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过程中如何防范被绑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职过程中如何防范被绑架
求职过程中如何防范被绑架?
到中介求职要先看“证”
求职者找工作,要找合法的职业中介机构。
现在不少城市,职介机构数量很多,其中不乏非法中介。
他们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高额信息费、入网费、推荐费等,实际是向求职者出售招聘信息甚至过时、虚假的信息。
求职者发现上当受骗后,很难追回所交费用。
因此,求职者首先要判断职介机构的合法性。
方法很简单,合法的职介机构应持有并在明显位置悬挂由人事部门核发的《人才交流许可证》或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无《许可证》的职介机构即是非法的。
了解公司情况及背景
求职者应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公司情况,看看公司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单位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不良记录等。
了解应聘公司情况的方法有很多,在网上搜索查询也是了解公司情况的方法之一,如在网站上输入应聘公司名称搜索查看该公司有关信息。
求职、面试拒绝“交费”
求职者到用人单位求职面试是必经阶段,不论是否被录用,都不要向用人单位交纳各种名义的费用,如抵押金、保证金、报名费、手续费、培训费、服装费等。
实际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得收取求职者任何形式的费用。
若招聘单位巧立名目,收取求职者费用,是违法行为,求职者应提高警惕,坚决拒绝交纳各种费用,一旦上当受骗,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部门报警,寻求法律保护!
不要盲目签字交钱
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公安部门接到的众多投诉中,还发现有这样的骗局,即用人单位先发给求职者一些产品资料并收取几百元的资料费要求过一周后考试,考试合格就录用,不合格则不退资料费。
结果绝大部分的求职者考试都不合格,资料费也就被单位“笑纳”了。
对此,公安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醒广大求职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招聘单位录用人时与劳动者订立的是劳动合同,不是产品推销协议。
劳动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去签订以推广、促销为名的民事协议,更不要头脑发热盲目签字,随意交钱。
莫去“马路市场”
所谓“马路市场”,是指在人口稠密、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自发形成的所谓“劳务市场”。
在这样的“市场”中,供需双方都得不到必要的约束,那些无照经营者尤其乐于到这样的场所招聘“员工”。
而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后,所谓的“老板”一走了之,求职者的权益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尽量不去外地就业
有的不法分子以在外地开设办事处、分公司等名义“招聘”人员,求职者一旦受其控制,即有可能被抢劫、绑架或拐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明文规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跨地区就业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获批准后方可招聘。
应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应订立《劳动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违约责任等内容。
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时,应签订《试用期合同》,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警惕卷入传销活动
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行为,千万不要偏信能使你一夜暴富的鬼话,以免误入歧途!请记住: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若有,也可能是个陷阱!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勤奋努力得来的。
"
学会依法维权
求职者被不法单位或个人骗取钱物后,应尽快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及公安机关举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应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求职过程中被绑架怎么办?
案例:独自应聘被绑架
小蔡即将毕业,在各大人才网上投递求职简历,不想落入绑匪设的招聘圈套。
骗子以某贸易公司的名义,电话通知小蔡面试,并称在长途汽车站接人。
因22岁小蔡是独自前来,因此成了骗子周某的首选目标。
见面后,周某假称贸易公司员工,负责将小蔡带往公司面试。
小蔡信以为真,跟着周某七拐八拐,来到出租房内。
小蔡刚进房门,周某从后面狠狠地把她推倒在地,露出真面目,抢走她身上的财物,并打电话给小蔡家人勒索。
机智的小蔡与绑匪周旋,最后成功挣脱捆绑,报警求助。
支招:
●求职时先了解公司背景。
周某所租的出租房及周边环境,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家贸易公司所在地,小蔡如果多留点心眼,就不会给绑匪可乘之机。
●网上求职,有公司电话通知面试时,最好先多了解这家公司的背景,如果了解不到任何信息,就应该谨慎行事。
当须到陌生地点应聘时,不管男生女生,最好不要单独前往,叫个同伴随行比较安全。
●不幸被侵害时,一定要先设法到达一个安全的地方,同时保持现场,并设法报警。
常见求职应聘陷阱:
1、利用招聘,诱骗大学生踏入非法“传销”陷阱。
大学生被非法传销组织所骗受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薄弱,轻信他人上当受骗;二是对同学、朋友的介绍过于信任,没想到熟人还会骗自己;三是就业压力过大,择业时放松了必要的警惕,轻信以用人单位身份出现的非法传销公司;四是个别学生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被非法传销组织宣传的高额回报引诱,甘愿从事非法传销活动。
2、收取保证金,诈骗大学毕业生。
就业过程中,骗子最感兴趣的往往是金钱,只要你提高警惕,捂紧“口袋”,放好“钱包”,骗子也只能望洋兴叹,无计可施。
3、盲目签约,不合理条款上当。
签订协议时一定要谨慎,要认真阅读协议中的每一条规定,反复斟酌,拿不准的要向有关法律机构咨询后再作决定。
4、利用求职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
求职心切但莫大意,在填写有关应聘表格时没有必要留下家庭信息,尤其是联络电话等,骗子往往利用假招聘套取应聘者有关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应聘者家人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陷阱造成损失。
同时,要将案情通报给家人和亲朋,告诫他们遇到类似情况时,不要轻信,不要乱了方寸,可向单位、学校查实后再做出相应决定。
5、未签劳动合同,自身利益受损.
无论何种情况发生,合同都是必要条件。
没有合同,法律很难为之伸张正义。
大学生初入社会,一定要多点心眼,留心用人单位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法人资格是否确实存在,公章是否具法律效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