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过程工程与控制乙)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指导老师:金伟光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筛板塔精馏操作及效率测定实验类型:工程实验同组学生姓名:张子宽、王浩、张宇、
任欣、崔剑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筛板塔精馏操作及效率测定
1实验目的
1.1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和流程,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1.2 测定筛板塔在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2 实验装置
2.1 精馏塔装置由塔釜、塔体、全凝器、加料系统、回流系统、贮槽(原料、产品、釜液)以及测量、控制仪表等组成。
装置流程如图1所示。
2.2 装置规格介绍:筛板精馏塔内径68mm,共7块塔板,其中精馏段5块,提馏段2块;精馏段塔板间距150mm,提馏段塔板间距180mm;筛孔孔径1.5m,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4.5mm,开孔数104个。
装置采用电加热,塔釜内有3支额定功率为3kW的螺旋管加热器。
3 实验原理
3.1在板式精馏塔中,偏离平衡的汽液两相在塔板上进行传质、传热,当离开该板的汽、液两相组成平衡、温度相同时,则此板称为理论板。
实际操作中,由于塔板上的汽、液两相接触时间有限及相间返混等因素影响,使汽、液两相尚未达到平衡即离开塔板。
即一块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板的作用,因此精馏塔所需的实际板数比理论板数多。
3.2 全回流操作时的全塔效率ET的测定
全塔效率(总板效率)E T
×100%(1)
E T=N T−1
N P
式中:N T—为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包括蒸馏釜;
N P—为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实际板数,本装置N P=7块。
在全回流操作中,操作线在x-y图上为对角线。
根据实验中所测定的塔顶组成x D、塔底组成x W(均为摩
尔百分数)在操作线和平衡线间作梯级,即可得到理论板数N T。
图1.实验装置图
3.3 部分回流时全塔效率E T’的测定3.3.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n+1=R
R+1x n+x D
R+1
(2)
式中:R—回流比;
x D—塔顶产品的组成,摩尔百分数。
实验中回流量由回流转自流量计测量,但由于实验操作中一般作冷液回流,所以实际操作回流量应作如下修正:
L=L0[1+C pD(t D−t R)
r D
](3)
式中:L0—回流转子流量计上的读数值,ml/min;
L—实际回流量,ml/min;
t D—塔顶液相温度,℃;
t R—回流液温度,℃;
C pD——塔顶回流液在平均温度(t D+t R
2
)下的比热,kJ/kg·K;
r D——塔顶回流液组成下的汽化潜热,kJ/kg 。
产品量D可由产品转子流量计测量。
由于产品量D与回流量L的组成和温度相同,故回流比R可直接用两者的比值来得到。
R=L
D
(4)
式中:D—产品转子流量计上的读数值,ml/min 。
实验中根据塔顶取样可得塔顶组成x D,并测量回流和产品转子流量计读数L0和D以及回流温度t R和塔顶液相温度t D,再查附表可得C PD、r D,代入即可以得到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3.2 进料q线方程为:
y=q
q−1x−x F
q−1
(5)
式中:q—进料的液相分率;
x F—进料液的组成,摩尔百分数;
且:q=1kmol进料变为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
1kmol料液的汽化潜热
=1+C pF(t s−t F)
r F
(6)
式中:t s—进料液的泡点温度,℃;
t F—进料液的温度,℃;
C pF—进料液在平均温度(t s+t F
2
)下的比热,kJ/kg·K;
r F—进料液组成下的汽化潜热,kJ/kg 。
实验中根据进料液取样可得到x F,并测量其进料温度t F,再查附表得到t s、t F、C pF,代入就可以得到q,进而得到q线方程。
3.3.3 理论板数的求取
根据上述得到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q线方程,以及测量得到的塔顶组成x D、塔底组成x W和进料组成x F,就可以在x-y图上作出精馏段操作线、q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然后用x-y图解法即可得到理论板数N T,代入(1)式即可得到全塔效率E T。
4 实验步骤
4.1 全回流操作:关闭进、出料阀门,全开冷凝器顶部排气阀,稍开冷凝冷却水阀门,将回流和产品流量计开为最大。
待灵敏板温度稳定后,分别取塔顶液和塔釜液两个样品,并读取回流液流量,再分别读取各个温度计温度读数。
用比重法测定塔顶液和塔釜液的组成度。
4.2 部分回流操作:打开进料阀门,调节转子流量计读数为200ml/min左右,调节产品转子流量计,使回流比保持在3~5。
通过对釜液转子流量计得调整,使塔釜液位计的液位保持恒定。
等待釜液液面恒定以及灵敏板温度逐渐稳定后,记录温度计的温度,记录进料、馏出液、釜液流量计读数,测定组成。
4.3 实验结束:先关闭进料、产品和釜液得流量调节阀,再将调压器旋钮调至零位,关总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等待酒精蒸气完全冷凝后,再关闭冷却水,并做好整洁工作。
5 实验数据处理
产品转子流量计读数(ml/min)0 22
回流转子流量计读数(ml/min)170 100
残液转子流量计读数(ml/min)0 100
进料转子流量计读数(ml/min)0 190
冷却转子流量计读数(ml/min)
塔釜液温度(℃)90 97
灵敏板温度(℃)83
99
第一板气相温度(℃)79
81
第一板液相温度(℃)
77
79
回流液温度(℃)69
63
进料温度(℃)13
进料液浓度x F(%)(mol/mol)
7.80
回流液浓度x D(%)(mol/mol)
80.79
76.20
塔釜液浓度x W(%)(mol/mol) 4.88 3.20 5.2 数据处理
5.2.1 全回流操作塔板数,如图2
由图可知:所需理论板数为6.4
所以全塔效率为:
E T=N T−1
N P ×100%=6.4−1
7
×100%=77.14%
5.2.2部分回流时全塔效率E T′
5.2.2.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平均温度t D+t R
2
=71℃,乙醇质量分数:90%,查表得:C pD=3.34kJ/kg·K ,r D=994.8kJ/kg
R=L0
D
[1+
C pD(t D−t R)
r D
]=
100
22
[1+
3.34(79−63)
994.8
]=4.79
y n+1=R
R+1x n+x D
R+1
= 4.79
4.79+1
x n+0.762
4.79+1
=0.827x n+0.132
图2. 全回流时理论塔板数计算
5.2.2.2 q 线方程:同理可得:t s=87 ℃,t F=13℃, C pF=4.39kJ
kg
·K ,r F=1968.8 kJ/kg
q=1+C pF(t s−t F)
r F
=1+
4.39(87−13)
1968.8
=1.16
y=q
q−1x−x F
q−1
= 1.16
1.16−1
x−0.0780
1.16−1
=7.25x−0.4875
根据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q 线方程,以及取样得到的馏出液组成x D,塔釜组成x w和进料液组成x F,在x-y图中用图解法即可得到理论塔板数N T,见图3 :
图3. 部分回流时理论塔板数计算由图可知,N T=5.5
E T=N T−1
N P
×100%=
5.5−1
7
×100%=64.28%
6 实验分析及讨论
6.1 在进行部分回流实验时,由于没有控制好回流比在3~5之间,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本小组重新进行实验,才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这告诉我们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得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好实验条件的要求,才能将实验顺利完成。
6.2 精馏是利用回流手段、经过多次平衡级过程,使物系实现高纯度分离的操作。
二元连续精馏的简化计算前提为理论板假定和恒摩尔流假定,而实际上这两个假定并不严格成立,所以计算的结果会有一定误差。
但是过程工程原理实验是工程实验,对精确度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所以工程上可以认为假定成立。
6.3影响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是哪些?维持塔稳定操作应注意哪些操作?如何判断塔的操作已经达到稳定?
影响精馏操作稳定的因素有:回流比、进料状态、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温度、塔顶冷剂量、塔顶采出量、塔底采出量等。
为了维持塔操作的稳定,需要在操作中不断调节回流比,使之基本固定在3~5之间,并维持塔底采出量不变。
判断操作是否达到稳定的依据是灵敏板的温度是否稳定。
6.4 塔顶冷回流对塔内回流流量有何影响?如何校正?
塔顶冷回流时,回流液的温度与塔顶的蒸气之间有温差,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回流液后蒸气自身凝结成液体,即内回流的部分,从而增大了回流液的流量。
应作以下的校正L=L0[1+C pD(t D−t R)
r D
](实验原理部分已经阐明,此处不再重复)。
6.5 操作线斜率大,意味着经过一块理论板后,汽相的增浓程度变大,液相的减浓程度变大。
故操作线斜率大对精馏段的分离是有利的。
而进料状况则影响到提馏段传质推动力和再沸器的热负荷,本实验中并不涉及再沸器。
6.6 本实验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
具体做法为:做出精馏、提留以及进料操作线。
分做过回流液浓度点
点的垂线,与对角线交于a点,以塔釜液浓度点为b点。
从点a开始在平衡线和精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当梯级跨过点d时,就改在平衡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直至梯级跨过点b为止;所画的总阶梯数就是全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另外也可用逐步计算的方法求得理论塔板数。
参考文献:《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杭州:浙江大学化学工程实验室 . 2009.8.
《化工原理下册》. 何潮洪等.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