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基训单腿蹲教案
把杆单腿蹲和控制组合教案18.
![把杆单腿蹲和控制组合教案18.](https://img.taocdn.com/s3/m/74294200650e52ea5518988d.png)
基本功练习中把杆单腿蹲和控制训练1.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基本功练习中单腿蹲和控制训练练习。
2.通过形体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形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控制力和表现力,以优美的姿态和良好的气质从事职业技术工作。
掌握单腿蹲和控制训练要领腿部肌肉CD机擦地和蹲训练基本动作准备部分开始部分一、班长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四、宣布本学期教学内容、任务及考核内容、方法、标准与要求。
五、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任务和要求。
六.准备活动热身练习头部.肩部.胸部.腰部.腿部.脚部的柔韧性和伸拉。
七. 把杆上压腿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八.踢腿踢前腿,踢旁腿,踢后腿5/10分钟10/20分钟集合队形:☺☺☺☺☺☺☺☺☺☺☺☺☺☺☺☺☻要求:1、认真听讲,积极开动脑筋。
2、严格执行课堂常规。
3、积极参加练习,集中注意力。
4、上课必须穿运动服和舞蹈鞋。
队形1:╳╳╳╳╳╳╳╳╳╳╳╳▲队形2:╳╳╳╳╳╳╳╳▲╳练习方法:1、教师明确练习要求。
2、配合音乐,教师领做。
要求:1、态度认真,练习积极。
2、体会动作感觉及与音乐的配合。
3、跟上教师的动作。
课的教学内容时组织教法部分间基本部分一.复习舞步训练的组合二.复习提,沉的组合三.复习擦地的组合四.学习扶把单腿蹲和控制的基本动作1.前单腿蹲2.旁单腿蹲3.后单腿蹲把杆单腿蹲和控制组合单腿蹲(五位准备),前单腿蹲/旁单腿蹲/后单腿蹲注意单腿蹲的时候双腿同时弯曲同时伸直重心在两脚上五.学习扶把单腿蹲的组合预备动作;双手扶把,右脚前五位。
动作过程;1x8拍,1-2拍左腿单蹲,右脚抬左脚踝处。
3-4拍回五位。
5-6拍右脚绷脚在左脚前左右划。
7-8拍右腿旁抬。
2x8拍,1-2拍右脚回左脚踝勾脚。
3-4拍抬右旁绷脚。
5-8拍左手扶把,右脚慢慢转向7点。
3x8拍,左腿前单腿蹲,右手下到胸前在下 7位。
教案表格单腿蹲
![教案表格单腿蹲](https://img.taocdn.com/s3/m/1a3102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1.png)
教案表格单腿蹲教案标题:单腿蹲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单腿蹲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单腿蹲的实践,并提高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
3. 学生能够理解单腿蹲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资源:1. 一张教学海报或幻灯片,展示单腿蹲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2. 空旷的室内或室外场地,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 一些辅助工具,如墙壁或椅子,以帮助学生保持平衡。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教学海报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单腿蹲的概念和益处。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单腿蹲的认识和体验。
技术指导:3. 向学生展示单腿蹲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强调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性。
4. 分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单腿蹲的实践,包括以下要点:a. 将一只脚抬起,将重心转移到另一只脚上。
b. 弯曲抬起的腿,将臀部向后推,同时保持背部挺直。
c. 缓慢下蹲,直到膝盖弯曲约90度。
d. 保持平衡的同时,用下肢力量将身体推回起始位置。
e. 重复以上动作,然后换腿进行练习。
实践活动:5. 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单腿蹲的实践活动。
6. 每个小组成员依次进行单腿蹲,其他组员可以提供支持和观察反馈。
7. 教师巡视并提供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
总结和应用:8.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讨论单腿蹲对身体的益处。
9. 强调将单腿蹲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上下楼梯、踢足球等活动中。
10. 结束课堂,鼓励学生继续在家中或课余时间进行单腿蹲的练习,并记录自己的进展。
评估:1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
12. 可以设计简单的测验或问答,检查学生对单腿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扩展:13.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其他类似的平衡训练活动,如单脚站立、侧平衡等。
14. 可以邀请专业教练或健身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平衡训练的认识。
备注: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大学古典舞基训教案
![大学古典舞基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59e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b.png)
课时:2课时教学班级:舞蹈专业本科一年级授课教师:XXX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良好的舞蹈感觉。
2.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舞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站姿、手位、步位训练2. 古典舞基本步伐练习3. 古典舞基本舞姿练习4. 古典舞组合练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运动,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等。
2. 学生进行关节活动,如手腕、脚踝等。
二、基本站姿、手位、步位训练1. 教师讲解基本站姿的要求,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讲解基本手位、步位的要求,学生跟学并练习。
三、基本步伐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步伐组合练习,如“小八字步”、“大八字步”、“点步”等。
四、基本舞姿练习1. 教师讲解基本舞姿的动作要领,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舞姿组合练习,如“云手”、“鹤步”、“探海”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站姿、手位、步位、步伐和舞姿。
2. 学生进行动作展示,教师点评。
二、组合练习1. 教师讲解组合动作,学生跟学并练习。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组合练习,如“孔雀开屏”、“霸王卸甲”等。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基本站姿、手位、步位、步伐和舞姿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练掌握基本动作要领。
2. 针对所学动作,进行自我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把杆训练部分蹲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把杆训练部分蹲](https://img.taocdn.com/s3/m/3beda9497e21af45b307a8c9.png)
把杆训练部分——“蹲”
主讲:陈伟强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一、蹲组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态
二、蹲组合训练目标
1.能使舞者的腿部肌肉群得到均衡的发展,能力得到增长与提高
2.能使舞者腿部力量的爆发力与韧性得到有效的增长 3.增强和提高舞者腿部踝关节的能力 4.为技术技巧弹跳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蹲组合的重点与难点
1.腿部肌肉与拉伸的关系
2.蹲与上身肢体的配合关系 3.应着重强调下蹲与立起的运动路线 4.在全蹲的过程中注意先蹲后起
•蹲与舞姿的配合练习(一)
•蹲与舞姿的配合练习(二)
• 四、总结
• 舞蹈训练课程本来就是一门“无纸化”的课程,而 对于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课程来说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 课程,没有很好的训练方法就没有很好的演员诞生,同时 通过教师的细心讲解与带领,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的强调动 作的要领,严厉的要求学生做到手、眼、身、法的和谐统 一,重复的进行强化式训练,让学生在动作训练中认识到 古典舞基础训练的必要性。古典舞基础训练是一门长期实 践的训练课程,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正 是体现古典舞课程训练的重要性。总之这堂课程是离不开 老师的带领与引导,没有训练就没有舞蹈,没有实践就没 有舞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掌握蹲的动作 要领与训练价值,从而为后续的古典舞基础训练课程打下 坚实的基础。
谢 谢!
单腿蹲控制组合实训报告
![单腿蹲控制组合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5278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e.png)
一、实训背景为了提高舞蹈基本功,增强身体控制力和稳定性,我参加了单腿蹲控制组合的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课程由专业舞蹈教师指导,旨在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单腿蹲和控制的基本技巧,提升舞蹈表现力和舞台魅力。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单腿蹲和控制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
4. 培养正确的舞蹈姿态和审美观念。
三、实训内容1. 单腿蹲基本动作训练(1)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2)左腿抬起,膝盖伸直,脚尖绷直,身体重心落在右腿。
(3)慢慢蹲下,保持身体平衡,重心在两腿之间。
(4)缓慢站起,回到起始位置。
2. 控制组合训练(1)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2)左腿抬起,膝盖伸直,脚尖绷直,身体重心落在右腿。
(3)在空中完成一系列舞蹈动作,如旋转、跳跃等。
(4)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3. 综合训练(1)将单腿蹲和控制动作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舞蹈动作。
(2)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舞蹈表演,展示训练成果。
四、实训过程1. 准备活动(1)进行热身运动,包括头部、肩部、胸部、腰部和腿部的柔韧性和伸拉。
(2)进行把杆上压腿训练,包括压前腿、压旁腿和压后腿。
(3)进行踢腿训练,包括踢前腿、踢旁腿和踢后腿。
2. 训练阶段(1)教师讲解单腿蹲和控制动作的技巧,并进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单个动作的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3)进行组合动作的训练,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舞蹈表演,检验训练成果。
3. 总结阶段(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训练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单腿蹲和控制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3. 增强了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
4. 培养了正确的舞蹈姿态和审美观念。
六、实训体会1.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练习,才能取得进步。
古典舞基训组合教案大学
![古典舞基训组合教案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5e585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4.png)
教学对象:大学舞蹈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舞蹈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增强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动作:蹲、踢、压、转等。
2. 古典舞组合动作:蹲组合、踢组合、压组合、转组合等。
3. 古典舞的呼吸和身体协调性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压腿:前后腿、旁腿、后腿。
2. 踢腿:前后腿、旁腿、后腿。
3. 腰腹肌训练:转腰、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4. 压肩、开胸、勾绷脚等地面训练。
二、基本动作训练1. 蹲:学习蹲的基本姿势,练习蹲的稳定性。
2. 踢:学习踢的基本姿势,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
3. 压:学习压的基本姿势,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4. 转:学习转的基本姿势,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
三、组合动作训练1. 蹲组合:练习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踢组合: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3. 压组合: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4. 转组合: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蹲、踢、压、转等基本动作。
2. 复习蹲组合、踢组合、压组合、转组合等组合动作。
二、呼吸和身体协调性训练1. 学习古典舞的呼吸方法,掌握慢吸慢呼、快吸慢呼的运用。
2. 练习身体协调性,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三、组合动作完整训练1. 蹲组合:练习蹲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2. 踢组合:练习踢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3. 压组合:练习压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4. 转组合:练习转的幅度和速度,以及组合动作的协调性。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舞蹈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组合动作中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古典舞基训单腿蹲教案
![古典舞基训单腿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d87b5daef5ef7ba0d3c91.png)
古典舞基训单腿蹲教案【篇一:舞蹈基本功集训技巧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基训技巧训练教案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第二章学习内容地面训练一、上肢训练: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3.胯部:横叉、竖叉、三、训练要求: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杆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3.小涮腰、横拧组合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5.丰富节奏。
加强节奏变化二、擦地:一位擦地:规格与要求:(1)不准脍脚且膝盖要伸直(2)胯打开且小屁股往里包收紧(3)肩膀放松沉下来且微微打开组合:右腿: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前边四个八拍 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旁边四个八拍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后边四个八拍左腿和右腿是一样的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3.前后摆动并环动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三、小踢腿: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2.带点地小踢腿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四、单腿蹲:1.前、旁、后、带勾脚2.单腿带端掖腿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五、腰: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2.疗腰、大技步、卧点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4.大涮腰探海辗转5.风火轮六、控制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3.搬前、旁、后腿七、大踢腿:1.前穷、后大踢腿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3.旁腿接拔腿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5.旁腿接立身射燕6.踢紫金冠7.片蹁、盖腿中间训练一、腰: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2.慢、快涮腰3.卧云4.风火轮二、大踢腿: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3.中速行踢前、旁腿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三、控制: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2.大射燕、探海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四、跳: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五、中跳:1.一、二、五位跳2.变位跳、交叉跳六、大跳: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4.变身跳技术技巧:一、转、1.平转2-3个2.斜线平转:8个二、翻身类: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点翻身3-5个第三章:教学方法与要求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古典舞蹲姿教学教案模板
![古典舞蹲姿教学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bfc39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3.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古典舞蹲姿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及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古典舞蹲姿的正确姿势,提高身体的稳定性、柔韧性和平衡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热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对象古典舞爱好者、学生、专业舞蹈演员等。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内容1. 古典舞蹲姿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古典舞蹲姿的动作要领3. 古典舞蹲姿的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全身拉伸,活动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热身,为蹲姿练习做好准备。
(二)蹲姿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古典舞蹲姿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及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2. 教师进行蹲姿示范,强调动作的准确性。
(三)蹲姿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口令,进行蹲姿练习。
a. 蹲姿准备: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膝盖微弯,重心下沉。
b. 蹲姿保持:腰部挺直,收腹提臀,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脚跟用力。
c. 蹲姿起立:保持腰部挺直,慢慢站起,重心平稳。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四)蹲姿组合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蹲姿组合练习,如蹲起、蹲转等。
2.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蹲姿组合练习。
(五)放松活动1.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全身放松,活动关节,缓解肌肉紧张。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蹲姿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蹲姿练习中的表现,如稳定性、柔韧性和平衡性。
3. 学生对古典舞蹲姿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蹲姿动作。
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古典舞蹲地训练教案
![古典舞蹲地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eee5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7.png)
古典舞蹲地训练教案古典舞是一种优雅、高贵的舞蹈形式,它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巧。
而蹲地训练是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舞者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本文将针对古典舞蹲地训练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训练的意义、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希望能够为古典舞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训练的意义。
古典舞蹲地训练是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舞者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
在古典舞中,有许多需要较大幅度的腿部动作,如大跳跃、高抬腿等,这些动作需要舞者有较好的腿部柔韧性和力量,而蹲地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这些能力。
此外,蹲地训练还可以帮助舞者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使其在完成各种舞蹈动作时更加稳健、优雅。
二、训练的方法。
1. 基础蹲地训练。
基础蹲地训练是古典舞蹲地训练的起始阶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动作,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膝盖微微弯曲,然后慢慢蹲下,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站起。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是古典舞蹲地训练的基础动作。
2. 蹲地踢腿训练。
蹲地踢腿训练是古典舞蹲地训练的进阶动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动作,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膝盖微微弯曲,然后慢慢蹲下,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站起。
站立后,将一条腿向后伸直,尽量抬高,然后再慢慢放下。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舞者的平衡能力。
3. 蹲地扭腰训练。
蹲地扭腰训练是古典舞蹲地训练的高级动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动作,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膝盖微微弯曲,然后慢慢蹲下,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站起。
站立后,将上半身向一侧扭转,尽量扭到最大程度,然后再慢慢扭到另一侧。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腰部的柔韧性和力量,同时还可以提高舞者的平衡能力。
三、注意事项。
1. 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在进行古典舞蹲地训练时,舞者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尤其是腰部和膝盖。
古典基训蹲组合教案(精选7篇)
![古典基训蹲组合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dcb97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0.png)
古典基训蹲组合教案(精选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古典基训蹲组合教案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古典舞基训讲课教案古典舞基训教案强化舞姿转组合一、导言中国古典舞基训的主要训练目的:是为舞蹈的表现创造以物质为前提的身体条件,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要功能,强化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创造具有高水平的专业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与手段。
本节课就是基于学生在结束基础规范的前提下来展开教学的,重点放在短句强化的组合上,主要解决动作的连接、动作的性格、技术动作质量的强化、身体语言表现所需要的“气息”、“意识”、“节奏”、“劲力”等问题。
通过不同强化组合的学习,使学生逐渐走向全面和成熟。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中第三部分综合运用中的第三节中旋转短句舞姿短句进行拆解和重组进行训练的,教材本身讲解的是舞姿性的复合转(都已一次性的复合转),强调技术技巧的华美性,同时辅以身韵的抹手、分手、摇臂、燕子传林等元素进行连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作与旋转技术的衔接,心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配合,再有就是突出组合的抒情性,使感情融合到动作与技术当中,增强组合的表现力。
三、学生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授课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男班,该学期内的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基本的基础规范,在身体能力、旋转技术技巧控制、舞姿规范、身韵连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能比较好的完成单一的训练元素。
所以在教授组合之处初,重点是先放在对以往单一的舞姿旋转做常规性的训练与恢复,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复合旋转组合中的单一舞姿,为即将开始的组合教授做准备。
四、教学目标1、通过该组合的教学使学生能将单一的舞姿旋转连接起来,使之形成复合单一性的复合转,提高学生的技术与表演能力。
2、让学生学会动作与技术技巧的连接,做到不留痕迹、顺畅、自然,同时能将组合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融进去,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教学重点1、旁腿转的连接、后腿转的舞姿控制、旁腿转接旁提后腿舞姿转2、起到连接动作与技术技巧作用的身韵元素。
大学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案
![大学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1a12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c.png)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中国古典舞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2. 通过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柔韧性和稳定性。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感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一、上肢训练1. 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 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 腰部:弯腰、涮腰、耗腰。
二、下肢训练1. 脚踝部:勾脚、绷脚、拒脚、向内环动、向外环动。
2. 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 腿部:横叉、竖叉、压叉。
4. 胯部:趴青蛙、小胯、大胯。
三、把杆训练1. 蹲: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 擦地:一、五位、前旁后擦地,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 小踢腿: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带点地小踢腿。
4. 单腿蹲:前、旁、后、带勾脚,单腿带端掖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活动全身关节。
二、基本动作训练1. 上肢训练:头部、肩部、腰部的训练。
2. 下肢训练:脚踝部、腿膝部、腿部、胯部的训练。
三、把杆训练1. 蹲的训练。
2. 擦地的训练。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2.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训练要点。
二、基本动作训练1. 上肢训练:头部、肩部、腰部的训练。
2. 下肢训练:脚踝部、腿膝部、腿部、胯部的训练。
三、把杆训练1. 擦地的训练。
2. 小踢腿的训练。
3. 单腿蹲的训练。
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2.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态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古典舞单腿蹲动作要领
![古典舞单腿蹲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d3f792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9.png)
古典舞单腿蹲动作要领古典舞的单腿蹲,哎呀,说起来还真是个挑战!看起来那么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多得很,光是动作的细节就得花不少心思。
别看咱们平时走路蹲下都不费劲,一旦要做到优雅又有力量的单腿蹲,那真的是“别有洞天”啊!哎,你要是觉得这动作好像个小玩意儿,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可不单是练个腿力这么简单,还是对身体协调、柔韧性、平衡感的全方位考验。
首先呢,咱们得站稳!单腿蹲最基本的一步,就是站得稳!一个脚踩地,另一个脚自然抬起,别把自己搞得像个大风车一样,左右晃,前后飘。
站稳了,才是正经开始。
你得把体重放在站立的那条腿上,记住,膝盖得微微弯曲,这样重心才不容易崩。
再说了,膝盖千万不能超过脚尖,这样不仅不好看,还容易伤膝盖,真不值当。
就是要慢慢下蹲了。
可是你别以为下蹲是低头塌腰就行了,那可是有讲究的。
蹲下的时候,腰背要挺直,不是让你弯腰的哦!就像个挺胸抬头的“骄傲孔雀”,别低下头,胸腔要打开,背要拉直,这样动作才优雅,才有古典舞那种“美若天仙”的感觉。
再就是屁股不能朝后撅,得往下蹲。
动作从头到脚,每个细节都要注意,才能显得有力且优美。
有些人一蹲下去,膝盖就像“八字”一样往外扭,这样可不行哦!膝盖得与脚尖平行,像两根平行线一样。
你蹲的时候,别以为下蹲越低就越好,稳稳当当才最重要,动作要慢,不能一蹲就低到地面,咱们是优雅,不是暴力美学,明白吗?动作一气呵成,稳扎稳打才是真功夫。
单腿蹲的时候,你的另一条腿别无聊地悬空在那里,像个“失业小丑”似的。
抬起来的那条腿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稍微往后伸展,别像掉了链子的自行车,吊在空中没个方向感。
要想美,就得让那条腿看起来有点用力的样子,毕竟古典舞的美就是从每个小细节中透出来的。
要是你觉得双腿都快打颤了,别慌!这时候你得心态稳一点。
腿的力量不单单是靠肌肉,还是靠气。
你得在蹲下去的那一瞬间,想象自己像个弓箭手,准备射出一箭的那种感觉。
身体微微紧绷,腹部用力,膝盖就能撑得住,稳住了。
单只脚下蹲舞蹈教案
![单只脚下蹲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8d4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1.png)
单只脚下蹲舞蹈教案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展现人体的柔美和力量,还可以表达情感和故事。
而单只脚下蹲舞蹈是一种需要较高技巧和平衡能力的舞蹈动作,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份单只脚下蹲舞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您学习和掌握这一舞蹈动作。
一、准备活动。
1. 身体热身。
在进行单只脚下蹲舞蹈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身体热身活动,包括颈部、肩部、手臂、腰部、臀部、腿部和脚部的活动。
可以进行一些摇臂、扭腰、踢腿等简单的活动,让身体充分活动起来,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2. 平衡训练。
由于单只脚下蹲舞蹈需要较高的平衡能力,因此需要进行一些平衡训练。
可以进行站立单腿平衡、闭眼平衡、站立单脚闭眼转动头部等训练,提高平衡能力。
二、基本动作练习。
1. 单只脚下蹲基本动作。
站立直立,双脚并拢。
将体重转移到一只脚上,另一只脚抬起,脚尖着地。
然后慢慢下蹲,直到另一只脚的膝盖接近地面,然后再慢慢站起来。
重复进行练习,直到能够稳定地完成这一动作。
2. 手臂动作练习。
在进行单只脚下蹲的同时,可以配合一些手臂动作,如手臂上举、手臂摆动等,增加舞蹈的美感和难度。
三、舞蹈练习。
1. 音乐选择。
选择一段适合的音乐,可以是轻快的舞曲,也可以是抒情的音乐。
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要与单只脚下蹲舞蹈的动作相匹配。
2. 舞蹈练习。
将基本动作和手臂动作组合起来,进行单只脚下蹲舞蹈的练习。
注意动作的流畅和舒展,要与音乐的节奏相协调。
同时,要注意呼吸的控制,保持平稳的呼吸。
3. 舞蹈表演。
当掌握了单只脚下蹲舞蹈的基本动作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表演。
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观看,并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舞蹈动作。
四、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在进行单只脚下蹲舞蹈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尤其是在进行下蹲动作时,要注意膝盖的保护,避免受伤。
2. 坚持练习。
学习舞蹈需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才能够掌握舞蹈的技巧和表达。
3. 寻求指导。
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够寻求专业舞蹈老师的指导,他们能够给予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单只脚下蹲舞蹈。
舞蹈蹲教案
![舞蹈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ed91f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f.png)
舞蹈蹲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蹲动作。
2.学生能够在音乐的节奏下,自如地进行舞蹈蹲动作。
3.学生能够在舞蹈蹲的过程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二、教学重点1.舞蹈蹲动作的正确姿势。
2.舞蹈蹲动作的节奏感和动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舞蹈蹲的过程中,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2.如何让学生在舞蹈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节奏感和动感。
四、教学准备1.音乐设备。
2.舞蹈蹲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3.舞蹈蹲的讲解材料。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在开始教学之前,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准备好进行舞蹈蹲的学习。
2. 示范和讲解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舞蹈蹲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同时,老师也要对每个动作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
3. 练习在学生掌握了舞蹈蹲的基本动作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下进行舞蹈蹲的练习。
4. 纠正和指导在学生进行舞蹈蹲的练习过程中,老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动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蹲的技巧。
5. 总结在教学结束之前,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示范和讲解的环节,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
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也及时地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姿势,并给予了指导和建议。
这些措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舞蹈蹲的技巧。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单腿下蹲换腿舞蹈教案
![单腿下蹲换腿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2c6b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a.png)
单腿下蹲换腿舞蹈教案舞蹈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美感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升个人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单腿下蹲换腿舞蹈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舞蹈动作,它要求舞者在单腿支撑的情况下进行下蹲并快速地换腿,需要舞者具备较强的平衡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单腿下蹲换腿舞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舞者们提升技艺,并享受舞蹈的魅力。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动作,帮助舞者们掌握单腿下蹲换腿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教案内容包括舞蹈动作的分解训练、技巧指导和实战演练,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舞者们逐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二、教案内容。
1. 热身训练。
热身训练是舞蹈训练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地帮助舞者们预热身体,减少受伤的风险。
热身训练内容包括慢跑、拉伸、关节活动等,时间约为10-15分钟。
2. 基础动作训练。
(1)站立姿势,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身体挺直,目光前视。
(2)单腿下蹲,从站立姿势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向后抬起并弯曲,然后慢慢下蹲,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3)换腿动作,在单腿下蹲的基础上,快速地将支撑腿和抬起的腿进行交换,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3. 技巧指导。
(1)平衡感训练,通过站立姿势和单腿下蹲的训练,帮助舞者们提升自己的平衡感,保持身体的稳定。
(2)肌肉控制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单腿下蹲和换腿动作,帮助舞者们提升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让动作更加流畅和自然。
4. 实战演练。
在掌握了基础动作和技巧之后,舞者们可以进行实战演练,通过音乐的节奏进行单腿下蹲换腿舞蹈动作的练习和表演,锻炼舞者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魅力。
三、教案总结。
单腿下蹲换腿舞蹈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舞蹈动作,它要求舞者具备较强的平衡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训练,相信舞者们可以逐步掌握这一动作的技巧和要领,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希望舞者们能够在舞蹈的世界里,尽情展现自己的舞蹈魅力,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舞蹈蹲的教案优秀6篇
![舞蹈蹲的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88d0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3.png)
舞蹈蹲的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舞蹈蹲的教案优秀6篇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教学时间,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需求,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舞蹈蹲的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单腿蹲(教学知识)
![单腿蹲(教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16c489f2b160b4e777fcf03.png)
教案课题名称:基础训练(单腿蹲)授课对象:12-14岁儿童授课教师:XXX课题名称:基础训练(单腿蹲)授课对象:12-14岁儿童教学目的:训练学生软开度,同时训练跟健的软度和力度,在单腿重心上进一步加强腿部的力量、韧性各关节韧带的柔韧、灵活。
训练学生腿部的肌肉拉伸和动作时所需的力度、开度。
更好的为跳跃动作打下发力的基础。
教学难点:主力腿和动力腿的同时蹲、起。
教学重点:下蹲时绝对不能撅臀部,注意腿的外开度。
动作的全过程都始终在主力腿重心上完成,下蹲推起始终保持身体的直立,不能有曲折,伸直时由脚尖启动带领。
教学准备:碟片教学时数:一学时教学过程:(一)放段音乐集合,师生问好。
(二) 导课:1、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蹲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2、生: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等3、师:(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一位脚,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按照要求训练站立,然后让学生自己找找蹲的感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单腿蹲组合。
(三) 1、找一名学生示范讲解:单手扶把(身体侧对把杆,离把约一脚远,扶把手放在身体稍前一点),单手起三位,脚五位,整个身体犹如被紧紧夹在两个平面当中,头上犹如重物下压被迫下蹲,但又要往上顶重物的感觉,主力腿推起时,动力腿同时由脚尖带动伸直。
2、下蹲到底和推起的时间是一样的,并且要均匀、连贯、柔韧。
下蹲时绝对不要撅臀部,主力腿下蹲要充分,整个脚底都要着地,不能使脚跟离地。
3、动力腿收回到膝盖后方(旁腿和后腿收至后方,正腿收至膝盖前方)。
主力腿下蹲时,动力腿弯曲放置在主力腿的脚踝处。
(后、旁腿在前,正腿在前)在前述前、旁、后角度控制停留,各做一次,反面做一次。
然后双手扶把再一边做一次旁腿的蹲起,一位手结束。
4、数节奏做一遍,合音乐,完成组合。
教学后记:因为一节课都属于收紧状态,所以最后可做一个放松的小组合,给学生一点放松、舒展时间。
舞蹈蹲组合教案
![舞蹈蹲组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b825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5.png)
舞蹈蹲组合教案教案标题:舞蹈蹲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舞蹈蹲动作的基本要求。
2. 学生能够熟练地组合不同的舞蹈蹲动作,形成流畅的舞蹈片段。
3. 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蹲组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教学重点:1. 舞蹈蹲动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舞蹈蹲动作的组合和转换。
3. 舞蹈蹲组合的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舞蹈蹲动作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2. 舞蹈蹲组合的音乐背景。
3. 教学空间的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播放一段舞蹈蹲动作的示范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讲解基本舞蹈蹲动作(10分钟):1. 依次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舞蹈蹲动作,如蹲跳、蹲转、蹲立等。
2. 通过示范和解释,详细讲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3. 强调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连贯流畅的重要性。
练习基本舞蹈蹲动作(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基本舞蹈蹲动作的练习,注意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和姿势。
2.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反复练习,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基本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舞蹈蹲组合练习(2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段简单的舞蹈蹲组合,让他们理解组合的概念和方法。
2. 分组让学生自行创作舞蹈蹲组合,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舞蹈蹲组合,其他学生可以给予鼓励和建议。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
2. 强调学生在练习舞蹈蹲组合时要注重动作的流畅性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舞蹈蹲动作的熟练度和自信心。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舞蹈比赛,展示他们的舞蹈蹲组合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蹲组合的创作比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对学生的舞蹈蹲组合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性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学习舞蹈蹲组合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基训单腿蹲的动作要领
![基训单腿蹲的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3bda60e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8.png)
基训单腿蹲的动作要领
基训单腿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腿部肌肉的运动,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臀部和小腿肌肉。
下面是基训单腿蹲的动作要领:
1. 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2. 将体重转移到左腿上,右腿向后抬起,脚尖着地,保持身体平衡。
3. 慢慢弯曲左膝盖,直到左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时右腿向后伸直。
4. 保持姿势,感受大腿前侧和臀部的肌肉收缩,保持5秒钟。
5. 慢慢恢复原来的姿势,换另一条腿重复以上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缓慢、平稳,不要过度弯曲膝盖,以免受伤。
初学者可以先从少量的重复开始,逐渐增加次数和重量。
此外,保持身体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找到一个固定的点来帮助保持平衡。
基训单腿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腿部肌肉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只要掌握好动作要领,坚持练习,就能够收获理想的效果。
舞蹈课蹲教案
![舞蹈课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0298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1.png)
舞蹈课蹲教案教案标题:舞蹈课蹲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蹲姿动作,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舞蹈表演中。
2. 学生能够感受到蹲姿动作对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3. 学生能够通过蹲姿动作的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教学重点:1. 蹲姿动作的正确执行。
2. 蹲姿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室内清理整齐,确保学生的安全。
2. 提前准备好音乐,以配合蹲姿动作的教学和练习。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或展示一些舞蹈图片,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在舞蹈中,有哪些常见的动作和姿势?探究(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蹲姿动作的基本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身体重心放在脚跟或脚掌上。
2. 演示蹲姿动作的正确执行,并通过口头指导和示范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 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蹲姿动作的练习,重点关注学生的身体姿势和动作的协调性。
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蹲姿动作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在哪些舞蹈中可以使用蹲姿动作?蹲姿动作可以表达哪些情感或意境?2.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舞蹈创作,要求其中包含蹲姿动作,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舞蹈,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巩固(1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蹲姿动作的挑战:尝试进行连续或变化的蹲姿动作,加强对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2. 结合音乐,让学生进行蹲姿动作的自由表演,鼓励他们展示个人风格和创意。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和目标。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蹲姿动作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和体验?3.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和舞蹈实践中运用蹲姿动作,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形象。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舞蹈俱乐部或舞蹈培训班,进一步提升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2. 推荐学生观看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拓宽他们对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舞基训单腿蹲教案【篇一:舞蹈基本功集训技巧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基训技巧训练教案教学目的、任务: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第二章学习内容地面训练一、上肢训练: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3.胯部:横叉、竖叉、三、训练要求: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
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杆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3.小涮腰、横拧组合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5.丰富节奏。
加强节奏变化二、擦地:一位擦地:规格与要求:(1)不准脍脚且膝盖要伸直(2)胯打开且小屁股往里包收紧(3)肩膀放松沉下来且微微打开组合:右腿: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前边四个八拍 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旁边四个八拍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后边四个八拍左腿和右腿是一样的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3.前后摆动并环动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三、小踢腿: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2.带点地小踢腿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四、单腿蹲:1.前、旁、后、带勾脚2.单腿带端掖腿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五、腰: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2.疗腰、大技步、卧点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4.大涮腰探海辗转5.风火轮六、控制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3.搬前、旁、后腿七、大踢腿:1.前穷、后大踢腿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3.旁腿接拔腿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5.旁腿接立身射燕6.踢紫金冠7.片蹁、盖腿中间训练一、腰: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2.慢、快涮腰3.卧云4.风火轮二、大踢腿:1.原地、踢前、旁、尼腿、进行式 2.紫金冠3.中速行踢前、旁腿4.强调身法连接流畅三、控制:1.前旁后,吸伸抬、半环动2.大射燕、探海3.加强流畅感及身韵的连接四、跳:1.一位、二位、变位跳、五位换脚跳 2.小射燕跳3.变身跳250度腿探海跳五、中跳:1.一、二、五位跳2.变位跳、交叉跳六、大跳:1.错步级跳、错步射燕2.错步级跳、错步射燕3.错步撩跃、错步凌空4.变身跳技术技巧:一、转、1.平转2-3个2.斜线平转:8个二、翻身类: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又点翻身3-5个第三章:教学方法与要求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一、树立中国舞严谨、规范教学作风二、外部动作与内在意识谐调统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准确地动作示范,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达。
四、因材施教、集体授课与个另辅导相结合。
五、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对象及时进行调整1,重点在老师要会技巧,言传身教和经验积累。
2,技巧的基础是练好倒立,而且开技巧前的起范儿很重要。
比如手是扩指手型,手的方向(打侧手翻指尖对旁,前桥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过程中,每个技巧的发力点是哪里,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力,肌肉一定要收紧。
可以让孩子们多做些腹背肌的练习……单腿前桥和单腿后桥3,教前桥,首先要解决倒立,下腰的基础问题。
先让学生练倒立,要求又轻又稳,崩腿崩脚尖,落到把杆上没有声音。
倒立熟练之后在进行前桥的练习。
手落地手直,脚落地脚直,注意协调的圆;放轻松。
关键在腰和肩,手要具备基本的支撑能力,在操作的时候头看前面,别看地面,让孩子准备做倒立,老师在旁边,当孩子做动作的时候老师用手顶一下孩子的腰,让他知道什么地方用劲。
技巧主要是通过力度、幅度、速度来体现。
我们要把情感与气韵融在一起,让动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随感而变,顺情而化。
加强力度,空中腿一定要180度然后在脚准备掂地时拉肩单脚掂地时要挑腰左脚最好是在腰起来后在放下!(这做单一的练习)熟练之后可串起来!老师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练习舞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经验就好了。
4,教侧翻时脚打直,注意最开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个身体要保持直立,臀部要收,低头。
双手也要成一条直线。
不是往外甩开的,手脚要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脚要往内收,就是手的方向。
注意学生腿弯是因为心虚,或者习惯性弯腿等原因。
先让孩子把侧手翻玩好。
等手翻玩的直了顺了就能带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诉他们----蹬腿,摆腿,提腰,展手。
5,教古典舞中点翻身时头保持一个点不动,侧腰和后腰要挑住。
这个不能放松。
其实点翻就是从左边侧腰画个圈在回到左边侧腰的一个动作。
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觉。
就会感觉很顺。
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于感觉主力腿的压力重,转的很难受,找不到别人转的很顺的感觉是因为右边的侧腰和后胸腰没有用力。
6,教压腿时三种正确姿势(1).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比如高台、桌椅,双腿并拢站立,抬起左腿将脚跟放在肋木上,脚尖勾起,踝关节屈紧,两手扶在左腿膝盖上。
两腿伸直,挺腰,同时一定要收髋,这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上体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压腿的动作,逐渐加大力量,然后换腿做。
根据柔韧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额甚至下颌去接触脚尖。
(2).侧压腿【篇二:古典舞基训】第一章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概要一、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总要求: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独具的风格、特性,而这种所谓风格特性,也就是中国古典舞这门艺术的神韵特征之所在。
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总要求就是要围绕着形、神、劲、律进行的整体而系统的训练。
它是中国古典舞的神韵特征的突出表现。
形——指的是外形。
它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外部形态特征。
除人体共性的舞蹈所需要的直立形态外,中国古典舞的外形特点是在拧、倾、圆、曲基础上的各种舞姿造型和相应的技术技巧,以及动势过程的展现。
神——民族的神韵、神态和气质。
这是古典舞的内涵。
劲——劲头儿,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慢和快、松和紧、开与合等等对比的方法,也称做反衬法,中国古典舞所要求的劲头儿,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寸劲儿”,它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用力方法。
律——韵律及运动规律,平圆、立圆、8字圆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动势的精髓。
留下身、走上身,或者留上身、走下身是中国古典舞的动势规律。
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闪展腾挪是中国古典舞从外形到内在的审美要求。
由此决定了形、神、劲、律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四大要素,离开了它们就没有了真正的古典舞精髓,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自身民族的风格特性及神韵特征,从而其训练的价值及意义也必将荡然无存。
二、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的任务及特点根据中国古典舞舞种的特性需要,以中国古典舞审美意识为基点,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属性的原则下,确定训练的目的和手段,培养既有中国古典舞的神韵又有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具有全面能力的演员,是我们的训练特点和最终任务,为此我们应当认识和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并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新鲜的认识和发展。
(一)中国古典舞训练上的特点1、外形的特点(1)除直立外,拧、倾、圆、曲的外形特点是区别于其他训练的外部特征。
(2)以躯干为核心的重要特征,是完成中国古典舞舞姿以及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重要环节。
(3)各类舞姿在规格、要求上的特殊性构成的中国古典舞鲜明的风格性。
2、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由于外形特点以及技术技巧的需要中国古典舞需要大幅度的软开能力(柔韧性)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它对头、颈、肩、胸、腰、髋、上肢、下肢各个部位的回旋幅度要求很大,同时所需要的不仅是软开度而且还要求具备力量,因此刚柔并济是中国古典舞素质能力需要的特点和训练上追求的目标。
3、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的特点以腰为轴,以胯为本,以脚为根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力方法和运动意识,缺少或根本没有这种用力方法和运动意识就不会达到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要求。
4、中国古典舞的连接特点平圆、立圆、8字圆是中国古典舞所有连接特点,而8字圆又是各种转换连接中的必然过程,是转换的衔接点,在运用过程中有时是局部的,在审美上它是一个弧线,离开了弧线也就没有了圆,没有圆就没有了动势,而缺少了动势的动作变化就是相加的,是生硬的,就会不顺、不圆、不流畅自如。
5、中国古典舞的节奏特点平铺直叙不是中国古典舞所要的节奏,也达不到古典舞的审美要求,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则是古典舞所要的节奏特征的总的概括,无论从外部形态的要求标准,到内在意识的发掘阐释,都是对中国古典舞风格特性的恰当比喻。
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底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审美特征,如:中国的书法、绘画、雕塑、壁画,体现出静中有动的神韵和节奏,而舞蹈就是活动起来的书法和雕塑,流动中的画圈,因此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是中国古典舞基本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种节奏特征的训练就会缺少中国古典舞的神韵要求。
(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风格、规格及动势特点1、转的技法动势与身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翻身技巧的民族性是体现在上身在倾斜状态上的技术技巧,它的闪光点在于它的节奏上的闪展和灵巧。
3、跳类技巧的形成和发力方法有着古典舞自己的特点。
第二章、舞蹈教学常用术语一、常用舞蹈术语[八个方位——1—8点] 是用以规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专业术语。
即:场地正前为第一分位——“1点”;右前、右旁、右后为第二、三、四方位——“2、3、4点”;正后为第五方位——“5点”;左后、左旁、左前为第六、七、八方位——“6、7、8点”[扶把训练] 即学员手扶把杆做舞蹈练习。
分“单手扶把”和“双手扶把”(见图)。
[中间训练] 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
是相对“扶把训练”(因把杆多设在场地四周)而言。
[对称动作] 指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
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左转身”的对称动作即“右转身”。
[动作的左与右] 单一舞蹈动作一般都分左、右两面,通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分。
如左腿向前踢腿“左前踢腿”;右手做“盘手”即称“左盘手”。
舞蹈训练中常称“左虚步”、“右端腿”、“左托“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该动作。
[动作的单与双] 有些动作以单臂(或腿)做动作时多称左或右(见上条);以双臂(或双腿)做时即标以“双”字.如“双山膀”、“双摇臂”、“双起双落”等。
[面向、视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眼看几点(即视向)”时,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8点”,即脸和视线均朝8点。
[亮相] 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