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7课《师说》课件 粤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为昌黎(现河
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 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 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 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 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 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通假异读
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翻译下列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6吾未见其明也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9圣人无常师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为动用法: 为…而死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为动用法: 为…办丧事
名词作动词: 加罪
以利其民
王无罪岁 名词作动词:归罪(于)
使动用法: 使…受益
品味晏子说服对方的方法:
用自己的做法和效果作对比 劝谏齐景公的说理技巧
(二)通假字 并曾赋敛 仓库少内
再拜便辟
增 增加 纳 上缴,交纳 避 退避
(三)古今异义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于是明年上计 属托不行,货不至赂 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加以狠狠地 今义: 增加 加强
第二年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不去做 今义: 没本领;不能够
近臣 今义:表方位的名词
(四)一词多义 数
景公召而数之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自比: 择师教子——小学
己耻从师——大遗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横比: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
作者称赞李蟠有何作用?
作者称赞李蟠的不从流俗, 就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 有力批判;作者赞扬李蟠倡导 从师,又一次强调了中心论点。
论点
职责
必要性
标准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号召
1、纵比:
2、自比:
3、横比: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 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 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 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 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 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 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 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 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晏婴是齐国的贤相,他劝告齐王不要 贪于逸乐,要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 心听取不同意见等统治经验,常为后世 所取法。
晏婴本人恪守传统礼制、生活节俭 , 也常为后世统治者所称道。他的聪慧和 机智,也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有关晏子资料见《晏子春秋》,是 记述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的散文作品 , 曾经刘向整理 ,共内 、外8篇 ,215 章。
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 无复与焉。”
思考:
1. 齐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阿的情况? 这些人和晏子身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 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 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 半”,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
重点实词: 景公召而数之曰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而君反以罪臣 仓库少内 便事左右 再拜便辟
介词,表被动,被、受
读全文,归纳每段大意
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 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师之职责
思考:作者是怎样批判耻学于师的风气的? 用三组对比
1、纵比: 古圣人——从师而问——益圣
今众人——耻学于师——益愚
代词,表远指,那
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其可怪也欤
副词,表感叹语气,真的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学于余(耻学于师)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于其身也Βιβλιοθήκη 介词,表动作行为对象,对,对于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表比较, 比
不拘于时
读准下列句中的重点字
句读( dòu ) 或不焉( fǒu )
经传( zhuàn) 从师( cóng )
读书( dú ) 不能( bù )
传道( chuán )从容( cóng )
老聃( dān ) 蟠( pán) 苌弘( cháng ) 近谀( yú ) 作师说以贻( yí )之
冉( rǎn ) 潘( pān ) 长幼( zhǎng ) 须臾( yú ) 怡( yí )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 而使之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 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 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
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 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 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 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 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景公乃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择师而教之
助词,的 代词,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类,这些
辍耕之垄上
动词,到,往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 (它)们的
代词,他,他们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责备 shǔ 急切(的样子) shù 几(个) shù 密 cù
原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
数目 shù 屡次 shuò
(五)句式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状语后置句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主谓倒置句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判断句
今:不需要
句读之不知 今之众人 吾从而师之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古:一般人 今:许多的人。 古:跟随,而,连词,表目的 今:合成一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读文章,交流讨论
划出文中含“师”“传”“道”的例句,加 以归纳
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整理文中“之”“其”“于” 的用法
找出文中特殊句式
思考2:
晏子原来治理 东阿时“民无饥 者”,齐景公却要 治他的罪;后来 “饥者过半”,景 公“反迎而贺”。 为什么?
结构 示意:
前
做法 原文:?
结果 罪臣
说明:
后
原文:?
迎贺
治理东阿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治理国家。 晏子以小喻大,给君主以震撼性的教育。
(一)词类活用:
重要知识点
臣请死之 而君反以罪臣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学者 所以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 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 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连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 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不一定
家、文学家。
刘
本名更生,字子政, 向
沛 (今江苏沛县)人。
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 约 《别录》,为我国最早 前 的目录学著作。所作 77
—
《九叹》等辞赋三十三 前 篇,绝大部分已亡佚。 6
明人辑有《刘中垒集》。
所著另有《洪范五行
传》、《新序》、《说
苑》、《列女传》等,
今存。又有《五经通
义》,亦佚。
原 文
圣人无常师
闻道、术业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修辞探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
顶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
真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作用
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
数:责备 诛:责罚 罪:怪罪 内:通“纳” 交纳 便:pián 逢迎讨好 再拜: 拜两拜 通“避” 退避
用自己的语言口述全文
思考1:
齐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阿的情况? 这些人和晏子身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晏婴,字仲,谥号为平,为春秋时 期著名政治家。灵公、庄公、景公三帝, 均在齐国为官,“三朝元老”。
第17课 师说
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 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 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 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 师”的道理。《捕蛇者说》、《马说》、 《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
(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 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
北省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 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 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 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 曾几度被贬。
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 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 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通假异读
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翻译下列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6吾未见其明也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9圣人无常师 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为动用法: 为…而死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为动用法: 为…办丧事
名词作动词: 加罪
以利其民
王无罪岁 名词作动词:归罪(于)
使动用法: 使…受益
品味晏子说服对方的方法:
用自己的做法和效果作对比 劝谏齐景公的说理技巧
(二)通假字 并曾赋敛 仓库少内
再拜便辟
增 增加 纳 上缴,交纳 避 退避
(三)古今异义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于是明年上计 属托不行,货不至赂 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加以狠狠地 今义: 增加 加强
第二年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不去做 今义: 没本领;不能够
近臣 今义:表方位的名词
(四)一词多义 数
景公召而数之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自比: 择师教子——小学
己耻从师——大遗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3、横比: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
作者称赞李蟠有何作用?
作者称赞李蟠的不从流俗, 就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 有力批判;作者赞扬李蟠倡导 从师,又一次强调了中心论点。
论点
职责
必要性
标准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号召
1、纵比:
2、自比:
3、横比: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 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 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 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 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 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 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 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 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晏婴是齐国的贤相,他劝告齐王不要 贪于逸乐,要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 心听取不同意见等统治经验,常为后世 所取法。
晏婴本人恪守传统礼制、生活节俭 , 也常为后世统治者所称道。他的聪慧和 机智,也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有关晏子资料见《晏子春秋》,是 记述春秋时齐国晏婴言行的散文作品 , 曾经刘向整理 ,共内 、外8篇 ,215 章。
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 无复与焉。”
思考:
1. 齐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阿的情况? 这些人和晏子身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 晏子原来治理东阿时“民无饥者”, 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后来“饥者过 半”,景公“反迎而贺”。为什么?
重点实词: 景公召而数之曰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而君反以罪臣 仓库少内 便事左右 再拜便辟
介词,表被动,被、受
读全文,归纳每段大意
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 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师之职责
思考:作者是怎样批判耻学于师的风气的? 用三组对比
1、纵比: 古圣人——从师而问——益圣
今众人——耻学于师——益愚
代词,表远指,那
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其可怪也欤
副词,表感叹语气,真的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学于余(耻学于师)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于其身也Βιβλιοθήκη 介词,表动作行为对象,对,对于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表比较, 比
不拘于时
读准下列句中的重点字
句读( dòu ) 或不焉( fǒu )
经传( zhuàn) 从师( cóng )
读书( dú ) 不能( bù )
传道( chuán )从容( cóng )
老聃( dān ) 蟠( pán) 苌弘( cháng ) 近谀( yú ) 作师说以贻( yí )之
冉( rǎn ) 潘( pān ) 长幼( zhǎng ) 须臾( yú ) 怡( yí )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 而使之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 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 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
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 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 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 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 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景公乃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择师而教之
助词,的 代词,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类,这些
辍耕之垄上
动词,到,往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 (它)们的
代词,他,他们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责备 shǔ 急切(的样子) shù 几(个) shù 密 cù
原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世家》
数目 shù 屡次 shuò
(五)句式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状语后置句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主谓倒置句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判断句
今:不需要
句读之不知 今之众人 吾从而师之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古:一般人 今:许多的人。 古:跟随,而,连词,表目的 今:合成一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读文章,交流讨论
划出文中含“师”“传”“道”的例句,加 以归纳
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整理文中“之”“其”“于” 的用法
找出文中特殊句式
思考2:
晏子原来治理 东阿时“民无饥 者”,齐景公却要 治他的罪;后来 “饥者过半”,景 公“反迎而贺”。 为什么?
结构 示意:
前
做法 原文:?
结果 罪臣
说明:
后
原文:?
迎贺
治理东阿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治理国家。 晏子以小喻大,给君主以震撼性的教育。
(一)词类活用:
重要知识点
臣请死之 而君反以罪臣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学者 所以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 合,译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 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连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 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不一定
家、文学家。
刘
本名更生,字子政, 向
沛 (今江苏沛县)人。
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 约 《别录》,为我国最早 前 的目录学著作。所作 77
—
《九叹》等辞赋三十三 前 篇,绝大部分已亡佚。 6
明人辑有《刘中垒集》。
所著另有《洪范五行
传》、《新序》、《说
苑》、《列女传》等,
今存。又有《五经通
义》,亦佚。
原 文
圣人无常师
闻道、术业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修辞探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
顶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
真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作用
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
数:责备 诛:责罚 罪:怪罪 内:通“纳” 交纳 便:pián 逢迎讨好 再拜: 拜两拜 通“避” 退避
用自己的语言口述全文
思考1:
齐景公靠什么人了解东阿的情况? 这些人和晏子身上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晏婴,字仲,谥号为平,为春秋时 期著名政治家。灵公、庄公、景公三帝, 均在齐国为官,“三朝元老”。
第17课 师说
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 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 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 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 师”的道理。《捕蛇者说》、《马说》、 《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
(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 人(今河南孟县)。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