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整理版)

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整理版)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
艾条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考核时间:年月日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时间:年月日
考核时间:年月日
涂药法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
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
毫针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注:出现弯针、折针等意外,一项扣20分。

考核时间:年月日
中药灌肠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考核时间:年月日
水针法(穴位注射)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考核时间:年月日
穴位敷贴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考核时间:年月日
电针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考核时间:年月日
温针灸法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注: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时间:年月日。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最新)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目录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高热3 神昏4 中风5 中暑6 急性出血7 痛证8 暴泻9脱证10 中药中毒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风温3 感冒4 内伤发热5 咳嗽6 哮喘7 悬饮8 肺痈9 肺胀10 胃脘痛11 呕吐12 便秘13 泄泻14 黄疸15 积聚16 水臌17 水肿18 肾衰19 淋证20 癃闭 ... 更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外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外科手术护理常规3 疖4 疔5 痈6 发7 丹毒8 疔疮走黄9 流痰10 窦道11 压疮12 脱疽13 乳痈14 乳岩15 石癭16 肠痈17 肠梗阻18 石淋19 噎膈20 烧伤 ... 更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妇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3 妇科手术护理常规4 月经不调5 痛经6 崩漏7 绝经前后诸证8 带下病9 妊娠恶阻10 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11 异位妊娠12 子痫13 产后发热14 产后恶露不绝15 产后缺乳16 阴挺17 癥瘕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儿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肺炎喘嗽3 鹅口疮4 泄泻5 疳证6 惊风7 痫证8 水肿9 麻疹10 水痘11 痄腮12 顿咳13 小儿暑温14 疫毒痢15 遗尿16 紫癜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3 痔4 肛痈5 肛漏6 肛裂7 脱肛8 直肠息肉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黄水疮3 蛇串疮4 面游风5 脚湿气6 粉刺7 瘾疹8 湿疮9 药毒10 摄领疮11 白庀12 猫眼疮13 风瘙痒14 皮痹15 天疱疮16 红蝴蝶疮17 淋病18 梅毒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3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4 牵引术护理常规5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6 骨折7 上肢骨折8 下肢骨折9 脊柱骨折10 骨盆骨折11 脱位12 伤筋13 腰椎间盘突出症14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眼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3 椒疮4 天行赤眼5 聚星障6 凝脂翳7 瞳神紧小8 绿风内障9 圆翳内障10 云雾移睛11 视瞻昏渺12 高风雀目13 风牵偏视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耳疖、耳疮3 耳鸣、耳聋4 耳眩晕5 中医鼻科一般护理常规6 鼻槁7 鼻鼽鼻渊9 鼻衄10 中医咽喉科一般护理常规11 喉痹12 喉关痈13 喉喑14 急喉风 8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口腔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2 口疮3 牙宣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针灸科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肿瘤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2 放疗护理常规3 化疗护理常规 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传染病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 时行感冒4 肺痨5 痢疾6 湿温7 肝热病8 霍乱 (时1疫)9 艾滋病10 暑湿11 登革热12 炭疽13 狂犬病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分级护理1 特级护理2 一级护理3 二级护理4 三级护理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针刺法2 灸法3 拔罐法4 穴位按摩法5 刮痧法6 熏洗法7 全身药浴法8 湿敷法9 换药法10 涂药法11 敷药法12 贴药法13 药熨法14 坐药法15 中药煎煮法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1 护理文件书写要求1.1 一般要求1.2 体温单书写要求及内容1.3 医嘱单书写要求及内容1.4 长期医嘱执行单1.5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及内容2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规范2.1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2.2 入院评估表 (附表8)2.3 护理诊断/问题项目表(附表9)2.4 护理记录单2.5 出院评估表 (附表10)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人员职责、工作制度及质量要求1 护士职业基本要求1.1 热爱护理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强烈...1.2 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严肃认真,...1.3 行为上要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爱护集体,...1.4 仪容上要端庄大方,服装整洁,精神饱满,...2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2.1 护理副院长职责2.2 护理部主任 (总护士长) 职责2.3 科护士长职责2.4 护士长职责2.5 主任 (副主任) 护师职责2.6 主管3 护理工作制度3.1 护理部工作制度3.2 中医护理研究室工作制度3.3 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3.4 门诊护理工作制度3.5 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3.6 供应室工作制度3.7 查对工作制度3.8 交接班工作制度3.9 抢救工作制度3.10 消毒隔离工作制度3.11 病区护理文件管理工作制度3.12 物品、药品、器材管理工作制度3.13 血液净化中心 (室) 护理工作制度3.14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 4 护理工作质量要求4.1 护理部工作质量要求4.2 病区护理工作质量要求4.3 急诊科 (室) 护理工作质量要求4.4 门诊护理工作质量要求4.5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要求4.6 供应室工作质量要求4.7 血液净化中心 (室) 护理工作质量要求4.8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质量要求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1 一般护理常规1.1 接待患者,初步分诊。

2018年度中医护理学技术18项操纵步骤及评分标准规定

2018年度中医护理学技术18项操纵步骤及评分标准规定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目录1.刮痧技术 (2)2.拔罐技术 (4)3.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悬灸技术 (10)6.蜡疗技术 (12)7.穴位敷贴技术 (14)8.中药泡洗技术 (16)9.中药冷敷技术 (18)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中药涂药技术 (22)12.中药熏蒸技术 (24)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穴位注射技术 (30)16.耳穴贴压技术 (32)17.经穴推拿技术 (34)18.中药灌肠技术 (36)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4年8月修订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4年8月修订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7年10制定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操作时间成绩监考老师签名: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_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 考核时间:年 月 日2018年3月 制定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 年 月 日 考核者签名: 2018年3月制定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中医局18项中医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局18项中医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18项中医护理技术 1、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2、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3、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4、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5、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6、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7、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8、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9、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010、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111、中药涂药技术、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212、中药熏蒸技术、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313、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4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515、穴位注射技术、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616、耳穴贴压技术、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1717、经穴推拿技术、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1818、中药灌肠技术、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6 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有出血性疾病、就是否妊娠或经期就是否妊娠或经期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 刮痧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刮痧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局部感受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取得患者配合 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6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4 3 2 1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8病室整洁、保护隐私、病室整洁、保护隐私、注意保暖、注意保暖、注意保暖、避免对避免对流风流风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暴露刮痧部位4 3 2 1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刮痧部位皮肤扣2分 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50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刮痧板蘸取适量介质涂抹于刮痧部位刮痧板蘸取适量介质涂抹于刮痧部位 6 4 2 0未蘸取刮痧介质扣4分;介质量过多或过少扣2分;部位不准确扣2分拇指、食指与中指夹住刮板,拇指、食指与中指夹住刮板,无名指、小无名指、小指紧贴刮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指紧贴刮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刮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为4545°°4 2 0 0 握板不正确扣2分握板不正确扣2分;;刮板与皮肤之间夹角过大或过小扣2分刮痧顺序: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先上肢后下肢,,先内侧后外侧先内侧后外侧4 3 2 1 刮痧顺序一项不正确扣1分用力均匀,由轻到重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单一方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不要来回刮 10 8 6 4 用力不均匀扣2分;未由轻到重扣2分;来回刮扣2分;皮肤受损扣1皮肤受损扣100分 观察皮肤出痧情况,询问患者感受观察皮肤出痧情况,询问患者感受,,调节手法力度手法力度8 6 4 2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未调整手法力度扣4分未调整手法力度扣4分每部位刮2020—3—3—300次,局部刮痧5-10min 0min,至局部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至局部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至局部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不4 2 0 0 刮痧方法一项不正确扣2分可强求出痧可强求出痧 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4 2 0 0 未告知扣4分;告知不全扣2分 清洁皮肤清洁皮肤2 1 0 0 未清洁皮肤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 6 4 2 0 一项不合格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 刮痧得禁忌症刮痧得禁忌症5 3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刮痧得注意事项刮痧得注意事项5 3 0 0 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评估6 临床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就是否妊娠或月经期娠或月经期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拔罐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拔罐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 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取得患者配合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7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5 4 3 2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5分环境与7 病室整洁、保护隐私、注意保暖、避免对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最高扣3分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流风流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 4 3 2 1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扣1分 操作 过程拔 罐 38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用止血钳夹住干湿度适宜得酒精棉球用止血钳夹住干湿度适宜得酒精棉球,,点燃,勿烧罐口燃,勿烧罐口,,稳、准、快速将罐吸附于相应得部位上相应得部位上108 6 4 酒精棉球过湿扣2分;部位不准确扣2分;吸附不牢扣2分;动作生硬扣2分;烧罐口扣2分灭火动作规范灭火动作规范6 4 2 0灭火不完全扣4分;未放入相应灭火容器扣2分询问患者感受:舒适度、疼痛情况询问患者感受:舒适度、疼痛情况2 1 0 0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观察皮肤:红紫程度、水泡、破溃观察皮肤:红紫程度、水泡、破溃 6 2 0 0 未观察皮肤扣2分/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4 2 0 0 未告知扣4分;告知不全扣2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记录时间记录时间 4 3 2 1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未记录时间扣2分间扣2分起 罐 12 手法:一手扶罐具手法:一手扶罐具,,一手手指按住罐口皮肤4 2 0 0 手法不正确扣4分;手法不熟练扣2分观察并清洁皮肤,有水泡或破溃及时处理有水泡或破溃及时处理 4 3 2 1 未观察扣1分;未清洁皮肤1分;有水泡或破溃未处理扣2分或破溃未处理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操作后ﻫ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评价 6 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 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理论提问提问10拔罐得禁忌症拔罐得禁忌症 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拔罐得注意事项拔罐得注意事项5 3 0 0 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 :年 月 日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7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疾病 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耐受程度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耐受程度 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 3解释作用、解释作用、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配合 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10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8 6 4 2少备一项扣2分;未检查一项扣2分,最高扣8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7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 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3 2 1 0 未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 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 47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施灸部位确定施灸部位4 2 0 0 未确定施灸部位扣4分;取穴不准确扣2分 用油膏或凡士林涂于施灸部位皮肤用油膏或凡士林涂于施灸部位皮肤 6 4 2 0未涂抹油膏(或凡士林未涂抹油膏(或凡士林))扣6分;油膏使用种类错误扣2分;涂抹部位不正确扣2分用镊子夹住艾粒用镊子夹住艾粒,,置于选好得穴位上;用线香点燃艾粒香点燃艾粒;;艾粒燃到剩余2艾粒燃到剩余2/5/5/5~1~1~1/5/5左右,及时更换艾粒及时更换艾粒;;根据病情及医嘱选择施灸壮数灸壮数10 8 4 2 穴位不准确扣2分;艾粒放置不牢固扣2分;未使用线香点燃艾粒扣2分未使用线香点燃艾粒扣2分;;未及时更换艾粒扣2分;施灸壮数不合理扣2分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3 0 0 0 未询问患者感受扣3分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观察施灸部位皮肤 5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5分 灸毕彻底熄灭艾粒灸毕彻底熄灭艾粒3 0 0 0 未彻底熄灭艾粒扣3分清洁局部皮肤,再次观察皮肤清洁局部皮肤,再次观察皮肤 3 2 1 0 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观察皮肤扣2分 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4 2 0 0 未告知扣4分;告知不全扣2分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 3 2 1 0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酌情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酌情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 2 0 0 0 未按要求开窗通风扣2分未按要求开窗通风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ﻫ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 一项不合格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理论 提问提问 10 麦粒灸得禁忌症麦粒灸得禁忌症5 3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麦粒灸得注意事项麦粒灸得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7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疾病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施灸部位皮肤情况、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对热、气味得耐受程度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 3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者配合 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准备准备5 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间隔物制作要求:间隔物制作要求:(1)隔姜:用直径2-3c 2-3cm,厚约m,厚约0、2—0、3cm 得姜片得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2(2)隔蒜)隔蒜)隔蒜::用厚约0、2—、2—00、3cm 得蒜片得蒜片,,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用针点刺小孔若干 (3)隔盐)隔盐::用干燥食盐用干燥食盐(4)隔附子饼)隔附子饼::用直径2c 2cmm,厚约0、2-02-0、、5c m ,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在其上用针点刺小孔若干3 2 1 0少备一项扣1分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环境与患者患者7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防止对流风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防止对流风 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准备准备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注意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 3 2 1 0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 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 52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施灸部位确定施灸部位,,将间隔物放于穴位上将间隔物放于穴位上 8 6 4 2 穴位不准确扣2分/穴位穴位,,最高扣8分最高扣8分 将艾炷放于间隔物上点燃将艾炷放于间隔物上点燃,,待燃尽时用镊子夹取续接一个艾炷子夹取续接一个艾炷 12 12 88 4 0方法不正确扣4分;未用镊子夹取扣4分;未续接扣4分 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4 0 0 0 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观察施灸部位皮肤5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5分 施灸结束施灸结束,,清洁局部皮肤清洁局部皮肤3 0 0 0 未清洁皮肤扣3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施灸后再次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询问施灸后感受施灸后感受6 3 0 0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3分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3分扣3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6 4 2 0未告知扣4分;告知内容不全扣2分;未酌情开窗扣2分洗手洗手,,再次核对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ﻫ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 理论理论 提问提问 10 隔物灸得禁忌症隔物灸得禁忌症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未答出扣5分//题 隔物灸得注意事项隔物灸得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年 月 日 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7 临床症状、既往史、就是否妊娠、出血性疾病疾病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对热、气味得耐受程度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3 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者配合3 2 1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5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3 2 1 0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环境与环境与 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7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避免对流风避免对流风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暴露施灸部位皮肤,注意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 3 2 1 0 未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 操作操作过程过程52核对医嘱核对医嘱 2 1 0 0 未核对扣2分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施灸部位确定施灸部位4 2 0 0未确定施灸部位扣4分;穴位不准确扣2分点燃艾条,将点燃得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艾条与皮肤距离符合要求 4 2 0 0艾条与皮肤距离不符合要求扣2分/穴位穴位,,最高扣4分最高扣4分选择三种手法,方法正确选择三种手法,方法正确12 8 4 0少一种手法扣4分;距离不符合要求扣4分 随时弹去艾灰随时弹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8 4 0 0 未弹艾灰扣4分;施灸时间不合理扣4分施灸时间不合理扣4分 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观察施灸部位皮肤,,询问患者感受,以病人温热感受调整施灸距离人温热感受调整施灸距离4 3 2 1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未及时调整施灸距离扣1分 灸后艾条放入小口瓶中彻底熄灭,灸后艾条放入小口瓶中彻底熄灭,清洁局清洁局部皮肤部皮肤4 2 0 0艾条熄灭方法不正确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感受 4 2 0 0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2分施灸后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受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酌情开窗通风酌情开窗通风 4 3 2 1 注意事项内容少一项扣1分,最高扣2分最高扣2分;;未酌情开窗扣2分未酌情开窗扣2分 洗手洗手,,再次核对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 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理论 10 悬灸得禁忌症悬灸得禁忌症 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提问提问 悬灸得注意事项以及三种操作手法悬灸得注意事项以及三种操作手法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仪表端庄,,戴表戴表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6临床症状、既往史、过敏史,就是否妊娠 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 蜡疗部位皮肤情况、对热得耐受程度蜡疗部位皮肤情况、对热得耐受程度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4 解释目得、解释目得、操作方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排空大小便者配合,排空大小便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准备准备5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3 2 1 0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3分扣3分环境与环境与 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7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 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 暴露蜡疗部位,注意保暖与保护隐私暴露蜡疗部位,注意保暖与保护隐私3 2 1 0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5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 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确定部位确定部位2 1 0 0 未定位扣2分;定位不准确扣1分 清洁皮肤清洁皮肤,,遇体毛较多者需先备皮遇体毛较多者需先备皮 2 1 0 0 未清洁皮肤扣2分;清洁不到位扣1分将蜡块加热5~7m 5~7miin 至完全熔化至完全熔化,,温度达到90℃~1达到90℃~1000000℃℃,中途可根据蜡得熔化程度,补充加热熔化程度,补充加热3 0 0 0 未按要求制作扣3分选择合适得蜡疗方法:选择合适得蜡疗方法:蜡饼法、蜡饼法、蜡饼法、刷蜡法、刷蜡法、浸蜡法、蜡袋法浸蜡法、蜡袋法4 0 0 0 选择方法不正确扣4分选择方法不正确扣4分制作方法正确、大小适宜:蜡饼制成厚度为2~3cm 3cm、蜡液涂抹均匀,形成厚度、蜡液涂抹均匀,形成厚度0、5~1、0~1、0cm cm 得蜡膜;制作蜡袋时防止蜡液流出止蜡液流出5 3 2 0 制作不规范扣2分;涂抹不规范扣3分温度适宜:蜡饼表面温度4545℃~5℃~5℃~500℃、蜡液温度5555℃℃~60~60℃;注意保温℃;注意保温℃;注意保温8 4 0 0 温度不适宜扣4分;未采取保温措施扣4分蜡疗时间蜡疗时间::蜡饼30~6060m m in;n;浸蜡浸蜡10min5 0 0 0 时间不正确扣5分询问患者感受,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烫伤无烫伤6 3 0 0 未询问患者感受扣3分;未观察皮肤扣3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护士4 2 0 0 未告知扣2分/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0 0 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治疗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安排舒适体位 3 2 1 0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协助着衣扣1分未协助着衣扣1分;;未安排舒适体位扣1分 洗手洗手,,再次核对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操作后处置处置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流程合理、技术熟练、技术熟练、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 理论理论 提问提问10 蜡疗得禁忌症蜡疗得禁忌症 5 3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蜡疗得注意事项蜡疗得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1 0 0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1 0 0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评估 5 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就是否妊娠史、就是否妊娠4 3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敷药部位皮肤情况敷药部位皮肤情况1 0 0 0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告知 4 解释作用、简单得操作方法、敷贴时间,取得患者配合间,取得患者配合4 3 3 2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6 洗手洗手,,戴口罩戴口罩 2 1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目录1.刮痧技术 (2)2.拔罐技术 (4)3.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悬灸技术 (10)6.蜡疗技术 (12)7.穴位敷贴技术 (14)8.中药泡洗技术 (16)9.中药冷敷技术 (18)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中药涂药技术 (22)12.中药熏蒸技术 (24)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穴位注射技术 (30)16.耳穴贴压技术 (32)17.经穴推拿技术 (34)18.中药灌肠技术 (36)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 年月 日2018年3月制定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若有艾柱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4年8月修订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7年10制定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操作时间成绩监考老师签名: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2018年3月制定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监考老师 考核时间 年 月 日2018年3月制定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2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东莞石龙华泰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目录1、无菌技术(铺无菌盘)2、皮内注射术3、肌内注射术4、静脉留置针技术5、吸痰6、氧气吸入技术(氧气筒鼻导管给氧法)7、口腔护理8、生命体征测量技术(体温脉搏呼吸测量)9、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无创血压测量)10、徒手心肺复苏术11、电除颤技术12、鼻饲(肠内营养)13、更换引流袋/瓶技术14、导尿术15、灌肠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术)16、胃肠减压技术17、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18、痰标本采集法19、轴线翻身法20、血糖检测技术无菌技术(铺无菌盘)【护理目标】正确使用无菌巾布置无菌盘(区域),形成无菌区,短期内放置无菌物品或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区域与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操作区宽敞、清亮、明亮。

治疗盘清洁、干燥。

3.按无菌操作技术,取出无菌巾铺于治疗盘构成无菌盘。

铺好的无菌盘上下层无菌巾的开口边缘应对齐并向上折叠盖严。

4.往无菌盘里摆放无菌物品放置有序,方便取出。

摆放时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并保持无菌盘于腰平面至视野之内。

5.铺好的无菌盘在4h内使用。

无菌盘使用后即需更换。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

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

治疗巾由洗衣房集中清洗。

【结果标准】1.铺盘方法正确,无菌面没有被污染。

2.污染的无菌盘得到及时更换。

3.操作过程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相关链接】无菌治疗巾包内治疗巾的折叠方法:1.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

2.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实施要点及评分标准】皮内注射术【护理目标】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操作规范、过敏试验结果准确、确保患者安全,准确判断过敏试验结果和正确处理过敏反应,并将操作不适感降低到最低限度。

【操作重点步骤】1.严格遵循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标准预防操作原则、安全注射和给药原则。

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罐吸附情况(1分)
观察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感觉(1分)
清洁皮肤(1分)
3
留罐
(15分)
选择合适罐具(2分)
2
遵照医嘱取穴(6个穴位),口述穴位的位置,定位准确(6分)
6
一手持罐,另一手持血管钳夹取酒精棉球并点燃,将其在罐内中段燃烧1-2圈(未烧罐口,2分)
迅速准确扣在选定的拔罐部位(2分)
5.操作时间不超过6分钟(2分)。
10
总分
100
二、拔火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技术要求
分值
得分
操作前
准备
(20分)
护士准备
(4分)
衣帽整洁(1分);戴手表(1分);修剪指甲(1分);洗手(1分);
4
患者准备
(8分)
1.核对医嘱、床号、姓名(1分)
2.告知患者拔罐的作用(1分)、简单操作方法(1分)、局部感觉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措施(1分),取得患者合作
2
使用闪火法:一手持罐,另一手持持物钳夹取酒精棉球并点燃,将其在罐内中段燃烧1-2圈(未烧罐口,2分)
迅速准确地扣在选定的拔罐部位,待罐拔住后,立即取下(2分)
4
闪罐6次(6分,每次1分),根据操作的情况酌情扣分
中间换罐1次(1分)
燃烧的棉球置于灭火瓶内熄灭(1分)
8
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口述,1分)
3.评估患者有无禁忌症(1分)
4.询问是否有拔罐史(1分)
5.评估拔罐部位皮肤情况(口述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无毛发、无骨骼及关节无凹凸不平的部位进行,以防掉罐,1分)
6.评估心理状况(口述无紧张能配合治疗1分)
8

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
总分
100
四、传统养生功法评分标准
项目
标准
分值
得分
音乐
音乐以不带口令词的原配乐曲为演示四种健身气功相应的背景音乐.
5
服装及队员数
参赛队员应着统一服装,仪表符合养生功法要求。
3
参赛队员每多一名或少一名扣1分(10-12人每队)
2
动作规格
动作:肢体动作符合功法规格标准;
平衡:不属规范动作内的肢体移动、晃动。
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口述,1分)
询问患者感觉(口述,1分)
3
走罐
(18分)
选择合适罐具(2分)
2
施术皮肤上涂少量凡士林(1分)
1
使用闪火拔罐法将罐吸拔住(3分),吸拔不牢者酌情扣1-3分
3
手握罐具,选择正确区域往返推拉罐具3次(6分)
所拔皮肤潮红充血(口述)(2分)
燃烧的棉球置于灭火瓶内熄灭(1分)
9
2.准备姜片:选择大小适宜(直径约2~3cm,厚约0.2~0.3cm)的姜片(2分);中间以三棱针刺数孔(2分)
14
安置体位
(3分)
根据施灸部位安置合理的体位 (1分);
1
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护隐私(1分);
注意保暖(1分)
2
穴位选取
(14分)
遵,医嘱取穴(口述穴位的位置,7分);
定位穴位的位置准确(7分)
3.必要时屏风遮挡(口述,1分)
3
用物准备
(5分)
1.用物准备(3分):治疗车、治疗盘、玻璃罐数个(大、中、小号依所拔部位准备)、止血钳、95%酒精棉球、打火机、灭火瓶、白凡士林、纱布、浴巾、弯盘、压舌板、快速手消毒剂,必要时备屏风。(每少一样扣0.2分)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一、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对于内科急症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包括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体温、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等。

2、高热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8.5℃,此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进行物理降温等。

3、神昏神昏是一种意识障碍,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4、中风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包括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等。

5、中暑中暑是由于高温、高湿度等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降温、补充水分等护理措施。

6、急性出血急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处理、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护理措施。

7、痛证痛证是指各种疼痛性疾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止痛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8、暴泻暴泻是指突然出现的腹泻,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等,避免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9、脱证脱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虚弱、晕厥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如保持患者的安静、进行康复训练等。

10、中药中毒中药中毒是指由于中药使用不当引起的中毒症状,需要及时采取解毒措施、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护理措施。

二、中医内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中医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与其他患者类似,需要做好基本的护理工作,如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的体温、保持患者的清洁卫生等。

2、XXX风温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包括降温、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

3、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如使用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4、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指由于内伤引起的发热症状,需要进行中药治疗、调理饮食等护理措施。

5、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使用止咳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6、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如使用药物、进行物理疗法等。

中医局18项中医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局18项中医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18项中医护理技术1、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3、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4、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5、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6、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7、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8、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9、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1、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2、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3、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5、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6、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7、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8、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日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 年月日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 年月日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日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日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 年月日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 年月日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 年月日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 年月日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 年月日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日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 年月日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 年月日。

中医操作(18项)科室

中医操作(18项)科室
国家《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十八项操作将分项到各病区,并请于3月15日将操作评分标准细化版上传护理部,同时负责该项目的操作示—。(中医操作评分标准细化模版(拔罐法)及《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已放至OA-网络硬盘-职能科室-护理部-在职培训-技能操作)
中医操作项目
负责科室
1.刮痧技术
ICU
2.拔罐技术
外二科
16.耳穴贴压技术
眼耳鼻喉科
17.经穴推拿技术
儿科
18.中药灌肠技术
妇科
骨二科
3.麦粒灸技术
肾病/风湿病科
4.隔物灸技术
肺病科
5.悬灸技术
心病科
6.蜡疗技术
脾胃病科
7.穴位敷贴疗法
内分泌科
8.中药泡洗技术
皮肤科
9.中药冷敷技术
骨一科
10.中药湿热敷技
12.中药熏蒸技术
脑病/针灸科
13.中药热熨敷技术
骨三科
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外三科
15.穴位注射技术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一、患者接待与评估
1. 患者接待:诊所接待人员应礼貌、热情地接待患者,指引患者到指定区域候诊。

2. 患者评估: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信息,进行初步评估。

二、中医护理常规操作
1. 脉诊:护士应掌握良好的脉诊技术,准确把握患者的脉搏情况。

2. 舌诊:护士应详细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舌形等情况,并作出相应记录。

3. 中药熬制:护士应掌握中药熬制的技术,遵守熬制规程,保证药材煎煮的质量。

4. 推拿理疗:护士应掌握推拿技术,对需要推拿治疗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操作。

5. 针灸操作:护士应具备基本的针灸知识和技能,进行正确的针灸操作。

三、护理记录与卫生管理
1. 护理记录:护士应对患者的脉诊、舌诊、用药、病情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2. 病区卫生:护士应定期对病房进行卫生清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 消毒操作: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对器械、设备进行定
期消毒,保证使用安全。

四、医患沟通与心理护理
1. 患者教育:护士应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知识的讲解,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治疗。

2. 患者安慰:护士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关怀和安慰,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以上即是《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护士在中医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目录一、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高热3、神昏4、中风5、中暑6、急性出血7、痛证 8、暴泻 9、脱证10、中药中毒二、中医内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风温3、感冒4、内伤发热5、咳嗽6、哮喘7、悬饮 8、肺痈 9、肺胀10、胃脘痛 11、呕吐 12、便秘13、泄泻 14、黄疸 15、积聚16、水臌 17、水肿 18、肾衰19、淋证 20、癃闭三、中医外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外科手术护理常规3、疖4、疔5、痈6、发7、丹毒 8、疔疮走黄 9、流痰10、窦道 11、压疮 12、脱疽13、乳痈 14、乳岩 15、石瘿16、肠痈 17、肠梗阻 18、石淋19、噎膈 20、烧伤四、中医妇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产科一般护理常规3、妇科手术护理常规4、月经不调5、痛经6、崩漏7、绝经前后诸证 8、带下病 9、妊娠恶阻10、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 11、异位妊娠12、子痫 13、产后发热 14、产后恶露不绝15、产后缺乳 16、阴挺 17、症瘕五、中医儿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肺炎喘嗽3、鹅口疮4、泄泻5、疳证6、惊风7、痫证 8、水肿 9、麻疹10、水痘 11、痄腮 12、顿咳遗尿、 15疫毒痢、 14小儿暑温、 13.16、紫癜六、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3、痔4、肛痈5、肛漏6、肛裂7、脱肛 8、直肠息肉七、中医皮肤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黄水疮3、蛇串疮4、面游风5、脚湿气6、粉刺7、瘾疹 8、湿疮 9、药毒10、摄领疮 11、白庀 12、猫眼疮13、风瘙痒 14、皮痹 15、天疱疮16、红蝴蝶疮 17、淋病 18 梅毒八、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3、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4、牵引术护理常规5、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6 、骨折7、上肢骨折 8、下肢骨折 9、脊柱骨折10、骨盆骨折 11、脱位 12、伤筋13、腰椎间盘突出症 14、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九、中医眼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内眼手术护理常规3、椒疮4、天行赤眼5、聚星障6、凝脂翳7、瞳神紧小 8、绿风内障 9、圆翳内障10、云雾移睛 11、视瞻昏渺 12、高风雀目13、风牵偏视十、中医耳鼻咽喉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耳疖、耳疮3、耳鸣、耳聋4、耳眩晕5、中医鼻科一般护理常规6、鼻槁7、鼻鼽 8、鼻渊 9、鼻衄10、中医咽喉科一般护理常规 11、喉痹 12、喉关痈13、喉喑 14、急喉风十一、中医口腔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口疮3、牙宣十二、中医针灸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十三、中医肿瘤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放疗护理常规3、化疗护理常规十四、中医传染病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常规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时行感冒4、肺痨5、痢疾6、湿温7、肝热病 8、霍乱 (时疫) 9、艾滋病10、暑湿 11、登革热 12、炭疽13 、狂犬病十五、中医分级护理1、特级护理2、一级护理3、二级护理4、三级护理十六、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针刺法2、灸法3、拔罐法4、穴位按摩法5、刮痧法6、熏洗法7、全身药浴法 8、湿敷法 9、换药法10、涂药法 11、敷药法 12、贴药法13、药熨法 14、坐药法 15、中药煎煮法十七、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1、护理文件书写要求(1)、一般要求(2)、体温单书写要求及内容2、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规范(1)、中医整体护理病历十八、中医护理人员职责、工作制度及质量要求1、护士职业基本要求(1)、热爱护理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强烈...2 、护理人员岗位职责(1)、护理副院长职责2.5 主任 (副主任) 护师职责2.6 主管3、护理工作制度(1)、护理部工作制度4 、护理工作质量要求(1)、护理部工作质量要求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1. 接待患者,初步分诊。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1. 刮痧技术 (2)2. 拔罐技术 (4)3. 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 悬灸技术 (10)6. 蜡疗技术 (12)7. 穴位敷贴技术 (14)8. 中药泡洗技术 (16)9. 中药冷敷技术 (18)10. 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 中药涂药技术 (22)12. 中药熏蒸技术 (24)13. 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 穴位注射技术 (30)16. 耳穴贴压技术 (32)17. 经穴推拿技术 (34)18. 中药灌肠技术 (36)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刮破皮肤,扣分。

2018年3月制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科室姓名时间得分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科室姓名时间得分2014年8月修订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既往史、操作部位按拔罐操作方法、手法要求进拔罐的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局部感觉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措施取得患者合作。

取合理、舒适体位,暴露拔罐部位行操作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通知医生左手轻按罐具,向左倾斜,右手食指或拇指按住罐口右侧皮肤,使罐口与皮肤之间形成空隙,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拔罐部位、方法、留置时间及患者皮肤情况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时间得分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时间得分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时间得分注:、若有艾柱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18年中医护理技术18项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XXX医院护理部目录1.刮痧技术 (2)2.拔罐技术 (4)3.麦粒灸技术 (6)4.隔物灸技术 (8)5.悬灸技术 (10)6.蜡疗技术 (12)7.穴位敷贴技术 (14)8.中药泡洗技术 (16)9.中药冷敷技术 (18)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11.中药涂药技术 (22)12.中药熏蒸技术 (24)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15.穴位注射技术 (30)16.耳穴贴压技术 (32)17.经穴推拿技术 (34)18.中药灌肠技术 (36)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2014年8月修订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2018年3月制定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2018年3月制定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XXX医院护理部
目录
1.刮痧技术 (2)
2.拔罐技术 (4)
3.麦粒灸技术 (6)
4.隔物灸技术 (8)
5.悬灸技术 (10)
6.蜡疗技术 (12)
7.穴位敷贴技术 (14)
8.中药泡洗技术 (16)
9.中药冷敷技术 (18)
10.中药湿热敷技术 (20)
11.中药涂药技术 (22)
12.中药熏蒸技术 (24)
13.中药热熨敷技术 (26)
14.中药离子导入技术 (28)
15.穴位注射技术 (30)
16.耳穴贴压技术 (32)
17.经穴推拿技术 (34)
18.中药灌肠技术 (36)
一、刮痧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
二、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操作时间为5分钟。

从取罐开始计时至最后一个罐吸附住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4年8月修订
拔罐技术操作流程图
三、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麦粒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四、隔物灸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取姜片开始计时至艾灰全部倒入储物缸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3、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双侧穴位,算作一个。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4年8月修订
隔物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五、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1. 艾条灸方法常用者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

2.若有艾灸火脱落烧伤皮肤,烧坏衣被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7年10制定
悬灸技术操作流程图
六、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蜡疗技术操作流程图
七、穴位贴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监考老师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流程图
八、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流程图
九、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
十、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图
十一、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流程图
十二、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
十三、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人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热熨敷技术流程图
十四、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考核者签名: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离子导入操作流程图
十五、穴位注射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图
十六、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注:1、操作时间为1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

每超时10秒扣1分。

2、根据病情选3个主穴。

监考老师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4年8月修订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图
十七、经穴推拿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2018年3月制定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流程图
十八、中药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核时间年月日监考老师签名:
2018年3月制定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