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010064284b73f242336c5f78.png)
2010年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
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我国近十年来的灾害统计
![我国近十年来的灾害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6c5229bcd126fff7050beb.png)
中国近十年来的巨灾情况统计研究报告
人常说灾难无情,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灾难层出不穷。
古人认为发生灾难是上天对统治者暴政的不满和对乱民们的惩戒,所以上天引发了地震、洪水等各种灾难来警告统治者要爱民如子,告诉它的子民要明辨是非,遵守信仰。
现在我们作为信息时代的知识分子,必然知道这些灾难并不是像古人认为的那样是神的旨意,这些现象全都是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然,我认为这些灾难的发生也脱离不了人的运动,经济的发展使灾难发生的更加频繁。
观察近十年来中国灾难发生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不仅仅经济活动激发了一些灾害的频繁发生,而这些自然灾害也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损失。
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要统筹兼顾的管理这些灾难比较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灾难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一些治理措施,可以适当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
在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数据,并参照地理学分析研究,对海洋灾害、地震及地质灾害这三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分别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由于数据等资源有限,只对这三种灾害进行分析整合,望见谅。
)。
历年台风记录
![历年台风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559272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6.png)
历年台风记录一、前言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的问题,其中台风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每年都有很多台风来袭,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了解历年台风记录对我们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球台风分布情况全球范围内,热带气旋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形成并发展。
其中,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最为活跃的台风区域之一。
每年西北太平洋都会产生20-30个台风,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我国则处于西北太平洋地区,每年受到影响的台风数量也非常多。
三、历年我国台风记录1.1950年代1951年至1959年期间,共有76个台风经过中国海域,其中强度超过12级(即超强台风)的有3个。
2.1960年代1960年至1969年期间,共有110个台风经过中国海域,其中强度超过12级的有5个。
3.1970年代1970年至1979年期间,共有108个台风经过中国海域,其中强度超过12级的有5个。
4.1980年代1980年至1989年期间,共有127个台风经过中国海域,其中强度超过12级的有7个。
5.1990年代1990年至1999年期间,共有142个台风经过中国海域,其中强度超过12级的有7个。
6.2000年代2000年至2009年期间,共有154个台风经过中国海域,其中强度超过12级的有8个。
7.2010年代2010年至2019年期间,共有163个台风经过中国海域,其中强度超过12级的有10个。
四、近几十年我国台风情况分析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十年来受到影响的台风数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21世纪以来,每一年都会出现多达20-30个以上的台风。
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为热带气旋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而人类活动也加剧了自然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趋势。
例如森林砍伐、过度捕捞等行为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五、如何应对台风台风来袭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自然灾害分类及影响
![自然灾害分类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3f80fd350e2524de5187ef5.png)
泥石流
• 产生泥石流应具备哪些条件?
(1)地形 (2)松散堆积物 (3)暴雨
• 泥石流有哪些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 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 造成很大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防御
1.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2.如何防御地质灾害?
◆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 ◆ 实施一些防御措施
(2)火山产生的原因 (3)火山评价
•从灾害的角度看,火山喷发有哪些危害? •从资源的角度看: •旅游,矿产,肥沃土壤等
火山基础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冲毁阿尔梅罗城
日本富士山
火山灰 火山灰形成的肥沃土壤
3、滑坡
滑坡
• 什么是滑坡?
• 产生滑坡的地区地形有何特点? • 滑坡有那些危害?
色 球 耀 斑
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 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通常,黑子 数目最多的 地方和时期, 也是耀斑等 其他形式的 太阳活动出 现频繁的地 方和时期。 这体现了太 阳活动的整 体性.
探索: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下图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 变化和太阳黑子的相关性。分析回答: 1.不同纬度带的降 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 间,有怎样的相关?
三、气象灾害
• 1、台风 • 2、干旱 • 3、寒潮 • 4、干热风
1、热带气旋(台风)
(1)形成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 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B.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提供持续水汽输入 C.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 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eab406a0116c175f0e48be.png)
中国近年来得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与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0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得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得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与南京市得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得生活与1955年得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与接下来歉收所带来得饥荒,洪水直接带来得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得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自然灾害报告
![自然灾害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6682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自然灾害报告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或自然力量的作用而导致的大规模灾害性事件。
这些事件不可避免地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重点报告过去十年中发生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探讨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1. 龙卷风灾害龙卷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其伴随着大风、倾倒的雨水和闪电等。
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龙卷风灾害,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11年美国堪萨斯州的龙卷风袭击事件。
该次灾害造成了数百人死亡,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了重大冲击。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天气预警系统和建设坚固的避难所。
2. 地震灾害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常常造成巨大破坏。
过去十年中,全球发生了多次有感地震,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10年的海地地震。
该地震导致了数十万人死亡和大规模的建筑倒塌,使海地陷入了一片废墟。
减少地震灾害的关键在于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
3. 水灾水灾是指由于降水过量或河流、湖泊溢出而导致的洪水。
过去十年中,东南亚多次遭受了强烈的台风和暴雨的袭击,导致大规模的水灾。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2013年菲律宾的超强台风“海燕”。
这次台风引发了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了数千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为减轻水灾的影响,需要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并提高居民的应急避险意识。
4. 干旱干旱是指长期缺乏降水导致的土地干燥和水资源短缺。
近十年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灾害。
最值得关注的是索马里的长期干旱,数以百万计的人面临着饥饿和流离失所的困境。
为应对干旱,需要改善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并发展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品种。
5. 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林木、灌木和草原等植被的失火现象,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
过去十年中,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发生了多次严重的森林火灾。
最为严重的一次是2019年至2020年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
大火燃烧了数百万公顷的森林,导致了人员伤亡和动植物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7dbd21b8f121dd36a32d82a4.png)
我国近十年赤潮灾害总体状况魏祥振(大连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国大连 116023)摘要:综述了我国近十年赤潮的发生概况,赤潮的时空分布状况及赤潮带来的经济损失状况。
并展望了接下来赤潮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近十年发生概况时空分布损失1.赤潮概述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局部海区浮游生物异常繁殖,集中死亡,使海水恶化的一种海洋现象。
1.1赤潮引发生物目前已知能够引发赤潮的生物除红色中缢虫为微型浮游动物以外,其余全是浮游植物,全世界范围内已报道的超过330种,其中80余种为有毒种。
我国海域辽阔,物种丰富,通过对我国近海赤潮生物调查资料及有关文献统计:分布于我国近海的赤潮生物有148种,其中有43种引发过赤潮,其中甲藻(20个属,70个种)和硅藻(22个属,65个种)居多。
在我国引发过赤潮的43个种中,链状亚历山大藻、多环旋沟藻、链状裸甲藻等28种引发种为有毒种。
图1-1为赤潮原因种统计分布图[1]。
图1-1赤潮原因种统计分布图1.2赤潮灾害成因1.2.1 赤潮产生的原因近海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差,河流入海口,营养盐丰富,加上水温、海流、潮汐、气压、水温等自然条件影响,致使近海水体环境较为适合赤潮生物异常繁殖。
目前日益剧烈的工业生产活动及不科学渔业养殖活动,导致近海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形成了适宜的藻类异常繁殖的水体环境,进而致使近年赤潮发生异常频繁。
1.2.2 赤潮的危害赤潮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海洋渔业的破坏,赤潮生物在生长及死亡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容易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其次,对海洋生态破坏较为严重,赤潮生物死亡分解过程中,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最后,某些赤潮生物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在鱼虾贝类中富集,并最终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到人类。
2.我国近十年赤潮发生概况2.1发生次数至2000年来我国赤潮发生次数呈爆发型增长,近十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平均每年都在七八十次,其中2003年为最,达到119次。
近十年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
![近十年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6ea50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2.png)
近十年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
近十年来,中国频繁发生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这使得抗震救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这个领域,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下是近十年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
1. 中国地震局发布了多篇关于地震预测、震源机制和灾后救援等方面的报告和研究论文,这些资料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2. 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等多个政府机构连续发布了多个《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这些预案为各地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3. 多个专业救援队伍不断完善自己的抗震救援技能和装备,例如中国国家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消防救援队等,为灾后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 多家媒体机构、学术机构和公益组织也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发布了大量的报道、分析和建议,对提高公众的抗震救灾意识和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在抗震救灾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就。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地震预测的准确度有限、灾后救援的效率有待提高等。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科学研究,完善预案和救援技能,提高公众的抗震救灾意识,为未来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 1 -。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全面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全面面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bca95e0fe4733687f21aa80.png)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2010年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现已渐渐扩散到、、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时间),在省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无震感,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交界5.0级地震2月25日 5.1级地震3月6日: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有震感3月4日: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省藏族自治州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4月14日早晨7时49分,省藏族自治州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
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c589dae1524de518964b7d53.png)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已有 2049 次阅读2010-8-20 16:35|个人分类:转载|2010年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a2b55308a1284ac950430c.png)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2010年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现已渐渐扩散到、、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时间),在省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无震感,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交界5.0级地震2月25日 5.1级地震3月6日: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有震感3月4日: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省藏族自治州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天津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4月14日早晨7时49分,省藏族自治州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
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
中国近年来地自然灾害事件-82年自然灾害
![中国近年来地自然灾害事件-82年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d7e9067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a.png)
中国近年来地自然灾害事件-82年自然灾害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地震1970年通海7.8级震1975年8月,大水。
1976年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江淮水灾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0自然灾害4月14日地震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市和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中国二十年内的灾难
![中国二十年内的灾难](https://img.taocdn.com/s3/m/5cda996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1.png)
中国二十年内的灾难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舟曲泥石流等。
1、雪灾2008年1月3日起,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
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
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
根据中国地震局修订后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8.0级。
根据日本气象厅的数据,5·12汶川地震的地震波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国内北至内蒙古,东至上海,西至西藏,南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均有震感,中国之外的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
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
截至2008年9月,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中国的自然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74f15a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d.png)
中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及其活动造成威胁和危害的突发性事件。
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国家,中国经常受到多种自然灾害的困扰。
本文将就中国的自然灾害进行探讨。
一、地震地震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通常由地壳的断裂造成,释放出巨大的地震能量。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大陆板块交界带,是全球地震频发地区之一。
历史上,中国曾发生过许多毁灭性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并在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设计上考虑抗震因素。
二、洪水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地表径流超过土壤和水道承载力时引发的自然灾害。
中国拥有众多大河和湖泊,水资源丰富,但也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胁。
每年夏季,中国南方地区经常发生洪灾,造成大量的损失和伤亡。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如修建堤坝、修整河道、加强旱涝调节和排水设施等。
三、台风台风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巨大的风暴系统,通常伴随着暴雨、强风和巨浪。
每年夏季和秋季,中国沿海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不仅导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还可能引发海啸和风暴潮,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中国政府为了减轻台风灾害的影响,不断提升气象预警能力,加强抗台风设施的建设,并开展相关的灾后重建工作。
四、干旱干旱是指降水量严重不足,导致土地、植被和农作物过度脱水的自然现象。
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区,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水资源不足所致。
干旱给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农作物歉收、草原退化和生态系统破坏。
为了应对干旱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水资源调控措施,如修建水库、引水工程和加强节水意识等。
五、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山地地形、降雨和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复杂的自然灾害。
中国西南地区是泥石流频发地区,特别是在高山和深沟壑的地方。
泥石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能够推动大量的石头、土壤和水流向下游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2019年整理】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2019年整理】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1bd31a67ec102de2bd8972.png)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1975年8月,河南大水。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1978—1983年北方大旱1991年安徽江淮水灾长江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疫情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9、2009年自然灾害(五个“历史罕见”)10、2010自然灾害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950年7月,淮河大水。
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
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
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产。
1、1959到1961三年自然灾害在1959年7月,华东地区长江发洪水。
据灾害中心数据, 因为淹水和接下来歉收所带来的饥荒,洪水直接带来的死亡人数估计达两百万,而且别的地区也多少受到影响。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5f296a2a8114431b80dd8b3.png)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2010年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
2023生活知识_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023生活知识_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4eb85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e.png)
202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他建筑物破坏性极大,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泥石流预防措施: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
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应急要点: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向高地跑。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
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找寻宿营棚。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应对滑坡、泥石流的措施1.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而引起的江河决堤、山洪暴发、内涝积水不退、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
我国每年的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华南地区和松花江流域是主要受灾区。
解放后我国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91年夏发生在江淮地区和太湖流域的大面积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5亿元。
1975年8月5~7日河南驻马店地区3天降雨量达1605毫米,引起山洪暴发,使两座水库溃坝,淹没农田113万公顷,冲毁京广铁路线100千米,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
(2)干旱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
近十年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
![近十年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f027f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0.png)
近十年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
近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多次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在这个过程中,收集了大量有关抗震救灾方面的资料。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国家陆续发布了多个抗震救灾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应急条例》等,以及各种实施细则和指南。
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对各级地方政府和救援队伍进行指导和协调。
此外,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建设了一批具有抗震能力的公共设施和住房,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其次,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了抗震救灾工作。
许多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在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进入灾区,开展救援和物资供应工作。
各种媒体也对灾区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提高了公众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关注度。
最后,抗震救灾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成为了近年来的重要工作。
政府、学术机构和民间组织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总结,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这些资料可以作为今后抗震救灾工作的有益参考。
总之,近十年来,中国在抗震救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为今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2010年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
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
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
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
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
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
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
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
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
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力超过8级,能见度不到2米,汽车大灯全开只能照亮眼前3米左右的路面。
据推测,黑风暴将于25日凌晨左右抵达华北地区,或将减弱至沙尘暴。
4月25日,台湾一条交通要道北二高七堵路段山崩,从空中鸟瞰,有大面积的崩坍。
4月26日10点59分台湾东部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央在台东外海190公里,深度20公里,全台有感。
先岛群岛以南海域(经度123.7,纬度22.3),而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台湾东南部26日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
根据气象部门测报数据显示,这起地震震中是在兰屿地震侦测站东偏北的地方,地震深度20公里,其中台东成功出现最大震度是3.3,台北也明显感受得到这起地震。
4月26日13时40分左右,石家庄市区突然暗云压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黄暗红的云层笼罩,市区能见度霎时降低,有如黑夜即将降临。
河北64县市今日午后遭遇8级大风袭击,其中邯郸市区一座大型铁塔倒地造成交通阻塞。
石家庄市区能见度大幅降低,昼如黑夜,天空出现"红云"。
截止4月26日,湖南省4月连续发生较大降雨过程,湘江水位持续上涨。
湘江干流洪水致28.7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2.8万人。
4月29日08时48分19秒,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北纬:31.07°、东经:110.3°)发生M1.8级地震。
4月29日9时30分,湖北省巴东县发生2.5级地震(北纬31.10度,东经110.28度)。
4月29日14时左右,由于近期富蕴县气温急剧上升,山中积雪迅速融化,部分地段形成春洪。
富蕴县公安局接到卡德布特水电站报警,由于突发性洪水,在水电站4号、5号隧道施工的100多名工人被困山中。
4月29日22时22分37秒,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交界地带发生3.3级地震。
震中位置位于北纬31.9°,东经104.1°,震源深度为10千米,震级3.3级。
4月30日2时36分,邢台市宁晋县、新河县交界(北纬37.5,东经115.1)发生3.3级地震。
据河北省地震局预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素欣介绍,这次地震是正常现象,属1966年邢台大地震老震区的余震。
5月6日,重庆梁平县遭特大暴风雨袭击。
重庆因大风暴雨造成全市21个区县133个乡镇受灾,损坏小二型水库1座,冲毁塘坝11座。
其中,重庆涪陵区张家嘴水库出现洪水翻坝险情,洪水共冲毁塘坝3座,损毁小水电站1座。
截止7日,张家嘴水库险情已被排除。
在此次灾害中,重庆市已因灾死亡31人,其中垫江县21人,梁平县6人,涪陵区4人,遇难人员均为大风吹垮房屋致死,地处渝东南山区的彭水县有1人失踪。
5月5日-6日罕见暴风雨强势来袭,南方部分省市连连告急,受灾人数之多触目惊心:湖南169万,重庆137万,广东87万余,江西赣南26万。
目前,全国已有25万群众安全转移。
截至9日零时,赣南受灾人口突破26万,因灾死亡人数上升到12人。
赣州市防汛部门介绍,截至9日零时,赣州全市共有定南、寻乌、龙南、全南、会昌、安远等6个县的83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6.46万人,转移人员17689人,倒塌房屋5884间。
9日午后,在两日前刚刚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的广东多地再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
广东省多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肇庆市德庆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广东省气象局已于9日下午4点30分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2009年2009.12.19 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2009.12.14 新疆哈密5.1级地震2009.11.28 四川什邡、彭州交界5.0级地震2009.11.08 西藏昂仁5.6级地震2009.11.05 台湾南投5.9级地震2009.11.05 青海海西5.1级地震2009.11.02 云南宾川5.0级地震2009.09.19 陕西宁强5.1级地震2009.08.31 青海海西5.9级地震2009.08.28 青海海西6.4级地震2009.07.24 西藏尼玛5.6级地震2009.07.16 台湾花莲海域5.2级地震2009.07.14 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2009.07.10 云南姚安、祥云交界5.2级地震2009.07.09 云南姚安6.0级地震2009.06.30 四川什邡、绵竹交界5.0级地震2009.06.30 四川绵竹5.6级地震近日,民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统计局、地震局、气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门对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
核定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干旱、洪涝、地震、风雹、台风、高温热浪、低温冷冻和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部分地区重复受灾,特别是区域性极端暴雨、阶段性严重干旱、局地性强风飑线、高频次登陆台风和大范围雪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一、总体损失情况经核定,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
其中,四川、湖南、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辽宁、甘肃、河北等省(自治区)灾情较重。
二、灾害主要特点总体而言,2009年的自然灾害表现为三个"突出":一是粮食主产区干旱和低温雪灾突出;二是汶川大地震灾区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突出;三是黄淮等人口稠密地区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风雹灾害突出。
2009年我国大江大河总体平稳,但全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地区差异大,部分地区降雨(雪)之多、气温之高、旱情之重、风力之强、台风登陆之频多年罕见。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灾害发生在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和汶川大地震灾区,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概括而言,2009年自然灾害有以下特点:(一)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历史罕见。
今年我国总体偏旱,而且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时间集中在作物生长关键期。
冬小麦主产区年初出现30年一遇的严重冬春连旱,局部地区旱情达50年一遇,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旱情严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等国家商品粮主产区发生严重春旱和伏旱;8月末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许多江河和水利工程蓄水偏少2至4成,其中湖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旱情较为严重。
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损失重于常年。
(二)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历史罕见。
入汛后,全国先后发生30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
广东桃园3小时,甘肃玛曲80分钟,湖南深渡、四川米易6小时,广西泗维24小时降雨量均超过当地同期历史暴雨极值,重庆市50多个乡镇累计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第8号台风"莫拉克"导致浙江、福建等地出现强降雨,浙江九峰过程降雨量高达1242.2毫米,超过历史记录。
大范围持续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湖南、四川、重庆多次受灾;江西、广西个别县城和乡镇街道进水;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因短时强降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汶川大地震灾区山洪灾害频发,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