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初,范文正公①眨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已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
(节选白《湖水燕谈录》)(1)下列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B. 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贵贱)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前)
D. 公之赐质厚矣(赏赐)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大臣/责之/日
C. 士大夫/莫/敢往别
D.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3)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咦项是()
A.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啊!如果没有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B. 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D. 然则何时而乐?——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作者假托“古仁人”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及“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
B. 【乙】文主要叙述范仲淹遭贬谪之际,朝廷治理朋党之时,王质与众不同,抱病为范仲淹送行,并为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 【甲】文中作者认为“古仁人”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格境界,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
D. 【甲】【乙】两文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把作者“与民同乐”的主张和忧国优民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5)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下划线词语。
①谪守________
②连月不开________
③锦鳞游泳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第三、四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而对洞庭湖,同迁客骚人一样寄情于景。
B.第(5)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日:“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恳不泄也。”于是母予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选自《南史·隐逸下》)[注]①菘:白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母问其故(________)②向所以退(________)
(2)范元琰家贫,以园蔬为业,是家里生计的根本。但是看见有人偷自己家东西时候,他
采取了什么态度?请你用原文回答。
(3)你怎么评价范元琰面对偷盗者的态度。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古镜
余于谯亳得一古镜,以手循①之,当其中心,则摘然如灼龟之声②。人或曰:“此夹镜③也。”然夹不可铸,须两重合之。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若使焊之,则其声当铣塞④;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既因抑按而响,刚铜⑤当破,柔铜不能如此澄莹洞彻⑥。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循:抚摸。②摘然如灼龟之声:开裂似地发出像灼烤龟甲的声音。③夹镜:带夹层的镜子。④铣塞:滞涩不通畅。⑤刚铜:硬铜。⑥澄莹洞彻:澄明透亮。
(1)下面选项中符合“此镜甚薄”中“甚”字意思的一项是()
A.过分
B.超过
C.很;极
D.什么
(2)请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
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3)本文写“循”和“扣”时发出的声音引起了人们怎样的疑惑?突出了古镜什么特点?5.文言文阅读。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西湖七月半①,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
杭人游湖,巳出酉②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③,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④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节选自张岱《西湖七月半》)
(丙)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⑤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注释)①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杭州风俗,游湖赏月。②巳: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