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笔记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药剂学知识总结一第1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中药药剂笔记精华小抄版

中药药剂笔记精华小抄版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1.中药药剂学:1.1定义: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1.2研究的对象:中药制剂.1.3研究的内容:配制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2.现代药剂学分支学科:(1)工业药剂学: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2)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临床药效间关系的科学;(3)物理药学: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药剂学中剂型性质的科学;(4)临床药学: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5)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行为与量变规律,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方式、时间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3.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调剂学和中药制剂学。

二、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1.基本任务:研究如何根据临床用药和处方中药材的性质及生产、贮藏、运输、携带、服用等方面的要求,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剂型,以质优价廉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

三、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1.药物与药品: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区别于保健品、化妆品、农药、兽药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研究制剂制备工艺和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

4.中成药及中成药学: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既可经医生诊治后处方配给,也可由患者直接自行购用的药品。

202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202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2023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注射剂与滴眼剂8.1.1注射剂的概念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8.1.2注射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粉针。

2.按给药途径分类1)静脉注射液 550ml、静脉滴注量可多至数千毫升,且静脉注射剂不得加抑菌剂;2)椎管注射液不行超过10ml 3)肌肉注射液 15ml 4)皮下注射液 12ml 5)皮内注射液 0.2ml以下6)穴位、腹腔、关节腔、动脉内注射剂液等8.1.3注射剂的特点优点: 1.药效快速作用可*。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

4.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

5.可产生定向作用。

缺点: 1.使用不便且注射痛苦 2.讨论和生产过程简单。

3.平安性低于口服制剂8.1.4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含量合格2.无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3.无热原特殊是剂量大的、供静脉及脊椎腔注射的。

4.澄明度合格针对溶液型注射剂而言,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5.不溶性颗粒(在100ml及100ml以上注射液中,每lml含10um 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粒,25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粒)6.平安性不应对组织产生刺激或发生毒性反应。

7.稳定性保证产品在贮存期内平安、有效。

8.pH值合格掌握在4~9范围内。

9.渗透压合格脊椎腔内注射的药液必需等渗;输液应等渗或稍偏高渗;其他注射剂原则上要求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10.降压物质必需符合规定,以保用药平安。

8.2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8.2.1注射用水1.注射用水、纯化水、灭菌注射用水与制药用水的区分2.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1)必需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

2)一般检查项目 pH值( 5.0~7.0)、氨含量、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等。

(蒸馏水的检查项目)3.注射用水的制备1)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与反渗透法。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1.药材贮藏:药材贮藏是中药制剂生产的基础环节,包括储存、校验、包装、上记录等。

主要包括防潮、防虫、防霉等措施。

2.中药研磨:中药研磨是将药材制成粗粉或细粉的过程。

不同药材需要选择合适的研磨方法,如石磨、锤磨、球磨等,以确保品质、保持原药材的药理成分。

3.制剂炮制:制剂炮制是将中药材通过一定的工艺和操作转化成中成药的过程。

包括浸泡、煮炙、蒸制、炒炙、炱烘等等。

4.输液剂药物稀释:输液剂的制备是一项重要的中药炮制技术。

主要包括药物溶解、药物稀释、药物稀释液的配置等环节。

5.包装和贮存:中药制取品制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一般采用铝塑泡罩、覆膜、瓶装等方式,贮存一般采取干燥、通风、避光、防腐等措施。

6.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中药药剂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药材质量、制剂质量、包装质量等。

质量控制需要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检测和评价。

7.毒理学:毒理学研究中药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机制,为中药的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方面的评价。

8.临床应用:中药药剂学还涉及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包括剂型选择、剂量计算、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9.药食同源品:药食同源品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品,可以作为中药的辅助治疗药物。

药食同源品的研制需要考虑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10.中药制备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制备技术也不断创新。

如微型制剂的研究,新型药物传递技术等。

中药药剂学的研究旨在提高中药的制备质量和疗效,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述知识点是中药药剂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进行中药药剂的制备和应用。

同时,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也为中医药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贡献。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笔记归纳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理论、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以下是中药药剂学的一些重点笔记归纳:
1.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理论、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根据形态,中药制剂可分为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固体剂型。

根据分散系统,可分为真溶液剂、胶体溶液剂、乳浊液剂、混悬液剂和气体分散剂。

3.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药制剂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的准备、加工与处理,以及制剂成型等步骤。

其中,提取和精制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中,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5. 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等方面的知识。

6. 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需要综合考虑药效物质基础、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同时需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伦理规范。

以上是中药药剂学的一些重点笔记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教材或文献资料。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

中药药剂学重点知识归纳1. 概述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的配伍、制剂和贮藏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药药剂学的重点知识。

2. 中药配伍原则中药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使用,以发挥协同作用或减少毒性。

根据传统经验和现代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中药配伍原则,包括:•归经相须:归经相须是指将具有相同归经(即具有类似功效)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肝胆疾病时常用黄芩与柴胡配伍。

•相互制约:相互制约是指将具有相反作用或毒性的中草药进行配伍,以达到平衡作用。

例如,治疗感冒时常用麻黄与杏仁配伍。

•补充益气:补充益气是指将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贫血时常用当归与黄芪配伍。

•祛风散寒:祛风散寒是指将具有祛风散寒作用的中草药进行配伍。

例如,治疗风寒感冒时常用葱白与生姜配伍。

3. 中药制剂分类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草药加工成适合临床应用的形式,便于患者服用和吸收。

根据不同的制剂方法和应用形式,中药制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膏方:膏方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蜜糖或其他黏稠物质制成的。

常见的膏方有川贝膏、枇杷膏等。

•散剂:散剂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细粉后装入小包装袋或容器中的制剂。

常见的散剂有板蓝根颗粒、银黄颗粒等。

•丸剂:丸剂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与其他辅料混合,制成丸状的制剂。

常见的丸剂有桂枝汤丸、四季感冒丸等。

•煎剂:煎剂是将中草药加水煮沸后浓缩制成的液体制剂。

常见的煎剂有麻黄汤、桃红四物汤等。

•注射剂:注射剂是将中草药提取物或浓缩液体注射制成的制剂。

常见的注射剂有青蒿素注射液、人参注射液等。

4. 中药贮藏方法中药贮藏是指将中草药保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保持其有效成分和质量稳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贮藏方法:•干燥贮藏:将中草药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霉变和有效成分流失。

•密闭贮藏:将中草药放置在密闭容器中,以防止空气进入和湿气侵入,保持其干燥和新鲜。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1.中药药剂学基本概念:2.中药药剂分类:中药制剂可以根据其性状和制备工艺的不同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丸剂、散剂、软膏剂、煎剂、蜜丸剂、浸膏剂等。

3.中药制剂的制备技术:包括炮制方法和制剂工艺两个方面。

炮制方法是指将中药材进行炮制处理,如炒制、炙制、焙制等。

制剂工艺是指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通过配伍、研磨、过筛、混合、煎煮等工艺步骤,制备成合适的中药制剂。

4.中药配伍规律:根据中药的药性、归经和功能,中药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合理的配伍。

常用的配伍规律有相似药配伍、对合药配伍、相反药配伍等,以达到药效的增强或互补作用。

5.中药药剂的评价标准:中药药剂的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外观、理化性质、溶解度、稳定性、微生物限度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评价其药效和安全性。

6.中药药剂的贮存和使用:中药药剂的贮存需要注意避光、防潮、防虫等问题,同时要根据其性状选择合适的贮存条件。

中药药剂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体质来确定剂型和用药方法。

7.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和制剂的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需要检查其纯度、含量和微生物等指标。

制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含量测定、溶解度检测等。

8.中药制剂的剂型设计:中药制剂的剂型设计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使用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中药剂型有丸剂、散剂、软膏剂、煎剂等,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和患者。

9.中药药剂的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药剂学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方法。

如微胶囊技术、纳米技术、唾液制剂等,这些新技术在中药药剂研究和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1.中药的炮制方法:包括处理、炮制、制备等过程,如洗净、切割、炒制、焙烤、蒸制等。

炮制方法能够改变中药的性味、药效、药性等特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2.中药的剂型分类:包括散剂、丸剂、片剂、糖浆剂、颗粒剂、水蜜丸、酒丸、浸膏、提取物、胶囊剂、注射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各种疾病和用药需求。

3.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浸泡、调和、浓缩、蒸发、滤清、烘干、粉碎、包衣、包装等过程。

制备方法对药物的质量、稳定性和易用性等有很大影响。

4.药物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味道、含量、溶解度、纯度、稳定性、微生物检验等方面。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

5.中药的药效评价:包括体外实验、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

药效评价可以通过确定药物的药效、毒性、适应症、用法用量等,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6.中药的配伍原则:包括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增强、相互抑制等。

正确的配伍原则可以提高药效,避免不良反应。

7.中药的贮藏方法:中药的贮藏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潮,并避免阳光直射、异味、霉菌等。

8.中药的溶出度:中药制剂的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给定时间内从制剂中溶解出来的百分数,溶出度测试可以评估制剂的释放性能。

9.中药的翻译与标准化:将中药名称、用法用量、功效等进行翻译,并制定统一的标准,有助于中医药的学术交流和药材质量的管理。

10.中药的药物代谢: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了解药物代谢对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1.中药的损害与保护:中药资源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要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过度采集和滥用药材。

12.中药的毒性与安全性:中药中存在一定的毒性成分,正确使用中药药物,合理控制用量和用法,可以确保用药安全。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中药的炮制、制剂设计、质量控制、药效评价等方面,是中药药剂学的基础内容。

在中医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正确应用中药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资料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资料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生物药剂学通过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亦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药物在体内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不属于药剂学的任务制剂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常见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片剂注射剂酒剂合剂浸膏剂糖浆剂等40多种中药药剂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研究对象中药制剂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制剂学和中药调剂学新药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增加新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也属于新药范围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药品是加工品具有一定剂型而且还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可直接应用的成品治疗指数产生副反应的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辅料指药品生产和处方调配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汤液经》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药经典著作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首次强调应根据药性选择剂型《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药制剂规范成书于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具有药典性质的是ABA《新修本草》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本草纲目》D《黄帝内经》E《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至今已颁布九版现行版为2010年版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凡例是使用本药典的总说明包括各种术语含义及其在使用时的有关规定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附录包括本部药典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制剂通则药材炮制通则对照品与对照药材及试药试液试纸等《中国药典》从2005年版开始分三部分第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位制剂第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抗生素及药用辅料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新版药典规定1所有中药制剂必须标明有效期且最长不得超过5年2中药注射剂和儿童常用品种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等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是法定依据我国的药品标准有《中国药典》和部局颁标准《中国药典》是D由国家颁布的药品集B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标准C由卫生部制定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D由国家编撰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E由国家制定颁布的制剂手册《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包含在附录BP 英国药典USP 美国药典JP 日本药局方PHI 国际药典第一版CHP中国药典药剂剂型的三效三小四性五方便是指三效高效长效速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四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五方便贮藏携带服用运输生成方便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有4种按物态分类固体半固体液体气体按制备方法分类浸出制剂无菌制剂按分散系统分类固体分散体剂型气体分散体剂型真溶液类剂型混悬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胶体溶液类剂型按给药途径分类胃肠道给药剂型不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如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粘膜给药等常用的净化装置有非层流洁净空调系统和层流型净化系统层流型净化系统常用的有水平层流洁净室及层流超洁净台灭菌杀死所有治病和非治病的微生物及全部细菌芽孢消毒杀死病原微生物防腐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品无菌已没有任何活菌存在除菌以滤过法达到药液中无任何活菌和死菌常用的防腐剂及常用量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01 025%依靠未解离的分子产生防腐作用故与PH值有很大关系一般PH4以下效果较好当PH高于44时苯甲酸解离度增大防腐效果显著下降2山梨酸015%~025%依靠未解离的分子产生防腐作用故与PH值有很大关系一般PH45左右为宜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的抑制力特别适合含吐温的液体药剂防腐3尼泊金类酯类001 025如甲酯乙酯丙酯丁酯聚山梨酯等可用于酸性中性碱性药液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在碱性环境中作用最差其中丁酯抑菌能力最强对羟基苯甲酸酯羟苯乙酯尼泊金类特别不适合含吐温的液体药剂防腐因为两者发生络合作用4乙醇20以上的乙醇即可防腐30以上的甘油5苯酚056三氯叔丁醇025 05灭菌方法有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虑过除菌法化学灭菌法包括气体灭菌法浸泡与表面消毒法除特殊中药外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干法粉碎一般要求被粉碎药物的含水量<5串油粉碎先将其他药料混合粉碎成细粉再掺入油性大的药料再进行粉碎一次串料粉碎先将其他药料混合粉碎成粗粉再掺入粘性大的药料在进行粉碎一次吊油提取挥发油单独粉碎适用于贵重药品毒性药品刺激性药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树脂树胶类如乳香没药药物湿法粉碎包括水飞法加液研磨法水飞法适用于珍珠朱砂炉甘石滑石粉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制备极细粉但水溶性矿物药如硼砂芒硝等不能采用水飞法加液研磨法加少量液体乙醇或水研磨适用于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等药的粉碎樟脑粉碎时加入的液体是乙醇麝香粉碎时加少量水俗称打潮串料黏串油油动物皮骨蒸罐矿贝水飞极细粉水飞后得极细粉水溶性矿物药硼砂芒硝忌水飞二脑冰麝加液樟脑薄荷脑冰片麝香加液研磨法脂胶黏膏低温只叫年糕树脂树胶含黏液质多中药干浸膏用低温粉碎法中药粉碎记忆口诀一个原则根据药物特点选择粉碎方法二个不能水溶性矿物药硼砂芒硝不能水飞三组药物麝香单独粉碎加液研磨法乳香没药单独粉碎低温粉碎黏性药材串料低温粉碎四大家族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超微粉碎五药单独贵重药品毒性药品刺激性药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树脂树胶类如乳香没药坚硬药物宜单独粉碎需经蒸罐处理后再粉碎的药物有含动物皮肉筋骨的药料或需蒸法炮制的植物药既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粉碎机械是球磨机何谓筛析筛指过筛用网孔性工具分离粗细粉的操作析指离析指借空气或液体流动之力分离粗细粉的操作工业筛以每英寸长度而非面积有多少孔来表示例如每英寸有120个孔的筛号为120目筛筛号越大粉末越细一到九号筛的筛目分别为10 一号24506580五号筛100120150200目一十五八六到百筛号数越大粉末越细九号筛最细二百目粉末分等六个等级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最粗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粗粉能通过四号筛的不超过40的粉末中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细粉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最细粉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极细粉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恒重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常用于表示微粉流动性的术语有休止角流速休止角也称堆角表示微粉的流动性休止角越小表面粉粒流动性越好当休止角≤40°时可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粉碎度并不具体表示粉粒粒径的大小是未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与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的比值即物料粉碎前后的粒径之比咬色指色浅质松的药料将色深的药物细粉吸附而使药物混合不均匀的现象内服散剂细粉儿科外用散剂最细粉眼用散剂极细粉要求无菌的散剂眼用散剂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含剧毒药物的散剂常用等量递增法制备成稀释散倍散剂量在00101g者常制备成10倍散如剂量为005g的应制备成10倍散在001g以下应制备成100倍或1000倍散0001001g者常制成100倍0001g以下者应配成1000倍散剂量x稀释倍数110倍散是1份药物加入9份赋形剂100倍散是1g药物加入99g赋形剂不是10比90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90散剂常用的分剂量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无称量法和体积法等含毒性药散剂及贵重药散剂常用重量法分剂量大量生产时用容量法分剂量含毒性药的内服散剂应单剂量包装制备散剂时当药物比列相差悬殊时一般采用配研法混匀即等量递增法低共熔现象是药物在混合过程中出现的湿润或液化现象低共熔混合物的熔点低于各自的熔点只有当混合物的组成正是低共熔混合物的组成时湿润点才是共熔点含低共熔物的散剂其处理方法需根据药理作用的变化确定若药物形成低共熔物后药理作用减弱则应避免出现低共熔应分别用其他成分稀释若药理作用无变化则可共熔也可不共熔若药理作用增强则可形成共熔物并在处方中适当减少药物量樟脑薄荷脑樟脑水杨酸苯酯薄荷脑冰片可形成低共熔物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合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内服散剂应为细粉能过六号筛100目外用散剂用于消化道溃疡散剂和儿科外用散剂为最细粉能过七号筛眼用散剂为极细粉200目筛九号筛且应无菌硫酸阿托品散属于含剧毒药散剂应制成倍散硫酸阿托品属于药理活性很强的药物并非所有散剂均需做装量差异检查未规定用量的外用散剂或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散剂不做装量差异检查CRH临界相对湿度乙醇含量达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40以上时能延缓酯类苷类成分的水解50以下适于浸提蒽醌苦味酸等成分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90以上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道尔顿定律混合液的沸点低于各组分本身的沸点一般分子量大者被蒸馏出来的多挥发性有机物质比水的分子量大可在低于其沸点的温度下沸腾蒸出避免单独蒸馏因高温而分解热能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物料的水分有两种1非结合水即存在物料表面或间隙的水分结合力为机械力2结合水即存在于细胞和毛细管中的水分结合力为物理化学的结合力浸出药剂的分类水汤剂合剂乙醇酒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含糖浸出药剂糖浆剂煎膏剂益母草膏每100g清膏加红糖200g汤剂头煎加水量为58倍或浸过饮片210cm头煎时间4560min二煎时间2030min灶心土的特殊煎煮方法煎汤代水最能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的剂型是B散剂B浸出制剂C半固体制剂D胶体制剂 E 液体药剂要求澄清的浸出药剂有ABCDA合剂B口服液C酒剂D酊剂 E 流浸膏剂浸出药剂质量检查中含量测定方法有药材比量法化学测定法生物测定法合剂既保持了汤剂起效快等特点又克服汤剂临时煎煮的麻烦但合剂不能随症加减故不能代替汤剂糖浆可分为单糖浆药用糖浆如百部止咳糖浆芳香糖浆单糖浆不含任何药物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为85gml或6474 gg药用糖浆含药物或重要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如复方百部止咳糖浆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单糖浆含糖量为85gml中药糖浆剂含糖量≥45gml每100ml中药糖浆剂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即中药糖浆剂含糖量不低于45单糖浆可作为ABCD矫味剂B包衣材料C助悬剂D黏合剂E芳香剂析单糖浆不含任何药物除制备药用糖浆外一般供矫味及作为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片剂丸剂的包衣材料及黏合剂萃取法多用于有效成分的富集成品需进行含醇量测定的有流浸膏剂酒剂酊剂比较项目流浸膏剂浸膏剂成品性状液状粉状或稠膏状含醇量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不含乙醇含量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 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制备方法多采用渗漉法且溶媒用量为药材的48倍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也用回流法或浸渍法流浸膏和浸膏剂多作为配制其他制剂的原料很少直接供临床应用浸膏剂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稠浸膏含水量为1520干浸膏含水量为5流浸膏用渗漉法制备时应先收集中药量85的初漉液若渗漉溶剂为水且有效成分又耐热可不比收集初漉液要求进行PH值检查的浸出药剂是合剂糖浆剂合剂若含蔗糖除另有规定外每100ml合剂中含蔗糖量应不高于20g合剂和口服液的区别是口服液为单剂量包装即单剂量包装的合剂称为口服液糖浆剂的配制方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酊剂的配制方法渗漉法常用浸渍法冷浸溶解法稀释法酒剂的配制方法渗漉法浸渍法热冷浸回流法煎膏剂的工艺流程煎煮浓缩炼糖炼蜜收膏分装煎煮后直接去渣浓缩没有纯化过程分装以后也不进行灭菌煎膏剂不加入防腐剂需要做不溶物检查糖浆剂常加防腐剂煎膏剂收膏标准夏天挂旗冬天挂丝用细棒趁热取膏液滴于桑皮纸上不现水迹等收膏标准一般相对密度在14左右炼糖的目的去除杂质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减少部分水分防止返砂煎膏剂应控制蔗糖的转化率为4050煎膏剂中炼糖的含水量约22炼糖过程中加入适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的目的促使糖转化煎膏剂中加炼糖或炼蜜的用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凡加入饮片细粉的煎膏剂不再检查相对密度要加饮片细粉的煎膏剂应在未加入药粉前检查不溶物符合规定后方可加入药粉加入药粉后不再检查不溶物药酒和酊剂的区别主要是所用溶媒不同药酒用的是蒸馏酒白酒黄酒米酒而且药酒的浓度和用量目前尚无统一规定酊剂是用规定浓度的乙醇除另有规定外含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即一般药物酊剂的浓度为20gml含毒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毒性药酊剂100ml→10g其他酊剂100ml→20g另外酒剂可加着色剂即可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酊剂不加着色剂酒剂和酊剂都需进行乙醇含量检查一般乙醇含量都高于20可防腐内服药酒须用谷物蒸馏酒不能用乙醇代替酒剂允许在贮存期间有轻摇即散的沉淀酊剂不允许有沉淀出现藿香正气水名字叫水实为酊剂浸出制剂以水为溶剂的有ABCDA合剂B口服液剂C煎膏剂D糖浆剂 E 酊剂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茶剂可分为煎煮茶剂袋装茶剂块状茶剂不含糖的煎煮茶剂袋装茶剂块状茶剂的水分不得超过12含糖的块状茶剂水分不得超过3 茶剂质量优劣的关键药物的溶出速率和溶出率甘油剂专供外用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混悬剂是一种非均相的液体制剂而非一种辅助剂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和介质间存在密度差静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会发生沉降适宜制成混悬剂的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的难溶性药物为发挥长效作用或为了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注意毒性药物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因为混悬液为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体系长期放置会引起沉淀或聚集会改变局部浓度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V 2r2P1-P2g9η其中r为微粒半径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η为介质粘度P1为微粒密度P2为介质密度由Stokes定律可见沉降速度V与微粒半径的平方微粒与分散介质密度差成正比与介质黏度成反比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措施有减小粒径增加介质粘度调整介质密度以降低P1-P2即减小密度差可作为混悬剂的稳定剂的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混悬剂制备时常用的附加剂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悬剂是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措施而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增溶助溶制成盐类应用潜溶剂应用混合溶剂絮凝剂能降低混悬微粒ζzeta-电位致使部分微粒发生絮凝的电解质从而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絮凝ζzeta-电位降低反絮凝剂能升高混悬微粒ζ-电位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电解质絮凝剂→ζ-电位↓→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絮凝反絮凝剂→ζ-电位↑→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絮凝同一种电解质可因用量不同可以是絮凝剂也可以是反絮凝剂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一般用量是5 15混悬剂常用的润湿剂有聚山梨酯类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等常用的天然高分子助悬剂有阿拉伯明胶西黄芪胶琼脂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相液体药剂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表面活性剂能降低两相之间表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剂中既含亲水基团又含疏水基团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注意阴离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得混合使用表面活性剂按毒性大小的排序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溶血作用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聚山梨酯类非离子型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指分子中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而非酸性和碱性基团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天然制品也有人工合成制品天然的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卵磷脂由磷酸型阴离子部分和季铵盐型阳离子组成人工合成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阳离子部分是胺盐或季铵盐阴离子部分主要是羧酸盐羧酸盐型有分为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非离子型司盘类吐温聚山梨酯普朗尼克F-68不起昙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三酸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硫酸化物磺酸化物阳离子型旧新洁尔灭两性离子豆磷脂卵磷脂非离子型司盘亲油油包水WO乳剂的乳化剂吐温卖泽水包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阳离子型消毒杀菌防腐其他类型增溶乳化润湿起泡与消泡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E聚山梨酯-80 B司盘-80 C卵磷脂D新洁尔灭E月桂醇硫酸钠析AB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LB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一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0 20之间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OW型乳化剂的HLB为8 16油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WO型乳化剂的HLB为3 8HLB为15以上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适宜作増溶剂HLB为79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适宜作润湿剂HLB为13的表面活性剂一般适宜作消泡剂去污剂的HLB为13 16亲水亲油平衡值数大亲水小亲油15以上可增溶7到9做润湿剂8前8后各不同油包水来水包油HLB值的计算混合乳化剂的HLBab值HLBa ·WaHLBb ·Wb WaWb其中分别是乳化剂ab的重量或百分重量例1计算用45Span-60HLB 47和55Tween-60HLB 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析混合后的HLB 47x45149x55 4555 1031例2在某一处方中须乳化剂5g要求其HLB为105现有Span-80HLB 43和Tween-80HLB 15计算欲配制所需乳化剂要分别取Span-80Tween-80各多少析设Span-80为X份则Tween-80则为1X份[43 ·X 15·1X][X 1X ] 105解得X 042所以需要加Span-80为5x042 21g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聚山梨酯类如吐温因为含有聚氧乙烯基而且还必须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溶解度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下降出现浑浊或分层这种由澄清变浑浊或分层的现象成起昙该转变点的温度成为昙点但当温度下降时起昙现象是可恢复的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的作用ACD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D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可用于ABCDA乳剂B栓剂C片剂D软膏剂E静脉注射剂增溶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物质溶解度增加要注意起昙现象增溶的原理难溶性药物与胶束结合→透明胶体溶液→增溶增溶剂的HLB1518将被增溶药物分散于増溶剂中然后再用溶剂分次稀释至规定体积弱碱性药物PH值↑增溶效果越好弱酸性药物PH值↓增溶效果越好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另一种物质的加入而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原理难溶性药物助溶剂→络合物复合物可溶性盐类→助溶例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配制成1000ml方中碘化钾为C主药B增溶剂C助溶剂D助悬剂E反絮凝剂潜溶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现象称为潜溶性具有潜溶性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潜溶剂混合溶剂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与水组成CMC临界胶束浓度指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CMC后溶液由真溶液变为胶体溶液并具有增溶作用CMC越高亲水性越强其HLB值越大CMC越小其增溶能力越强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HLB值越低亲油性越强乳剂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组成乳剂的类型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WO复乳常用的水包油型O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吐温80油分散在水中常用的油包水型WO型乳剂的乳化剂是司盘80水分散在油中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量比乳化剂的类型表面活性剂高分子溶液固体粉末乳剂最适宜的乳化温度为5070°C乳化剂用量0510注射用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应选用磷脂泊洛沙姆等为满足乳剂制备不同HLB值的需要可选用混合乳化剂但阴离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得混合使用乳剂不稳定性的现象分层絮凝转相破裂酸败分层絮凝是可逆的絮凝是由于ζ电位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是乳滴破裂的前期乳剂中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是产生絮凝的主要原因乳剂的分层与破裂分层由于分散相上浮或下沉造成乳剂内部浓度不均的现象但分散相仍被乳化剂包裹经振荡可重新成乳剂是可逆的破裂指乳剂的《分散相》合并而形成不相混溶的油水两层的现象是不可逆的乳剂破裂的前奏是絮凝。

中药药剂读书笔记(优秀5篇)

中药药剂读书笔记(优秀5篇)

中药药剂读书笔记(优秀5篇)中药药剂读书笔记篇1中药药剂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中药药剂》的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药药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中药药剂的基本原理、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共分为18章,从中药药剂的基本概念、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其中,第一章介绍了中药药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章至第六章则分别介绍了中药汤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备工艺和特点。

第七章至第九章介绍了现代中药药剂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包括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

第十章至第十四章则分别介绍了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质量控制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指标等。

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则分别介绍了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知识、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中药药剂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中药药剂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但是,我也意识到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工艺控制手段。

在书中,我特别关注了中药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我认为,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药剂制备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中药药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书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技术对于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中药药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于中药药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从事中药药剂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从事中药临床治疗和研究的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药药剂读书笔记篇2《中药药剂》读书笔记中药药剂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中药制剂的各个方面,包括中药的提取、分离、制备和质量控制。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doc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大全.doc

药剂学知识总结一第1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 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2. 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 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 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中药学专业笔记完整

中药学专业笔记完整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桂枝--刊登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紫苏--刊登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断呕温肺止咳解毒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辛夷--散寒通窍风寒头痛鼻塞河柳--刊登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2.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和颈部肌肉紧张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刊登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适宜与乌头孕妇禁用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中上焦湿热清肺经热邪少阳寒热胎热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中焦湿热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治下焦湿热肾阴虚龙胆草--清热燥湿泻火肝胆清泄肝胆湿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通淋肝胆湿热黄疸下湿热赤白带3.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温病热入营血骨蒸劳热内热津亏消渴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凉血不留淤无汗骨蒸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热入心包热极生风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血痢肠肺乳痈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乳痈紫花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丹毒乳肠痈毒蛇咬伤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青黛--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泻肝火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后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热结痰盛尤宜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长于清大肠经热毒阿米巴痢疾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祛瘀止痛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小毒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解梅毒汞中毒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性寒味酸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长于清大肠经热毒主治肠痈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熊胆--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丸剂1.5-2.5克不入汤剂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有毒不适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10-30粒治痢疾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辛平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癌肿5.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截疟解暑配鳖甲治阴虚发热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白薇--退虚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产后血虚发热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增进排便旳药物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退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味咸外用回乳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缓下1.5-3克攻下5-10克体弱慎服2.润下药麻仁--润肠通便热秘通行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甘平大肠脾经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养神有功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3.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丸散0.5~1克内服醋制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孕妇忌京戟逐饮红戟散结茜草科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有毒头疮白秃汤剂1.5~3克散剂0.5~1克醋制减毒巴豆--泻下逐水寒积退肿祛痰利咽疗疮祛腐喉痹痰阻结胸丸散0.1~0.3克畏牵牛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水肿推崇畏牵牛体弱忌有肾毒性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制霜入丸散服0.5~1克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缓和痹痛为重要作用旳药物1.祛风寒湿药独活--祛除风湿善治痹痛解表发汗辛苦主治下半身少阴头痛威灵仙--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骨鲠消痰咸治骨鲠30~50克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酸温归肝脾经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脚气肿痛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入归肝经甘咸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脉止痒解蛇毒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川乌--祛除除湿散寒止痛麻醉力宏大毒不适宜久服寒疝腹痛局部麻醉外用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屈伸不利孕妇月经多慎用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旳一般都能通络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秦艽--祛风通络清虚热利湿退黄重点在清虚热苦辛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有大毒归心肝经豨签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清热解毒降血压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除风湿通络止痛降血压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兼肾虚有寒者最宜阴虚火旺者忌服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有毒强心利水而消肿心衰性水肿最宜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入药酒尤宜老人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4.其他类桑枝--祛风通络利水消肿祛风止痒上肢肩膀痛者最佳横走肢臂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胸胁痛乳汁不下跌打损伤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乳房肿痛乳汁不下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青风藤又能利小便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发汗明目辛苦夜盲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配黄柏风湿痹症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藿香--芳香化湿刊登解暑和中断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征均可佩兰--芳香化湿解暑辟秽辛平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断呕辛香湿阻中焦多用于湿温初起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断呕寒湿中阻不适宜久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渗入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重要作用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合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

中药药剂学知识点整理一、中药制剂学1.中药的制剂分类:中药饮片、中药颗粒、中药丸剂、中药散剂、中药胶囊、中药片剂等。

2.中药制剂的研究方法:鉴别、提取、纯化、结晶、干燥、加工等。

3.中药制剂的特点:多成分、复杂结构、多样性、生物活性等。

4.中药配伍:药用组合,中药相互之间的配伍原则和相克原则。

5.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光、温、氧、湿、酸碱等。

6.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外观质量、理化性质、纯度、微生物限度等。

7.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根据疾病特点、药物性质、用药途径等选择合适的剂型。

8.中药制剂的合理用药:剂量、用法、用量的合理选择。

二、中药质量控制1.中药的质量标准:外观质量、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微生物限度、重金属限度等。

2.中药质量分析方法:质量控制中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3.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指纹图谱、化学成分分析、药效学评价等。

4.中药的贮存条件和贮存期限: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5.中药炮制工艺:中药的炮制和制备方法,影响药物品质的因素。

6.中药质量控制的现代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现代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7.中药质量控制的法规标准:药典规范、GMP指南等。

三、中药药理活性1.中药药理学基础:概念、药效学、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等。

2.中药的药理作用:不同中药对机体各个系统的药理作用。

3.中药的活性成分:不同中药中具有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

4.中药与靶点的作用关系:中药对靶点的结合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等。

5.中药药理毒理学:中药的毒副作用、毒性研究的方法与评价等。

以上只是对中药药剂学知识点的基本整理,具体而言,中药药剂学是非常庞大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广泛和多样化。

在中药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以及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为中药的现代化利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笔记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笔记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生物药剂学:通过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亦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药物在体内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新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不属于药剂学的任务。

制剂: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

常见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片剂、注射剂、酒剂、合剂、浸膏剂、糖浆剂等40多种。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

研究对象:中药制剂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制剂学和中药调剂学。

新药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增加新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和改变剂型也属于新药范围。

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药品是加工品,具有一定剂型,而且还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治疗指数产生副反应的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辅料指药品生产和处方调配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饮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

《汤液经》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药经典著作,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首次强调应根据药性选择剂型。

《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药制剂规范,成书于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

初级中药师中药药剂学笔记

初级中药师中药药剂学笔记

中药药剂学——第一单元绪论细目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常用术语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①急症: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速效②慢性病:丸剂、片剂、煎膏剂、缓释制剂—长效③皮肤疾患:软膏剂、橡胶膏剂、涂膜剂、洗剂、搽剂④腔道病变:栓剂、膜剂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①难溶、水中不稳定、挥发油、异臭:不宜制成口服液②易为胃肠道破坏或不被其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肝脏首过失效:不宜制成口服剂型③配伍易沉淀:不宜制成注射剂和口服液3.根据五方便要求选择剂型汤剂改良—→中药配方颗粒、口服液、胶囊三、中药药剂学的常用术语制剂: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调剂:系指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的,并注明其用法、用量的药剂的调配操作,此过程一般都在药房的调剂室中进行。

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

中药材:来源于动物、矿物、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未经加工而取得的生药材——城乡集贸市场中药饮片:药材经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细目二药物剂型的分类1.按物态分类——制备工艺相近2.按制法分类3.按分散系统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说明剂型特征按分散系统分类4.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①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包括经直肠给药的灌肠剂、栓剂!②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细目三中药药剂的工作依据一、《中国药典》版次:十版1953:单部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部2005、2010:3部2015:4部——现行版《新修本草》(唐本草):我国由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复习笔记辰砂简介名称中文名称:辰砂别名:丹粟,丹砂,赤丹,汞沙,朱砂。

属性来源:为天然的辰砂矿石。

药性:甘;凉;有毒工艺: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数朱砂。

可利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放在直径约尺余的淘洗盘内,左右旋转之,因其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浮于上。

除去石质后,再将朱砂劈成片、块状。

其片状者称为镜面砂块状者称豆瓣砂,碎末者称朱宝砂。

作用主治(功效):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症;眩晕;目昏;肿毒;疮疡。

用法:内服:研末,1~3分;入丸、散或伴染他药同煎。

并作丸药之挂衣。

外用:合他药研末干撒。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大量久服。

忌火煅,水飞入药。

不宜过量,久服,以免汞中毒。

肝肾病患者慎用密陀僧简介等轴晶系。

晶体形状常为立方体或八面体。

在自然界常见的.多为粒状集合体。

颜色铅灰色。

条痕淡黑灰色。

金属光泽。

不透明。

立方体解理完全。

断口呈平坦之半贝壳状或参差状。

名称中文名称:密陀僧别名:陀僧、没多僧、炉底、银池、淡银、金炉底、银炉底、金陀僧、蜜陀僧属性来源:为粗制氧化铅。

药性:咸;辛;平;有毒工艺:暂无作用主治(功效):疮疡溃烂久不收收敛;口疮;疥癣;狐臭;汗斑;(黑干)黯;酒�鼻;烧烫伤;湿疹。

用法: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内服:研末,1~3分;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体虚者忌服。

《本草经疏》: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服。

软膏剂一、软膏剂的含义与特点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

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亦称乳膏剂。

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粘膜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急性损伤的皮肤不能使用软膏剂。

软膏剂中的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二、软膏剂的基质理想的基质应符合下列是要求:①具有适宜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

②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

③能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指对从事试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实施管理监督和记录实验室的报告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和有关条件提出的法规性文件。
GCP: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制定GCP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药品经营企业对药品零售,批发的质量进行管理。
第四章粉碎与筛析
含义与目的粉碎是借助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适当细度的操作过程。粉碎的目的主要有:
(1)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溶解。
(2)有利于制备各种药物剂型。
(3)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4)便于调配、服用和发挥药效。
药品:
与药物在实质上没有区别,严格的讲药品则是将原料药物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2.剂型:
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
(5)便于xx药材的干燥和贮存
粉碎度与粉碎原则粉碎度是固体药物粉碎的程度。常以未经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d),与已粉碎药物的平均直径(d
1)的比值(n)来表示,即n=d/d1粉碎原则如下:
(1)药物不宜过度粉碎,达到所需要的粉碎度即可。以节省能源和减少粉碎过程中的药物损失。
(2)在粉碎过程中,应尽量保存药物的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变。中药材的药用部分必须全部粉碎应用。对较难粉碎的部分,如叶脉或纤维等不应随意丢弃,以免损失有效成分或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对增高。
工业药剂学:
是论述药物制剂工业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学科。
物理药剂学:
是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药剂学的一门学科。
生物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用药后呈现的生物效应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临床药学::是研究在患者身上合理用药以防病治病的一门学科。
药动学:
也称药物动力学,是将动力学原理应用于药物和毒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行为与量变规律,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4.方剂:
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的制品称为方剂。
5成药:
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药典: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名词解释
GMP:
(药品安全试验规范)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
粒密度指粉体质量除以包括开口细孔与封闭细孔在内的颗粒体积,求得的密度。即排除粒子之间的空隙,但不排除粒子本身的细小孔隙,求得的粒子本身的密度。
堆密度又称松密度,指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求得的密度。其所用的体积包括粒子本身的孔隙以及粒子之间空隙在内的总体积。
对于同一种粉体,真密度>粒密度>堆密度。
(1)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成不同等级,供制备各种剂型的需要。
(2)起混合作用,从而保证组成的均一性。
(3)能及时将合格粉末筛出,以提高粉碎效率。
目前制药工业上,习惯常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多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来表示。
真密度指粉体质量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实体积),求得的密度。即排除所有的空隙占有的体积后,求得的物质本身的密度。
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1.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2.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3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
三效:
高效,速效,长效。三小:
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
五方便:
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贮存方便。
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与药品。药的概念:
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简称为药。
(3)粉碎毒性药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注意劳动保护,以免中毒。粉碎易燃易爆药物时,要注意防火防爆。
(4)植物性药材粉碎前应尽量干燥
。粉碎的基本原理物体的形成依赖于分子间的内聚力,物体因内聚力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硬度和性质,因此,粉碎过程就是借助于外力来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达到粉碎目的的过程。
制定gcp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中药药剂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概念。
中药药剂学: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粉碎的难易,主要取决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但与外力的大小也密切相关。
各种粉碎机械作用于被粉碎物质的外力,下列几种类型:
截切、挤压、研磨、撞击、劈裂、撕裂和锉削等。
根据药物性质选用不同类型作用外力的粉碎机械,才能得到预期的粉碎效果。
┌混合粉碎││
┌干法粉碎┤单纯粉碎
││┌串料
│││
│└特殊处理后粉碎┤串油
││
粉碎方法┤└蒸罐
│┌水飞法
│湿法粉碎┤
│└加液研磨法│└细料药的粉碎
筛析含义与目的
筛析的含义:
经过粉碎后的药物粉末粗细相差悬殊,为适应医疗和药剂制备的需要,通过一种网孔状的工具使粗细混合的粉末分离出粗粉和细粉的操作过程,叫做“过筛”或“筛析”。粗的网孔状工具称为“筛”,细的称为“罗”。是固体粉末的分离技术。过筛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