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聋哑女儿逼出来的“赏识教育家”周弘-父母聋哑女儿正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聋哑女儿逼出来的“赏识教育家”周弘|父母聋哑女儿正

“大家千万不要把我当成什么专家、学者,我只是一个老邻居,和在座的各位父母聊聊天。

”在人民大学明德楼礼堂,周弘这样开始了他的演讲。

台下,可容纳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

爱子心切的家长们期待这位神奇的“赏识老爸”给他们一把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作为父亲,他曾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将从小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心理学博士。

作为教育家,他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功。

如今,作为“赏识教育”的开创者和推广人,他行走全国,要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千千万万个家长。

甚至,他要向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教育方式挑战。

在养猪都要培训班的今天,教育孩子什么都不要,符合规律吗
“我的报告就是一场‘叛变总动员’。

”作为这场“叛变”的领跑者,周弘所背叛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总是向孩子竖起大拇指,而传统的教育是这样”,周弘边说边伸出一根食指,“是挑毛病。


“孩子考了80分,妈妈批评:怎么才80?考了90分,还是挨骂:怎么才90?终于考了100分,把卷子拿到妈妈面前,妈妈说了一句:瞎猫终于碰到死老鼠了。

这就是我们
挑毛病的教育方式。


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感受不到自己被赏识,被爱。

也许有的家长委屈: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还感受不到爱?而周弘认为,问题正出在这里。

也许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省吃俭用,让孩子吃饱穿暖,孩子看在眼里,就明白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

但在这个时代,光靠物质上来表达爱已经不够了。

很多父母对孩子是物质上溺爱,精神上挫折的教育,还怪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中国的家长太爱孩子了,却又太不会爱孩子了。

在养猪都要培训班的今天,教育孩子什么都不要,符合规律吗?”
在周弘看来,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是拉拉队员,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为他们加油喝彩。

“而大部分的家长却‘不务正业’。


许多家长向周弘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

而周弘的回答始终是两个字:“态度。


“赏识”的态度就是秘诀。

周弘提出了一个新名词:“花苞心态”。

“人不可能没有毛病,就像大自然不可能没有夜晚。

我们讨厌毛病,就是恨自己的半个生命。

赏识教育让我们喜欢生命的另一半。

不是把它当成讨厌的毛病,而是可爱的花苞。

“赏识教育,就是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把孩子的毛病都当成是可爱的花苞。

孩子说话慢,没关系,一定能学好;孩子走路不稳,家长为他加油鼓劲。

那个时候,我们都相信孩子能行。


如果按照花苞心态来看待孩子所谓的“缺点”。

就会发现,粗心的孩子渴望细心,胆小的孩子渴望胆大,慢的孩子想快……这些都不是缺点,而是花苞。

这一朵花开了,那一朵也很快会开的,只是时间问题。

也许迟开的花是最美的。

周弘满怀激情地向家长们呼吁:放弃挑毛病吧,选择“找光明”。

多向孩子竖大拇指,
多跟孩子说“太好了”,相信孩子“你能行”。

“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来到人间。

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逼出来”的教育家
很多家长领教过周弘的厉害:逃学、早恋、网瘾的孩子,一到他这里,用不了几周都变成好孩子了。

而这位神奇的赏识老爸,用自己的话说,“是被逼出来的。


和许多“老三届”一样,周弘的经历坎坷,当过兵,当过翻砂工,在机床厂当过技术员……前半生的经历,似乎怎么也和“教育家”沾不上边。

开始研究教育,是源于他生命中最大的一次不幸。

1980年6月,女儿周婷婷出生了。

初为人父的喜悦还没有维持多久,一纸“先天性耳聋”的诊断书让周弘的心坠入冰点。

医生说得很肯定:“这在全世界都是康复禁区,将来只能上聋哑学校”。

绝望之余,一部电视剧《血疑》让周弘又燃起了勇气。

大岛茂为了1%生存可能的女儿幸子,付出了无尽的父爱。

他的父爱是沸腾的,我的父爱也是沸腾的啊。

周弘决定了,要为女儿尽全部的努力。

他与妻子一道背着女儿走上了大江南北寻医问诊的漫长道路,即便听说哪里有个江湖医生,周弘也要去试试。

听说针灸能医耳聋,婷婷的耳朵上被扎了五万多针,至今耳朵还是青的。

婷婷三岁半时,父母不得不放弃治聋,转为治哑。

????他还记得晚上骑车背着3岁半的婷婷,一路指着路灯不停地向婷婷耳朵大喊“灯―――”见一个喊一遍,喊了40分钟,婷婷却始终不明白。

? 发“哥”这个音,婷婷学了三年。

在向女儿耳聋的命运抗争中,周弘开始研究教育。

他啃下了一本本心理学、教育学的书。

他发现,所有聋儿的父母,包括自己在内,对待孩子总是同情、怜悯的态度。

在同情、怜悯下长大的孩子,脾气坏,总是对家长撒气。

周弘开始反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女儿。

他问自己,如果我是女儿周婷婷,我有没有这么平静,这么乐观,这么坚强?恐怕自己做不到。

他发现,女儿不是自己同情的对象,而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她才应该是自己崇拜的偶像。

“从这时起,我就向她永远的竖起大拇指。

”这次认识上的彻底转变,被周弘称为是一次“顿悟”。

以后,教育女儿,周弘的态度永远是“太好了”。

根据口型发音的婷婷说话有些古怪,她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了:“你的声音好像一串串珍珠,棒极了。


婷婷第一次做应用题时,十道题做错了九道。

谁知周弘看了,错的题目没有打叉,对的题目打了个大大的勾:“真是了不起,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做对了一道。

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
每篇作文,周弘用红笔将好句子划出高声诵读,让全家热烈鼓掌。

周婷婷高兴得梦里都想好句子。

在爸爸的不断鼓励下,婷婷的信心也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

她非但没有读聋哑学校,在普通的小学还连跳两级。

8岁时,婷婷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

10岁她又与父亲合写了一本12万字的书《从哑女到神童》。

16岁时,她被辽宁师范大学破格录取,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

大学四年里,婷婷不仅学会了英语的书面语言,还掌握了口语。

2001年,她选择到美
国加劳德特大学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因为加劳德特大学是全球聋研究的中心。

?硕士毕业后,她又同时被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为博士生。

如今的周婷婷,阳光、自信而又快乐。

直到现在,婷婷最喜欢谈心的对象仍是爸爸。

婷婷说:“父亲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一直都影响着我,让我懂得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快乐的人生价值。

这是我的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


生命成长的最终目标是幸福感
周婷婷出名以后,很多聋儿的家长带着孩子从遥远的新疆、山西、内蒙古等地来到南京找周弘。

为了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他创办了“周婷婷聋童幼儿园”。

这个幼儿园实行的是“追蝴蝶”的教育法。

学校的标语只有:“老师你快乐吗?孩子你快乐吗?祝你们时时快乐日日好心情。


幼儿园里没有专门的上课下课时间,孩子们可以坐在桌子上唱歌,可以趴在地上画画。

老师们经常带他们到公园去看花、看草、看小动物。

每个人身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聋儿,请你和我说话。

他们一点也不自卑,“快乐得就像小鸟一样,眼睛里没有一丝阴影”。

在教学上,周弘提出了“母语玩字法”――不管孩子能否认得汉字,只要他们看见什么,指到什么、统统写下来,让孩子认读。

一支笔便成为最简单的教育工具,手心、手背、墙壁、地板都可以用来写字,孩子们玩得开心,学习的速度也惊人。

奇迹一个接一个:六岁的全聋儿童刘开语已能认读两三千汉字,而且轻松地通读并理解了《21世纪少儿百科全书》;河南的聋童胡林熹,四个月学完了小学三个年级的全部课程,日前已经能够解答六年级的习题了。

就这样,周弘不仅培养了一个周婷婷,而且培养了一批“周婷婷”,被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周婷婷”们有的被评为省十佳少年、有的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美国特殊教育代表团到这里来参观,惊叹说,美国的聋童教育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

接下来,是许多正常孩子的家长来取经了:聋孩子到你那都有那么神奇的变化,能不能把我的孩子也教成‘神童’?结果,赏识教育用在正常孩子身上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他发现:“所有孩子都没问题。

搞了半天,全是父母出问题了,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孩子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不爱老师,不爱学校。

“食指向下挑毛病”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受到挫折,感到恐惧。

而赏识教育“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不好意思不好的环境,而孩子们更是好得让你不好意思”。

在周弘开始全国演讲,推广赏识教育理念的同时,他的思考也在不断深入。

“是不是听了一场演讲父母就可以态度彻底改变?如果你恨整个世界,赏识孩子是没有用的,他会看出来你是假的。


就这样,他顺着生命的河流在探索,从教育孩子转而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赏识教育理论也在不断的成熟完善,转而探讨如何实现和谐的人生:自身和谐、夫妻和谐、团队和谐(含家庭和谐)、亲子和谐。

“生命是个整体。

首先要爱自己,这是自身和谐。

其次是婚姻的和谐,爱人都没爱好,怎么爱别人呢?之后,亲子关系,人际关系自然会改善。

”在讲座中,周弘也毫不吝啬地和父母们分享了自己幸福婚姻的经验。

随着赏识教育的完善,周弘带领他的团队又完成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将赏识的理念贯彻到企业中”。

企业和家庭一样,是一个团队。

成功的团队肯定是一个和谐的团队,而管理者的“赏识”心态会将征服的力量转化为信服的能力,将‘雇佣军’转化为‘志愿军’。

“赏
识”管理不仅解决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家庭幸福、快乐工作问题,而且也实现了企业自身快乐成长的目标。

“无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所有孩子再到所有的成年人,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社会的肯定。

赏识教育的奥秘是寻找幸福感,关注生命状态本身,关注人的幸福快乐。

生命成长的最终目标是幸福感。

”为了这个目标,这位充满激情的探索者,仍会继续他的脚步。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