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套精品学案
新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溶解与乳化学案
溶解现象可溶与不可溶不溶物质:如细沙石可溶物质形成溶液定义特征: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组成溶质溶剂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温度:一般情况下,溶剂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速率越快固体溶质的形状:粉末状溶质比块状溶质溶解的速率快是否搅拌:搅拌时溶质的溶解速率快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吸热:如NH4NO3放热:如NaOH乳浊液与乳化作用7.1 溶解与乳化一、相关知识回顾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2、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二、新知必备1、由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________到___________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叫溶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质。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________________是溶质,__________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__________,量少的一种叫做___________。
但当其他液体和水相互溶解时,通常都习惯把_______看作溶剂,通常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
水是重要的溶剂,但却不是唯一的溶剂,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液体溶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____________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由___________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5、乳浊液不稳定,像洗涤剂这样的能使乳浊液___________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6、可溶的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这表明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_____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_______热现象,如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下册9.4化学物质与健康精品精品学案(新版)粤教
化学物质与健康【学习目标】1. 认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知道缺少某些微量元素会引起疾病。
2. 认识营养素的种类,知道人类食品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要健康就要平衡饮食。
3. 知道中药、西药和家庭常备药品的简单知识。
4.知道食品中的有毒物质,防备农药和抽烟对身体的危害,远离毒品。
【重点】人体微量元素和营养素。
【自主研究】1.自学导航:阅读教材第276-281 页的内容,认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认识营养素的种类,知道中药、西药和家庭常备药品的简单知识。
2.应知应会:1)人体中各元素依据含量的多小可分为:和两大类。
2)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有、、、、和六大类。
【合作研究】小组合作沟通,答疑解惑研究一:人体内的元素1.举例说明缺少钙元素、碘元素、铁元素、锌元素引起的疾病。
2.碘盐的查验方法(察看【实验9-4 】认识鉴识加碘食盐的方法。
研究二:食品中的营养素1.有机营养素的功能(阅读教材277-280 页认识各样有机营养素的功能,并联合生活经验,小组展现,明确饮食要平衡)2.淀粉的鉴识(察看【实验9-5 】,填写278 页空白,学习鉴识淀粉的方法。
)研究三:治病用的药品举出家庭药箱中的药品,试试说出药品的功能并对此进行简单分类,知道药品可分为中药、西药和复方药。
研究四:防备有害化学物质、保护身体健康各组从平时生活中有害物质、农药的使用、抽烟的危害、及毒品的危害等方面进行展现,明确要防备有害物质,保护身体健康。
【追踪练习】教材281 页检查站;教材285 页 9.4 习题 1、 2、 3、 4。
【达标检测】1.以下食品里的营养素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糖类 B.脂肪 C. 蛋白质 D.矿物质2.淀粉的查验方法是:取少许待测溶液,加入几滴3.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少毒性,可服用以下物,若显质中的色,就是淀粉。
()A. 水B. 食盐水C. 鸡蛋清D.肥皂水【化学用语每日】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响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响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硝酸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响。
科粤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六章金属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合金的特点及其用途。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富有特色的物理性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66~16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金属共有的区别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金属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若干不同的特性,如密度、熔点、硬度等,有的差别还很大。
3.金属的物理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如金、铂有永恒而美丽的光泽,延展性好,可以用来打造首饰;铁导热性好,可以制炊具。
金属的应用除了与金属物理性能优良程度的差异有关外,金属的储量多少、价格的高低、生产加工的难易等也影响金属的应用。
【合作探究】查阅资料,说说金属之最。
答:(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5)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6)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跟进训练】1.下列物理性质中,属于金属共有特性的是(B)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有金属光泽⑤不易导电⑥导热性A.①②⑤B.①③④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2.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的主要原因是(B)A.钨的导电性好B.钨的熔点高C.钨的硬度大D.钨的密度大3.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D)A.导电性B.抗腐蚀性C.导热性D.延展性知识点二神奇的合金特性【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68~17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学习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溶液的配制等。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1.3 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简单的化学计算。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物质的组成学习物质的组成,包括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2.2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层。
掌握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3 离子化合物学习离子的形成和离子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和熔点等性质。
第三章:物质的分类与变化3.1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分类,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了解不同类别物质的特点和应用。
3.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能够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3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能够写出简单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章:有机化合物4.1 有机物的概念与特点学习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4.2 烃学习烃的分类和性质,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
了解烃的燃烧反应及其应用。
4.3 烃的衍生物学习烃的衍生物的分类和性质,包括醇、醚、酮等。
了解烃的衍生物的应用,如药物、香料等。
第五章:能量与环境保护5.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了解能量的种类和转换方式。
能够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实例。
5.2 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学习燃料的分类和利用,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能1.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认识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 物质的分类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熟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分类1.4 化学反应与能量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2.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掌握判断化学变化的方法2.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原理2.3 燃烧与能源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认识常见燃料及其性质2.4 化学反应与环境保护探讨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碳及其化合物3.1 碳单质认识碳的单质形态(如金刚石、石墨等)理解碳单质的结构与性质3.2 碳的氧化物学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掌握碳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3.3 碳酸盐与碳酸了解碳酸盐的性质与应用掌握碳酸的制备与性质3.4 有机化合物简介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四章:金属与金属材料4.1 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延展性等)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4.2 金属的冶炼与用途学习金属的冶炼方法了解金属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4.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探讨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4.4 金属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认识金属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章:溶液与酸碱盐5.1 溶液的性质与制备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分类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5.2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及分类理解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5.3 酸碱中和反应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5.4 盐类的水解了解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应用第六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6.1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方法6.2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认识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质与用途了解它们的生产过程和环保问题6.3 淀粉和糖类掌握淀粉和糖类的性质、分类和作用了解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6.4 蛋白质认识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与性质掌握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和应用第七章:氧气与臭氧7.1 氧气的性质与制法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7.2 臭氧的性质与制法认识臭氧的性质与制法了解臭氧的应用与环保问题7.3 氧气的用途掌握氧气在生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探讨氧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7.4 氧气的饱和溶液学习氧气的饱和溶液的制备与性质掌握氧气的饱和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八章:化学与生活8.1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认识食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与健康关系8.2 生活中的化学探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8.3 化学物质与健康学习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安全使用化学物质的知识8.4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化学工业的环保问题第九章:化学实验技能9.1 实验基本操作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9.2 常见仪器的使用认识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9.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掌握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9.4 实验安全与环保了解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中的环保原则与方法第十章:综合测试与复习10.1 单元测试完成各单元知识点的测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10.2 期中测试进行期中考试模拟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不足10.3 期末测试完成全册知识的测试题目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掌握程度10.4 复习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全册的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复习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需要重点关注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因为它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后续学习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精品学案 (全书完整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精品学案汇总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身边的化学【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和现象,探究总结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2.了解怎样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化学,以及在化学课的学习中怎样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问题,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难点】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自主探究】1.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1页~6页内容,了解化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间关系,思考化学课的任务及学习内容知道化学常用的方法是实验.2.应知应会:(1)了解和探究物质的、和,及其对的影响,就是化学科学的任务.(2)化学学习的内容及科学探究的方法:人类的生活与各具特性的化学物品和现象息息相关,化学课的学习内容包括:①②③④(3)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是.【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探究一:我们身边的化学1.想一想我们的衣、食、住中那些物品与化学有关(至少例举5类)?2.你知道我们出行中那些地方用到了化学?3.试举例说明化学与环境、健康探究二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跟踪训练】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质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2.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氟利昂与臭氧空洞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④汽车新能源——燃料电池的开发A.①②B.①②④C.①D.①②③④【达标检测】1.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利用克隆技术进行器官移植B.应用电脑程序控制垃圾分类收集C.在铁路交通网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D.使废旧的塑料变成燃料2.下列家庭用品中不属于塑料制品的是( ) A.牙刷B.肥皂盒C.铝合金门窗D.电线外皮3.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 A.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B.化肥、农药、合成药物C.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D.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4.请列举下面各类人员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且能作为化学研究对象的物质.(1)建筑工人(2)农民(3)学生【化学用语天天练】抄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各三遍:(字母要大写.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1.2化学实验室之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悉实验室规则,认识部分常见仪器,了解药品的存放规则.2.初步学会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和功能;药品的取用方法.【难点】仪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化学课学习的内容.2.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8~9页内容,认识常用化学实验仪器,了解其用途及注意事项.2)认真阅读教材10~11页内容,学习药品的取用及称量.3)认真阅读教材7页、12页内容,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及安全知识.3.应知应会:(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学科,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2)认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①试管的主要用途是,使用时应注意: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后不能,防止.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进行加热的方法:将试管夹从试管的,夹在试管的,先将试管来回移动,使试管,然后利用酒精灯的加热.②玻璃棒的作用通常有:、、.③胶头滴管主要用于,使用后应立即,再. 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不能,用后可直接放回.④锥形瓶是用于的反应器,在或使用. 注意加热时应放在,使受热均匀.⑤量筒用来,不能,不能.⑥称量物质的质量常用,它能称准到0.1克.⑦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不能,不要,特别注意不得. 用剩的药品应该,不要,也不要,更不能.【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探究一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操作要领是:2)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操作要领是:2. 液体药品的取用1)倾倒法的操作要点:2)滴加法的操作要点:3)量取法的操作要点:探究二固体物质的称取联系教材112页托盘天平的使用,总结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的主要步骤:【跟踪训练】教材13页1.2习题1、4、5.【达标检测】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3. 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量筒⑤玻璃棒⑥镊子⑦集气瓶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可用作反应容器的是;取用6.8mL某溶液用到的仪器.4.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下的试剂应倒回原瓶B. 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C.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D.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用手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化学用语天天练】抄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各三遍:(字母要大写.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1.3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产生的现象,学会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两种变化的关系,初步学会化学变化的观察方法.【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酒精灯的使用及怎样给物质加热.2.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14页~19页内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真阅读教材19页内容,了解化学变化的观察方法.3.应知应会:物理变化:.举例:.化学变化:.举例:.本质区别:.【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探究一:物理变化观察【变化1—4】,完成教材15-16页相关内容.分析: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物质只发生形状的变化,有的物质的和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即.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探究二:化学变化1.概念:教师演示【实验1-5】、【实验1-5】,认真观察,完成17页相关内容,分析总结:(1)物质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其特征是.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思考: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某一现象出现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探究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是什么?以蜡烛燃烧为例进行说明.【跟踪训练】教材19页1.3习题1、2、3、4、5、6【达标检测】1.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蜡炬成灰D.铁杵磨成针2.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锈蚀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①⑤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生成其他物质C.颜色状体变化D.有气体逸出4.下列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用花生榨油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钢铁生锈5.书写镁带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用语天天练】抄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各三遍:(字母要大写.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1.4物质性质的探究【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正确判断物质的性质. 正确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以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为例,知道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掌握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判断.【难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判断.【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2.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20页内容,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哪些?2)认真阅读教材20页内容,了解什么是化学性质,例举化学性质.3)认真阅读教材20页内容,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测定的方法.4)认真阅读教材20页~24页内容,了解金属铜化学性质探究的方法.3.应知应会:(1)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等.(2)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等. (3)物质的物理性质可或用去测定,而化学性质要通过去观察和确定. (4)科学探究的步骤:、、、、、. 其中,是中心环节.提示:1.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2.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而用途体现其性质.【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探究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方法:(注意积累)(1)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有的由感觉器官感知或有仪器测定得出,如颜色、熔点等,有的需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玻璃易碎等;而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纸可以燃烧等.(2)请尝试总结出至少5个方面的物理性质、、、、;尝试总结出至少3个方面的化学性质:、、.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是?探究二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完成教材21页~23页探究活动,讨论怎样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铜的化学性质?【跟踪训练】教材25页1.4习题1、2、3、4【达标检测】1.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2.下列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能使食物腐烂B.氧气能使钢铁生锈C.氧气能供给呼吸D.氧气能液化成淡蓝色液体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在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炭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3)将一干燥的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看到烧杯的内壁有水雾产生;把烧杯立即倒过来,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产生了和. (注: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能变浑浊.【化学用语天天练】抄写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各三遍:(字母要大写.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铁Fe:、、.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2.知道空气成分,了解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点】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误差分析【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书写镁带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2.自学导航:阅读课教材30—33页,将空气的成分、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在课本上勾画出来.3.应知应会:①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在空气中约占%,氧气约占%,二氧化碳约占%,约占体积0.94%的是,其他成分占%.②氮气的性质,用途.③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探究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右图所示)1.观察实验填写教材31页表格中的空白. 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原理:小组内讨论交流所依据的原理:3.误差分析:若实验中发现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子容积的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 探究二:空气的成分你能用符号、数字表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吗?(组内讨论交流完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O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体积分数0.03% 0.03%探究三: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阅读教材31页内容完成填空)1.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氮气在低、常温条件下化学性质,利用该性质氮气可以用来做、. 在高温条件下可,利用该性质氮气可以用来做、、.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1)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 稀有气体是等气体的总称.(2)说说稀有气体的用途有哪些?【跟踪练习】教材39页2.1习题第3、5、7题1.成年人每分钟需要氧气约为8升,则实际需要空气的量约为()A.8升B.40升C.20升D.50升2.下列食品包装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食品腐败的是( ) A.填充空气B.填充氮气C.填充二氧化碳D.抽成真空【达标检测】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是()A.1∶4 B.1∶5 C.4∶1 D.5∶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B.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3.若使10L空气中氧气全部除去,则余下气体的体积与以下哪个数值最接近()A.2L B.2.1L C.7.8L D.7.9L4.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化学用语天天练】抄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水H2O:、,氧气O2:、,红磷P:、,镁Mg:、,氧化铜CuO:、,氦气He:、,铁Fe:、.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理解分子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3.初步形成微观想象能力.【重点】分子的概念、分子的特性.【难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空气的成分.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40—44页,了解什么是分子及分子的特性.3.应知应会:1)分子是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的一种微粒.温馨提示:①分子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许多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②分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③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是真实存在的;②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③分子总是;④分子之间有,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因此气体易被压缩,如轮胎充气等.⑤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种分子性质,例如不管何地的饮用水都可以解渴.【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探究一:分子是什么?1.观察【实验2-3】、【实验2-4】,填写教材中相关空白.2.讨论:在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将讨论结果填写在教材41页的表格中3.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分子是分子是.探究二: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结合【实验2-3】、【实验2-4】、水的三态变化及水电解的视频进行分析,归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本身不发生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改变,生成.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由构成,混合物是由构成.探究三:分子的特性1.观察实验【2-5】、【2-6】、【2-7】,填写教材中相关空白.2.阅读教材43页“知识视窗”3.归纳总结:分子的特性有:.【跟踪练习】1.教材43页“讨论与交流”.2.教材2.2习题第3、4、5、6.【达标检测】1.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这一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等2.“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B.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C.花香四溢----分子不停运动D.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4.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①花香四溢;②水的三态变化;③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④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变红了,主要因为;⑤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因为.【化学用语天天练】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字母要大写.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理解原子的概念,了解原子的特征,知道分子原子之间的区别.【重点】原子概念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难点】原子概念理解.【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分子的概念和特性.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45—47页,了解原子的概念和特性,思考分子和原子间的关系. 3.应知应会:原子的概念和特征(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温馨提示:分子、原子表示的是微观概念,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氮气等;有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金属铁、金属镁等.(2)原子的特征:(提示:与分子相似)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②原子总是;③原子之间有.【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探究一:原子是什么1.画出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2.讨论:1)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氧原子和汞原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反应生成的物质—氧气和汞分别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3.分析总结:1)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原子分子,原子也物质.2)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而原子,只是,所以原子是. 探究二:原子的特性:让学生回忆分子的特性,然后讨论交流,了解原子的特性,并尝试举例说明.探究三: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本质区别联系【跟踪练习】1.教材47页检查站.2.根据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谈谈你对原子、分子、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电解水时一个水分子分解为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每个氢原子结合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个氧原子结合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氧气. 所以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化,而原子本身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检测】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有的物质可由原子构成. 例如,金属汞是由直接构成的. 原子构成分子,例如氧化汞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原子本身,只是构成新的物质. 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2.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氦气C.金刚石D.铁3.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二者的正确认识是()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变化C.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化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氧气C.二氧化碳D.水【化学用语天天练】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字母要大写. 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2.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对原子质量计算.【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什么叫原子?有何特性?原子和分子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48—52页,初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了解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3.应知应会:1)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是指在中不可再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一般由和两种微粒构成.2)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但电性,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即核电荷数)是由质子决定的,所以: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4)以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个这个标准相所得的数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注意点: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所以单位为“1”.【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探究一:原子结构1.讨论与交流,阅读教材48页“原子内部的奥秘”从中得出原子的结构和相关的规律.2.分析教材P49“讨论与交流”表格,比较各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3.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小组内讨论交流.探究二: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1.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2. 算一算,根据教材52页的数据,运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相对原子质量≈+阅读教材53页“知识视窗”了解张青莲院士的贡献.【跟踪练习】1.教材52页检查站2.教材2.3习题1、2、5、6、7【达标检测】1.在原子里质量数一定等于()A.核内中子数B.核外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和中子数之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B.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中质子数和种子数之和.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泄露大量发射性物质. 福岛核电站使用的燃料有效成分为铀. 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应为()A.146 B.92 C.136 D.2384.已知某原子的质量为3.816×10-26 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值)【化学用语天天练】画出1~18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能看懂原子结构示意图.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重点】1.离子的形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2. 常见离子符号的书写,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难点】离子的形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原子内部有怎样的结构?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50页、53---54页,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初步认识得失电子与原子性质的关系.3.应知应会: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原子8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稳定金属原子一般4个易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原子一般个易电子不稳定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决定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探究一:原子结构示意图1.回忆原子内部有那些微粒以及构成关系?。
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 精品导学案 粤教版
9.2化学合成材料【学习目标】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
2.学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3.了解白色污染及其防止方法,用辩证的观点看待。
4.能辨别几种典型的新材料,了解人类在不断地创造出新材料,进一步体会“化学”定义中“创造物质”的含义。
【重点】合成材料的特性、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难点】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
【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简要描述甲烷、酒精、醋酸的性质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265--267页的内容,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性,学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了解白色污染及其防止方法。
3.应知应会:三大合成材料是指、、。
【合作探究】探究一:三大合成材料1.塑料的成分、种类和性能(阅读教材265-266页内容了解塑料从受热后的变化来看,有以下两大类:和。
)2.合成橡胶(阅读教材267页,了解合成橡胶的性能)3.合成纤维1)天然纤维主要有、、、。
(小组展示,教师补充)2)合成纤维的优缺点(阅读教材267-268页,并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3)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观察【实验9-3】了解纤维的简易鉴别方法。
)探究二: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阅读教材268-268页内容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方法,举例说明。
探究三:层出不穷的新材料阅读教材270-272页内容,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
【跟踪练习】教材272页9.2习题第3题【达标检测】1.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下面对一次性塑料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次性塑料袋是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B.禁止使用任何塑料袋C.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机物组成的 D.一次性塑料袋是“白色污染”之一2.制造下列物品需用热固性塑料的是()A.雨衣 B.食品塑料袋 C.炒菜用的锅铲的塑料手柄 D.矿泉水瓶3.鉴别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有效的方法是()A.比较手感 B.观察光泽 C.比较燃烧现象 D.嗅闻纤维气味【化学用语天天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第六章金属课题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重要的常见合金。
二、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导入,让学生了解金属常见的物理特性。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及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比较铝合金和铝片的硬度,焊锡和铅、锡的熔点,认识加入其它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特性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制品有哪些?你见过那些金属制品?说出他们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学生活动:写出金属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对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其实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很多,例如:展示金属标本。
展示幻灯片,和学生一起讨论,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金属的颜色和状态。
教师提问:你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使用了金属吗?想一想,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
学生回答完以后,展示幻灯片,提问:图片中的生活日用品都是用哪些金属制成的?交流与讨论:性质决定了用途,反过来用途也可以反映性质,请分析屏幕上的金属制品图片,体现了该金属哪些物理性质?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让学生总结。
板书:一、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1.大多数的金属是银白色的固体(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2.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汞常温是液态)3.金属的密度硬度一般较大4.有导电性和导热性5.有延展性教师活动: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点。
展示幻灯片,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学生讨论交流并提问,投影展示:1.为什么菜刀、镰刀、剪刀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请学生起来回答。
九年级化学下册9.2化学合成材料教案(新版)粤教版
3.合成材料的特点:合成材料具有轻便、耐用、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抗腐蚀等特性。这些特点使得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4.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聚合反应、缩合反应、合成反应等化学方法实现。不同类型的合成材料有不同的制备工艺。
5.合成材料的应用: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建筑材料、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领域。它们在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合成材料的环境影响:合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开发环保型合成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科学家和工程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合成材料的基本原理。例如,通过观察不同合成材料的燃烧特性,来了解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合成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7.合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合成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以下课后作业:
1.简述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列举至少三种合成材料,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4.小组讨论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发言是否积极、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交流是否流畅。对学生的讨论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交流能力。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版)(全套)精品课件
0002页 0056页 0101页 0156页 0226页 0266页 0340页 0371页 0418页 0513页 0582页 0621页 0660页
第六章 金属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7.1 溶解与乳化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第八.4 常用的盐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2 化学合成材料 9.4 化学物质与健康 附录二 初中化学常用的量和单位 附录四 元素周期表
第六章 金属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第七章 溶液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7.1 溶解与乳化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7.2 物质溶解的量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7.4 结晶现象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8.1 溶液的酸碱性
最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粤教 版)(全套)精品课件
8.2 常见的酸和碱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探讨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化学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2 化学与生活分析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1.3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安全常识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原子与元素探讨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概念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2.2 化合物与化学键理解化合物的组成与分类探讨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2.3 物质的微观结构学习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 物质的物理性质探讨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分类分析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3.2 物质的化学性质学习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3.3 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掌握物质的鉴别与检验方法分析化学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规则4.2 有机化学反应学习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4.3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分析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作用探讨有机化合物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第五章:化学与能源5.1 能源的分类与利用探讨能源的分类及其利用方式分析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5.2 化学电源学习化学电源的原理与分类理解化学电源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5.3 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探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分析新能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六章:化学与材料6.1 材料的分类与性能探讨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特点分析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6.2 金属与合金学习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理解合金的概念与应用6.3 有机高分子材料分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探讨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第七章:化学与健康7.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探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分析合理膳食的原则与方法7.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习人体所需化学元素的种类与作用理解化学元素缺乏与过量的危害7.3 药物与疾病治疗分析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理探讨合理用药的原则与方法第八章:化学与环境保护8.1 环境污染与防治探讨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学习环境保护的方法与措施8.2 废气处理与净化分析废气处理的方法与技术理解废气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8.3 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探讨废水处理的方法与技术分析废水资源化的意义与前景第九章:化学实验技能9.1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与原则理解实验评价的方法与标准9.2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学习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解释了解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第十章:化学知识综合应用10.1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理解化学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10.2 化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讨化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意义分析化学肥料、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10.3 化学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习化学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第十一章:化学实验安全与应急处理11.1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学习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了解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和预防措施11.2 化学实验事故的处理掌握化学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实验中的意外情况11.3 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了解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学习如何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以防止发生第十二章: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12.1 实验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学习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12.2 实验创新与科学研究探讨实验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实验创新和科学探究12.3 实验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学习如何展示和评价实验成果了解实验成果展示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第十三章:化学与信息技术13.1 化学信息资源的利用学习如何利用化学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掌握化学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方法13.2 化学软件的应用了解化学软件在化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如何使用化学软件进行化学计算和分析13.3 化学与网络技术探讨互联网技术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化学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第十四章:化学与社会科学14.1 化学与社会发展分析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化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14.2 化学与经济学习化学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化学产品市场和经济分析的方法14.3 化学与伦理探讨化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学习化学工作者应遵循的伦理准则第十五章:化学与STSE教育15.1 STSE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解STSE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学习STSE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5.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学习如何通过化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5.3 化学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分析化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掌握通过化学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重点:化学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教学设计:9
a.完成课本第第九章9.2节后的练习题,加深对化学合成材料基本概念、分类、用途的理解。
b.结合生活实际,搜集至少三种化学合成材料制品,了解其用途、特点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撰写调查报告。
c.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化学合成材料的某一性质,如可燃性、溶解性等,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章教学设计:9.2化学合成材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化学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用途,理解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使学生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掌握常见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的制备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找化学合成材料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c.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化学合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化学合成材料的相关知识。
4.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途径,掌握化学合成材料的鉴别方法,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课后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批改作业后,应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4.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5篇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施行课堂改革,积极探究中学化学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5篇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11、内容和进度:完成2 -1 脂肪烃一节的教学第1课时:烷烃第2课时:烯烃第3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及其应用第4课时:习题讲解2、重点和难点打破教学重点:1、烯烃、炔烃的构造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附导学案: 2-1 脂肪烃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的1、理解烷烃、烯烃代表物的构造和性质等知识2、理解乙炔和炔烃的构造、性质和制备等知识3、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概念、存在条件和脂肪烃的来二、预习内容(一)、烷烃和烯烃1、分子里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结合成,碳原子剩余的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叫烷烃。
烷烃的通式为,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2、烷烃和烯烃(1)烯烃是分子中含有的链烃的总称,分子组成的通式为cnh2n,最简式为。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为(1) (2) (3)(3)顺反异构的概念(二)乙炔1、乙炔的分子式,最简式,构造简式2、电石遇水产生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炔燃烧时,火焰亮堂并伴有浓烈的黑烟,这是因为乙炔4、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5、炔烃典型的化学性质有(1) (2) (3)(三)脂肪烃的来根据课本p35页【学与问】,阅读课本p34~35,完成下表:石油工艺的比拟:工艺原理所得主要产品或目的分馏常压分馏利用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石油气,_______, ,[学,科,网z,_,_,k][来_______, ( ,, )[z__k]减压分馏利用在减压时,____ _降低,从而到达别离_______目的催化裂化将重油(石蜡)在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将________断裂________. 进步汽油的产量裂解又称______裂化,使短链烃进一步断裂生成_________催化重整进步汽油的辛烷值和制取芳香烃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的1.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3、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特征构造、烯烃的顺反异构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4、让学生在复习、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增长技能,学习重难点:1、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烷烃的取代反响2、烯烃的加成反响、加聚反响、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3、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响原理及反响特点二、学习过程探究一:烷烃、烯烃的熔、沸点阅读p28考虑和交流考虑; 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的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他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水的密度。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进步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开展。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5篇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11.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叫做共价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3.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有得失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4.以下电子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5.以下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练方法技巧——发散创新探究的方法6.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式为AB2型的化合物,那么B、A元素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族数是( )A.ⅤA和ⅠA族B.ⅥA和ⅤA族C.ⅥA和ⅣA族D.ⅦA和ⅡA族7.以下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构造的是( )A.BF3B.H2OC.SiCl4D.PCl58.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和25.9%,假设甲的分子式是XY2,那么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A.XYB.X2YC.X2Y3D.X2Y59.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构造相似,又NH4H与水反响有氢气产生,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NH4H的电子式为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C.NH4H中的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10.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响,在液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3,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H+3可进一步形成H+n,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H+3的电子式是H••H••HB.H+3可在液氢中形成H+4、H+5、H+6C.H+3可在液氢中形成H+5、H+7、H+9D.H+3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练综合拓展11.以以下出了四种物质的分子构造示意图。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身边的化学》学案新版精选汇总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科粤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1.1 身边的化学【学习目标】1.注意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物品和现象,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2.通过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化学研究的内容;3.结合我国古代对化学化工的贡献和现代化学化工的发展,感受化学的魅力。
【旧知回顾】1.说一说你对“化学”二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你身边的哪些物质与化学有联系?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新知学习】1.化学与家居(1)家里的塑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厨房中的用品,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的衣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食品中的添加剂,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住的房屋,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清洁卫生的清洁剂,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与出行(1)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通工具的燃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与环境、健康(1)环境污染的处理,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代、环保的材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防病、治病的化学药物,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家长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虽然作了详细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粤五篇教版初三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所有人有所帮助!粤教版高二化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的存在,能说出元素的概念,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元素鼠类不变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表格信息,提高交流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元素,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排列成,激发讲课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初步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难点】理解在化学变化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课前展示几张图片,内容为“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加铁酱油”等,请同学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说出图片物品名称并思考这里的氟、钙、碘、铁表示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元素。
【教师引导】没错,经过上节课对原子构成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并通过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有机物,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就是刚刚大家所说的元素,而元素其实有100多种。
那么元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要不是一起解开符号之谜。
环节二:新课讲授内容一:认识元素的概念【图片展示】在多媒体上展示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主要所述成分均为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中元素组成,同时讲授请学生思考之前学习的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们与碳酸钙有哪些共通点。
【学生回答】氧气、二氧化碳即使含有氧元素。
【教师引导】氢原子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自由电子内都内共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的,将质子数都为1成分的所有阴离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溶液批注7.1溶解现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重点)2、理解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难点)学习指导(一)1、教师演示实验[7-1],学生观察后,口述实验现象,阅读教材,根据物质能不能溶解,将物质分为和两类。
2、学生阅读教材195页第二自然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完成以下空白。
(1)由一种或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而稳定的,叫溶液。
从定义可以看出溶液的特征:①②③。
(2)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3)根据溶液的组成填表④溶液是由和组成,溶液的质量= + 。
学习指导(二)1、阅读教材195页,了解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等;医疗上用的等;家庭生活中的、等,都是水溶液。
2、阅读教材159页知识视察后,回答:批注①溶质可以是固体,如CuSO4溶液,溶质是。
②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是溶质,溶剂,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做。
与其他液体和水相互溶解时通常都习惯地把水看作。
溶剂可以是水以外的其它物质如碘酒。
溶剂就是。
学习指导(三)1、悬浊液2、乳浊液3、乳化剂4、乳化作用练习1.(2014·周南部阳)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泥土C.白糖D.植物油2.某食盐溶液的上层密度为1.2g/cm3,则其下层密度为()A.大于1.2g/cm3B.小于1.2g/cm3C.等于1.2g/cm3D.无法确定3.(2014·湖南株洲)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天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只含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易于操作B反应速率快 C.设备简单 D.不需加热6.(2013·北京平谷)下列洗涤方法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7.1溶解现象(第2课时)批注学习目标: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探究溶液导电的原因3、运用物质溶解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学习过程:学习指导(一)1、提出问题,我们吃薄荷糖时,有凉爽感觉,你能知道什么原因吗?为此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NaCl、NH4NO3和NaOH三种固体溶解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2、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34、解疑:吃薄荷糖为什么有凉爽感觉?。
5、应用:①能自制“化学冰袋”吗?。
6、练习: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
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B、硝酸铵C、蔗糖D、氢氧化纳7、(2013·江苏扬贺)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铰C.浓硫酸D.氢氧化钠学习指导(二)1、复习:铁、铝、铜等金属导电的原因是 。
2、提出问题:食醋、食盐水、饮料、酱油、蔗糖,能不能导电?3、实验,按7-4图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4、解释:①NaCl 是由 构成的化合物,当氯化钠溶于水时,在水分子作用下,使氯化钠晶体解离,并生成能自由移动的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因而氯化钠溶液导电。
②蔗糖水溶液不导电,因为在水溶液里蔗糖以 的形式存在的,设有可移动的 ,所以不导电。
5、结论:如果溶液中有 ,该溶液便能导电,反之,溶液中设有 。
该溶液便不能导电。
练习:1、(1)在电解水实验中,加入少量NaOH 或H 2SO 4的目的是 。
(2)食盐溶液能导电,这是因为( ) A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存在 B 、住址中存在道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C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D 、在电流作用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2、(2013·山东滨州)向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人某种物质后,U 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生石灰C.浓硫酸D.硝酸铵 3、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 化的关系”。
将NH ,NO 。
固体加人到水中搅拌,观 察到两侧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
(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NH,NO :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批 注7.2 物质溶解的量(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重点)2、了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难点)学习过程:学习指导(一)1、教师演示实验7-7,学生观察,并将现象记录在课本上.2、阅读教材,理解记忆饱和溶液的概念后完成以下内容:(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溶液中已经有固体剩余,则该溶液一定是溶液,但没有固体剩余的溶液不一定,也可能恰好饱和,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关键看还能不能溶解该溶液的溶质,所以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其方法是加少量该溶液的,看从而来进行判断.(3)用实验的方法来理解“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这两个条件。
①实验7-7所得KClO3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发现KClO3又能溶解,所以离开了一定量溶剂无法确定是否饱和。
②实验7-7所得KNO3的不饱和和溶液降温,又有晶体折出,成了饱和溶液,所以离开了一定温度这个条件,也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4)练习1、饱和溶液是指()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稀溶液C、含100g水的溶液批注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3、(2006,南和)t ℃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 、加一定量的水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 、略降低温度D 、t ℃时,蒸发少量水 学习指导(二)教师演示实验7-8,学生观察,并填写教材204页空白后总结: 1、由(1)可以得出:饱和溶液 后,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2、由(2)可以得出:饱和溶液 后,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由(3)可以得出:不饱和溶液 后,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4、海水晒盐:是将 蒸发,溶液由不饱和变饱和,从而有盐折出,这是利用减少 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
综上所述,填写以下空白:饱和溶液 ———————————— 不饱和溶液 5、练习:(1)现有50g 蔗糖的不饱和溶液可用 和 的方法使其饱和。
(2)现有KNO 3的饱和溶液,可用 和 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将一瓶20℃时的硝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加人溶剂 C.倒去一半溶液 D.蒸发溶剂 2.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剂 3.(20吸吸·重庆A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浒浓-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4.A 、B 、C 、D 四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人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序号)。
(1)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向A 、B 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 中固体刚好全溶,A 中是否也全溶?批 注7.2物质溶解的量(第2课时)学习目标:1、溶解度的概念(重点)2、认识溶解度曲线(难点)学习指导过程:学习指导(一)1、阅读教材溶解度概念部分,理解其含义,并完成以下空白。
(1)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的四要素:①提到某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温度是的;②溶剂量是 g;③溶液要达到状态;④单位是。
(2)理解溶解度的含义例1:在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其含义是指在℃时,水中,溶解 KNO3,就达到状态。
或者说是在20℃时,100g的水中最多溶解 g的KNO3例2:在30℃时,100g水中溶解45.8gKNO3就达到了饱和状态,那么,在30℃时KNO3的溶解度是,若在100g30℃水中溶解45.8gKNO3,则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是,溶剂的质量是,溶质的质量是,若在100g30℃的水中放60gKNO3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学习指导(二)1、阅读教材,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划分等级。
批注1.关于硝酸钾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20g 硝酸钾溶在100g 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B.20℃时,把20g 硝酸钾溶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C.把31.6g 硝酸钾溶在100g 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D.20℃时,把31-6g 硝酸钾溶在100g 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2.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g 。
20℃时,在100g 水中加入40gNaC1,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A.140gB.136gC.100gD.36g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从上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B.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C.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D.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4.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中达到饱知状态时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 ,其含义是 ℃时,在100g 水里溶解蔗糖 g ,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批 注7.2物质溶解的量(第3课时)1.溶解度曲线的定义(1)如图所示为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①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②5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其含义是;③根据教材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④根据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你得出的结论是: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列出三种物质名称),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氯化钠,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升高而,如硫酸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