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以及经典测试题库20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第一讲绪论
1、概念:
1)、免疫(immunity):即免除疫病和抵抗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识别“自己”, 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免疫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nfense)、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nfense)书: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Ppt: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大分子。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的功能。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3、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细胞、肥大细胞等一系列细胞。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MHC等结构。免疫器官又分外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bone marrow),胸腺(thymus),腔上囊(法氏囊,鸟类),中枢免疫器官为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提供了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即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第二讲抗原
1、概念:
1)、抗原(antigen,Ag):书: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Ppt:指能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刺激和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等免疫效应性物质,并能与相应免疫效应性物质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抗原决定基(antigentic determinant)(表位,epitope):书:指能被抗体、BCR或TCR识别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因常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又称表位。PPT: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3)、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须依赖T 细胞辅助的一类细胞,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
4)、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的一类细胞,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5)、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 :书:指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体(或抗原)与不同抗原(或抗体)发生的反应。Ppt:抗原(或抗体)除与其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可与其他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2、抗原的基本特性:
抗原一般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两种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又称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
合的能力。
3、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抗原自身因素:
(1)异物性(foreignness):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异物性。凡是在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自身成分发生改变,都会被机体免疫系统视为异物。抗原与机体间的种系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2)、理化性质:①化学性质: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多糖、核酸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于其他,蛋白质一般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②分子大小及其结构: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越大,其免疫原性越强。>10000有强免疫原性,<4000为弱免疫原性或无免疫原性;③结构复杂性④分子构象:抗原分子的空间构象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其免疫原性。例如构象表位丢失,则抗原会失去免疫原性。⑤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能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接近的程度。易接近性越好,免疫原性相对越强。⑥物理状态:一般状况下,聚合状态 >单体,颗粒状>可溶性。
2)、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两方面。
3)、免疫方式:
免疫方式是指进入宿主内的抗原剂量、途径、间隔时间、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类型等因素。
●剂量剂量适中
●途径皮内>皮下注射 >肌内>腹腔>静脉
●次数与间隔:次数不宜太多,间隔适当
●佐剂(adjuvant) 完全和不完全弗氏佐剂
4、抗原决定基(表位)的分类:
(1)、根据表位的结构分类:
可分为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
线性表位又称顺序表位,是由连续排列的氨基酸残基所形成的表位。构象表位由序列上不连续的氨基酸残基在空间上通过折叠形成特定构象又称非线性表位。
(2)、按抗原决定结合对象分类:
可分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即B细胞的BCR识别的表位,主要存在于天然抗原表面,以构象表位为主,不需要APC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T细胞表位即T细胞的TCR识别的表位,属于线性表位,需要先被APC识别,并之后与MHC形成复合物才能最终被相应的T细胞识别。
5、抗原分类(亲缘关系):
可分为异种抗原(xenogenice antigen)、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自身抗原(autoantigen)和异噬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
异种抗原(xenogenice antigen)指来源于另一物种的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allogenic antigen)指来自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的抗原,也成为同种抗原。
自身抗原(autoantigen)指那些能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使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的自身成分。
异噬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第三讲抗体
1、概念:
(1)抗体(antibody,Ab):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特异性识别、结合和清除相应抗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