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特点解读-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解读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解读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六、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 (二)自主式 自我导向 自我激励 自我监控。 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 价指标;发展思考策略;投入学习感情; 获得情感体验;进行自我监控。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自主学习的特征:
1.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 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的语文课程。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改变以
往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
系统的问题,克服孤立、封闭、凝固、僵化
等弊端,在开放的课程体系思路指导下,实
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
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谢谢大家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赵跟喜 2019年2月27日星期三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参与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为学生发展选择学习目标 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与学习工具 创设学习活动情境 确定学习活动时间 确定小组内角色分工与职责 明确学习活动步骤 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学习成果展示 评价与反思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七、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
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一个全新的 语文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 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 教育观。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其特点
所谓大视野,即语文课必须立足现 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具有开 放的视野,体现时代气息。因此,语
文课在观念、内容与方法上,要符合
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2024版)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2024版)
(5)教师语文专业素养和教学机智亟待加强
(6)教师的视角没转换(学生视角与教师视角差异形成教 学隔膜,发现学生,就是发现自己)
2024/11/12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理念七个坚持
四个理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坚持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高 中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实 施 策 略
2024/11/12
今秋七年级“部编教材”如何体现课标
关键词一:立德树人 关键词二:语文素养 关键词三:阅读体系 关键词四:写作体系
2024/11/12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语文学习
1
2
接受学习——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表象学习——探究学习
评价方式:分数量化的单一模式——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
2024/11/12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7.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探索语文课程 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始终适应时代 的变化。
3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2024/11/12
革命传统 教育
传统文化
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4
国家主权与 海洋意识
阅读体系
• 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 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 阅读的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有如下特点:
1. 注重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2. 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 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突出课程实施的时代性。

课程标准突出课程实施的时代性,注重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5. 强调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过程性。

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整体评价,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性、整合性、时代性和评价的整体性和过程性等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修订版

202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修订版

202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最新修订版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以语言为媒介,以文化为载体,以思维为基础,以交际为目的。

因此,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同时,语文教育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语文课程应该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科的交叉性。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

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育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自主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一)语言能力目标语文课程的语言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文化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的文化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具体来说,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学生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的研究和理解,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文化经典,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

三)思维能力目标语文课程的思维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价值观目标语文课程的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来说,语文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

文章标题:深度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文件,它直接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语文学习和素养提升。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新版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文件。

一、课程标准介绍及背景解读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目的新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背景和要求1.2 课程标准的制定依据和流程政策法规依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建议和参与情况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和思想2.1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语文教育的全面素养目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全面发展2.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语文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教学要求3.1 词汇、语法和修辞的教学词汇教学的新理念和方法语法和修辞在写作中的应用3.2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新要求和策略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四、思考和反思4.1 对新课程标准的个人理解和感悟个人对语文教育的看法和期待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4.2 对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展望语文教育的挑战和机遇个人对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结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和精神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文的深度解读和评估,我相信读者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文件,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以上为文章草稿内容,后续还需根据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进行逐步补充和完善,引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力求让文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让读者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的内涵和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全面升级。

这一新版的课程标准在内涵和目的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强调了语文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对词汇、语法、修辞的教学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策略。

202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征解读

202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征解读

202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征解读
引言
202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文将对其特征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意义。

特征解读
1. 突出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

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

2. 强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讨论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3. 注重跨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鼓励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将语文与艺术、科学等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之间的融通。

4. 强调语文实践: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阅读等,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突出个性发展: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创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总结
2023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特征体现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理念。

通过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跨学科整合、语文实践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将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年版)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1年版)解读

〔3〕关于习作学段习作〔写话〕教学训练目标第一学段★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不专门开设写话课,写话教学随机穿插在语文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之中,学完拼音之后便可开始让学生尝试用汉语拼音写话。

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再到写一段话,最后学会写简单的日记甚至短文。

第二学段★以构段训练为主。

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小练笔以片断练习为主,大作文写实、想象、日记并重。

第三学段★以谋篇训练为主。

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习作方面,低段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慨号〞四种标点符号。

激发培养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是低段写话教学的重点。

中段的习作,要求增加习作的自信心,学习观察,学习修改等。

2021年版课标增加了表达方面的要求“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写清楚〞是对中段习作的新要求。

高段的习作,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

2021年版课标在高段习作中增加了“习作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历来是与阅读教学平分秋色的教学任务,学写作文是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倍感头疼的一件事,所以市场上充满着汗牛充栋的作文秘籍,各种培训班才有了作文补习的土壤。

无论是实验稿还是202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的改革力度都是非常大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习作要求,需要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进行改革。

如何改革?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在‘习作’的第二条和第三学段的第二、第三条都从习作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提出了明确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与旧版相比,此次修订的2022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方案有哪些变化?新课标对于统编教材下的教学有何新的导向?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一线课堂?如何读懂新课标并进行实操?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颁布了。

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比较,修订的力度,可不是像从2001年版升级到2011年版那样“不过尔尔”,其变化之大,有目共睹。

课程目标上,语文学科的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时代实实在在地到来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虽然与高中基本一致,但提法不同,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不再提“三维目标”了。

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也不再是分以往的五个版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而是分成了四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

如果说课程目标上的变化是期待和预料之中的,那么,新增的两个内容,就是创造性的了。

其一,终于有了名副其实的“课程内容”。

新版课标从“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两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做出了规定,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教什么”和“学什么”。

为了找到一种比较清晰的框架线索来对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性梳理和说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沿用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策略和思路,以六个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来厘清课程内容。

这六个学习任务群分属于三种在语文学习上处于不同功能层次的类型,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其二,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从“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分四个学段用了近5000字的篇幅,进行了细致定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篇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解读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是
教育部为小学语文教学制定的一套教学指导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标准概述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标准要求学生在听力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能够理解简单的口语
对话和短文,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听辨能力。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包括简
单的问答、叙述和说明等。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阅读课本和简单的阅读材料,理解课文中的意思并能够进行初步分析。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书写活动,包括书写常用字、组织简短的句子和段落,增强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研究内容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课文、古诗、文言文、现代文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文学素养。

研究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论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标准的要求,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研究,培养良好的语文惯和研究能力。

参考资料:
- 教育部. (202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解读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

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

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解读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

解读二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这里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两点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全部的语文素养。

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巢宗祺教授明确说明,是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能力包含其中。

”课标在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要求,就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解读@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

最新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完整)解读

5.坚持推进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接受学习——自主学习 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表象学习——探究学习
评价方式:分数量化的单一模式——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元评价
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2)要让学生熟读每一篇课文。可在开始学习新课文之前,要求学 生通过查阅注释、词典,学习生词,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初步读熟课文。
(3)要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 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培养读书的习惯。开展各种 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5、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立德树人
自我意识、人权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 商品意识、创新意识、全球意识、自由意识 平等意识、仁爱意识、评判意识、合作意识 妥协意识、双赢意识、诚信意识、包容意识 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怜悯意识 生命意识、达观意识、科学意识、文化意识
6.高雅的言谈举止——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和他人
沟通和交际的素养。
………………
3.底线标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4.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人文性、实践性, 以及汉 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
人文性特点(与自然学科不同:主观、具体、模糊,不确定性、熏陶感染) 实践性特点(感性特征、实际运用,程序性知识而非陈述性知识——语文 知识学习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语文实践。) 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规律的把握,语感,整体把握)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一、新课标修订原则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新人。

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

加强综合设置,促进学习环节的衔接,增强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进教育方式改革,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新成就。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一)“课程性质”的变化:另:2022版中有关“祖国语言文字”的表述全部改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二)“课程理念”的变化:(三)“课程目标”(单列):(四)“课程内容”(单列):(五)“学业质量”(新增):(六)“课程实施”的变化:(七)“附录”的变化:三、小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主要体现在“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这三个关键概念的首次提出。

2022新版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阅读部分对学生阅读主题与载体、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整本书阅读,构建学习任务群;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

格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在阅读主题的选择上,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拓展,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并结合阅读、探究等多种形式展开语文学习实践。

1.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2.明确语文学习的四个板块。

四个板块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

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板块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书法作品的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点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点解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点解读作者:陶颖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1年第02期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鲜明地体现着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标准反映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并延伸到课外学习资源中。

语文教育的每个环节,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被视作一个重点。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2-0122-01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教学的指南。

语文课程的改革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是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的依据和准绳,其有四个方面突出的特点。

下面,具体地谈一下笔者的浅见。

1、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体现语文教育时代特征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地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思想从时代的要求、战略的高度强调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不可能成为“全能”的社会成员。

作为新世纪公民,没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没有多方面的语文能力,不具备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是无法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着全新的开放的视野,树立起“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更新发展。

应该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

”这是以往课程标准所不具备的新特点、新思想。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三)坚持创新导向
01 进一步深化改革,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课程
改革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 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02 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
内容,体现时代性。
第四部分
Lorem Ipsum is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and typesetting industry.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课标修订的重要意义
三 再次修的重要意义
01. 育人导向
02. 专业引领
03. 认知世界
细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建立高 质量育人体系。新修订的课程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 段育人目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
做好学段衔接,为完整的人的培养创 造更加通畅的成长环境。新修订的 课程方案立足学段一体化设计,删除 了一些学科间内容简单重复和交叉 现象。特别对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要做好相 应的调整,为教师提供专业引导。
05 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依据学 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演示完毕感谢观看
培训人:XXXX 时 间:20XX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 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主要体现在“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这三个关键概念的首次提出。

2022新版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阅读部分对学生阅读主题与载体、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整本书阅读,构建学习任务群;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

格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在阅读主题的选择上,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拓展,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并结合阅读、探究等多种形式展开语文学习实践。

1.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表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

2.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四个板块。

四个板块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

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板块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书法作品的要求。

“阅读与鉴赏”板块增加了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提示我们同步教辅在选题方面要增加相应的考查点,名著阅读的选题方面要更加关注。

3.明确了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和主要载体。

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各自对应的载体。

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

4.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

构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分三个层面设置6个任务群:(1)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即语言文字积累;(2)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即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即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共48页文档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共48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语文新课程标பைடு நூலகம்解读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点解读-教育文档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点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教学的指南。

语文课程的改革应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是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的依据和准绳,其有四个方面突出的特点。

下面,具体地谈一下笔者的浅见。

1、新课程标准指导思想体现语文教育时代特征
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地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思想从时代的要求、战略的高度强调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不可能成为“全能”的社会成员。

作为新世纪公民,没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没有多方面的语文能力,不具备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是无法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着全新的开放的视野,树立起“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更新发展。

应该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

”这是以往课程标准所不具备的新特点、新思想。

因此,它鲜明地体现着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

2、新课程标准反映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
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品德、个性、人格的教育和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反映着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这一规定确立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方式、操作规范。

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所以,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3、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新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阐述表明,它十分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到语文知识形成、语
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3.1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中说到这样两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在课程目标中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这些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个重点。

3.2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参数。

新课程标准按“实践获能力”的新思想来要求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3.3 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口语交际”
和“综合性学习”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亲身实践、探究学习精神;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这些表明,它提倡学生勇于实践、大
胆地探索。

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意,不言而喻。

3.4 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要同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科书、挂图、电影、广播、电视、网络、图书馆、自然风光、大事要闻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程资源,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做,要精心组织、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利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多方素质。

通过靠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点也被新课程标准深刻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并延伸到课外学习资源中。

语文教育的每个环节,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被视作一个重点。

因此,新课程标准是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