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智力主要有六种因素 :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适应社会、情绪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属于先天因素; 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后天的养成。
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学生成绩优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
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 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
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需要、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尽管智力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但它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则是众所公认的。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就, 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人们的智力出现了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分为量的和质的两个方面。所谓量的差异,一是智力的水平差异,二是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所谓质的差异一是智力的类型差异,二是智力的性别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差异对人们学业成就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在个性心理结构中, 诸多非智力因素组成了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是人的个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进行活动的积极程度。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学习动机、情绪情感及个性特质都会对学习成果有很大影响。
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肖张广厚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 搞数学不需太聪明 , 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 " 达尔文也曾说过:"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 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作为父母、老师,都希望学生超过自己,少年学有所长,长大事业有成。为子成龙,为生成才,都不惜一切代价,如春蚕,如蜡烛,如人梯,促其茁壮成长。有的学生天资聪灵,学习却一天天没了兴趣,成绩自然也不理想。作为家长无不唉声叹气,恨铁不成钢;作为老师,
无不为之惋惜,恨无回天之力。事实表明,有些学生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反应也快,并非“不是那块料”,而是另有原因。
生就灵性聪明,不等于智力就永葆出众;智力一般,也不等于知识摄取量就少。知识是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的,智力也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智力的开发,天资聪颖是基础,但二者不成正比关系;知识的增多,智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但有时并非起决定作用。观察发现, 天资、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培养学生成长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何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很多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这些是人们认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是人们将来从事专业活动、发展特殊能力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天资或素质是智力和特殊能力发展的天赋前提条件,因此,提倡优生优育是具有科学道理的,这对儿童乃至将来的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天资与智力不能划等号。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即使天资聪慧,但聪慧角度未必相同,在人的一般能力的表现上就千差万别了。有的观察力好,有的记忆力好,有的想象力丰富,有的能言善辩,有的反应敏捷,有的思维迅速等等。如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小时学习成绩一班,但观察力好,善于思考,后来闻名于世。天资的差异,也与人的特殊能力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人视觉特别灵,有的人听觉敏感,有的人在运动方面有独特性等等。但在实际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在智力因素上都力求全面发展,这是不切实际的,即使能让孩子全面发展,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使孩子心理负担太重,导致逆反心理产生,最后丧失学习上的兴趣。因此,天资聪慧,有的表现在特殊能力的发展上,未必就是智力的全面发展。智力作为人的一般能力,因受天资素质的影响,表现出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性,但不能因此说,这种不平衡性就不能改变。智力是在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的努力,在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智力是一个人动态的心理过程,是可以通过引导、学习、实践而发展变化的。从个人角度讲,影响智力发展的种种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的一个概念,是指对于智力的开发与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感觉、知觉、注意、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品质、信念和世界观、气质、性格等都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客观的因素, 还是主观的因素对智力某一因素或整体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影响, 当然也影响人的特殊能力的发展方向、水平、程度。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