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优秀模板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优秀模板7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人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那么,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更佳,进行音乐课堂
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是音乐教师面
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开题立项稳步推进
1、本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活动。

为了达到某阶段教学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对教学课程、
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划。

音乐教学方法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习者、教学目标、教材、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问题和
需求,设计解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
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2、课题理论意义
课题“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按照音乐课程标准
提出的基本理念,结合课程内容标准的实质,从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材、教学环境、媒体、评价
等各方面因素,分析音乐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音乐教学
中相关的音乐活动的策略、方法和步骤,在不断进行的评价、反思和修改的
实践中,寻求最优方案的音乐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经历最有效的音乐学习过程,探索一条积累音乐学习经验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形成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经验。

(2)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

(3)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研究内容
(1)音乐鉴赏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2)唱歌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3)演奏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4)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教学方法研究。

三、创新工作研究有序
在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的一学期,现就课题进展、课题研究的方法形式
作如下汇报:
1、区域集体备课,在争辩之中明确方向。

学科区域集体备课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科研方式,应该说一次活动就是
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们在交流中得到收益,感觉到自身
学习的重要性。

自开题以来我们组织了数次的“音乐教学方法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围绕“音乐教学中的大问题”、“如何在
中年级进行歌唱与欣赏教学”等多个话题展开。

市音乐教研员张老师也
向我们提出建议:课题研究要确立有效的方向、搜集详实的材料、注重开展
的实效性,要把每一次课题组活动都能作为一次很好的教科研活动,在争辩
中明方向。

所以在每一次活动中我们都能确立研究的中心内容,对组员所教
的内容都能从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效出发,谈自己的观点、想法,应该说在每
一次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所有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
教育思想都得到了升华。

2、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为实践服务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渠道,我们只有不断地尝试有效性的音乐教学策略,才使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
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了分期研究目标和研究的重点,确定两周一节的教
学课进行研究。

为了使音乐研讨课真正获得研讨的价值。

我们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题异构等研究的策略。

(1)专题研讨
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

主题的选择可以
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

主题的设定者可以是课题
组长,也可以是执教老师。

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
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2)一课多教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多次试教的过程,只有有针对性地
不断改进设计,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

如[某]老师执教东三
省研讨课《非洲鼓乐》试教了五次,每一次我们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都集
体听课,帮助磨课,在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中,有力地提升了我们对教材及
课堂的把握能力,也体现了我们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3)同题异构
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题异构。

[某]老师对《顽皮的
小杜鹃》的同题异构得到了大家的赞许,她们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
不同的教学方法策略来进行教学,体现了她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体现
了她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每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都能从研究教学方法有效性策略的视角,
把研究活动落实到教学中去,根据学生的课堂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保证课
题研究真正落实在课堂上。

我们鼓励课题组成员每学期上好一节研究课,骨
干教师起好示范作用,各成员之间互相随堂听课,使课题研究在日常的教学
中自觉开展起来,真正做到课题研究日常化
3、观摩活动,研讨中提高教师水平。

自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以来,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摩活动时,大家认真听、认真记不放过每个细节;研讨时气氛热烈,积极发言、反思自己、中肯对待别人、毫无保留。

共性的问题大家引起重视,如:
活动的教学目标怎样设立?教学中教师怎样根据学生学习及教学情境灵活选
择教学方法策略,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等等问题引起老师激烈地
讨论。

一些个别的问题也引起大家的警戒,如低年级教学方法和中高年级教
学方法的选择要到怎样的层次?活动的开展,对教师业务水平、能力、再学习、再提高的重视。

因为我们深知,要使特色教学具有生命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关键。

四、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课题组成员不仅学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
还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推动教学、促进课堂高效教学。

课题研究的过程,锻炼了我区的音乐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题意识、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灵动
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1、音乐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生从对音乐的冷漠变得热情
通过录音机、幻灯机、录像机、VCD机等电教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将
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
种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2、丰富音乐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对音乐内容的陌生变得了解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精心设计并选择符合
教学内容的图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促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意境,达到理想的教学功效。

3、使学生从音乐之外逐步走进音乐
清晰明快的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获得快乐;有动感
的肢体语言,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充满激情。

五、课题研究的思考
音乐教育旨在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近一年来,自己的
工作忙碌而充实。

可谓:在研究中成长、在辛苦中收获、在学习中提高。

最直接的感觉是忙碌。

一是忙于读书。

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
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研究过程中,更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
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验证、补
充或发展他人的理论。

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是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
论的过程。

这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经典虽然益处多多,但远没有功
利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来的快乐,所以我常常在经抵制诱惑的艰苦的思想斗
争中手忙脚乱。

二是忙于写。

由于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太薄,写作时失语现
象特别多,话到嘴边吐不出,出来的也总是词不达意,所以写作对我来说耗
时耗力,反反复复,很苦闷。

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

一是课题研究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

由于课题研究注重了研究学生,
又特别关注细节,这加深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与体验,使自己的经验得以丰富,课堂教训得到修正,教学的理念也不断更新与优化。

比如原来备课多是
站在教师立场上去设计与策划,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课变得花枝招展,而现
在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的需求作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努
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洁有力,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原来听课注重课堂
教学活动与教学表现,现在知道要将教学活动与教学情境及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即“怎么教”是服务于“教什么”的等等。

二是课题研究规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自从参加课题研究之后,伴随着
理论的学习及研究的深入,上课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比如,
对照由全区老师们研讨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我在原来的授
课中,对于诸如“复习旧课、评价激励、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归纳总结”等
环节并不重视,也就常常给忽略掉。

但现在由于所担任的子课题“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归纳总结”的研究,这些环节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我把
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先检查后评价激励,通过创设情景及例题解析促使学生
参与课堂等等。

归纳总结习惯的养成则经历了“由课上到课后”的过程,这些
做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再随意、随便,得以规范,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不
断提高。

三是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
行一个步骤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只有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
的反思、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解决课题的方法。

通过回顾、诊断自己
的行为,或肯定、强化,或否定、修正。

“反思”由被迫到自觉再到成为习惯。

通过反思修正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的行为。

四是课题研究使我敢于、乐于尝试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这主要是对小组
合作学习的尝试。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以
前的时候一说小组合作,我总感觉它不适用于思想品德学科,因为我们没有
英语、数学学科那么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巨大的练习量,而且使用起来那么麻烦,如科学分组、指导合作、培养组长、合理评价等等。

可当我的“课堂参与”子课题的研究进入到这样一种阶段:创设情境、评价激励等手段都不能
促使学生大范围尤其是学困生参与课堂的时候,我不得不着手使用小组合作了。

而事实证明,合作学习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人性的光辉。

学生
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路,能力强的主动帮助其
他同学,帮他们理解,教他们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增加了学困生参与课堂的
信心,创造了全员参与的条件,学习的效率大幅度提高,老师教的轻松,学
生学的快乐。

课题研究让我的教学进入了全新的领域。

总之,课题研究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

它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
的机遇,让我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还要继续耕耘,继续收获。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两年来,我们在县教研室领导的专业引领下,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的促进了我们对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题研究的这段时间里,我回顾了学校两年来的研究工作,蓦然发现,“小荷已露尖尖角”。

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我们已经享受到课题研究的幸福。

为了以后更好地参加课题研究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农村小学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使课题研究教师明白“什么是教研?农村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其次,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使我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

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

其中我们进行了集中学习,并布置了自主学习。

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

那么,什么是教研?农村小学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提高自己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进行课题研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得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

广大一线教师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2、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广大教师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过程,在实践中深化自己所学的教学理论。

这将有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科学化、系统化。

3、有助于养成科研教学意识,做课题时要查阅大量资料,有利于形成
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教学观念,用新教育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进行教学反思。

4、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将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
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遵循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
学的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应该看作是当代教师工
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向科研型
教师转变。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
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
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单调
的义务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
路上来。

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
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就像人们常说的“每一棵树都想开花”一样,每一位老师
都有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愿望。

教学、思考、科研是一条辛苦但有充满着诗意
的小路,我愿意在这条通往梦想的小路上继续跋涉,去领略教科研道路上更
加美丽的风景。

总之,我们要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研究,消除浮燥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课题研究工作。

目前“教师作为
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被认为是教师提高自身意识和专业
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不仅仅
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只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和“蜡烛”
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发展。

教师这门职
业是一门非常专门化的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


成为专门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一、问题的提出
“事实学习”课型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基础课。

其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指导学
生认识自然的事实,包括认识事物的名称、个体的显著特征、认识事物和现
象变化的结果、过程。

其典型课例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空气》、
《岩石》、《铜、铁、铝》等。

在“事实学习”课型中,包含许多基本的科学
知识,强调对事物描述的准确、对事物性质的理解、对特征或变化结果的认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看重学生是否掌握了全部的知识,是否
记住了事物的特征或变化的结果,而忽视调查、观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探讨等活动。

教师也往往容易满足于学生规规矩矩地学,老老实实地记、听,以致相当多的学生对自然学科不感兴趣,甚至厌恶。

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改变听、读、学、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运用探
究的方法实施“事实学习”课型的学习。

二、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探究教学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受学习
的目的性、学习的成就感、学习中的交往和认识兴趣四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主要的内部动力。

依据起因不同,兴趣可以分
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因此,坚持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求自然教学
中加强动手“做”科学和体验探究过程,强调运用探究为中心的方法进行科学
教育。

(二)探究教学有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
“事实学习”课型教学中,认识的物体和现象都紧密联系着学生周围的生活。

例如青蛙、水、空气、铜、铁、铝、蚂蚁、根、叶、四季的的特征等事
物和现象,学生经常接触到而且十分感兴趣。

因此,要将这些兴趣稳固下来,成为学生深入研究科学的内驱力,就必须通过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的教学。

三、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的教学目标
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的教学目标框架是以自然事实和现象的知识为载体,以探究过程的操作和体验为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1.让学生充分体验对自然事实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形成对科学探究的强烈兴趣和好学求知的欲望,形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学生具有对简单的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探究的能力,了解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认识自然事实的形态、构造、性质、变化。

四、教学策略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的策略
材料是探究的基础,要设计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过程,首先必须精心选择、准备有结构的材料。

所谓材料的结构性是指材料与所要进行的探究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摆弄能揭示自然事实的性质和特征,体现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例如《电磁铁(一)》的教学,一位教师选用三套不同的制作电磁铁线圈的材料:①用较细的漆包线(沿海版自然教材配套实验材料);②使用直径0.6毫米的裸铜线;③使用带绝缘塑料的电话线。

教师把三套材料分别用于三个班的教学,其结果是:使用①②套材料,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时间占用约20分钟,探究其性质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而且制作的电磁铁效果也不理想。

使用第三套材料制作线圈,仅花不到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用于探究其性质的时间充裕,探究的气氛热烈,而且实验效果明显,有助于学生发现电磁铁的性质。

有此可见,第三套材料体现了材料的结构性和合理性,适合学生的探究。

(二)指导探究的策略
以探究为中心实施“事实学习”课型教学中,要求给学生一个灵活、自由的空间让其充分探究,但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密切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从中发现学生探究过程遇到的困难,适时给予精心启发、有效指导。

1.精心诱导,激发探索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认为:需要指向某一具体对象,产生达到目的的欲望时就形
成了探索的动机。

因此,利用矛盾悬念或趣味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
题的活动中,可以有效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形成探索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叶子》一课,学生对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树叶非常熟悉,看起来似乎没有
什么能吸引学生。

然而,知识的兴趣并不是一下就能看到的,其源泉是藏在
深处的。

教师可以布置孩子们课前收集校园的各种树叶,上课时通过“给树
叶找妈妈”的游戏,就可以把孩子们的兴趣吸引到叶子的不同形状上来,并
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理由。

通过老师的精心诱导,孩子们了解、探索、思考
的欲望随之就被激发起来了。

2.指导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社会资讯和信息技术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感到掌握学习的方法比掌握知
识更重要,良好的方法使人们更能发挥自身的潜力。

而在科学研究中,评价
人的科学素质高低的标准应该是能否提出新的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因此,担负科学启蒙教育任务的自然课,必须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浅显的
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其中包括: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研究某一自然事
物时,一般可以先整体了解,然后将整体分成多个组成部分进行探究,最后
再综合认识,即按整体à部分à整体的过程分析综合学习。

例如《鱼》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鱼类的资料、图片,在课前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

课堂上让学生观察鱼身体的组成,提出疑问,设计实验,对鱼各部分器官的
作用进行探究认识,总结出鱼类的共同特征。

最后可以将自己探究的结论和
收集的材料汇编、装订成为资料保存。

②比较与分类的方法。

例如《各种
各样的根》一课中认识直根与须根,可以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再分类。

③观察与实验的方法。

例如用按顺序的方法、对比的方法观察,用对比或模拟的方法实验等。

另外,还应渗透数学分析、抽象与概括等
探究的方法的运用。

3、恰当的评价
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具体体现。

对探究活动的评价应
遵循两个原则:①保护积极性原则。

对学生参与的态度、情感和成果予以充
分的肯定,倡导坚持不懈、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②重过程评价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