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一、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牛顿(N)表示。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状态、形状或速度,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变。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拆分为多个力。

5.力的平衡:在力的合成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在力的合成不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力的不平衡状态。

6.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用帕斯卡(Pa)表示。

7.压力的计算公式:P=F/A(P为压强,F为作用力,A为受力面积)。

二、力的测量1.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常用仪器,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弹簧的伸长量与作用力成正比的原理:胡克定律。

3.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灵敏度:力的测量范围称为量程,单位力产生的示数变化量称为灵敏度。

三、平衡力与摩擦力1.平衡力和重力:当物体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情况:悬挂重物的情况下,悬挂点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的大小。

3.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分析:分解力的平衡条件,绘制力的平衡示意图,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4.摩擦力的概念: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时,两个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的力称为摩擦力。

5.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6.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物体间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材料等。

四、力的作用效果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状态、速度或形状。

2.速度对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速度的力称为加速度,使物体速度减小的力称为减速度。

3.力对物体形状的作用效果:拉力使物体变形产生拉伸应力,压力使物体变形产生压缩应力。

4.力对物体状态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例如使物体开始运动或停止。

五、动力与机械能1.动力的概念: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物体状态的力称为动力。

2.动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3. 动力计算公式:F = ma (F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三物理知识点11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1)定义: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2)单位:J。

(3)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物体质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2电路知识点(1)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4)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

(6)电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用电器四大部分组成。

(7)串联: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

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通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8)并联: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

特点: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损坏,其他支路不受影响。

3初三物理公式汇总(一)速度(1)定义: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公式:v=s/t(v是速度 s是路程 t是时间)(二)重力(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公式:G=m·g(G为重力 m物体质量 g重力系数)(三)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公式:ρ=m/V(ρ为密度 m物体质量 V物体体积)(四)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1X10、Pa 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 度,把 0 度到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 1 摄氏度,用符号笆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 35〜42 笆,分度值为 0. 1 笆。

8、焰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焰点即焰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矶、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焰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基本概念- 物质:构成物体的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 质量:物体惯性的量度,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推或拉,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 力的作用-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恢复力。

- 摩擦力:物体之间接触面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4. 机械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5. 简单机械- 杠杆: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来放大或减小力的简单机械。

- 滑轮:通过改变力的方向来减轻物体提升的难度。

- 斜面:通过改变物体上升的路径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1. 光的传播- 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光的成像-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能形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 凸透镜成像:根据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可以形成倒立的实像或虚像。

- 凹透镜成像:只能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3. 光的颜色- 光谱: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三、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物体间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2. 热传递-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的过程。

- 对流:由于温度差引起的流体内部循环传递热量的过程。

-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3. 热膨胀- 概念: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冷却后体积收缩的现象。

- 应用:测量温度的膨胀计、铁路轨道的缝隙设计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内涵:指由各种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
学性质的实体。

2、形态:包括气体、液体、固体三种。

3、性状:包括比重、弹性、膨胀性、流动性、粘性、电导率等。

4、物质的形成:由原子组成分子,再由分子组成晶体结构,就形成
不同的物质。

二、物体的运动
1、物体运动的类型:静止、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及循环运动。

2、直线运动:物体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其运动轨迹是直线。

3、抛物线运动:当物体经过一定的初速度,在其中一种力的作用下,其运动轨迹就是抛物线。

4、循环运动:物体受到多方向的力作用,运行一个完整的圆形周期,称为循环运动。

三、物体的稳定、不稳定机构
1、物体的稳定:物体在受外力作用下,能够平稳地存在,就是稳定的。

2、不稳定机构:物体受外力作用,会使它的外形、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失去稳定性,就是不稳定的。

3、分析物体的稳定:先要分析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哪一侧,重心在物体的下方,物体就是稳定的;重心在物体的上方,物体就是不稳定的。

四、物体的压强
1、定义:当物体受到其它物体的外力作用时,所受到的力的平均分布,就是压强。

2、分类:重力压强和施加外力压强。

3、测量:使用水柱高度法测量物体受到的压强。

重庆物理中考总结归纳

重庆物理中考总结归纳

重庆物理中考总结归纳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物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对重庆物理中考的考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重庆物理中考的重点之一。

在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力、力的合成、平衡力等概念。

同时,同学们还需要掌握力的作用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在力学部分的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力的分类与特点:重点梳理力的分类和特点,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力的合成:学习力的合成方法,掌握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 平衡与不平衡力:理解力的平衡条件,能够分析物体平衡的条件以及不平衡力引起的效果。

二、光学光学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重庆物理中考的重要内容。

在光学部分的考试中,同学们需要掌握光的传播规律、镜子成像、透镜成像等知识。

在复习光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学习:1. 光的传播: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折射传播等,理解光在介质中的速度改变原理。

2. 镜子成像:学习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掌握用光线追迹法画出镜子成像的方法。

3. 透镜成像:熟悉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学会用光线追迹法画出透镜成像的方法。

三、电学电学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重庆物理中考的重点之一。

在电学的考试中,同学们需要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在复习电学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与电压: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了解电流的测量方法和电压的表达方式。

2. 电阻与电路:学会计算电阻大小、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能够分析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3. 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并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四、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与热相关的内容,也是重庆物理中考重要的一部分。

在热学的考试中,同学们需要掌握热传导、热膨胀等基本概念,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热学方面的常识。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

物理知识点大全归纳初中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高,因为女高音发声体振动频率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乐器发出相同音调、响度的声音,音色不同,我们能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B超检查身体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如平静的湖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重庆中考物理考点知识归纳

重庆中考物理考点知识归纳

重庆中考物理考点知识归纳□□重庆中考物理考点知识归纳□一、能量、能的转化和转移1、自然界存在不同形式的能:机械能(声能),内能,电磁能(光能), 核能,化学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2、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互相转化。

3、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如:摩擦生热的做功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使静止的物体运动的做功过程是动能转移的过程。

二、机械能1、机械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力,一个是作用力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路程,两者缺一不可。

若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跟受到力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对物体没有做功.2、功率和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反之,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从公式 P=w/t 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做功多的,功率大; 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少的,功率大.从公式P=F'v可知,在功率P —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如汽车上坡时,当功率不变,司机采取换挡减小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若要保持速度不变,只有加大油门,增大汽车实际功率了。

3、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n=W有用/W总〈100%。

□机械效率与机械是否省力,机械功率的大小,做功的多少是无关的。

4、对于给定的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W总二W 有用+W额外,提咼机械效率主要措施有:口⑴增大提升的物重(不超过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物重),以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提咼效率.⑵在滑轮的转轴中加润滑油,减小摩擦阻力;减小动滑轮的自重。

即在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减少额外功,提咼效率。

内能1、正确区分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⑴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机械能是由物体的质量、速度、弹性形变和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所决定的.内能是由物体内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激烈程度和分子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

⑵物体内部大量分子一直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热能),但一个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重庆初中物理归纳总结

重庆初中物理归纳总结

重庆初中物理归纳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界万物的运动、能量和力学等基本原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下面将对重庆初中物理进行归纳总结。

1. 运动力学运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涉及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等概念。

在初中物理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知识点:1.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需要注意的是,速度有大小和方向之分,而加速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1.2 位移和路径位移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路径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实际所走过的路线。

有时候物体的位移为零,但路径却不为零,这是因为物体可能发生了来回运动。

1.3 匀速直线运动和非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速度保持恒定,加速度为零的运动。

非匀速直线运动则是指速度和/或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2. 力学力学是研究力的作用和物体受力后的运动规律的学科,涉及到力的合成、分解以及平衡和不平衡的力等概念。

在初中物理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知识点:2.1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方法相互叠加得到合力的过程。

而力的分解则是指将一个力按照一定方法拆分成多个分力的过程。

通过合成与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物体受力后的运动规律。

2.2 平衡和不平衡的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不平衡则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不平衡力时,它将发生加速度的改变。

2.3 摩擦力和弹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相互接触但无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动摩擦力则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弹力是一种物体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它与物体的变形程度成正比。

3. 能量转换和守恒能量转换和守恒是研究物体内部和外部能量转换关系的学科,涉及到能量的输入、输出和转化等概念。

九年级物理最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最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最全知识点九年级物理是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

掌握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的最全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力的合成、分解与平衡3. 弹簧的弹性力4. 摩擦力与力的大小和方向5.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6.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二、机械能和能量转换1. 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3. 机械能守恒定律4. 能量转换中的效率5. 物体的机械工作和功的计算三、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定律3. 光的反射特点和像的成因4. 镜子的成像原理和特点5.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公式和应用6. 光的折射定律和实验现象四、电学基础知识1. 电流和电荷的概念2. 电流的实验测定和电流表的使用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与特点4. 电阻和电阻的计算5. 阻值和电阻的串、并联组合6. 静电场和电势的概念五、电流的磁效应1. 电磁感应的概念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 感应电流的产生和方向3. 电磁感应的应用4.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六、声音的传播和声学基础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2.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频率3.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4. 声音的特点与应用5. 声音的噪声和保护七、能量与能源1. 能量的守恒定律和能源的分类2. 能源的消耗和利用3.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4. 能源与环境保护八、天体物理学1. 天体的分类和特点2. 星系、星云、恒星和行星的概念3. 天体的运动和引力定律4.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最全知识点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复习,夯实基础,全面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愿大家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形态- 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 力学-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 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 功、功率、能量-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3. 热学- 温度、热量、比热容- 热传递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热膨胀和热收缩- 热机:内燃机、蒸汽机4. 声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回声、共振、噪声- 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5.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曲面镜- 光的折射:透镜、棱镜- 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纤通信6. 电学-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电流、电压、电阻- 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能、电功率- 磁场、磁力线、电磁感应- 交流电与直流电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1. 实验器材的使用- 测量工具:刻度尺、天平、秒表、温度计、量筒- 力学实验器材:弹簧秤、滑动小车、斜面- 热学实验器材:热电偶温度计、热量计- 声学实验器材:音叉、共振管- 光学实验器材:光学实验箱、凸透镜、凹透镜- 电学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灯泡、电表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模拟实验-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3. 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 收集信息- 制定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三、物理公式和单位1. 物理公式- 速度:\( v = \frac{s}{t} \)- 加速度:\( a = \frac{\Delta v}{t} \) - 力:\( F = ma \)- 功:\( W = F \cdot s \)- 功率:\( P = \frac{W}{t} \)- 热量:\( Q = mc\Delta T \)- 电阻:\( R = \rho \frac{L}{A} \)- 欧姆定律:\( V = IR \)2. 物理单位-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电压:伏特(V)- 能量:焦耳(J)- 功率:瓦特(W)- 温度:摄氏度(°C)或开尔文(K) - 频率:赫兹(Hz)四、物理现象和应用1. 力学现象- 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滑轮和斜面在搬运中的应用- 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2. 热学现象-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膨胀在铁路铺设中的应用3. 声学现象- 声音的传播和隔音技术- 回声定位原理- 音乐和声学的关系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和镜子的使用- 透镜成像原理- 光纤通信技术5. 电学现象-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安全用电-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和应用五、物理学习策略。

重庆中考物理考点表

重庆中考物理考点表

人眼看不见的光 简单的电现象 能量转化和转移 串、并联电路 电路和电路图 电阻 电流 电压 变阻器 电流的效应 欧姆定律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 电路的动态分析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电能表(看看重庆考不考,考就加) 安全用电原则 电路故障的判断 简单的磁现象 电磁感应 电流的磁场 电磁波 现代通信 能源的分类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
一级考点
代码
内容
代码
物理考试大纲对比表
二级考点
内容
代码
运动的世界

力学
热学 声学 光学
物理属性 浮力 压强
机械与人 功与能
常见的温度值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从粒子到宇宙 与热量有关的能量
声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光现象
三级考点
光学
了解电路 探究电路
电磁学
电功和电功率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磁学 能源
对比表
三级考点 内容
物体的运动 时间 长度的测量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力与运动 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比热容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压力 压强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杠杆 滑轮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机械能 温度 温度计 物态的种类 物态的变化 水循环现象 粒子 宇宙 内能 内能的利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声音的特征 噪声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声的利用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折射定律 光沿直线传播 反射光具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透镜 透镜的应用 光的色彩、颜色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笔记大全知识点归纳一、光的传播与成像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在媒质中的传输过程。

光可以直线传播,当遇到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透射。

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透镜或反射后在物体上形成的像。

光的成像可以用光线追迹法和光线反射法来分析。

二、电学基础1.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安培(A)表示。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之分。

2.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器元件时所能产生的功率,用瓦特(W)表示。

三、机械原理1. 力与运动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或者速度改变的作用。

根据牛顿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2. 机械能与功率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四、声学基础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通过介质传播的波动。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声速。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了声音的音量,声速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五、能量转换与节能1. 能量转换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保持不变。

2. 节能与可持续发展节能是指通过合理使用能源和科学技术手段降低能量损耗。

实施节能政策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电磁学基础1. 电场与电势电场是指电荷周围产生的力场,电势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

2.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磁场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是磁场对磁场中单位长度导线的作用力。

七、热学基础1. 热与温度热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指标。

2. 热量与传热热量是能量的传递形式,传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归纳,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和实际问题解决。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重庆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重庆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重庆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重庆物理中考作为中国初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覆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基础领域。

以下是重庆物理中考的主要知识点归纳: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

3.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运动的力。

4.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5.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总动量保持不变。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系统中,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二、热学基础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热膨胀:物体受热后体积增大的现象。

4.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三、光学基础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被反射回来。

3.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4. 光的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折射时,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分散。

四、电学基础1.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

2. 电流:电荷的流动。

3.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

4.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5.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6. 电路:电流的路径,包括串联和并联电路。

五、原子物理基础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2. 核力:原子核内部的强相互作用力。

3. 放射性: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放出射线。

结束语重庆物理中考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了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深入理解物理概念,提高解题能力,最终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初中生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生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学1. 基本概念与原理-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质量与重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量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力。

-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一点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亦然。

2.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的概念,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 滑轮系统: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滑轮组的力的计算。

- 斜面原理:斜面可以省力,但费距离。

3. 功、能和功率- 功的概念: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工作。

- 动能和势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是衡量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的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 浮力的原理:物体浸入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热量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 物质的相变-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或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

- 沸腾和凝结:物质从液态到气态或从气态到液态的过程。

- 升华和凝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到气态或从气态到固态的过程。

3. 热力学定律-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第二定律(熵增原理):自然过程中熵总是趋向增加。

三、光学1. 光的反射- 平面镜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特点。

2.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 光谱的分类: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四、电学1. 静电学- 电荷的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重庆中考物理知识点,重庆中考物理知识点详解

重庆中考物理知识点,重庆中考物理知识点详解

重庆中考物理知识点,重庆中考物理知识点详解1、力学力学是重庆中考物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探讨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如果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就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另一重要理论,它给出了受力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在运动学中,我们学习了物体运动的描述方式,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和时间等基本概念。

此外,力、功和动能也是力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力是物体发生变化时所必须施加的物理量,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有关;功是力移动物体产生的效果,与力和位移的乘积有关;动能则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有关。

在力的作用中,又包括重力、摩擦力和弹力等。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摩擦力则是物体接触面产生的抵抗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而弹力则是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恢复力,与物体形变量有关。

2、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现象及其规律。

其中,热力学是热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研究热量、温度和能量为主要内容的物理学分支。

热力学基础概念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反映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能力。

热量传递是热学中另一个核心理论,它主要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对热机效率的研究也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描述了能量在一个物理系统中的转化效率。

3、电学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势和电磁波等现象和规律。

在电路基本元件方面,电阻、电容和电感是常见的电学元件,它们在电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描述了在电路中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磁感应是电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电磁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总4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8年级(初二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 快与慢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第一节 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2、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重庆初中物理内容总结归纳

重庆初中物理内容总结归纳

重庆初中物理内容总结归纳重庆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包括了力学、光学、热学、电学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一、力学1.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学科,在初中物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下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力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初中物理中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物体受力平衡和受力不平衡时的运动状态。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初中物理中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物体的惯性、力的平衡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利用牛顿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力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初中物理中学习以下内容: -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力对物体的变速运动产生的影响。

5. 动能和功动能和功是研究力所做的功以及物体的动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动能和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动能和功之间的关系和转化。

二、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在初中物理中学习以下内容:- 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直线传播的特性;-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学中的基本现象,初中物理中学习以下内容:- 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镜面反射和 diffraction 反射的特点和应用。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初中物理中学习以下内容:- 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根据折射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频率和波长发生变化的现象,初中物理中学习以下内容:- 白光的组成和光的色散现象;- 如何利用色散现象解释光的分离和合成。

三、热学1. 温度和热量温度和热量是热学的基本概念,初中物理中学习以下内容:- 温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物体的热平衡状态和热平衡定律;- 热量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渝)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渝)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 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um=10-6m ;1nm =10-9m 。

7.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8.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9.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0.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1.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t s v =, 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1米/秒=3.6千米/小时 12.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线运动。

13. 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ts v =; 14. 根据t s v =可求路程:vt s =和时间:vs t = 15.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6.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17.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18.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121== 19.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总4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8年级(初二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 快与慢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第一节 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2、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5、测量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3)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第三节 快与慢(1)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

它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t s v /= 速度 =时间路程/(3)单位:①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②国际单位: m/s ;常用单位: km/h 。

③单位换算:3.6km/h h 36001km 1000111m/s =⨯= s m s m h km /6.3136001000/1==④速度公式变形:vt s = 或 s/v t =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1、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3)平均速度:①平均速度是表示变速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计算公式s/t v =③在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注意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必须一一对应。

第三章 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乐音与噪音第三节超声与次声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注意:物体振动不一定发声)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振动,物体振动才能发声。

但不是所有振动都能使人耳有声音的感觉,有些物体振动太快或太慢,我们都无法听到所发的声音。

2、常见物体的发声原理:人发声——利用声带的振动笛子发声——空气柱振动蜜蜂、蚊子——利用翅膀的振动琴、二胡等——利用琴弦振动发声鼓、锣等——靠鼓面或锣面振动发声3、声音的传播条件: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我们将会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若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则闹钟的声音又会逐渐增大。

以上现象说明了闹钟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事实表明,声音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如空气)才能传播出去(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不仅仅空气能传播声音,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

振动频率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小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2)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

①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般人感到每秒1000次左右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②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声音向外传播,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弱,响度就越小。

(3)音色表征不同声音的特征,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

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它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不同乐器,即使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很容易识别乐器种类,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就是由于音色不同。

5、人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第二节乐音与噪音1、区别乐音还是噪声的方法:(1)从定义本质上区别: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它是发声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超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这一点看,所有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乐音在不适当的场合下也可能成为噪声。

2、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机器。

(4)噪声的等级和危害:①分贝(dB):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它是声音强弱的单位。

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

②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学习,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5)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6)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可以采用更换声源或加屏蔽罩隔离。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建立隔声屏障来反射或部分吸收传来的噪声。

③在人耳处减弱: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以戴上耳塞、耳罩等护耳器具,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官。

第三节超声与次声1、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1)声源、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

(2)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

(3)声音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响度,才能引起耳膜的振动,使人有听觉。

2、超声: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也叫超声(人听不见)。

3、次声: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也叫次声(人可以听见)。

4、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1)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2)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彩超)(3)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光的折射第四节光的色散第五节凸透镜成像第六节眼睛与视图矫正第七节神奇的“眼睛”第一节光的传播1、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个条件)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s m c /100.38⨯=,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2/3。

4、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800,000,000,000m )。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6、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

(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4)小孔成像: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第二节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 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 叫做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 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 表示。

(3)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定会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去。

(4)反射类型:①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② 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法线入射光线 N③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a. 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