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下⾯是分享的诗经《国风·卫风·⽊⽠》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卫风·⽊⽠》
先秦:佚名
投我以⽊⽠,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
你将⽊⽠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诗经·⼤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较起来,《卫风·⽊⽠》这⼀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发出的成语“投⽊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报琼”的使⽤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更⾼,它是现今传诵最⼴的《诗经》名篇之⼀。

对于这么⼀⾸知名度很⾼⽽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诗序》云:“《⽊⽠》,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思之,欲厚报之,⽽作是诗也。

”这⼀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持。

与⽑说⼤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下思报礼⽽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诗集传》云:“⾔⼈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犹未⾜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不忘⽿。

疑亦男⼥相赠答之词,如《静⼥》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新疑古精神。

但这⼀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耶!”现代学者⼀般从朱熹之说,⽽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作为⽂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其中“⾂⼦思报忠于君主”“爱⼈定情坚于⾦⽟”“友⼈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意象的主流内涵。

《⽊⽠》⼀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

⾸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四字句
(如⽤四字句,变成“投我⽊⽠(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样可以),⽽是作者有意⽆意地⽤这种句式造成⼀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模⼀样,就是前两句也仅⼀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桃”“⽊李”据李时珍《本草纲⽬》考证也是同⼀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

这样,三章基本重复,⽽如此⾼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然这是《诗经》的⾳乐与⽂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我回赠你美⽟”,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受赠的东西⼤得多,这体现了⼀种⼈类的⾼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对⾃⼰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桃、李),⽽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中对汝之感激。

清⽜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于⽊⽠者,却以⽊⽠为⾔,是降⼀格衬托法;琼瑶⾜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层翻剥法。

”他的话并⾮没有道理,但将⽊⽠、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

实际上,作者胸襟之⾼朗开阔,已⽆衡量厚薄轻重之⼼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的情意便是尚的情意。

从这⼀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赠我⾦错⼑,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报⽟”。

其意义实也与“投⽊报琼”⽆异。

扩展阅读:诗经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是周王朝由盛⽽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活⾯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的动⼈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思征⼈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复沓的⼿法来反复咏叹,⼀⾸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

《雅》分《⼤雅》、《⼩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雅》的作者是贵族⽂⼈,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外,也写出了⼀些反映⼈民愿望的讽刺诗。

《⼩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雅》中有6篇有⽬⽆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扩展阅读:诗经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采采卷⽿,不盈顷筐。

嗟我怀⼈,寘彼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于归,宜其室家。

南有乔⽊,不可休思。

汉有游⼥,不可求思。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于归,百两御之。

喓喓草⾍,趯趯⾩螽。

未见君⼦,忧⼼忡忡。

陟彼南⼭,⾔采其薇。

未见君⼦,我⼼伤悲。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