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黄生借书说》《古诗两首》鄂教版知识精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黄生借书说》《古诗两首》鄂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黄生借书说》《古诗两首》
《黄生借书说》
三维目标:
1. 学会借助注释提示等有关资料,疏通文字,了解大意。

2. 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内涵,联系实际,获得启示。

3. 体会对比说理的好处及作用。

4. 体会本文结构缜密,语言生动的特点。

5. 积累“告”“姑”“形”“蒙”“类”“然”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在理解难句的同时,领会作者独到的见解。

教学难点:
对比说理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

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主人,某某钱塘(今某某某某市)人。

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

四年后以父丧为由,辞官归家,定居江宁,在小仓山下筑“随园”,自号随园主人,优游其中近50年。

袁枚的思想比较自由解放,他对当时统治学术思想界的汉、宋学派都表示不满,特别反对汉学考据。

袁枚认为“诗有工拙,而无古今”,提倡诗写性情、遭际和灵感,反对尊唐之说,不满神韵派,也批驳了沈德潜的主X,创为性灵派。

他在《随园诗话》中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强调作诗要有真性情,要有个性,这对当时的拟古和形式主义的风气,有极大的冲击力。

他的诗作多写性灵,抒发闲情逸致,流连风花雪
月,关乎民情者不多,缺少社会生活内容,但比那些模拟格调或以考据文字为诗的作品,却别具清新灵巧之风。

有《小仓山房诗文集》。

著名诗评有《随园诗话》。

还有笔记体志怪小说专集《子不语》,虽然其中有些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但文笔流畅,叙事简洁婉曲。

散文名篇有《黄生借书说》、《书鲁亮侪》等。

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二. 关于“说”的文体简介:
古代的“说”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一般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有时则兼有或多或少的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作者的精辟见解,跟现在的杂文或杂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

又常采用类比、因小见大、借题发挥的写法,能取得发人深思的效果。

三. 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告.之曰:告诉,引申为劝勉。

姑.俟异日观:姑且
形.诸梦:现出。

时蒙.卷轴:罩满
不相类.:相似
汗.牛塞屋:(使动用法,使…流汗)

非独书为然(这样)
然天子读书者有几?(但是)





⎩⎪

非独书为然(是)é(动词)
为一说(作)é(动词)
若业为吾所有(被)è(介词)•









w i
w i
w i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天子之书。

(助词,的)
吾不得而见之矣(代词,代书)






⎪⎪





往借,不与(给)
唯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和)





⎩⎪
古今异义:
其它祖父
..积,子孙弃者无论
..焉。

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文中针对下句中的“子孙”而言。

今义:爷爷。




⎩⎪
四. 疏通文意:
译文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

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

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并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拖回来就堆满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家中爱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

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忐忑不安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

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

有个姓X的人收藏的书很多。

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时的情形。

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

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我一定会认真深思并牢牢记住。

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堆满一屋。

(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致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

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
的书看得多么专心,而自己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别人,同别人共用的情形和姓X的人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别人)的情形好像不相同。

既然这样,那么是我实在不幸而遇到姓X的呢,还是姓黄的年轻人实在是幸运而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写了这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五. 课文内容讲解:
《黄生借书说》是一篇优秀的杂说类小品。

作者就青年黄允修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奋发求学。

全文中心明确,紧扣主题。

题目是“黄生借书说”,作者就紧紧围绕“黄生借书”一事,时而正反对比,时而现身说法,一层一迭地把“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说得深刻透彻。

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提出并论述中心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开首“黄生允修借书”一句,以平日常见之事发端,引出随园主人授书以告之辞。

“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句,立片言以居要,提挈全文,贯注始终。

接着,平列三事,逐一写来,“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这是在揭皇太爷的“短”,拥书不览,不学无术。

在封建社会里,敢于如此爽快直露地骂皇帝的文人有几个?其次,则戳富贵者的“疤”,藏书不读,充作“才子”,进而不轻不重地将那些祖父辈尽心藏书,子孙辈任意弃书的不肖子孙们狠狠地讽刺了一番。

文章连用几个反问句,造成语气的步步进逼,论述的层层深入。

“无论焉”三字,溢满鄙夷之情。

接着,用“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两句宕开一笔,由书涉物,隐理于事,将论述推进一层,作者以假托之人,借物摩玩为例,将物非己有,怕人催逼的不安神态与“为吾所有”后心安理得的神情,对比地摆在读者面前,具体形象,交相辉映。

文中虽未见大块的论述,但“逆境之中多思危,顺境之下易贪乐”的人生哲理,却蕴含其间,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寓之理,不言而喻。

文章从书拓展到天下之物,将议论引入更加广阔的X畴,使
“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包容更加深广的内涵。

第二部分(4-6段)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补充论证中心论点,勉励黄生认真读书。

涉物泛论之后,作者即调转笔锋,回至本题,再以自己入仕前后的切身体验,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幼年时,家贫难以致书,往借藏书之家,吃尽闭门羹。

“归而形诸梦”一笔,传神地勾画出求读心切的动人形象。

然而,做官以后,书虽“落落大满”,却“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入仕前后,变化天渊的现身说法,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论述得透彻有加,于是,“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的慨叹,就自然而成,不显山露水了。

这句话,既勉励晚辈勤学苦读,勿虚掷年华,又为末段的议论X本过渡。

篇末以黄生“贫”和自身幼时“贫”类比,再以“予之公书”和“X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X”和“生固幸而遇予”的对比收缩,点明旨意,“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跟开篇论点紧紧扣合,道出深邃的生活哲理。

六. 写法探究:
1. 对比说理,深入浅出。

作者先晓之以理,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后动之以情,通过四个方面的对比,阐述道理:一是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二是以借物摩玩为例,将物非己有,怕人催逼的不安神态与“为吾所有”后心安理得的神情进行对比;三是将自己入仕前后对待书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四是用作者年轻时想借书而不能的不幸,与黄生“固幸而遇予”的有幸进行对比,勉励黄生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专心读书,发奋学习,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2. 用词简练,生动形象
本文篇幅不长,但语短情长,言浅意深。

文章用词简练,生动形象。

例如“强假”“逼取”,用词妥帖生动,一个“强”字和一个“逼”字,自然地引出借物者“惴惴焉”的不安心情。

“摩玩之不已”、“归而形诸梦”,借书者爱不释手和渴求书读的神态跃然纸上。

“素蟫灰丝”四字,素描了书的静态,与上文“高束焉,庋藏焉”“姑俟异日观”相呼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另外,多种句式的运用,起到了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

如“书非借不能读也”,用双重否定的句式强化论点。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
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则用反问句式,加强语气。

3. 情感率真,抒写性情。

袁枚一贯主X诗文求其“性灵”(见《随园诗话》),《黄生借书说》可谓以文示X。

一篇《黄生借书说》,充满率真、恳切、诚挚之情,通篇无一处作矫揉造作之态。

布局无波无澜,语言平实浅易,毫无“斧凿”功夫。

说理不用警世之语,举例不用夸饰之辞,从头到尾没用一个感叹号,然而“书非借不能读”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的题旨却说得很透彻,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很深。

它的最大特色是有感于日常见闻,随手拈来,生发开去,自如地朝纵深推展,在姿态横生的叙议中,寓以哲理,读来清淡自然,平易近人。

七. 难点解析
1. 作者为什么要由“借书”讲到“借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
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

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

”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2. 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一是两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

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到作者的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

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结构图示
黄生借书说
一、就黄生借
书一事,提出
“书非借不
能读”的论点,
并加以论证。

()开门见山,借题发挥,引出
下面的议论。

()提出中心论点,列举有书不
读的事例加以论证。

()由借书到借物,运用类比推
理,有力论证中心论点
二()叙述自己的经历,说明
借书读的人用心专一,青少年应珍惜光阴,勤奋努力
三()对比黄生和自己借书的情况
勉励黄生。

四()照应开头,指出本文的去向
运用对比的方
法,从正反两方
面阐明事理。

有力论证了中
心论点,全文构
思严密,紧扣中
心。

文章夹叙
夹论,议论层层
深入。

1
2
3
4
5
6




⎪⎪













⎪⎪

















⎪⎪









《古诗两首》
三维目标:
1. 培养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2. 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体会诗人的感情。

3. 学习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

4. 背诵、默写诗两首。

教学重点:
训练朗读、培养语感,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热情。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是曹操的具有恢宏壮丽之美的《观沧海》;另一首是陶渊明的具有清新脱俗之美的《饮酒》。

这是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学习古诗,一定要重视朗读。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

人们也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的重要。

我们要注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感情,积累诗歌名句,提高文化修养。

一. 作家作品简介
1. 作者简介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某某亳县)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年二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某某相。

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

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

位至大将军、丞相,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四年后病死某某。

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

他的诗均为古题乐府。

气韵沉雄,古直悲凉。

有《曹操集》传世。

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但内容却是全新的。

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

”(《古诗源》卷五)这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

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不受旧曲古辞束缚的新作风,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

曹操这个功绩,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2)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

29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41岁再出为彭泽令,80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的作品,有诗160多首,辞赋散文等10多篇。

他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

形式上,他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地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影响。

历代诗论把他归为“田园诗人”和“隐逸诗人”。

他的诗开创了文学史上“田园诗”的流派。

他的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辞》、诗歌《饮酒》等。

有《陶渊明集》。

2. 《观沧海》的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向南攻城掠地,成为某某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某某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X表、X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卢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首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

“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年)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某某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某某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

二. 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碣jié石峙zhì沧cāng海
澹dàn 竦sǒng 萧瑟sè
哉zāi 篱lí喧xuān
悠yōu然结庐lú
东临:向东登上。

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何:副词,起强调作用,“多么”。

洪波:巨大的波浪。

东篱下:东篱附近。

人境:人间,世间。

悠然:悠闲自得。

结庐:建造住宅。

南山:这里指庐山。

尔:如此。

山气:山中的景色。

日夕:傍晚。

忘言:忘了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三. 课文内容讲解:
(一)《观沧海》
该诗选自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和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某某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门。

曹操此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

当年夏历五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

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诗中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正如明人钟惺在《古诗归》里所说:“《观沧海》直写其胸中眼中,一段笼盖吞吐气象。


全诗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观沧海的位置。

一个“观”字统领全篇,“沧海”二字,极写大海的苍茫壮阔,道出诗人观海的初始体验。

第二层: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生动形象地描绘登山观海所见到的景象,意境开阔雄浑,气势壮阔雄健。

“水何澹澹”四字写海水,可谓以一当十,精妙无比。

诗人叠用“澹澹”两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海水浩渺动荡的神韵,吟罢令人神思飞扬。

更妙的是,诗人用一“何”字冠于其首,将感叹、惊诧、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大海在诗人的笔下,是如此波澜壮阔、生机勃勃。

如果只有海水,那还是有些单调,于是诗人又把我们的视野引向突兀的海岛。

海岛不仅“竦峙”,而且生意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何等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澹澹”的水波相互映衬,意境尤为壮阔。

如果说,“水何澹澹”描写的是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那么,“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则写出了大海的另一番景象;秋风吹来,山呼海啸,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此刻的大海,动荡起伏,波涌接天,浩瀚、博大、宽容、生动,正是上边两句诗所表现的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

读到这里,我们不仅看到大海波涛汹涌的景象,耳边也似乎回响起秋风呼啸之声,惊涛拍浪之声。

以上六句实写登山观海所见之景,虽只寥寥数语,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第三层:写诗人想象的景象。

看到眼前的山海,诗人产生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么说:“浩瀚的大海啊,日月星辰升起又落下,好像是在你的怀抱中运行;灿烂的银河斜贯长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是从你那里发源!”这是千古传颂的绝句,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

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这四句诗由实到虚,一片奇景,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

这豪情,蕴藏着诗人标领历史潮流,敢做敢为,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品格;凝铸着诗人不怕艰难险阻,傲视群雄,坚毅从容的军事家风采。

满山繁茂的草木,让诗人看到了他中军帐内众多的贤能之士,勇猛之将;看到了他麾下摧枯拉朽的百万雄师;看到了屯田村落里军民欢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瑟瑟的秋风,是战旗猎猎飘响;涌起的洪波,是决战取得胜利时,将士们冲破道道防线的壮观场景。

看着、想着,南征北战的艰辛;战乱不止,百姓未安,天下尚未统一的忧思;自己的作为仍有人非难、阻挠的孤愤……一时间全都涌上心头,诗人的思绪怎能不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回荡激烈呢?
第四层是最后两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意思是:真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

这两句是乐师们配乐时加进去的,无实际意思,《步出夏门行》的四首诗每首后
面都有这么两句。

“诗言志”,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沈德潜曾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因为,此时的曹操正处于踌躇满志之时,他擒吕布、降X绣、败袁绍、胜乌桓,正待南下作战,以实现统一山河的伟大抱负。

曹操曾与X备谈论过英雄的话题,他认为英雄要有“包藏宇宙之志,吞吐天地之机”。

将这两句话作为《观沧海》的注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首诗正是借沧海的景象,形象地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凌云的壮志,有所作为而不畏艰险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曹操在中原既定,挥兵北指取得一连串胜利以后的昂扬气概。

(二)《饮酒(其五)》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饮酒二十首》正是诗人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的写照。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是一首五言古诗。

全诗以归复自然为宗旨,以即事即景的叙写,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全诗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诗歌的前四句,着重叙述“心远地自偏”的情由。

诗人说自己虽然置身“人境”,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更不染世俗之事。

原因何在?因为“心远地自偏”。

即只要心境旷远、无求名求利之心,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了。

心远,地自远;心静,境自静。

此处的“心远”,便是对争名逐利世界的隔离与冷漠。

由于“心远”,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

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格外亲切感人。

这句诗不仅道出了此诗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

第二层是诗歌的后四句,描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及悠然自得的心情。

菊生篱下,诗人欣然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