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与证的辩证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与证的辩证应用
在临床上把望闻问三诊获得的信息归于证,把脉诊获得的信息与证相结合,辩证分析恰到好处,在一般情况下,脉证是一致的,但脉证不相应的情况也并非少见,如:实证见虚脉,虚脉见实象,我们脉证不符要灵活处理。
1时病重舌。杂病重脉
我们临证重视舌脉,但在时病与杂病辩证时,各有侧重,时病辩证应重视舌象,杂病辩证英重视脉象,所谓“重”并非顾此失彼,而是根据这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侧重点所在,掌握这样的侧重点,有利于诊断的准确性。时病是指季节性多发病,时病论说“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其病程短而变化快,不同内伤杂病病程长变化复杂,外邪入侵机体脾胃先受之,先反映于舌苔,正邪相争孰虚孰实颗反映到舌质与舌苔,因舌属口腔内器官,通过经络,内连脏腑,张口伸舌一望而知,所以舌象变化能及时客观的反映疾病本质。如温病热从卫分传人气分,舌苔由白转黄,邪人营分其舌必降,邪人血分舌有出血痕迹。在时病过程中,病情的进退,舌象可以看的很清楚,此时脉象也有变化,但不好的舌象反映及时,脉象有时不能客观化,而舌象表现质的红、绛、淡、紫;苔的黄自滑腻而客观明显。因而观舌质,颗炎症虚实,观舌苔可知邪之深浅,寒热湿邪~望而知。观其润燥以
1/ 4
验津液盈亏。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都重视舌诊、脉诊。叶天士论热病大汗后,汗解身倦神疲与实转虚脱之鉴别,其重诊在脉,关键时脉证合参更为重要。脉与心(血)关系最为密切。“内经”说心主血脉,血需心气的推动沿脉道循环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达四肢百骸,脏腑之气也通过血脉输布全身,而内伤杂病,多病在脏腑气血经络。因此可通过脉象反映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因此,杂病脉诊为首,从浮沉迟数弦等脉中科辨阴阳表里寒热所属。如高血压、贫血、心律失常三种病症临床表现头昏、目眩、心悸、夜寐不宁、胸闷气短、舌红苔白等症状,如属前者脉弦属肝阳上亢,治宜平肝潜阳,其次脉结代乃心气不足,宜补气养心复脉法。然而这种病从舌象和症状上看,不辨其脉难明确病之所在,治疗也无所适从。无论杂病时病要脉舌证合参,如不辨真伪必误事。
2以脉测证与以证测脉
我们认为以脉测证何以证测脉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两种辩证求因方法,以脉测证就是以脉求证,先持其脉,然后顺序了解其证,使脉证符合,病机明确。例如患者脉弦证见面赤舌红头晕目眩目赤病机属肝阳上亢,若症见紧锁双眉手按其腹、脘腹疼痛、舌暗淡、苔自病机为寒凝肝经,如症见两肋胀痛、胸闷纳差、精神不振、舌暗红、苔白病机为肝郁气滞。以上三症病状表现各异,亦属肝病。依据是以肝系弦脉而确定,这就以脉测证,如糖尿病经治疗三消症状已消失,但脉仍沉细,属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
2/ 4
若脉沉弱面浮、肢肿,属肾阴虚损,宜温补肾阳,这就是中医的独到之处,理化检查可验证。
以证测脉就是以证来测定脉象,因脉象类别繁多,因人和体质胖瘦表现不一致。女性的弦脉男性不一样,体力劳动者沉细脉与脑力劳动者也不一样。因此,给临床定证定脉造成困难,在此情况下,只好以证测脉。如风热感冒患者和肝阳上亢患者脉象都表现快而有力的数脉,但前者感冒浮脉,定为浮数,后者肝系脉必弦定为弦数。如久病体弱者和中暑昏厥患者脉象都细弱无力,但前者脉象细沉,后者脉应沉伏,这就叫以证测脉,实际也是脉证合参。
3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
我们认为舍脉从证与舍证从脉石中医临床辩证方法灵活运用此方法,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在临床时脉证相符,辩证施治准确性就大,如脉证不符,医者辨别真伪应排除主观臆断,尊重客观事实,抓住有利一面,采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才能掌握疾病的症结所在。舍脉从证就是认证不认脉,因脉证不符表现症状突出,只好凭证论治。如外感病、恶寒发热、头身痛、苔白而脉不见浮反沉细无力,证因邪气盛正气虚,正气不能鼓动血脉属体虚感冒,须扶正祛邪益气解表。如老人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泻下赤白、苔黄腻脉应沉数,反而浮大,就是邪盛于里,虚阳外脱之象,这时应舍脉从证急清其里后扶其正。如患者脉沉
3/ 4
迟无根,反表现面色潮红、口咽干燥、虚烦不得眠,是虚阴外越之象,应舍证从脉,治以育阴宁络,潜其浮阳。
总之,临床辨证施治要细心观察病人脉证是否一致,如脉证不符,就要灵活抓住真实一面,认真掌握病因症状,才能脉证从舍,正确应用理法方药。
由此可见,脉与证的辩证应用是辩证唯物论与中医理论诊断相结合的范例,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