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云南的歌会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大多写各地风俗,也讲述民间艺人轶事,为我们开启了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的大门。

学习民俗文化,可以加深对我们民族的了解。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描绘了三个场合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写作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2、教学目标:
依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特点,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民歌的形式、内容和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在歌会场景所触发的情感。

3、教学 [重点]:
1、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

2、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难点]:品味“山路漫歌”这个片断的立体美。

二、说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要在教师主导作用下,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这是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关键。

2、协作讨论法:
通过同学间的协作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

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这
一教法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3、多媒体演示法:
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优良的课堂教学氛围,扩大教学信息量。

三、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会学习的习惯。

)
1、朗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好的文章更要多读,可采用范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圈点批注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出重点的字词句及有疑问的地方,在相应的位置做好批注。

运用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查阅资料法: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云南的风土人情。

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应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新途径,不再一味听老师讲,机械记书本内容,而是主动探究,亲身实践,开动脑筋,探求真知。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设计以语言的`感悟为基点,采用层层铺垫的思路,引导学生深悟文章的情趣。

我设计四大教学板块:“课前热身”“畅谈云南”“细说歌会”“学以致用”,四步由课外引入到课内,由课内延伸课外,由浅入深,互为铺垫。

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以下预习任务:1、熟读课文,自学词语。

2、了解作者、作品、风格。

3、阅读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云南的风土人情。

(一)课前热身
屏幕展示,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这一板块主要是检查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认识作者,沈从文,初步了解沈从文的作品特点和他
的文学成就。

(二) 畅谈云南
让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开怀畅谈,用一句话说说对云南的印象。

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尽情发挥,以达到训练学生搜集资料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接着老师展示一组云南风情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云南的歌会。

(三)细说歌会
这一板块主要是对文本的探究,通过三读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一读课文,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写了哪三种歌会形式,每个歌会形式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通过这一个问题,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第一部分: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

这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

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在内容上,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

二读课文,说说你最喜爱的一个歌会场景,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这是在整体感知前提下的品读,要求学生对三种不同场合下的歌唱方式、内容、作用、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后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多角度的、有个性的品味。

画出自己欣赏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喜欢的原因,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以小组合作探究。

对文本细读我用一个问题牵动学生阅读,防止那种支离破碎的分析,破坏文本整体的美。

放手让学生自主体会时,老师也要做好点拨,对于学生说到的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不动声色的加以强调,引导,而不是老师漫无目的的放手。

例如:“山野对歌”这一部分,学生喜欢对歌的形式,内容,我不
反对,当有学生喜欢对唱歌女人的描写时,老师就要参与进来,的人物描写。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类年轻女人共性上的特点,对她们的面容、牙齿、服饰等作了细致的描绘,人物形象如生。

表达了作者对云南人民这种纯朴美的赞叹之情。

在这里大屏幕展示沈从文在《边城》里对翠翠的外貌描写,进行对比阅读。

这里出现的对歌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选一种进行视听。

也可以作为对学生的奖励。

“山路漫歌”这部分有一个教学难点,大屏幕展示:课文第四段,用了许多笔墨描写由呈恭进城时一路的景色,有“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和“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

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有人说这些内容是没有任何意思,你们的看法是怎样的?学生齐读第四段,在读中品味。

因为这是一个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讨论,集体探究进行解决。

只要学生体会出作者为读者画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为赶马女孩歌唱创设一个动人的场景就可以了。

“村寨传歌”这部分主要突出场面描写,作者从盛会的发起写起,写到了盛会的规模,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这里我给学生展示几张图片,结合起来进行体会。

三读课文,联系我们平日听过的或电视上看到的演唱会、音乐会,说说云南歌会有哪些特色。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凡是言之有理,都要充分肯定。

可以从参与唱歌的人数,歌唱舞台,有无排练及传承方式等各方面发现它们的不同。

总之,古老的云南歌会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四) 学以致用
这是结合课文进行的写作指导。

学习
“山野对歌”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的方法,为你的一位老师或同学画像。

学习“村寨传歌”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点面结合,利用学到的方法写你家乡民俗的一个场面。

两者任选其一,这样学以致用,趁热打铁,使学生进行一次小练笔。

五、说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唱歌人
山路漫歌唱歌环境 }自然淳朴场面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