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必修三优化学案电子版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习题:第五章第1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Word版含答案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习题:第五章第1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46a1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7.png)
,[同学用书P75])[随堂检测]1.一个池塘中长期生活着藻类、水蚤、虾、鱼、蚌等,这个池塘可以看作是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解析:选C。
池塘中生活着各种生物,同时还包括阳光、水等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选B。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
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解析:选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为分解者,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等)是自养型生物,为生产者,有些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为消费者,所以①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故②正确;植物中的菟丝子属于消费者,故③错误;蜣螂、蚯蚓等动物营腐生生活,是分解者,故④错误;消费者、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所以异养型生物并不都是消费者,⑤错误。
4.下列食物链能成立的是()A.阳光→草→兔→狐B.田鼠→蛇→山鹰C.植物→鹿→狮子→细菌D.植物→鼠→蛇→山鹰解析:选D。
食物链主要是通过捕食关系猎取食物而建立的一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其起点为生产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A项中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中起点不是生产者;C 项中细菌属于分解者。
5.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其次养分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养分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⑥⑦解析:选C。
第一养分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其次养分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第三养分级是次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优质学案:2 2 1 动物细胞培养(1)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优质学案:2 2 1 动物细胞培养(1)](https://img.taocdn.com/s3/m/ce7bc91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4.png)
第2节 动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 动物细胞培养一、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核移植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2.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2)培养条件①营养条件⎩⎪⎨⎪⎧ 无机物:无机盐有机物: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天然成分:血清等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种类和所需量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培养动物细胞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也称为培养液。
②无菌、无毒的环境: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以及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培养液还需要定期更换,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③温度、pH 和渗透压⎩⎪⎨⎪⎧ 温度:哺乳动物细胞多以36.5±0.5 ℃为宜pH :多数动物细胞适宜pH 为7.2~7.4渗透压④气体环境⎩⎪⎨⎪⎧O 2: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 2:维持培养液的pH 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它们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 2的混合气体的CO 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培养过程①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往往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
②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的现象。
③原代培养:指动物组织经处理后的初次培养。
④传代培养:分瓶后的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培养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2)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3)悬浮培养的细胞直接用离心法收集,贴壁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后再用离心法收集()(4)动物细胞培养时,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答案〗(1)×(2)×(3)√(4)√1.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2.幼龄动物的细胞与老龄动物的细胞比较,分化程度低的细胞与分化程度高的细胞比较,哪些细胞更易于培养?为什么?〖提示〗幼龄动物的细胞和分化程度低的细胞更易培养,原因是这些细胞分裂能力强。
优化设计高中生物必修三答案及解析
![优化设计高中生物必修三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f2eb22ed630b1c59eeb52c.png)
参考答案与解析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随堂练习巩固1.A2.C3.B4.C课后作业提升1.C①代表食物经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②③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排到外界的过程,不需通过消化系统;④⑤代表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包括养料和氧气,也包括废物;⑥表示外界环境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是间接的,故用虚线表示;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D3.D水肿的本质是组织液过多,毛细血管壁破损或者通透性增加,以及毛细淋巴管阻塞,可直接引起组织液过多。
血浆蛋白少可使血浆渗透压减小,进一步引起组织液增多。
4.A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的,它们是通过物质交换相联系的。
5.C6.D7.B内环境不是细胞内的环境,而是体内细胞的生存环境。
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
8.B根据题图可知A为毛细血管,B为红细胞,C为组织细胞,D为毛细淋巴管,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CO2和O2都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据此推测O2浓度是外界>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而CO2浓度则相反。
9.C根据表格分析,①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原因是细胞内液通常K+浓度较高,Na+浓度较低,且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细胞外液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而细胞外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因而判断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下降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因而血浆中的水会大量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含量增加。
肝细胞中的CO2产生于线粒体,由此扩散至血浆中,需要穿过线粒体的2层膜,1层肝细胞膜,进出单层的毛细血管壁细胞需2次通过细胞膜,因此共需穿过5层生物膜,10层磷脂分子。
10.D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经血液循环到组织毛细血管后,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再进一步被细胞吸收。
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通过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章3.3基因工程的应用学案(1)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章3.3基因工程的应用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7d14d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8.png)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三导学案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学习目标: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取得的丰硕成果。
学科素养:1.生命观念: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概括、创新思维的方法理解基因工程应用中运用的基因工程基本原理。
3.社会责任:展开想象,畅想基因工程的未来。
知识点一基因工程在农牧业方面的应用自主梳理1.转基因抗虫植物(1)方法:从某些生物中分离出具有________________,将其导入作物中。
(2)成果:________________、玉米、水稻等。
(3)意义:减少____________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转基因抗病植物(1)方法:将来源于某些病毒、真菌等的________导入植物中。
(2)成果:转基因抗病毒甜椒、番木瓜等。
(3)意义:能获得用常规育种方法很难培育出的___________。
3.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1)方法: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入作物中。
(2)成果: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大豆、油菜和甜菜等。
(3)意义:在喷施除草剂时,田间杂草会被杀死而作物不受损伤。
4.改良植物的品质(1)方法:将____________编码基因导入植物中,可以提高这种氨基酸的含量。
(2)实例:转基因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比对照高30%。
5.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1)方法:将________基因导入动物体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
(2)实例:转基因鲤鱼。
6.改善畜产品的品质(1)方法:将________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
(2)实例: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的转基因奶牛。
答案:1.(1)抗虫功能的基因(2)转基因抗虫棉花(3)化学杀虫剂2.(1)抗病基因(3)抗病的新品种3.(1)降解或抵抗某种除草剂的基因4.(1)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5.(1)外源生长激素6.(1)肠乳糖酶[互动探究]1.(科学思维)基因工程应用于提高植物抗逆能力(1)抗虫棉能抗病毒、细菌、真菌吗?为什么?(2)对于基因工程生产的抗虫棉是否取得最后的成功,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什么?(3)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分析转基因抗虫棉与普通棉相比在害虫防治方面的优越性有哪些?(4)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若干年后,害虫会不会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为什么?(1)提示:不能。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全册学案+练习(含解析)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全册学案+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ddb029c8d376eeafaa31b9.png)
第1章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
2.传统发酵食品——腐乳:(1)原料:豆腐。
(2)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酵母、曲霉和毛霉等,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3)物质变化:蛋白质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毛霉是怎样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的?提示: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
3.传统发酵技术:(1)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2)特点: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4.下列食品是传统发酵食品的是②③④⑥⑦⑧⑨。
①豆腐②腐乳③酱油④香醋⑤豆油⑥泡菜⑦豆豉⑧馒头⑨米酒⑩豆浆酸奶米饭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一)制作泡菜1.菌种来源: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
2.原理:无氧的情况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反应简式: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3.方法步骤:制作流程具体操作配制盐水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5%~20%的盐水,煮沸冷却待用原料加工和装坛将新鲜蔬菜洗净,切块,晾干后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时,加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加盐水缓缓注入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封坛发酵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并注意经常向水槽中补充水,室温发酵4.结果分析与评价:判一判:结合泡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判断下列实验分析的正误:(1)用水密封泡菜坛可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乳酸含量逐渐增加,所以泡菜腌制时间越长越好。
(×)提示:当乳酸含量为0.4%~0.8%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如果发酵时间过长,乳酸含量过高,口味不佳,还需考虑亚硝酸盐含量的问题。
(3)制作泡菜时配制的盐水可以直接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三优化学案电子版
![生物选择性必修三优化学案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7e15d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a.png)
生物选择性必修三优化学案电子版1、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不易溶于甲醇,乙醇2、二氢黄酮类专属性的颜色反应是()[单选题] *A盐酸-镁粉反应B四氢硼钠反应(正确答案)C硼酸显色反应D锆盐-枸橼酸反应3、倍半萜和二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4、关于前胡,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是伞形科前胡属植物(正确答案)B药理药效作用主要有祛痰、镇咳、平喘、抗炎、解痉、镇静等(正确答案)C可与皂荚、藜芦等药物一起放在药中煎煮D不溶乙醚等有机溶剂5、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单选题] *APkA=22BPkA=5(正确答案)CPkA=13DPkA=586、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的原理而达到分离的()[单选题] *A沉淀法B分馏法C结晶法(正确答案)D升华法7、下列基团在极性吸附色谱中的被吸附作用最强的是()[单选题] *A羧基(正确答案)B羟基C氨基D醛基8、以芦丁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C槐花(正确答案)D陈皮9、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其优越性是()[单选题] * A节省时间且效率高B节省溶剂且效率高(正确答案)C受热时间短D提取量较大10、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脂(正确答案)B大黄素C麻黄碱D大豆皂苷11、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A相对密度B溶解性C油迹试验(正确答案)D沸点12、巴豆的致泻成分是()[单选题] *A丁二酸B巴豆油酸(正确答案)C绿原酸D抗内毒素13、从香豆素类的结构与分类看,下列属于简单香豆素类的是()[单选题] * A龙脑B七叶内酯(正确答案)C薄荷醇D西瑞香素14、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 *A溶剂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15、E何首乌(正确答案)下列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 A丹参(正确答案)B决明子C芦荟D紫草(正确答案)16、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 *A强心苷B皂苷C有机酸D鞣质(正确答案)17、临床上应用的黄连素主要含有()[单选题] *A奎宁B小檗碱(正确答案)C粉防己碱D苦参碱18、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19、香豆素衍生物最常见的羟基取代位置是()[单选题] * AC7位(正确答案)BC5位CC3位DC6位20、南五味子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 *A色原酮B胆汁酸C多糖D木脂素(正确答案)21、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22、极性最大的溶剂是()[单选题] *A酸乙酯(正确答案)B苯C乙醚D氯仿23、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单选题] *A金银花(正确答案)B大黄C黄芩D乌头24、具有光化学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多糖B无机酸C鞣质D呋喃香豆素(正确答案)25、木脂素是苯丙素衍生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为()[单选题] *A二聚体(正确答案)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26、水提醇沉法可以沉淀下列()等成分()[单选题] *A葡萄糖B多糖(正确答案)C树脂D生物碱27、在溶剂沉淀法中,主要是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一改变混合溶剂的什么实现的()[单选题] *ApH值B溶解度C极性(正确答案)D体积28、四氢硼钠反应变红的是()[单选题] *A山柰酚B橙皮素(正确答案)C大豆素D红花苷29、萃取时易发生乳化现象的是()[单选题] *A简单萃取法(正确答案)B逆流连续萃取法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30、由两个苯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成的具有6C-3C-6C基本骨架的一系列化合物是()[单选题] *A苷类B黄酮类(正确答案)C醌类D生物碱类。
最新优化方案人教版生物必修32教学资料
![最新优化方案人教版生物必修32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a419c2ee06eff9aff80752.png)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维持稳态的基础有人体各器官、系统 _协__调__一__致___地正常运行。参与稳态维持的系 统有__消__化__系__统____、呼吸系统、_循__环__系__统___ 和泌尿系统等。 2.观点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连一连
将下列内环境稳态失调症与对应的症状连接
起来
①血糖平衡失调 a.酸中毒、碱中毒
②pH失调
b.低血糖、糖尿病等
③渗透压失调 c.发热、中暑等
④体温失调
d.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答案】 ①—b ②—a ③—d ④—c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细胞代谢需要依靠氧化分解__葡__萄__糖___来 提供能量,只有__血__糖____含量和血液中的含 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 供充足的反应物。 2.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 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实验探究专项突破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实战演练] 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正常人血浆 的pH为7.35~7.45。为验证人体血浆中pH 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 试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 事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 人体内缓冲物质所调节的主要物质是______. 此外,还必须以___________作为实验用具。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第3章 基因工程 单元素能提升(含解析)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案:第3章 基因工程 单元素能提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3ecb9b01f69e3142329426.png)
单元素能提升三【主干知识理脉络】【单元提升交汇点】提升点一基因工程与必修课程相关知识的综合交汇点1高中生物学中所学习的载体(1)物质跨膜运输的载体: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
(2)血液中O2运输的载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3)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载体: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4)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5)细胞核向细胞质传递信息的载体是mRNA。
(6)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细胞释放的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交汇点2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终止子,联系必修课程模块2中“基因的表达”和“mRNA中的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交汇考查(1)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2)启动子、终止子是质粒上的具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
(3)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是mRNA 上的三个相邻碱基。
交汇点3基因工程工具酶——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联系必修课程模块1中“有关酶的本质和特性”交汇考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相关知识:(1)本质:蛋白质。
(2)特性:具有特异性。
①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②切割双链DNA分子每条链中特定序列中的特定位点,使该位点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作用:断开连接两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交汇点4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联系必修课程模块2中“DNA分子的组成、结构”交汇考查(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2)DNA分子结构: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相邻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在绝大多数生物的细胞中,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两条链通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连;少数生物细胞中存在环状双链DNA分子。
【对点训练】1.在一个典型的基因内部,启动子(TSS)、终止子(TTS)、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ATG)、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TGA)的排列顺序是()A.ATG—TGA—TSS—TTSB.TSS—ATG—TGA—TTSC.ATG—TSS—TTS—TGAD.TSS—TTS—ATG—TGA2.纤维素分子不能进入酵母细胞,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学案 2.2.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学案 2.2.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cb653de3eefdc8d377ee3213.png)
2.2 动物细胞工程(三)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学案学习目标1.以文字和图示表述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
2.说明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一、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1.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移入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继而发育成的技术2.哺乳动物核移植的类型及特点:(1)胚胎细胞核移植: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表现全能性相对(2)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表现全能性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困难的两个原因:(1)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在中不能完全恢复期分化前的功能状态,这导致了胚胎(2)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进行操作的技术4.选用处于MⅡ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1)卵母细胞体积,易于操作(2)卵母细胞细胞质内含有的促使细胞核体现全能性的物质含量最(3)卵母细胞内多,营养物质丰富5.去核的方法:6.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课堂检测一、单选题1.为加速我国奶牛的遗传改良进程,研究人员利用核移植得到高产奶牛。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从供体奶牛身体的多个部位取体细胞进行培养B.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相同的C.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D.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时可将细胞核和第一极体一并吸出2.疾病克隆猴的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
科学家采集了一只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生物节律基因)敲除猴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5只克隆猴——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5只克隆猕猴细胞核基因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C.体细胞核移植时可用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作为受体细胞D.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3.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4.人体移植器官数量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六章第2节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六章第2节](https://img.taocdn.com/s3/m/832f38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06.png)
土地
,如
荒 草原的过度放牧,森
气候恶化,沙
漠化 林的过度砍伐
尘暴肆虐
(1) 合理利用和保 护现有草原; (2)部分地区退耕 还林、还草,以林
护草,草林结合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海 洋 污 染
(1) 生活污水 、工
业污水等污染物通过河 流和空气进入海洋; (2) 海洋运输时石油泄露 和倾倒污染物等
(1) 出现赤潮; (1)减少污水
(2)海洋生物减 放;
少
(2)及时清理污染
生
(1) 物种灭绝后
物 多 样 性 锐
(1) 生存环境的 改变和破坏 ;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外来物种入侵
不能再生,导 致人类可利用 资源减少; (2)使环境变得 不适宜人类居
就地 ((12易)) 地
减
住
保护 保护
DNA(基因)
蛋白质
CO2 化学燃料
污染 氟利昂
还林、还草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化学燃料燃烧产生的 (1)损害植物的 (1)减少化学燃料
含 硫的氧化物 和 叶和芽;
的燃烧;
酸雨 含氮的氧化物溶于雨 (2)水体酸化; (2)开发利用新能
水(pH<5.6)降落至土 (3) 危害建筑物 源;
壤或水体中
及金属
(3) 植树种草
植被的破坏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CO2 氟利昂
植被的破坏
生物生存的环境 全球性
稳态 生存和发展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学案1:3 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学案1:3 3 基因工程的应用 (1)](https://img.taocdn.com/s3/m/08b7c60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2.png)
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工程在农业、食品及医药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2.生命观念:举例说出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成果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社会责任: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图画或文字创造等,畅想基因工程的未来。
〖自主学习〗一、基因工程在农牧业方面的应用1.转基因抗虫植物(1)技术方法:从某些生物中分离出具有的基因,将它导入作物中,培育出具有抗虫性的作物。
(2)实例:抗虫棉花、玉米、大豆、水稻和马铃薯等。
2.转基因抗病植物(1)技术方法:将来源于等的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中,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植物。
(2)实例:转基因抗病毒甜椒、番木瓜和烟草等。
3.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1)技术方法:将的基因导入作物,可培育抗除草剂的作物品种。
(2)实例: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大豆、油菜和甜菜等。
4.改良植物的品质(1)技术方法:将编码基因导入植物中,可以提高这种氨基酸的含量。
(2)实例:转基因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比对照高30%。
5.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1)技术方法:将基因导入动物体内,提高动物的生长速率。
(2)实例:转基因鲤鱼。
6.改善畜产品的品质(1)技术方法:将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
(2)实例: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的转基因奶牛。
二、基因工程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1)技术方法①对微生物或动植物的细胞进行,使它们能够生产药物。
②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中特异表达的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元件重组在一起,通过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培育出的转基因动物通过生产所需要的药物。
③培育移植器官:在器官供体的基因组中导入某种抑制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基因,然后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不会引起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
(2)实例:重组人干扰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等。
三、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1)技术方法: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食品工业用和等。
例如将编码牛凝乳酶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黑曲霉或酵母菌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生产凝乳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选择性必修三优化学案电子版
第一章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与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某些食品运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
1文化基础:认识乳酸菌、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结构和代谢类型。
2.自主发展:掌握泡菜、果酒和果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3社会参与:讨论泡菜的食品安全问题。
重点:泡菜、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难点:泡菜、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书法欣常,朗诵《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通过词中葡萄美酒了解酒的由来,从这首词来看。
在很久以前,果酒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联系酒精产生原理,有机物无氧呼吸,发酷产生,发酵才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讲授新课
通过学生举例引入:
1发酵的历史:约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利用微生物将谷物、水果等发酵成含酒精的饮料。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酒精发是由活的酵母菌引起的。
分析发酵的历史总结:
2.发的概念: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
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联系实际,分析腐乳制作,概括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
腐乳的发酵
①参与发酵的微生物:多种微生物,如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②发酵原理: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③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一般称为传统发酵技术。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