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数学空间立体几何复习专题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空间几何的体积
【考点分析】
1.掌握求空间几何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各种方法。
2.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求空间几何的高
【知识运用】
题型一直接法求体积
【例1】(2018惠州模拟)如图,直角ABC
∆中,90
ACB
∠=,24
BC AC
==,D E
,分别是,
AB BC边的中点,沿DE将BDE
∆折起至FDE
∆,且60
CEF
∠=.
(1)求四棱锥F ACED
-的体积;(2)求证:平面ADF⊥平面ACF.
试题解析:(1)∵,D E分别是,
AB BC边的中点,∴DE平行且等于AC的一半,,1
DE BC DE
⊥=
依题意,,2
DE EF BE EF
⊥==.
于是有
,
DE BC
DE EF
DE
EF EC E
EF EC CEF
⊥⎫
⎪
⊥⎪
⇒⊥
⎬
⋂=⎪
⎪
⊂⎭
平面
平面CEF.
∵DE⊥平面CEF∴平面ACED CEF
⊥平面
过F点作FM EC
⊥于M,则
,
ACED CEF CE
FM EC FM ACED
FM CEF
⊥⎫
⎪
⊥⇒⊥
⎬
⎪
⊂⎭
平面平面且交线为
平面
平面
,
∵60
CEF
∠=∴3
FM=
∴梯形ACED的面积
()()
11
1223
22
S AC ED EC
=+⨯=⨯+⨯=
∴四棱锥F ACED
-的体积
11
333
33
V Sh
==⨯=
(2)(法一)如图.设线段,AF CF 的中点分别为,N Q ,连接,,DN NQ EQ ,则
1
//
2NQ AC ,
于是1//
2
////1
//2DE AC DE NQ DEQN DN EQ NQ AC ⎫⎪⎪⇒⇒⇒⎬⎪
⎪⎭是平行四边形.
又60EC EF CEF
CEF =⎫
⇒∆⎬∠=⎭是等边三角形. ∴EQ⊥FC 由(1)知,DE CEF EQ CEF ⊥⊂平面平面. ∴DE EQ ⊥ ∴AC EQ ⊥
于是,AC EQ
FC EQ EQ ACF
AC FC C AC FC ACF ⊥⎫
⎪⊥⎪
⇒⊥⎬⋂=⎪⎪⊂⎭平面平面.
∴DN ACF ⊥平面 又∵DN ADF ⊂平面
∴平面ADF ⊥平面ACF
. (法二)连接BF ,∵,60EC EF CEF =∠= ∴△CEF 是边长为2等边三角形 ∵BE EF =
∴
1
302EBF CEF ∠=
∠=∴90BFC ∠=, BF FC ⊥
又∵,DE BCF DE ⊥平面∥AC ∴AC BCF ⊥平面
∵BF BCF ⊂平面∴AC BF ⊥ 又∵FC AC C ⋂=,∴BF ACF ⊥平面
又∵BF ADF ⊂平面,∴平面ADF ⊥平面ACF . 【变式】
1..如图,在三棱台
中,,且面
,
,
分别为
的中点,
为
上两动点,且
.
(1)求证:; (2)求四面体的体积. 试题解析:(1)取的中点,连接,∵,为的中点,
∴,又,∴,
∵
,且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同理,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
为平行四边形,
∵面
,∴面
, ∴,又,∴面,
∵
面
,∴.
(2)令与交于,∵
面
,
面,∴面面 , ∵面面
,∵,∴,∴
面
,
∴
为点到面
的距离,即,
又,
∴.
题型二等体积(换顶点)
【例2】.在四棱锥中,,,,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平面平面.
(Ⅰ)证明:;
(Ⅱ)若点在线段上,且,求三棱锥的体积.
试题解析:
(Ⅰ)证明:取,的中点分别为,,连接,.
∵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而,∴①
又∵,,,
∴四边形为正方形,且
,∴,即②
由①②及得:面,
又∵面,∴
, 又∵
,
,∴
面,而面,∴.
(Ⅱ)过点作于,则面且,
(或由(Ⅰ)得面,)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PA ⊥平面ABCD , PA AB =,
M 是PC 上一点.
(1)若BM PC ⊥,求证: PC ⊥平面MBD ;
(2)若M 为PC 的中点,且2AB =,求三棱锥M BCD -的体积. (1)证明:连接AC ,由PA ⊥平面ABCD , BD 平面ABCD 得BD PA ⊥,
又BD AC ⊥, PA AC A ⋂=, ∴BD ⊥平面PAC ,得PC BD ⊥, 又PC BM ⊥, BD BC B ⋂=,
∴PC ⊥平面MBD .
(2)解:由M 为PC 的中点得
111223M BCD P BCD BCD V V S PA --∆==⨯⋅ 1112
222232
3=⨯⨯⨯⨯⨯=
. 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22AB AD ==,
3PD BD AD ==,且PD ⊥底面ABCD .
(1)证明: BC ⊥平面PBD ;
(2)若Q 为PC 的中点,求三棱锥A PBQ -的体积. 试题解析:
(1)证明:∵222
AD BD AB +=,∴AD BD ⊥,
∵//AD BC ,∴BC BD ⊥.
又∵PD ⊥底面ABCD ,∴PD BC ⊥. ∵PD BD D ⋂=,∴BC ⊥平面PBD . (2)三棱锥A PBQ -的体积
A PBQ
V -与三棱锥A QBC -的体积相等,
而12A QBC Q ABC P ABC V V V ---== 1111
1334
434P ABCD V -==⨯⨯=
. 所以三棱锥A PBQ -的体积
1
4A PBQ V -=
.
题型三利用等体积求高
【例3】.在矩形中,,,为线段的中点,如图1,沿将折起至,使,如图2所示.
(1)求证:平面平面;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1)证明:在图1中连接,则,,.
∵,,∴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2)取的中点,连接,∵,∴,,
∵平面平面,∴平面,
∴.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由(1)平面,知,,
∵,∴,,
∴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变式】
1、.在三棱锥中,底面,,,是的中点,是
线段上的一点,且,连接,,.
(1)求证:平面;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试题解析:(1)因为,所以. 又,,
所以在中,由勾股定理,
得.
因为,
所以是的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是的中点.
又因为是的中点,
所以直线是的中位线,
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2)由(1)得,.
又因为,.
所以.
又因为
,
所以.
易知
,且
,
所以.
设点到平面
的距离为,
则由,
得,
即,
解得
.
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2、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 AP PD ==
=,.
(Ⅰ)求证:平面平面
;
(Ⅱ)已知
,求点
到平面APB 的距离.
试题解析:
(Ⅰ)在Rt PAD 中,因为AP PD == 3
AB
, AP PD ⊥,
所以
623AD AP AB ==
,
在ABD 中, 2
2
222
6333AD BD AB AB AB ⎛⎫⎛⎫+=+= ⎪ ⎪ ⎪ ⎪
⎝⎭⎝⎭,
所以BD AD ⊥, 1分
又因为平面PAD ⊥平面ABD ,平面PAD ⋂平面ABD = AD , BD ⊂平面ABD , 所以BD ⊥平面PAD , 2分
又∵AP ⊂平面PAD ,所以BD AP ⊥, 3分 因为AP PD ⊥, PD BD D ⋂=, 4分 所以AP ⊥平面PBD , 因为AP ⊂平面PBA ,
所以平面PBA ⊥平面PBD . 6分 (Ⅱ)如图,设AD 的中点为O ,连接OP ,
,
∵AP PD == 2BD =, AP DP ⊥,∴OP AD ⊥, 22AD = 2OP =, ∵平面PAD ⊥平面ABD ,平面PAD ⋂平面ABD = AD , OP ⊂平面PAD , ∴OP ⊥平面ABD , 8分
由(Ⅰ)知, BD ⊥平面PAD ,∴,AD BD BD PD ⊥⊥, ∴22PB = 3AB =
∴222
AB PB PA =+,∴AP BP ⊥,
∴APB S = 12AP BP ⨯⨯=12222⨯=22 ∴P ABD V -三棱锥=
1
3ABD
S OP
⨯=11222232⨯⨯4
3,……………………10分
设点D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d ,
∵P ABD V -三棱锥=D ABP V -三棱锥=
1
3ABP
S d
⨯,
解得=,
∴点D到平面PAB的距离为2.……………………12分
立体几何中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方法:
(1)由定义作出点到平面的距离,通过解三角形得出;
(2)利用平行上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进行转化为另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3)利用等体积法转化(三棱锥的体积);
(4)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
题型四求空间的表面积
【例4】.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
(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
(2)若PA=PD=AB=DC,,且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推导出,,从而,进而平面,由此能证明平面平面;(2)设,则四棱锥的体积
,解得,可得所求侧面积.
(1)∵在四棱锥中,,∴,,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2)在平面内作,垂足为. 由(1)知,
平面
,故
,可得
平面
.
设,则由已知可得,.
故四棱锥的体积.
由题设得,故.
从而
,
,
.
可得四棱锥的侧面积为.
【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G 为AC 与BD 交点, BE ABCD ⊥平面,
(Ⅰ)证明:平面AEC ⊥平面BED ;
(Ⅱ)若120ABC ∠=, ,AE EC ⊥三棱锥E ACD -的体积为6
3,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
试题解析:(Ⅰ)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 , 因为BE ⊥平面ABCD ,所以AC ⊥BE ,故AC ⊥平面BED. 又AC ⊂平面AEC ,所以平面AEC ⊥平面BED
(Ⅱ)设AB= x,在菱形ABCD中,由∠ABC=120°,可得AG=GC=
3
2x,GB=GD=2
x
.
因为AE⊥EC,所以在Rt∆AEC中,可得EG=
3
2x.
由BE⊥平面ABCD,知∆EBG为直角三角形,可得BE=
2
2
x
.
由已知得,三棱锥E-ACD的体积
3
1166
32243
E ACD
V AC GD BE x
-
=⨯⋅⋅==
.故x=2
从而可得AE=EC=ED=6.
所以∆EAC的面积为3,∆EAD的面积与∆ECD的面积均为5.
故三棱锥E-ACD的侧面积为3+25.
题型五动点问题
【例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AB,DC∥AB,PA=1,AB=2,PD=BC= 2.
(1)求证:平面PAD⊥平面PCD;
(2)试在棱PB上确定一点E,使截面AEC把该几何体分成的两部分PDCEA与EACB的体积比为2∶1.
(1)证明∵AD⊥AB,DC∥AB,∴DC⊥AD.
∵PA⊥平面ABCD,DC⊂平面ABCD,
∴DC⊥PA.
∵AD∩PA=A,AD,PA⊂平面PAD,
∴DC⊥平面PAD.
∵DC⊂平面PCD,
∴平面PAD⊥平面PCD.
(2)解作EF⊥AB于F点,
∵在△ABP中,PA⊥AB,
∴EF∥PA,
∴EF⊥平面ABCD.
设EF=h,
AD=PD2-PA2=1,
S
△ABC =
1
2
AB·AD=1,
则V 三棱锥E —ABC =13S △ABC ·h =1
3
h .
V 四棱锥P —ABCD =13S 四边形ABCD ·PA =13×(1+2)×12×1=1
2
. 由V PDCEA ∶V 三棱锥E —ACB =2∶1, 得⎝ ⎛⎭⎪⎫12-13h ∶1
3h =2∶1, 解得h =1
2
.
EF =12
PA ,故E 为PB 的中点.
【变式】
1、(2018届武汉调研)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4,AD =2,E 是CD 的中点,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D 1—ABCE ,其中平面D 1AE ⊥平面ABCE .
(1)证明:BE ⊥平面D 1AE ;
(2)设F 为CD 1的中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F ∥平面D 1AE ,若存在,求出AM A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连接BE ,
∵ABCD 为矩形且AD =DE =EC =BC =2, ∴∠AEB =90°,即BE ⊥AE , 又平面D 1AE ⊥平面ABCE ,
平面D 1AE ∩平面ABCE =AE ,BE ⊂平面ABCE , ∴BE ⊥平面D 1AE .
(2)解 AM =1
4AB ,取D 1E 的中点L ,连接AL ,FL ,
∵FL ∥EC ,EC ∥AB ,∴FL ∥AB 且FL =1
4AB ,
∴M ,F ,L ,A 四点共面, 若MF ∥平面AD 1E ,则MF ∥AL .
∴AMFL 为平行四边形,∴AM =FL =1
4
AB .
故线段AB上存在满足题意的点M,且AM
AB
=
1
4
.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是正方形,PD⊥平面ABCD.PD=AB=2,E,F,G分别是PC,PD,BC的中点.
(1)求证:平面PAB∥平面EFG;
(2)在线段PB上确定一点Q,使PC⊥平面ADQ,并给出证明.
(1)证明∵在△PCD中,E,F分别是PC,PD的中点,
∴EF∥CD,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CD,∴EF∥AB,
∵EF⊄平面PAB,AB⊂平面PAB,
∴EF∥平面PAB.同理EG∥平面PAB,
∵EF,EG是平面EFG内两条相交直线,
∴平面PAB∥平面EFG.
(2)解当Q为线段PB的中点时,PC⊥平面ADQ.
取PB的中点Q,连接DE,EQ,AQ,DQ,
∵EQ∥BC∥AD,且AD≠QE,
∴四边形ADEQ为梯形,
由PD⊥平面ABCD,AD⊂平面ABCD,
得AD⊥PD,
∵AD⊥CD,PD∩CD=D,PD,CD⊂平面PCD,
∴AD⊥平面PDC,又PC⊂平面PDC,
∴AD⊥PC.
∵△P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为斜边中点,
∴DE⊥PC,
∵AD,DE是平面ADQ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PC⊥平面ADQ.
【强化练习】
1.如图所示,四棱锥B-AEDC中,平面AEDC⊥平面ABC,F为BC的中点,P为BD的中点,且AE//DC,∠ACD=∠BAC=90°,DC=AC=AB=2AE
(1)证明:EP⊥平面BCD;
(2)若DC=2,求三棱锥E-BDF的体积.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再根据面面垂直性质得
平面.,即得,从而可由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平面.最后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即得结论,(2)因为平面,所以根据锥体体积公式求体积.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而为的中点,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且,
所以平面.
而平面,所以.
而所以平面.
连结,则
而所以是平行四边形,因此
平面.
(Ⅱ)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是三棱锥的高.
所以. 于是三棱锥的体积为
2.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为
的中点,在棱上,且.
(1)求证:;
(2)求三棱锥的体积.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 取的中点,连接,,由已知条件证得,,得平面,是的中点得证(2)利用等体积法,转化顶点和底面,求出和,由计算出结果
解析:(1)取的中点,连接,.
∵为的中点,∴.
∵平面,
∴平面,∴.
又∵,,
∴平面,∴.
又∵是的中点, ∴
.
(2)由图可知,三棱锥体积与三棱锥体积相等.
∵,,
,
∴平面
. ∵,且,
∴. 在中,
, ∴
. ∴ ,
即三棱锥的体积为.
3.如图,三棱柱
中,侧面
为菱形,
的中点为
,且
平面
.
(1)证明:
(2)若
,
求三棱柱
的高.
试题解析:(1)连结1
BC ,则O 为
1B C
与
1
BC 的交点.
因为侧面
11BB C C
为菱形,所以
11
B C BC ⊥.
又AO ⊥平面11BB C C ,所以
1B C AO
⊥,
故
1B C ⊥
平面ABO.
由于AB ⊂平面ABO ,故
1B C AB
⊥.
(2)作OD BC ⊥,垂足为D ,连结AD ,作OH AD ⊥,垂足为H. 由于, BC OD ⊥,故BC ⊥平面AOD ,所以OH BC ⊥, 又OH AD ⊥,所以OH ⊥平面ABC.
因为
160
CBB ∠=,所以
1
CBB ∆为等边三角形,又1BC =,可得
3OD =
.
由于
1
AC AB ⊥,所以
11122OA B C =
=,
由OH AD OD OA ⋅=⋅,且
227AD OD OA =+=
,得21
OH =
,
又O 为1B C 的中点,所以点1B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1
7. 故三棱柱111
ABC A B C -的高为21
7.
4.如图,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8的正方形,四条侧棱长均为.点分
别是棱上共面的四点,平面
平面
,
平面
.
证明:
若
,求四边形
的面积.
(1)证明:因为BC ∥平面GEFH , BC ⊂平面PBC ,且平面PBC ⋂平面GEFH GH =,所以GH ∥BC .同理可证EF ∥BC ,因此GH ∥EF .
连接,AC BD 交于点O , BD 交EF 于点K ,连接,OP GK .因为PA PC =, O 是AC 的中点,所以PO AC ⊥,同理可得PO BD ⊥.又BD AC O ⋂=,且,AC BD 都在底面内,所以PO ⊥底面ABCD .又因为平面GEFH ⊥平面ABCD ,且PO ⊄平面GEFH ,所以PO ∥平面GEFH .因为平面PBD ⋂平面
,所以PO ∥GK ,且GK ⊥底面ABCD ,从而GK EF ⊥.
所以GK 是梯形GEFH 的高.由8,2AB EB ==得:EB AK = :1:4KB DB =,从而
1142KB DB OB =
=,即K 为OB 的中点.再由PO ∥GK 得12GK PO =,即G 是PB 的中点,且1
42GH BC =
=.由已知可得
22
42,68326OB PO PB OB ==-=-=,所以3GK =,故四边形GEFH 的面积4831822GH EF S GK ++=
⋅=⨯=.
5.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 90ABC BAD ∠=∠=, 2,BC AD = PAB PAD ∆∆与都是边长
为2的等边三角形.
(I )证明: ;PB CD ⊥
(II )求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
【试题解析】(Ⅰ)证明:取BC 的中点E ,连结DE ,则ABED 为正方形. 过P 作PO ⊥平面ABCD ,垂足为O. 连结OA ,OB,OD,OE.
由PAB ∆和PAD ∆都是等边三角形知PA=PB=PD , 所以OA=OB=OD ,即点O 为正方形ABED 对角线的交点, 故OE BD ⊥,从而PB OE ⊥. 因为O 是BD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所以OE//CD.因此PB CD ⊥.
(Ⅱ)解:取PD 的中点F ,连结OF ,则OF//PB. 由(Ⅰ)知, PB CD ⊥,故OF CD ⊥.
又
1
22OD BD =
= 222OP PD OD =-=,
故POD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OF PD ⊥. 又PD CD D ⋂=,所以OF ⊥平面PCD.
因为AE//CD , CD ⊂平面PCD , AE ⊄平面PCD ,所以AE//平面PCD.
因此O 到平面PCD 的距离OF 就是A 到平面PCD 的距离,而
1
12OF PB =
=,
所以A 至平面PCD 的距离为1.
(1)解题的关键是辅助线的添加,取BC 的中点E 是入手点,然后借助三垂线定理进行证明;(2)求点面距的求解方法比较多,在解题过程中,如何根据题设条件恰当选择相适应的方法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根据解题经验,总结下面常用的技巧:(1)若直接能够确定点在平面的射影,可考虑用直接法,找出点面距.一般在一些规则的几何体中,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比较容
易确定.如有时要利用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作两个平面交线的垂线即得;(2)如果能够构造出三棱锥,要找的点面距恰好是三棱锥的高,此时利用等体积法比较简单,但是应该明确另一个顶点到对应底面的距离和底面面积两个量,才能顺利求解,计算过程较为麻烦,但是不用添加辅助线找垂线段. (3)若不易找出射影位置,可考虑利用转移的方法,即把不易求的点到平面的距离借助转移手法,变为求另外一点到平面的距离,然后通过这两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求得所求距离的方法,常用的手段有平行转移和等比例转移. 6.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
01
,90.2AB BC AD BAD ABC ==
∠=∠=
(1)证明:直线//BC 平面PAD ;
(2)若△PAD 面积为27,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试题解析: (1) 在平面内,因为
,所以
又
平面
平面
故
平面
(2)取
的中点
,连接
由及
得四边形为正方形,则
.
因为侧面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平面平面,
所以底面
因为底面,所以,
设,则,取的中点,连接,则,所以,
因为的面积为,所以,
解得(舍去),
于是
所以四棱锥的体积
7.如图,四面体ABCD中,△ABC是正三角形,AD=CD.
(1)证明:AC⊥BD;
(2)已知△ACD是直角三角形,AB=BD.若E为棱BD上与D不重合的点,且AE⊥EC,求四面体ABCE与四面体ACDE的体积比.
【题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3卷精编版)
【答案】(1)见解析;(2)1:1.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取AC的中点O,由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C OD
⊥,AC OB
⊥,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AC⊥平面OBD,即得AC⊥BD;(2)先由AE⊥EC,
结合平面几何知识确定
1
2
EO AC
=
,再根据锥体的体积公式得所求体积之比为1:1.
试题解析:
(1)取AC 的中点O ,连结DO ,BO . 因为AD =CD ,所以AC ⊥DO .
又由于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AC ⊥BO . 从而AC ⊥平面DOB ,故AC ⊥BD . (2)连结EO .
由(1)及题设知∠ADC =90°,所以DO =AO .
在Rt AOB 中, 222
BO AO AB +=.
又AB =BD ,所以
222222BO DO BO AO AB BD +=+==,故∠DOB =90°.
由题设知AEC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
12EO AC =
. 又ABC 是正三角形,且AB =BD ,所以
1
2EO BD =
.
故E 为BD 的中点,从而E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的1
2,四面体ABCE 的体积为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1
2,即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之比为1:1.
【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 AB DC ,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28BD AD ==, 245AB DC ==
(1)设M 是PC 上的一点,求证:平面MBD ⊥平面PAD ;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题源】【全国市级联考word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数学(文)试题
【答案】(1)见解析 ;(2) 1
2423163
3P ABCD V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证得AD ⊥BD ,而面PAD ⊥面ABCD ,∴BD ⊥面PAD ,∴面MBD ⊥面PAD .
(2)作辅助线PO ⊥AD ,则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求得S 四边形ABCD =24.∴V P —ABCD =163. 试题解析:
(1)证明:在△ABD 中,∵AD =4,BD =8,AB =45,∴AD 2+BD 2=AB 2.∴AD ⊥BD . 又∵面PAD ⊥面ABCD ,面PAD ∩面ABCD =AD ,BD ⊂面ABCD ,∴BD ⊥面PAD . 又BD ⊂面BDM ,∴面MBD ⊥面PAD . (2)解:过P 作PO ⊥AD ,
∵面PAD ⊥面ABCD ,∴PO ⊥面ABCD ,即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 又△P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PO =23.
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四边形ABCD 为梯形.
在Rt△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45=85
,此即为梯形的高. ∴S 四边形ABCD =2545+×85
=24.
∴V P —ABCD =1
3×24×23=163.
9.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
, ,AB DC DC AC ⊥.
(Ⅰ)求证: DC PAC ⊥平面; (Ⅱ)求证: PAB PAC ⊥平面平面;
(Ⅲ)设点E 为AB 的中点,在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PA 平面C F E ?说明理由. 【题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北京卷精编版) 【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Ⅲ)存在.理由见解析.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Ⅱ)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Ⅲ)取PB 中点F ,连结EF ,则F//E PA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PA 平面C F E . 试题解析:(Ⅰ)因为平面
,
所以C DC P ⊥. 又因为DC C ⊥A , 所以DC ⊥平面C PA .
(Ⅱ)因为//DC AB , DC C ⊥A , 所以C AB ⊥A . 因为
平面
,
所以C P ⊥AB . 所以AB ⊥平面C PA . 所以平面PAB ⊥平面C PA .
(Ⅲ)棱PB 上存在点F ,使得//PA 平面C F E .证明如下: 取PB 中点F ,连结EF , C E , CF . 又因为E 为AB 的中点, 所以F//E PA .
又因为PA ⊄平面C F E , 所以//PA 平面C F E .
【考点】空间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名师点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
10.如图,四棱锥P ABC -D 中, PA ⊥平面ABCD , AD BC , 3AB AD AC ===,
4PA BC ==, M 为线段AD 上一点, 2AM MD =, N 为PC 的中点.
(Ⅰ)证明MN 平面PAB ; (Ⅱ)求四面体N BCM -的体积.
【题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3卷精编版)
【答案】(Ⅰ)见解析;(Ⅱ) 45
.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Ⅰ)取PB 的中点T ,然后结合条件中的数据证明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MN AT ,由此结合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证;(Ⅱ)由条件可知四面体N-BCM 的高,即点N 到底面的距离为棱PA 的一半,由此可顺利求得结果.
试题解析:(Ⅰ)由已知得,取
的中点T ,连接
,由N 为
中点
知,.
又,故平行且等于,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于是.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Ⅱ)因为平面,N为的中点,
所以N到平面的距离为.
取的中点,连结.由得,.
由得到的距离为,故
1
4525
2
BCM
S=⨯⨯=
.
所以四面体的体积
145
32
N BCM BCM
PA
V S
-
=⨯⨯=
.
【考点】直线与平面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三棱锥的体积
【技巧点拨】(1)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常常是通过线线平行来实现,而线线平行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平行关系来推证;(2)求三棱锥的体积关键是确定其高,而高的确定关键又找出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位置,当然有时也采取割补法、体积转换法求解.
1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交点,BE ABCD
⊥平面,
(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
(Ⅱ)若120ABC ∠=, ,AE EC ⊥三棱锥E ACD -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
【题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Ⅰ带解析)
【答案】(Ⅰ)见解析(Ⅱ)【试题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四边形ABCD 为菱形知AC ⊥BD ,由BE ⊥平面ABCD 知AC ⊥BE ,由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知AC ⊥平面BED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平面AEC ⊥平面BED ;(Ⅱ)设AB= x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将AG 、GC 、GB 、GD 用x 表示出来,在Rt ∆AEC 中,用x 表示EG ,
在Rt ∆EBG 中,用x 表示EB ,根据条件三棱锥E ACD -的体积为3求出x ,即可求出三棱锥
E ACD -的侧面积.
试题解析:(Ⅰ)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 , 因为BE ⊥平面ABCD ,所以AC ⊥BE ,故AC ⊥平面BED. 又AC ⊂平面AEC ,所以平面AEC ⊥平面BED
(Ⅱ)设AB= x ,在菱形ABCD 中,由∠ABC=120°,可得AG=GC= x ,GB=GD=2x
.
因为AE ⊥EC ,所以在Rt ∆AEC 中,可得EG= x .
由BE ⊥平面ABCD ,知∆EBG 为直角三角形,可得BE= x
.
由已知得,三棱锥E-ACD 的体积
31132243E ACD V AC GD BE x -=⨯⋅⋅==
.故x =2
从而可得.
所以∆EAC 的面积为3, ∆EAD 的面积与∆ECD
故三棱锥E-ACD 的侧面积为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三棱锥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逻辑推理
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12.如图,三棱锥P-ABC 中,PA ⊥平面ABC , 1,1,2,60PA AB AC BAC ===∠=.
(Ⅰ)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Ⅱ)证明:在线段PC上存在点M,使得AC BM,并求PM
MC的值.
【题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安徽卷带解析)
【答案】(Ⅰ)
3
6;(Ⅱ)
1
3
【试题解析】(Ⅰ)解:由题设=1,
可得.
由面
可知是三棱锥的高,又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
(Ⅱ)证:在平面内,过点B作,垂足为,过作交于,连接.
由面知,所以.由于,故面,又
面,所以.
在直角中,,从而.由,得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锥体的体积公式、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其性质定理.
13.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以为中心的菱形,底面,,为上一点,且.
(1)证明:平面;
(2)若,求四棱锥的体积.
【题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重庆卷带解析)
【答案】(1)详见解析;(2).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底面,所以有,因此欲证平面,只要证,而这一点可通过连结,利用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解决.
(2)欲求四棱锥的体积.,必须先求出,连结,设,在利用余弦定理求出,由三个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建立关于的方程即可.
解:(1)如图,因为菱形,为菱形中心,连结,则,因,故
又因为,且,在中
所以,故
又底面,所以,从而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所以平面
(2)解:由(1)可知,
设,由底面知,为直角三角形,故
由也是直角三角形,故
连结,在中,
由已知,故为直角三角形,则
即,得,(舍去),即
此时
所以四棱锥
的体积
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3、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
14.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 PA ⊥面ABCD , E 为PD 的中点。
(1)证明: //PB 平面AEC ;
(2)设1AP =, 3AD =,三棱锥P ABD -的体积
3
4V =
,求A 到平面PBC 的距离。
【题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Ⅱ卷带解析)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313
13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连结BD 、AC 相交于O ,连结OE ,则PB ∥OE ,由此能证明PB ∥平面ACE .(2)以A 为原点,AB 为x 轴,AD 为y 轴,A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A 到平面PBD 的距离
试题解析:(I )设BD 交AC 于点O ,连结EO 。
因为ABCD 为矩形,所以O 为BD 的中点。
又E 为PD 的中点,所以EO ∥PB 又EO 平面AEC ,PB 平面AEC 所以PB ∥平面AEC 。
(II )
1366V PA AB AD AB =
⋅⋅=
由,可得. 作
交
于。
由题设易知,所以
故
,
又
313
13PA AB AH PB ⋅=
=所以
到平面的距离为
法2:等体积法
1366V PA AB AD AB =
⋅⋅=
由,可得. 由题设易知,得BC
假设
到平面
的距离为d ,
又因为PB=
所以
又因为
(或),
,
所以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及点到面的距离
15.如图, ABC ∆和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2AB BC BD ===, 0
120ABC DBC ∠=∠=,
E 、
F 、
G 分别为AC 、DC 、AD 的中点. (1)求证: EF ⊥平面BCG ; (2)求三棱锥D-BCG 的体积.
附:椎体的体积公式
1
3V 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题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辽宁卷带解析)
【答案】(1)详见解析;(2)1
2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得, EF 是ADC ∆的中位线,故//EF AD ,则可转化为证明AD ⊥平面BCG .易证ABC DBC ∆≅∆,则有AC DC =,则在等腰三角形ADC 和等腰三角形ABD 中,且G 是AD 中点,故CG AD ⊥, BG AD ⊥.从而AD ⊥平面BCG ,进而EF ⊥平面BCG ;(2)求四面体体积,为了便于计算底面积和高,往往可采取等体积转化法.由平面ABC ⊥平面BCD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易作出面BCD 的垂线,同时求出点A 到面BCD 的距离,从而可求出点G 到平面BCD 距离,即四面体G BCD -的高,进而求四面体体积. (1)证明:由已知得ABC DBC ∆≅∆.因此AC DC =.又G 为AD 中点,所以CG AD ⊥;同理BG AD ⊥;因此AD ⊥平面BGC .又//EF AD .所以EF ⊥平面BCG .
(2)在平面ABC 内.作AO BC ⊥.交CB 延长线于O .由平面ABC ⊥平面BCD .知AO ⊥平面BDC .
又G 为AD 中点,因此G 到平面BCD 距离h 是AO 长度的一半.在AOB ∆中,
0sin603AO AB =⋅=.
所以
011131
sin12033222D BCG G BCD DBC V V S h BD BC --∆==⋅⋅=⋅⋅⋅⋅⋅=
.
考点: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2、面面垂直的性质;3、四面体的体积. 16.如图,在三棱锥111
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
1,2,1,,AB BC AA AC BC E F
⊥===分别是
11,A C BC
的中点.
(1)求证: 平面ABE ⊥平面11
B BC
C ;
(2)求证:
1C F
平面ABE ;
(3)求三棱锥E ABC -体积.
【题源】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北京卷带解析)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3
.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1)由直线与平面垂直证明直线与平行的垂直;(2)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3)求三棱锥的体积就用体积公式. (1)在三棱柱
111
ABC A B C -中,
1BB ⊥
底面ABC ,所以
1BB ⊥
AB ,
又因为AB ⊥BC ,所以AB ⊥平面
11
B BC
C ,因为AB ⊂平面ABE ,所以平面ABE ⊥平面
11
B BC
C .
(2)取AB 中点G ,连结EG ,FG ,
因为E ,F 分别是11A C
、BC 的中点,所以FG ∥AC ,且FG=1
2AC ,
因为AC ∥
11
A C ,且AC=
11
A C ,所以FG ∥
1
EC ,且FG= 1
EC ,
所以四边形
1
FGEC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1//
C F EG ,
又因为EG ⊂平面ABE , 1C F ⊄
平面ABE ,
所以
1//
C F 平面ABE .
(3)因为
1
AA =AC=2,BC=1,AB ⊥BC ,所以22
3AC BC -=,
所以三棱锥E ABC -的体积为: 113ABC V S AA ∆=⋅=11
312
32⨯⨯=3.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与平行的证明;考查几
何体的体积的求解等基础知识,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17.如图,四棱锥P ABC -D 中, PA ⊥平面ABCD , AD BC , 3AB AD AC ===,
4PA BC ==, M 为线段AD 上一点, 2AM MD =, N 为PC 的中点.
(Ⅰ)证明MN 平面PAB ; (Ⅱ)求四面体N BCM -的体积.
【题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新课标3卷精编版)
【答案】(Ⅰ)见解析;(Ⅱ) 45
.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Ⅰ)取PB 的中点T ,然后结合条件中的数据证明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MN AT ,由此结合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证;(Ⅱ)由条件可知四面体N-BCM 的高,即点N 到底面的距离为棱PA 的一半,由此可顺利求得结果.
试题解析:(Ⅰ)由已知得,取
的中点T ,连接
,由N 为
中点
知,.
又,故平行且等于,四边形AMNT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
.
因为
平面
,
平面
,所以
平面
.
(Ⅱ)因为
平面
, N 为
的中点,
所以N 到平面的距离为
.
取
的中点,连结.由
得
,
.
由得到的距离为,故
1
45252BCM
S
=⨯⨯=. 所以四面体
的体积
1
4532N BCM BCM
PA V S
-=⨯⨯
=.
【考点】直线与平面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三棱锥的体积
【技巧点拨】(1)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常常是通过线线平行来实现,而线线平行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平行关系来推证;(2)求三棱锥的体积关键是确定其高,而高的确定关键又找出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位置,当然有时也采取割补法、体积转换法求解.
18.如图,三棱锥P-ABC 中,平面PAC ⊥平面ABC , ∠ABC=2π
,点D 、E 在线段AC 上,且AD=DE=EC=2,PD=PC=4,点F 在线段AB 上,且EF//BC. (Ⅰ)证明:AB ⊥平面PFE.
(Ⅱ)若四棱锥P-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
【题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重庆卷带解析) 【答案】(1)见解析(2) BC=3或3
【试题解析】试题分析:(Ⅰ)先由已知易得PE AC ⊥,再注意平面PAC ⊥平面ABC ,且交线为AC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E ⊥平面ABC ,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到AB PE ⊥,再注意到//EF BC ,而BC AB ⊥,从而有AB EF ⊥,那么由线面垂的判定定理可得AB ⊥平面
PFE ,。