旅游业形势的开展培养拥护党的道路,适应消费、管理、效劳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在这三次浪潮中转移地、承接地从美国向日本,从日本向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从兴隆国家向中国等开展中国家依次进展。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开展,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剧进展。产业转移是指特定形式的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挪动,即产业中的企业等主体将消费形式整体或部分从原产地迁移到其他区位进展消费活动[1]。产业转移不仅是兴隆国家优化产业构造,实现产业竞争优势转换晋级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也是开展中国家调整经济构造,促进经济开展的良好契机。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劳动力等消费要素的比较优势和外向型产业开展战略,我国迅速跻身于世界制造业的大国地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地位的逐步提升,旅游业对经济开展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是旅游业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20世纪90年代,安徽开始着手推进皖江与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xx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公布,掀起了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安徽东邻江苏和浙江、北接山东、西邻河南和湖北、南接江西,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尤其是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优势区位,为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的建立,承接长三角地区旅游业产业转移提供了先天优势。

1.1 旅游资源比较。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开展的根源和依托,进步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将会带动旅游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促使旅游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级景区数量作为衡量旅游资源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了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大小。由图1可见,安徽A级景区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到达350处,其次为江苏、浙江,上海A级景区仅有50处。就4A级景区而言,江苏在100处以上,居第一位,其次为安徽、浙江,上海仅有25处,数量最少;就5A级景区上,江苏11处、安徽5处、浙江3处、上海2处。总体而言,江苏、安徽的旅游资源较丰富、级别较高,如江苏有拙政园、周庄古镇、同里景区、环秀山庄4处世界遗产,安徽有黄山、西递、宏村3处世界遗产。

1.2 旅游企业比较。

在旅游业转型晋级过程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推动旅游业开展,进步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大型知名旅游企业一般采用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董事会决策制、总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聘任制、经营本钱核算制等,将来旅游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制度和运营机制。饭店和旅行社作为旅游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图2可见,浙江星的级饭店和旅行社数量在4省市中均居第一;而在四星级和五星级数量上,江苏遥遥领先,其四星级接近200家、五星级在50家以上。而安徽五星级饭店数量只有10家,四星级有82家,总共92家,在4省市中最低;国内社870家、国际社20家,总共890家,为4省市最低。

注:数据xx年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公报,江苏、浙江、安徽省旅游政务网……图1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A级景区数量比较。

注:数据xx年上海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统计公报、江苏省旅游政务网、浙江省旅游政务网和xx年《安徽统计年鉴》。

图2 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数量比较。

1.3 旅游业经营状况比较。

xx—xx年,安徽旅游业开展形势良好,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14%、31.49%,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国内旅游接待人次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4.2%、27.2%,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无论是入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其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次都较低(表1)。从入境旅游来看,安徽旅游外汇收入仅占江苏的14.1%、浙江的17.6%、上海的11.9%,入境旅游接待人次仅占江苏的28%、浙江的27.4%、上海的29.3%。从国内旅游来看,安徽旅游收入仅为浙江的35.6%、江苏的25%,接待人次仅为浙江的50.3%、江苏的41.3%,安徽与上海接待人次相差不多,但旅游收入仅占上海的45.1%。

注:数据xx年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和xx年4省市的《旅游统计年鉴》。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展的前提,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开展的载体,旅游业绩是旅游业开展成果的表达。如图1所示,安徽相对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旅游资源优势较明显。但正如图2所描绘的那样,安徽在星级饭店和国际社拥有量方面,离长三角地区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相对于安徽免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而言,旅游企业综合实力较弱,旅游经营业绩较。由于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旅游

业业绩构成的一部分,因此旅游企业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旅游开展状况的差异(表1)。安徽要实现旅游业的转型晋级,必须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同时承接兴隆地区旅游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技术等。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区域内旅游企业呈现出资本、管理、效劳不断向安徽输出的趋势,安徽省要在这一大背景下,抓住时机承接这些企业的产业转移,利用消费溢出、市场溢出、资本溢出和品牌溢出主动融入长三角开展,进步企业管理程度及技术实力,改善旅游业开展薄弱环节。

3.1 区域粘性存在,产业转移受到制约随着旅游业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各地区对旅游业开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就长三角地区而言,旅游业开展势头良好,正处于生命周期的上升阶段,如上海正在举全市之力,为建立世界着名旅游城市而努力。江、浙、沪地区的旅游企业由于所处环境较为优越,拥有良好的客源及旅游根底设施,相比较安徽现有的旅游根底设施而言,来皖投资本钱较大。同时,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企业要不断创新,而创新需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人才主要存在于经济兴隆地区,造成综合性旅游企业很难向安徽地区扩散或转移。

3.2 配套企业实力较弱,承接产业转移难度加大

目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式的整体转移,而安徽省旅游产业配套才能总体不强,综合性旅游企业难以找到适宜的配套企业,企业运营本钱增加,由此带来的企业负担抵消了来皖投资所获得的景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本钱低等方面的优势,阻碍了龙头企业的进入,加大了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度。

3.3 市场竞争加剧,中小型旅游企业生存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