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形态构造简单的无器官分化或仅
有低级器官分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或非细胞生物的统称,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2.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吕文虎克,被
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巴斯德和德国学者科赫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3.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
和利用,微生物的形态学发展阶段,现处于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阶段。

4.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
界、原生生物界、病毒界。

5.生物分类学家将种做为分类的基本单位,将相近似的分类
基本单位归为一类,称之为属,更高一级的分类单位依次推为科、目、纲、门、界。

6.细菌分类除形态、构造性状外,需要增加生理的、生化的、
生态的、性状做为补充。

7.微生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是按属名和种名而命名
的,前者采用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名词,后者采用以小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形容词。

8.Escherichia coli castellani and chalmers,是由
Castellani和chalmers给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命名。

9.Bacillus sp.(spp.)是属名,sp.是单数,spp.是复数,
表示该细菌的名称只有属名,没有种名。

10.Protoplast即原生质体,它是一切细菌所共有的细胞
构造,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原核。

11.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大肠杆菌属,假
单胞菌属;亚硝酸细菌属,硝酸细菌属等。

12.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乳酸杆菌属、分
枝杆菌属等。

13.放线菌的菌体形态呈辐射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大
多数为化能异养营养型微生物。

14.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磷壁酸,而革
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15.磷壁酸是G+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几丁质是霉菌细胞
壁的主要成分,吡啶二羧酸钙主要存在于细菌芽孢结构中,二氨基庚二酸主要存在于G-菌的壁中,藻胆蛋白主要存在于蓝细菌中。

16.球菌按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单球菌、
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葡萄球菌。

17.细菌的核糖核蛋白体由70S组成,它由50S和30S两个
亚基组成。

18.细菌的菌落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
表面状态、表面光泽、颜色透明度等。

19.细菌的内含物有肝糖粒、淀粉粒、异染颗粒、聚β-羟基
丁酸等。

20.芽孢杆菌属的常见代表种有蜡质芽孢杆菌,枯草杆菌,
苏云金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21.芽孢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这是因为芽孢含水量比营养细
胞低,使核酸和蛋白质不易变性,芽孢酶组成型处于不活跃状态,芽孢内含有2,6吡啶二羧酸,芽孢壁厚,含硫氨基酸高。

22.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壁层的主要成
分,该层又分三层,即脂多糖层、磷脂层、脂蛋白,其化学成分有肽聚糖,脂蛋白,脂多糖,蛋白质,脂类。

23.分类学家首先将细菌区分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和阳性
两大群,然后将不适合归入这两个大群的一群称为没有细胞壁的细菌,另一群称为古细菌。

24.真菌菌丝有两种类型,低等真菌的菌丝是无横隔膜的菌
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是有横隔膜的菌丝。

25.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可以分为_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
个阶段。

26.真菌生长在基质内的菌丝叫基内菌丝,其功能主要是
吸收营养物质,伸出基质外的菌丝叫气生菌丝,其功能主
要是分化成繁殖器官产生孢子。

27.丝状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酵母菌细胞壁的
主要成分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28.真核藻类具有叶绿体,有叶绿素a、b、c、d,β-胡
萝卜素、叶黄素等。

29.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
单细胞动物。

30.原生动物的大小在10-300微米之间。

31.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鞭毛、纤毛、刚毛、伪足等,同
时它们还是原生动物的摄食胞器。

32.根据原生动物的细胞器和其他特点,将原生动物分为四个
纲: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纲。

33.固着型的纤毛虫,尤其是钟虫,喜在寡污带中生活。


枝虫耐污力较强,它们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好的指示生物。

34.能使病毒变性失活的物理因素有X射线、γ射线、紫外线
及高温。

35.病毒在寄主体外,很易因外界环境如高温,射线等作用而
变性失活;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脂溶剂破坏,因而可用消毒剂如甲醛来消毒、
36.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
组装等阶段、
37.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尾鞘收缩将核酸(DNA)注
入寄主细胞。

38.检查细菌是否被噬菌体感染的方法,通常是 1.观察菌苔
是否能出现透明空斑2.检查细菌液体培养物是否变清。

39.病毒的蛋白质除了构成壳体以外,还与病毒的吸附有
关,有些则是一些酶,如溶菌酶与溶解细菌细胞壁有关。

40.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植物病毒多为
RNA病毒;噬菌体多为DNA病毒。

41.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能通过细菌过滤器,严格寄
生于活的超显微生物。

42.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蛋白质,壳体内是核酸,
二者共同构成核衣壳;大型病毒外还包有封套,主要由脂类或脂蛋白组成、
43.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
行、新陈代谢和复制只有在活寄主细胞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寄生生物。

44.病毒同细胞生物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
后,向寄主细胞提供遗传物质,利用寄主细胞的合成系统进行复制繁殖。

45.病毒侵入的方式取决于寄主的性质,尤其是它的表面
结构、噬菌体如果遇到表面特征发生了改变的菌株,则不会侵入,也即该菌株具有抗噬菌体特征。

46.
能用作微生物C 源的物质有CO 2、糖类、醇类、有机酸类。

47.
能用作微生物N 源的物质有N 2、NO 3—、NH 4+、有机氧化物。

48.光能异养菌以光作能源,以
CO 2[错][含碳有机物]为碳源,以有机物作供H 体将CO 2合成细胞有机物。

49.化能自养菌以氧化无机物取得能量,以CO 2作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
50.化能异养菌以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以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作为碳源,并将其还原为新的有机物。

51.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和能源的不同,可把微生物
分为
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四种营养类型。

52.在营养物质的四种运输方式中,只有基团转位运输方式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组成。

53.亚硝酸细菌在氧化NH 3[NH4+]的过程中获得细胞生长
所需的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将CO 2原为细胞有机物,因此
该菌的营养类型属于化能自养型。

54.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55.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素、氮素、矿质元素、
生长因素和另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水。

56.
在蓝细菌和藻类的光合作用中,以H 2O 作供氢体,有O 2放出,并将CO 2还原为细胞有机物。

57.在绿硫细菌的光合作用中,没有O
2放出,以H
2
S作供
氢体,将CO
2
还原为细胞有机物。

58.营养物质运输中,能逆浓度梯度方向进行营养物运输的运
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59.在营养物质运输中顺浓度梯度方向运输营养物质进入微
生物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单纯扩散、协助扩散。

60.在营养物质运输中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
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6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其所需C素营养物质的不同,分
为有机营养型(异养型)和无机营养型(自养型)根据其生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62.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前者来
自于无机物的氧化放能,而后者则来自于有机物
的氧化放能;生长所需的碳源前者以CO
2
为主,后者则以有机物为主要来源。

63.光能自养型和光能异养型微生物的共同点是都能利用
光能不同点在于前者能以CO
2
作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而
后者则以有机物作主要碳源,前者以H
2
O作供氢体而后者则以有机物作供氢体
64.合成代谢是耗能代谢。

65.分解代谢是产能代谢。

66.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有两个来源,
即光能__和化能。

67.
自养微生物所需能量来自无机物的氧化或光能。

68.
在化能营养菌中,异养微生物的能量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
69.有氧呼吸是以O 2为电子受体,还原产物是H 2O 。

70.无氧呼吸中的外源电子受体有NO 3-、SO 42-、CO 32-等物质。

71.
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可以通过无机物氧化取得能量。

72.
根据外源电子受体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呼吸分为有氧和
无氧两种类型,前者以分子氧为电子受体,后者以
无机化合物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

73.按培养基组成物的性质可把培养基分为三类: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
74.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分为:
液体、半固体(凝胶)、固体培养基。

75.按实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将培养基分为4类: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富集)培养基。

76.
全酶由酶蛋白和辅因子组成。

77.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的,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基质。

二、名词解释
原核:又称核质体、拟核、核区等,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

它只有DNA,不与组蛋白结合。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菌株(Strain):同种不同来源的单一分离体后代组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一种鉴别染色法,当用脱色剂处理时,根据保留或失去原始着色剂(结晶紫)与否,细菌被划分为革兰氏阳性或革兰氏阴性。

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质结构单位,为蛋白质合成地点。

基内菌丝(营养菌丝,substrate mycelium):长在培养基内的放线菌菌丝。

菌丝无分隔,可以产生各种水溶性、脂肪性色素,使培养基着色。

荚膜(Capsule)和粘液: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种粘性物质;若粘滞性大,则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称荚膜;若粘滞性较低,则成为粘液,扩散到培养液或其他环境中。

菌胶团:如果细菌荚膜连在一起,其中包含有许多细菌叫菌胶团。

磷壁(质)酸:是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组分,以磷酸二酯键同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相结合。

肽聚糖:是除古细菌外,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共有组分。

它是由若干个肽聚糖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大分子化合物。

分生孢子:一些真菌在进行无性繁殖时,在菌丝分枝顶端的产孢细胞(或分生孢子梗)上分割或收缩而形成的单个或成串的孢子。

菌丝:丝状真菌的结构单元,是一条具有分枝的管形丝状体,外由细胞壁包被,里面充满原生质和细胞核,幼时无色,老后常呈各种不同的颜色。

菌丝体:真菌菌丝在基质上或基质中不断伸长和分枝,并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所组成的整个营养体称菌丝体。

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

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噬菌体(bacteriumphage):是微生物病毒,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bacteriophage):能与宿主细菌同步复制的噬菌体,因而在噬菌体不需引起溶菌就能通过胞分裂遗传。

噬菌斑(phague):烈性噬菌体+敏感性细菌混合培养于固体基质中,由于噬菌体进行裂解细菌,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的透明空斑。

溶源性(Lysogeny):携带噬菌体的细菌状态,对这种噬菌体,细菌本身并不敏感。

衣壳(Capsid):衣壳粒以对称形式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蛋白质外壳。

壳体(capsomers):由多个衣壳粒组成的蛋白质外壳。

核壳体(核衣壳):是衣壳与其包围着的核酸的总称。

类病毒:没有蛋白质,只含有具有单独侵染性的较小型的核糖核酸(RNA)分子。

朊病毒:没有核酸而有感染性的蛋白质颗粒。

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即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利用微生物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染料、胆汁酸盐、金属盐类、酸、碱或抗生素等其中的一种,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叫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几种细菌由于对培养基中某一成分的分解能力不
同,其菌落通过指示剂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而被区分开,这种起鉴别和区分不同细菌作用的培养基,叫鉴别培养基。

酶:酶是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生物体内合成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并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团的生物催化剂。

全酶:是酶的一种,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构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酶的辅助因子:构成全酶的一个组分,主要包括金属离子及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在酶促反应中运输转移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团的作用。

辅酶和辅基:大多数情况下,可通过透析或其他物理方法从全酶中除去,与酶蛋白结合松弛的辅助因子叫辅酶。

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牢固结合,不易用透析等方法除去的辅助因子叫辅基。

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与酶蛋白的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无严格绝对的界限。

酶的活性中心:指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肽链上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或这些残基上的基团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三维结构上相互靠近,形成一个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其形成产物的位于酶蛋白表面的特化的空间区域。

对需要辅酶的酶来说,辅酶分子及辅酶分子或其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常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

即指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

构成活性中心的微区或处在同一条肽链的不同部位,或处在不同肽链上。

微生物营养:指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光能自养型:以日光为能源,以CO
为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的营
2
养类型
成为细胞化能自养型:通过以氧化无机物释放出的能量还原CO
2
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化能异养型: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合成新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只以适宜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

作唯一碳源,不需要有机养料的微生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以CO
2
物。

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维生物,氨基酸及碱基等。

单纯扩散: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时不需要载体参加,也不消耗代谢能量,而是顺营养物的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时需要载体参加,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并可以逆营养物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运输方式。

水活度:用来表示水可被微生物利用程度的一个量。

等于相同温度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蒸气压与纯水的饱和蒸气压之比。

微生物生存的水活度范围是:0.63-0.99之间。

水活度值越大,水的可利用率越高。

辅酶A(CoA或CoASH):它的分子结构含腺嘌呤核苷酸、泛酸和
巯基乙胺等部分,在糖代谢和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它通过巯
基(-SH)的受酰和脱酰参与转酰基反应。

NAD(辅酶Ⅰ)和NADP(辅酶Ⅱ)NAD是烟酰胺腺嘌吟二核苷酸,NADP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两者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在反应中起传递氢的作用。

FMN(黄素单核苷酸)和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二者均为黄素酶类,是氨基酸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

是电子传递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传递氢。

乙酰辅酸A:是乙酸根的活化态,写成CH
3
CO~SCoA,其中的键为
高能键。

CH
3
CO~ScoA是又一个重要中间产物,它的乙酰基与草酰乙酸结合成六碳的柠檬酸。

电子传递体系:电子传递体系是由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或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或FMN(黄素单核苷酸)、辅酶Q、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
c 1和c及细胞色素a和a
3
等组成。

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这个过程称新陈代谢。

三、判断题
1.巴斯德是一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他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
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由于微生物比表面积小,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对[错:
比表面积大]
3.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4.微生物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给工程应用带来十分不利的影
响。


5.G+细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一层,通常含有磷壁酸,G-细菌细胞
壁结构有二层,不含磷壁酸。


6.Mycoplasma[支原体]是细胞多形态,没有细胞壁,不能通过
细菌过滤器且能人工培养的最小细菌。


7.Staphy lococcusaureus是G+,不运动,化能异养,细胞壁
肽聚糖含有赖氨酸的原核生物。


8.Streptomyces和Neurospora都是靠分生孢子进行无性繁殖
的微生物。


9.鞭毛和细菌的须(菌毛)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10.鞭毛和细菌的须(菌毛)都是由蛋白质构成,因此两者具有
相同的生理功能。


1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12.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蓝细菌因生鞭毛而运动。


13.病毒和蛭弧菌都是寄生生物。


14.放线菌的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均可产生或不产生
色素。


15.放线菌菌丝生长过程中,核不断复制、分裂,细胞也伴随
分裂,而有数量的增加。


16.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胞质染色,而不是细胞壁染色。


17.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差异在于细胞壁的构造和成分
的不同。


18.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只含有叶绿素,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
用,同化CO2合成菌体有机质。


19.好氧性芽孢杆菌的菌体形态呈梭状,厌氧性芽孢杆菌的菌
体形态呈杆状。


20.核糖核蛋白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1.经研究证明,各种能形成异形胞的蓝细菌都具有固氮能
力。


22.菌落都是由单个细菌形成的细菌集团。


23.枯草杆菌不管是革兰氏染色,还是鞭毛染色,其菌体形态
大小不变。


24.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


25.磷壁酸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26.如果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菌体生长、繁殖而成,则称为
纯培养。


27.食品工业中的粘性面包、粘性牛奶主要是由于污染了产荚
膜细菌引起的。


28.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均是多细胞的微生物。


29.所有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是均能通过细菌过滤器,营专性
寄生生活的细菌。


30.所有原核生物细胞内都没有核膜和各种被膜的细胞器。


31.微生物的芽孢或孢子含水量较多,抗干燥能力较强。


32.细菌的荚膜主要由多糖和果胶类物质组成,也有少数细菌
的荚膜成分是纤维素。


33.细菌的芽孢和孢囊都是休眠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抗热性、
抗辐射、抗干燥能力。


34.细菌的芽孢只能由杆菌产生,细菌一旦形成芽孢后,不具
有运动和繁殖的能力。


35.细菌荚膜都是由多糖组成。


36.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四联球菌中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
的生活个体。


37.细菌细胞膜与霉菌细胞膜一样,都是由蛋白质、磷脂组成,
并含有固醇。


38.细菌芽孢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体,它是细菌
的繁殖体。


39.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种类不同,其生长习性也不同,它
们都形成一种均匀一致的混浊液。


40.枝原体和原生质体不具有细胞壁,但都能在适合的培养基
中生长。


41.枝原体是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壁结构与真细菌一样。


42.只有芽孢或孢囊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43.质粒是独立存在于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的核外DNA分子。


44.质粒与染色体DNA一样,失去质粒,细菌细胞就会死亡。


45.真菌菌丝的宽和长用nm表示。


46.真核微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细胞器。


47.真菌的每一段菌丝都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菌体。


48.无隔菌丝是多核的单细胞菌体,只有细胞核的分裂,没有
细胞数量的增加。


49.有隔菌丝是多细胞的菌丝,细胞核的分裂伴随有细胞的分
裂。


50.酵母菌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成分,不含或极少含几丁质。


51.一种真菌通常产生一种类型的无性孢子。


52.真菌菌丝体的生长一般不需要光线。


53.所有的酵母菌都是有机营养型的微生物。


54.所有的藻类都具细胞壁结构。


55.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
主细胞。


56.T4噬菌体粒子的形态为杆状。


57.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58.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
RNA。


59.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
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60.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61.温和噬菌体的毒性突变体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和一般的毒
性噬菌体一样。


62.噬菌体核酸既有单键DNA双链DNA,又有单链RNA双链RNA。


63.各种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时释放出约100个病毒粒子。


64.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


65.带封套的病毒不容易被脂溶性消毒剂破坏。


66.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氨态N作N源。

×
67.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
程中放出的化学能量。


68.所有的微生物都能以葡萄糖作碳源。

×
69.光能自养菌和化能自养菌都利用二氧化碳作碳源合成细
胞有机物。


70.添加酵母膏配制培养基主要是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
维生素。


71.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之一。

×
72.用白糖配制培养基能满足微生物对一般微量元素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