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最全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统一战线大总结

(第―次国共合作)1、以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为主要目标。
2、国民党一大为标志3、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1、基本上是由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
2、1935年瓦窑堡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式确定,促成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1、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要目标。
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正式形成。
2、其特点是: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②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3、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正确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坚持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1、反对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反动政权。
2、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最基本的政治条件。
中国共产党继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统一战线。
1 / 1。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总结会议是指为了讨论、研究、决策某些重要问题而召开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考研政治中,我们需要关注各种重大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讨论,因为这些会议的结果和决策往往对我们的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会议进行总结,以供参考,涉及内容包括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会议以及近年来的国内外重大会议。
一、中共党史中的重要会议:1. 中共一大: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举行,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大会。
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纪要》(即《上海会议决议》),选举出党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并选出中央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等。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共成立,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决策机构。
2. 中共七大: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讨论了党的政治路线,形成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论述。
会议选举出了中央领导机构,并明确党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大联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此次会议决定在经济改革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的开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近年来国内外的重大会议:1.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聚焦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决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提出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例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归纳

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归纳※⾮常重要、常考的会议我做了简化:中共⼀⼤:成⽴中国共产党;⼯⼈运动中共⼆⼤:最⾼纲领和最低纲领;群众路线中共三⼤:国共合作和共产党⼈以个⼈⾝份加⼊国民党的议案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七会议:确⽴了⼟地⾰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针、“枪杆⼦⾥出政权”遵义会议: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挽救了..挽救了..⽣死攸关的转折点)⽡窑堡会议:抗⽇民族统⼀战线、批判左倾关门主义洛川会议;全⾯抗战路线;敌后抗⽇根据地(抗战中的领导权问题)六届六中全会:⽑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共七⼤:《论联合政府》;确⽴⽑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七届⼆中全会:两个转变、两个务必新政协:《共同纲领》中共⼋⼤:正确分析了主要⽭盾;“即反保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中共⼋⼤⼆次会议:“⿎⾜⼲劲,⼒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届九中全会:“调整、巩固、充实、提⾼”⼋字⽅针⼗⼀届三中全会:经济重⼼转移;改⾰开放⼗⼆⼤:中国特⾊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法制建设⼗三⼤:初级阶段理论;⼀个中⼼两个基本点;三步⾛⼗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五⼤:邓⼩平理论写进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全⾯推向21世纪⼗六⼤:三个代表写进党章;全⾯建设⼩康社会⼗七⼤:全⾯阐释科学发展观;概括中特理论体系※以下是全⾯的版本:时期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中共⼀⼤1921.7.23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1. 确⽴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2. 确⽴党的纲领:以⽆产阶级⾰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产阶级专政从⽽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3. 实际⼯作计划:集中精⼒组织⼯⼈4. 选举中央局:陈独秀(书记)、张国焘、李达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是⼀个开天辟地的⼤事变Ps :会后开始发展⼯⼈运动和农民运动238国民⼤⾰命时期中共⼆⼤1922年7⽉ 1.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明确敌⼈: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2.制定反帝反封的⾰命纲领:最⾼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a.打倒军阀 b.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c.统⼀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3.提出采取群众路线的⽅法,到群众中去4.提出:联合⼀切⾰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p240)1.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命性质,明确了中国⾰命必须分为民主⾰命和社会主义⾰命两步⾛;2.在中国第⼀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命纲领,为中国⾰命指明了⽅向,预⽰着中国⾰命的新⾼潮必将来临。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分享_细数毛概的重要会议

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分享:细数毛概的重要会议万学海文毛概在考研政治中所占分值虽然不是最大,但由于它的学科特点,想取得毛概的高分不是一件难事,并且可以再短时间内获得。
不过,毛概涉及中国近代史部分的知识,历史知识的繁琐又使毛概的复习要具备一定的方法。
万学海文政治教研组老师总结了下毛概的重要会议,理清思路记下这些重要的会议,基本上毛概的脉络就清楚了。
具体的总结如下: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革命纲领的因素)(主观)马中结合;国情认识(客观)时局变化;列宁帮助(意义)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反帝反封革命纲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3、三大(1923.6)国共合作,党内合作;第二次在抗战,遇事协商(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瞿秋白最早提出统一战线概念(“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4、四大(1925.1)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功绩)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资产阶级分为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的萌芽标志(特点)首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无产阶级领导;各阶级地位和作用(农民主力军);首次资分买办和民族(内容)分清敌友是首要;地主和买办是敌;资分官僚和民族,民族(中间、团结)革命、软弱、妥协;小资是基本动力,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工业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没有真正改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内容)农民革命领导权和武装的重要性、必要性;富、中、贫(贫农最革命);相信、依赖、放手发动群众。
2020考研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

2020考研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八大”(1956)(1)内容:①准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提升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④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内容:①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③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4.“十二大”(1982):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②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5.“十三大”(1987):①突出贡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大会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总结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总结思想政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科目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考研生而言,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下面将对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进行总结,主要包括理论概述、主要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
首先,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论概述。
思想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具体实践中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指导思想。
其次,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等。
最后,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方法。
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既要理解各个理论的基本原理,又要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实际应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进行学习:1.系统学习:按照教材的次序进行学习,将各个理论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重点突破:根据考研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突破。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3.理论实践结合: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关注理论的现实应用和实际运用。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新闻、研究报告等,来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4.总结归纳: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
考研政治常考24个会议内容及意义

2020考研政治常考24个会议内容及意义1、一大时间:1921年7月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建党,二大立纲)贡献:(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高纲领。
(4)选举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
2019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内容及意义之二大2、二大时间:1922年7月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高纲领。
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三大时间:1923年6月成就:(1)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2019考研政治常考会议内容及意义之四大4、四大时间:1925年1月成就: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5、七大时间:1945年4月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八大时间:1956年9月内容:(1)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我国各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7、十二大时间:1982年9月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考研政治 重要会议汇总

考研政治:26个常考重要会议一、党的代表大会1、一大时间:1921年7月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建党,二大立纲贡献:(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
(4选举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
2、二大时间:1922年7月成就: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最低:消内乱,打军阀,和平建国;最高:共产主义;群众路线3、三大时间:1923年6月成就:(1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2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4、四大时间:1925年1月成就: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5、六大标志党政治上走向成熟5、七大时间:1945年4月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入党章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八大时间:1956年9月内容:(1主要矛盾:工业国农业国,经济文化同需要(2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农业国变工业国,满足需要。
(4方针:反保守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7、十二大时间:1982年9月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2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
(3 邓小平理论主题形成8、十三大时间:1987年10月成就: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
9、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成就:(1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6考研政治:党的重要会议总结

2016考研政治:党的重要会议总结党的重要会议是2016考研政治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考点。
同学在学习这一部分考点时多数认为有越记越乱的感觉。
下面,文都网校考研政治老师从一大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为顺序,对党的重要会议作出如下总结:1.一大(1921年):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二大(1922年):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1923年):同孙中山领导的我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1924年):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四大(192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
6.八七会议(1928年);着重阐述党必须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7.遵义会议(1935年):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
8.瓦窑堡会议(1935年):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9.洛川会议(1937年):制定抗日救国纲领,发动全面全民族的抗战。
10.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1.七大(1945年):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
13.八大(1956年):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5.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16.十三大(1987年):阐述党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路线等。
17.十四大(1992年):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8.十八大(2012年):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19.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知识点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批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工作。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等项决议案。
决议案总结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的建设。
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它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子长县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分析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考研政治:《史纲》重要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史纲》重要会议总结1.一大:1921年,宣告共产党成立,提出党的的最高纲领。
2.二大:1922年,提出最低纲领,重申最高纲领。
指出最低纲领,即当前阶段的纲领是反帝反封建;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3.三大:1923年,正式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4.八七会议:1927年,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①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5.遵义会议:1935年,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6.瓦窑堡会议: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①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②批判"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③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7.洛川会议:1937年,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民族的抗战。
8.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9.七大:1945年,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0.七届二中:1949年,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两个务必11.八大:1956年,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13.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同时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表述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重点最核心最全面总结

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重点最核心最全面总结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重点最核心最全面总结本文将对2024年考研政治知识点进行重点总结,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事政治,共计五个部分。
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考生全面把握考研政治的核心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等基本原理,理解它们在现实中的应用。
2、政治经济学:主要考察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经济制度的分析,以及阶级、国家、革命等概念的内涵。
3、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和方法,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及其优越性。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毛泽东思想:考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理解其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把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理解它们在中国的应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主要分析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原因,了解近代中国的危机。
2、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重点考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理解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精神。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主要考察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进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过程。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思想道德修养: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知识。
2、法律基础:主要考察宪法、民法、刑法和行政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五、时事政治1、国际形势: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理解主要国际关系理论的应用。
考研政治史纲之重大会议汇总

考研政治史纲之重大会议汇总来源:文都图书在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这一科目中,史纲部分出现了很多重要的会议,这些会议意义非凡,有的直接影响了历史的发展,所以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很有可能成为选择题的出题热点。
大家可以通过任燕翔老师的《2016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强化特训1200题》来对这些会议进行巩固。
现在就给大家总结一些重要的会议及其所包含的知识点。
1.中共二大(1922)1).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2.国民党一大(1924)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3.八七会议(1927)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1).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毛泽东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4.遵义会议(1935.1)1).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思想问题直到延安整风运动才得以解决)2).意义: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5.瓦窑堡会议(1935.12)1).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2).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3).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瓦窑堡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6.洛川会议(1937.8)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2024年上半年考研政治总结范例(2篇)

2024年上半年考研政治总结范例2023年上半年考研政治科目已经结束,本次考试共分为两个阶段,即初试和复试。
从整体来看,2023年考研政治科目相对来说较为稳定,考察的知识点重点比较明确,但难度适中,需要考生对政治理论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在初试部分,选择题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根据往年的经验,选择题的命题风格和难度都比较稳定,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内容和基本原理来出题。
例如,政治学科的选择题主要涉及到常识性的政治概念、政治体制的基本原理、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选择题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国际关系学的选择题主要涉及到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际关系史的基本内容等方面的知识点。
虽然选择题的数量较多,但多数考生对这些知识点应该有所掌握,只要平时有认真学习教材并进行适当的复习,选择题是相对容易得分的环节。
随着考研政治科目的改革,政治论文的部分将逐渐占据较大的比重。
本次考试初试阶段,政治论文的题目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决定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论文题目相对较为常规,没有涉及到较为前沿的热点问题。
论文要求考生对所给的论题进行深入分析,熟练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来进行解答。
因此,对于论文部分的准备,考生应在平时多进行政治理论的积累和思考,增加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解答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试阶段的政治考试,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平时的系统化的学习。
政治学科较为庞大,需要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所以考生要在学习中积累足够的知识储备。
首先,要把握政治学科的基本原理,理解政治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
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题,还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巩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其次,要经常复习政治学科的历史变化和理论发展。
政治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只有了解政治学科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理论的精髓。
考研政治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会议总结一、会议背景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政治科目,提升考研政治成绩,本次会议邀请了政治学研究专家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共同探讨政治考研的重要知识点和备考技巧。
二、会议内容1. 考研政治的重要性在开场白中,主讲嘉宾强调了政治科目在考研中的重要性。
政治科目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考察考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还要求考生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政治成绩在考研分数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考生应该高度重视政治的备考。
2.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主讲嘉宾对政治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核心要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和应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风廉政建设、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国际政治与外交等方面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3. 政治考研备考技巧分享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政治科目,主讲嘉宾分享了一些备考技巧。
首先,要注重阅读政治相关的书籍和教材,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政治的基本理论知识。
其次,要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和热点问题,加强对当代政治的理解。
还要进行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考试,培养答题的技巧和应变能力。
4. 解答疑问和交流讨论会议进行了一个问答环节,让考生有机会解答疑惑和提出问题。
考生积极参与,就备考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主讲嘉宾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给予了一些建议和指导。
三、会议收获1. 强调政治科目的重要性通过本次会议,考生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政治科目的重要性。
政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学习和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政策的重要途径。
考生们决心加强对政治的学习和理解,提升自己在这一科目的成绩。
2. 学习和掌握政治核心知识点会议期间,主讲嘉宾对政治科目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总结,考生们在会议中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为他们的备考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3. 政治备考技巧的学习与交流通过与主讲嘉宾和其他考生的交流,考生们学习到了一些备考政治科目的技巧和方法。
考研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的精华要点

考研政治: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的精华要点本文是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马老师为考生归纳整理的新中国成立后的9个重要会议的精华要点。
仅供考生参考复习。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八大”(1956)(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④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内容:①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③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4.“十二大”(1982):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②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5.“十三大”(1987):①突出贡献: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政治考研系列会议解读:瓦窑堡会议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政治考研系列会议解读:瓦窑堡会议考研政治中涉及到很多会议,针对这些会议,考生是不是会有混淆,下面老师对考研政治中涉及到的会议进行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会议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
《决议》:①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②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③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1936年8月《致中国国民党书》再次改为“民主共和国”④批判了成为当时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危险的“左”倾关门主义倾向(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吸收工农;是全民族先锋队,所以要全部吸收。
)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会议主要决议:把"工农共和国"变成人民共和国;对富农财产不再没收;红军战略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实现对抗日统一战线领导权。
重要意义:①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②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党在总结革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进行工作。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最全会议总结在考研政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会议,由于会议在大纲解析中的内容分布比较离散,记忆比较困难。
为此,笔者特意将大纲解析中的会议内容进行了整合,方便大家记忆(下面的内容全部摘自《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2016》)一、“几届几中”会议:1.六届二中全会: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有红军。
(206页)2.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77页)3.七届二中全会:①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225页)②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225页)③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25页)④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25页)⑤提出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28页)4.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228页)5.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40页)6.八届十一中全会:再发动“文化大革命”。
(241页)(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7.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47页)②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247页)8.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
(247页)9.十一届六中全会:①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83页)②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112页)③首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30页)④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15页)10.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始全面整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294页)11.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30页)12.十二届六中全会:①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295页,299页)②根据邓小平的思路,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思想。
(116页)13.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30页)14.十四届五中全会: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05页)15.十四届六中全会:对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规划,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05页)16.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252页)17.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252页)(注意:国有企业的问题在毛中特的第八章有相关的内容,希望认真看下)18.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3页)19.十六届三中全会:①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54页)②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130页)20.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56页)21.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①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版》313页)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阐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3页)22.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
(143页)23.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6页)24.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任务、重要举措。
(256页)25.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121页)26.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317页)27.十八届三中全会:①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6页)②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
(121页)③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31页)④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4页)28.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总目标。
(315页、137页)二、其它会议: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225页)2.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137页)3.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02页)(注意:不是中共三大)4.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
(211页)5.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方式与和平方式”。
(148页)6.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149页)7.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49页)三、著名会议:1.八七会议:①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05页)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205页)③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205页)2.古田会议: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138页)3.遵义会议:(201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一定要认真看)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08页)②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的中断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208页)③确立了一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9页)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209页)3.瓦窑堡会议:(2015年是瓦窑堡会议召开80周年,一定要认真看)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211页)4.洛川会议: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213页)四、党代会议: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200页)2.中共二大: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01页)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只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版》128页)③作出了关于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
(202页)3.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202页)4.中共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77页)5.中共八大: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06页)②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108页)③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109页)6.中共十二大:①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83页)②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
(122页)7.中共十三大:①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12页,113页)②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13页)③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122页)④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130页)⑤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了论断。
(153页)8.中共十四大: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130页)②对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3页)9.中共十五大:①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3页)②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3页)③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条基本特征。
(113页)④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122页)⑤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31页)⑥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37页)10.中共十六大: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83页)②指出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3页)③提出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22页)④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37页)⑤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151页)⑥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55页)11.中共十七大: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作出了科学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