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知识大全
养猪养殖知识点
![养猪养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ae4d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d.png)
养猪养殖知识点养猪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潜力的农业产业。
如何科学地养猪,提高生产效益和养猪质量,是每个养殖户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猪的品种选择、猪舍建设、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介绍养猪的知识点。
一、猪的品种选择猪的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养猪效益。
常见的猪的品种主要有肉用猪、杂交种猪和种猪。
肉用猪适宜肉食生产,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等特点。
杂交种猪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种的猪杂交而产生的后代猪,通常具有生长快、杂交优势等特点。
种猪主要用于繁殖,保持和改良优良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自身养殖经验进行合理选择。
二、猪舍建设猪舍建设是养猪的基础,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猪舍应具备保温、通风、卫生等功能,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常见的猪舍类型有敞开式猪舍、封闭式猪舍和环境控制式猪舍。
敞开式猪舍适用于温暖地区,通风效果好;封闭式猪舍适用于寒冷地区,保温效果好;环境控制式猪舍则可以根据季节和猪的需求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在猪舍建设中,还应注意猪舍的合理布局和配置,如合理设置饲料槽、饮水设备和猪栏等。
三、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猪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首先,要合理配制猪的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合理的添加剂。
其次,要确保猪群的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
另外,定期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症。
同时,科学合理地进行猪群的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饲养管理还包括合理的饮水管理、猪群的常规清洁和环境消毒等。
四、疾病预防疾病预防是养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猪的疾病有猪瘟、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等。
疾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措施等。
在选择疫苗时,应根据当地常见病种和疫苗的有效期进行合理选择。
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总结:养猪养殖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产业,在养猪中需要关注猪的品种选择、猪舍建设、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点。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bb64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2.png)
养猪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猪的品种猪的品种主要分为肉猪、杂交猪和山地猪三类。
肉猪主要用于肉类生产,其种类繁多,如大白猪、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等;杂交猪主要用于生产肉类和母猪,如杜洛克×约克夏、大白猪×长白猪等;山地猪则主要生活在山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主要用于生产肉类。
二、猪的饲养环境猪的饲养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场地,场地应干燥通风,避免污水积聚和疾病的传播;其次,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搭建适量的遮阳棚,保持适宜的温度;最后,要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猪圈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
三、猪的饲料和饮水猪的饲料是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重要条件,合理的饲料配方和合理的饲料管理对猪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猪主要的饲料包括猪料、粮食、蔬菜、水果等。
其中猪料是主要的饲料,饲料的质量和种类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此外,饮水也是很重要的,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充足的清洁水源。
四、猪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猪的健康状况对养殖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猪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及时给猪接种预防疫苗,提高免疫力;其次,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疾病传播;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猪的疾病,做好防疫工作。
五、猪的生长和发育猪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为小猪期、育肥期和繁殖期。
小猪期是猪从出生到30kg体重的阶段,主要是加快猪的生长速度,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育肥期是猪从30kg体重到市场上能够销售的体重(100~120kg)的阶段,主要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提高猪的肉质和肉量;繁殖期是母猪生产和育肥小猪的阶段,主要是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和育肥小猪的生长速度。
六、猪的屠宰和加工猪的屠宰和加工是猪肉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指将猪宰杀并处理成肉制品的工作。
在屠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屠宰设备,如屠宰刀、杀猪钩等;其次,要做好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措施,保证肉制品的卫生安全;最后,要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以提高猪肉的商品价值。
养猪图文知识点总结图
![养猪图文知识点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3600d0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f.png)
养猪图文知识点总结图一、饲养饲料1. 猪的基本饲料猪的基本饲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鱼粉、饼粉等。
这些饲料对猪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在日常饲养中进行合理搭配。
2. 饲料的搭配合理的饲料搭配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一般来说,饲料搭配的原则是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保证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3. 饲料的储存饲料的储存是养猪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不仅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还要避免其受潮发霉、受季节变化影响。
二、疾病防控1. 猪的常见疾病养猪过程中,猪常见的疾病有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等。
这些疾病对猪群的健康和生长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2. 疫苗接种及时做好疫苗接种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保护猪群的健康。
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和程序对养猪的成功至关重要。
3. 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控制一旦猪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常通过观察生理指标、体温、精神状态等可以判断猪是否生病。
三、猪舍建设1. 猪舍的选址猪舍的选址要远离人口密集地区,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等因素。
2. 猪舍的设计猪舍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猪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环境,包括通风、采光、降温、避雨、排泄等方面。
3. 猪舍的维护猪舍的定期清洁和消毒是保证猪群健康的关键步骤,同时还需要保持猪舍的卫生和安全。
四、养猪管理1. 猪的生长管理猪的生长管理包括饲养、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管理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 猪的繁殖管理猪的繁殖管理主要包括怀孕、产仔、断奶等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繁殖管理可以提高繁殖效率。
3. 猪的健康管理猪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是养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做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可以保证猪的生长和发育。
以上便是关于养猪图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即将养猪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养猪是一项需要细心呵护和综合考虑的任务,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长。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5099b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4.png)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一、选择适宜猪场养猪之前,首要任务就是选择一个适宜的猪场。
要考虑猪场的环境、卫生条件、饲料供应、兽医服务等因素。
只有选择一个优秀的猪场才能确保养殖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科学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猪的核心。
猪的饲喂量、饲喂频次、饲料种类等都需要科学掌握。
同时,猪圈的清洁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猪圈的清洁能减少猪病的传播。
三、合理的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猪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猪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可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四、预防猪病预防猪病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
要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注射,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五、合理的繁殖计划合理的繁殖计划能够提高生猪的繁殖效益。
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繁殖,注意控制繁殖的数量,保持生猪的健康和品质。
六、控制环境温度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幼猪。
要保持猪舍的适宜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猪的影响,确保猪的生长和发育。
七、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是防止猪病的有效手段。
定期对猪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八、科学消毒猪圈的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科学选择消毒剂,按照消毒规程进行消毒,确保猪圈的卫生状态。
九、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可以减少猪之间的竞争,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猪舍的大小,制定合理的养殖密度。
十、注意饮水供应给猪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非常重要。
饮水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也需要特别注意,确保猪能够及时、充分地获得水源,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以上就是养猪十大基本常识,养殖者们在养猪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要点,从而确保养殖业的顺利进行。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猪 养猪知识
![养猪 养猪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16346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4.png)
养猪养猪知识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猪的详细知识:
1.猪的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资源条件的猪种。
常见的猪种包括肉猪、母猪和杂交猪。
2.猪舍建设:猪舍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保温、通风、排污和采光等因素。
猪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栏位、喂食设施和饮水设备。
3.饲料管理:猪的饲料应根据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合理的饲料配方。
常见的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和蛋白粉等。
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卫生和质量。
4.猪的生长管理:猪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体重测量和生长监测。
合理控制饲料供给和饲养密度,以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5.疾病防控:养猪过程中需要注意疾病的防控和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消毒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6.猪的繁殖管理:繁殖管理包括配种、妊娠管理和产仔管理等。
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管理母猪的产仔过程。
7.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
养殖环境的卫生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8.养殖成本和经济效益:养猪要进行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评估,合理控制饲料和兽药的使用,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回报。
1/ 1。
养猪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养猪的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cae08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a.png)
养猪的知识点总结大全养猪是一项需要细心经营的农业生产,要想养好猪,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猪的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养猪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猪的品种选择1. 根据养殖目标选种。
选种是指根据养殖目标,根据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合理的品种选择。
在选种时应考虑猪种的生产力、适应性、市场需求等因素。
2. 常见的猪种。
常见的猪种有大白猪、土杂猪、山猪、绍兴猪、猪王等,选择适合当地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进行养殖。
3. 猪的种类特点。
不同品种的猪具有不同的养殖特点,如大白猪生长快,适应性好,适合工厂化规模养殖;土杂猪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好,耐瘠薄,适合散养和家庭养殖。
二、猪的饲料管理1. 合理配饲。
猪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
合理配饲是指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满足猪的生长发育需要。
2. 饲料的营养需求。
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也不同,幼猪需要高蛋白饲料,而成猪则需要高能量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制饲料,确保猪的养分摄入。
3. 饲料的加工和贮存。
饲料的加工和贮存是保证猪的饲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加工和贮存,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三、猪的生长发育1. 幼猪的饲养管理。
幼猪是猪的生长发育阶段的开始,需要特别注意饲养管理,保持干净卫生,提供充足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预防疾病的发生。
2.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是猪的生长发育阶段的重要阶段,要特别注意饲养管理和饲料供给,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增加体重,提高肉质。
3. 猪的环境管理。
猪的环境管理包括饲养圈舍的设计和改造,保持圈舍的通风透气、干燥卫生,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 猪的疫病防治。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进行定期的免疫接种,保持畜禽健康,提高经济效益。
五、猪的疾病防治1. 猪的常见疾病。
猪的常见疾病有猪瘟、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1b18dc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b.png)
养猪十大基本常识想要养好猪,首先要了解养猪的基本常识。
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养猪的十大基本常识。
一、饲料的控制猪是杂食动物,所以饲料的控制很关键。
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饲料,严格控制饲料的量,避免产生浪费或肥胖。
二、水源的保障猪不仅需要吃的好,还需要有足够的水。
为了保障猪的饮水安全,定期清理和更换水槽,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三、饲养环境的整洁优良的饲养环境能够提高猪的存活率和健康水平。
要定期清理猪舍、清理粪便,保证饲养环境的整洁卫生。
四、疫病防控猪的免疫力比较低,需要及时注射疫苗、定期治疗等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
五、饲料的卫生质量猪饲料的卫生质量对猪的生长及肉质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要选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并每天定期更换猪的饲料。
六、种猪选配种猪是繁殖出更好品质猪的关键,需要选购品质优良的种猪。
购买种猪时需要考虑品系、目标重量、养殖环境等因素。
七、生产管理生产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猪的健康状况、生长状态等,及时调整饲养模式,确保产出的猪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八、动物粪便处理养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需要及时清理和处理。
可以利用堆肥技术进行处理,产生的有机肥可用于农田施肥。
九、营养调节猪的营养需要根据其生长和发育状态进行调节。
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以及生长状况,合理配置猪食,补充营养成分。
十、销售渠道的选择销售渠道的选择对养猪业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影响。
要寻找到质量好、信誉度高的销售渠道,确保养猪业的盈利。
总之,养猪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全面营养调配、严格防疫措施等方面的有机配合,才可以培养出高品质的猪肉,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养猪场专用知识
![养猪场专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e642b0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8.png)
养猪场专用知识
养猪是一门繁琐的手艺,需要猪农对猪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下面将从猪的饲养环境、疾病防治、饲料管理等方面介绍养猪常见的知识。
1.猪舍的环境要保持良好
猪舍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灰尘少,温度适宜,避免受寒或中暑。
此外,可以使用药物和杀虫剂,防止病虫害的侵扰。
同时,要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卫生环境,确保猪健康成长。
2.疫病的防治要注意
猪的疾病防治是养猪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预防为主,注意卫生环境,加强对饮食和日常管理的把握。
同时,要在发现疾病后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扩散。
3.饲料的选择和管理要科学合理
饲料的选择和管理直接关系到猪的生长和发展。
一般而言,猪需要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以满足它们快速生长的需求。
也要注意控制饲料量,保证猪的健康成长。
此外,饲料的质量和来源也需要仔细考虑,尽量选择安全的饲料。
4.对仔猪的照顾要精细
仔猪的生长过程需要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猪的身体比较柔弱,易受外界影响。
所以,在饲养仔猪时要注意调整好饲料的成分和用量,保持猪圈的卫生,避免感染病菌。
对仔猪的喂养和分配需精细,确保健康发育。
5.要做好销售准备
为确保养猪产生的收益,猪农还要做好销售准备。
需要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价格,以便在合适的时候销售猪。
同时,合格的饲养记录和出售证明都是有助于提高出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的。
总之,养猪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需要养殖者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对猪的饮食、饲养环境和生长环境等进行全面控制。
只有做足了功课,才能保证养猪的顺利进行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养猪基本常识
![养猪基本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04de63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b.png)
养猪基本常识
养猪是一项常见的农业活动,以下是一些养猪的基本常识:
1. 猪舍选择:选择适合猪的舒适和安全的猪舍。
猪舍应该有足够的空间,通风良好,并保持干净卫生。
合理设置猪栏、饮水设备和饲料器。
2. 猪的品种选择:根据养殖目的选择合适的猪种,例如肉猪、种猪或杂交猪。
常见的猪种包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3. 饲料供应:提供均衡的饲料供应,包括全价配合饲料、谷物、蔬菜和饮水。
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用途进行调配。
4. 温度和通风管理:猪对温度和通风有一定的要求。
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提供适宜的通风系统,确保猪的舒适和健康。
5.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注意疫苗接种和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和发生。
定期清理猪舍,控制害虫和病原体。
6. 猪肉收集和处理:定期收集猪肉,保持卫生,并及时处理猪舍内的粪便等废弃物。
猪肉可以用于自家食用或者销售。
7. 养殖环境管理:保持猪舍内外的清洁和整洁,管理猪舍周围的环境,防止污染和异味的产生。
8. 猪的行为和福利:了解猪的基本行为和需求,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设施,如饮水器、饲料器和栏舍,以提高猪的福利。
9. 养猪经济管理:合理制定养猪的经济计划,包括成本控制、市场销售等,以确保养猪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10. 法律和规定:了解当地的养猪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符合相
关的养殖标准和要求。
这些是养猪的基本常识,具体的养猪方式和管理方法可能因地区和养殖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养猪之前,建议您深入研究并咨询当地的专业养殖人士或农业部门,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科普养猪的知识点总结
![科普养猪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9546f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4.png)
科普养猪的知识点总结一、养猪基本知识养猪是指利用人工培育和喂养的方法,使猪成长为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用途。
饲养猪一般需要有猪舍、猪饲料、猪水以及猪的护理等。
猪的饲养主要分为三种:自然饲养、半自然饲养和人工饲养。
自然饲养的猪是在自然环境下放养,主要依靠野生草木和其它杂草为食;半自然饲养是在半自然环境下放养,但提供一定的饲料;人工饲养是在笼舍内饲养,提供专门配制的饲料。
目前,人工饲养猪的方式最为常见。
二、猪的生活习性1. 饮水和进食:猪对清洁水源有很高的要求,水源不干净会导致猪生病。
猪一般需要每天饮水5-10升,但应注意不要将饮水设在粪便附近,以免猪喝上带有病菌的水。
猪的饮水设备可以采用自动喂水器或者水槽。
2. 进食:猪的进食是非常贪嘴的,它们喜欢各种食物,但应该注意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猪的饲料主要有谷物、豆饼、粉料、零食等。
在喂食时,应根据猪的成长阶段和体重适量地喂食,同时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3. 繁殖:猪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来实现。
母猪一般每年生产一到两窝猪仔,每窝猪仔数量大约10-15头。
猪仔出生后要及时给予保暖、清洁的环境,定时喂食。
4. 运动:猪是喜欢运动的动物,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猪的体质,增强抵抗力。
在饲养猪时,应该为猪提供适当大小的活动区域,让它们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5. 梳理:梳理能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梳理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梳子,按照猪毛的生长方向,从头到尾轻柔梳理。
三、猪的饲养技术1. 猪舍的建筑猪舍的建筑主要应符合猪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要求。
猪舍的位置应该选在通风、采光和排水条件良好的的地方。
根据猪的数量和品种选择合适的猪舍型式。
2. 饲养管理(1)定时定量喂食。
根据猪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所处的季节,确定喂食的种类和量,保证猪的正常生长。
(2)饮水管理。
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定期清洗消毒,并保持饮水器的供水充足。
在冬季,也请注意水管不要冻结。
(3)卫生管理。
定期消毒猪场内的地面、圈舍、饲槽、水槽、饮水器等,保持猪场的清洁卫生。
养殖猪的知识点总结
![养殖猪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8b7b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71.png)
养殖猪的知识点总结1. 猪的选择选择适合养殖的猪种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常见的猪种有大白猪、杜洛克、皮特兰、长白猪等。
大白猪适应性强,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杜洛克肉质好,肌肉多,适合肉类生产;皮特兰适应性强,耐饥饿,适合艰苦条件下养殖;长白猪适应性强,繁殖力强,属于多功能猪种。
选择猪种时需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做出合理选择。
2. 圈舍建设猪的圈舍建设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圈舍的设计应考虑猪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的要求,包括隔离繁殖区、哺乳区、雌猪区、仔猪区、生长育肥区等。
圈舍的建设需要考虑通风透光、保温防寒、清洁卫生等因素,并要符合当地的环保要求。
此外,圈舍的布局和设施设备的配置也需满足养殖规模和管理要求。
3. 饲料配制猪的饲料配制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一般来说,猪的饲料需要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合理配制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4. 饲养管理猪的饲养管理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包括日常饲料投喂、饮水管理、疾病防控、疫苗接种、粪便处理、环境卫生等。
健康的猪群能够更好地发挥生长潜力,提高养殖效益。
在饲养管理中,要密切观察猪的行为动态和生长状态,及时调整饲料配方,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
5. 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猪病有猪瘟、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等。
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疫苗接种、定期体检、病原菌监测等。
此外,要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水,防止疾病传播。
6. 猪的繁殖猪的繁殖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繁殖包括选种、配种、孕产等阶段。
选种是根据猪的品种特点和生产性能进行猪的选择,以提高猪群的遗传质量和养殖效益。
配种是将雄性猪和雌性猪进行配对,保证猪群的生产能力和繁殖力。
孕产是指雌猪怀孕至产仔的全过程,要注意孕期饲养和产后管理,保证仔猪的健康生长。
养猪小常识知识点总结
![养猪小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d265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b.png)
养猪小常识知识点总结一、选择猪场地1. 地理位置选择猪场地时应考虑地理位置,最好选择离城市较近但远离交通干道和工业污染的地方。
2. 土地条件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有利于猪的生长和养殖。
3. 环境因素猪舍周围应该环境清洁,避免临近污染源和噪音干扰。
二、搭建猪舍1. 猪舍设计猪舍的设计应符合猪的生长需求,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和保温性能。
2. 空气流通猪舍内的空气流通要求良好,可以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来保持空气新鲜。
3. 温度控制猪舍内的温度要能够随季节变化进行调节,适应猪的生长需求。
三、饮食管理1. 饲料选择猪的饲料应该选择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
2. 饲养方式可以选择自由饮水和定量饲料的方式进行养殖,保证猪的饮食量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3. 饲料管理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需要不同的饲料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喂养,不得过饱或过饥。
四、疾病防控1. 预防针定期给猪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环境消毒定期对猪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疾病的传播。
3. 疾病监控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发现疾病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蔓延。
五、猪的生长管理1. 生长监测定期测量猪的体重和体型,了解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和管理措施。
2. 分龄饲养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要进行分龄饲养,保证猪的生长良好。
3. 生长环境保证猪舍的清洁和舒适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猪的健康成长。
六、经济管理1. 成本控制对猪的饲养成本和生产成本进行合理控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 市场营销根据市场需求和行情变化,及时调整养猪计划,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3. 投资回报进行科学的投资规划,合理预测猪的市场前景,实现投资回报。
七、养猪风险管理1. 保险保障购买适当的保险,为猪的健康和生产提供保障。
2. 风险评估及时评估养猪的经营风险,根据情况调整养殖策略。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面对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应对,减少损失。
养猪基本知识大全
![养猪基本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77197e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0.png)
养猪基本知识大全养猪是一项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人类与猪类共同发展的历史见证。
如何正确地养猪,掌握必要的养猪知识是很关键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养猪的基本知识。
1.猪的品种:猪的品种繁多,根据用途可以分为肉用猪、耐寒猪、耐热猪等等。
常见的肉用猪品种有大白猪、杜洛克猪、小花猪等。
2.猪舍的建设:猪舍是猪的居住场所,其建设应符合卫生、防疫、通风、保暖等要求。
一般来说,猪舍的面积要根据猪的体重、品种、数量进行合理的配比。
3.猪食的配制:猪属于杂食动物,可食用粮食、豆类、蔬菜、草料等。
为了保持猪的健康,应根据猪的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并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饲喂。
4.猪的饲养管理:猪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卫生、防疫、保暖等方面。
特别是在季节变化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调整猪的饮食、舍温和空气流通等因素。
5.疾病防治:猪易患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因此疾病防治非常重要。
疫苗接种、卫生消毒等措施都是必要的,另外还需要及时诊断、治疗猪的疾病。
6.猪的营养需求:猪的营养需求与其生长发育的阶段和体重有关。
为了促进猪的生长发育,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7.猪的生长发育:猪的生长发育需要遵循其生理周期,注意猪的饮食、运动、保暖等方面,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从而达到理想的生长发育效果。
8.猪的运输:猪的运输需要注意保障猪的安全和舒适,车辆环境要通风、卫生、有适宜的温度等措施。
9.猪产品的加工与储存:猪产品加工一般通过宰杀、剖宰、加工等程序完成,储存要注意温度、湿度、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以上就是养猪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日常养猪工作有所帮助。
养猪人必看的养猪常识
![养猪人必看的养猪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f7335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d.png)
养猪人必看的养猪常识
养猪是一项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活动,为了确保猪只健康成长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养猪人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养猪常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养猪知识和注意事项:
1. 选址与建设:猪舍应建在通风良好、干燥、便于排泄物处理的地方。
要确保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合理规划猪舍结构,包括产房、育肥区、隔离区等。
2.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自身管理能力和资金状况选择合适的猪品种。
有的品种生长速度快但疾病抵抗力较弱,有的肉质好但生长速度慢。
3. 喂养管理: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日粮配方。
保持清洁的饮水供应。
4. 疾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疾病预防体系,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一旦发现疾病应立即隔离病猪并进行治疗。
5. 繁殖管理:选择健康、遗传性能好的种猪进行繁殖。
注意母猪的孕期管理和营养,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6. 环境控制: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7. 日常护理:定期清理猪舍,消毒防疫。
观察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8. 市场策略:了解市场需求,适时出栏,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
9. 法律法规:遵守当地关于养猪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环保规定、动物福利标准等。
10. 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最新的养猪技术和管理知识,提升养猪效率和效益。
养猪业务必须注重细节管理,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动物福利。
随着养猪业的现代化,养猪人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养猪常识和注意事项
![养猪常识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87bf9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3.png)
养猪常识和注意事项
好的,以下是一些养猪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1. 猪舍建设:猪舍应该建在干燥、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
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猪舍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每头猪至少要有 1 平方米的空间。
2. 饲料管理:猪的饲料要新鲜、干净、营养丰富。
可以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来调整饲料的配方和饲喂量。
同时,要保证猪有充足的饮水。
3. 防疫保健:养猪要做好防疫工作,定期给猪注射疫苗,预防猪瘟、口蹄疫等疾病的发生。
同时,要注意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4. 繁殖管理:母猪的发情期一般为 21 天左右,发情期内要及时配种。
配种后要注意观察母猪的怀孕情况,及时做好产前准备。
5. 猪的销售:猪的销售要选择正规的渠道,避免购买到病死猪或不健康的猪。
同时,要注意猪肉的质量和安全,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6. 环境保护:养猪要注意环境保护,猪舍的粪便和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养猪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所有养猪人养猪小知识
![所有养猪人养猪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fc74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4.png)
所有养猪人养猪小知识
养猪人需要掌握的养猪小知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要点:
1. 猪舍建设:猪舍应建在避风向阳、地势平坦、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猪栏应坚固、清洁干燥、通风透气,并定期消毒。
2. 品种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耗料少的品种。
3. 饲料管理:合理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全面。
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喂猪。
4. 防疫与保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5. 日常管理:保持猪舍的卫生清洁,定期清理猪粪尿。
控制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
合理安排公母猪的配种和产仔时间。
6. 肉猪催肥:选择适当的催肥剂和饲料,掌握催肥时间,促进肉猪快速增重。
7.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了解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8. 养殖记录:建立养殖档案,记录猪的饲养情况、免疫接种情况、用药情况等,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9. 学习交流:与其他养猪人交流经验,参加养猪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养猪技术水平。
养猪知识点总结
![养猪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655c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0.png)
养猪知识点总结一、养猪的基本情况1. 猪的品种:猪的品种分为肉用猪和种猪两大类。
肉用猪又有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神农猪等,而种猪有杜洛克种猪、长白种猪、大白种猪等。
2. 猪的生长特点:猪的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普通猪从出生到达成熟期需要6-8个月的时间,而高瘦肉率的猪则更快一些。
3. 猪的饲养环境:猪的饲养环境对于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的饲养环境能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养猪的基本要点1. 合理的猪舍设计:合理的猪舍设计是养猪的重要基础。
一般来说,猪舍应该保持通风、采光、保暖等功能,而且猪舍的空气湿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合理的饲料配给:合理的饲料配给是猪的生长发育的关键。
一般来说,猪的饲料应该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三大类,而且饲料的配比需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来确定。
3. 合理的疫病预防:疫病是影响猪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预防疫病,猪农需要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定期给猪进行预防接种,并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
三、猪的饲养管理1. 猪的生长发育管理:猪的生长发育管理是指猪从出生到出栏的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这包括了新生仔猪的保暖、断奶仔猪的饲养、肥猪的生长发育等环节。
2. 猪的饲料管理:猪的饲料管理是指猪的饲料配给、喂养时间和喂养方式的管理。
一般来说,猪的饲料需要保持新鲜,饲料的喂养时间需要规律,而且需要控制好饲料的数量。
3. 猪的疾病管理:猪的疾病管理是猪饲养中的重要环节。
猪疾病主要有猪瘟、猪鼻疽、伪结核病、传染性胃肠炎、猪肺疫和猪链球菌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猪的疾病防治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厌食、呼吸困难和腹泻等。
预防猪瘟需要注重猪圈的清洁卫生,加强猪的饲养管理,以及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2. 猪鼻疽:猪鼻疽是由鼻疽鲍尔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和鼻梁溃疡等。
预防猪鼻疽需要注意猪圈的卫生,保持猪舍的通风、干燥,避免猪圈的湿度过高。
猪类养殖知识点总结
![猪类养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3a840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4.png)
猪类养殖知识点总结一、选种繁育1.选种猪的选种是猪养殖的重要环节,良种猪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繁殖力强等优点。
在选种时要选择生长较快、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的种猪,比如大白猪、杜洛克猪、长白猪等。
同时要注意选种的猪应该是健康的、无传染病的,具有较好的遗传背景。
2.繁育猪的繁育主要包括配种、妊娠、分娩、断奶等环节。
在繁育过程中要注意确保种猪健康、精神状态和饲养环境,定期进行疫病防治和繁殖管理。
确保种猪的繁殖效益。
二、饲养管理1.圈舍猪的圈舍建设是猪养殖的重要环节。
在建设圈舍时要考虑到充足的空间、通风、排污等环境条件。
合理设计圈舍结构,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和生活环境。
2.饲料猪的饲料是猪养殖的重要保障,要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猪的养殖效益。
同时要定期清理饲料,保持饲料的质量,避免发霉、变质。
3.运动猪的运动是保证猪的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要保证猪的运动空间,让猪适量的运动,有利于猪的肌肉发达,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4.疫病防治猪的疫病防治是猪养殖的重要保障,要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注射,消灭疫病菌,提高猪的免疫力,保证猪的健康成长。
三、生长发育1.幼猪期猪的幼猪期是猪生长的重要阶段,要关注幼猪的饲养管理,保证幼猪的营养需求,提高幼猪的生长速度,减少幼猪的死亡率。
2.育肥期猪的育肥期是猪生长的重要阶段,要注意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保证育肥猪的营养需求,提高育肥猪的肉质,保证猪的生长效益。
四、养殖技术1.节约饲料成本猪的饲料成本是猪养殖的重要支出,要通过合理的饲料搭配、科学的喂养方法、节约的饲养管理等手段,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疾病防治猪的疾病防治是猪养殖的重要环节,要做好猪的抗疫工作,定期检查疫苗注射,防止疾病的传播,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3.环境保护猪类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猪粪、猪尿等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猪类养殖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猪的养殖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猪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现代养猪的知识点总结
![现代养猪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ec05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a.png)
现代养猪的知识点总结一、猪的品种选择1. 猪的品种分类:猪的品种可以按照用途分为: 肉用猪、种用猪、杂交猪等;2. 优质肉猪品种:大白猪、杜洛克猪、皮埃拉猪等;3. 优质种猪品种: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等;4. 优质杂交猪品种:利美猪、长白猪、大白猪等。
二、种猪选育管理1. 种猪选配:选择优质的种猪进行繁殖,保证后代的品质;2. 种猪繁殖管理:定期做好疫苗注射、定期配种、保证种猪的生产力;3. 种猪饲养管理:健康饲喂,合理配饲,促进种猪生长发育。
三、育肥猪管理1. 猪圈环境设计:确保猪圈通风、遮阳、排水等基本条件;2. 饲料供给:根据不同生长期给予不同的饲料;3. 疾病预防:定期做好猪瘟、猪蓝耳病等疫苗注射,保持猪的健康。
四、粪便处理五、养猪初期的饲养管理1. 幼猪管理:合理营养、合理饲养、疾病防治等;2. 猪圈设计:保持清洁卫生、通风透气、与其他猪分隔等;3. 饲料配送:合理搭配饲料,注意消化吸收;六、养猪中期的饲养管理1. 猪群整合:根据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群体整合,保持猪群的均衡生长;2. 健康检查:定期对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3. 饲料管理:根据生长期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管理,保证猪的健康。
七、养猪后期的饲养管理1. 留种猪选配:定期选配留种猪,筛选出高品质的种猪;2. 育肥猪管理:科学合理的管理育肥猪,保证猪的快速生长;3. 饲料供给:根据成猪肥育期,合理搭配饲料,保证猪的生长。
八、疫病防治1. 猪瘟预防: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注射,保证猪的健康;2. 猪蓝耳病防治:定期用药预防猪蓝耳病;3. 养猪环境治理:保持猪圈卫生,防治疾病传播。
九、养殖品质管理1. 生产标准:严格按照养殖标准进行生产,保证猪的品质;2. 安全卫生:保证猪肉的安全卫生,避免畜禽疫病传播;3. 环境保护:合理处理猪粪便,降低环境污染。
十、销售运营1. 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2. 销售渠道: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畅销;3. 产品宣传推广:做好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43条养猪必知的知识点
![43条养猪必知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9a080bb7360b4c2e3f6481.png)
43条养猪必知的知识点1.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2.使用抗生素的目标是不再使用抗生素,使用疫苗的目标是不再使用疫苗3.养猪并不存在什么高科技4.最重要的是员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5.中国的劳动力用之不竭6.越是科学的饲养方式越是简单的。
7.很多猪场因为待遇低没人愿意干或者干不长久或者没有工作情绪,只好雇佣老弱病残的员工或者用自己的亲戚,结果因为不懂饲养,很多相对有“经验”的人又比较倔强,而雇佣外人做厂长又管不了内部员工。
结果猪场到处是漏洞。
8.一件简单的事,一个猪场母猪舍因为换了一个岁数大点的员工,本来10分钟的喂料时间延长到30分钟,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出现气喘病。
究其原因是因为猪应激过大。
9.猪粮比价5.5:1和每头生猪的利润作为参数,仔猪与白条肉价之比0.7:1、生猪存栏量4.1亿头及能繁母猪存栏量不低于4100万头等作为辅助参考10.添加磷酸型酸化剂和乳酸型酸化剂可显著增加仔猪日采食量、日增重,改善饲料消化率,减低腹泻率。
0.3%乳酸型酸化剂效果最佳。
11.母猪终身生产力的潜力为80-90头断奶仔猪的水平。
12.由于现代母猪瘦肉率更高,产仔更多,其每天摄入的能量和赖氨酸也有必要增加。
寡聚糖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包括出生重,断奶重,缩短断奶到发情间隔。
是取代抗生素的低公害,低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13.饲料中适当添加酶可以分解一些谷物的纤维素种皮,释放3%-5%的额外能量。
a-半乳糖苷酶可以降低豆粕中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每千克饲粮的消化能可提高0.4-0.7 兆焦。
14.教槽料直径400-500微米,育肥猪为700-800微米,成年母猪和公猪1000微米。
10-14日龄仔猪生长开始超过母猪泌乳能力。
15.青年母猪首次配种体重在125-145kg,p2背标厚度为18-20mm,5胎次的生产性能可达到最佳。
连续5胎次的产仔数差异达9头,相当于多产一胎。
16.首次配种体重与p2背标厚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17.最为三大“绿色添加剂”之一的复合酶制剂,添加量达0.3%以上,即可显著提高断奶猪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其中最佳添加水平为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知识大全
冬季养猪场保暖及驱虫
最近气候变化较大,要注意猪舍保温,首先要知道各阶段猪的适宜温度,再选择合适的保温措施,还要确保保温措施能达到适宜的温度范围。
猪的大小是按体重划分的,不同体重的猪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初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最高,随着体重的增加要求的温度越来越低。
下面就按猪的体重介绍适宜温度和临界温度(℃):
猪的体重(千克)低临界温度适宜温度高临界温度
“临界”是指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所需的外界条件。
猪的临界温度是在临界温度范围之内,猪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机能来适应环境,环境温度超出了临界温度的范围,也就超出了猪只自身的调节能力,容易发生危害。
从上面的温度范围可以看出看,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是29℃,高、低临界温度分别是31℃和29℃,范围很窄,说明初生仔猪的调节能力不健全,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
随着体重的增加,调节能力逐步增强,要求的条件越来越宽.
猪场驱虫程序的具体步骤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般的驱虫程序为:
1、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7、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 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8、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9、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10、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11、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
如何控制猪舍内的小环境
猪的生物学特性是: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大小猪都不耐潮湿,还需要洁净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
因此,规模化猪场猪舍的结构和工艺设计都要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考虑。
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例如,在冬季为了保持舍温,门窗紧闭,但造成了空气的污浊;夏季向猪体和猪圈冲水可以降温,但增加了舍内的湿度。
由此可见,猪舍内的小气候调节必须进行综合考虑,以创造一个有利于猪群生长发育的环境。
一、温度
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猪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表现在仔猪怕冷。
低温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最大,若裸露在1℃环境中2h,便可冻僵、冻昏、甚至冻死。
成年猪长时间在—8℃的环境下,可冻得不吃不喝,阵阵发抖;瘦弱的猪在—5℃时就可冻得站立不稳。
寒冷对仔猪的间接影响更大。
它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还能应激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试验表明,保育猪若生活在12℃以下的环境中,其增重比对照组减缓4.3%,饲料报酬降低5%。
在寒冷季节,成年猪舍温要求不低于10℃;保有猪舍应保持在18℃为宜。
2~3周龄的仔猪需26℃左右;而1周龄以内的仔猪则需30℃的环境;保育箱内的温度还要更高一些。
春、秋季节昼夜的温差较大,可达10℃以上,体弱的猪是不能适应的,易诱发各种疾病。
因此,在这期间要求适时关、启门窗,缩小昼夜的温差。
成年猪则不耐热。
当气温高于28t时,对于体重75 kg以上的大猪可能出现气喘现象;若超过30℃,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降低,长势缓慢。
当气温高于35℃以上、又不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有的肥猪可能发生中暑,妊娠母猪可能引起流产,公猪的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良,并在2~3个月内都难以恢复.热应激可继发多种疾病。
猪舍内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猪舍内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
在无取暖设备条件下,热的来源主要靠猪体散发和日光照射的热量。
热量散失的多少与猪舍的结构、建材、通风设备和管理等因素有关。
在寒冷季节对哺乳仔猪舍和保育猪舍应添加增温、保温设施.在炎热的夏季,对成年猪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如加大通风,给以淋浴,加快热的散失,减少猪舍中猪的饲养密度,以降低舍内的热源。
此项工作对妊娠母猪和种公猪尤为重要。
二、湿度
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含水分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80%。
试验表明,在气温14~23T,相对湿度50%~80%的环境下最适合猪生存。
猪的生长速度快,肥育效果好。
猪舍内的湿度过高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
的疾病。
为了防止湿度过高,首先要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少用或不用大量水冲刷猪圈,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积水。
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以降低室内的湿度.
三、通风换气
规模化猪场由于猪只的密度大,猪舍的容积相对较小而密闭,猪舍内蓄积了大量二氧化碳、氨、硫化氢和尘埃。
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大允许值,二氧化碳为 3 000× 10-6,氨30×10—6,硫化氢20×10-6。
空气污染超标往往发生在门窗紧闭的寒冷季节。
猪若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首先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炎症,猪易感染或激发呼吸道的疾病。
如猪气喘、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
污浊的空气还可引起猪的应激综合征。
表现在食欲下降、泌乳减少、狂燥不安或昏昏欲睡、咬尾嚼耳等现象。
消除或减少猪舍内的有害气体,除了注意通风换气外,还要搞好猪舍内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粪便、污水,不让它在猪舍内腐败分解。
调教猪到运动场或猪舍一隅排粪便的习惯。
干燥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措施,通风是消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方法。
当严寒季节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时,可向猪舍内定时喷雾过氧化物类的消毒剂,其释放出的氧能氧化空气中的硫化氢和氨,起到杀菌、除臭、降尘、净化空气的作用。
四、光照
光照对猪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骨骼生长;以及活化和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
肥有猪对光照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光照对繁育母猪和仔猪有重要的作用。
试验表明若将光照由10 IX增加到60~100lx,其繁殖率能提高45%~85%;新生仔猪的窝重增加0。
7~1.6 kg;仔猪的育成率提高7.7%~1.21%。
哺乳母猪每天维持16 h的光照,可诱发母猪在断奶后早发情。
为此要求母猪、仔猪和后备种猪每天保持14~18h的50~100lx的光照时间。
自然光照优于人工光照,因而在猪舍建筑上要根据不同类型猪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光照面积。
同时也要注意减少冬季和夜间的过度散热和避免夏季阳光直射猪舍。
猪场引进种猪的细节措施
一、种猪的选择
后备种猪的引种体重,以40—60kg为宜,体型符合本品种的外形特征,发育良好、猪健康无遗传性疾病。
公猪要求:反应灵敏、四肢结实粗壮、腰背平宽、后躯发达、睾丸发育良好、大小均匀、左右对称、包皮正常,无积尿、雄性特征明显、性欲强.
母猪要求:头颈清秀,背腰平直、四肢强健、性情温驯、外阴部不上翘发育良好、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均匀对称、无瞎乳头、翻乳头.
引种前的准备工作
1、隔离舍远离现有猪群100米以上,水电通畅,通风向阳。
2、隔离舍要打扫清洗干净,彻底消毒并至少空栏一周以上.
3、准备好常规的治疗保健药品、消毒药品、饲养工具和优质的全价饲料。
二、种猪的运输
运输前必须对运猪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在车厢内铺洒垫料,防止种猪肢蹄在运输途中造成机械性损伤。
另外还准备一些保健、抗应激的药品,方便及时对因运输过程造成的应激猪只,采取有效措施.
三、种猪的隔离
1、种猪到场后,根据种猪性别、大小进行合理分群饲养,隔离期为45天。
2、引进后3天内,少量投喂饲料,提供充足的饮水,进行适应性观察。
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适当加喂青饲料。
引进后一周内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200ppm 氟苯尼考100ppm,用药7-14天。
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3、种猪群稳定健康15天后,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合理地给后备猪进行疫苗注射。
免疫接种后,对种猪群做抗体监测,确保猪群抗体水平。
4、引进种猪40天后,在猪群正常的情况下,可将本场老母猪混入饲养,使后备猪逐步接触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