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_形成性考核

合集下载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要点一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 系,包括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和评 价以及环境设计对人类心理的影响等。
要点二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前景也越来 越广阔。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环境心理学 也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进一步拓展其研究 领域和应用范围。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强调 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主张通过 自我觉察和积极关注来促进人的 成长和发展。
当代心理学研究
认知心理学
以皮亚杰、布鲁纳为代表,强调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主 张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认知过程。
社会心理学
以勒温、费斯廷格为代表,强调社会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主张 通过实验和社会调查来研究社会因素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 案
• 心理学基本概念 • 心理学发展历程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心理学应用领域 • 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 未来心理学发展趋势
目录
Part
01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的定义
0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旨在探 索人类行为的原理和心理过程。
02
心理学关注人类的感知、情感、认知、动机和个性 等方面,并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
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 思维,涉及社会认知、群体行为 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生物学
社会学
心理学与生物学紧密相关,两者共同探讨 人类行为的生理机制。

2019下国开《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完结版}

2019下国开《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完结版}

《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本科)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8、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9、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变化;各项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貌的发展变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感知觉器官、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影响心理的发育障碍或疾患等。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册第1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

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9、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

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

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

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部分答案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1、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2、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阿普加量表——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

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5、补偿性生长—-营养不良的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篇:《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3)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3)

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一、引言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特点的学科。

通过对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本文档是一份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旨在检验对儿童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考核册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相关的问题和任务,请按照提示完成相关内容。

二、认知能力部分1. 请简答以下问题:1.1 什么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个体处理、接纳、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它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1.2 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有何特点?儿童的认知能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幼儿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主要集中在感知、运动和操作的发展上。

在学龄前期,儿童开始逐渐拥有抽象思维和符号表征能力,他们能够生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学龄期,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具备了批判性思考和抽象概念的能力。

2. 完成以下任务:请你根据以下情景描述来回答问题:情景一:小明正在教室里画画,突然有人常开了窗户,他感到一阵凉飕飕的风袭了过来。

2.1 试问小明此时所感知的感觉属于哪类感觉?小明此时感知的感觉属于触觉感觉。

2.2 请从认知角度解释小明为什么能感觉到突然的凉风?小明感觉到突然的凉风是因为他的感知系统接收到了外界的刺激,经过处理和加工,产生了相应的感觉经验。

情景二:小华正在玩一款拼图游戏,他试图将拼图的几个部分拼接在一起,但一直无法成功。

2.3 请问小华此时的认知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心理活动?小华的认知过程中涉及到感知、思维、注意和问题解决等心理活动。

2.4 请从认知角度解释为什么小华无法成功完成拼图?小华无法成功完成拼图是因为他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还不够成熟,他可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或者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三、情感特点部分1. 解释以下概念:1.1 情感情感是人类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基本体验,是人类对于外界刺激和内部感受的积极或消极反应。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人主页 .我的课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形成性考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一题目 1 1 题干[判断题]在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中要做到知识、技能并进,重在知识的传授。

错题目 2 2题干[判断题]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它着重于健康知识的传播,树立健康的信念,并要求最终落实到健康的行为上。

对题目 3 3还未回答满分 4.00 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对题目 4 4还未回答满分 4.00 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睡眠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一种保护性抑制,能防止大脑皮层细胞过度消耗,同时还能促进人体各器官功能的恢复。

对题目 5 5还未回答满分 4.00 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健康的学校环境是指学校中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健康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愉快幸福地生活和有效地学习与工作的外部环境。

对题目 6 6还未回答满分 4.00 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个别咨询与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老师对个别学生心理上的帮助过程。

它是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咨询形式,以帮助来询者缓解、减轻、解除心理偏差或困惑。

所以不可以为正常学生提供心理帮助。

错题目 7 7还未回答满分 4.00 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人类大概有 1/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既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主要形式,又是调节器官的生理功能、稳定神经系统平衡、维持身体健康的保证。

对题目 8 8还未回答满分 4.00 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心理咨询与辅导是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向来询者提供职业性的帮助,是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交谈和讨论,解决来询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从而达到自立自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对还未回答满分 4.00 标记题目题干[判断题]合理膳食制度即规定进餐的次数和时间以及各餐的热量分配。

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一二三四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一二三四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一1.以教育为着眼点,把学前儿童期分为婴儿时期、幼稚时期、成童时期3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B )。

单选题 (5 分)A.克伯屈B.桑代克C.格赛尔D.皮亚杰2.格林斯潘在其著作中将0~5岁婴幼儿发展分成6个阶段,以下那个表述是错误的。

( C )单选题 (5 分) 5分A.0~3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一:专注关心B.3~6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二:建立关系C.7~12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三:运用思想D.13~24个月幼儿进入阶段四:问题解决3.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单选题 (5 分) 5分A.格赛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4.格赛尔通过( A )断定,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成熟是推动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单选题 (5 分) 5分A.双生子爬楼梯实验B.延迟满足实验C.感觉剥夺实验D.经典条件反射实验5.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B )。

单选题 (5 分) 5分A.观察行为B.操作性行为C.强化行为D.消退行为6.以下不属于观察学习组成部分的是( C )。

单选题 (5 分) 5分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操作过程D.动作复现过程7.通过榜样的操作形成有系统的活动并向学习者传递动作的模式称为( C )。

单选题 (5 分) 0分A.象征模式B.抽象模式C.参与性模式D.行为模式8.以下属于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观点是( C )。

单选题 (5 分) 5分A.强化理论B.认知发展理论C.同一性理论D.自我效能理论9.皮亚杰认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 A )、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单选题 (5 分) 5分A.经验B.知识C.教育D.运动10.以下不属于“活教育”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 A )单选题 (5 分) 5分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陈鹤琴1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根据人对于社会化的兴趣的观点,把学前儿童期发展分成4个阶段。

( B )判断题 (5 分) 5分A.对B.错12.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小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小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小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答案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个4分)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3.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4、意义记忆:是在对事物的意义和逻辑关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的记忆。

5.学习: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6、社会性:社会性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7、意义学习P72:指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在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8、陈述性知识P84: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9、原理学习P95: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10、迁移P100: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

二、简答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P19行动研究的特点是:(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⑵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⑶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

(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第三次形成性考核任务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 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BD )A. 家庭环境不良B. 社会文化不良C 、经济条件较差D. 学校教育失误2. 研究表明,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D )A. 开始部分B. 结尾部分C. 中间部分D.开始和结尾部分3. 下列项目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 复述便是死记硬背B. 做笔记、列提纲是一种认知策略C. 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D. 心境可以影响记忆效果4. 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ABC )。

A. 分散复习B. 集中复习C. 试图回忆5. 在下列精加工策略中,(BC )是有助于理解的策略。

A. 首字联词法B. 画线法C. 笔记法D. 列提纲法6. 教师表扬某一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其他同学也受到鼓励而学习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一现象可以用(D )来解释。

A. 直接强化B. 固定强化C. 自我强化D. 替代强化7. 在学生失败以后,容易使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的归因方式是(C )归因。

A. 运气B. 努力C. 能力D. 任务难度8.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 D )A. 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B.获奖情况C. 教师评语D.学生作品9.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行为表现的是( D )A. 重视集体的作用B.给学生的完全自由C. 教师决定一切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 )。

A. 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该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B. 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C. 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D. 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30分)1. 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6参考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说明《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说明的要求,课程考核采用100%形成性考核方式。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以下简称形考)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考核说明”以及文字教材《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郭德俊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第2版)编制而成。

通过完成形考任务,学生能够了解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运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形考成绩采用百分制,总成绩达到60分(含60分)以上为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形成性考核任务列表每次形考任务按照百分制计分,每次形考任务卷面分数乘以对应的权重得出的为每次形考任务的实际分数,6次形考任务实际分数相加后得到的成绩为课程最后形考成绩,也即课程的最后成绩。

每次任务都要求认真完成,一旦发现雷同或抄袭现象,被抄袭者和抄袭者都作0分处理。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100分,占权重20%)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巴甫洛夫B.詹姆斯C.罗杰斯D.桑代克2.下列选项中,与注意品质的好坏无关的是(C)。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起伏D.注意的转移3.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BC)。

A.人本主义理论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5.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

A.操作性条件反射B.经典性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6.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AD)。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10迁移
二、简答题(共30分ꎬ每题5分)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ꎮ
2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ꎮ
3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ꎮ
4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5简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6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如何?
三、论述题(共40分ꎬ每题10分)
1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ꎬ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ꎮ
2试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ꎮ
3试论述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ꎮ
4联系实际论述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ꎬ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第二次练习
(第5—8章内容)
一、名词解释(共30分ꎬ每个3分)
1创造性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2智力技能
3头脑风暴法
每次作业做完后ꎬ由此剪下ꎬ请自行装订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4高原现象
5原型启发
6品德
7他律
8习俗水平
9精加工策略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10元认知策略
二、简答题(共40分ꎬ每题5分)
1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ꎮ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ꎮ
3简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ꎮ
4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ꎮ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册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第一次练习
(第1—4章内容)
一、名词解释(共30分ꎬ每个3分)
1观察法
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2实验法
3认知风格
每次作业做完后ꎬ由此剪下ꎬ请自行装订ꎮ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答案

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二、选择题1.下列学者中,较早地论述了身体先于精神,精神依附身体的是C 。

国开(山东)03119《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一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山东)03119《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一复习资料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一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判断题】华生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判断题】俄罗斯著名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多项选择题】教育心理学常用的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和文件分析法等。

A. 观察法
B. 深入访谈法
C. 个案研究法
D. 教育经验总结法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观察法, 个案研究法, 深入访谈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
【题目】
【多项选择题】教育心理学常用的量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 观察法
B. 测验法
C. 调查法
D. 实验法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观察法, 实验法, 测验法, 调查法
【题目】
【多项选择题】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是指()等方面的发展。

A. 社会性
B. 生理
C. 认知
D. 情感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认知, 情感, 社会性。

2023年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2023年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答:(1)量的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2)质的研究方法:观测法、进一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献分析法。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答: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可以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有了两个标记:符号性和逻辑性。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开始具有抽象性。

答:(1)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2)发明型学生相对非发明型学生的人格特性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答:(1)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2)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3)学习过程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4)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5)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悲观的。

答:班杜拉将学习过程分为四个过程:①注意过程②保持过程③复制过程④动机过程答:加涅根据信息加要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人知加工的过程,认为学习涉及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事实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

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分为8个阶段①动机阶段②了解阶段③获得阶段④保持阶段⑤回忆阶段⑥概括阶段⑦操作阶段⑧反馈阶段。

答:奥苏伯尔认为故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3种关系。

因此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答: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 1一、名词解释1.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3.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学习: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5.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学习者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叫做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是儿童在生活中掌握日常概念的主要形式,也是小学儿童获得初级概念的一种典型方式。

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叫做概念同化。

概念同化的关键是学习者头脑中拥有可以用来同化新概念的知识基础。

二、单选(1)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

A.情感B.心理C.身体D.身体和心理(2)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A.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故事法(3)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之为()。

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故事法(4)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称之为()A.发展B.遗传C.成熟D.个性化(5)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

A.发展B.成熟C.社会化D.个性化(6)成熟是指个体的()的变化。

A.各种器官B.心理现象C.生理过程D.心理机能和生理过程(7)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A.自我意识B.自我观念C.自我控制D.自我体验(8)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持久变化及其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称之为()。

A.学习B.发展C.情绪D.态度(9)就人类的学习而言,学习从广义到狭义大致可以分为()个层次。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0)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领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称之为()。

A.试误学习B.顿悟学习C.模仿学习D.有意义学习(11)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B.桑代克C.斯金纳D.巴甫洛夫(12)用公式S-O-R表示学习的是()。

A.联结说B.工具说C.认知派D.人本主义(13)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是()的观点。

A.反射说B.联结说C.认知说D.工具说(14) 工具说认为强化有多种序列安排,反应效果最好的是()强化。

A.连续B.可变时距C.固定比率D.可变比率(15)工具说认为强化有多种序列安排,反应效果最差的是()强化。

A.连续B.可变时距C.固定比率D.可变比率(16)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提出的学习规律。

A.工具说B.认知说C.联结说D.人本主义(1)D (2)C (3)A (4)B (5)C(6)D (7)A (8)A (9)B (10)B (11)B (12)C (13)B (14)D (15)A (16)C三、简答1.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它们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

小学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小学生的社会性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进了高级情感的发展。

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意志感和美感。

2、简述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答: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的社会化方式。

同伴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为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

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他们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3、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如何?(1)区别:知识迁移指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包括正负迁移和顺向逆向迁移。

知识应用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知识理解、知识巩固共同构成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是知识掌握、原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阶段,是检验知识理解和巩固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加深理解和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方法。

(2)联系:存在密切联系。

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加强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知识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知识迁移,知识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途径。

但知识应用并不等于知识迁移的全部,知识的应用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

4、问题解决过程需要经过哪些阶段?(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2)寻求解答的方案(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4)对结果进行检验四、论述:1、根据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简述“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答: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前提。

小学儿童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1)认知差异。

包括: A.一般认知能力差异。

对于早聪早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拓展自己、完善个性。

对于晚熟的学生,教师要给以扶持和鼓励,防止一个未来的巨匠埋没在不适当教育氛围中。

组成智力的认知成分一般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些成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构成了智力结构上的差异。

学生智力结构上的差异随时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差异,就能够找到适应个别差异的教育教学方法。

B.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

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C.认知风格差异。

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

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2)人格差异。

A.气质差异。

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气质类型之间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不能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有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中的优秀学生。

但是,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达到同一成就水平所走的道路有可能不同;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环境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教师一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按照自己方式发展进步。

二是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

B.性格差异。

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小学时期,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承担起塑造儿童良好性格的任务。

(3)性别差异。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以科学的、清醒的、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性别差异,对确实存在差异的学习领域,教师要精心研究帮助男女学生共同提高的教学设计;对于社会偏见,可通过教学与学习的事实,打消社会偏见带来的消极影响,鼓励学生努力进取。

2、小学生学习有哪些特点?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主要掌握间接经验。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是未来的生活作准备。

小学生的学习具有学生学习基本特点外还表现出年龄阶段特点。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向长远发展。

2)小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态度。

3)学习的思维活动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2一、名词解释1、社会性:社会性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2、观察法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3、品德又叫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它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

4、接受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是以现成的、或多或少已经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习者的,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现。

5、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b理特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

二、单选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称之为( )。

A.学习B.成熟C.学习准备D.知识准备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B.布鲁纳C.桑代克D.斯金纳3.工具说认为强化有多种序列安排,反应效果最好的是( )强化。

A.连续B.可变时距C.固定比率D.可变比率4.斯皮尔曼认为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是( )。

A.智力的G因素B.智力的S因素C.晶体智力D.流体智力5.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 )提出的学习规律。

A.工具说B.认知学派C.联结说D.人本主义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

A.形成问题的表征B.解题成果的评价C.知识技能的调用D.知识的准备7.学生对“闪电”感到好奇,从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从动机的自发性和目的性上来说,这是一种( )学习动机。

A.长远B.短暂C.内在D.外在8.感觉记忆中信息的组织方式是( )。

A.言语编码B.视觉编码C.听觉编码D.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型B.冲动型C.慎思型D.独立型10.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兴趣B.能力C.气质D.性格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 )个单元的信息。

A.7 2B.5 2 C.9—20 D.10—1512.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称之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