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适用探究
浅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赔偿
![浅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的赔偿](https://img.taocdn.com/s3/m/71c65a0aa6c30c2259019ee0.png)
行研 究 , 确 知 识 产 权 侵 权 损 害 赔 偿 的原 则 , 出 比较 科 学 的 明 找 赔偿计 算 方法 。 保 护知识 产权 , 法律 更 加公正 、 法 、 对 使 合 快 捷、 效具有重要意义。 有
权 利 人 就 有 权 提 起 民 事诉 讼 并 通 过 人 民法 院 的 判 决 强 制 其 承 担 民 事 赔 偿 责 任 。赔 偿 损 失 是 《 民法 通 则 ) < 、 专利 法 ) < 标 、商 法 ) < 作 权 法 》 知 识 产 权 法 规 定 的 多 种 具 体 侵 权 民 事 责 和 著 等
任形 式的一种。 对 财 产 权 和 人 身 权 造 成 损 害 的 侵 权 行 为 的表 现 形 态 , 与
1 知识 产权 侵权 摄謇 赔偿 的含义
根据 我 国 民法 和 知 识 产 权 法 理 论 ,知 识 产 权 侵 权 损 害 赔 偿 通 常包 括 三 重 含 义 : 先 , 是指 一 种 权 利 人 与 加害 人 之 间 首 它
[ ] a l G m l . e ln s o e. e 1 W o c c . P c o e 2 P u a b e M r i t n N i o d o k U l s &
只 能 被 该 领 域 通 过 授 权 的用 户 查 看 。此 外 , 汽 车 制造 商 的 角 从 度 上 看 , 想 保 证 C M 系统 的 有效 应用 , 须 让 经 销 商 受益 。 要 R 必
维普资讯
ANJ CI E& T CHN OGY I S E N NC E OL
户 直 接 接 触 , 要通 过 经 销 商 来 了解 客 户信 息 ; 销 商 一 方面 需 经 乐 于 接 受 制 造 商 通 过 网站 和其 它 媒 介 得 到 的 销售 线 索 和 潜 在 顾 客 信 息 , 一 方 面 又 不 愿 共 享他 们 收 集 到 的 潜 在 客 户 信 息 。 另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4c57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e.png)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1.引言专利侵权是指他人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专利权范围内的技术活动进行了使用、制造、销售、进口或者贮藏等侵权行为。
专利侵权的判定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争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最高法院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该指南对侵权的认定、举证责任、侵权损害赔偿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细致的规定。
2.专利侵权指南解读根据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对于侵权的认定,主要应从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和举证责任三个方面进行审查。
侵权行为应当明确表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是否涉及了专利权人的专利权利益。
而侵权责任则涉及到侵权方的过错程度,实施侵权行为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或者过失。
另外,举证责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指南中明确了侵权方和被侵权方在举证责任上的区别。
3.专利侵权指南的适用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的发布对于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规范了相关的法律适用,也为专利权人和侵权方之间的纠纷解决提供了依据。
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和相关证据进行判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适用专利侵权指南时,不仅要考虑到指南本身的规定,还需要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实际情况。
4.对于专利侵权指南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的发布是非常及时和重要的。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
专利侵权指南可以为专利侵权案件的司法审理提供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创新成果,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
5.总结2017年专利侵权指南的发布,为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为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专利侵权指南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适用专利侵权指南,为侵权案件的解决提供更为准确和合理的判决。
专利侵权诉讼中法定赔偿的适用
![专利侵权诉讼中法定赔偿的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7aa1c5d15abe23492f4d12.png)
专利侵权诉讼中法定赔偿的适用陈志兴内容提要:“法定赔偿适用比例高”“赔偿数额相对偏低”等现象与专利权人主张适用法定赔偿 的比例高且很少提交证据直接相关。
法定赔偿适用遭受诟病的实质在于“赔偿数额相对偏低”,不能 真正达到保护专利权的目的,但并不能因为“适用比例高”而否定法定赔偿的价值。
法院应以“加大 保护力度”为导向,通过灵活运用证据规则、鼓励法官自由裁量等方式,尽可能地让法定赔偿的数额 与专利权的市场价值、创新程度相适应。
法定赔偿不应设置下限。
关键词:法定赔偿专利侵权诉讼专利法修改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statutory compensation is high, while the amount of indemnity is relatively low,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high rate of claiming statutory compensation, but lacking of evidence submission by patent holders. The true reason why statutory compensation is much criticized lies in the relatively low amount of indemnity, which cannot provide genuine protection for patent right. However, the value of statutory compensation should not be denied. The courts should seek to 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patents by using the rules of evidence flexibly and giving more discretion to judges, and try to enable the amount of statutory compensation to be compatible to the market value and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patents.KeyWords: statutory compensation; patent infringement litigation; patent law revision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确立,科技创 新成果,尤其是专利权司法保护问题的社会关注 度越来越高,甚至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不少与 此有关的提案(议案)。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之探析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之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7f3dc9d5bbfd0a795673c1.png)
【】 刘永. 2 论我 国知 识产权侵 权损害赔偿 的 归责原则 【] 宿州学院学 报, J.
2 5,8. 00
[】 崔玲蛾 . 知识 产权的侵 权损 害赔 偿 制度 【] 法制研 究, 0 , . 3 论 J. 2 48 0 [J 闰曙光 , 4 王安峰 . 浅论侵 害知 识产权 损害赔偿 的 归责原则 [】 东 南 J.
根 据我 国 民法 以及 知识 产权 理 论 , 识产 权侵 权 损害 赔偿 通 常包 括 以 知 下 三方 面 的含 义 : 首先 , 是指 一 种权 利 人 和加 害人 之 间 的权 利义 务 关系 , 它
即公 民、 人 和其 他 民事 主体 依法 享 有 的著 作权 、 法 专利 权 、 标权 等 知识 产 商
硕 士研 究 生,研 究方 向为 企 业法;
2 6 3
中 子商务 . 00. 1 国电 I 1 1 2
要 意 义。
【 关键 词 】侵权 损 害赔 偿 归 责原 则 赔 偿 范 围
中 图 分 类 号 :D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0 7 2 1 ) 一 3 - l 3 0 9 4 6 ( 0 1 2 6 0l 0 l 随着 时代 的进 步和社 会 的发 展 , 识在 现代 社会所 占比重越 来越 大 , 知 与 人们 的 日常 生活也 越来越 联系 紧密 , 信息 社会 要求法 律对于 知识 产权给 予更
还 是过 失 , 不论 行为 人 是否 受 刑事 、 也 行政 制裁 , 应 当就 财产 损失 的多少 均
确定 民事赔偿 的范 围 。 罚性 原则 是指基 于行为 人故 意实施 的恶 意行 为或者 惩 重大 过 失行 为 , 以处罚 行为 人 、 求抑 制 效果 、 追 对受 害 人和 社 会提 供法 律 救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法适用论要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方法适用论要](https://img.taocdn.com/s3/m/87d9282cccbff121dd36838d.png)
一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海 南 省教 育厅 高校 科 研 项 目 “ 南 省 上 市 公 司 自主 知 识 产 权 培 育 发 展 和 保 护 现 状 、 问 题 及 解 决 对 海
策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项 目编 号 :H s 2 0 — 8 jk 0 9 0 。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1 0 - 2 7 ( 0 , 1 0 1 — 5 0 7 8 0 2 1 )0 — 1 5 0
、 . .
一
中 途 分 类 号 :D 2 .2 9 34
一 ; 遥_ 、. . 一
一
; 、
;
收 稿 日期 :2 1 — 2 1 001— 0
~ . . .
害 赔 偿 额 的计 算 方 法 实 际 损 失 的 确 定 可采 取 权 利 产 品 销 量 下 降计 算 法 、 成 本 增 加 计 算 法 、价 格 腐 蚀 计 算 法 ,侵 权 所 得 以侵 权 产 品 在 市 场 上销 售 的 总 数 与 每 件 侵 权 产 品 的 营 业 利 润 或 者销 售 利 润 之 积 得 出, 许 可 使 用 费 可按 固 定 许 可 费确 定 法 、惯 例 确 定 法 、 虚 拟 自愿 协 商 法 、 分析 法计 算 ,适 用 法定 赔偿 时应 考 虑 多种 因素 。 关 键 词 :专 利 侵 权 ;损 害 赔偿 额 ;计 算 方 法
- . . |
一 一 额
:
: .. - . .- . . .J ..
嚣, 一 .
I_ ' :.
口 刘 远 山 ,余 秀 宝 ,李伟 文
( 南 大 学 ,海 南 海 海口
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是什么
![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2ec93f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3.png)
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和计算⽅法是什么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经注册的专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不得⾮法侵犯他⼈的注册专利,如果侵犯注册专利的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那么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及其计算⽅法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专利侵权赔偿标准和计算⽅法是什么专利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民法典》第1000条规定:“⾏为⼈因侵害⼈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为的具体⽅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效裁判⽂书等⽅式执⾏,产⽣的费⽤由⾏为⼈负担。
”最⾼⼈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若⼲问题的解答》第4条规定: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应当贯彻公正原则,使专利权⼈因侵权⾏为受到的实际损失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
专利侵权的损失赔偿额可以按照以下⽅法计算:(⼀)以专利权⼈因侵权⾏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损失赔偿额。
计算⽅法是:因侵权⼈的侵权产品(包括使⽤他⼈专利⽅法⽣产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使专利权⼈的专利产品的销售量下降,其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利润所得之积,即为专利权⼈的实际经济损失。
(⼆)以侵权⼈因侵权⾏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赔偿额。
计算⽅法是:侵权⼈从每件侵权产品(包括使⽤他⼈专利⽅法⽣产的产品)获得的利润乘以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所得之积,即为侵权⼈所得的全部利润。
(三)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费的合理数额作为损失赔偿额。
对于上述三种计算⽅法,⼈民法院可以根据案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
当事⼈双⽅商定⽤其他计算⽅法计算损失赔偿额的,只要是公平合理的,⼈民法院可予准许。
专利侵权赔偿计算⽅式⾼院规定第⼆⼗条第三款:“侵权⼈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
侵权⼈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般按照侵权⼈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专利败诉赔偿标准
![专利败诉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50587e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f.png)
专利败诉赔偿标准一、专利诉讼赔偿标准是怎样的1、专利侵权产生纠纷,专利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赔偿的标准按以下方式计算:(1)、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2)、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二、专利侵权应承担那些法律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依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赔偿的数额,依据实际造成损失或者获利的利益计算;难以约定损失或者获利的,按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许可费难以确定的,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实证角度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解析
![实证角度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8ba5f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6.png)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专利总719期第二十一期2020年7月实证角度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解析马晓怡胡光(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摘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价值对保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激励知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率极低,适用规则尚不健全,直接影响其制度价值发挥,原告怠于行使其举证权利或举证不充分及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低是导致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不高的直接诱因,为促进法律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应该得到规范指引。
关键词:实证;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中图分来号:D923.4;D9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1-00076-041引言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在专利、著作权等领域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强化民事司法保护,有效执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知识产权立法及司法实践或是已然对之作出有效回应,或是即将对之予以及时接纳。
2013年的《商标法》明确规定商标惩罚性赔偿制度,2017年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明确将推动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中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作为构建知识产权侵权赔偿制度的重点内容。
2021年6月1日即将施行的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亦都引入了惩罚性赔偿。
知识产权行为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的权利。
但在司法实践中,囿于各种原因,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仍存在诸多困境,一方面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几率极低,另一方面诉讼当事人因主客观原因无法有效启动惩罚性赔偿规则。
从应然角度而言,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应遵循基本规则。
2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状况的实证考察本文以实证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在样本搜集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为序,以“侵害商标权”“著作权侵权”“专利侵权”为关键字,“民事案件”“中级法院”为选样范围,“2020”为裁判年份,不设定地域和法院,并将同一原告案件合并选一,共选取200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民事判决书作为分析样本。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8a03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4.png)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理解与适用摘要:一、专利侵权判定的基本原则二、专利侵权判定的步骤和方法三、专利侵权中的侵权行为类型四、侵权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五、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和解决六、我国专利侵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展望正文:专利侵权判定是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权利人和侵权人来说,了解和掌握专利侵权判定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的理解与适用,为大家详细解析专利侵权判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专利侵权判定的基本原则1.全面覆盖原则:被控侵权技术方案必须覆盖专利权要求书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才构成侵权。
2.等同原则:如果被控侵权技术方案采用了与专利权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等同的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
二、专利侵权判定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专利权要求的保护范围,分析专利权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
2.对比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找出与专利权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的特征。
3.判断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是否实现了专利权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从而确定是否构成侵权。
三、专利侵权中的侵权行为类型1.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权产品等行为。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公开、使用、许可、转让侵权专利等技术。
四、侵权证据的收集和运用1.收集被控侵权产品或技术方案的样本、销售记录、宣传资料等证据。
2.通过专家论证、技术对比等方法,明确侵权事实和侵权责任。
3.在诉讼过程中,充分利用证据规则,争取最大程度的证据支持和赔偿。
五、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和解决1.协商和解:双方在侵权纠纷发生后,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调解:由第三方协调,协助双方解决纠纷。
3.仲裁或诉讼:将纠纷提交至仲裁机构或法院,寻求法律裁决。
六、我国专利侵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展望1.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专利侵权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
2.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侵权成本。
3.未来,我国将继续完善专利法律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试析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
![试析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cff93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5.png)
试析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管育鹰摘要: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已全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为准确理解和发挥该制度的功能,亟需在司法实 践中进一步明确其具体适用条件。
按目前各单行法的规定,惩罚性赔偿应当依权利人的请求启动,根据当事人举证,法院在按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非法获利、合理的许可费三种方式之一计算出 赔偿额基数后,对有主观故意的侵权人按照侵权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施以加倍的赔偿责任。
鉴于目 前大多数知识产权案件仍采取法定赔偿的方式,且法定赔偿本身也有对惩罚性因素的考量,短期看 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增幅有限。
适用惩罚性赔偿还需考虑与侵权行政、刑事责任的协调,严重侵 害知识产权有责任聚合的案件宜在专门法院或法庭以“三审合一”模式解决。
关键词: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条件引言损害赔偿的基本目的是填补被害人所受的损 害,学说理论上将其称为“损害填补原则”,这 也是各国民法的共通原则。
〔1〕因客体的无形性及 其市场价值评估的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知识产权 侵权损害赔偿额的判定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各国司法 实践的难题。
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克服权利人对 “损害”的举证困难,各国除了实际损失外逐渐发 展出另外几种计算损害的替代方式,即侵权人的非 法获益、合理许可费倍数,以及根据前几种计算方 式均难以证明损害赔偿额时采用的法定赔偿(也称 定额赔偿),英美法国家还在立法和判例中针对恶 意侵权的情形引入了惩罚性赔偿。
我国对侵害知识 产权损害赔偿一般遵循相当于民事损害填补原则的 “全面赔偿原则”或“填平原则”,〔2〕但面对“举 *证难、赔偿低”这一长期困扰权利人、影响知识产 权保护实效的问题,针对恶意侵权引入英美法国家 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充分发挥其威慑和惩戒作用以 加大保护力度,在理论上、政策上、立法上逐渐形 成了共识。
目前我国2〇2〇年颁布的《民法典》以及各个知识产权单行法均明确了惩罚性赔偿条款,有必要考察域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立法和实践,深人 探讨惩罚性赔偿适用中的问题,明确相关规则和裁 判思路,提高法律实施的可预期性,确保立法意图 得以实现。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方法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ce72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e.png)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方法一、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评估的重要性。
1.1 知识产权就像创作者的孩子。
知识产权对于创作者来说那可是宝贝,就如同自己精心养育的孩子。
创作者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时间和金钱,才让这个“孩子”茁壮成长。
一旦被侵权,就好比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创作者那叫一个心疼啊。
所以,准确评估侵权损害赔偿,是给创作者一个公道的重要方式。
1.2 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
在市场这个大环境里,知识产权就像游戏规则的一部分。
如果侵权行为得不到合理的赔偿评估,那就会乱了套,就像一场足球比赛没有了裁判按照规则判罚一样。
那些遵守规则的企业和个人会觉得不公平,市场秩序也会被破坏得一塌糊涂。
二、常见的评估方法。
2.1 市场比较法。
这个方法就像是在市场里找“同类项”。
比如说,有个专利被侵权了,那我们就去看看市场上类似专利的授权费用大概是多少。
如果有个跟被侵权专利差不多的专利授权给别人是10万块,那这个被侵权专利的赔偿金额就可以参考这个数字。
这就好比你去市场买东西,看到旁边类似的东西卖多少钱,你心里就有个底儿了。
不过呢,这种方法也有难处,有时候很难找到完全相似的知识产权交易案例,就像在一堆沙子里找两颗一模一样的沙子,不容易啊。
2.2 收益法。
这收益法啊,就是看这个知识产权本来能给权利人带来多少收益。
打个比方,一个软件有版权,正常情况下一年能赚50万。
结果被侵权了,市场份额被抢了不少。
那我们就得算一算因为侵权少赚了多少钱。
这就像农民种庄稼,本来能收100袋粮食,被人偷了一部分,那损失的粮食数量就得好好算算。
但是呢,要准确算出这个收益可不容易,因为市场是多变的,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收益的计算。
2.3 成本法。
成本法简单来说就是看权利人投入了多少成本在这个知识产权上。
比如一个商标,从设计到注册,花了5万块钱。
那侵权赔偿的时候,这个成本就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这就好比你盖房子花了多少钱,如果别人把你的房子弄坏了,你花的钱就是赔偿的一个依据。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研究共3篇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2712b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0.png)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研究共3篇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研究1概述:本文将探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侵权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但如何确定赔偿数额却一直是众多法律和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众多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入手,详细分析每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及其实践意义。
一、侵权行为的损失赔偿专利保护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形式,特别是在技术创新领域,专利申请人必定会面对潜在的侵权主体。
对于专利侵权行为的损失赔偿,可以分为两种计算方式:实际损失和利润。
实际损失指的是专利权人由于侵权行为而遭受的实际损失。
例如,在产品上的专利侵犯导致专利权人销售额减少,受到的损害为销售额减少的金额。
此外,实际损失还可以包括专利保护费用、专利侵权诉讼费用等一系列实际支出。
而利润赔偿是指由于被侵权者的产品导致原告失去的利润。
例如,侵权行为导致原告失去了可能赚取的利润,而这种利润会在侵权产品流通到市场的时候被侵权行为者获得。
侵权主体可以通过偷窃知识产权等行为,让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就导致原告的利润受到了侵害。
因此,判决侵权主体应该赔偿原告失去的利润,是一种重要的赔偿方式。
二、众多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1. 常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常规损害赔偿是指通过向受害方提供“赔偿”的方式,以该方受到“社会”(例如专利保护政策)的偏差程度为基础,计算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一种计算方法。
常规损害赔偿的主要特点是显著简单,并且在有关侵权程度合法的众多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2. 重构测试在实际的实践中,为确保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的准确性,需要准确测试出受害人的实际损失。
重构测试是一种特殊的测试方式,它通过模拟和比较模型数据来检查和确认在某个计算年度内发生的损害程度。
重构测试主要适用于需要采用专门的模型才能计算出原告的损害赔偿的情况,例如某些特定领域的高科技产品。
3. 美国Gauntlet TestGauntlet Test源自美国联邦法院赋三板斧中的摇铃案中的逐步检测方法(Katko,668 F.2d 1204 (9th Cir. 1982))。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50a97902768e9951e7386d.png)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一、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无论是理论还是实物界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均存在着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侵权的损害赔偿应当是补偿性的,这是符合民法中的损益相当原则的;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应当是具有惩罚性的,特别是对那些行为人故意侵犯知识产权,或者是侵权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如果不进行一定的惩罚就难以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蔓延。
我认为,损益相抵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民事主体的权利受到损害的的情况下,侵权行为人应当给予相当于损害价值的赔偿,以使其权利恢复到未受损情况下应当具备的状态。
如果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定为具有一定的惩罚性,那就会使受害方获得多余的利益,这种超过的部分实际上是一种私人罚款,而民事主体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并没有惩罚对方的权利,况且这与私法的补偿性质是不相符的。
这种情况会导致这样一种负面的影响:鼓励人们去追求不正当的利益。
这与民法的公平、损益相抵、以及等价有偿等原则是不相符的。
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之所以坚持应当采用惩罚性原则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对侵权行为人给予一定的惩罚,就会有效的抑制侵权行为。
但我认为并非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抑制侵权行为。
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立法及司法解释中,只有著作权的立法是符合补偿性这一原则的。
《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 ,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 ,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 ,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 ,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适用的顺序是优先适用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实际损害,侵权人违法所得次之 ,法定赔偿额又次之。
商标法与专利法中对于实际损失与违法所得没有规定严格的适用顺序,而是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赋予权利人选择权,然而在具体的案件当中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与侵权行为人的违法所得并非是相同的。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如何定?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如何定?](https://img.taocdn.com/s3/m/714626c5da38376baf1fae35.png)
定 G先 生 将 涉 案 专 利 独 占许 可 原 告 实 施 ,许 可 费 为 5 O 万 元 , 同 有 效 期 为 1 年 , 告 有权 就 侵 权 行 为 以其 合 0 原
自己名 义 向 法 院 起 诉 。原 告 以 于 2 0 0 5年 以 7 0 元 的 00
的 发 票 。因 此 Z先 生 销 售 涉 案 淋 浴 房 产 品 属 来 源 合 法 ,故 其 只 应 承 担 停 止 销 售 的 法 律 责 任 ,不 承 担 赔 偿责任。 鉴 于 原 告 没 有 提 交 证 明 被 告 J 司 生 产 、销 售 公 涉 案 卫浴 产 品 的数 量 及获 利 方 面 的证 据 , 没 有提 也 交证 明其 因被 告 的侵 权 行 为所 受 到损 失 的证 据 , 故
产 品 ,能 证 明 有 合 法 来 源 的 , 承 担 赔 偿 责 任 。原 不 告 没 有 证 据 证 明 被 告 Z先 生 知 道 涉 案 淋 浴 房 系 侵 权
产 品 , Z先 生 又 提 供 了 证 明 其 自被 告 J 司 进 货 而 公
20 0 5年 , G先 生 与原 告 签 订 《 利 实 施 许 可 合 同》,约 专
。
依 法
李文 红 律 师 通 过 对 案 例 的 分析
,
就
不 应 承 担 侵 权 责任 品
,
本人
从 J
公 司仅 购 进
。
一
台此 种 产
侵 害 专 利 权 的 损 害 赔 偿 问 题 发 表 了 自己 的 意 见
。
今 后 本人 绝 不 再 销 售 该 产品
。
本 人 不 同意原 告 的
诉讼 请求
案情 简 介 】 【
术 特 征 。在 审 理 期 间 , 告 z 生 提 交 了 告 J 司 被 先 被 公
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合理开支问题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合理开支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cd2ce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2.png)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合理开支问题研究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也日益增多。
在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合理开支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合理开支如何计算,又该如何评估?下面就以三个案例来进行详细讲解。
案例一:某公司生产的一款电子产品被发现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被要求停止生产,并赔偿损失。
但某公司提出,由于该产品已生产过大量,因此生产成本、库存费用、销售费用等均不应作为侵权损失。
但侵权方认为,这样计算的赔偿数额过低。
对于上述案例,法院认为,该产品虽然已经生产了大量,但如果没有侵犯知识产权,该公司也不会产生这些成本。
因此,生产成本、库存费用、销售费用等应视为侵权损失的一部分,应作为合理开支计入赔偿数额。
案例二:某公司在区块链领域进行研发,拥有一项核心技术。
但该技术被某公司员工盗取,用于成立新公司,进行商业竞争。
原公司提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但被告表示,其新公司成立过程中的一些费用和开支并非为了实现侵权行为,因此不应算作侵权损失。
对于上述案例,法院认为,侵权行为虽然不是被告新公司成立的唯一目的,但该公司的商业运营和发展离不开这一技术。
因此,被告新公司成立过程中发生的合理费用应视为侵权损失的一部分,应计入赔偿数额。
案例三:某公司开发了一个软件产品,但被发现存在着侵犯某知名公司的商标权问题。
原公司提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但被告表示,该软件产品并非主要以商标权作为销售点,因此侵权行为对该产品的销售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上述案例,法院认为,即使该软件产品并不是主要以商标作为销售点,但侵权行为仍然对原告公司的商标造成了损害,导致其商标价值下降,丧失了相关消费者对商标的信任。
因此,损害赔偿中应计入原告公司合理的维权费用等作为侵权损失的一部分。
结论:从上述三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合理开支计算是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侵权方应尽可能地承担合理的开支损失,并将其计入赔偿数额。
侵权专利处罚标准
![侵权专利处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4a79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3.png)
侵权专利处罚标准侵权专利是指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专利权人所拥有的专利技术或者销售、进口、制作、使用、许诺销售侵权产品等行为。
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对侵权专利采取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
下面是一些关于侵权专利处罚标准的参考内容。
1. 经济赔偿: 专利侵权行为损害了专利权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被确认侵权的行为,需要向专利权人支付经济赔偿。
赔偿数额会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对专利权人的损害程度、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等因素进行考量和计算。
赔偿数额通常包括实际经济损失和侵权行为所带来的合理支出。
2. 停止侵权行为: 被确认侵权的行为需要立即停止,不得继续销售、制作、引进等侵权产品。
如果继续侵权,可以按照惩罚性赔偿的计算方式进行处罚,赔偿数额可以高于实际经济损失。
3. 销毁侵权产品和工具: 被确认侵权的产品和与之相关的制造工具、加工设备等需要被销毁或者加以限制。
这样可以确保侵权产品不再流入市场,避免继续侵权行为。
4. 公开道歉: 对于恶意侵权的行为,可以要求侵权方公开道歉。
公开道歉可以对侵权方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并向公众传递维护知识产权的信号。
5. 罚款: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对于侵权行为还可以进行罚款。
罚款数额通常由法律规定,并且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性进行浮动。
6. 暂扣和没收侵权产品和利益: 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暂扣和没收侵权产品和获得的利益。
这意味着侵权方不仅需要支付赔偿,还可能失去侵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7. 补救性修复措施: 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害,法律规定可以要求侵权方进行补救性修复措施。
比如,恢复专利权人的声誉、重建市场秩序等。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侵权专利的处罚标准可能略有不同,请参照当地法律进行具体操作。
同时,在处理侵权专利时,还应考虑到侵权行为的社会影响、侵权方的悔过态度等因素。
此外,法律也对恶意和多次侵权行为给予更为严厉的处罚。
最后,寻求法律援助和专业咨询是确定侵权专利处罚标准的可靠方式。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研究
![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f59f6b5acfa1c7aa00ccd5.png)
财产 , 而且从年轻妻子获得 的利益相对前妻较少( 几乎没有 ) , 却必须付出巨大的投资, 可以说是净赔不赚 , 在利益驱动下, 大部分人都会慎重考虑而明智的选择拒绝离婚。 而且 年轻靓女 , 中年 富翁配在现 实生活中不可能也不能 普及 。不可能是 因为 ,男子事业 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进入黄 金时期这一情形 主要集 中于 老板 、影视 明星、教授 、 学者或 其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 而这些人在社会 中毕竟还是少数 , 多数人还是 以体力 为基本 生活来 源 ,效用 随着 年龄递减 ,因 此可 以说绝大部分 中年人对 于年轻女性不具有 吸引力 。不能 是 因为 ,如果这种搭配得 以普及 的话 ,社会上必然会 出现一 个 广大 的年轻 光棍群体 ( 不 甘心娶 中年 女性 ) ,即使有性 服 务等替代 性方 式 ,这一群体 的性 需求也远得不到满足 。由此 引发 的社 会问题 绝对是 极其 广泛而严 重的 , 社 会决不会允许 这种 情况 的发生。当然 ,数 量上的 “ 不可能”就已经是致命 性的 ,后 面的 “ 不 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虚拟的而已。
其侵权 损害赔偿 的概念 理应符合一般 侵权损 害赔偿的概念 , 其主要 的特点在于 ,加害人的侵权行为侵犯 了权利人 的专利 权 ,而专利权通常仅具有财产属性 ,并不带有精神属性 ,故 因专利侵权行为造成 的往往是权利人财产 的损失 ,加害人应 依法对这一损失承担赔偿 责任 。 然而专 利权 与一般 意义上 的财 产权存 在的 巨大差 异之 便在 于其无形性 ,作为一种无形财产 ,某一项专利 的价值 或者通过实施该项专利可直接创造 出的价值是难 以进行量化 的,所 以当专利侵权行为发生之时 ,专利权人无疑会遭受财 产上 的损失 ,然 而这种损失 的具体数额却 因专利权 的无形性 往往难 以确定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 司法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各地法 院在适 用 我国 《 专利法 》 规定 的专利侵权损 害赔偿数额 的计算方 式 之时存 在计 算标 准的不统 一 ,这一 问题 也因近年来专 利案件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究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a525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b.png)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究苏泽儒前沿聚焦摘要:知识产权以促进社会创新为其价值目标,但知识产权审判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制约了其创新功能。
惩罚性赔偿制度所具有的惩罚与预防功能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利武器,且二者皆具私权保护本质并能逻辑自洽,互相结合亦符合经济学原理而能相得益彰。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领域已正式引入惩罚性赔偿,与对该制度过度适用的担忧有所不同,在现实审判中惩罚性赔偿呈现出适应不足、法律规定不明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在制度设计上应注意对主观要素、客观要素和责任要素予以细化。
其中主观要素应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客观要素应构建以数额为认定要素,以其他要素为赔偿要素的评价体系;责任要素的关键在于确定计算基数和计算规则,以避免赔偿数额过高而导致的制度失控。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侵权;私权保护;制度构建基金项目:兰州大学横向科研项目“裁判与仲裁中的法律解释方法”(20190167)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982(2021)04-0049-11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正在推进的重要战略。
从国内环境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其核心为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欲达致该目标,通过科技创新以创造新增长点和实现结构转型为根本之策。
但是,当前国内肆意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依旧司空见惯,无法给创新者提供充分激励之宏观环境。
对此,202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
2021年2月1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7166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c.png)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理解与适用
摘要:
一、前言
二、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的理解
三、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的适用
四、结论
正文:
一、前言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总结审判工作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对专利侵权判定指南进行的修订。
该指南对专利侵权判定的原则、方法、标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专利民事案件的审判水平,解决审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统一裁判标准。
二、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的理解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保护范围的解释原则;
2.等同原则的具体应用;
3.禁止反悔原则的具体应用;
4.专利权有效原则的具体应用;
5.专利侵权判定中的技术调查、取证、鉴定和专家辅助人制度。
三、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的适用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主要适用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件。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该指南的规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专利侵权进行判定。
同时,该指南也对专利侵权判定中的技术调查、取证、鉴定和专家辅助人制度作出了详细规定,为专利侵权案件的审判
工作提供了操作性强的依据。
四、结论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 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专利侵权判定水平,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a33f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f.png)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 2017 理解与适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概念与作用
二、2017 年版《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主要内容
三、专利侵权判定的实质要件与技术条件
四、专利侵权判定的程序与方法
五、2017 年版《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特点与意义
正文
一、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概念与作用
专利侵权判定指南是指针对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为司法审判人员提供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方法和程序的指导性文件。
其主要作用在于统一专利侵权案件的审判标准,确保司法公正,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二、2017 年版《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主要内容
2017 年版《专利侵权判定指南》主要内容包括: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侵权行为的判定方法,以及损害赔偿的计算等。
三、专利侵权判定的实质要件与技术条件
专利侵权判定的实质要件包括: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技术条件方面,需要对比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权要求书记载的技术特征,判断是否存在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
四、专利侵权判定的程序与方法
在专利侵权判定过程中,法院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首先,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其次,分析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最后,判断被控侵权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方法上,通常采用技术对比分析、专家咨询、现场勘验等手段。
五、2017 年版《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特点与意义
2017 年版《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的特点在于,对标准必要专利、图形用户界面等热点问题作出规定,为司法审判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适用探究
专利是创新的重要保护手段,而专利侵权则是对创新者权益的侵害。
在专利侵权案件中,损害赔偿的准确计算是维护创新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上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首先,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受到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的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应当包括实际损失、被侵权人因专利侵权行为取得的利益、合理支出等三个方面。
然而,在具体案件中,如何确定这些因素的数额仍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根据《解释》,法院应当综合考虑专利的市场价值、专利权利人的损失程度、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量化计算。
然而,这些因素的具体衡量标准仍然不够明确。
例如,在计算专利的市场价值时,应当考虑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市场需求程度等因素,然而如何具体量化这些因素仍然存在争议。
再次,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需要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方面,专利侵权行为给创新者造成了实际损失,应当通过损害赔偿予以补偿。
另一方面,过高的损害赔偿标准可能会对侵权人造成巨大负担,甚至阻碍了创新的进程。
因此,在确定损
害赔偿标准时,需要平衡双方的权益,既要保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的适用是一个复杂而有待探究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我们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相关规定,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公正性。
同时,应当加强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能力和专业性,提高判决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究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标准,为创新提供更有力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