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读书笔记
篇一:《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看完了《艺术的故事》,再回过头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

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

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

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

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对于艺术的含义,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定义不同,而“艺术”这一概念则是武断地用一个思维框架
来套所有艺术家的所有出品。

贡布里希认为,仅仅由于一幅画让他想起了童年而喜欢它,没有任何问题。

没有错误的“喜欢”,只有错误的“不喜欢”。

错误的不喜欢指的是任由偏见蒙蔽自己,丧失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

在序中贡布里希说道,“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而在书中他又说道,“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

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的辛劳和痛苦。

我们相信永远都会有艺术家诞生。

” 那么艺术家又是什么?书中提到,“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

”这两个例子冰山一角,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一个艺术家的真正定义。

但这样的说法,也说明贡布里希对艺术并不持有崇敬而疏远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家是亲近的,艺术也是可以亲近的。

他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是这么说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过去和现在都对科学的威力和声望深有印象,由此不仅产生了信奉实验的正常思想,也产生了不那么正常的思想,信奉一切看起来难解的东西。


而在如何欣赏艺术方面,贡布里希也作了详述:既然艺术是一种美,那么欣赏艺术,就
不应该着重于“艺术学”或者“艺术史”所关注的东西,而应该去欣赏一种美,从艺术作品中寻求共鸣。

按照作者的说法,艺术家们创造他们的作品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如何做到“合适”,而这个“合适”在欣赏的时候,也是最应该看重的。

这关于艺术的“故事”,作者从很久很久以前——史前,一直讲述到了现代。

过去的作品并不是仅仅被当成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有明确用途的东西。

原始艺术并不章法着技艺的原始,因此他们的东西看起来不顺眼是因为手艺有限。

土著艺术家用自己最喜欢和最顺手的形状构成人物或面孔,或许不太像,但却会保持一种图案的统一与和谐,有时也含有特殊的寓意。

他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它看起来“像”什么。

关于字画同源的埃及艺术只有一章,且和后世艺术其实是不同源的。

埃及艺术的特点表现为两点: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

他们的艺术无意给人观看,意在“使人生存”,因而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完整”。

到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埃及人曾经以知识作为他们的艺术基础,而希腊人则开始使用自己的眼睛了。

”他们开始尝试表现出事物在他们眼中的真实形象,但也并未完全摒弃古老的观念,依然十分注重表现人体结构,注重关于形式的知识。

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才出现“肖像”的观念。

艺术家发现了既能赋予面目生气又不破坏其美的两全之策,并且懂得了怎样捕捉
个别人的心灵活动和某个面孔的特殊之处。

在对中国艺术的描述上,贡布里希的认知很有趣,他提到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

他还提到了据说临摹自顾恺之的一幅责妻图,他称之为“具有我们所称道的中国艺术的全部高桂和优雅之处。

画中的姿势和布置十分清楚,人们对一幅阐明事理的图画所可期待的能是已尽。

此外,它也表明中国艺术家已经掌握了表现运动的复杂艺术。

这幅中国早期作品中没有丝毫生硬之处,因为画中特别喜欢使用起伏的线条而赋予整个画面一种运动感。

”的确,回想起来从青铜时代的饕餮纹开始,中国纹饰艺术从来没有脱离对曲线塑造的追求。

而在人物画还在中国画中占领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国画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说是曲线控。

流畅的曲线和动势以及人物优雅的姿态和柔和的神情,这些是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味道。

而中国画进入山水画时代后有关“意境”的问题凸显出来。

“有时画家啊就觉得自己分明是在进行这种探险航行。

他们想重新观看世界,把肉色粉红。

苹果非黄则红之类公认的观念和偏见完全抛开。

”表现方式的不同是艺术家的决定,也左右了我们对一幅画作的回应。

艺术家追寻的是一种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感,“合适”。

但是至于艺术家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合适”,效果,我们却不能带有很多先入之见。

因此所谓的“艺术法则”并不是固定的。

而根据不同
的需要在变化的。

古代的艺术家们同时需要考虑他们作画的目的,宗教等等。

我们需要在了解了艺术家不同的目的等等的因素之后,才能更好的了解一幅画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卢浮宫的一位馆长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艺术的故事》:“几乎就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

”这本书在大众中很快就大受好评,贡布里希也在序当中写道:“此书的意图,是为了所有面对一个奇异而迷人的领域,觉得需要一种初步指南的人。

”艺术原是捉摸不清的,是神秘高深的,但是贡布里希把艺术的历史讲得简单有趣,就像近在身边的,拉近了艺术与人的距离,于是,贡布里希仅仅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我们也只是听故事的人。

因为这故事有趣,而亲近、热爱艺术。

篇二:《艺术视觉的教育》读书笔记
《艺术视觉的教育》读书笔记
关于美术教育的价值,西方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

不过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本质论和工具论。

前者认为,美术教育应重视过程而非结果,顺应每一个人自然本性。

后者则认为,美术的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的结果,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提倡应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美术教育。

艾斯纳()便是美术教育本质论的代表人物。

作为美国艺术教育的专家,艾斯纳在他的经典著作《艺
术视觉的教育(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①中,对艺术视觉教育(即美术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艾斯纳着重强调了美术的内在价值。

他通过对美国历史上视觉艺术教育发展沿革的讨论以及当时美国视觉艺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一系列的批评。

如七八十年代美国美术教育界中,只看重创作而不重欣赏、少数学生是由专业美术人员教育、美术教育教具单一等等。

艾斯纳敏锐地意识到,注重美术教育内在价值的,必须是以学科为中心来实现的。

然而这一个准则,却从未被重视。

于是,艾斯纳通过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建构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
作为学科中心主义者,艾斯纳的课程体系深受布鲁纳的影响。

传统的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以创造为趋向的,它鼓励儿童“用他们的想象和幻觉去创造富有表现的艺术品”②,而忽视相关的技能。

这不利于儿童对于视觉艺术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于是,他对美术教育的课程提出了构想,认为应该包含三大领域的内容:创作、批评和历史(文化)——这是基于艾斯纳的观点,“艺术学习并非一种成长的结果”③而得出的。

三大领域内容相应须达到的目标分别是:
创作:处理材料的能力;创作时所需的敏锐的感应;辨
别人为与天然视觉形式的能力;一定的鉴赏能力。

批评:建立色彩、线条和构图的概念。

历史(文化):这一方面,艾斯纳的讨论比较少。

“历史”和“文化”两词在不同文献中出现过,造成一定的混淆。

不过,可以这样认为,在进行“批评”领域,或是“创作”领域的美术教育时,它一定脱离不了“历史或者文化”。

在论述完三大领域的内容后,艾斯纳进而又对美术教育的结构方式进行了讨论。

他提出了连续性和顺序性两个概念。

原因非常简单,即“任何一种活动的复杂技能很少是一蹴可成的。

”④连续性指的是课程活动的选择、组织应该使得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运用到前面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而顺序性指的是课程的组织应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在艾斯纳看来,美术教育中尽管有许多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材料和活动,然而,这些并不能让他真正掌握新的知识。

因此,① 著,郭祯祥译.艺术视觉的教育[M],台湾:文景书局.1991
② 同上,158
③ 同上,158
④ 同上,147
连续性的课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而顺序性课程则是一定要考虑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正好适应。

二、教学体系
艾斯纳将课堂内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三项:学科内容特
性、教师特性和学生特性①。

学科内容特性是指美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特性。

教师特性就是指教师以示范的角色进行教学所产生效果。

学生特性是指学生特殊资质,也就是学生以各自的背景与能力去塑造艺术作品。

在艾斯纳看来,美术教育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教师的因素尤为重要。

一种良好、亲密、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美术技术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因此,两者所对应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也就是教育的两大重要环节,只有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中,我们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教师如何阐明一个新概念,教师的精准度等等。

这些都是凭借教师的独特的个性所表达出来的。

只有三者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才能最终塑造出完美的艺术教育。

另外,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在艾斯纳看来,它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和真实的情感。

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够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

而教师在教学中的真情流露则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影响了学生,引导学生向着预期目标发展。

综上所述,艾斯纳的美术教育理论十分注意那些可以促使儿童以技巧去创作艺术和了解艺术的智慧。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在日后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加以运用。

教会幼儿创作、欣赏、了解艺术的方式方法,真正培养幼儿的美术综合能力。

① 著,郭祯祥译.艺术视觉的教育[M],台
湾:文景书局.
篇三:读书笔记--艺术
中国美学经典---《美学散步》
作者介绍
宗白华,江苏常熟人。

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

1920-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

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

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

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

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

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

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

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白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宗先生主要著作有:《美学与意境》、《美学散步》、《歌德研究》、《论中西书法之渊源与基础》等;译著有:《判断
力批判》(康德原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海涅生活与艺术》等;主要论文有:《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另有《宗白华全集》、《宗白华美学文学译文选》等编辑出版。

另著有诗集《流云》,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讯集《三叶集》。

背景介绍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最重要的美学论集,它出版之时恰恰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渐渐兴起的时候,与当(转自:博旭范文网:艺术读书笔记)时其他美学家浩帙非凡、体系严密的专著相比,这本集子真的如作者所说,只是散步的路上随意捡拾起的一枚燕石,但20多年过去,这枚小小燕石的兴味却没有消弭。

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宗白华凭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养,以比较的眼光,对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范畴加以阐释,渗透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取向,因此在他的思考中,很多被认为只能进故纸堆的美学范畴显出了新的阐释可能和适应度。

在《诗(文学)和画的分界》中,宗白华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中国古典美学命题和追求进行了新的阐释,承认不同的艺术门类在审美感受上存在相通之处,但更注重它们的界限,并从莱辛的《拉奥孔》获得启发,认识到不同的艺术门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
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这其间的辩证关系是很微妙的。

我们通常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做是中国诗画所特有的追求和境界,但宗白华先生却独到地发现了达·芬奇和门采尔绘画中的“诗” 。

打通中西艺术的界隔,以贯通的眼光看待艺术是宗先生的重要特点,在《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中,他又用“舍形得似”、“气韵生动”这种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解读西方艺术,这是一种独特的眼光,而且取用得当,没有“隔”和“套”的弊病。

赏析
(一)虚与实的探究
《美学散步》一书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宗先生的美学思想。

这部书中有四篇直接谈到了虚与实的问题,而且宗先生的对于绘画、书法、雕塑的欣赏中也时常涉及。

本文试图从对虚与实的探究入手,逐步深入,逐渐领略宗
先生的美学思想的内涵和人物风格。

宗先生认为,“实”是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虚”是欣赏者被引发的想象。

宗先生还指出虚和实的问题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儒道分殊,老庄由虚入实,孔孟由实入虚,并指出儒道两家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因而两家并不矛盾。

接下来宗先生又引用清人笪重光的话“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

笪重光的话不是“由实入虚”吗?莫非宗先生认为儒家的哲学和美学观念是中国传统美
学的源泉?及至读到宗先生这样一句“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

宗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提到了另一组概念“空灵与充实”。

“空灵与充实”并不等同于“虚与实”。

空灵与充实是从艺术风格或美感的角度的划分。

任何一个美术作品都既有虚又有实,可是却不能既空灵又充实。

从绘画的角度讲,单纯的空白(虚)是不存在的,只能存在于景物的映衬下。

从这个意义上讲,“虚”的存在是依赖于“实”的。

因此,“实景清而空景现”是没有问题的。

一幅优秀的绘画,自然是虚实结合而不是单纯的虚或单纯的实。

老庄由虚入实,用力于虚,用意于实,由空灵之处而生传神之妙;孔孟由实入虚,用力于实,用意于虚,由充实之理而化意会之神。

因此,老庄由虚入实,是指其美学思想重空灵;孔孟由实入虚,是指其美学思想重充实。

至于“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应当指审美的侧重点由重实向重虚转变,即由重充实向重空灵转变。

由于文言文(尽管是宗先生说的)的凝练和歧异并存,这两处“由实入虚”应当不是一个意思。

(二) 道、舞、空白
宗先生认为虚、实、有、无是“一切构成的原理”。

“虚实相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

宗先生所欣赏的是“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见到有限”的“回旋往复的意趣”,而这所对应的恰恰是艺术传作的三个步骤:写实-传神-妙悟。

宗先生强调画境是一种“灵的空间”,更侧重于虚,即空灵的美。

抟虚为实,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

宗先生认为虚空是“最活泼的生命源泉”,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

”空白是中国画的画底,虚空中包含着万象;空白融入万象内部,与万象的“道”相一致。

宗先生认为“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有?心远?接近到?真意?。

”因此,宗先生认为中国的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化的作品。

不仅绘画,对于雕塑依然,雕塑中不存在空白,但是光与影的奇幻搭配则很好的反映了“虚”的表现力。

“离形得似的方法,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虽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

”书法亦然,宗先生认为书法的形象不仅包括线条,还包括空白,真是空白中的虚灵使得“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乐。


什么是“舞”?宗先生认为“舞”是最高的理性和最高的生命的结合。

“在这舞中,严谨如建筑的秩序流动而为音乐,浩荡奔放的收敛而为韵律。

”在宗先生看来,“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虚灵的空间”,“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

“舞”象征着宇宙的创化,使静照中的“道”具体化,这也反映了中国哲学的“道器不分”,“体用不二”。

什么是“道”?“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经》),万物皆是阴阳二气而生。

宗先生认为,在阴阳的变化和万物的运动中,生命是有节奏的生命,“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的最高目的。

“叶朗先生在课堂上讲过,气韵生动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

在《美学散步》一书中,宗先生常会提到“澄怀观道”。

道,是宇宙灵魂,生命源泉,是美的本质之所在,然而,这个“道”不是孤悬无着的实体,也不是不可感悟的虚体。

它作为审美客体的本质所在,就存身于“腾踔万象”的“艺”中,即宗先生所讲的“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的审美时空中。

虚实一源,体用不二,道体的虚奥之处落实于那日用万相,美的本质就呈现于这大千世界。

“观道”,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感受,深深领悟客体具象中的灵魂、生命,完成,凸现一个审美客体。

(三)生命意蕴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

上文提到,无论是“舞”还是“道”,都表现为一种运动。

“这生生不息的阴阳二气组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

”宗先生重视“虚空”,因为“虚空”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才能赋予作品生命力。

“生命本体的活力,是一切美的源泉,因此?自然无往不美?。

”另一方面,宗先生的美学处处表现出对人生的关怀。

宗先生一直坚持“人生的艺术化”和“艺术的人生化”。

宗先生强调美源于心灵(“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追求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身心的自我”。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宗先生强调“回环往复的意趣”,同时强调“于无
边处向?自我?的回归:天地入吾庐”。

“生生之谓盛德”,创化不已的“生生”,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与价值,是一种“善”;而“生生而条理”之“条理”,更是充满节奏与韵律,和谐如有音乐,这“中和之音乐之谈起意味情趣与价值。

”宗先生的生命美学是建立在其“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基础之上的。

对生命情趣与价值的重视,对心性之体与生生不已的道体合一的强调,贯穿古今,从先秦的老子、孔子意志到现代的宗白华先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的内涵之一。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宇宙、人生、艺术、美、心灵、节奏、旋律、飞舞、音乐化、体验。

这些词语既解释了中国艺术的至境,也显现出揭示者的人生至境。

维特根斯坦说:想像一种语言就是想像一种生活形式。

同样,想像一种艺术(更何况还是”体认”这种艺术,再者,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形式”),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宗白华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也就塑造了一种淡泊、灵启式的生活方式。

中国哲学、中国诗画中的空间意识和中国艺术中的典型精神,被宗白华融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一阴一阳谓之道
趋向音乐境界,渗透时间节奏书法中的飞舞;其实都体现着一种精神:人的悟道、道合人生,个体生命与无穷宇宙的相应相生。

艺术价值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宗白华是一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学贯中西、造诣极高,但宗白华却极少写作,宗白华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抒情、偏于艺术的,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美学散步》极有研究、参考和艺术价值。

作者对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从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入手,论证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的思想,论证了作为审美现象的“美”与价值现象的相关性与本质联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将审美界定于价值范畴内。

作者在强调审美现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指出,“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

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在清理和剖析过往美学观念时,作者绝不为图“解构”之快任意颠覆传统,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对待前人的思想,坚持了谨慎的扬弃原则。

例如,作者在分析独步一时的认识论美学和引领风骚的本体论美学时,首先肯定了它们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无可争辩的正确性和无可替代的理论价值,然后才一针见血地指出各自的理论局限性。

事实上,在以往美学研究的众多误区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研究者只在认识论、本体论等范畴内纠缠一些空洞的哲学概念,结果是挖掘越深,越不得要领,追问越彻底,认识越模糊,许多原本明明白白的审美现象,常常由于审察者“视角偏离”或“聚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