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
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
对职业指导及其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在我国,职业指导及其教育还是一个令人陌生的新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而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格局,唤起了学生参与职业选择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意识,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指导,不少学生在个人择业与岗位择人的互动过程中无所适从,职业定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如何使学生面向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作出自己合理的职业选择?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然而,各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的成熟与完善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使得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由机械化向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195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数字超过蓝领工人现象,信息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以上。
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职业的更新与流动加快。
据统计,在1950----1966年的15年时间里,大约有8000多种职业从西方劳动力市场上消失了,同时又出现6000多个新的职业工种,"经合组织"国家的职员平均每5年要更换一次工作。
美国的职工平均每人一生职业流动12次,在16岁到65岁的美国人中,有36%处于"实际的"职业转移或"期等中"的职业状态。
由此可
见,现代职业结构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呈现出极强的智力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这一特征使得现代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更加紧迫和重要。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
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的。
从生产力的发展到产业结构的变化,从
社会劳动体制结构到管理部门的职能更新,从企业用人到学校教育各个方
面都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条件和配套体系。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所带动
的全面的社会变革对职业指导提出了要求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指导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在我国,改革开放
以来,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工业化进程日渐加快,社会的产业结
构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即劳动力人口正在从第一、二产业向三、四产业
转变,服务业和信息业的兴起,引起了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职
业结构的变化,客观上出现了对职业指导的要求。
第二,从职业指导的产生来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力资源的运行机
制是职业指导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使劳动力要
素状况开始影响就业竞争与聘用竞争,从而激励就业者注重职业的选择和
岗位需要的变化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市场应变能力,扩大自
己的就业适应面而增加就业机会。
因此,职业指导在个人生活历程中的作
用将日益明显。
第三,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是开
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
职业更换与流动渠道是否畅通取决于与市场
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就业、用工、培训和工资制度等的完善。
从80年代起,我国政府陆续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布了一系列的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
以及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旨在改变传统计划体制下由国家劳动部门统包统
分的人事制度,如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兴建人才市场,
扩大企业用人自主权,增强高校毕业生择业自主权等,为实现个人择业与
岗位择人的双向选择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第四,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在工业发达国家里,科学知识及其应用成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往,由于系统的科学知
识在职业劳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个人要适应职业劳动的需要必须借
助于系统地学校教育。
面对着工业化生产条件下日益多样和复杂的社会职业,学校教育开始发挥选择、分配社会成员职业的作用。
教育资历的高低,可以影响个人不同的职业层次,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可以规定个人职业选
择的范围,正如日本学者所概述的那样"现代学校作为实施广义职业教育
以及适应职业制度需要选拔人才的最有力的社会机构,发挥着它的功能"。
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都十分注重通过学校发挥职业指导教育的作用。
二、我国职业指导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确立,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
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了
相当程度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和在校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
人数的比例均已超过50%,改革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
育也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各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
但是,
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市场经
济的发展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通过市场调节教育结构与
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要求方面,学校教育工作滞后
于现实的需要。
职业指导工作作为沟通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
构与职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带没有在学校得到足够的重视。
虽然,从八十年
代中期开始,在一些中学、大学开始尝试进行职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在对
大、中学生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目前的职业指导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总体上讲,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1.学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
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
只管学生培养,不管市场需求,只管毕业,不管学生去向的学校还很普遍。
在普通中学,毕业生除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外,大量的毕业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和就业准备。
在高校,虽然成立了人才市场,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职业意识仍很淡薄,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
据统计结果显示,42.5%的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分另列为获取职业信息渠道的第二、三位。
这说明,当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会宣传媒介对于某些行业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实惠"而"热门"的职业或专业,如合资企业、金融管理、律师、医生、商业服务等,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或选择目标,不能恰当的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这是现在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与改革加强学校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职业状况的分析与预测,是建立在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
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快学校、政府、社会市场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的转换,推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
要条件。
与各种要素市场的发展相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
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牵涉劳动用工制度、公务员制度、工资分配制
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还要相应地改革医疗保险制度、退休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否则就无法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同时,要
制定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建立打破地区封锁的职业信息、职业介绍机构、劳动仲裁机构等。
只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机构,实行了相应的法规,劳
动力市场才有可能实际运作起来,也只有劳动力市场正常而健全地运作起来,学生才能进入市场公平公正地竞争就业。
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供求信
息才可能通过学生求职和录用的实际及趋势反映到学校。
其次,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开展职业指导活动。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按照社会整
体发展的要求,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现阶段,学校管理者应当将
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中,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
学校教育的职业指导功能。
如开设职业指导课,系统他讲授关于社会职业
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掌握选择专业
与职业的能力;开展职业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具体化的指导与
帮助。
根据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指导课程。
1994年,苏格兰中学将"个人与社会发展"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其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这一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发展个人的职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职业选择和决策的技能,发展一种顺利地从学
校到社会转变的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是值得我国大中学校职业指导教育借鉴的。
第三,加快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
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
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启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目前我国各学校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
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